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调整试验
锅炉燃烧调整试验方案

锅炉燃烧调整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1、消除在煤泥使用量加大后造成锅炉床温下降的现象;2、改变目前二次风风压、一二次风配比等参数,试验其是否能对加大煤泥用量产生积极作用。
二、组织机构及分工组长:马瑛成员:崔彪殷勇王鹏军李军龙马战强张慧斌郭慧军许红卫各值长各锅炉运行班长分工说明:组长:负责本次调试的全面工作;运行车间:负责锅炉的稳定运行,同时做好试验记录。
具体由殷勇、崔彪、王鹏军和炉运行班长负责;燃料车间:负责输送合格的煤泥(控制煤泥水份在30%--35%之间、煤泥系统能满足运行要求),并按要求调整好入炉固体燃料热值及粒度。
具体由李军龙负责;检修车间:负责锅炉主辅设备的正常维护及异常设备的抢修。
具体由许红卫负责;生技室:负责对各值长生产环节的协调。
具体由郭慧军负责;安监室:负责试验期间现场安全监督工作。
具体由马占强负责。
三、试验开始前应具备的条件3.1 锅炉燃烧稳定床温:控制在930~950℃、差压:控制在8.5~8.8Kpa、负压:维持在-50pa、一次风量:保持在130k m3/h、返料风机:母管风压保持在20-22Kpa、其它参数确保在规程允许范围内。
3.2 四台煤泥泵正常运行,煤泥水份控制在30%--35%,入炉固体燃料热值及粒度合格。
3.3 锅炉的除灰设备运行正常。
3.4 除渣设备3.4.1 两台冷渣器运行正常。
3.4.2 1#、2#链斗运行正常。
3.4.3 放渣管保持畅通。
现场捅渣工具及人员防护设备完好齐全。
四、试验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4.1 锅炉专业在试验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燃烧调整。
要以安全稳定运行为主。
严格控制各参数底限。
出现异常立即停止试验,确保锅炉稳定燃烧。
4.2 锅炉要做好一台突然停止运行时的事故处理(一般当一台煤泥泵故障停止时,锅炉运行工与煤泥值班工做好联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其它煤泥泵的用量增加,如其它煤泥泵的泵送次数不能满足需要时,可以增加煤量,以防灭火)。
4.4 床温在低于920℃时应尽快采取开放料门放灰、放低炉床差压和减小煤泥用量来提高床温。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与调整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与调整摘要:通过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及其传热特性,介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主要技术参数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调整导言近年来,由于循环硫化床锅炉大容量、高参数、燃用劣质煤、机组适应性较强、项目容易核准等特点,近年来受到电力行业的特别青睐。
但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容量和参数等级的不断发展,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稳定运行也成了重要的技术难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稳定运行受到干扰的因素主要包括原材料的选择、设计理念、制造工艺、安装水平、运行操作技能、燃料的种类和质量等等因素。
虽然目前几大锅炉厂采用的设备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燃烧和流化技术,能耗方面也有了降低,但是对于安全运行的制约因素等依然要加大研究和摸索力度,在对策的寻求上不能掉以轻心。
1.造成循环流化床锅炉不稳定运行的因素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技术。
国际上这项技术在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废弃物处理利用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并向百十万千瓦级规模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也逐渐兴起,已有近千台循环流化床锅炉投入运行或正在制造之中,未来的几年将是循环流化床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1.1煤种和煤质的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动力来源于原煤。
原煤首先作为一种不能循环利用,且损耗较大的燃料,进入燃烧系统后,容易出现煤质的变化,与设计的煤种的要求发生偏离。
例如煤种的发热量按照锅炉的设计热量应为5323KCAL/KG,但是真正进入锅炉后,实际的煤质发生了变化,发热量大幅度降低。
这是由于煤中的杂质等较多,因此不同煤质的煤种燃烧的特性也不同,呈现了不同的挥发份,导致炉内的燃烧工况出现了问题,受到的影响较大。
煤种、煤质对锅炉系统产生不稳定因素的危害如下:由于煤质的不稳定,投入锅炉后,出现了很多参数的变化,如床温、床压、蒸汽温度、气压、料层的差压等,由于参数的变化影响了锅炉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导致了一些参数由于调整的不及时出现了超限的情况,被迫降低负荷,或者停机。
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及运行操作规程范本(2篇)

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及运行操作规程范本1、容器检查与准备- 检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容器是否完整,无任何裂纹或漏液情况。
- 检查容器内部是否清洁,并清除任何杂物和杂质。
- 确保床层粒径满足设计要求,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燃烧系统调试与启动- 检查燃烧器组件是否完好,确保喷嘴、点火器、燃烧器等各部件无损坏。
- 检查燃烧器的燃气管道是否畅通,无堵塞或泄漏现象。
- 检查燃气阀门、燃油泵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润滑操作。
- 将燃烧器点火系统连接至电源,并进行点火测试,确保能正常点火。
- 检查燃料供给系统是否正常,确保燃料供应充足。
3、循环系统调试与启动- 检查循环泵、循环风机等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坏或异常声音。
- 检查循环系统的管道是否畅通,无任何阻塞或泄漏现象。
- 检查循环风机的风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 根据循环泵的设计要求,调整泵的流量和压力。
- 启动循环泵和循环风机,并调整至正常运行状态。
4、安全系统检查与测试- 检查锅炉的安全阀是否完好,并根据需要进行更换或维修。
- 检查锅炉的水位控制系统是否正常,确保水位稳定且符合要求。
- 检查床层温度控制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 检查锅炉的压力控制系统是否正常,确保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 进行安全系统的全面测试,确保所有安全设备可靠运行。
5、锅炉启动与监控- 关闭锅炉的排污阀和放气阀,并按照操作手册启动锅炉。
- 监控和记录锅炉的燃烧情况、循环情况、温度、压力等参数。
- 定期检查和维护锅炉的各项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避免任何故障。
- 根据运行情况,及时调整锅炉的燃烧参数和循环参数,以提高效率并保证安全运行。
- 定期清洗废渣和灰渣,保持床层的清洁,并检查锅炉内部的管道和设备是否损坏。
总结: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及运行操作规程的准确与规范尤为重要,旨在确保锅炉的安全、高效运行。
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能够全面检查、调试并启动循环流化床锅炉。
循环流化床锅炉降低床温燃烧调整试验研究

循环流化床锅炉降低床温燃烧调整试验研究摘要:我国将长期使用火力发电,火力发电是主要的能源。
为了全面减少污染,保证效率,需要优化设施,优化和提高技术能力,提高锅炉燃烧的有效性,促进火电厂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降低床温;燃烧调整前言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可燃烧劣质煤,且调峰性能比煤粉炉好,污染物原始排放低,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
其中,带外置床的CFB锅炉很好地解决了CFB锅炉大型化受热面布置不足的问题,但是目前国内多数火电厂存在着煤质偏离设计煤种,导致运行参数不合理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锅炉进行燃烧优化调整,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1锅炉燃烧问题自锅炉投运以来,一方面,由于对燃烧器旋流挡板调整、风粉配合运行掌握不好,导致锅炉燃烧温度场不均,水冷壁壁温偏差大,左、右墙水冷壁垂直管管壁超温,使主蒸汽、再热蒸汽温度无法压红线运行;另一方面,由于燃烧器内部二次风配比不合理,导致燃烧器喷口结渣、烧损变形,两侧烟温偏差大,飞灰含碳量偏高且偏差大,降低了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影响了锅炉的效率。
2原因分析由于燃烧器内部配风机构调节不合理,未充分考虑高挥发分煤质及轴流燃烧器内、外二次风旋流强度及风量,导致部分燃烧器旋流强度过大、燃烧距离过近、中心管风量不足,造成喷口区域温度过高、喷口回火、结焦严重、燃烧器口变形。
这不仅降低了燃烧效率,导致燃烧和温度场分布不均,烟气中的CO含量偏差大;还造成锅炉水冷壁受热不均,壁温差增大以及局部超温。
在锅炉运行中,缺乏对煤质和燃烧器一、二次风配风的分析和调整,未根据给煤量变化及时调整控制一次风风压及风量,也未根据煤质化验结果及时调整燃烧,一次风出口温度过高,造成提前着火。
同时,二次风旋流强度大,使燃烧器出口整体旋流扩散角增大,推迟了一次风与二次风的混合,增加了煤粉气流不完全燃烧程度。
且存在个别燃烧器配风机构挡板不一的情况,进一步增加了燃烧不均匀性,使得炉内烟气流场分布不均,降低了煤粉完全燃烧效率,导致受热面局部超温、烟气温差大,飞灰含碳量增加,也造成过热器受热面汽温偏差等一系列后果,降低了锅炉效率。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的调整

注料 问题 的脱 落 ,进而影响锅炉的稳定性 。
一
燃烧有一定 的影响 。由此可 以说 ,我公司现运行 的炉子存在循环灰量 我公 司锅炉采用的是 u型返料器 ,返料器合外置床 的循 环回路 是 多 的 问题 。 个整体 部分 ,旋风分离器 分离的物料 出口处 的压 力与锅炉物料入 口
处 的压 力相 同,返料器 的物料要想顺利 的返 回到炉膛就必须克服 炉膛 内正压 的阻力 ,所有 需要 合适的返料风来送 回循环灰 ,就是从压 力低
底渣的含碳量 。
炉 内烟气流速较低 时立 管中的物料层高 时循 环流化床 中的物料会 以较 快 的速 度被送入炉膛 ,所 以炉内烟气量是否 能达到饱和携带程度 ,由 立管 中物料 的存量多少决定 。
5 以上分析中存在的 问题 以及解决 的方法
就 以上 的叙述 情况来看 ,我厂 的锅炉的整体循环灰 量的 比较大 , 返料器运行 比稳定的情况 ,就循 环灰量大 ,我厂通过 调整煤质配来调
全性不好 ,有 时会 导致排渣 比较 紧张 ,再从燃烧 的参 数上看 ,我厂煤 质灰分 比较大 , 所 有一次风量 的要求也大 ,风机 的出力比较不够 ,这 样会导致我 厂的锅炉长时 间处在 厌氧燃烧环境 中 , 使得煤 不能充分 的 燃烧 ,底渣 的含碳量也会增 大 ,循环灰量也大 ,导 致返料风量变小 , 返料器和外置 床积灰 比较多 而出现堵塞的现象 ,另 外在投 用脱硫石灰 石时 ,反应更 明显。这表 明了循 环灰量多时 ,锅炉 内炉膛 流动阻力相 对大 ,分离器 分离下来的料蕈 多 ,返料器立管与位置 床内积灰多 ,这
4 对以上叙述的总结分析
从几次停 炉检查情况看 ,左 右两侧进料 口处 的风 帽眼堵塞 比较严 重 ,这样就会导致 以下几种温题 的产生 :
锅炉燃烧调整试验方法

燃煤锅炉燃烧调整试验方法王双童2004.03燃烧调整试验的目的及意义锅炉的燃烧工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锅炉设备和整个发电厂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对于现代火力发电机组,锅炉热效率每提高1%将意味着整套机组效率提高0.3~0.4%,标准煤耗可下降3~4g/kWh。
燃烧工况调整适当——燃料燃烧完全、炉膛温度埸和热负荷分布均匀,是保证锅炉达到额定参数、避免结焦及设备烧损的必要条件;对于大容量高参数锅炉,则更是维持炉膛受热面的正常水动力工况,以期安全可靠运行所必不可少的。
对于现代电厂锅炉,由于设备的庞大和复杂性,燃烧系统的可调参数较多,它们对整个燃烧过程以及与之有关的其它过程的影响,已经不可能只凭表面现象和直观经验作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就需要有计划地改变某些可调参数及控制方式(即燃料供给方式及配风方式),对燃烧工况做全面的测量。
然后将取得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从经济性、安全性诸方面加以比较,才能确定出最佳的运行方式。
这样的试验、测量和分析研究工作,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锅炉燃烧调整试验。
通过较全面的燃烧调整试验。
也可以获得锅炉在最佳运行方式下的技术经济特性,包括燃料、空气、烟气及汽水工质的运行参数及锅炉效率、厂用电指标等。
这些技术经济特性是加强电厂的技术管理——掌握设备性能、制订运行规程、投入燃烧自动调整系统以及做好全厂经济调度所必需的。
通过燃烧调整试验,还可以使运行人员更好地了解设备运行性能,掌握燃烧过程的内在规律,使实践和理论知识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在技术改造、安全经济运行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为考核机组检修效果,常在大修前后进行运行比较试验;为取得运行技术经济特性可在正常工况下进行单纯的热效率试验;针对机组运行中存在的特殊问题,为查明原因及研究解决对策而常需要进行某些专题试验;对新设计的锅炉进行鉴定试验。
试验——是指所进行的全部试验工作,它是由多次测验和辅助性试验,以及对所有测验结果的分析整理工作组成,属于同一调整项目的一组测验也可称为一个单项试验。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调整

• 2.2.运行中床温降低时的调整: • 因煤质变差,氧量增大床温下降时,应增加给煤量。 • 燃料粒度变细并集中进入炉膛内时,将造成密相区燃烧份额
减少(jiǎnshǎo),此时应减少(jiǎnshǎo)一次风量。 • 氧量指示不变,床温逐渐降低,而且整个燃烧系统的温度都
在下降,可能是由于参加循环的细物料大量增加,加强了对 流传热,造成温度下降,这是应放掉部分循环灰,降低对流 传热系数,使炉膛温度回升。 • 床内颗粒沉积,使一次风阻力增加,床温渐渐降低时,应加 强排渣,排出大颗粒。 • 给煤机断煤,氧量增大,使床温降低时,应增大其余给煤机 给煤量,维持床温。
精品资料
影响(yǐngxiǎng)燃烧的因素
• 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的因素很多,主要 有燃煤特性,燃煤宽筛分粒径分布特性,料 层厚度,料层的平衡程度,床温水平,物料 流化状态,给煤方式,烟风道(fēnɡ dào)漏 风,燃烧室结构,炉膛出口氧量,一、二次 风配风方式,播煤风等辅助风量的控制水平 ,循环倍率,运行工况的稳定性,炉内空气 动力场,气固两相流均匀性和炉膛结构设计 合理性等因素。
•
灰熔点计算公式如下:
•
灰熔点(软化)
•
t ═ 19 (Al2O3) + 15 (SiO2+Fe2O3) + 10 (CaO+MgO)
•
+ 6 (Fe2O3+Na2O+K2O)
• 灰熔点可以实测,即将灰分制成三角(sānjiǎo)锥形,置于高温炉内加热,并观察下列温度。
• 开始变形温度DT(deformation temperature):锥顶尖端复圆或锥体开始倾斜。
精品资料
• 2.3.给煤量的调节: • 平稳调节给煤量,尽量做到“少量多次,勤调少调”的原则,防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与调整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与调整摘要:文章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这一新兴的燃烧技术,通过笔者的切身体会,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传热特性及风量调整等方面,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气固分离器;燃烧控制1、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①低温及分级配风燃烧,不需任何脱氮措施,不仅节约了初投资费用,而且锅炉效率一般也与煤粉炉持平。
使烟气中NOx浓度在250mg/Nm3以下,引出的高温烟气经尾部受热面冷却后,经除尘器除尘排入大气。
②可实现在燃烧过程中直接脱硫,燃烧温度水平在850~900℃范围,可直接向炉膛内加入石灰石进行炉内脱硫。
当Ca/S比为1.5~2.0时,脱硫率可达90%以上,脱硫生成的CaSO4混入灰渣中,直接加以利用,无二次污染。
该技术适用于燃用高硫煤的电厂。
③燃烧稳定,燃料适应性广。
可燃烧其它炉型不能燃用的劣质燃料。
对于无烟煤、高灰劣质煤、洗中煤等低热值或高硫劣质燃料,以及难燃和低熔点燃料,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可解决煤粉炉燃烧不稳、易灭火等问题,其热效率也比煤粉炉高5%左右。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适应性广,可以燃用劣质煤,人们常以为该炉只适宜于燃用劣质煤。
实则不然,如果燃用优质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势则更明显,操作工况更好,消耗低,排渣热损失小,燃烧效率明显提高。
若燃用劣质煤,由于其比重大,操作风量将提高,动力消耗高,磨损加剧。
所以,燃用优质煤,有利于延长运行周期,经济效益明显。
况且,对于一种特定的设计好的锅炉,如果燃烧的煤种偏离设计煤种过大,则将影响锅炉的燃烧效率及使用寿命。
为此,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燃用优质煤。
④燃烧强度高,燃烧效率高。
循环流化床强化了炉内的传热和传质过程,延长了颗粒的停留和反应时间,保证了燃烧效率。
⑤灰渣活性好,可直接用于城建中的建材,如铺路材料、制砖和水泥掺合料。
因此不需要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来建储灰的灰场。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调整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调整摘要: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是采用流态化的燃烧,是介于层燃和室燃之间的一种燃烧技术。
这种燃烧的调整主要体现在:(1)对床压的调整;(2)对床温的调整。
为了调整循环流化床锅炉更好的燃烧,对锅炉床料的控制,炉膛上、中、下层差压的控制,床温的控制尤为重要。
只有这几种控制相互协调、风煤配比得当,才能使燃烧更加稳定,锅炉运行才能更安全、经济。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调整床压控制床温控制1 锅炉参数简介锅炉型号为:UG-480/13.73-M型超高压自然循环CFB锅炉额定蒸发量:480 t/h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540℃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13.73MPa再热器入口蒸汽压力:2.92MPa再热器出口蒸汽压力:2.73MPa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330℃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540℃给水温度:252℃排烟温度:139℃2 燃烧的调整2.1 岁着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国内的推广,锅炉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有了很点火过程中燃烧的调整2.1.1床料粒度和厚度的选择火过程中,床上的底料(简称床料)是通过油燃烧后的热烟气加热的,床料起到蓄热作用。
而对床料的粒度和厚度还应有严格的要求,床料粒度在0~10mm,厚度在600~700mm。
合适的床料粒度和厚度稳定了点火过程中的床压。
2.1.2点火过程中床温的调整在启动时,先投运床下启动燃烧器,并调整燃烧器的点火风和混合风门开度保持烟温缓慢上升,并保证燃烧器出口烟温?850℃。
点火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预热、升温、着火。
预热阶段,保持流化风量在最佳经济值,即把床料从静止状态变成沸腾状态时的最小风量。
保证床温在规定范围内上升(不大于100℃/h)。
待底料温度升至200~300℃左右时,逐渐增大风量,此后要控制好升温速率。
在投煤以前,关闭主一次风门、播煤风门和尽量关小二次风门。
因为主一次风门、播煤风和二次风都是减缓床温升高的因素。
在锅炉的床温460℃时进行多次少量给煤,适当开大给煤口密封风、播煤风风量增至最大,给煤以10%的给煤量脉动给煤。
燃烧循环化床锅炉各种试验详解

燃烧循环化床锅炉各种试验详解
导言
燃烧循环化床锅炉是一种高效、清洁的锅炉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提高效率,各种试验对于燃烧循环化床锅炉的研究和开发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解释燃烧循环化床锅炉的各种试验。
燃烧试验
燃烧是燃烧循环化床锅炉最关键的过程之一。
燃烧试验旨在确定不同燃料在锅炉中的燃烧性能及其对锅炉性能的影响。
燃烧试验通常包括燃料的燃烧效率、燃料适应性、燃料燃烧稳定性等指标的研究。
布风试验
布风试验是燃烧循环化床锅炉中的重要试验之一。
它是为了确定床层内的气流分布和床层内各区域的气体速度,从而优化锅炉的燃烧过程。
布风试验通常会通过改变风量、风口形式等参数来研究不同参数对床层气流分布的影响。
燃料适应性试验
燃料适应性试验用于评估不同燃料对燃烧循环化床锅炉的适应性。
通过在锅炉中使用不同燃料进行试验,可以研究燃料的燃烧特性以及对锅炉性能的影响。
这对于锅炉的多燃料适应性和能效提升非常重要。
燃烧稳定性试验
燃烧稳定性试验是为了评估燃烧循环化床锅炉在不同工况下的燃烧稳定性。
通过改变锅炉负荷、风量等参数进行试验,可以了解锅炉在负荷变化和气流变化时的燃烧情况,从而优化锅炉的运行稳定性。
总结
燃烧循环化床锅炉的各种试验是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提高效率。
燃烧试验、布风试验、燃料适应性试验和燃烧稳定性试验等试验都对于燃烧循环化床锅炉的设计、开发和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研究和改进燃烧循环化床锅炉的性能和能效具有重要意义。
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石油焦及燃烧调整试验研究

3. 2 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及炉内氧量分布对燃烧 特性的影响 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对燃烧十分重要 。
由于流化床属于低温燃烧 ,物料与空气在炉内的横向 流动较煤粉炉弱 ,所以炉膛出口总氧量的多少并不能 完全反映炉内燃烧状况 ,这一点与煤粉炉差别较大 。
通过对炉内氧量的测量表明 ,炉内氧量分布严重 不均 。大量的试验数据表明 ,氧量的有效使用和断面 分布与炉膛出口氧量的大小没有关系 ,需要进行更精 确的描述 。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
61. 1
61. 1
主蒸汽压力/ MPa
9. 8
9. 8
主蒸汽温度/ ℃
540
540
给水温度/ ℃
215
215
锅炉效率/ %
91. 47
89. 51
保证效率/ %
90
90
工况 A :100 %负荷 ,石油焦 50 %(热量比) + 煤 50 %(热量比) ; 工况 B :100 %负荷 ,石油焦 0 + 煤 100 %。
145
138
137
3. 98
3. 96
4 8
9. 4
10. 1
0. 78
0. 7
0. 84
0. 99
8/ 2
8/ 2
8/ 2
8/ 2
5. 54
5. 43
5. 15
5. 03
2. 26
2. 47
2. 81
2. 85
90. 69 90. 54
90. 27
90. 57
试验中 ,为保持烟气中 SO2 浓度 (标准状态) 低于 600 mg/ m3 ,钙硫摩尔比始终保持在 2~2. 2 左右 。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与燃烧调整试验技术导则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与燃烧调整试验技术导则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高效能的锅炉设备,具有节能、环保和资源利用等优点。
为了确保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燃烧,需要进行冷态与燃烧调整试验。
本文将介绍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与燃烧调整试验的技术导则。
一、试验目的和要求试验的目的是验证锅炉在冷态下的运行性能,同时调整燃烧参数,使锅炉燃烧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试验要求包括试验内容、试验对象、试验装置和试验环境等。
二、试验内容试验内容包括锅炉的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
静态试验主要是测试和验证燃烧系统的各项参数;动态试验主要是通过调整燃烧参数,实现锅炉燃烧的最佳状态。
三、试验对象试验对象为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试验前需要进行清洗和检修,确保锅炉的各项设备和系统处于良好状态。
四、试验装置试验装置主要包括燃烧控制系统、燃烧器、测量和数据采集系统等。
燃烧控制系统需具备自动化控制功能,能对燃烧参数进行实时调整和监测。
五、试验环境试验环境包括锅炉房的温度、湿度、气流状态等因素。
试验前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调整和控制,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试验步骤1. 静态试验:首先进行锅炉的冷态试验,主要测试和验证锅炉的压力、温度、流量、氧含量等参数。
依据试验结果,确定燃烧参数的初始值。
2. 动态试验:通过改变燃烧参数,对锅炉进行动态试验,主要包括燃烧空气流量、燃料供给量、床温、床层压降等参数的调整与监测。
根据试验结果,逐步调整燃烧参数,使锅炉燃烧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3. 数据处理与分析:试验结束后,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参数变化趋势、燃烧效率、废气排放等指标的计算和评估。
七、试验安全措施在进行试验时,需注意锅炉的安全运行,确保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试验前需检查试验装置和设备的安全性能,如燃烧器的点火装置、风门的开启程度等。
总结: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与燃烧调整试验技术导则是确保锅炉正常运行和高效燃烧的重要工作。
通过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的组合,可以对锅炉的运行性能进行验证和调整,以实现锅炉燃烧的最佳状态。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调整

器用风旁路;第三路,通过空气预热器后的热风送至炉前播料机出口播料用;二次风机的空气经空气预热器后,直接经二次风箱进入炉膛。
烟气最后由引风机抽出锅炉,经烟囱排入大气。
1 锅炉燃烧调整1.1 燃烧的过程首先在流化床内装上合适高度的底料,在冷态启动初期,启动床下各点火燃烧器将燃烧空气预热,热空气化床,加热床料,当具备一定温度后根据锅炉负荷逐步投入物料,使其着火。
在流化床内,空气与燃料是混合进行燃烧,经过化学反应后形成的固体粒子跟随气流上升,经炉内相关受热面后,进入旋风分离器,燃后在旋风分离器的作用下,较粗颗粒被分离下来反至到回料器,最后返回炉膛进行循环燃烧。
其烟气在引风机作用下,通过锅炉水平烟道,竖井烟道,省煤器,烟冷器,布袋除尘器等,最终经烟囱排出。
1.2 燃烧调整过程及原则在锅炉正常运行中,应根据锅炉负荷调整一、二次风量与燃料配比,同时要求流化风量不应低于流化试验的数值,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其达到最佳经济值,以保证锅炉热损失最小值。
根据锅炉负荷调整风与燃料配比,控制烟气含氧量在2.5%~4.5%,合理调整引风机出力,控制炉膛负压为正常值-50~-100Pa 左右。
在加负荷时原则上先通过二次风机增大0 引言本机组为循环流化床、自然循环锅炉, 半露天布置。
本锅炉构架为全焊接钢结构。
可通过钢筋与基础相连,柱与柱之间有横梁等构件支撑,以承受锅炉本体及由于地震引起的荷载。
锅筒、水冷系统、包墙、过热器、高温省煤器、出口烟道通过吊杆悬挂于顶板上,而其它部件如空气预热器、低温省煤器、回料器、集汽集箱均采用支撑结构支撑在横梁上。
锅炉需运行巡检的地方均设有平台扶梯。
锅炉由两个尾部竖井烟道以及一个独立的空气通道,两个蜗壳式绝热旋风分离器,一个膜式水冷壁炉膛组成。
其中尾部第一竖井烟道下部由护板烟道组成,上部由包墙包覆,第二竖井由护板烟道组成;空气通道由护板组成。
在炉内燃烧过程中形成的高温烟气与夹带着物料经过炉膛向上流动,通过水冷壁,高温过热器以及中温过热器,然后进入蜗壳式绝热旋风分离器,较粗的物料在旋风分离器内作用下被分离下来后进入的回料器,最后返回位于炉膛内布风板之上,实现循环燃烧。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与调整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与调整作者:李文江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7年第08期摘要: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现已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应用。
循环流化成锅炉的燃烧机理不同于煤粉炉,在燃烧过程中对于燃烧条件的要求比较苛刻,燃烧过程也比较复杂,目前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具体燃烧过程的书籍介绍较少。
本文是根据收集到的一些国内资料以及自己在总结这些年的运行经验基础上,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与调整进行论述。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调整1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及其传热特性根據结构分类,流化床锅炉可分为3个系统:锅炉本体、分离系统、烟道系统。
锅炉本体包括汽包、水冷壁、高温受热面、风室以及给煤系统等;分离系统包括顶部旋风分离器,以及回料系统;烟道系统包括低温受热面、省煤器、空预器等。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工艺流程中,燃烧及脱硫发生在由大量灰粒子所组成的温度相对较低、接近870℃的床层内,该温度的选取同时兼顾提高燃烧效率及脱硫效率。
这些细粒子由通过布风板的一次风所产生的向上烟气流将其悬浮在炉膛中,二次风分2层送入炉膛,由此实现分级燃烧。
旋风分离器将绝大部分固体粒子从气—固两相流中分离出来后,通过回料器被重新送回炉膛参加燃烧。
这样就形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回路。
循环流化床主回路的特征为:强烈的扰动及混合、高固体粒子浓度的内循环及外循环、高固体/气体滑移速度及较长的停留时间。
以上特点为传热以及化学反应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2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参数控制与调整2.1 床温CFB锅炉区别于煤粉炉的是燃烧控制的主要参数,是稳定的床温和主汽压力。
床温指由布置在燃烧室内的热电偶监测到的炉膛中各区域内固体物料层的床层温度,一般取各测点热电偶温度的平均值,是CFB锅炉最重要的一个运行参数。
床温的高低能直接反应炉膛内的燃烧状况和炉内输入输出热量的平衡关系,取决于各区域内的能量平衡,包括燃煤释放热量,脱硫剂、循环物料、排渣带走热量和各受热面的吸热。
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及运行操作规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及运行操作规程1. 简介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燃煤锅炉,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本文将介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调试及运行操作规程。
2. 锅炉调试2.1 燃烧系统调试2.1.1 检查煤仓煤位情况,确保充足的供煤量。
2.1.2 调试点火系统,保证点火可靠。
2.1.3 启动引风机,检查风压和风量是否符合要求。
2.1.4 调试主燃烧器,确保燃烧稳定。
2.1.5 调试过热器和再热器,检查水冷壁温度和烟温的分布情况。
2.2 循环系统调试2.2.1 检查循环系统泵的运行情况,确保循环介质流动畅通。
2.2.2 调试循环系统风机,检查风压和风量是否符合要求。
2.2.3 检查循环排渣系统,确保床料排渣畅通。
3. 锅炉运行操作规程3.1 启动操作3.1.1 按启动顺序依次启动给水泵、引风机、空气预热器等设备。
3.1.2 将循环系统泵切换到自动状态,确保循环介质流动正常。
3.1.3 点火操作,确保点火器点火可靠。
3.1.4 点火成功后,调节给水量和风量,使锅炉达到额定工况。
3.2 运行操作3.2.1 监测锅炉各参数,包括水位、压力、温度等,确保运行安全可靠。
3.2.2 根据燃烧状况,调节给水量和风量,保持燃烧稳定,并控制烟温在允许范围内。
3.2.3 定期检查锅炉各管道、阀门和仪表,确保运行畅通,并进行清洗和维护。
3.2.4 随时监测煤仓煤位,及时补充煤料。
3.2.5 在锅炉停机前,逐步关闭给水泵、引风机等设备,确保安全停机。
4. 应急处理4.1 锅炉故障4.1.1 对煤料进料系统进行检查,解决可能的堵塞问题。
4.1.2 检查给水系统,确保给水正常供应。
4.1.3 检查循环系统,保证循环介质流动正常。
4.1.4 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除。
4.2 突发情况处理4.2.1 发生漏水现象时,立即切断给水泵和燃料供应,并通知维修人员处理。
4.2.2 发生火灾时,立即启动应急停机装置,切断燃料供应和电源,并报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 9 月
洁净煤技术
Clean Coal Technology
Vol������ 25 No�����炉燃烧调整试验
韩 应1ꎬ惠小龙1ꎬ刘 冬1ꎬ张世鑫1ꎬ黄海鹏2ꎬ徐海涛3
(1.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ꎬ北京 100098ꎻ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茂名分公司ꎬ广东 茂名 525000ꎻ3.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公司ꎬ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134)
对锅炉一次风量、返料风量、床温ꎬ床压、入炉煤 粒度等主要运行参数进行优化调整ꎬ确定锅炉最佳
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等ꎮ E-mail:Y_Han@ qny������ chng������ com������ cn 引用格式:韩应ꎬ惠小龙ꎬ刘冬ꎬ等.410 t / h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调整试验[ J] .洁净煤技术ꎬ2019ꎬ25(4) :112-117.
HAN YingꎬHUI XiaolongꎬLIU Dongꎬet al. Experimental analysis on combustion adjustment of 410 t / h CFB boiler[ J] . Clean Coal Technologyꎬ2019ꎬ25(4) :112-117.
1������ 1 试验锅炉概况 A 厂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
造的 410 t / h CFB 锅 炉ꎬ 主 蒸 汽 温 度 540 ℃ 、 压 力 9������ 81 MPaꎮ 锅炉主要由炉膛、汽冷分离器、自平衡 “U”形回料阀和尾部对流烟道组成ꎮ 燃烧室蒸发受 热面采用膜 式 水 冷 壁ꎬ 水 循 环 采 用 单 汽 包、 自 然 循 环、单段蒸发系统ꎮ 布风板为水冷方式ꎬ大直径钟罩 式风帽ꎬ2 台直径约 7 m 的汽冷分离器ꎮ 锅炉主要 设计参数见表 1ꎮ 1������ 2 试验内容
A 厂 CFB 锅炉飞灰含碳量 20������ 82%、底渣含碳 量 9������ 72%ꎬ锅炉效率远低于设计保证效率ꎮ 锅炉稳 定性较差ꎬ严重影响锅炉带负荷能力ꎮ 因此ꎬ本文以 410 t / h CFB 锅炉为例ꎬ通过一次风量、返料系统、燃 料粒度试验查找锅炉飞灰、底渣含碳量过高的原因ꎮ
1 试 验
收稿日期:2018-10-15ꎻ责任编辑:白娅娜 DOI:10.13226 / j.issn.1006-6772.18101502 基金项目: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部 2016 年部门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韩 应(1981—) ꎬ男ꎬ湖北应城人ꎬ高级工程师ꎬ硕士ꎬ从事 CFB 锅炉设计ꎬ锅炉性能诊断、优化、节能及 CFB 锅炉
112
移动阅读
韩 应等:410 t / h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调整试验
0 引 言
CFB 锅炉是目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一种流 化床燃烧技术ꎬ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环保性和调峰控 制能力ꎬ能适应多种煤种[1] ꎮ 自 20 世纪末ꎬCFB 锅 炉技术在我国经历了由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的阶 段ꎮ 据统计现阶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同容量机 组的 CFB 锅炉已经投运近 3 000 台ꎮ 目前约 60%的 CFB 锅炉都不同程度存在出力不足、运行周期短、 灰渣不完全燃烧损失高、排烟损失大等问题ꎬ部分原 因是由于设计不当或运行煤质差异较大ꎬ运行方式 不合理等ꎬ 可通过优化调整改 善 CFB 锅 炉 运 行 性 能[2-5] ꎮ 李士瑾等[2] 通过技术优化进一步提高了循 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ꎮ 张敏[3] 建立完善 CFB 锅炉燃烧调整试验方法ꎬ优化调整 CFB 锅炉运行参 数ꎬ实现 CFB 锅炉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和节能减 排ꎮ 杨勇等[4] 对 1 台 1 177 t / h CFB 锅炉燃烧优化 调整试验ꎬ锅炉热效率提高 1������ 5% ~ 2������ 0%ꎬ每年可节 约燃料成本约 840 万元ꎻ降低燃烧总风量可减轻炉 膛内受热面的磨损ꎬ稀相区空截面烟气速度由调整 前的 4������ 22 m / s 降低至调整后的 3������ 87 m / sꎬ计算磨损 量减少约 25%ꎮ 孟志东[6] 采用 Muschelknautz 计算 法的 Hoffmann 旋风筒模型计算分离器的设计效率ꎬ 在运行中也可通过锅炉的运行参数计算分离器运行 效率ꎬ再辅以飞灰粒度分析作为计算结果可靠性的 佐证ꎮ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high carbon content in ash and poor operation stability of 410 t / h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 CFB) boilers in A power plantꎬthe main operation parameters such as primary air volumeꎬreturn air volume and coal particle size were optimized and adjustedꎬand the optimum combination of boiler operation parameters was explor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ze of the coal en ̄ tering the furnace is slightly fine and the median diameter is only about 1 037.97 μm. The median diameter of the boiler bottom slag is only 375.64 μmꎬ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ash-form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al entering the furnace are better. The running picture shows that the differential pressure value of ash concentration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furnace is as high as about 2.5 kPa. The excessive fine ash par ̄ ticles in the furnace make the circulating ash volume fluctuate great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rimary air volum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a ̄ ble operation of the return material of the boilerꎬthe primary air flow through the air distribution plate controlled by the operator is only 102 300 m3 / hꎬwhich is much lower than the design value of 183 000 m3 / hꎬand is also ser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ame type of uni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high carbon content of ash slag is that the low primary fluidized air volume makes the com ̄ bustion in dense phase zone seriously anoxic. In additionꎬthe low primary air flow makes the resistance of the distributor only 2.1 kPa. Compared with the resistance of the air distributor of the same type of boilerꎬthe resistance of the air distributor is smallerꎬwhich results in poor local fluidization and uneve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the boiler.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ombustion efficiency of the boiler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by adjusting the size of coal into the furnace reasonablyꎬcontrolling the median diameter between 2 000 ̄3 000 μmꎬop ̄ timizing the ash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in the furnace and increasing the primary air flow. Key words:CFB boilerꎻcombustion adjustmentꎻcarbon contentꎻcoal particle sizeꎻgridꎻash and slag
Experimental analysis on combustion adjustment of 410 t / h CFB boiler
HAN Ying1ꎬHUI Xiaolong1ꎬLIU Dong1ꎬZHANG Shixin1ꎬHUANG Haipeng2ꎬXU Haitao3
(1.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ꎬLtd.ꎬBeijing 100098ꎬChinaꎻ2. Maoming Branch of China Petroleum Chemical Co.ꎬLtd.ꎬMaoming 525000ꎬChinaꎻ3. Huaneng Yimin Coal Power Co.ꎬLtd.ꎬHulun Buir 021134ꎬ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