新版住宅建筑规范-新版.pdf
《住宅建筑规范》17页word文档
![《住宅建筑规范》17页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9ae0ad7f8c75fbfc77db2e9.png)
《住宅建筑规范》一、编制说明┄┄┄┄┄┄┄┄┄┄┄┄┄┄┄┄┄┄┄┄┄02二、条文1 总则┄┄┄┄┄┄┄┄┄┄┄┄┄┄┄┄┄┄┄┄┄042 术语┄┄┄┄┄┄┄┄┄┄┄┄┄┄┄┄┄┄┄┄┄053 基本规定┄┄┄┄┄┄┄┄┄┄┄┄┄┄┄┄┄┄┄084 外部环境┄┄┄┄┄┄┄┄┄┄┄┄┄┄┄┄┄┄┄095 建筑┄┄┄┄┄┄┄┄┄┄┄┄┄┄┄┄┄┄┄┄┄126 结构┄┄┄┄┄┄┄┄┄┄┄┄┄┄┄┄┄┄┄┄┄157 室内环境┄┄┄┄┄┄┄┄┄┄┄┄┄┄┄┄┄┄┄178 设备┄┄┄┄┄┄┄┄┄┄┄┄┄┄┄┄┄┄┄┄┄199 防火与疏散┄┄┄┄┄┄┄┄┄┄┄┄┄┄┄┄┄┄2210 节能┄┄┄┄┄┄┄┄┄┄┄┄┄┄┄┄┄┄┄┄┄2711 使用与维护┄┄┄┄┄┄┄┄┄┄┄┄┄┄┄┄┄┄31三、征求意见汇总表┄┄┄┄┄┄┄┄┄┄┄┄┄┄┄┄┄┄32《住宅建筑规范》编制说明一、目的和意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标准化作为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为推动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我部围绕房屋建筑组织制定并发布实施了一大批技术标准规范,明确了相关的强制性条文,这些技术要求基本涵盖了房屋建筑的各个方面,对指导具体建筑活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由于绝大部分标准规范并非直接针对住宅建筑,许多技术要求都是既适用于住宅也适用于其他建筑,针对性不强、也很难明确住宅建筑特点和要求,同时还有一些与住宅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有关的技术要求,没能明确强制执行。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住宅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住宅作为商品,已经成为社会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其要求也越来越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对于住宅建筑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迫切需要从住宅的总体性能出发,为住宅建筑确定统一的基本技术要求。
《住宅建筑规范》_图文解析-PPT精选文档
![《住宅建筑规范》_图文解析-PPT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5b64ff4240c844769eaeefe.png)
2071年以后,不再是比例或顺序,而是活力和动态,这是 20世纪建筑艺术的延续和发展。动态建筑能改变建筑物的 外形。借助铰链和滑道,墙和房顶可重新排列和组合,房 间可大可小,形状可以变化,从而更满足人的需求。
第二讲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19)解析
相关规范:民用通则 住宅设计规范 低规、高规 人防 有关建筑物理的规范
第一节
住宅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一、可持续发展对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基本要求
二、规范主要内容
3.1.1 住宅建设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保障居民基本的生 活条件和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 3.1.2 住宅选址应有利于避免有害气体和工程地质灾害等对住 宅的影响。 3.1.3 住宅应具有与人口规模或住宅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服务设 施、道路和公共绿地。 3.1.8 住宅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和隔声的要求。 3.1.9 住宅选材应避免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 3.1.10 住宅应具有防止外窗玻璃、外墙装饰等坠落伤人的措 施。 3.1.11 住宅必须进行节能设计,且住宅及其室内设备应能有 效利用能源和水资源。 3.1.12 居住区和住宅应符合无障碍设计原则。
4.1.1 住宅间距,应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 光、通 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住宅 日照标准应符合表 4.1.1 的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 下 列规定:
1. 老年人住宅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h的标准;
2. 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以酌情降低,但 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 h的标准。
《住 宅 建 筑 规 范》解 析
融湖世纪花园服务中心:彭红军
第一讲
新规范简介
新版2019年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最新版.pdf
![新版2019年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最新版.pdf](https://img.taocdn.com/s3/m/466e1c8d551810a6f52486c2.png)
现行最新建筑施工规范大全地基与基础序号规范名称规范编号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3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54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7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8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17主体结构序号规范名称规范编号1 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T50130-2018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184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25 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9-926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7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148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20069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1610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11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1712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14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建筑装饰装修序号规范名称规范编号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2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22-20173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4 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JGJ/T105-20115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6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126-20157 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20128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139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201310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1711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201512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2-200213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专业工程序号规范名称规范编号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173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185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129-20166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 176-20097 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94-2012施工技术序号规范名称规范编号1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20112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JGJ/T 10-201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4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115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 82-20116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 85-20107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8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179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50214-201310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 74-201711 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JGJ96-201112 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404-201713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 104-2011材料及应用序号规范名称规范编号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20142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3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5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98-20116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7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8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13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10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T50146-201411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1512 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201413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2009检测技术序号规范名称规范编号1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20122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113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4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5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7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T13-71-20158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9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201710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 132-200911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36-201712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质量验收序号规范名称规范编号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163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14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185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02)GB 50204-20157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178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6-20129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1210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1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101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1813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1614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161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1516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1-201617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618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1619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安全卫生序号规范名称规范编号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2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4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6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167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2014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2005)JGJ 46-20129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 65-201310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11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0101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13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0814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1615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91)JGJ 80-9116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160-201617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 146-2013施工组织与管理序号规范名称规范编号1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7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73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144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175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176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502-20177 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CJJ/T117—2017增加规范实施时间1 水工混凝土外保温聚苯板施工技术规范CECS268-2010 2011-07-012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2014-04-013 建筑施工承插式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321-2010 2011-10-014 大型起重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301-2013 2014-01-015 单层防水卷材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T316-2013 2014-06-016 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298-2013 2013-12-017 建筑施工升降机按拆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2010-12-018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2014-03-01。
新版住宅建筑规范-新版.pdf
![新版住宅建筑规范-新版.pdf](https://img.taocdn.com/s3/m/2e3f3d1caf45b307e8719791.png)
1 总则1.0.1 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住宅设计。
1.0.3 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1.0.4 住宅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用关规定。
1.0.5 住宅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及居住区规划的要求,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1.0.6 住宅设计应推行标准化、多样化,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1.0.7 住宅设计应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
1.0.8 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除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根据需要应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使用要求。
1.0.9 住宅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住宅residential buildings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0.2 套型dwelling size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
2.0.3 居住空间habitable space系指卧室、起居室(厅)的使用空间。
2.0.4 卧室bed room供居住者睡眠、休息的空间。
2.0.5 起居室(厅)living room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等活动的空间。
2.0.6 厨房kitchen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
2.0.7 卫生间bathroom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盥洗等活动的空间。
2.0.8 使用面积usable area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
2.0.9 标准层typical floor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
2.0.10 层高storey height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住宅建筑规范
![住宅建筑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028131f866fb84ae45c8d63.png)
更新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Residential building codeGB 50368—2005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 告第385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住宅建筑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68—2005,自2006年3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全部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年11月30日前 言本规范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84号(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规范是主要依据现行相关标准,总结近年来我国城镇住宅建设、使用和维护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参照发达国家通行做法制定的第一部以功能和性能要求为基础的全文强制的标准。
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地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并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外部环境、建筑、结构、室内环境、设备、防火与疏散、节能、使用与维护。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E-mail:buildingcode@)。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 加 单 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公安部消防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袁振隆 王有为 童悦仲 林建平 涂英时 陈国义(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王玮华 刘文利 孙成群 张 播 李引擎 李娥飞 沈 纹 林海燕 林常青 郎四维 洪泰杓 胡荣国 赵文凯赵 锂 梁 锋 黄小坤 曾 捷 程志军更新规范 1 总 则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住宅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住宅建筑规范Word版
![住宅建筑规范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bcf8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f.png)
住宅建筑规范Word版《住宅建筑规范》(征求意见稿)-1《住宅建筑规范》(征求意见稿)目次一、编制说明┄┄┄┄┄┄┄┄┄┄┄┄┄┄┄┄┄┄┄┄┄02二、条文1 总则┄┄┄┄┄┄┄┄┄┄┄┄┄┄┄┄┄┄┄┄┄042 术语┄┄┄┄┄┄┄┄┄┄┄┄┄┄┄┄┄┄┄┄┄053 基本规定┄┄┄┄┄┄┄┄┄┄┄┄┄┄┄┄┄┄┄084 外部环境┄┄┄┄┄┄┄┄┄┄┄┄┄┄┄┄┄┄┄095 建筑┄┄┄┄┄┄┄┄┄┄┄┄┄┄┄┄┄┄┄┄┄126 结构┄┄┄┄┄┄┄┄┄┄┄┄┄┄┄┄┄┄┄┄┄157 室内环境┄┄┄┄┄┄┄┄┄┄┄┄┄┄┄┄┄┄┄178 设备┄┄┄┄┄┄┄┄┄┄┄┄┄┄┄┄┄┄┄┄┄199 防火与疏散┄┄┄┄┄┄┄┄┄┄┄┄┄┄┄┄┄┄2210 节能┄┄┄┄┄┄┄┄┄┄┄┄┄┄┄┄┄┄┄┄┄2711 使用与维护┄┄┄┄┄┄┄┄┄┄┄┄┄┄┄┄┄┄31三、征求意见汇总表┄┄┄┄┄┄┄┄┄┄┄┄┄┄┄┄┄┄32《住宅建筑规范》编制说明一、目的和意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标准化作为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为推动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我部围绕房屋建筑组织制定并发布实施了一大批技术标准规范,明确了相关的强制性条文,这些技术要求基本涵盖了房屋建筑的各个方面,对指导具体建筑活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由于绝大部分标准规范并非直接针对住宅建筑,许多技术要求都是既适用于住宅也适用于其他建筑,针对性不强、也很难明确住宅建筑特点和要求,同时还有一些与住宅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有关的技术要求,没能明确强制执行。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住宅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住宅作为商品,已经成为社会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其要求也越来越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对于住宅建筑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迫切需要从住宅的总体性能出发,为住宅建筑确定统一的基本技术要求。
最新住宅设计规范完整版
![最新住宅设计规范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5a62e7be23482fb5da4c3a.png)
最新住宅设计规范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1总则1.0.1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住宅设计。
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住宅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用关规定。
住宅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及居住区规划的要求,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住宅设计应推行标准化、多样化,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住宅设计应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
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除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根据需要应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使用要求。
住宅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住宅 residential buildings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套型 dwelling size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
居住空间 habitable space 系指卧室、起居室(厅)的使用空间。
卧室 bed room 供居住者睡眠、休息的空间。
起居室(厅) living room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等活动的空间。
厨房 kitchen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
卫生间 bathroom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盥洗等活动的空间。
使用面积 usable area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
标准层 typical floor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
层高 storey height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室内净高 interior net storey height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19年整理】《住宅建筑规范》
![【2019年整理】《住宅建筑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48e631d915f804d2b16c184.png)
3.2.1 住宅建设应选用经过认证或具有标识的合格设备与产品。
3.2.2 当住宅建设采用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时,必须经相关程序核准。 3.2.3 未经技术鉴定和设计许可,不得拆改结构构件和加层改 造。 3.3.1 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既有住宅需要继续使用时,应委托 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处理。 3.3.2 既有住宅的改造、改建应与节能、防火改造同步进行。
染程度等情况,并通过墙壁和房顶对空间进行过滤。所有
这些信息都能很快反馈到一个中心处理机构,以保证建筑 物的可靠及居民的安全与健康。在住房设计方面,个性化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个性化空间的追求几乎是永无
止境的,因而房屋装修技术在这一时期将会迅速发展。
• 2041至2055年
在这一时期,由于人们普遍怀念
相关规范:民用通则 住宅设计规范 低规、高规 人防 有关建筑物理的规范
第一节
住宅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一、可持续发展对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基本要求
二、规范主要内容
3.1.1 住宅建设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保障居民基本的生 活条件和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 3.1.2 住宅选址应有利于避免有害气体和工程地质灾害等对住 宅的影响。 3.1.3 住宅应具有与人口规模或住宅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服务设 施、道路和公共绿地。 3.1.8 住宅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和隔声的要求。 3.1.9 住宅选材应避免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 3.1.10 住宅应具有防止外窗玻璃、外墙装饰等坠落伤人的措 施。 3.1.11 住宅必须进行节能设计,且住宅及其室内设备应能有 效利用能源和水资源。 3.1.12 居住区和住宅应符合无障碍设计原则。
小度写范文住宅建筑规范最新版本 住宅建筑规范模板
![小度写范文住宅建筑规范最新版本 住宅建筑规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34da77f31126edb6f1a1097.png)
住宅建筑规范最新版本住宅建筑规范1 总则1.0.1 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住宅设计。
1.0.3 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1.0.4 住宅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用关规定。
1.0.5 住宅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及居住区规划的要求,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1.0.6 住宅设计应推行标准化、多样化,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1.0.7 住宅设计应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
1.0.8 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除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根据需要应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使用要求。
1.0.9 住宅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住宅 residential buildings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0.2 套型 dwelling size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
2.0.3 居住空间 habitable space系指卧室、起居室(厅)的使用空间。
2.0.4 卧室 bed room供居住者睡眠、休息的空间。
2.0.5 起居室(厅) living room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等活动的空间。
2.0.6 厨房 kitchen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
2.0.7 卫生间 bathroom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盥洗等活动的空间。
2.0.8 使用面积 usable area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
2.0.9 标准层 typical floor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
大连市住宅建筑规范(新版)
![大连市住宅建筑规范(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9ab5330722192e4536f6a7.png)
在汛前到来之前,按物业公司项目经理(总指挥)的要求,各部门负责人根据防洪防汛要求,组织部门人员对园区内各类公共设施设备、园区主出入口、车库出入口、雨水排水管、排污泵等主要位置和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在车库出入口等园区低洼地段设置防洪沙袋等物质。
秩序维护部:组织人员对园区各出入口通道进行清理,保证道路畅通,协调消防维保单位对园区消防设备进行检修,保证消防报警、通风换气等设备运行正常。
环境维保部:在汛期到来前,组织人员对园区各排水通道进行清扫,出现堵塞现象的位置立即协调工程部进行疏通,保证园区排水协调正常。
在汛期到来前,储备必要的消毒防疫药品,防止发生洪涝灾害后的疫情发生。
工程维护部:在汛期到来前组织工程人员对园区主要给排水设备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对主要隐患(地下车库)排水泵进行检测,确保自动启动系统正常运行,对高低压配电房进行防汛检修,对漏水等现象及时维修,对电梯、地下电缆线路等设备进行巡查,对有隐患的问题在汛期到来前进行整改。
应急预案 1、应急处理程序当因暴雨、雷雨造成洪水倒流进入车库等园区低洼地段时,秩序维护部当班人员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值班班长,地下室守车员随时观察排水情况的同时,应通过电话、对讲等方式联系车主转移撤离车辆停放至安全位置,值班班长在接到报告后,在立即上报物业服务中心(夜间值班经理)的同时应在第一时间组织最大力量赶往受灾区域进行抢险救灾,物业服务中心(夜间值班经理)在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往事发现场协调值班班长进行现场指挥,根据现场事态情况决定是否召集备勤人员进行支援。
1 总则1.0.1 城市住宅建设量大面广,关系到广大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住宅建设要求投入大量资金、土地和建材等资源,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合理地使用权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以满足广大人民对住房的要求,保障居民最低限度的居住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基本要求,是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原《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 86是国家计委于1986年颁布实施的,执行已有12年。
2020年最新住宅建筑规范.doc
![2020年最新住宅建筑规范.doc](https://img.taocdn.com/s3/m/415a4a76e2bd960591c67714.png)
1 总则1.0.1 城市住宅建设量大面广,关系到广大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住宅建设要求投入大量资金、土地和建材等资源,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合理地使用权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以满足广大人民对住房的要求,保障居民最低限度的居住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基本要求,是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原《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 86是国家计委于1986年颁布实施的,执行已有12年。
原规范是在1983年国务院颁布的住宅建设标准基础上制定的,在改善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提高住宅设计质量方面无疑起了重大作用。
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规范一些条文已不适应当前对城市住宅提高质量的要求,国家制定了新的城市住宅建设标准,与此相适应,本规范也应修订,个性不适用的条文,补充新的内容。
同时,为加强立法,使本规范具有强制性法规的性质,增加了监督、执行规范的保证措施,扩充了各专业的内容,使其成为综合性的设计法规,规定了设计中基本的低限要求,并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内容,实施后必将进一步保证住宅设计质量,促进城市住宅建设健康发展。
1.0.2 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住宅商品化,城市住宅已不再是单一标准的集合式住宅模式,目前除了大量的中、低档标准的城市普通住宅外,尚有标准较高的住宅,其形式有独立式住宅、并联式住宅等等,按层数分也有从低层到高层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城市住宅,基本功能及安全、卫生要求是一样的,故本规范应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各种类型的住宅设计。
1.0.3 住宅层数的划分与原规范规定基本一致,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修订后,高层建筑已突破100m的限制,故本规范不再作高层住宅上限为三十层的限制。
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垂直交通和防火要求的不同。
一至三层的低层住宅住户一般自用楼梯,四至六层住宅住户共用楼梯,七层以上应设电梯,GB50045规定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要求设消防电梯和防火设施,但又规定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才设消防电梯,故这类住宅十一层以下可像中高层住宅一样设一般的电梯,但其防火设计仍须符合GB50045的要求。
新版住宅建筑规范-新版.pdf
![新版住宅建筑规范-新版.pdf](https://img.taocdn.com/s3/m/2e3f3d1caf45b307e8719791.png)
1 总则1.0.1 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住宅设计。
1.0.3 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1.0.4 住宅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用关规定。
1.0.5 住宅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及居住区规划的要求,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1.0.6 住宅设计应推行标准化、多样化,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1.0.7 住宅设计应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
1.0.8 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除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根据需要应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使用要求。
1.0.9 住宅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住宅residential buildings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0.2 套型dwelling size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
2.0.3 居住空间habitable space系指卧室、起居室(厅)的使用空间。
2.0.4 卧室bed room供居住者睡眠、休息的空间。
2.0.5 起居室(厅)living room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等活动的空间。
2.0.6 厨房kitchen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
2.0.7 卫生间bathroom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盥洗等活动的空间。
2.0.8 使用面积usable area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
2.0.9 标准层typical floor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
2.0.10 层高storey height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新版最新建筑工程国家行业规范、标准.pdf
![新版最新建筑工程国家行业规范、标准.pdf](https://img.taocdn.com/s3/m/481f91600912a216147929df.png)
序号类别规范、规程名称编号1国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国家《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2 3国家《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4国家《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5 国家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1 6国家《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国家《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8国家《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9 国家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201410国家《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11国家《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2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3国家《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14国家《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8815 国家《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16行业《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201117 行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18 行业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19 行业《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20 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1 国家《建筑工程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 22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3国家《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4 国家《建筑基桩检测枝术规范》JGJ106-201425 国家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 26国家《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27 国家《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201528 国家《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29国家《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1430 行业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31 行业《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15 32国家《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33国家《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4国家《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35国家《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36国家《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37国家《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37 国家《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38 国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17/2018年1月1日实施40 国家《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200941 国家《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42 国家《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2010。
新版设计规范-新版-精选.pdf
![新版设计规范-新版-精选.pdf](https://img.taocdn.com/s3/m/5fdf41bc998fcc22bdd10d56.png)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5.2.2.5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 1.2m。
5.4.2.1民用建筑内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m。
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5m。
5.4.2.3客房设置专用扬声器时,其功率不宜小于 1.0W。
5.6.3.2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处宜设置电话塞孔。
电话塞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 1.3-1.5m。
6.1.3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电源及信号回路电压宜采用直流24V。
8.1.6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8.1.7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8.1.10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5m,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探测器至多空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8.3.1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手动报警按钮宜设置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
8.3.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的和便于操作的部位。
当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高度宜为 1.3-1.5m,应有明显的标志。
广播线路独自走一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喷头、报警阀组、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消防水泵、水泵接合器等系统主要组件,应经国家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稳压泵、自动排气阀、信号阀、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止回阀、泄压阀、减压阀、蝶阀、闸阀、压力表等,应经相应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
住宅建筑规范202新版
![住宅建筑规范202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cf6b260b4e767f5acfceb6.png)
1 总则1.0.1 城市住宅建设量大面广,关系到广大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住宅建设要求投入大量资金、土地和建材等资源,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合理地使用权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以满足广大人民对住房的要求,保障居民最低限度的居住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基本要求,是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原《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 86是国家计委于1986年颁布实施的,执行已有12年。
原规范是在1983年国务院颁布的住宅建设标准基础上制定的,在改善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提高住宅设计质量方面无疑起了重大作用。
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规范一些条文已不适应当前对城市住宅提高质量的要求,国家制定了新的城市住宅建设标准,与此相适应,本规范也应修订,个性不适用的条文,补充新的内容。
同时,为加强立法,使本规范具有强制性法规的性质,增加了监督、执行规范的保证措施,扩充了各专业的内容,使其成为综合性的设计法规,规定了设计中基本的低限要求,并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内容,实施后必将进一步保证住宅设计质量,促进城市住宅建设健康发展。
1.0.2 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住宅商品化,城市住宅已不再是单一标准的集合式住宅模式,目前除了大量的中、低档标准的城市普通住宅外,尚有标准较高的住宅,其形式有独立式住宅、并联式住宅等等,按层数分也有从低层到高层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城市住宅,基本功能及安全、卫生要求是一样的,故本规范应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各种类型的住宅设计。
1.0.3 住宅层数的划分与原规范规定基本一致,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修订后,高层建筑已突破100m的限制,故本规范不再作高层住宅上限为三十层的限制。
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垂直交通和防火要求的不同。
一至三层的低层住宅住户一般自用楼梯,四至六层住宅住户共用楼梯,七层以上应设电梯,GB50045规定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要求设消防电梯和防火设施,但又规定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才设消防电梯,故这类住宅十一层以下可像中高层住宅一样设一般的电梯,但其防火设计仍须符合GB50045的要求。
住宅建筑规范(最新)
![住宅建筑规范(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a8f19c0a87c24028915fc3a0.png)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docx以下是该文档的文本预览效果,预览是为了您快捷查看,但可能丢失了某些格式或图片。
打印| HTML方式查看| 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Residential building code GB 50368—2005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385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住宅建筑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68—2005,自2006年3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全部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年11月30日前言本规范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84号(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规范是主要依据现行相关标准,总结近年来我国城镇住宅建设、使用和维护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参照发达国家通行做法制定的第一部以功能和性能要求为基础的全文强制的标准。
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地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并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外部环境、建筑、结构、室内环境、设备、防火与疏散、节能、使用与维护。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E-mail:buildingcode@)。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加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公安部消防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袁振隆王有为童悦仲林建平涂英时陈国义(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王玮华刘文利孙成群张播李引擎李娥飞沈纹林海燕林常青郎四维洪泰杓胡荣国赵文凯赵锂梁锋黄小坤曾捷程志军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住宅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大连市住宅建筑规范(新版)
![大连市住宅建筑规范(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1ca6347375a417866f8f46.png)
在汛前到来之前,按物业公司项目经理(总指挥)的要求,各部门负责人根据防洪防汛要求,组织部门人员对园区内各类公共设施设备、园区主出入口、车库出入口、雨水排水管、排污泵等主要位置和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在车库出入口等园区低洼地段设置防洪沙袋等物质。
秩序维护部:组织人员对园区各出入口通道进行清理,保证道路畅通,协调消防维保单位对园区消防设备进行检修,保证消防报警、通风换气等设备运行正常。
环境维保部:在汛期到来前,组织人员对园区各排水通道进行清扫,出现堵塞现象的位置立即协调工程部进行疏通,保证园区排水协调正常。
在汛期到来前,储备必要的消毒防疫药品,防止发生洪涝灾害后的疫情发生。
工程维护部:在汛期到来前组织工程人员对园区主要给排水设备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对主要隐患(地下车库)排水泵进行检测,确保自动启动系统正常运行,对高低压配电房进行防汛检修,对漏水等现象及时维修,对电梯、地下电缆线路等设备进行巡查,对有隐患的问题在汛期到来前进行整改。
应急预案1、应急处理程序当因暴雨、雷雨造成洪水倒流进入车库等园区低洼地段时,秩序维护部当班人员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值班班长,地下室守车员随时观察排水情况的同时,应通过电话、对讲等方式联系车主转移撤离车辆停放至安全位置,值班班长在接到报告后,在立即上报物业服务中心(夜间值班经理)的同时应在第一时间组织最大力量赶往受灾区域进行抢险救灾,物业服务中心(夜间值班经理)在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往事发现场协调值班班长进行现场指挥,根据现场事态情况决定是否召集备勤人员进行支援。
1总则1.0.1城市住宅建设量大面广,关系到广大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住宅建设要求投入大量资金、土地和建材等资源,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合理地使用权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以满足广大人民对住房的要求,保障居民最低限度的居住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基本要求,是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原《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是国家计委于1986年颁布实施的,执行已有12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则
1.0.1 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住宅设计。
1.0.3 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
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
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
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
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1.0.4 住宅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
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用关规定。
1.0.5 住宅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及居住区规划的要求,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
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1.0.6 住宅设计应推行标准化、多样化,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促进住宅
产业现代化。
1.0.7 住宅设计应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
1.0.8 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除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根据需要应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使用要求。
1.0.9 住宅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住宅residential buildings
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0.2 套型dwelling size
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
2.0.3 居住空间habitable space
系指卧室、起居室(厅)的使用空间。
2.0.4 卧室bed room
供居住者睡眠、休息的空间。
2.0.5 起居室(厅)living room
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等活动的空间。
2.0.6 厨房kitchen
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
2.0.7 卫生间bathroom
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盥洗等活动的空间。
2.0.8 使用面积usable area
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
2.0.9 标准层typical floor
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
2.0.10 层高storey height
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11 室内净高interior net storey height
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