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合集下载

2023年月夜说课稿

2023年月夜说课稿

2023年月夜说课稿2023年月夜说课稿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2.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通过拓展探讨,了解“月”的不同的象征义。

二、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掌握“抓诗眼,品意境”、“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三、教学难点1.要求学生结合诗中的情景意象推敲炼字,掌握“抓诗眼,品意境”、“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理解诗中景、情的融合,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四、教学手段1、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诗歌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采用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使学生感受与领悟“月”的丰富意象。

3、采用多媒体教学五、教学过程(一)课前阅读准备1.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曾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身于巩县(今河南),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西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

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写作背景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把妻儿家室安置在鄜州,八月太子在灵武即位,消息传来,杜甫一人从鄜州奔向灵武,希望投奔新帝有所作为,半途中却被安史叛军俘虏,押解到长安。

诗人身居已经沦陷的长安,心中牵挂鄜州的妻子。

在一个秋天的月夜里,杜甫写下了这首真挚感人的思亲之作。

(二)新课导入:(投影画面)由画面的月亮引出话题,要求学生回答看见月所产生的联想,得出结论:同一轮明月,在不同人看来,是有不同的象征义的。

再引出杜甫的望月诗《月夜》。

(三)朗读(四)交流研讨1、在诗歌中杜甫抒发了什么情感?2、从诗中哪里看出是抒发思亲之情的?3、明明是诗人望月,为何诗中却写妻子看月?4、妻子明明有儿女在旁,为何诗中却说妻子独看月?5、妻子的思念程度如何?6、诗中仅仅表达了离别思念之情?7、诗歌主旨8、诗眼9、指导朗读(五)拓展探讨1、杜甫其它写月诗《月夜忆舍弟》——怀乡思亲情深意切。

高二古诗课文《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高二古诗课文《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高二古诗课文《春江花月夜》说课稿高二古诗课文《春江花月夜》说课稿一、说教材:1、《春江花月夜》这篇选自高二选修课本《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必修课反映基础性,选修课反映选择性。

选修课考虑学生的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

诗词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说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唐诗是中国文学的奇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

这首诗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张若虚的诗仅存两首于《全唐诗》中,其中张若虚凭借《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足以立于诗坛而永垂不朽,成为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以“孤篇盖全唐”的大家。

这首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3、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1)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2)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能力目标:(1)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2)赏析本诗的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4、重点和难点解析: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

这是欣赏诗歌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我把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我把赏析诗歌的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是我们当前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的主要手段。

2023-2023年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春江花月夜》说课设计2套

2023-2023年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春江花月夜》说课设计2套

2023-2023年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春江花月夜》说课设计2套开场白: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春江花月夜》。

一、说教材:《春江花月夜》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一篇。

这门选修课既是对学生以前诗歌学习的继续,也是对学生诗歌学习的深化。

作为选修内容,本教材更是一个专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积累古诗文鉴赏的方法。

第二单元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重在通过对古典诗歌意象的把握,发挥审美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春江花月夜》作为单元首篇,最能体现诗歌意境美的特点。

本诗是流传千年的经典,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是本单元的重点赏析篇目。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本诗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挖掘和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能力目标:⑴、赏析本诗的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⑵、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⑶、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4、重点和难点解析: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

这是欣赏诗歌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我把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专学生,他们对古文学方面的知识不是很深,但他们却需要从总体上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文化修养和人格素质,因此我把赏析诗歌的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适当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诵读教学法诗歌中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有着和谐的韵律,最适合出声朗读。

通过教师和多媒体音像资料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

春江花月夜说课

春江花月夜说课

春江花月夜说课春江花月夜说课一、教材分析与目标设定1.《赏析》教材的总体目标要求:培养学生鉴赏诗歌散文的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方法,能借助工具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散文诗歌文本与单元的关系:单元主题——文本示例选修与必修的关系:发展提高——基础普及“类”的问题——具体问题受教对象与文本学生能力——文本特点2.教学目标设定(1)学习并掌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读诗方法。

(教学重点)(2)理解诗中意象的特点与组合方式,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3)培养赏诗兴趣,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此目标于潜移默化中达成)二、教材处理与学法指导1.教材处理(1)突显“例子”功能,达成教学重点。

(2)取精用弘,突破教学难点。

(3)注重新旧知识联系,突出“选修”特点。

2.学法指导:(1)重视诵读和情境感染。

(2)并用归纳和演绎两种思维方式.(3)发挥课堂的交流评价功能。

三、课堂流程与教法设想1.课堂主线:读——品——议读懂诗--读透诗--走出诗(理解诗意)(赏析评价(引申拓展)2.操作步骤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手段:借助多媒体,辅以教师导引。

过程:呈现音视频材料——交流——点评意图:营造氛围,唤起体验,进入教学第二步:置身诗境,读懂诗。

手段:诵读、讨论,辅以教师点拨。

过程:初读,感知诗意:自由读—质疑答疑—交流感受再读,置身诗境:分组读—回顾旧知—探究规则细读,体悟方法:默声读—据境联想—归纳方法总结:置身诗境,读懂诗:想象诗中人可能有的动作想象诗中人可能有的心理联想自己曾有的相似经历第三步:缘景明情,读透诗。

方式:点拨、讲解,辅以师生互动交流。

过程:了解新知——例子演绎——方法归纳意图:运用归纳、演绎再归纳的方式,掌握缘景明情的方法,把握诗中意象与诗人情思间的关系,突破教学难点。

总结:缘景明情,读透诗:分析意象的特点推敲情景的关系把握意象的组合方式第四步:引申拓展,走出诗。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河北省永年县第五中学刘建召八年级语文一、说教材本课为翼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4课,是一篇唐诗中的“顶峰”之作。

它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又如情感脉搏,使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

作者以月升、月悬、月斜到月落为线,细致描绘了春江月夜的景色;面对江天一色的美景,诗人思绪飞动,探寻宇宙哲理;后又联想到思妇怀人和游子思乡。

全诗在思想与艺术上不仅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而且超越了一些枯燥说理的玄言诗和抒儿女别绪离愁的爱情诗,诗人将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诗情、画意与哲理,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二、说学情及教学目标长期以来诗歌教学给学生带来了两种感觉:一、要背诵;二、要分析诗人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种教学方式冻结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动情读书的欲望,把诗歌变成了公式,把思考变成了形式,把书本变成了枷锁,把课堂变成了囚笼,从而导致学生只能初步感知到诗歌的内容,却讷于对其意象、情感、意境等的理性分析和深度表达。

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用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动情地诵读,自由地涵咏,自主地探究。

八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诗歌鉴赏知识的积累,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思维比较活跃。

但要让他们的思维拓展开来,老师就不能包办,不能代替。

要放开手脚,让他们敢“说”,敢“思”,敢“表达”,真正地“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

基于八年级学生的学情,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新课标的要求,确定如下的教学三维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1)把握意象,进入意境,感悟哲理,体会感情。

(2)赏析诗歌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深情诵读中激发阅读兴趣,在尝试、自主、合作学习中培养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感悟江月永恒,人生短暂却又代代相传的人生哲理,赏析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思的美好爱情。

春江花月夜说课定稿

春江花月夜说课定稿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归去来兮辞》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第一单元的重要篇目,这一单元的话题是“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春江花月夜》是流传千年的经典,它意境开阔优美,饱含情思哲理,为古今文人称道,闻一多先生称赞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解读品味这样一首情景理完美交融的杰作,对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目标分析根据教材、文体特点以及大纲要求,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熟读诗歌,读准字音,在诵读中把握诗的情感基调。

2.探究“月”这个意象,了解诗中复杂的哲理情思。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目标2。

为了更好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拟选用了如下教法、学法:学案导学、诵读品味、讨论探究、教师点拨。

根据诗歌内容和教学目标,本课拟用两课时。

三、过程分析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准备这样导入:在人生历程中,我们总会有人生的迷茫和失意,有亲情、爱情、友情的纠结,古人也如此,他们常常把这些情感积聚又积聚,沉淀又沉淀,最终熬进诗歌的粥里,让我们踏着月光,穿越时空,来到初唐,和张若虚一起走进他这首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开始我们人生探索之旅。

(目的:通过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评价导入,突出《春江花月夜》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处理学案在此先简单介绍一下学案的内容,《春江花月夜》学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夯实基础(文学常识和重点字音字形填空)2.整体感知(主要是梳理文章的思路,反复诵读,初步把握诗的情感基调)3.文本探究(探究月这个意象,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4拓展提升(当堂写作训练)评价学案,展示优秀学案,并对“夯实基础”部分出现的共性错误进行订正,然后将易错读音通过投影让学生读记两遍。

易错读音(幻灯展示):芳甸(diàn)霰(xiàn)汀上(tīng)纤尘(xiān)青枫浦(pǔ)扁舟子(piān)捣衣砧(zhēn)潜跃(qián)碣石(jié)(三)理清思路,读出情感。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导语: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高级中学的语文教师,教龄3年,现任高一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兼任班主任老师。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这是我的说课概览。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春江花月夜》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一篇。

它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成名作,《春江花月夜》融景、情、理于一体,让我们不但欣赏到美景,感受人世间的真情,而且还能引起我们对生命,对人生,对宇宙的思索。

古人给予这首诗很高的评价:“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称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就语言方面来说,比较浅显易懂,高二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古诗文,加之,第一单元刚刚学习了“以意逆志”的鉴赏技巧,因此,让他们课前预习疏通文意并不是很难。

另外诗词的学习一直是我们教学的重头戏,我所教授的古诗词课前都是要求背诵并且有相应的奖惩机制。

诵读方面困难不大。

二.三维目标的设计我在编写教学设计时严格按照“新课标”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来做的。

三、教学方法分析由于是选修课,分层次教学(阶梯式教学、分组教学)在这里有所体现。

对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重点是朗读、背诵。

难点是对作品的意境美语言美有所悟,有所得。

对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重点是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难点是赏析诗歌的景、情、理相融的手法,四、教学过程的设计(含学法分析)依据三维目标,我精心设计了“新课导语”“体会诗情”“赏析画意”“感悟哲理”“探究学习”“感悟旋律”等六个主要教学环节。

目的是通过这些环节,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学习语文,让学生怀着愉悦的心情走进文本深处,从而让语文课堂充满魔力。

(一)新课导语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新课导语”,在编写导语时,我主要抓刺激学生神经的三个兴奋点:一是张若虚的才气,二是别人对他的评价,三是这首诗的影响力。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春江花月夜说课稿1说教材《春江花月夜》是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一篇。

这个单元学习重点是要求“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即通过把握意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春江花月夜》作为首篇,最能表达诗歌意境美的特点。

诗人通过对春江月夜美景的描写以及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引入一个情思浓郁的诗境,引领读者感受游子、思妇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全诗景、情、理完美交融,既描绘了一幅月夜的美丽画面,又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情韵悠长而又不乏深入。

说学情学生对诗歌是不生疏的,对学诗也有一定的经历体会,但对诗歌鉴赏方法并不能系统的掌握。

本诗作为选修内容,重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积累诗歌鉴赏的经历方法,所以教学过程要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全程参与。

本诗内蕴丰厚,学生难以轻易把握,教学时我将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想象和大胆质疑。

说教学目的(根据前面的分析^p 设置相应的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理解张假设虚,在诵读中初步感受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意境,体验诗情,进步诗歌鉴赏才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主要就是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本课也不例外,要求学生随着诗篇的进度,循着月光的扩散,展开丰富、奇妙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一幅幅美丽的月下风景变幻图,同时还要细细品味画境中缥缈、朦胧的情思,感觉诗人感情节奏的变化和诗歌跌宕起伏的音乐美。

因此设置以下重点和难点: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难点:理解景、情、理如何有机地交融的。

说教学方法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的、学习进度和评价目的,在学习中积极考虑,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这就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而情境是个很好的引子,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可以深入体验情感、闪现思维火花、发现疑难问题、交流心得体会、激发创新思想,实现主体性的角色本位。

2023年《春江花月夜》教案

2023年《春江花月夜》教案

2023年《春江花月夜》教案2023年《春江花月夜》教案1教学目标:1.抓住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意象),进而借助联想、想像,体会一种春江月夜的画意诗情。

2.学习诗歌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引导学生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在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中,置身诗境,体会诗境。

教学重点:1.读懂诗意2.抓关键字词把握文脉,抓关键句体会诗情,抓关键语段感悟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语: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

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张若虚仅存两首诗,而恰恰就是这其中一首诗使他“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有人评价说张若虚是“以一诗而压全唐”,足见其诗的艺术成就之高。

闻一多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本是乐府旧题,相传为陈后主所创,内容是写艳情的“宫体”诗。

二、作者简介:张若虚,扬州人。

曾任兖州(今山东)兵曹。

唐中宗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

唐玄宗初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称“吴中四士”。

张若虚在诗中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

而在明净的诗境中,又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诗人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形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

三、预习初读: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①滟滟(yàn)②皆似霰(xiàn)③捣衣砧(zhēn)④碣(jié)石2、播放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1)标题是《春江花月夜》,涉及到五种景物,作者重点写了哪种景物?怎么写?有何特点?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

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意象,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一、说教材:《春江花月夜》体现诗歌意境美的特点。

本诗是流传千年的经典,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是本单元的重点赏析篇目,也是整本教材中有代表性的篇章。

本诗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了解张若虚,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诗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积累诗歌鉴赏方法,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是理解景、情、理是如何有机融合的。

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学生要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感受诗情、体验意境,积累诗歌鉴赏的方法,需要采用以下学法:1、诵读法:诵读是诗歌学习的首要方法。

诗是文字的音乐,有韵律节奏,有内在的音乐美,诵读的过程就是感知诗篇、体验诗情的过程。

当然,学生接触陌生篇章难以快速把握诵读节奏,教师需要配乐范读,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体验诗情、感受意境。

2、想象和联想:诗歌是凝练的,几个字、几句诗就能展现一幅画面、传达一种情感,它具有画面美的特点。

所以要鉴赏到位就需要展开想象和联想。

学生在审美想象过程中,可以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和诗人取得共鸣,也可通过联想进入诗人描绘的、自己却从未经历过的境界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

这也就是所说的“置身诗境”了。

3、意象分析:分析诗歌意象是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

本诗就包含有许多经典意象,如“明月、江水、落花”等,学生要多涵咏、多品味,不能以单纯的景语视之,而要将意象连缀,揣摩、感悟诗情,方能体会诗境之隽永、高妙。

四、说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全程参与,注重调动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具体环节如下:2、学法指导。

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学生回顾总结学习诗歌的方法,教师明确。

这一环节很重要,既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增加学习的经验积累。

3、诵读。

学生诵读与教师范读相结合,在诵读中感受诗篇的音乐美,为进一步把握诗情做基础。

作为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2023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模板5篇

2023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模板5篇

2023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模板5篇2023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模板5篇语文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语文教学通过学习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下面给大家分享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欢迎阅读!春江花月夜语文教案篇1首次试上,笔记本上写满了文字。

值得肯定的是,三维目标明确,有歌鉴赏方法的指导。

例如,学完这首诗教师总结说:“我们收获了很,除了无尽的美感,还了解了诗歌鉴赏的方法,拿到一首诗,我们知道该如何下手了:1、读一一美读几遍,初步感知2、找一一找出诗中的景物与人物,体会意境,了解人物的情感;3、合一一找到景物与情感的匹配点,整体感知诗歌。

如果长期坚持使用这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将有利于学生诗歌鉴赏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的能力。

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主线不明,思路不清。

一、一改:设主线,明思路张若虚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因为《春江花月夜》“孤绝横篇,竟为大家”。

这首诗也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全诗围“春、江、花、月、夜”铺开,月是诗人震动的脉搏,月光洒辉处,江水、沙滩、桃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镜台、詀石、鸿雁、鱼龙、思妇、游子组成了一副幽美恬静、充满人生哲理的画卷。

落月摇情,情韵悠悠。

既然如此令人心神荡漾,既然是千古美文,何不美教、美学呢别林斯基有句话说得好:“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因此,赏析这种情韵幽雅的美文,应该是一次赏心悦目的心灵之旅。

学生是读景、赏景的主角,教师是导游。

美在哪里这条学习主线,应念而生。

围绕这条主线,设计了这样的课堂流程:美听一美读一美品。

其中,美品是关键,它可以设计以下两个思考题:1、你在诗歌中看到了什么请以月亮的推移为顺序找出描写对象:(1)找景物;(2)找人物(注意体现人物情感的词)。

2、你最喜欢哪句诗说说喜欢你的理由。

结合你最欣赏的佳句,用散文化的语言品一品。

再次上课,我们明显感到,课堂是教师的课堂,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互动,仅有的一次讨论也只是流于形式。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3篇(春江花月夜的说课稿)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3篇(春江花月夜的说课稿)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3篇(春江花月夜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高雅美丽的抒情乐曲。

它的音乐形象比拟鲜亮,旋律委婉质朴,节奏流畅多变。

乐曲通过奇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月夜春江的迷人风光。

全曲构造较严密,采纳自由变奏的方法使主题循环展衍,尽管主题旋律有多种变化,长短不一,新的音乐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个乐段都落在相像的曲调上。

这样既有变化比照又有重复统一,因此段落特别清楚。

全曲由“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水云深际”“渔唱歌晚”“回澜拾岸”“欸乃归舟”和“尾声”八个乐段组成。

它犹如一幅颜色斑斓的山水画卷,一首词情婉恰的唯美抒情诗章。

在舒缓明快的旋律中,把我们带入春天夜晚那个静谧甜蜜天地。

二、说学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的全部环节设置都需要围绕学生来绽开,所以课堂的顺当绽开是建立在对学生心理生理充分了解的根底上,下面我将对学情进展具体的阐述。

八年级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积存了肯定的音乐学问,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阅历。

有分析简洁乐曲的根本力量,可以用自然带表现力的演唱歌曲。

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缺乏对音乐名家名曲的积存,缺少对音乐体裁整体的概括和深入了解,音乐鉴赏力量有待提高,对音乐中不同的主题进展手法还需要加强引导和深入探究,因此,我将采纳体验教学法和嬉戏互动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制造力和表现力。

1、通过充分的倾听歌曲,培育学生喜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兴趣。

2、通过倾听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体会歌曲的心情,丰富好玩的音乐活动培育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制造力。

3、用自然的、有表现力的演唱歌曲主题片段,理解并运用“同尾换头”的音乐进展手法。

在娴熟把握教材及本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的根底上,应新课改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表现力的,动听抒情的歌声表现歌曲,体会歌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歌曲的同尾换头的音乐创作手法并能够进展创编。

高中音乐欣赏《春江花月夜》优秀说课稿(共5篇)

高中音乐欣赏《春江花月夜》优秀说课稿(共5篇)

高中音乐欣赏《春江花月夜》优秀说课稿(共5篇)第一篇:高中音乐欣赏《春江花月夜》优秀说课稿高中音乐欣赏《春江花月夜》优秀说课稿模板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高中音乐欣赏《春江花月夜》优秀说课稿模板说教材1、《春江花月夜》选自高中音乐欣赏教材中的第二章的第二节,这是一首民族管乐曲。

2、它原是一首琵琶古曲,原名为《夕阳箫鼓》、《夕阳箫歌》等,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郑觐文、柳尧章首次将其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并改名为《春江花月夜》。

3、经过许多艺术家的精雕细刻,这首乐曲已成为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4、这首乐曲,主要描绘了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上荡漾,花影在两岸摇曳的江南美景。

主要的乐器是琵琶、筝、箫等。

说学情我们高中的学生以前没有开设音乐欣赏课,所以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比较差,但对民族音乐欣赏的比较少,兴趣不浓。

说教法根据学生和音乐的特点,我能采用的教学方法的主要是: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有个性的联想,开发创新思维。

(音乐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只有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有个性的联想,才能进一步对音乐的理解,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文化修养不同,往往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是不同的。

所以鼓励他们展开有个性的想象,只要确实是根据音乐想象的都是正确的。

这样不但能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还能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促进创新思维的开发。

)2、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音乐,处进对音乐的理解。

3、音画式教学法:根据音乐,我在电脑里画了几幅画,把抽象的音乐变成具象的画面,让学生结合画面来理解音乐。

(我们的学生欣赏水平比较低,很难指把音乐和它所表现的意景联系起来,甚至有的学生还错误的认为只要是欣赏音乐就是听歌曲,有一次我给学生欣赏《梁祝》时,竟然有个学生问:“老师,怎么光有音乐没有人唱呢?”结合画面来欣赏音乐能够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他们知道音乐还有这么丰富的表现力。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春江花月夜》说课稿蚌埠九中陈俊安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春江花月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赏析示例课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在高中学生古诗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并深化古诗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积累并掌握古诗文鉴赏的方法。

第二单元的鉴赏方法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重在把握意象,发挥审美想象,体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春江花月夜》是本单元赏析示例课文,学好本课将为学习本单元“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文内容分析《春江花月夜》突破了乐府旧题单纯写春情闺怨的局限,以旧题发新思,用不同凡响的艺术构思,将诗情、画意、哲理水乳交融为空灵邈远、令人心醉神迷的意境。

这首诗韵律和谐,意境纯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3.教学目标(1)说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诗歌散文选修的课程目标: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2)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赏析诗歌中的美景、哲理和离情。

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以诵读为基础,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景、理、情水乳交融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审美情趣。

4.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赏析诗歌中的美景、哲理和离情。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以诵读为基础,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景、理、情水乳交融的意境美。

5.课时安排二.说教法情境设置法——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如悠扬的音乐、诗意的课件、优美的教学语言等),为学生营造诗歌意境,这既能让课堂氛围生动,还能引领学生尽快进入诗歌意境;提问法——教师巧妙设疑,问题设置具有台阶性,让学生逐步达到学习目的;点拨法——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点化,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对问题的探究。

2023最新-《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优秀9篇)

2023最新-《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优秀9篇)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这里的9篇《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是小编为您分享的春江花月夜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篇一一、课题:《春江花月夜》二、年级:八年级上三、课型:纯乐器欣赏课四、课时:一个课时五、教具:多媒体、钢琴六、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充分的聆听歌曲,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体会歌曲的情绪,丰富有趣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用自然的、有表现力的演唱歌曲主题片段,理解并运用“同尾换头”的音乐发展手法。

七、教学重点:有表现力的,婉转抒情的歌声表现歌曲,体会歌曲的思想感情。

八、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同尾换头的音乐创作手法并能够进行创编。

九、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通过奥尔夫声势律动的方法进行导入,对歌曲主题音乐的难点节奏通过拍手捻指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引出新课。

(二)新课教授1.初听歌曲(1)多媒体播放,提前提问问题:这部作品给你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钢琴范唱前三个乐段,提前提出问题:歌曲的旋律特点是什么?2.深入了解发声练习:用“MI”做音阶式的发声练习。

跟钢琴对歌曲的主题旋律片段进行视唱并对其情绪方式进行引导。

通过多媒体对歌曲第一段和第五段的音乐进行分析。

3.整体感受这一环节针对《春江花月夜》的发展历史知识进行讲解,并激发他们去探索音乐的兴趣。

(三)音乐活动对《春江花月夜》的主要创作手法——同尾换头,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创编,并对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这一环节采用学生主动回答的方式,老师总结升华。

十、板书设计:春江花月夜同头换尾创作手法民族管弦乐琵琶萧古筝二胡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篇二课题: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合奏任课年级:初一任课教师:刘老师教材分析: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中学音乐教案。

春江花月夜 说课稿1

春江花月夜  说课稿1

《春江花月夜》说案一、说教材:《春江花月夜》为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赏析示例。

主要是运用本单元“赏析指导”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赏析,带有赏析示范性质,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春江花月夜》是张若虚的成名作,也是诗歌中的精品。

就语言方面来说,比较好懂,而高二的学生由于以前也接触了一定量的古诗文,加之,第一单元刚刚学习了“以意逆志”的鉴赏技巧,因此,让他们课前预习疏通文意并不是很难。

基于上述情况,我事先从网上下载了这篇课文的文白对照本印发下去,让学生依靠它并结合课下注释来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

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

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美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大开来,与人生真谛的追寻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当之无愧地成为本单元品味诗歌意境美的赏析示例。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这样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诵读、抓意象、品意境、悟情感。

(2)置身诗境:把握意象,发挥想象,描绘画面,沉浸其中,品味古典诗歌的意境美。

(3)缘景明情:从想像中的意境入手,通过相应的欣赏方法,去感受、体会、推想处于这样的意境中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1)诵读-- 品味-- 点拨-- 赏析(2)置身诗境:把握意象,发挥想象,描绘画面,沉浸其中,品味古典诗歌的意境美。

(3)缘景明情:景语——情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经典诗歌的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4、重点和难点解析: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春江花月夜》说课稿2023年《春江花月夜》说课稿1说教材1、《春江花月夜》选自高中音乐欣赏教材中的第二章的第二节,这是一首民族管乐曲。

2、它原是一首琵琶古曲,原名为《夕阳箫鼓》、《夕阳箫歌》等,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郑觐文、柳尧章首次将其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并改名为《春江花月夜》。

3、经过许多艺术家的精雕细刻,这首乐曲已成为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4、这首乐曲,主要描绘了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上荡漾,花影在两岸摇曳的江南美景。

主要的乐器是琵琶、筝、箫等。

说学情我们高中的学生以前没有开设音乐欣赏课,所以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比较差,但对民族音乐欣赏的比较少,兴趣不浓。

说教法根据学生和音乐的特点,我能采用的教学方法的主要是: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有个性的联想,开发创新思维。

(音乐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只有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有个性的联想,才能进一步对音乐的理解,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文化修养不同,往往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是不同的。

所以鼓励他们展开有个性的想象,只要确实是根据音乐想象的都是正确的。

这样不但能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还能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促进创新思维的开发。

)2、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音乐,处进对音乐的理解。

3、音画式教学法:根据音乐,我在电脑里画了几幅画,把抽象的音乐变成具象的画面,让学生结合画面来理解音乐。

(我们的学生欣赏水平比较低,很难指把音乐和它所表现的意景联系起来,甚至有的学生还错误的认为只要是欣赏音乐就是听歌曲,有一次我给学生欣赏《梁祝》时,竟然有个学生问:“老师,怎么光有音乐没有人唱呢?”结合画面来欣赏音乐能够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他们知道音乐还有这么丰富的表现力。

)说学法根据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可用讨论法、分析法、想象法。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我确立了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熟悉我国民族乐器的音色,了解民族音乐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春江花月夜》培养他们民族自豪感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以及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3、能力目标: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欣赏水平。

重点:了解琵琶、箫、筝的音色以及表现力。

重点欣赏其中的“渔歌唱晚”,它是全曲的高潮部分。

(琵琶、箫、筝是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也是我们民族管乐队中的重要乐器。

掌握和了解它们的音色和表现力,对今后的民族音乐欣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难点: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结合画面欣赏音乐的方法促进对乐曲的理解。

)说教学程序一、开始让学生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带着问题去欣赏提出问题:①这首乐曲主要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②这首乐曲用主要乐器是什么?(带着问题欣赏,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质量,还能提高他们想象能力和促进创新思维的开发。

要求学生有个性的联想可以与众不同,只要你确定是根据音乐想象的,就是正确的。

往往音乐是中性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不同,再说,本来《春江花月夜》就是一首古曲,是后人给他取的名。

)二、由学生回答引出讲解主要乐器,结合图片和音响资料认识和了解它们的音色以及表现力。

认识乐器并了解它们的音色。

①琵琶:是民乐中的弹拔乐器,有丰富的表现力,往往表现一些气势磅礴的场面。

有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

(接着放有关琵琶音色方面的音响资料。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琵琶的.音色,加深印象。

)②箫:音色悠扬动听,往往表现柔和的月光。

(放有关箫音色的音响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箫的音色,加深记忆。

)③筝:音色明快,往往表现流水,有著名的独曲《高山流水》。

(放有关筝的音响资料,加深印象。

)三、展示教师对这首乐曲的感受。

(是我根据音乐画的一幅画,并朗诵诗句,促进学生的理解。

)四、讲解结构1、展示乐曲的题目《春江花月夜》。

2、介绍《春江花月夜》3、结构引子主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变奏水云深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G乃归舟尾声五、理性欣赏(因为刚才一开始就进行了没有任何提示下的欣赏,让学生有了初步的印象,现在必须系统的、理性的欣赏。

让学生结合画面和老师的讲解来理解音乐。

)引子部分:琵琶使用弹挑、轮指、模拟江楼上阵阵低沉的鼓声。

使人联想到一夕阳西下,夜幕将临。

箫和筝奏出的声音,似春风在江面上吹起的层涟漪。

江面显得那么的静。

主题:江楼钟鼓:让学生看谱子听音乐。

(主题是全曲的基础,一切音乐都是由主题变奏而来,因此要熟悉主题旋律。

)月上东山箫的演奏表现月亮在东山升起。

风回曲水利用琵琶的滚奏、轮指来演奏,表现了岸边的花草、垂柳在晚风的花影层叠吹指下,婆沙起舞,频频点头的情景。

水云深际表现了江面上、空旷朦胧,水天相接,连锦不断的远山在皎洁的月光下隐约可见。

渔歌唱晚这一段是全曲的高潮作为重点欣赏,它表现了船越来越多,由远而近,江面上顿时热闹起来,江水拍打着江岸,人们在玩耍打闹,欢歌笑语,洄澜拍岸尽情享受,这美丽的江南之夜。

人们玩到了深夜,该回家,他们渐渐的远去,江面上恢复了平静。

让学生讨论:船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江面上由静到动,又由动到静,江水拍打着江岸。

1、这段音乐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来表现这个场面的?2、是怎样表现的?(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琵琶、箫、筝的音色以及表现力的了解。

最后老师总结。

①琵琶在力度上由弱到强,在节奏上由缓慢到激烈,表现了船由远而近,越来越多,最后整个乐队加入,表现了江面上人们玩耍打闹的情景。

②筝有力的划奏与乐队时强时弱的音响,形成江水拍岸,浪花飞溅的景象。

)桡鸣远濑省略G乃归舟尾声:琵琶和筝奏出悠扬、徐缓的、抒情的旋律,前呼后应,结束全曲,它使人联想到:船渐渐远去,江面上风清月白,万籁无声,只有那一轮明月映照着春江流水,江面上泛起粼粼的波光,体现了“静”。

五、手法静→动→静远→近→远这首乐曲有动有静,有远有近,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把江南美丽的夜景→情→景景表现的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2023年《春江花月夜》说课稿2开场白: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春江花月夜》。

一、说教材:《春江花月夜》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一篇。

这门选修课既是对学生以前诗歌学习的继续,也是对学生诗歌学习的深化。

作为选修内容,本教材更是一个专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积累古诗文鉴赏的方法。

第二单元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重在通过对古典诗歌意象的把握,发挥审美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春江花月夜》作为单元首篇,最能体现诗歌意境美的特点。

本诗是流传千年的经典,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是本单元的重点赏析篇目。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本诗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挖掘和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能力目标:⑴、赏析本诗的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⑵、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⑶、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重点和难点解析: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

这是欣赏诗歌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我把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专学生,他们对古文学方面的知识不是很深,但他们却需要从总体上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文化修养和人格素质,因此我把赏析诗歌的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适当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诵读教学法诗歌中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有着和谐的韵律,最适合出声朗读。

通过教师和多媒体音像资料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

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2、讨论法。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

但是要让他们心灵的琴弦响起来。

"语文课应该成为他们发表个人见解的舞台。

只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参与讨论,平等对话,才能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灵感,才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3、讲析法和点拨法。

具体到诗歌《春江花月夜》的鉴赏中,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很难理解诗歌中作者所发出的深沉的宇宙人生的思索,因此在教学中进行简要的点拨很必要。

4、情境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春江花月夜的美、理解春江花月夜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才能。

三、说学法教学的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勾通,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1、联想、想象教学法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用语言塑造的文学形象是间接的形象,但它却能比其它艺术给人更多的审美感受,这是因为它给人提供的想像空间更大,回味余地更多。

因此要感受这些形象,欣赏它们,就要通过想像把语言还原成可视可听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

2、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

”其实就是采取粗读的方法,整体感知。

但《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意蕴极深,还应通过仔细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读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文本。

3、意象分析法。

分析诗歌意象是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

本诗就包含有许多经典意象,如“明月、江水、落花”等,学生要多品味,要将意象连缀,揣摩、感悟诗情,方能体会诗境之隽永、高妙。

四、说教学程序: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搜集关于“月亮”的诗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体验。

1、新课导入。

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学生学过的有关明月的诗句切入,从明月意象导入全篇。

这样导入亲切自然,学生不感到陌生,还能引发学生探究热情——即将学习的诗是如何写月的呢?2、整体感知。

这一部分我承接导入语首先介绍了作者和对诗歌进行简单的介绍,其中把古今对《春江花月夜》的评价介绍多一点,这也是这首诗的独特之处、从而使学生对这首诗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认识,然后播放配乐诗朗诵,使学整体感受诗歌的美妙意境时能够有的放矢。

3、赏析诗歌。

首先给学生介绍了一点欣赏诗歌的方法和理念,中专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