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

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前,我园流动儿童人数占我园幼儿总数大部分。面对如此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他们的受教育状况理应得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现就××幼儿园流动儿童基本状况来讲一讲。

一、张家港市东沙幼儿园的流动儿童基本状况

××市××幼儿园地处××省××市××市××镇,是一家××市公立二类幼儿园。现有4至6周岁幼儿共计65名。其中,流动儿童34名。

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受教育程度抱有很高的期许,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为自己的未来创造更大的发展前景。即使不能如愿考入优秀大学,也希望孩子能够进入职高、技校等,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只有极少数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采取放任态度。

二、流动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以访谈法、观察法分别对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家长和教师进行了调查,试图发现流动儿童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访谈和观察的内容及对象主要涉及幼儿的直观感受、家长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看法、教师对流动儿童的看法几个方面。

1、对幼儿的访谈

访谈一:

你喜欢××幼儿园吗?为什么?

“我喜欢××幼儿园,这里的老师会教我们唱歌、跳舞。”

“我喜欢××幼儿园,这里有很多好玩的玩具。”

“我不喜欢,他们说的话我都听不懂。”

在访谈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流动儿童表示喜欢幼儿园的学习环境。但在少

数流动儿童身上表示出语言、生活习惯等是阻碍他们迅速融入新环境的因素之一。但是孩子的适应性很强,他们处在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克服这个问题。

访谈二:你最喜欢和谁一起玩?

“爸爸妈妈”“小朋友”“……”

在孩子们的回答里,他们的玩伴基本没有流动儿童与本地籍的区别。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还没有体会到户籍差异的概念。但在某些成年人的思想中,还存在着狭隘的地域观念,对外来务工人员或者说是流动人口家庭存在某些程度的歧视,并在平时的言语、行为中有意无意的流露出来,这些错误观念或多或少的会影响一些孩子思想观念。访谈显示,越是年龄大的孩子越是会体会到自己与本地籍孩子的区别,自己是一个“外来者”的感受便会越强烈,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同乡或同是“外来者”的孩子作为玩伴,进而在心理上产生负面影响。

2、对家长的访谈

“我们是做装修的,每天早出晚归,很少能关心到小孩的学习。经常要赶工期,根本就没有什么双休日。最好学校里节假日也上课。我们最头疼的就是星期六、星期天和节假日,只好把孩子带到工地上。我们也想给孩子报个兴趣班,可是没有办法接送啊。我们打算把孩子爷爷奶奶接过来看看孩子。”“老师,我家小孩脾气倔,在家里根本不听我们的话,请您对他严厉点,只有老师的话他才听。不行就打他两记,我们家长不计较的。谢谢啊!”大多数流动儿童家长从事一线生产、运输、装修等职业,每天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使他们难以充分关注孩子每天的学习状况,加之文化层次较低,在指导孩子方面往往力不从心。在亲子沟通方面受到的时间的限制比较明显。这时祖父母便扮演起了照顾孩子生活的主角。“隔代教育”成为了普遍现象。由于祖父母年纪大、精力不足、文化层次更低等原因,他们往往更偏重于孩子的“体”而忽视了“德”,在“智”上更是力不从心。往往溺爱孩子,进而在孩子面前丧失了权威。在“隔代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行为上的偏差。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方式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调查显示,在“对待孩子犯错时”,家长的态度是“耐心沟通”占79.7%,“严厉批评训斥”的占14.5,“孩子还小,大了就好了”的占5.8%,“无所谓”的则为零。虽然大多数家长选择“耐心沟通”,但在实际生活中是否真能如此,值得怀疑。由于现有的教育资源尚不能充分满足所有的适龄幼儿,加之户籍制度的限制,导致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员家庭面临“入园难”的问题。

3、对教师的访谈

“这些外地小朋友都很聪明,生活自理能力比本地小朋友强多了。就是行为习惯比较差,不大好管。”“他们经常不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亲子任务,比如要和家长一起完成亲子阅读日记啦之类的。”“很多家长把学校当托儿所,只要帮他们看好孩子,安全不出问题就行了,其他的他们根本就不关心。对他们讲小朋友表现出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他们也不怎么重视,甚至觉得老师小题大做,看不起外地小朋友。”访谈中,

所有的教师都表示,在教师眼中,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都是一视同仁的,没有区别对待的现象。在某些方面,流动儿童的表现甚至要优于本地儿童。但从老师们的言语中,也说明在家园沟通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面对流动儿童家庭的特点,还要做很多针对性的工作。

三、流动儿童受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家庭教育问题

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不仅存在于流动儿童家庭。但流动家庭教育问题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家庭教育学习环境不佳(2)家庭教育方式不够科学(3)亲子沟通少(4)过高的教育期望值(5)隔代教育现象突出。其成因主要为:(1)流动家庭生活压力明显大于本地家庭,家长忙于为生计奔波,缺少足够的时间过问子女的学习状况和心理健康,亲子关系疏远(2)流动儿童家长文化水平偏低,缺少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3)其家庭的“流动性”特点,使儿童的成长环境得不到保证(4)相对较弱的经济条件限制了子女的教育投资水平等。

2、家园(校)沟通问题

家校沟通,指家庭和学校双方为了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彼此了解、相互合作而进行的信息传递、思想交流行为。流动儿童家长多从事一线工人或个体三产,工作时间长、自由支配时间短,家长工作太忙的影响因素远远高于教师。部分家长还表示,“老师太忙,不好意思打扰”。教师则认为,“家长很少主动联系老师,对孩子的学习、表现不关心”。可见,教育双方还缺乏默契的配合与相互理解。沟通内容单一”是影响家园(校)沟通的另一因素。幼儿家长主要关心的是孩子的生活;教师关心的主要是学习和纪律表现。双方均对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与心理健康成长的关注度不够,家校沟通内容单一、片面且存在关注内容方面的矛盾。

四、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家长教养水平,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由于流动儿童家长文化水平偏低、工作时间长、强度大等原因,使得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不良成为了较为普遍的现象。家长们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不甚了了,仅凭个人成长经历中所获得经验去教育孩子。由于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高,极其关注孩子的成绩,却缺少教育过程的引导,重智而轻德。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受教育质量和身心健康发展。而家庭的“流动性”特点使孩子经常处于与新环境适应的矛盾中,也在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学习习惯。

因此,社会各界和学校应努力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改变家长不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1)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孩子的发展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设定符合孩子发展实际的教育目标;(2)努力改善亲子关系,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与孩子的民主沟通与交流上;(3)家长要为孩子做出榜样,担当好子女“人生第一位导师”的责任。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访、发放资料等方式对此做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