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儿熟了教案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杏儿熟了”这个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运用成语。
(2)采用小组讨论、游戏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对成语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杏儿熟了”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成语,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使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教学卡片等。
2. 教学资源:相关成语故事、例句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杏儿成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杏儿熟了”这个现象。
2. 新课教授:介绍“杏儿熟了”成语的来源、含义及用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实例演练:给出一些例句,让学生判断和运用“杏儿熟了”成语。
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用“杏儿熟了”成语编造句子,并互相评价。
5. 游戏环节:设计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和巩固“杏儿熟了”成语。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让学生回家后编写一篇小短文,尽量运用“杏儿熟了”成语。
2. 查找相关成语资料,了解成语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杏儿熟了”成语的运用能力和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调整。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果园,亲身体验杏儿成熟的场景,加深学生对“杏儿熟了”成语的理解。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优秀篇」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优秀篇」《杏儿熟了》教学设计「优秀篇」《杏儿熟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7个生字:麦、嗬、偎、馋、揉、屁、掬。
理解词语:依偎、不知所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
根据提示,复述分杏儿的故事。
3.感受奶奶的美好心灵,初步懂得好东西要与周围的人分享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19 杏儿熟了2.齐读课题3.熟了的杏儿是怎样的呢?找出文中的句子回答。
师:夏天是杏儿成熟的季节,那熟了的是怎样的呢?能不能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1)交流出示:夏天,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杏儿,一颗一颗,橙黄橙黄的。
(2)自读思考:自己读读这个句子,想一想,我们家杏树上的杏儿长得怎么样?说说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在读之前,老师要提醒小朋友,这里有个多音字,注意读准它。
(3)交流结满、一颗一颗——杏儿多橙黄橙黄——杏儿好4.“嗬,好杏儿啊!”(1)引读杏儿长得又多又好,难怪从我家门前路过的人,——(2)学习生字“嗬”(3)指导朗读听了这样的夸奖,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自豪兴奋喜悦)请你带着对杏儿成熟的快乐、自豪,再来读一读第二小节过渡:杏儿熟了给我带来了快乐,那作者是如何将这种快乐之情表达出来的`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作者重点回忆了小时候与杏儿相关的哪两件事?2.交流反馈(数杏儿、分杏儿)小结:作者就是回忆了小时候数杏儿和分杏儿的两件事情。
接下来我们就要看看作者通过这两件事传递了杏儿成熟时一种怎样的快乐呢?三、细读课文,深入了解。
(一)学习“数杏儿”这部分内容1.快速找找哪几小节写了分杏儿这部分内容2.指名读3—5小节,随机正音。
3.学习“偎”(右半部分不要多写一撇)小朋友动作体会“依偎”的含义。
(亲密地紧靠在一起)4.师生齐数杏儿,体会杏儿之多5.讨论:奶奶到底是在笑什么?6.齐读第5小节奶奶的笑既是对孙子爱的体现,又是对杏儿结得多的欢欣。
《杏儿熟了》教案教学设计
课后作业批改及反馈
及时批改作业
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记录学生的 错误和不足之处。
提供详细反馈
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提供详细的反馈和建议,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作业互评,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 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家校沟通渠道拓展
01
定期与家长沟通
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
02
利用网络平台
利用学校或班级的网络平台,如学校官网、班级微信群等,发布学生的
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03
鼓励家长参与课堂活动
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开放日、家长会等活动,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学生
的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同时,也可以让家长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与
的文化内涵。
跨学科知识融合策略探讨
与生物学科融合
结合生物学科知识,让学生了解杏儿的生长原理、生物特性等。
与地理学科融合
探讨杏儿生长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等,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杏 儿生长的影响。
与文学、艺术学科融合
选取与杏儿相关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 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校园文化活动融入课堂思考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探讨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读书指导法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引导 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教学手段运用
多媒体课件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内容。
板书设计
通过简洁明了的板书设计,突出教 学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堂 内容。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杏儿,了解杏儿的生长过程和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和实践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杏儿;(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3)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2)培养学生珍惜食物、感恩生活的态度;(3)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杏儿:介绍杏儿的生长过程、外观特点、营养价值等;2. 观察杏儿:组织学生观察杏儿,学会用语言描述杏儿的外貌特征;3. 实验探究:设置实验,探究杏儿的生长环境需求;4. 动手操作: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如杏儿剪纸、杏儿拼图等;5. 小组讨论:围绕杏儿展开话题讨论,如杏儿种植、杏儿销售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杏儿,了解杏儿的生长过程和特点;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操作、探究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杏儿图片、实物、实验器材等;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3. 教学资源:相关视频、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杏儿的兴趣;2. 认识杏儿:介绍杏儿的生长过程、外观特点、营养价值等;3. 观察杏儿:组织学生观察杏儿,学会用语言描述杏儿的外貌特征;4. 实验探究:设置实验,探究杏儿的生长环境需求;5. 动手操作: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如杏儿剪纸、杏儿拼图等;6. 小组讨论:围绕杏儿展开话题讨论,如杏儿种植、杏儿销售等;8.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杏儿,记录其生长过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杏儿的认识程度,能否正确描述杏儿的外观特点和生长过程;2. 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通过课堂发言和动手制作进行评估;3. 学生实验探究、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报告和作品展示进行评估;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全面,是否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4.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和优化教学。
《杏儿熟了》优秀教学设计
《杏儿熟了》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6个生字:橙、嗬、偎、馋、揉、屁。
理解并积累8个词语。
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
默读课文,复述第二件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的美好心灵和作者家乡的淳朴民风,初步懂得好东西要与人分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复述第二件事。
2、初步懂得与人分享的美好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成熟的杏儿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揭示课题:19杏儿熟了(齐读)课题中“熟”是什么意思?(“熟”指成熟,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了的意思)2、看到这些杏儿熟了,你最想说些什么?成熟的杏儿是多么诱人,我家院子里就有一棵大杏树。
3、出示第1节,读句子。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我家大杏树上的杏儿怎么样?2、根据交流,出示第2节,指名朗读。
3、夏天,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杏儿,读读这一小节,说说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杏儿长得好呢?预设:橙黄橙黄,说明杏儿成熟了;总忍不住,说明杏儿长得好,非常诱人……相机学习:橙、嗬;完成词句活动室第1题。
4、齐读第2节分享杏儿成熟的喜悦。
三、深入研读,感悟体会。
1、默读课文,思考:杏儿熟了,作者回忆了小时候与杏儿熟了相关的哪两件事呢?2、交流(数杏儿、分杏儿)3、学习“数杏儿”这部分内容(1)找找哪几节写了数杏儿这部分内容。
(2)读读“我”和“奶奶”的'对话,读出不同的语气。
相机学习“偎”,动作体会“依偎”的含义。
(3)讨论:奶奶到底是在笑什么?预设:体会奶奶欢乐的心情,奶奶的笑既是对孙子爱的体现,又是对杏儿结得多的欢欣。
4、学习“分杏儿”这部分内容(1)默读课文6~8节,找找主要讲了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交流,板书:小淘气、“我”、奶奶(2)深入讨论,交流体会小淘气有什么举动?(小淘气想吃杏儿所以来偷杏儿)你能理解小淘气的做法吗?说说你的见解。
《杏儿熟了》教案
《杏儿熟了》教案教案:《杏儿熟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章第二节《杏儿熟了》。
该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杏儿成熟的故事,通过描述杏儿的外貌、味道和种植过程,让学生了解杏儿的特点以及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杏儿的特点,懂得珍惜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杏儿的特点以及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科书。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谈论关于水果的话题,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对水果的特点进行简单描述。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杏儿吗?杏儿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杏儿熟了》,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解读,让学生了解杏儿的特点以及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例题,如:“杏儿是什么颜色的?”,“杏儿是什么形状的?”等,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练习题,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认识。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课文《杏儿熟了》杏儿特点:外貌、味道、种植过程农民劳动:辛勤、付出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水果。
2. 写一写你眼中的农民劳动者,他们辛勤劳动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杏儿熟了》,使学生了解了杏儿的特点以及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
《杏儿熟了》的教学教案
《杏儿熟了》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词语理解和运用。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谈对杏儿的印象。
2.板书课题:《杏儿熟了》。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教师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三、品词析句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金黄的杏儿”、“熟透的杏儿”等,理解其含义。
2.学生分享对关键词句的理解,教师点评并引导。
四、朗读课文1.学生自选段落进行朗读,感受课文中描绘的美好画面。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2.板书课题:《杏儿熟了》。
二、深入理解课文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如“熟透的杏儿像害羞的姑娘”等。
2.学生分享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教师点评并引导。
三、体会作者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板书课题:《杏儿熟了》。
二、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和修辞手法,描绘自己家乡的美景?2.各组代表分享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写作训练1.以“家乡的美”为主题,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关键词句,写一篇短文。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提高写作能力。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板书课题:《杏儿熟了》。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稿教案教学设计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欣赏和感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正确朗读与理解。
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课文中一些抽象词语的理解。
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杏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事物。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杏儿熟了》。
2.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重点词语的朗读。
3.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自主认读。
学生读完生字词后,教师解释每个词语的意思。
学生将生字词应用到句子中,进行实际运用。
4.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课文描述了什么情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5.小组讨论教师提出讨论问题: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6.课堂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扮演过程中的感受。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
教师布置作业:以《杏儿熟了》为题,写一篇描绘家乡景色的作文。
四、板书设计1.课题:《杏儿熟了》2.生字词:香、熟、甜、满、压、枝、头、喜、摘、尝、酸、甜、苦、辣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4.课文内容:描绘家乡杏儿熟了的情景,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掌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课堂管理。
《杏儿熟了》优秀教案(通用6篇)
《杏儿熟了》优秀教案《杏儿熟了》优秀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杏儿熟了》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杏儿熟了》优秀教案篇1一、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找出课文中与题目有关的表示时间的词。
(每年、这一年、今年……)2.在这些时间里,杏儿熟了的时候,课文各写了什么事?(①每年杏儿熟了的时候,“我”家大杏树上就结满了黄澄澄的杏儿……②这一年杏儿熟了的时候,邻居的一个小孩子“偷”杏儿时从树上摔下来,我说活该,而奶奶却打下长熟的杏儿给“偷”杏儿的孩子吃……③今年杏儿熟了的时候,我挑熟透的杏儿送给乡亲们……)通过讨论,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理解。
二、再读课文,讨论课后问题1.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家杏树结的杏儿又多又好?(从树上结的,路过的人说的,“我”数的这三个方面来回答。
)2.邻居小淘淘“偷”摘杏儿摔下来时,“我”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奶奶又是怎么做的?3.找出课文中表示人物语言的句子,读一读,讨论:你认为哪句话说得最好?(果子大家吃才香甜)为什么?4.课文中三次出现“香甜”这个词,把它们所在的句子用“——”划出来,读一读。
(1)看他们吃得那样香甜,奶奶的嘴角上露出了微笑。
(2)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3)于是,“我”挑熟透了的杏儿打下一些来,给乡亲们送去——给他们送去香甜,也给他们送去喜悦。
“香甜”这个词在每个句子中各是什么意思?请联系上下文理解。
(“看他们吃得那样香甜”中的“香甜”意思是又香又甜,津津有味;“果子大家吃才香甜”中的“香甜”,一语双关,既指又香又甜的杏儿,又指快乐、幸福……)5.你是怎样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的?(果子大家吃才会感到高兴,有了幸福要大家共同分享……)在以上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去完成认识事物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尤其是针对课文难点,把三个带有“香甜”的句子放在一起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并在训练过程中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正确理解一句话的意思。
2024《杏儿熟了》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语文
2024《杏儿熟了》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目标:1.了解《杏儿熟了》的作者、背景和写作背景;2.理解《杏儿熟了》的情节和主题;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杏儿熟了》的情节和主题;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理解《杏儿熟了》的情节发展和主题深意;2.能够进行文学鉴赏和评价。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演示用的PPT、文学评价指标表等;2.学生准备:课前阅读《杏儿熟了》并做好阅读笔记。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Step 2: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小说中的杏树为什么是村子里的一颗奇树?2.小说中的杏儿为什么是特别的?3.小说中的老杏树与杏儿之间有什么关系?4.从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和细节描写,你能感受到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记录学生的答案。
Step 3:情节图解(20分钟)教师提供一份《杏儿熟了》的情节图,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并确认每个情节的关键细节和情感表达。
Step 4:文学鉴赏和批评(20分钟)教师介绍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常用评价指标,如人物形象塑造、环境描写和情感表达等。
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杏儿熟了》进行文学鉴赏,并据此给出评价。
Step 5:团队报告(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展示并讲解自己对《杏儿熟了》的理解和评价。
其他小组成员提问并进行讨论。
Step 6: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对《杏儿熟了》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同时指导学生把握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为今后阅读其它文学作品打下基础。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在日记或读后感中,对《杏儿熟了》进行个人的评价和感受,并写上自己的阅读心得。
同时,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课时的课文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杏儿熟了》教学教案详解:助力小学阅读教学
《杏儿熟了》教学教案详解:助力小学阅读教学近年来,阅读教学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阅读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思维发展以及智力开发的重要切入点,其中,小学阶段的阅读教育更是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资源被开发出来,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能力提升。
本文重点介绍一本小说《杏儿熟了》的教学教案,以助力小学阅读教学。
一、课程目标1、了解小说故事情节及其主题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思维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二、课程内容1、课前热身教师通过提供一些和故事有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绘画这些图片。
教师还可以通过介绍一些有关桃子的知识,来引出《杏儿熟了》中与桃子相关的故事情节。
2、故事情节讲解教师通过阅读《杏儿熟了》中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及其主人公的特点。
在讲述故事情节的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绘画、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中的内容。
3、集体阅读和讨论针对小学生的读写差异,教师可以进行集体阅读或是小组阅读,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发挥他们的合作力和思考力。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某些情节或词句提出问题,激起学生们的思考。
4、个人思考和讨论教师可以分配一些任务,例如让学生自己阅读《杏儿熟了》这本书,并发现书中的生动细节、反应和描述。
可以帮助他们在阅读中培养注意力、思考和理解的能力。
学生们可以形成小组,在小组内部讨论书中的事件、人物、主题等,激活他们的批判性阅读思维。
5、写作练习对于学生们来说,在阅读《杏儿熟了》后,可以进行写作练习,例如: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他们的想法,并对故事进行评价,以促进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课程亮点1、活动丰富多彩:教师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如图片展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2、增强批判性阅读思维:通过对阅读内容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杏儿熟了》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杏儿熟了》教案教案: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杏儿熟了》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课文内容及内涵。
2.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价值观。
3.能流利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意义。
4.能运用课文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
二、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价值观。
2.能运用课文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
三、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教材《杏儿熟了》课文。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杏树长大了并且结出果实,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课文:首先,教师给学生讲解课文的内容及内涵,引导学生思考。
其次,教师讲解生词及短语,帮助学生掌握词汇。
3.朗读课文: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朗读课文,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品味课文:引导学生共同思考课文背后的深意,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
5.讨论问题: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向全班汇报。
例如:课文中杏果成熟以后,小杏子会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描述一下。
6.创作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可以是故事、诗歌、插图等形式。
7.展示分享:学生将自己的创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互相分享。
8.课堂总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知识。
2.完成创作作业,要求努力创作,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
六、板书设计:杏儿熟了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杏儿熟了》的内容及内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讨论问题和创作活动,有效提高了语文水平。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开展互动,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参与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杏儿熟了教案
杏儿熟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杏儿和童年生活的喜爱之情。
学生能够学习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和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懂得分享的快乐,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奶奶说的“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这句话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和写作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朗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杏儿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是否吃过杏儿,引导学生回忆与杏儿有关的经历。
2、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找出课文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 1 3 自然段),了解杏儿熟了的景象,体会作者对杏儿的喜爱之情。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 4 9 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奶奶和“我”的不同态度。
重点理解奶奶说的“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这句话的含义,教育学生懂得分享的快乐。
学习课文第三部分(第 10 自然段),感受“我”在奶奶的影响下学会分享的喜悦。
4、总结全文让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总结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
5、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分享的经历,感受分享的快乐。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分享经历的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杏儿熟了
教案名称:《杏儿熟了》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杏儿熟了》,了解春天果子熟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对春天的探索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观察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果子熟成的过程。
2.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语音、语调和语速。
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深入思考和解读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用细致的观察来感受自然界的变化。
教学准备:1.课文《杏儿熟了》2.学生练习本3.杏子的图片、实物或幻灯片教学过程:一、热身导入(5分钟)1.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最近有没有发现树上的果子开始熟了。
2.谈论一下自己喜欢吃的水果,问学生你们知道水果是怎么长大的吗?二、呈现课文(10分钟)1.教师出示《杏儿熟了》的图片或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图片,猜测课文内容。
2.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三、课文理解(30分钟)1.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a.课文讲述的是什么?(杏树的变化和果子熟成的过程)b.杏树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变化的过程是什么?c.什么时候可以摘杏子吃?2.学生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打开练习本,写出自己对问题的回答。
3.部分学生上台读自己的回答,进行课堂展示和讨论。
四、学生展示(15分钟)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喜欢的角色,模仿其语音、语调和语速,进行角色扮演。
2.学生将扮演的角色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看和点评。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出杏子熟成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六、拓展延伸(5分钟)1.激发学生对其他水果生长的探索兴趣,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其他水果的生长特点或变化过程。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水果进行调查和观察,完成观察报告,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及反思背景分析:《杏儿熟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这一单元的重点是如何概括段落大意。
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能力,概括段意并非难点,关键是在如何对课文进行正确的分段上。
本堂课是在镇级语文教研课上的一堂课,在课前的设计中总是担心课堂上学生会不够活跃,导致冷场现象;或者是会提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弄得我手忙脚乱。
而最担心的是,学生如何正确把握分段的标准,对课文进行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
设计思路: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杏儿熟了,邻居家的小伙伴来摘杏儿,不仅没有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儿,表现了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
本堂课设计了一课时,主要以学生自由合作学习和朗读课文为主,在自我学习、合作探究和反复朗读中去体会情感,把握内容。
课堂实录: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如果你们家种的果树结了甜美的果子,蔬菜长出了喜人的果实,花草开出了漂亮的花朵,那么你在高兴的同时会不会拿这份喜悦和别人一起分享呢?谈谈自己的经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杏儿熟了》,看看文中的小作者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会这么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忆自己把成果与他人分享的经历,并借助互相交流来引入本课内容,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把语文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非常自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同时也让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要求:①自由朗读,读准生字读音。
②你读懂了什么?(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明确:本文主要讲杏儿熟了,邻居家的小淘淘等小伙伴来偷杏儿,不仅没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奶奶送的杏儿,我从中受到教育,每年杏儿熟后都给乡亲们送杏儿的事。
]2.再读课文,理清文路(1)要求:①想想文中写了几次杏儿熟了?从课文中找出与杏儿熟了有关的表示时间的词语;②在杏儿熟了的这几次时间里,各写了哪些事?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一画。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杏儿熟了》这首儿歌的歌词,能够正确地唱出来。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这首儿歌,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儿歌《杏儿熟了》的歌词。
2. 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分析歌曲中所描绘的农村生活场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儿歌《杏儿熟了》的歌词和旋律。
2.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唱一遍儿歌,让学生跟随模仿。
2. 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唱,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3. 情景教学法:通过描绘农村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验歌曲意境。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儿歌《杏儿熟了》的背景和意义。
2. 教学歌词: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习歌词,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3. 教学旋律:教师弹奏乐器,引导学生跟唱旋律,注意音高和音准。
4. 歌曲练习:教师分组让学生练习合唱,互相纠正错误。
5. 情景体验:教师组织学生扮演农村孩子,模拟摘杏、品尝杏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儿歌,提高他们的成就感。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参与歌曲学习和情景体验。
2. 检查学生对儿歌《杏儿熟了》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情况。
3.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兴趣和收获。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组织亲子活动,共同演唱儿歌,增进家庭亲子关系。
2.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比赛,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演唱能力。
3. 结合其他学科,如语文、美术等,让学生创作与《杏儿熟了》相关的故事、画作等,展示农村生活的美好。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杏儿熟了》教案
《杏儿熟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章节:第六单元第23课《杏儿熟了》内容:课文《杏儿熟了》讲述了一个关于杏儿的小故事,通过描述杏儿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以及小鸟、小兔等动物对杏儿的喜爱,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可爱。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难点:对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PPT展示一幅杏花盛开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中的景象。
2. 课文学习: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象。
b.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c.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记住这些字词。
3. 例题讲解:a. 教师出示例题,如:“杏儿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字词回答。
b.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a. 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b.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杏儿熟了》1. 课文朗读2. 生字词学习3. 例题讲解4.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 运用所学字词,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短文。
答案:1. 练习题答案。
2.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观察,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课文学习、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画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通过练习题的设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杏儿熟了》教学设计年级学科:一年级语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相关图片等。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中的事物。
二、学习课文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点评。
二、深入学习课文1.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三、实践活动1. 学生表演课文故事。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家长签字确认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学生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六、板书设计《杏儿熟了》生字词:杏、熟、儿、摘、尝、甜、笑爱护大自然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和家长签字确认,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课堂上,观察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评价其流利程度和理解程度。
3. 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4. 学生的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表演课文故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不够熟练,我在课堂上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反复练习和讲解,帮助他们巩固生字词。
在朗读课文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的发音不够准确,我在课堂上进行了指导,并鼓励他们在课后多加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杏儿熟了
一、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7个生字:麦、嗬、偎、馋、揉、屁、掬。
理解并积累8个词语。
2 、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
3 、默读课文,复述第二件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的美好心灵,懂得好东西要与人分享的道理。
二、重点和难点
1、学习复述第二件事。
2、理解“有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学习奶奶宽厚,善良的品格,体验有快乐与大家分享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步体会杏儿熟了之后带给“我”的自豪与喜悦。
1、同学们请看,我家院里有一棵高大的杏树,树上长满了——(板书:杏儿)这树上的杏儿都已经——(板书:熟了)看老师写这个字,边写边提醒:这个字是上下结构,右边是丸。
“熟”在字典中有好几种注释,在这里“熟”指的是——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了的意思。
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19、杏儿熟了)
3、过渡:熟了的杏儿是怎样的?赶快打开语文书读读课文,看谁能最快发现了。
1)交流,出示:夏天,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杏儿,一颗一颗,橙黄橙黄的。
指名朗读。
2)树上的杏儿长得怎么样?能否用句子中的词儿来告诉我?(“结满”、“一颗一颗”写出了杏儿的数量,说明杏儿结得多。
“橙黄橙黄”写出了杏儿的颜色,说明成熟了。
)
你能照着这“橙黄橙黄”的样子说说其他表示颜色的词语吗?
(火红火红、金黄金黄、雪白雪白、碧绿碧绿)
3)杏儿长得又多又好,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朗读。
评价语:A、听了你的朗读,我眼前浮现出了数不清的杏儿。
B、读得真好,我看到了无数熟透了的杏儿。
C、学着他的样子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4、看到这么多、这么好、这么诱人的杏儿,难怪从我家门前路过的人,总忍不住要望一望杏树,羡慕地说道----,出示句子引读。
(“嗬”是一个语气词,表示惊讶)。
这句话其实就是在写人们称赞杏儿。
(男女读)听到这样的夸奖,作者心里一定是——(高兴、开心、自豪、兴奋)
5、带着这份高兴再来一起读课题。
(“熟、了”两个字重读)通过课题,我们已
经感受到了作者这份快乐之情。
二、了解作者回忆的数杏儿、分杏儿这两件事,理清文章脉络。
1、那么作者是通过回忆了小时候哪些事情,来把他的这种快乐之情传递出来的
呢?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想:作者回忆了小时
侯关于杏儿的哪两件事?
2、交流:
1)我依偎在奶奶的怀里,数杏儿。
(板书:数杏儿)
2)发现小淘气偷杏儿,奶奶不但没有责备他们,反而去打杏子,分给小伙伴们吃。
(板书:分杏儿)
评价:你说真不错,说清楚了谁干什么,那时间呢?/主要是写谁干什么?/
你说的很完整,谁能再简单一点?/谁能更加概括?
三、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杏儿熟了带给作者的快乐之情
(一)学习“我数杏儿”这件事,体会丰收的喜悦。
过渡:让我们先随着小作者一起去数杏儿吧。
1、来,轻声读读1——5小节。
刚才听小朋友读的非常认真,谁来读读我的话?评价:你读的可真天真可爱啊。
你再来试试/我觉得还不够天真,你再来试试。
(“天真”变红)
这里有一个生字宝宝,“偎”变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
注意:“偎”的右边,
不要多撇。
2、那么我又是怎么数杏儿的呢?现在老师就是奶奶,你们就是我的小孙儿,来
仰起头,拿起你们的手,数树上的杏儿。
一、二、三……哟,这杏儿真像天上的
星星一样多,数得清吗?(数不清)你们看,咱们家杏树上的杏子丰收了,看看
杏儿那么多,你们数杏儿数得开心吗?
3、同桌分别来读读奶奶和我的话。
老师看你们读得这么开心也忍不住想来读一
读。
4、是啊,正因为杏儿丰收了,所以作者和奶奶都在享受着心里那份丰收的喜悦。
(板书:丰收的喜悦)
(二)学习“奶奶分杏儿”这件事,体会分享的快乐。
过渡:这么好、这么多的杏儿不但自家人喜欢,邻居家的小淘气和小伙伴也喜爱。
发现小淘气他们来偷杏儿,我的态度是怎样的?那奶奶又是怎样做的?默读第
6-8小节,用——划出我的态度;用()括出奶奶的做法。
1、(交流):请你说
出示:我没好气地说:“你们这些小馋猫,摔了活该!”
评价:你找对了,那你能读好它吗?听出来了,你确实很生气。
(没好气变红)不单读的好,而且表情也加上去了。
/ 读的很好,表情加上去就更好了
2、过渡:发现小淘气来偷杏儿,我很生气。
那奶奶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奶奶快步走过去,扶起地上的小淘气。
她给小淘气揉揉屁股,看见他没有伤着,就转身往屋里走,快进门的时候,回过头来说:“你们先别走!”
过了一会儿,奶奶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根长长的竹竿,走到树下,挑树上熟透了的杏儿往下打。
不一会儿,打了二十多个。
她分给小淘气和他的伙伴吃。
1)找的很好,请自己读读屏幕上这两段话,圈出奶奶的动作。
2)谁来交流?(第一段话中,有快步走、扶、揉几个动词,我把快步走(走),扶(拉),揉(拍),换成括号内的字好不好?同桌讨论一下为什么?
随机体会:快步走体现奶奶的着急;你来读读,(好象还不够急/快)
“拉”的力气比较大,太生硬;“扶”体现奶奶的轻柔、细心(做动作)“揉”:看看结构,右边是个“柔”说明是用手温柔地摸,更能体现奶奶的慈爱
评价:你能来读读吗?哟,揉的太重了,好疼啊/揉的很轻柔,好舒服啊。
揉的这么快/重。
3)请连起来把这段话读一读。
你来试试/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
4)扶起小淘气后,奶奶又是怎么做的呢?
奶奶(挑)而且专打熟透的,课文中用了一个“挑”;挑着打,并且,一打就是二十多个;最后,还把打下来的杏儿全分给小淘气他们。
(选最好的,打了很多)
3、是啊,多么慷慨、大方的奶奶啊!奶奶看到小伙伴们吃得很开心,奶奶看了心里也很高兴,她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又挂上了微笑。
出示:看着几个孩子吃得那么香甜,奶奶的嘴角又挂上了微笑。
4、过渡:大家看看这幅插图,小淘气和小伙伴吃得那么香甜,奶奶摸着他们的头,慈爱地看着他们。
你觉得奶奶为什么笑?(几个孩子吃得那么香甜。
)
5、是啊,奶奶看到孩子们分享着她的劳动果实,心里充满了快乐。
(板书:分享
的快乐)
6、正是因为奶奶自己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奶奶才会教育我说:出示:傻孩子,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
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
理解“笑容可掬”,指名读,带着笑容读一读。
7、过渡:在奶奶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我也变了,(出示最后一小节)齐读
理解吩咐。
说说奶奶的“吩咐”是什么?
8、指导复述
是啊,与人分享是一种幸福,谁能用自己的语言帮助我们重温这个能带来快
乐的故事,(让学生在板书的帮助下复述“分杏儿”的故事)
*复述提示:
首先:找到事情的起因:小淘气,偷杏儿从树上摔下来。
接着:要注意我和奶奶的不同表现:“我”“没好气”认为他们“活该”,奶奶又是“扶”,又是“揉”,还进屋拿竹竿来到树下挑杏儿,打杏儿分给他们。
最后:当“我”怪奶奶偏向他们时,奶奶用“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教育了“我”。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是啊,就像奶奶说的:“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
”老师相信,在我们生活中,你肯定也有东西给大家分享。
那么,谁来说说,你可以分享的东西有哪些?
引导:不单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比如,好的学习方法,巧妙的解题思路,等等,我们都可以分享。
学会了分享,我们也会像奶奶一样——幸福、快乐。
2、总结:同学们,杏儿熟了,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一个喜悦的季节,更是一个分享快乐的季节。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奶奶所说的“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不仅影响了她的孙子,也让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好东西要与
人分享。
这样,我们就会变得更快乐。
板书设计:
19、杏儿熟了
数杏儿丰收的喜悦
分杏儿分享的快乐
复述提示:
起因:小淘气偷摘杏儿不知所措
经过:“我”没好气
奶奶(快步走)扶、揉、(转身走、回头说)
(拿、走)打
分
结果:“我”不高兴
奶奶教育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