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课与朱元思书问答题答案
专题21 与朱元思书(练)-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解析版)
一、积累运用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上文(即《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
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原文题目中的“书”即书信,它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B.文中“窥谷忘反”一句中的“反”,现在写作“返”,意为返回,这是文言文的通假字现象;句中的“窥”是看的意思,而今义是偷看,这是文言文的古今异义现象。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是文言句式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高山”,即“(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骈句,而“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散句。
D.“皆生寒树”句中的“寒”,是“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意思,这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好鸟相鸣”与“君子好逑”句中“好”意思不同,分别是“美丽的”、“喜欢”。
【答案】B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与朱元思书(12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 2分)从流飘荡()猛浪若奔()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一百许里/杂然相许B.猿则百叫无绝/天下独绝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见余,大喜曰D. 负势竞上/横柯上蔽4.翻译下列句子。
( 4分)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富春江山“奇”水“异”的特点。
( 2分)山“奇”水“异”6.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B.通过写景,作者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厌恶的情感。
初中八年级语文题库 21与朱元思书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加粗的字。
(1)一百许里:(2)从流飘荡:(3)横柯上蔽:(4)在昼犹昏:2、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A.千丈见底 B.有时见日C.窥谷忘反 D.泠泠作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5、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
写一则100字左右的笔记。
【参考答案】1、(1)左右,不定数。
(2)跟随。
(3)树枝。
(4)如同。
2、BC3、(1)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4、富春江山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清急富春江两岸群山5、这一句主要写人们在奇景中的感受。
这儿是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在此能使人精神高尚,意气奋发。
那些只顾追求个人名利的人,那些被世俗事务缠得晕头转向的人,到这里来看看这雄奇的景象,也会被它吸引,可以冷静一下头脑,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暂时的休息,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21 与朱元思书答案
21 与朱元思书(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水皆缥.碧()急湍.甚箭()泠.泠作响()千转.不穷()鸢.飞戾天()经纶.世务()互相轩邈..()嘤.嘤成韵()窥.谷忘反()横柯上蔽.()猛浪若奔.()直视无碍.()2.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风烟俱.净(全)天山共色..(一样的颜色)从.流飘荡(顺)一百里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直视无碍..(毫无障碍)急湍甚箭..(甚于箭)负.势竞上..(凭借)(争着)(相上)争高直指..(笔直地向上)千百..作响(形容水的清越)..成峰(泛指无数)泠泠好鸟相鸣..(互相和鸣)鸢飞戾.天者(至)望峰息.心(使…平息)经纶世...务者(筹划)(政务)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遮蔽)疏条交映..(互相掩映)(2)解释下列各组多义词。
绝:上:①天下独绝(绝妙)①负势竞上(向上)②猿则百叫无绝(停止)②横柯上蔽(在上面)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②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4.解释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①猛浪若奔奔用法:动词作名词意义:飞奔的马②互相轩邈轩用法:形容词作动词意义:向高处邈形容词作动词向远处③负势竞上上用法:名词作状语意义:向上5.翻译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6.文学常识填空《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吴均_____,是_南朝梁______代文学家。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吴均体_________”。
7.课文填空(1),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
急湍甚箭,。
(2)泉水激石,;好鸟相鸣,。
蝉则千转不穷,。
22.五柳先生传1、给下列词注音:嗜.酒( )辄.尽( )吝.情( ) 短褐.( )箪.食( )汲.汲( ) 欤.( )黔 ( )俦 ( )2.文学常识填空(1)本文作者是_陶渊明________,又名_陶潜______,字__元亮_____,号__五柳先生_______,我国_____东晋_____时期诗人、__文学家_______家。
带答案21,22,23问答题
《与朱元思书》简答题1.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答:(1)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2)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向往自然,厌弃世俗的思想。
2.本文的总领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两句内容上概括了富春江山水的总体特征,结构上总领下文,情感上表达了对富春江山水的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本文的主旨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表达了作者面对富春江美景的陶醉,自由,潇洒,无拘无束的情态。
4.赏析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答: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江水清澈透明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水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5.“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
答: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6.《三峡》中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异曲同工的语句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富春江“山之奇”具体表现在哪里?答:高峻,陡峭,连绵,茂密,静谧,和谐,美妙,充满生机与活力,欣欣向荣。
8.“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这句化静为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运用相同手法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9.赏析句子“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高峻、陡峭、连绵的形貌特征,展现了大自然富有生命的活力,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欣赏和赞美之情。
10.赏析“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答:(1)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静谧、和谐、美妙,充满生机与活力。
(2)作者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弃,对自然地向往之情。
《与朱元思书》复习新导纲答案 (1)
21、《与朱元思书》答案:一、1。
.俱:都共色:同样的颜色。
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独绝:;绝独一无二,到了极点。
独绝:;绝独一无二,到了极点。
急流的水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凭依(高峻的)形势,轩邈:争着向上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
互相和鸣筹划、治理。
2、.①蝉在长久不断地叫,从不停止;猿猴也在不停地哀鸣。
②那些像老鹰那样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③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④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⑤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好像飞奔的马。
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二、1.①树枝②同返,返回。
③青白色④凭借2.①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②这些高山凭借(高峻的)形势,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3.如:听觉:泉水激石┅┅嘤嘤成韵。
视觉:负势竞上┅┅千百成峰。
写出了大自然的美给人以和谐之美,同时也使大自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4.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
三、1.①(马一样)飞奔②向上③停止④鱼【评分】4分。
每小题1分。
2.①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②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评分】4分。
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3.奇异22、《五柳先生传》答案:一、1.何处到……去;每每,总是喜好对精神实质有所领会急切追求的样子推究;代词,指五柳先生类安然自若的样子使……欢乐2.①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和学案答案
第 21 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一、《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二、要点词语1、俱净:全、都,消失的树。
形容树密而绿“转”通“啭”,鸟喊声2、从:顺,随14、负:依靠 15 、竞:争着23、鸢:一种凶狠的鸟3、任意:听任,听任16、争高:争相竞高23、戾:至。
24 、息:停息4、共色:同样的颜色17、轩:高,这里做动词用,25、经纶:筹备5、自:从6、至:到26、反:通“返”,返回向高处伸展。
7、许:来,表示约数27、柯:树木的枝干18、邈:远,这里做动词用,8、独绝:唯一无二韵:和睦悦耳的声音向远处伸展9、缥碧:青白色19、激石:冲击岩石穷:穷尽绝:隔离10、甚箭:比箭还快20、作:发出11、若奔:像飞驰的马21、相鸣:相互和鸣12、皆:都22、千转:千,表示多。
13、寒树:令人看了有寒意三、译文1 段: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整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坐船)跟着江流飘扬,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的一百来里(的水道上),奇山异水,唯一无二。
2段: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见水底。
水底的游鱼和渺小的石子能够直接看究竟,毫无阻碍。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惊天动地像飞驰的马。
3段:江两岸的高峰上,全都生长着葱翠的树,显出一派寒意。
山峦依靠(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忧如都在争着相互向高处和远处伸展,笔挺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岳。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泠泠地发作声响;漂亮的鸟儿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睦悦耳。
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猿不断地啼着。
全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岳,就会停息热中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就)恋恋不舍。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盖着,即便在白日,也像傍晚时那样惨淡;稀少的枝条相互掩映,有时能见到阳光。
四、问答题1、第一段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最后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先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远景着笔,作静态描绘;再写“从流漂荡,任意东西”不单写出了江流委宛 ,随山形而变,更表现了作者沉醉于美景的悠闲自得之感,是动向描绘;最后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归纳了一百余里旅行途中所见之美,领起全篇。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1课(与朱元思书)习题精选及解析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21课(与朱元思书)习题精选及解析基础训练1、给以下加黑字注音。
急湍〔〕泠泠〔〕缥碧〔〕轩邈〔〕横柯〔〕嘤嘤〔〕鸢飞戾天〔〕〔〕好鸟相鸣〔〕2、解释以下加黑的词。
〔1〕风烟俱净〔〕〔2〕缥碧〔〕〔3〕泠泠作响〔〕〔4〕轩邈〔〕〔5〕经纶世务〔〕〔6〕直指〔〕〔7〕任意东西〔〕〔8〕横柯〔〕3、以下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蝉那么千转不穷,猿那么百叫无绝。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以下句中加黑词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C、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D、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5、以下句子中加黑词的用法属于使动的一项为哪一项〔〕。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6、省略句能够补充进去省略的词。
认真判断,明显属于省略句的一项为哪一项〔〕。
A、千丈见〔于〕底。
B、猿那么百叫〔于〕无绝。
C、急湍甚〔于〕箭。
D、任意〔于〕东西7、以下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B、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蝉那么千转不穷,猿那么百叫无绝。
8、按提示及相关内容用原文填空。
〔1〕写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工整对偶写水流之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点明游览路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总领下文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无穷生命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光与影交相辉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翻译以下句子。
21课与朱元思书问答题答案
21课与朱元思书问答题答案21.《与朱元思书》阅读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与朱元思书”中“书”指的是书信,作者是吴均,南朝梁(朝代)文学家。
2.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试着加以概括。
本文主要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
3.划分本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总领全篇,点名“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段、第三段分写,紧承上文,具体而细致地分别描写异水和奇山。
4.总领全文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
6.第(2)段中,从侧面描写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7.文章第二段写富春江水,请概括其两个特点。
清澈;湍急。
8.第(2)段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9.文章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哪些景物?文章写了风烟、天山、水流、游鱼、细石、急湍、猛浪、夹岸、寒树、清泉、小鸟、鸣蝉、哀猿、横柯、疏条等景象。
10.第(3)段中,“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把“水流、鸟鸣、蝉鸣、猿啼”四种声响都集中在一起,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
11.本文第三段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山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部编版《与朱元思书》课后题答案
3.负势竞上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伸展)。
4.以为顺流下矣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下(漂流)。
四、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 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锺书认 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阅读课 文以外的两“书”,进一步体会吴均写景文章的特点。
参考答案:《与施从事书》渲染了雄峻连绵的青山变 化多姿的景观,寄寓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反 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 《与顾章书》描写故乡山水赏心悦目的情韵和灵趣,表现 作者回归自然的欢愉和对自由人生的积极追求,同时也
反映他对人世的退避。以审美的视角看山 水,既有争霞蓄翠的浓重色彩,又有鹤唳 猿啼的悠扬声韵,这契合于作者无拘无碍 的自由心境,从而创造了一个远离名利追 逐的超然的审美世界。
部编版
《与朱元思书》
课后题答案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 在哪里?
参考答案:这一段山水,山奇水异。水静处,清澈透 明,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如奔马。山势连绵陡峭,直 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光影多变。
二、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 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
参考答案:美丽的自然美景,往往有心灵净化的作用, 所以面对这奇山异水,作者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 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由景而生慨叹,符 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应,反衬出景物之怡人。当然,
这里或许有自述心志的味道,表现出归隐林泉、享受美景 的愿望;也有可能是在劝说朱元思,不妨放下繁杂公务, 一同来欣赏这美景。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并指出其用法。 1.任意东西
与朱元思书答案
与朱元思书答案2.D3.许:表约数,左右从:顺,随甚箭:比箭还快缥碧:青白色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奔:飞奔的马转:通啭,鸟叫声穷:尽柯:树木的枝干经纶:筹划4.B5.A6.C8.视觉上对偶的: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听觉上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表达效果: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
9.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概括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抓住“清澈”“湍急”从视觉、听觉展示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
11.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惊涛骇浪像飞奔的马。
(重重叠叠的)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要比一比谁爬得更高,伸得更远。
12.轩:向高处伸展戾:至息:平息负:凭借13.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那颗追逐名利的心。
(2)那些治理社会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14.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写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15.表达了作者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流露出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鄙视。
五柳先生传答案2.许:处所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俦:辈,同类觞:酒杯详:知道旧:旧友(老朋友颇:稍微或:有时招:招呼,招待萧然:空寂的样子曾不:竟不吝情:舍不得造:往,到辄:就屡空:经常是空的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3.B 4.C 5.C、D 6.C8.(1)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2)喝醉了就回家,并不装模作样,(而是)说走就走。
(3)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4)(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5)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6)这话说的大概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和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风烟俱净(都)B.一百许里(许多)C.皆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2.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A.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C.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4.与“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中“者”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5.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二.填空题1.文章理解。
(5分)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情态。
在分写“异水”时,用“”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
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的特点。
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
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相照应。
2.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
(请用文中的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和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最全《与朱元思书》练习题答案
《与朱元思书》一、给下列加线的词注音水皆缥碧(piǎo)急湍甚箭(tuān)泠泠作响(líng líng)鸢飞戾天(yuān lì)经纶世务(lún)互相轩邈(xuān miǎo)横柯上蔽(kē)嘤嘤成韵( yīng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风烟俱净俱:全,都。
净:消散,散尽。
2、从流飘荡从:顺,随。
飘荡:漂浮移动。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青白色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流的水。
甚:比。
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奔:飞奔的马5、负势竞上负:凭借6、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戾:至息:使……平息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经纶:筹划。
窥:看。
反:通“返”,返回9、横柯上蔽柯:树木的枝干10、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轩:高。
邈:远。
1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激:冲击。
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作:发出。
12、皆生寒树。
皆:都。
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冷之意的树。
13好鸟相鸣。
好:美丽的。
14、天山共色。
共色:同样的颜色。
15、任意东西。
东西:向东向西(飘荡)。
16、一百许里。
许:左右。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绝:天下独绝极猿则百叫无绝停2.上: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边3.直:直视无碍一直争高直指笔直三、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或: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野马。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那一座座高山)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长,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无数的山峰。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文言文一课一练21《与朱元思书》
21、与朱元思书一、基础知识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4分)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③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2、根据拼音准确写出下列汉字。
(8分)经lún_____世务kuī_____谷忘fǎn_____ 横kē_____上bì_____急tuān_____甚箭在zhòu_____犹昏风烟jù_____净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7分)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④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⑤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⑦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6、指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不同用法。
(6分)蝉则千转不穷.。
( )①欲穷.其林。
( )猿则百叫无绝.(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③果如鹤唳.云端。
( )7、翻译下列句子。
(14分)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⑤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⑦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每空1分,共35分)8、《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
字__________,吴兴故章人。
《与朱元思书》题目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题目及答案一、解释字词1. 风烟俱净()2. 任意东西()3. 缥碧()4. 急湍()5. 轩邈()6. 经纶()7. 柯()二、句子翻译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4.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三、默写填空1. 风烟俱净,______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 水皆______,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 夹岸高山,皆生______。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 鸢飞______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四、内容理解概括1. 请简要概括文章第一段描绘的景色特点。
2. 请从文中选取一处景物,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五、描写手法1. 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2. 作者在描绘山水景色时,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请举例分析。
六、人物环境情感分析1. 文章中提到的“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分别代表了哪两种人?他们各自的心境有何不同?2.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七、综合分析1. 本文与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在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2.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窥谷忘反”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案:一、解释字词1. 风烟俱净(风和烟都消散干净,形容天气晴朗,没有一丝杂质。
)2. 任意东西(任凭自己的意愿,随意地向东或向西。
)3. 缥碧(一种青白色,形容江水的颜色。
)4. 急湍(形容水流非常急速。
)5. 轩邈(形容山势高远,向上伸展的样子。
)6. 经纶(原指整理丝缕,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7. 柯(树枝,特指树枝的末端。
)二、句子翻译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和烟都消散干净,天空和山峰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2.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江水都是青白色的,深达千丈也能清澈见底。
)3.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江的两岸是高高的山峰,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木。
)4.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习题答案
D )
三、翻译句子(9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 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 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 忘反。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 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美的山 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全文分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 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紧扣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来写。第二自然段 “ 写异水,写出水 清 、急 的特点。 山高 第三自然段写奇山,写 、 树多 、 景美 的特征,作者从 视觉 、 听觉 的 角度来写,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五、问答题(6分) 1、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写山,这样写好在哪里? 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 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 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 者, 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功名利禄的蔑视、选择题(6分) 1、选出加点字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A水皆缥碧/皆叹惋 B自富阳至桐庐/自非亭午夜分 C一百许里/潭中鱼可百许头 D千转不穷/欲穷其林 2、选出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 B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C千转不穷/哀转久绝 D猛浪若奔/虽乘奔御风
B )
· · ·· · · ·· · · · · · ·
一、解释加点字词(10分) 1、天山共色 一样的颜色 ● ● 顺、随 2、从流飘荡 ● 向东向西 3、任意东西 ● ● 4、一百许里 上下 ● 5、急湍甚箭 比 ● 6、负势竞上 凭借 ● 7、互相轩邈 比远 ● 8、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 ● 9、经纶世务者 筹划 ● ● 10、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 ●
与朱元思书课后习题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课后习题含答案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与朱元思书》课后习题一、文常:作者:,字:,(朝代)(国别)文学家。
本文选自:《》,体裁是:。
二、字词:1.本文的通假字:(1)(2)2.一词多义:绝:①天下独绝:上:①负势竞上:②猿则百叫无绝:②横柯上蔽:3.词类活用:(解释划线字)(1)负势竞上:(2)风烟俱净:(3)互相轩邈:(4)望峰息心:(5)横柯上蔽:三、完成下题:1.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各自写一句)(1)比喻:(2)拟人:2.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与“鸟”有关的诗句:答:。
3.请以“山”“水”为对象,收集整理古代描绘山水的名句:山:水:4.下面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5.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水又“异”在哪?答:。
6.本文同时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答:。
7.翻译句子: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答:。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答:。
③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答:。
8.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答:。
9.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答:。
10.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是:。
答案:一、吴均叔痒南朝梁《艺文类聚》写景小品文二、1.(1)“转”通“啭”,鸟叫声(2)“反”通“返”,返回 2.绝:①:形容词,绝妙②动词,停止上:①状语,在上面②动词,向上 3.(1)争着(2)散净(3)往高处往远处(4)停止,平息(5)在上面三、1.(1)比喻: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拟人: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2.例: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5.答:“奇”是指山之“奇”,轩邈成峰,鸟鸣猿啼,光影交错,都写出了山之“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与朱元思书》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与朱元思书”中“书”指的是书信,作者是吴均,南朝梁(朝代)文学家。
2.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试着加以概括。
本文主要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
3. 划分本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总领全篇,点名“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第三段分写,紧承上文,具体而细致地分别描写异水和奇山。
4. 总领全文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
6. 第(2)段中,从侧面描写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7. 文章第二段写富春江水,请概括其两个特点。
清澈;湍急。
8. 第(2)段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9. 文章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哪些景物?
文章写了风烟、天山、水流、游鱼、细石、急湍、猛浪、夹岸、寒树、清泉、小鸟、鸣蝉、哀猿、横柯、疏条等景象。
10. 第(3)段中,“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把“水流、鸟鸣、蝉鸣、猿啼”四种声响都集中在一起,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
11. 本文第三段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山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12. 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 在哪里(1)山的“奇”:
①山的高峻、秀丽:体现在“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的句子中。
②山的幽静:体现在“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的句子中。
③山上林茂荫浓:体 ________
(2)水的“异”:
①水是青白色的:体现在“水皆缥碧”中。
②水是清澈的:体现在“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中句子。
③水流是湍急的:体现在“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句子中。
13•你喜欢富春江两岸的“奇山”,还是富春江的“异水”,请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喜欢“奇山”,幽深而不失情趣,空寂而不失生机。
喜欢“异水”,水清见底,水流湍急。
14.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一句中“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各指什么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分别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2)__________
15. 写景要注意调理。
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
本文按先总后分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下文就紧扣“奇山异水”来写;第二段先分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形象的表现出来;第三段写“奇山”: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16. 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
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视无碍”。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7. 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似是多余。
对此你有何看法?
有点多余,按照借景抒情类的文章,景已充分描绘,情也已自然流露,文章亦可结束了。
18. 下列诗词句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本文最接近的一项是(A)
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19. 下面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D ____ )
A. 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
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B. 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起来很有韵味。
C. 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 统召全文。
D.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
20. 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请从积累的古诗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写“水”的诗句。
写山的诗句: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______
写水的诗句: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