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综述
自身免疫性肝炎综述
自身免疫性肝炎综述预医07(2),朱水生0702501263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个以肝实质损伤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多见,临床表现多样,有肝酶持续性升高、球蛋升高、多种自身抗体阳性。
病理改变为以汇管区淋巴细胞性碎屑坏死为基本特点的慢性活动性肝炎。
在鉴别诊断上常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自身抗体和肝穿病理进行综合判断。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和自身免疫性胆管炎(autoimmune cholangitis.AIC)统称为自身免疫性肝病[1],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被称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局外综合征(outlier syndrome)。
当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合并存在时,称为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
局外综合征和重叠综合征共占自身免疫性肝病的18%[2]。
自身免疫性肝炎也常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炎和硬皮病等[3]。
一、临床表现自身免疫性肝炎70%以上为女性。
可见于各年龄段,发病高峰14一60岁,多呈慢性迁延性病程。
长期疲劳是病人最多的主诉,乏力、低热、厌食、厌油腻等类似病毒性肝炎的症状较为普遍,有时伴有右上腹隐痛,不伴有皮肤搔痒,一些病例早期因仅表现有关节痛和皮疹就诊于骨科和皮肤科[4]。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尚可,80%病例存在黄疸,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等较普遍。
后期进展为肝硬化时出现巨脾、腹水、腹壁浅表静脉曲张等。
二、实验室检查1.肝酶检查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明显升高,而血清γ一谷氨酸转肽酶(γ-GT)与碱性磷酸酶(AKP)正常或仅轻度升高。
2免疫学检查高γ一球蛋白血症几乎见于每例患者,以lgG升高最为明显,血清中多种非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理诊断AIH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AIH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肝脏慢性进行性炎症,是由遗传、环境和自身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慢性炎症和随后的肝纤维化,具有免疫和自身免疫特点。
常转氨酶升高、高球蛋白血症和自身抗体阳性。
(靶细胞:肝细胞)。
女性较多见。
发病年龄呈双峰型,青春期(15 ~24 岁) 和女性绝经期前后(45~64 岁) 多见,但近年来男性有所升高。
分类:1 型(60-80%):也称经典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以循环抗核抗体 (ANA) 和/或抗平滑肌抗体(ASMA) 为特征。
2 型(10%):存在如下抗体的自身免疫性肝炎:针对CYP2D6(细胞色素P450IID6) 表位的抗肝/肾微粒体抗体(即ALKM-1),和/或存在抗肝细胞溶质抗原 (即ALC-1或LC1) 抗体和抗SLA抗体。
AIH的诊断缺乏特异性单一诊断方法,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肝组织学特点,并排除病毒、药物、酒精、遗传等因素所致的肝脏损伤。
对于临床疑难病例,可参考关于AIH诊断的描述性标准和诊断积分系统。
AIH的病理特征典型特征(3个)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的界面性炎玫瑰花结(rosettes) 33%淋巴细胞穿入现象( emperipolesis;穿入运动) 65%其他特征(多)小叶内炎症较弥漫,肝窦枯否细胞增生并含有透明小体,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肝细胞凋亡、点状坏死、灶状坏死,甚至亚大块坏死(鹅卵石样,看上去很"脏");约25%的患者会出现胆管改变(破坏性、非破坏性胆管炎和胆管缺失)。
肉芽肿罕见;巨细胞转化,桥接性坏死及纤维化40%;肝硬化28-33%。
↑伴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的界面性炎↑玫瑰花结↑淋巴细胞伸入现象更多图片欣赏:↑界面炎↑部分病例出现小叶中心性坏死,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脱失,伴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肝脏严重的炎症导致肝细胞再生重排,表现出典型的"玫瑰花结",注意,中央需要见到空腔↑淋巴细胞在肝细胞内的穿入运动,注意其周围的空晕,见于65-78%。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指南1、概述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AIH)的临床特点包括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高免疫球蛋白G(IgG)血症、血清自身抗体阳性,肝组织学上存在中重度界面性肝炎等。
早期诊断和恰当治疗可显著改善AlH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医疗负担。
2、流行病学AIH可以在任何年龄和种族人群中发病。
欧洲与亚洲人群中以女性患者居多,发病率和疾病状态存在种族差异。
在欧洲国家,AIH的时点患病率为10/10万人~25∕10万人Q新西兰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2008年至2010年AIH的发病率为1.37/10万人,而在2014年至2016年增长到2.39/10万人。
同样,日本的两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2004年AIH的时点患病率为8.7/10万人,2016年时点患病率已经增长至23.9/10万人。
此外,AIH患者性别比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日本,男女比例由1:6.9(2004年)增长为1:4.30来自其他研究中AIH患者的男女比例由1:9-1:10增长到1:4~1:7。
最近,我国开展的一项包含1020例AIH患者的单中心回顾性观察研究显示,AIH患者的峰值年龄为55(6~82)岁,在20岁有小的波峰,男女比例为1:5o3、诊断与鉴别诊断AIH的诊断主要是基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肝组织学特征性表现,并排除其他肝病病因。
3.1临床表现多数AIH患者无明显症状或仅出现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大部分AIH患者隐匿起病,少部分患者为急性发作,其中部分为慢性AIH的急性加重,甚至发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
约1/3的患者初诊即为肝硬化表现。
3.2实验室检查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自身抗体阳性、IgG和/或Y-球蛋白水平升高是AlH的重要实验室特征。
3.2.1血清生物化学指标AIH的典型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异常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损伤型改变,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升高,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Y-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基本正常或轻微升高。
《自身免疫性肝病》PPT课件
自身抗体检测
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自身抗 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 体等。
免疫学检查
检测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否正常 ,如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指标 。
病原学检查
排除其他肝炎病毒、细菌感染 等原因引起的肝病。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B超检查
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回 声等变化,有助于发现肝 脏病变。
肝损伤。
免疫系统异常识别和攻击自身 肝细胞,引发炎症和组织损伤
。
临床表现
01
自身免疫性肝炎主要表 现为疲劳、食欲减退、 黄疸和肝脾肿大等症状 。
02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以 黄疸、皮肤瘙痒和脂肪 吸收障碍为主要表现。
03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 症状与原发性胆汁性胆 管炎相似,但病程发展 较慢。
04
疾病进展可导致肝硬化 、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 癌等严重后果。
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对病 情的影响。
饮食调理
控制热量摄入
保持适当的热量摄入,避免过胖或过 瘦。
增加蛋白质摄入
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 瘦肉、豆类等。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特别是饱和 脂肪和反式脂肪。
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证充足的 维生素和矿物质供应。
05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研究 进展
新药研发
针对特定免疫细胞的治疗
研究针对特定免疫细胞(如T细胞、巨噬细胞等)的靶向药物,以 调节免疫反应,减轻肝损伤。
新型免疫调节剂
开发新型免疫调节剂,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不同方面来治疗自身免 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三 种 疾 病 中任 意 两 者 之 间 的 重 叠 综 合 征 (vr psnrme) 主 要 以 A H P C重 叠 综 合 征 多 见 。上 述 疾 病 均 可 表 oel ydo s , a I —B 现 为 严 重 的肝 脏 病 变 , 可 进 展 至 肝 硬 化 。在 病 程 早 期 , 并 自身 免 疫 性 肝 病 临 床 症 状 并 不 明 显 , 要 根 据 生 化 、 疫 主 免 学 、 像 学 和组 织 病 理 学 特 点 并 排 除 其 他 可 能 的病 因而 进 行 综 合 诊 断 。 近 年 来 , 内 外 学 者 对 自 身 免 疫 性 肝 病 的 影 国 研 究 不 断 深 入 , 其 发 病 机 制 、 断 、 疗 等 方 面均 取得 了 一 定 的 进 展 。 在 诊 治 [ 键 词 ] 自身 免 疫 性 肝 病 ;诊 断 ; 疗 关 治
河 南 职 工 医 学 院 学 报
Ju n lo n nMe ia l g o tf n ok r o ra f He a dc l l efrSa a dW res Co e ・5 5 ・ 0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鉴别与诊断 崔娜娜
, nosis of AIH hoping to provide help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 ( ) Abstract Autoimmune hepatitis AIH is a chronic persistent liver inflammatory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autoimmune response. AIH is
, commonly seen in women and those without intervention may progress to liver cirrhosis and liver cancer. The main histological feature of
为肝硬化、肝癌的可能。 组织学特征性表现为中重度界面性肝炎伴淋巴 - 浆细胞浸润。 AIH 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与具有
相似临床、生化、血清学和组织学特征的其他肝脏疾病存在鉴别难点,误诊者可严重影响预后。 综述了 AIH 鉴别和诊断的要点,希
望有利于临床诊疗工作。
关键词:肝炎, 自身免疫性; 诊断, 鉴别; 诊断 中图分类号:R575.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 ) 1001 - 5256 2020 04 - 0724 - 04
纤维化程度越重[5]。淋巴细胞主要为CD8 + T 淋巴细 死和门管区炎症)上有明显重叠,但AIH 更为严重。浆细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
第24页
抗核包膜蛋白抗体
核包膜结构: 核板(板层素)、核孔复合物、 核膜
荧光下经典环状染色,应与核膜型区分
自身免疫性肝病
第25页
抗核包膜蛋白抗体
抗板层素抗体: A(60KD),B(68KD),C (74KD)
其中A/C与AIH相关,B与APS相关 抗核孔复合物抗体: 抗gp120是PBC特异抗体 抗核膜抗体: LAPs、LBR,无特异性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诊疗 中年女性、不明原因皮肤瘙痒、乏力、 黄疸和体重下降伴右上腹不适, 同时血清 ALP、GGT增高, AMA滴度>1:80尤其是 M2亚型阳性。 肝穿并非必要
自身免疫性肝病
第13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判别诊疗: AIH: 可AMA阳性,ALT、AST升高、IgG 升高,病理肝细胞损害为主。可重合。
本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
第1页
定义
本身免疫性肝炎(AIH)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本身免疫性胆管炎(AIC) 重合综合征 局外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肝病
第2页
本身免疫性肝炎
临床表现
女性多见(>70%),发病高峰14-60岁
慢性迁延性病程
类似病毒性肝炎症状(乏力、纳差、厌 油)
早期可仅表现为关节痛和皮疹
PE: 皮肤巩膜黄染(80%),肝掌、蜘 蛛痣,肝大,后期门脉高压体征
自身免疫性肝病
第3页
本身免疫性肝炎
试验室检验
肝酶:ALT、AST升高显著
高γ球蛋白血症,IgG升高显著
本身抗体:
I型:ANA和/或抗SMA阳性
II型:抗LKM-1阳性,ANA.抗SMA阴性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激素治疗
检测 阴性 , 但血清 中可存 在低水平 的抗 一H c 体 , 遗传 B抗 无
因素、 酗酒及药源性致肝损伤史 ; 血清 中存 在 自身抗体 , ② 如 抗核抗体 ( NA 、 平滑 肌抗体 ( MA 、 I A )抗 S ) 抗 型肝 肾微 粒体
大多数 A H患 者经 糖皮 质激 素治 疗后 , I 病情 可得 到 控 制。血清 A T恢 复正常 , L 7球蛋 白下 降, 循环 自身抗体消失 。
目前公认 , 糖皮 质激 素是 治疗 A H 的有效 药物 。除激 素 以 I
外, 环孢 菌素 已成功 用 于 AI H和 对激 素 治 疗无 效 的患 者 。
刘 阿敏 , 李旭 英
( 新乡医学院一附院感染科 二病区 , 辉 卫 河南 4 30 ) 5 10
【 要】 自 疫性肝炎(I ) 摘 身免 AH 的治疗主要是 应用免 疫抑制 糖皮质激素是 AH 剂, I 治疗的 首选免疫抑制 药物。应用单剂糖皮质激素或
糖皮质激 素联合硫 唑嘌呤治疗 , 以改善严重 A H患者临床症状 、 可 I 实验室异常及组织学改变 , 能提高 A H患者的生存率。本文综述 A H治疗 I I 的治疗指征 、 方案选择及在治疗过程 中的经验和看法。
自身免疫 性肝 炎 ( I 是 一类 原 因不 明的肝 实质 损 害 A H) 性疾病 。诊断标 准 : ①除外 活动性 病毒 性感 染 , 包括肝 炎病 毒、 巨细胞病 毒 ( MV) E C 、 B病毒感 染 , 清 HB HC C 血 V、 VP R
度来决定是 否治疗 。4 %的患者在 1 内进 展 至肝 硬化 , 9 5年 他们 的 1 O年病死率 为 1 %。5 %的患者发生汇管区肝炎的 0 0 自动改善 , 症状患 者的 5年 和 l 无 O年的生存率 分别为 9 % 1 和 8 %。在 这些 患者 中糖皮 质激 素治疗必 须实施 个体化 原 1 则, 由症状群和患者 的一般情况决定 。 13 非活动性肝硬化或轻微 的界面性 肝炎而没 有症状 的患 .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标准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标准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由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引起的慢性肝炎。
目前,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本文将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该疾病。
首先,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
其次,患者需要符合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工作组(International Autoimmune Hepatitis Group,IAIHG)所制定的诊断标准。
根据IAIHG的标准,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明显升高;②血清抗核抗体(ANA)或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③肝组织病理学表现符合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征。
除了以上标准外,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还需要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乏力、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
此外,自身免疫性肝炎还常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这些也可以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
在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时,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表现,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排除其他潜在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癌等。
因此,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需要谨慎对待,不能仅凭一两项指标就做出诊断。
总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表现,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
临床医生需要严格按照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工作组所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希望本文能够对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有所帮助,更好地认识和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诊断研究状况
第2 O卷第 4期
20 0 7年 8月
华
夏
医
学
Vo . 0 No 4 12 .
Au g.2 0 07
Ac a M e ii e S nia t d cna i c
自身 免 疫性 肝 炎 的临床 诊断 研 究 状况
冼永超 综述 , 吴洛琳 审校
等的证据 。 其生化特点为慢性肝酶水平 升高 ,o ~5 的 患 1 o
者 合 并 有 肝 外 表 现 , 见 的有 自身 免 疫 性 甲状 腺 病 、 疡 性 结 常 溃 肠 炎 等 。其 中 AI Ⅱ型 患者 较 年 轻 , H 常伴 有 自身免 疫 性 甲状 腺 炎、 白癜 风 、 岛 素 依 赖 性 糖 尿 病 等 , 胰 患者 血 中 一 蛋 白及 IA 球 g 水 平 较 低 , 器 官 特 异 性 抗 体 如 壁 细 胞 抗 体 、 甲 状 腺 抗 体 和 而 抗
断综述如下 。
原抗 体 复 合 物 , 为 自然 杀 伤 细 胞 的 目标 , 成 自然 杀 伤 细 胞 与 肝 细 胞 膜 上 的 抗 原 抗 体 复 合 物 结 合 导 致 细 胞 介 导 的 溶 细 胞 效 应[ 。在 全球 范 围 内 , H 占 慢 性 肝 炎 的 1 ~ 2 , 持 自 AI O O 维
3 AI H不 同 类型 的鉴 别
随 着 血 清 学 试 验 研 究 的 进 展 , 些 新 的 自身 抗 体 得 到 鉴 一 定, 因而 导 致 了 AI 新 的分 型 ( 1 。 H 表 )
型 特 点 进 行 了总 结 。
关键词 : 自身免 疫 性 肝 炎 ; 体 ; 维 化 抗 纤 中 图分 类 号 : 9 R5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82 0 (0 7 0 —8 80 1 0 —4 92 0 )40 7 —3 细 胞 对 MHC I 分 子 提 呈 的 自身 抗 原 敏 感 , 过 粘 附 分 子 与 I类 通 靶 细 胞 相 连 , 附分 子 诱 导 了 前 炎 性 细 胞 因 子 , 肝 细 胞 损 伤 粘 且 导致 了淋 巴因子 的释放[, 6 由此 发 生 了细 胞 介 导 的 细 胞 毒 效 ] 应 , 体 介 导 细 胞 毒 效应 由细 胞 膜 组 分 的 自身 抗 体 介 导 , 细 抗 浆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指机体出现的反应性细胞与抗体导致肝脏组织出现持续加重的不可逆损伤[1]。
在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有大约1/3合并其他类型免疫性疾病[2]。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包括针对胆管细胞与不同肝外组织的先天性与适应性免疫。
自身免疫病肝病可能出现恶变的情况,可演变为肝癌,但需要较长的发展时间。
早期自身免疫性肝病并不会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当疾病发展至中晚期,则会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对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进行治疗时,肝移植是唯一的治疗方式,但其不仅治疗费用高昂,使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同时会使患者精神负担加重,部分患者会主动放弃接受治疗[3]。
在对自身免DOI:10.16662/ki.1674-0742.2021.30.194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王聪1,吴雄健2,黄才斌21.江西省赣州市赣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2.江西省赣州市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自身免疫性感染属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引发的肝脏病变,疾病的发生受到遗传、感染、自身免疫紊乱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无统一定论。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具备与其他常见肝脏疾病相似的临床表现。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容易出现炎症反应与肝功能损伤,同时也可与其他类型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发生。
目前临床上以排除性方法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为主,血清检测可发现抗体,但其不具备较高的诊断特异性。
穿刺活检属于自身免疫活性肝病的诊断金标准方法,但其会对机体造成检查创伤,存在一定检查风险。
近年来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疗中,可应用的方法与药物逐渐增加,效果也更为突出,使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疗向多元化、多学科综合方向发展。
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机理及诊断治疗进展
通 讯 作 者 : 继 东 E a i:i @2 3 nt 贾 —mlJ md 6 . e a
1遗传 易感性 : . 自身 抗 原必 须 首 先 与表 达 在 特 异 性 的抗 原提 呈 细胞 表 面 的组 织 相 容性 复合 物 ( C) MH
王倩 怡 贾继 东
[ 中图分类号 ] 5 3 2 R 9 . [ 文献标识码 】 A
[ O 】0 3 6/.sn 10 -07 2 1. 10 5 D I 1.9 9 ji .0 1 5 .0 1 1 .0 s 9
【 关键词 ] 自身免疫性肝炎 ; 病理 ; 诊断 ; 治 疗
[8 S i D,ugY C o C e a. el ai fh eei e et o 1 ] hnH Sn K,h i B,t 1R pi t no tegnt V c f co c s
IN rgltyfc r5(R 5)o yt clp sey e aou na F e ao t I F u r ao n ss mi u u rh m t si e t s
Ri f ytm cL p s rte t u ( L . n a f m nG n t s o s i u u y h ma s s S E) A n s k S e E o l o Hu a e e-
is2 o 7 3 8 3 . c , o 6, 1: 0 — 1 1
Ko e n p p lto . t r i sTh r 2 0 9: 3 r a o u a in Arh i sRe e . 0 7, R 2. t
me ia o ra .01 1 dcliu 1 2 0,23: 7 - 7 n 31 331 7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首先,AIH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肝炎的原因,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
肝炎等。
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排除其他原因。
此外,AIH的诊断还需要满足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协会(AIHSG)提出的诊断标准,包括血清学标志物、肝脏组织学和免疫学标志物的检测。
其次,血清学标志物是诊断AIH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血清学标志物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等。
这
些抗体的阳性结果可以提示医生患者可能患有AIH,但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
行综合分析。
另外,肝脏组织学检查也是诊断AIH的重要手段。
通过肝脏穿刺活检,医生可以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如淋巴细胞浸润、间质炎症和纤维化等。
这些改变对于AIH的诊断和分型非常重要。
最后,免疫学标志物的检测也是诊断AIH的重要手段之一。
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抗核抗体亚型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可以提示医生患者可能患有AIH,但也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标准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运用血清学标志物、肝脏组织学和免疫学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只有准确地诊断了AIH,才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能为临
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些帮助,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
3. 自身抗体阴性 AIH 血清自身抗体是 AIH 的免疫学特征之一,约10%的 AIH患者常规自身抗体检测呈阴性,该类患者常常血清 IgG水平升高幅度较小甚至正常,这结 AIH的诊断带来根大困难,但肝组织学仍可见界面性肝炎、 淋巴-浆细胞浸润、致瑰花环改变等AIH特征性改变。这类患者可予糖皮质激素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 对免疫抑制剂治疗应答往往与典型 AIH相似。
*
2.硫唑嘌呤的副作用 硫唑嘌呤最常见副作用是血细胞減少, 可能与红细胞内硫基嘌呤甲基转移酶 (TPMT)活性低有关。因此,加用硫唑嘌呤的患者需严密监测血常规变化,特别是用药的前3月。如发生血白细胞的快速下降或WBC低于3.5x109/L 需紧急停用硫唑嘌呤。
*
AIH患者如出现终末期肝病或急性肝功能衰竭等情況需考虑进行肝移植术 。20%的 AIH患者在肝移植后会再次发病,中位诊断时间为肝移植术后26个月。
*
5.疗程、停药指征和复发 免疫抑制治疗一般应维持3年以上, 或获得生化缓解后至少2年以上。 除完全生化应答外, 停用免疫抑制剂的指征包括肝内组织学恢复正常、无任何炎症活动表现, 因为即使轻度界面性肝炎的存在也预示停药后复发的可能。
*
1 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副作用 长期使用糖皮成激素可出现明显副作用,其中除了常见的“Cushing体征”以外, 糖皮质激素还可加重骨质疏松导致管柱压缩性骨折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骨病,并与2型糖尿病、白内障、高血压病、感染(包括已有的结核发生恶化) 、 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 。
*
4. AIH相关肝硬化 约1/3的AIH患者在诊断时已存在肝硬化表现。活动性肝硬化患者仍有免疫抑制治疗的指征。治疗方案以选择糖度质激素单药治疗为宜,适当减少泼尼松(龙)初始剂量(20-30 mg/d) ,同时注意消化道出血和/或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在预防并发症的基础上可谨慎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15-20 mg/天)口服,疾病好转后应快速減量至维持量(5-7.5mg/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身免疫性肝炎综述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个以肝实质损伤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多见,临床表现多样,有肝酶持续性升高、球蛋升高、多种自身抗体阳性。
病理改变为以汇管区淋巴细胞性碎屑坏死为基本特点的慢性活动性肝炎。
在鉴别诊断上常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自身抗体和肝穿病理进行综合判断。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和自身免疫性胆管炎(autoimmune cholangitis.AIC)统称为自身免疫性肝病[1],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被称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局外综合征(outlier syndrome)。
当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合并存在时,称为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
局外综合征和重叠综合征共占自身免疫性肝病的18%[2]。
自身免疫性肝炎也常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炎和硬皮病等[3]。
一、临床表现自身免疫性肝炎70%以上为女性。
可见于各年龄段,发病高峰14一60岁,多呈慢性迁延性病程。
长期疲劳是病人最多的主诉,乏力、低热、厌食、厌油腻等类似病毒性肝炎的症状较为普遍,有时伴有右上腹隐痛,不伴有皮肤搔痒,一些病例早期因仅表现有关节痛和皮疹就诊于骨科和皮肤科[4]。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尚可,80%病例存在黄疸,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等较普遍。
后期进展为肝硬化时出现巨脾、腹水、腹壁浅表静脉曲张等。
二、实验室检查1.肝酶检查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明显升高,而血清γ一谷氨酸转肽酶(γ-GT)与碱性磷酸酶(AKP)正常或仅轻度升高。
2免疫学检查高γ一球蛋白血症几乎见于每例患者,以lgG升高最为明显,血清中多种非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肝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抗体等[5,6]。
根据自身抗体阳性的不同,将AIH分为三型,其中最常见并伴有抗核抗体(ANA)和/或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者为I型;血清中抗肝肾微粒体(LKM-l)抗体阳性而ANA 及SMA均为阴性者为II型,此型儿童多见;血中存在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而ANA.SMA和抗LKM—1抗体均为阴性者为III型[7]。
ANA和SMA是AIH最常见的抗体,其次为抗SLA,相对于其他抗体而言对AIH更特异。
HLA-B8和HLA-DR3(+)的患者更易见于低年龄组,炎性反应更重,且强地松疗效更差,肝移植机率更高。
HLA-DR4(+)易见于年龄更大的女性患者[8],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率更高,强地松治疗反应较好。
3.病理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淋巴细胞性碎屑坏死,伴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除汇管区和隔旁炎性细胞浸润外,还可见肝细胞气球样变和细胞凋亡、存活的肝细胞呈花环状排列,可见胆小管增生及结缔**沉着。
随着损伤的进展,由汇管区周围进展至间隔分区。
肝活检对诊断是必须的,汇管区炎症(碎屑坏死或界面坏死)意味着5年存活率的高低和17%的肝硬化率,桥接坏死或多小叶坏死标志着5年死亡率为45%,5年内发生肝硬化的机率为82%[9]。
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常可见碎屑坏死可逆性转为汇管性肝炎,但也可自发性出现。
如果碎屑坏死发展成为桥状坏死并形成纤维隔,病变则不可逆转,肝硬化形成之后,碎屑坏死仍可持续存在形成活动性肝硬化。
四、诊断[10,11]1992年国际AIH小组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肝炎病毒感染指标阴性、无过度饮酒及肝损伤药物服用史。
2.ANA、SMA阳性或LKM—1抗体滴度1:80阳性。
3.γ一球蛋、IgG升高超过正常值1.5倍,IgG正常者可做出AIH除外的诊断。
4.ALT升高。
5.病理可见碎屑坏死或可伴小叶性肝炎。
6.无胆系病变,肉芽肿、铁铜沉积症等其它表现。
1999年国际AIH小组进一步修订AIH的诊断积分系统1.治疗前大于15分,治疗后大于17分者可确定为AIH。
2.治疗前为10—15分,治疗后为12—17分者可能是AIH。
五、鉴别诊断AIH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病如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和巨细胞病毒以及药物性肝炎相鉴别,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具有病毒性肝炎指标的病例并不能排除AIH,因为病毒性肝炎可能是AIH的诱因,诊断时不但需结合病史,还要参考血清病原学标志物检测和免疫指标。
许多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原发性SS、硬皮病等均能引起肝损害,肝脏病变可以是首发表现,肝脏的损害有时相当严重的[12],ANA、SMA也均可阳性,过去曾认为自身免疫性肝病可能与某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如自身免疫性肝炎曾被称为“狼疮样肝炎”,认为是SLE 的一个变种。
但SLE常为多系统病变,同时累及皮肤、肾脏、神经系统等,肝损害常与其它系统损害平行,且与疾病活动性有关。
AIH则以肝实质损害为主要表现,肝外损害相对较轻[7]。
的确,自身免疫性肝病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合并存在,如AIH与SLE、SS、UC、甲状腺炎等,但随着免疫学、**细胞学、生物化学的不断发展,研究表明细胞免疫是AIH发病的主要免疫机制,肝脏的T淋巴细胞浸润和碎屑样坏死为主要病理特点,这与SLE的以B淋巴细胞活跃为特点的体液免疫机制以及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造成的小血管炎有着本质的区别[13],特别是具有肝特异性的自身抗原如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P-R)抗原决定簇的分离,对确定AIH特异性免疫学的标记起了决定性的意义[14]。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独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于既符合SLE诊断标准又同时具有AIH临床病理表现的病例,应该认为这两种疾病同时存在。
此外,PBC、AIC及PSC的临床表现也与AIH相似,故诊断时需予以鉴别。
六、治疗1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治疗AIH的首选方式,虽然目前对是否应该同时应用免疫抑制剂尚存在争议,但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选用免疫抑制剂已观点趋同,硫唑嘌呤的肝脏毒副作用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原因,环抱素A对于AIH有一定的疗效而肝脏毒性更小,FK-506是一种从土壤真菌中提取的新的免疫抑制剂,其作用与环抱素A相似,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皮质类固醇在诱导疾病的快速缓解方面明显优于免疫抑制剂,但硫唑嘌呤在稳定缓解方面则明显优于皮质类固醇[15],三阶段治疗方案见下所示。
诱导缓解:1mg/kg强地松直至有反应,减量10mg/w、5mg/w直至15mg/d,当转氨酶达到正常值2倍以内时,若诊断明确加用硫唑嘌呤1-1.5mg/kg,诊断不明确则不加用。
维持治疗:强地松5-10mg/d加硫唑嘌呤50-100mg/d,一年后肝活检,若炎性反应轻微或正常,强地松减量为2.5mg/d,减量后3个月后再次肝活检,若炎性存在或反应加重则恢复原用量。
长期治疗:维持治疗用药剂量至少超过3年,复发是长期治疗的指征。
50%以上的复发发生在停止治疗后,尤其是在停药后1年内。
无论何种方法治疗AIH,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缓解率的关键,有效的治疗自觉症状改善先于实验室指标好转,最后是**学改善,**学的改变滞后于临床和实验室改变3-6个月,因此治疗必须再延长3-6个月,撤药前肝活检对于确立缓解的诊断是必须的。
**学的改善是避免进展为肝硬化的关键。
2口服耐受疗法通过口服抗原,诱导机体丧失对自身抗原的反应性,是一种全新的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方法。
因为口服耐受的疗效依赖于门—肝循环和肝内免疫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因此AIH 是实施此方法治疗的理想疾病。
目前该疗法的进一步发展有待于自身抗原的确定和动物模型的建立。
3肝移植药物疗效不佳和已发展至肝硬化的病例宜及早进行肝移植,特别是对强地松治疗无效的失代偿期患者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尽管肝移植术后仍有病例复发,但并不多见,提示受体存在并能被供体肝所表达,或存在特异抗原被激活的记忆T细胞。
具体免疫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七、预后疾病的活动性是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当血清AST>正常值5—10倍以上、γ一球蛋白>正常值2倍且继续升高者、急性病程者、迅速进展为肝硬化者预后较差。
**学阶段是另一个决定疾病严重性和预后的标志,肝**学出现桥接坏死、形成纤维隔,甚至出现再生结节等肝硬化改变提示预后不良。
重叠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肝病中.既符合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标准又有PBC或PSC的临床病理表现的病例,被称为重叠综合征,约占自身免疫性肝病的13%、AIH合并PBC与AIH合并PSC的发病率基本相同[16]。
重叠综合征无论是**学、临床表现还是实验室检查都与确定的AIH有着明显的不同,如淤胆性改变,自身抗体等,这些不同点反成了PBC或PSC本身的特点。
先诊断为PSC后证实为重叠综合征者明显多于首先诊断为PBC或AIH者,PSC比PBC具有更多AIH的特点,如ANA或SMA阳性,HLA-DR3阳性,多伴有肝外病变,特别是炎性肠病等,AIH合并PSC时普遍对激素反应不佳。
AIH合并PBC的患者,肝酶、胆红素水平和γ一种球蛋白水平与确定AIH同样重要,对激素的治疗反应基本也与AIH相同,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的变异综合征,PBC是与AIH联系最密切的重叠综合征[17]。
总之,因为重叠综合征的多发性及其存在治疗反应的差异性,需要将其从自身免疫性肝病中单独分离出来,应从发病机制、宿主易感性、临床特点出发,从而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