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行业要求

合集下载

电镀行业规范条件

电镀行业规范条件

电镀行业规范条件
一、建立电镀行业标准
1、采用统一的质量标准,制定完善的质量评定体系,严格把关进料出料,严把质量关,确保电镀技术质量可靠;
2、特殊情况下,根据客户单独定制产品,同时在产品质量要求上进行严格控制,使客户满意;
3、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以保证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4、建立统一的操作规程,实施形式化管理,提高电镀质量;
二、贯彻安全管理措施
1、严格按照电镀行业的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预防空气污染;
2、采用先进的电镀技术,并建立精益制造体系,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浪费;
3、按照《安全危害预防技术规范》,生产过程中要实施各种安全技术措施,以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故;
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危险隐患,并采取预防措施。

三、建立产品行业质量体系
1、以环境标准为前提,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建立统一的测试标准,定期检测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可靠;
2、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测试,全面验证产品性能;
3、采用符合技术标准的成品型号,进行工程图、设计图等工艺文件的审核;
4、采用行内标准的焊接形式,完善的质量检查体系,使客户满意。

电镀行业电镀设备电气安全要求

电镀行业电镀设备电气安全要求

电镀设备电气安全要求1、采用电加热方式的,所有电加热的槽体均应布置液位计,在加热过程中液面降低至所示液面时(电加热管的加热区上限位置应低于槽液最低液面50 mm),电加热应自动停止,液面低于液位计所示液面时,应无法启动电加热。

电加热管应安全接地,不允许与金属槽体、工件、极杆和极板接触。

2、电气线路应用金属管或阻燃PVC管保护,严禁裸露,严禁私拉乱接电气线路。

电镀间内电气线路和设备应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并与周围可燃物品保持安全距离。

电气线路及电气设备设施存在破损、腐蚀、老化等现象的,应立即更换。

3、电镀间内,整流设备的金属外壳及配电箱、控制箱、操作箱的金属外壳、金属电缆桥架、保护钢管等应与交流配电系统的保护线或保护中性线可靠连接。

电镀间内各种接地系统宜采用共同接地的方式。

4、整流器应采取通风散热措施。

集中放置整流设备的电源间应保持室内夏季温度不超过40℃、冬季温度不低于5℃;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电源间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并保持室内正压。

5、配电箱(柜)应安装漏电断路保护器,与末端漏电保护开关动作时间、电流相匹配。

6、敷设临时电源线路,应使用绝缘导线。

架空高度室内应大于2.5m,室外应大于4m,跨越道路应大于6m,严禁将导线缠绕在护栏及管道上。

7、企业每年应制订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设施检维修计划,并定期组织检查。

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应定期进行电气性能预防性试验(建议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预防性试验)。

使用年限达到20年以上的老旧线路及达到四分之三使用寿命的电气设备设施,经检测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更换。

电气设备检查表检查人员:检查日期:年月日。

电镀行业准入条件

电镀行业准入条件
28
雨水排放口设pH在线监控设备
29
排放口标准规范,有在线监控设备,与环保部门联网
30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正常,生产废水处理后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相应的排放限值要求,生活污水达到进管网标准或一级标准
废气处理
31
氢氰酸、铬酸雾工段有专门的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
32
各废气排放点按要求接入废气收集处理系统,镀槽采用上吸式集气罩或侧吸式集气罩
内部管理档案
54
环保规章制度齐全,设置专门的内部环保机构,建立企业领导、环境管理部门、车间负责人和专职环保员组成的企业环境管理责任体系
55
相关档案齐全,每日的废水、废气处理设施运行、加药、电耗及维修记录、污染物监测台帐规范完备
环境监测
52
电镀企业和园区应具备开展排放污染物的自行监测能力,配置监测实验室和所需的人员、仪器设备,并通过当地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质量考核;制定重金属特征污染因子自行监测方案,表面精饰产业园应每日对园区排放的废水等污染物状况进行监测,每月向当地环保部门报送自测报告
环保
安监
卫生
53
电镀企业及园区的污水排放口、雨水排放口均纳入常规监测范围,对电镀产业园还应将地下水纳入监测范围
33
在保证酸雾吸气效率的前提下,加强车间通风,车间换风次数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34
在集气罩开口方向不得设置机械通风装置
35
废气处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定期清理
36
排放尾气符合中相应的排放限值要求
固废处理
37
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收集、贮存
38
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地面须作硬化处理,设有雨棚、围堰或围墙,设置废水导排管道或渠道,能够将废水、废液纳入污水处理设施

清洁生产电镀行业标准

清洁生产电镀行业标准

清洁生产电镀行业标准
首先,清洁生产电镀行业标准应当明确规定电镀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

电镀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和废渣,这些废物如果排放不当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标准应当规定电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物排放,并且对排放的废物进行合理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清洁生产电镀行业标准还应当规定电镀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要求。

电镀生产需要大量的电能和热能,如果能源消耗过高将会增加生产成本,同时也会对能源资源造成浪费。

因此,标准应当规定电镀企业应当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外,清洁生产电镀行业标准还应当规定电镀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利用要求。

电镀生产需要大量的化学品和金属材料,如果原材料利用不当将会增加资源浪费,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压力。

因此,标准应当规定电镀企业应当选择优质原材料,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清洁生产电镀行业标准还应当规定电镀企业应当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标准还应当规定电镀企业应当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总之,清洁生产电镀行业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加强环境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够实现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和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各电镀企业能够认真执行清洁生产标准,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努力。

2023年电镀管理规章制度

2023年电镀管理规章制度

2023年电镀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电镀行业的管理,保障环境安全和消费者权益,制定本管理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从事电镀活动的相关单位和从业人员。

第三条电镀活动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第四条电镀行业应当积极推广绿色电镀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五条电镀行业应当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二章电镀行业管理第六条电镀行业应当依法设置电镀管理机构,负责对电镀行业的监管和管理。

第七条电镀行业管理机构应当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程,明确职责和权力。

第八条电镀行业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电镀企业的日常监督,确保其合法经营。

第九条电镀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合法经营。

第十条电镀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十一条电镀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二条电镀企业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能和意识。

第十三条电镀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第三章电镀过程管理第十四条电镀过程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第十五条电镀过程应当遵循科学、安全、环保的原则。

第十六条电镀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品和原材料应当经过严格的检测和筛选,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

第十七条电镀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对人员和环境的损害。

第十八条电镀过程中应当加强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处理和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九条电镀过程中应当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二十条电镀行业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电镀企业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电镀行业管理机构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对电镀企业进行评估和监测。

第二十二条电镀行业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处理电镀企业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进行处罚。

第二十三条电镀企业应当积极配合电镀行业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十四条消费者、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可以向电镀行业管理机构举报电镀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

电镀规范要求标准最新

电镀规范要求标准最新

电镀规范要求标准最新电镀是一种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膜来增强其耐腐蚀性、耐磨性、装饰性等性能。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电镀工艺不断进步,相应的规范要求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最新的电镀规范要求标准:1. 环境要求:电镀车间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灰尘和湿气对电镀液和镀层质量的影响。

2. 原材料检验:所有待镀件在进入电镀工序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外观和尺寸检验,确保无裂纹、无锈蚀、无油污等。

3. 预处理:电镀前,工件需进行彻底的清洗和预处理,包括除油、除锈、活化等步骤,以确保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

4. 电镀液管理:电镀液应定期检测和调整,确保其成分和浓度符合工艺要求,以保证镀层的均匀性和质量。

5. 电流密度控制:电镀过程中,电流密度应严格控制在工艺范围内,以避免镀层过厚或不均匀。

6. 镀层厚度:根据产品要求,镀层厚度应达到规定的标准,可通过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等方法进行检测。

7. 镀后处理:电镀完成后,工件需进行清洗、钝化、干燥等后处理工序,以提高镀层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8. 质量检测:所有电镀产品在出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厚度测试、附着力测试等。

9. 环保要求: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必须按照环保法规进行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10. 安全操作:电镀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必要的防护装备,确保生产安全。

11. 记录和追溯:电镀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关键参数和操作步骤都应有详细记录,以便于产品追溯和质量控制。

12. 持续改进:企业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电镀工艺进行评估和优化,以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发展需求。

电镀规范要求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环境和保障员工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行业标准和法规要求,制定和实施适合自身的电镀规范。

工信部电镀行业规范条件

工信部电镀行业规范条件

电镀行业规范条件根据国家《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限制排放重金属相关项目的要求,为加快电镀行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水平,推动节能减排,控制重金属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范条件。

纳入本规范条件管理的包括从事各种材料电镀、电铸、电解加工、刷镀、化学镀、热浸镀(溶剂法)以及金属酸洗、抛光(电解抛光和化学抛光)、氧化、磷化、钝化等企业(车间)及电镀集中区。

一、产业布局(一)根据资源、能源状况和市场需求,科学规划行业发展。

新、改、扩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选址应符合产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能区划以及其他相关规划要求。

(二)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点保护区域不得新建、扩建相关项目。

已在上述区域内运营的生产企业应根据区域规划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依法逐步退出。

(三)新(扩)建项目应取得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依法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审批不得开工建设,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经竣工环保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使用。

在已有电镀集中区的地市,新建专业电镀企业原则上应全部进入电镀集中区。

企业各类污染物(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厂界噪声)排放标准与处置措施均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的规定。

二、规模、工艺和装备(一)电镀企业规模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电镀生产环节包括清洗槽在内的槽液总量不少于30000升。

2.电镀生产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

3.单位作业面积产值不低于1.5万元/平方米。

4.作为中间工序的企业自有车间不受规模限制。

(二)企业选用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低水耗、经济高效的清洁生产工艺,推广使用《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的成熟技术。

无《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的生产工艺和本规范条件规定的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和产品(见附1)。

电镀行业要求

电镀行业要求

电镀行业要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年本)1、含氰电镀工艺(电镀金、银、铜基合金及予镀铜打底工艺,暂缓淘汰)2、含氰沉锌工艺。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年本)(2021年修正)1、含有毒有害氰化物电镀工艺(氰化金钾电镀金及氰化亚金钾镀金(2021年);银、铜基合金及予镀铜打底工艺(暂缓淘汰)。

2、含氰沉锌工艺。

重庆市电镀行业准入条件(2021年修订)一、产业布局(一)根据各区县(自治县)产业定位,配套设立电镀集中加工区。

严格控制在长江、嘉陵江主城区段及其上游沿岸新设立电镀集中加工区。

渝西地区区县位于重庆主城上游的电镀集中加工区原则上为笔记本电脑项目配套。

(二)电镀集中加工区选址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及环境准入有关规定,且不得影响饮用水源。

(三)新建的电镀生产线(厂、车间)与居住区、学校、医院、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及对大气要求较高的医药、食品等企业之间的防护距离应不低于200米。

(四)新建和改扩建的电镀生产线应进入电镀集中加工区,主城区和已设立电镀集中加工区的区县(自治县)中位于电镀集中加工区外的现有电镀企业,应搬迁进入电镀集中加工区。

(五)除国防军工、科研等特殊需要外,原则上不在电镀集中加工区外新布局电镀项目。

对于经论证确需在集中加工区外布局的重点电镀项目,总投资不得低于3000万元(不含征地和厂房建设费用)。

(六)新建和改扩建的电镀项目应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来源。

(七)新建电镀集中加工区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建设模式,禁止分地块由入驻企业自行建设。

(八)已设立和新设立的电镀集中加工区应在1年内完成规划编制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二、工艺与装备(一)电镀生产线应采用低毒、低浓度、低能耗和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电镀工艺,采用无氟、无铬、低铬或三价铬的钝化工艺。

严格执行国家含氰电镀工艺方面的产业政策规定。

除国防军工等特殊需要外,严格限制含铅电镀工艺。

电镀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

电镀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

附件电镀行业规范条件根据国家《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限制排放重金属相关项目的要求,为加快电镀行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水平,推动节能减排,控制重金属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范条件。

纳入本规范条件管理的包括从事各种材料电镀、电铸、电解加工、刷镀、化学镀、热浸镀(溶剂法)以及金属酸洗、抛光(电解抛光和化学抛光)、氧化、磷化、钝化等企业(车间)及电镀集中区。

一、产业布局(一)根据资源、能源状况和市场需求,科学规划行业发展。

新、改、扩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选址应符合产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能区划以及其他相关规划要求。

(二)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点保护区域不得新建、扩建相关项目。

已在上述区域内运营的生产企业应根据区域规划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依法逐步退出。

(三)新(扩)建项目应取得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依法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审批不得开工建设,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经竣工环保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使用。

在已有电镀集中区的地市,新建专业电镀企业原则上应全部进入电镀集中区。

企业各类污染物(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厂界噪声)排放标准与处置措施均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的规定。

二、规模、工艺和装备(一)电镀企业规模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电镀生产环节包括清洗槽在内的槽液总量不少于30000升。

2.电镀生产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

3.单位作业面积产值不低于1.5万元/平方米。

4.作为中间工序的企业自有车间不受规模限制。

(二)企业选用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低水耗、经济高效的清洁生产工艺,推广使用《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的成熟技术。

无《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的生产工艺和本规范条件规定的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和产品(见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镀行业规范条件》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镀行业规范条件》公告


绿 色产 品 ,引导绿 色 生产和 绿 色消费 , 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 (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 司 )
业清洁 生产 工作座谈会 。各省、 自治 区、直 辖市
及 计 划 单 列 市 、 新 疆 生产 建 设 兵 团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主管部 门负责清洁生产工作 的同志参加 了会议 。
进 行 了沟 通 交 流 。 大 家 一 致 认 为 ,各 级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主 管 部 门 应 认 清 形 势 、 抓 2 0 1 5 年9 月1 0 ~ 1 1 日 ,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节 能 与综合利 用司在广西; 族 自治 区南 宁市 召开 了工
住 机 遇 , 认 真 贯 彻 落 实 《中 国 制 造 2 0 2 5 》 ,推进 重点 区域 、重点 流域 、重 点行 业清 洁生 产 :加 强绿 色设计 ,开 发
部委 发布 l 深 度
Mi n i s t r i e s Re l e a s e I n — Dep t h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 电镀行业规 范条件 》公 告
2 0 1 5 年第 6 4 号
为加 强重金属污 染防治 ,遏制高耗 能、高污 染、低 效率生产 ,推 进 电镀
会议 通报 了2 0 1 5 年 上半 年工 业清 洁
生产 工作 进 展情 况 ,并 就工 业产 品生 态 设计 、 高风 险污 染物 削减行 动计 划 、有 毒 有害原 材 料 ( 产 品 )替代 目录 修订 、 电器 电子 产 品有毒 有害 物质 限 制使用 管
理办 法、落实 《 大 气 污 染 防 治 行 动 计 划 》、 《 水污 染 防治行 动 》等重 点工 作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综合电镀类)指标要求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综合电镀类)指标要求
对适用镀种有带
出液回收工序;有末端处理出水回用装置,有铬雾回收利用装置
对适用镀种有带出液回收工序,有铬雾回收利用装置
6泄漏防范措施
设备无跑、冒、滴、漏,有可靠的防范措施
7生产作业地面及污水系统防腐防渗措施
具备
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1.镀层金属原料综合利用率
镀种



装饰铬
硬铬
锌的利用率(钝化前)/%
铜的利用率/%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
2.环境审核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的要求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并全部实施了无、低费方案。按照GB/T 24001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备
按照国家环境保
采用节能电镀装
备,有生产用水计量装置和车间排放口废水计量装置
已淘汰高能耗装备,有生产用水计量装置和车间排放口废水计量装置
3清洗方式
根据工艺选择淋洗、喷洗、多级逆流漂洗、回收或槽边处理的方式,无单槽清洗等方式
4挂具、极杠
挂具有可靠的绝缘涂覆,极杠及时清理
5回用
对适用镀种有带
出液回收工序,有清洗水循环使用装置,有末端处理出水回用装置,有铬雾回收利用装置
表1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综合电镀类)指标要求
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企业现状
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1电镀工艺选择合理性①
结合产品质量要求,采用了清洁生产工艺②
淘汰了高污染工艺③
2电镀装备(整流电源、风机、装备,有生产用水计量装置和车间排放口废水计量装置
≤1.0

电镀行业表三标准

电镀行业表三标准

电镀行业表三标准
电镀液pH值是常规的电镀参数之一,合理的pH值可以有效地保证电镀质量。

一般情况下,镀铬电镀液的pH值应在2.0~3.0之间,
镀镍电镀液的pH值应在3.5~5.0之间,镀锌电镀液的pH值应在
5.5~7.5之间。

2. 电镀液温度标准
电镀液的温度也是影响电镀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电镀液温度过低的情况下,电镀速度慢、孔洞率大,而温度过高则容易造成电镀液的挥发和腐蚀。

一般情况下,镀铬电镀液的温度应在50~60℃之间,镀镍电镀液的温度应在50~65℃之间,镀锌电镀液的温度应在20~40℃之间。

3. 金属离子浓度标准
金属离子浓度是制定电镀配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如果金属离子浓度过高,则容易造成电镀液的不稳定,反之则会影响电镀质量。

一般情况下,镀铬电镀液的铬离子浓度应在100~200g/L之间,镀镍
电镀液的镍离子浓度应在200~300g/L之间,镀锌电镀液的锌离子浓
度应在30~60g/L之间。

注:本标准仅供参考,具体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1 -。

电镀行业规范条件

电镀行业规范条件

电镀行业规范条件电镀行业规范条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环境规范:电镀行业需要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要求,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企业应严格遵守环保审核标准,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保证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安全规范:电镀行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酸碱腐蚀、气体泄漏等。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确保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同时,电镀行业应当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操作规范:电镀行业的操作需要涉及一系列化学试剂和设备,操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企业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加强质量管控,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同时,电镀行业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4. 资质规范:电镀行业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才能进行经营。

企业应按照政府相关管理规定,进行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确保合法经营。

此外,电镀行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取得相关的质量认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5. 控制规范:电镀行业需要严格控制一系列工艺参数,如温度、电流密度、酸碱浓度等。

企业应建立相应的工艺参数控制标准,进行过程监测和调整,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6. 员工规范:电镀行业需要配备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员工。

企业应确保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水平和安全意识。

同时,企业应制定员工行为规范,规范员工的行为举止,维护企业形象和行业声誉。

电镀行业规范条件的建立和执行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努力。

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电镀行业的监管和执法工作。

行业协会应起到组织和协调作用,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行业自律。

企业应严格按照规范条件要求进行运营,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通过共同努力,电镀行业可以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电镀行业要求规范条件

电镀行业要求规范条件

附件电镀行业规范条件根据国家《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限制排放重金属相关项目的要求,为加快电镀行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水平,推动节能减排,控制重金属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范条件。

纳入本规范条件管理的包括从事各种材料电镀、电铸、电解加工、刷镀、化学镀、热浸镀(溶剂法)以及金属酸洗、抛光(电解抛光和化学抛光)、氧化、磷化、钝化等企业(车间)及电镀集中区。

一、产业布局(一)根据资源、能源状况和市场需求,科学规划行业发展。

新、改、扩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选址应符合产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能区划以及其他相关规划要求。

(二)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点保护区域不得新建、扩建相关项目。

已在上述区域内运营的生产企业应根据区域规划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依法逐步退出。

(三)新(扩)建项目应取得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依法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审批不得开工建设,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经竣工环保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使用。

在已有电镀集中区的地市,新建专业电镀企业原则上应全部进入电镀集中区。

企业各类污染物(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厂界噪声)排放标准与处置措施均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的规定。

二、规模、工艺和装备(一)电镀企业规模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电镀生产环节包括清洗槽在内的槽液总量不少于30000升。

2.电镀生产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

3.单位作业面积产值不低于1.5万元/平方米。

4.作为中间工序的企业自有车间不受规模限制。

(二)企业选用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低水耗、经济高效的清洁生产工艺,推广使用《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的成熟技术。

无《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的生产工艺和本规范条件规定的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和产品(见附1)。

电镀行业规范条件

电镀行业规范条件

电镀行业规范条件电镀行业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汽车制造、家电、航空航天等。

为了确保电镀过程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条件。

本文将介绍电镀行业的规范条件,并探讨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一、电镀行业的规范条件1. 设备要求:电镀企业应具备先进的电镀设备,包括电镀槽、电源设备、搅拌设备等。

这些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并且要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运行正常。

2. 原材料要求:电镀过程需要使用一系列的化学药品和金属物质。

这些材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电镀层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电镀企业应建立良好的供应链,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3. 环境要求:电镀过程会产生一定的废水和废气。

为了保护环境和工人的健康,电镀企业应建立废水和废气处理系统,并确保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管理,减少废水和废气的产生。

4. 操作要求:电镀操作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操作人员。

他们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电镀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要求,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工人安全。

5. 质量控制要求:电镀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是电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电镀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点的设立、产品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的建立等。

二、规范条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1. 提升产品质量:电镀行业的规范条件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的选择到产品的质量控制都要严格把控。

这有助于提升产品的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并获得更多的订单和合作机会。

2. 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电镀行业的规范条件要求企业建立废水和废气处理系统,并确保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这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并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规范市场秩序:电镀行业的规范条件对市场参与者来说是一种约束和规范。

合规的企业能够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不合规的企业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和市场信任的损失。

4. 提高行业整体水平:电镀行业的规范条件对企业的设备、操作、质量控制等方面都有明确要求,这有助于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

电镀行业准入条件(初稿)

电镀行业准入条件(初稿)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家《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强化市场准入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限制排放重金属相关项目的要求及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健全十个重点行业许可准入条件的工作部署,为加快电镀行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水平,推动节能减排,控制重金属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制订本准入条件。

纳入本准入条件管理的包括从事各种金属或非金属电镀、电铸、刷镀、化学镀、热浸镀(溶剂法)以及金属酸洗、电解抛光、氧化、磷化、钝化等企业(车间)及园区。

一、产业布局(一)根据资源、能源状况和市场需求,科学规划行业发展。

新(扩)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产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定。

(二)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新建相关项目,已在上述区域内运营的生产企业应根据区域规划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逐步退出。

(三)新(扩)建项目应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并按照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企业各类污染物(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厂界噪声)排放标准与处置措施均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的规定。

二、规模、工艺和装备(一)电镀规模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电镀生产环节包括清洗槽在内的槽液总量不少于30000升;(2)电镀生产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3)单位作业面积产值不低于1.5万元/平方米;(4)作为中间工序的企业自有车间不受规模限制。

(二)企业选用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低水耗、经济高效的清洁生产工艺,推广使用《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的成熟技术,无《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的生产工艺。

(三)品种单一、连续性生产企业要求自动电镀生产线、半自动电镀生产线达到70%以上。

(四)生产区域地面防腐防渗,生产线有槽间收集遗洒镀液和清洗液装置。

电镀行业准入条件

电镀行业准入条件

电镀行业准入条件为了引导电镀行业健康发展,抑制盲目扩张,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重庆市电镀行业发展规划》,指出:按照有利调整结构、有效竞争、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的原则,特对电镀行业提出如下准入条件。

电镀行业准入条件更多信息请查看。

一、电镀行业准入条件:生产企业布局(一)在主城区及电镀企业较集中的区县统一规划建设区域性电镀工业集中加工区,引导电镀企业集中生产、集中污染治理。

(二)电镀企业原则上进入市统一规划建设的电镀工业集中加工区。

(三)在电镀工业集中加工区外新设立的重点电镀项目,总投资不得低于3000万元(因特殊要求需新建的电镀厂点,如国防军工、科研等项目除外)。

(四)电镀工业集中加工区及电镀企业应距离人口密集区、文教区等环境敏感区500米以外,且不得影响饮用水源。

(五)电镀工业集中加工区设立时须经市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后才能建设。

二、电镀行业准入条件:电镀企业应达到以下条件(一)电镀行业准入条件:必备条件1.电镀企业的选址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重庆市电镀行业发展规划、环境准入有关规定和产业布局的要求。

2.生产厂房、地坪、生产设备、管网、工艺符合电镀生产和设计要求,有完善的废水、废气、废渣收集处理设施或措施,并按环境保护部门要求安装在线监测(控)设施。

3.工商营业执照。

4.排污许可证。

(二)电镀行业准入条件:基本条件1.厂容厂貌整齐清洁、环境绿化好。

2.厂房建筑结构和地坪等符合电镀生产要求。

3.工艺布局合理、无滴漏、工作环境良好。

4.企业管理制度健全、设备完好、有完善的监督机制。

5.有电镀技术人员,电镀工、环保操作工应持证上岗。

6.有质量管理制度,有完整的质量管理控制和管理体系。

7.有质量标准,有基本质量测试设备。

8.有技术标准,工艺文件齐全、完整。

9.镀件合格率达标。

10.能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有节能降耗措施。

11.环境保护规章制度齐全,废水、废气等达标排放,废弃物的处理符合环保要求。

国家电镀行业标准及相关标准

国家电镀行业标准及相关标准

国家电镀行业标准及相关标准
电镀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的防腐、美化和功能改良。

为了规范电镀行业的生产和质量管理,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的电镀行业标准及相关标准,以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首先,国家电镀行业标准主要包括电镀工艺标准、电镀设备标准、电镀环保标
准和电镀质量标准等内容。

这些标准对电镀行业的生产工艺、设备选型、环保要求和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电镀产品的质量和标准化水平。

其次,相关标准包括与电镀行业相关的材料标准、检测标准、安全标准等。


些标准涉及到电镀原料的选择与质量要求、电镀产品的检测方法和标准、电镀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等内容,对电镀行业的发展和产品质量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电镀行业标准及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
企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不断完善和更新标准,促进电镀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电镀产品的质量提升和技术创新。

总的来说,国家电镀行业标准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电镀行业的生产和
管理,保障电镀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只有严格遵守这些标准,才能够有效地提高电镀产品的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推动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电镀企业应该加强标准化意识,严格执行国家电镀行业标准及相关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为电镀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也应该加强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全行业对标准的认识和遵守程度,共同推动电镀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2024年电镀安全生产基本要求(2篇)

2024年电镀安全生产基本要求(2篇)

2024年电镀安全生产基本要求制定了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安全费用投入保障制度、安全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劳动防护用品(具)及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及管理台帐、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从业人员300以下的配备至少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300以上的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至少3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车间、仓库与员工宿舍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且与员工宿舍保持符合规定的安全距离,危险化学品必须专库储存生产作业场所配备了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检测、检验,并为从业人员进行职业病检查有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定的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估和监控措施,并对重大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测、检查建立了本企业的重大危险源的检查档案,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当地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按照国家安监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的要求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预案和其他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了企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或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事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了义务消防队配备了必要的应急救援药品、器材、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测、检验和维护保养,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开展事故应急救援的演练2024年电镀安全生产基本要求(2)电镀是一项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的生产过程中。

然而,电镀过程涉及到大量的化学药品和电气设备,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电镀生产过程中的工人和设备的安全,2024年电镀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 安全生产组织和管理要求电镀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企业要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的制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等。

同时,要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安全生产联络机制,及时沟通交流安全生产信息,预警和处理安全事故。

电镀车间标准

电镀车间标准

电镀车间标准标题:电镀车间标准引言概述:电镀车间是进行金属表面处理的重要工作场所,其标准对于保障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工作环境、设备管理、操作规范、安全措施和废物处理等方面介绍电镀车间的标准要求。

一、工作环境1.1 通风设施:电镀车间应配备良好的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积聚。

1.2 温度控制:车间内温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避免影响电镀工艺的进行。

1.3 照明设备:车间内应有充足的照明设备,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清晰地看清工作区域。

二、设备管理2.1 设备维护:定期对电镀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2 设备清洁:保持设备的清洁卫生,避免污染产品表面。

2.3 设备标识:设备应有清晰的标识,标明设备的用途和操作方法,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三、操作规范3.1 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每个工序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2 操作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3.3 操作记录:对每次操作进行记录,包括操作人员、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等,以备查证。

四、安全措施4.1 个人防护:操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具,如手套、护目镜等。

4.2 应急预案:制定电镀车间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等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

4.3 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五、废物处理5.1 分类收集:将废弃物按照不同种类进行分类收集,方便后续处理。

5.2 合规处理:废物处理应符合相关法规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3 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意识教育,促使操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废物处理习惯。

结论:电镀车间标准的严格执行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安全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标准要求,才能确保电镀车间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1、含氰电镀工艺(电镀金、银、铜基合金及予镀铜打底工艺,暂缓淘汰)
2、含氰沉锌工艺。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
1、含有毒有害氰化物电镀工艺(氰化金钾电镀金及氰化亚金钾镀金(2014年);银、铜基合金及予镀铜打底工艺(暂缓淘汰)。

2、含氰沉锌工艺。

重庆市电镀行业准入条件(2013年修订)
一、产业布局
(一)根据各区县(自治县)产业定位,配套设立电镀集中加工区。

严格控制在长江、嘉陵江主城区段及其上游沿岸新设立电镀集中加工区。

渝西地区区县位于重庆主城上游的电镀集中加工区原则上为笔记本电脑项目配套。

(二)电镀集中加工区选址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及环境准入有关规定,且不得影响饮用水源。

(三)新建的电镀生产线(厂、车间)与居住区、学校、医院、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及对大气要求较高的医药、食品等企业之间的防护距离应不低于200米。

(四)新建和改扩建的电镀生产线应进入电镀集中加工区,主城区和已设立电镀集中加工区的区县(自治县)中位于电镀集中加工区外的现有电镀企业,应搬迁进入电镀集中加工区。

(五)除国防军工、科研等特殊需要外,原则上不在电镀集中加工区外新布局电镀项目。

对于经论证确需在集中加工区外布局的重点电镀项目,总投资不得低于3000万元(不含征地和厂房建设费用)。

(六)新建和改扩建的电镀项目应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来源。

(七)新建电镀集中加工区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建设模式,禁止分地块由入驻企业自行建设。

(八)已设立和新设立的电镀集中加工区应在1年内完成规划编制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二、工艺与装备
(一)电镀生产线应采用低毒、低浓度、低能耗和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电镀工艺,采用无氟、无铬、低铬或三价铬的钝化工艺。

严格执行国家含氰电镀工艺方面的产业政策规定。

除国防军工等特殊需要外,严格限制含铅电镀工艺。

(二)电镀生产线应选择自动生产线,其整流电源、风机、加热设施等电镀装备应采用节能电镀装备。

除在技术上不能实现自动控制的复杂结构件等有特殊要求的电镀外,禁止新建手工或半自动电镀生产线。

(三)电镀生产线应采用多级逆流漂洗槽,以及回收镀液的回收槽等清洁生产工艺,禁止采用单级漂洗或直接冲洗工艺。

(四)新建的各类镀槽(包括前处理和钝化等工段)要按照“生产设施不落地”的原则,将镀槽设置在厂房二楼及以上楼层。

对确因条件受限,不能设置在二楼及以上楼层的镀槽,必须架空设置在离地坪防腐面40厘米以上,并使用托盘、围堰等设施防止生产过程中废水、镀液滴落地面,架空层也必须进行防腐、防渗漏处理。

(五)从事电镀作业的生产厂房、地面、生产设施必须符合《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的要求,车间内实行干湿区分离。

湿镀件上下挂具作业必须在湿区内进行。

车间地坪自下而上至少设垫层、防水层和防腐层三
层。

三、环境保护
(一)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所有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二)建设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处理后污染物排放稳定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要求。

1.废气治理:必须按照《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的要求,通过局部气体收集系统分类收集,采用自动控制设施净化处理后高空排放。

2.废水治理:应遵循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原则,采用自动控制设施处理。

污水排污口必须达到重庆市规整排污口技术要求,安装流量计及pH、重金属特征因子、COD在线监测装置,并与市、区县(自治县)环保部门联网。

电镀废水污水管网应架空布置,禁止采用填埋方式。

电镀集中加工区应集中建设废水处理设施,由有资质的专业单位管理运营。

3.固体废物处置: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分类配备与规模相匹配的固体废物暂存场所,并按规范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要制订处置计划,建立台账和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审批和转移联单制度。

(三)电镀集中加工区投产3—5年内应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四)对于有工件抛磨(打砂、抛光)工序的电镀企业,抛磨车间须严格按要求设置粉尘处理装置。

(五)电镀集中加工区和电镀生产企业应加强环境风险防范,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报送当地环保部门备案。

四、安全生产
(一)电镀生产企业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防治条件,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电镀(包括化学镀、氧化等)生产作业操作过程中的一般性安全技术管理要求按AQ 5202《电镀生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二)电镀集中加工区的危险化学品应由加工区统一采购,实行专库储存。

电镀化学品的运输、储存、使用及散落、泄漏和废弃物品处理的安全要求按AQ 3019《电镀化学品运输、储存、使用安全规程》执行。

五、资源综合利用
(一)电镀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镀层金属原料综合利用率、单位产品新鲜水用量应不低于以下标准(清洁生产二级标准):
镀锌―锌的利用率(钝化前)≥80%;
镀铜―铜的利用率≥80%;
镀镍―镍的利用率≥92%;
装饰铬―铬酐的利用率≥24%;
硬铬―铬酐的利用率≥80%。

单位产品新鲜水用量≤0.3t/㎡
(二)电镀生产企业及电镀集中加工区应建设废水循环利用设施,机械件电镀项目水循环回用率不得低于50%,电子电镀等要求较高的贵金属电镀项目水循环回用率不得低于30%。

六、监督管理
(一)新建或改扩建电镀集中加工区和电镀生产线的投资管理、土地供应、环境影响评价、信贷融资等要依据本准入条件。

符合准入条件的,办理相关
许可手续后,方能投产运营;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不得办理相关许可手续。

(二)电镀行业有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电镀集中加工区和电镀生产企业执行准入条件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于违反规定的,要责令其及时整改,并依法处理。

(三)市电镀行业协会要加大国家产业政策宣传力度,加强行业指导和行业自律,推进电镀行业技术进步,适时公告电镀企业资质等级名单,积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行业监督和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