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的精准度和效率。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物理治疗
通过按摩、电刺激等物理 疗法,促进肌肉力量的恢 复和血液循环。
运动疗法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训练,如步行、平衡训练 等,提高肢体功能。
矫形器使用
根据需要,为患者定制矫 形器以辅助行走和日常活 动。
言语障碍的康复护理
语言训练
通过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 训练,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
交流能力训练
分类
根据损伤程度和部位,颅脑损伤 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包括交通事故、跌倒、暴力打击等。
病理
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可能出现出血、水肿、颅内压增高等病 理变化。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表现
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 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
诊断
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 CT、MRI)等手段进行诊断。
05
颅脑损伤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与展望
康复护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康复护理技术不断更新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颅脑损伤康复护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如神经再 生、生物材料、机器人辅助康复等技术的应用,为颅脑损伤患者提供了更好的 康复条件。
康复护理理念的变化
从传统的以治疗为主转变为以预防、康复和功能恢复为主,更加注重患者的全 面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教授患者使用手势、书写等方式进 行交流,提高其沟通能力。
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增强其自信心。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调整 饮食的质地和摄入方式。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或内部病变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
对于患者来说,颅脑损伤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脑功能,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颅脑损伤护理措施。
1. 病情评估和监测: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 维持呼吸通畅: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护士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注意保持呼吸稳定。
3. 颅内压监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升高可能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护士应及时监测颅内压,通过适当的护理措施降低颅内压,如保持头部低位、避免咳嗽用力等。
4.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尿崩症或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护士应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比重,及时调整补液和药物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 防止感染:颅脑损伤患者因病情危重,易发生感染,护士应加强患者的皮肤和口腔护理,保持环境清洁,及时处理伤口,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6. 预防并发症: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炎、褥疮和深静脉血栓等,护士应定期翻身、进行被动运动,及时预防并处理各种并发症。
7. 促进康复:颅脑损伤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护士应积极配合康复科医生进行康复护理,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运动和认知功能。
8. 心理护理: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情绪波动和认知障碍,护士应给予患者温暖关怀,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增强对疾病的信心。
9. 安全护理: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易发生意外伤害,护士应保持患者的环境安全,避免摔倒、撞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10. 营养支持: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进食困难或吞咽功能障碍,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饮食方式,提供高热量、高蛋白的营养支持。
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评估和监测、维持呼吸通畅、颅内压监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感染、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和营养支持等。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常常需要住院治疗并接受护理。
护理工作对于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工作。
一、预防并发症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中,预防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例如,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呼吸、心跳和体温,以确保它们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出现意外情况,我们应该立即对其进行控制和处理。
此外,我们还需要定期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防止病人发生深静脉血栓。
为了预防褥疮,我们需要定期更换病人的体位,并给予合适的饮食和水分供给。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往往无法自主呼吸,需要进行人工通气。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呼吸道畅通,定期监测氧饱和度、通气量和呼吸频率等指标,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
当然,这还需要与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例如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等专业人员。
三、控制颅内压颅内压是衡量重型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颅内压,并控制其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颅内压过高,我们可以通过给予镇静剂、降低体温、进行呼吸机辅助等措施来进行治疗。
此外,在控制颅内压的过程中,还要避免剧烈活动、劳累等刺激。
四、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与其他疾病一样,重型颅脑损伤对病人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病人的生理指标,也需要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
我们可以通过与病人沟通、给予安慰、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等措施来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促进病人的康复。
五、注意营养供给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中,营养供给也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针对病人的特殊情况,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确保其摄取足够的营养成分。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病人的饮食习惯、口腔健康等方面,确保其能够正常进食,并避免发生营养不良等情况。
总之,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我们全面、深入地关注病人的各方面问题,并进行必要的控制和处理。
颅脑损伤康复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康复护理措施颅脑损伤,听起来就让人有点心慌,像是头顶上突然来了个“急刹车”,但别担心,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如何让受伤的小脑袋恢复得又快又好,毕竟,谁都希望能早日重回“战场”啊!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按部就班地来看看这些康复护理措施,嘿,轻松一点儿,咱们也不想让这话题太沉重。
1. 了解颅脑损伤的基本知识1.1 什么是颅脑损伤?首先,咱得知道什么叫颅脑损伤。
简单来说,就是头部受到外力影响,可能导致大脑、颅骨或脑膜受伤。
想想看,像是你不小心摔了一跤,脑袋磕了个痛,结果小脑袋里就开始“闹情绪”了。
症状嘛,可能包括头痛、恶心、意识模糊等等,简直让人心烦。
1.2 为什么康复护理重要?康复护理就像给受伤的小鸟搭个窝,帮助它重新振翅高飞。
没有良好的护理,受伤的地方可能恢复得慢,甚至留下后遗症。
所以,咱们可得重视,做好这些护理措施,让小脑袋早点好起来,毕竟大家都希望能回归正常生活,跟朋友们聊天打屁,享受生活的乐趣。
2. 康复护理措施2.1 休息是金,调整作息首先,休息绝对是王道。
刚受伤时,最好让患者躺下来,多睡觉,睡觉就能养好身体。
可别小看这一点,很多人总觉得“我能坚持”,其实呢,适当的休息会让大脑更快恢复,真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来了就要好好珍惜。
2.2 营养搭配,吃得科学饮食上也得注意,吃点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像鸡蛋、鱼肉、蔬菜水果这些,都是帮助修复脑细胞的好选择。
可以想象一下,小脑袋里的小工人们正在忙着修理,得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建筑材料”。
而且,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免得引起不适。
总之,保持营养均衡,就像给小鸟提供丰富的食物,让它能早日恢复飞翔的能力。
3. 心理支持,轻松面对3.1 交流沟通,倾诉心声康复过程中,心理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受伤的人常常感到孤独、焦虑,没事儿的时候可以找朋友聊聊天,或者看点轻松的电影,舒缓一下情绪。
真心话,有时候只要有人陪伴,就能让人心里踏实许多,仿佛在暴风雨中找到了一个避风港。
关于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总结
关于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总结颅脑损伤是头部受到外力作用所致的脑组织损伤,包括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
由于颅脑损伤病情复杂,变化快,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总结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颅脑损伤的分类及特点1. 闭合性损伤:包括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等。
这类损伤多发生在头部受到直接打击或撞击时,脑组织在颅腔内发生挤压、移位,引起脑组织损伤。
2. 开放性损伤:包括头皮裂伤、颅骨骨折、脑挫裂伤等。
这类损伤多发生在头部受到锐器切割或钝器击打时,脑组织与外界相通,易发生感染。
二、颅脑损伤的护理评估1. 健康史:了解受伤过程,包括暴力大小、方向、性质、速度和作用部位。
了解受伤当时意识状态、伤后有无颅内压增高、脑脊液漏的症状,以及现场急救经过。
2. 身体状况:评估病人的伤后症状和体征,特别是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神经系统体征的动态变化。
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判断颅脑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3. 心理和社会支持情况:了解病人和家属对颅脑损伤及其预后的心理反应,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三、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1. 现场急救: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禁用吗啡止痛。
有明显大出血者应补充血容量,无外出血表现而有休克征象者,应查明有无头部以外部位损伤,如合并内脏破裂等。
开放性损伤有脑组织从伤口膨出时,在外露的脑组织周围用消毒纱布卷保护,再用纱布架空包扎,避免脑组织受压,并及早使用抗生素和TAT。
记录受伤经过和检查发现的阳性结果。
2.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3. 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对昏迷病人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定期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4. 脑水肿的护理:颅脑损伤后,脑组织易发生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
应限制水钠摄入,保持病室安静、整洁,避免刺激。
必要时给予脱水剂、利尿剂等药物治疗。
5. 感染预防:开放性颅脑损伤易发生感染,应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监测生命体征:对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
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维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
道分泌物,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3.控制颅内压: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力,如提高床头高度、控
制患者体位、降低氧需求等,以减少颅脑组织进一步受损。
4.保持神经功能: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避免剧烈刺激,注意饮食营养,提供适当的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
5.预防并处理并发症: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
颅内感染、脑水肿、肺炎等,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预防和处理。
6.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药物进行治疗,
如抗感染药物、脱水药物等。
7.心理关怀: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积极乐观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
8.家属教育及支持:向家属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措施,
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要点与病情观察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要点与病情观察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的直接或间接打击,导致脑组织受损及相关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在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时,有几个要点需要特别注意,同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重要的护理要点1.确保患者的安全:颅脑损伤患者常常会出现意识障碍、运动协调障碍等症状,容易发生跌倒或其他不慎事故。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确保患者周围的环境安全,及时清除障碍物,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2.保证良好的呼吸通畅:脑损伤可能导致呼吸中枢受损,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的情况。
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呼吸情况,必要时采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3.保持适宜体位: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来说,正确的体位是十分重要的。
侧卧位可减少颅内压,防止窒息,同时保持口鼻部通畅。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头部要保持在中立位或轻度后倾位,避免颈椎过度屈曲。
4.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应经常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脉搏等。
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合理控制液体摄入:颅脑损伤患者常常伴有脑水肿和脑压增高,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液体的摄入量,以防止出现水肿加重和颅内压增高的情况。
6.定期翻身和肢体被动活动:对于长期卧床的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期翻身,避免压疮发生。
同时,进行肢体被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
二、病情观察要点1.意识水平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的意识水平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护理人员需要每日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并观察出现意识改变的迹象,如昏迷、嗜睡、烦躁等。
2.瞳孔的观察:瞳孔的变化可以反映颅内压的变化。
护理人员需要观察瞳孔的大小、形态、对光反应等情况,并及时记录。
3.呼吸状态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状态常常不稳定,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和深浅的变化。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突然停止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4.肢体运动功能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出现肢体运动的障碍,如瘫痪、肌张力异常等。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伤害,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能够更好地护理颅脑损伤患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供有效的护理。
在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我们需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保持患者头部的正中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
我们需要进行神经功能监测。
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往往受到严重损害,因此需要进行神经功能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神经功能异常。
常用的神经功能监测方法有瞳孔反射、意识水平评估、肌力评估等。
通过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可以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提供有效的治疗。
颅脑损伤患者的头部抬高是十分重要的。
抬高头部可以减轻颅内压,改善脑血流灌注。
护理中,我们可以使用枕头或护颈枕等辅助工具,将患者的头部抬高。
同时,还需要定期翻身,避免压迫造成的血液循环不畅,加重脑损伤。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
颅脑损伤会对患者的体温调节能力造成影响,容易出现体温升高或降低的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节。
例如,对于体温升高的患者,可以采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的方法;对于体温降低的患者,可以加强保暖措施,避免寒冷引起的进一步损伤。
除了以上护理措施,我们还需要关注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颅脑损伤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在护理中,我们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困难,调整心态,增强康复信心。
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和倾听,提供适当的心理援助,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的实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神经功能监测、头部抬高、体温调节和心理护理等措施,可以提供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在实施护理措施时,我们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头部有无破损、出血。
2、评估患者的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了解患者的既往健康状况。
3、了解患者有无头痛及恶心呕吐症状,有无颅内压增高的征象。
4、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反应,患者的自理能力及配合程度。
二、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2、观察颅内压增高的表现,重视患者的主诉,观察头痛性质和程度,如头痛剧烈、呕吐加重、躁动不安等变化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术前准备。
3、卧位:抬高床头30度,以利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持续吸氧。
5、注重营养支持及体液平衡。
6、遵医嘱合理应用脱水剂和抗生素,降低颅内压,预防感染。
7、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妥善放置引流管。
8、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1、避免情绪激动,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2、肢体瘫痪者给予功能锻炼,癫痫患者指导按时服用抗癫痫药物,躁动患者给予适当约束,防止意外发生。
3、根据病情,指导患者禁食或进流食、半流质。
四、注意事项1、指导卧床休息,减少外界刺激,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畏惧心理。
2、对意识不清或肢体功能障碍者,应保持肢体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及肢体挛缩和畸形。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或其他因素造成的脑组织的损害。
这种伤害可能导致轻微的头痛和恶心,也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生命危险。
因此,对于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颅脑损伤护理措施。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损伤患者常常出现呼吸困难,护士应及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暂停或窒息的情况,应立即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如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机。
二、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指标。
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调整体位、给予药物治疗等。
三、控制颅内压颅脑损伤后,患者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情况,这会对脑组织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和反应,以及意识状态的改变。
同时,应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如保持头部低位、控制体液平衡、给予镇静剂等。
四、预防感染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
因此,护士应加强患者的皮肤和黏膜护理,保持清洁干燥。
同时,要注意手卫生和消毒,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五、提供情绪支持颅脑损伤后,患者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情况。
护士应给予患者积极的情绪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困难,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六、合理用药针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具体情况,护士应根据医嘱合理用药。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止痛药、抗炎药等。
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七、营养支持颅脑损伤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和治疗的需要,常常出现食欲不振、吞咽困难等问题。
护士应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提供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如有需要,还可以通过胃管或肠道外营养支持的方式补充营养。
八、康复护理颅脑损伤患者在恢复期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和改善受损的功能。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根据康复医师的指导,开展相应的康复护理工作,如运动训练、语言训练等。
颅脑损伤的护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概念】
颅脑损伤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骨及脑组织的损伤,可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闭合性颅脑损伤。
【护理评估】
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及神经系统体征、自理能力等。
【护理问题】
1、意识模糊:与脑损伤、颅内压增高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脑损伤后意识不清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脑损伤后高代谢、呕吐、高热等有关。
4、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脑损伤后意识和肢体功能障碍有关。
5、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脑疝及癫痫发作。
【护理措施】
1、及时有效的急救: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脑疝者立即静脉快速输入脱水剂,有休克者及时补充血容量。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舌后坠时放置口咽通气道,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等并认真做好记录。
4、做好术前准备:皮试、备皮、导尿等。
5、心理护理:关心与鼓励,消除患者焦虑和恐惧,配合治疗。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健康指导】
1、外伤性癫痫病人应定期服用抗癫痫药物,不能单独外出、登高、游泳等,以防意外。
2、制定康复计划,进行功能训练,以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3、注意保护好颅骨缺损部位,若有不适,及时就诊。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护理措施】
(八)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1、出血—(颅内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立即
报告医生,输血、止血剂,并做再次手术准备 或行腰穿抽出血性脑脊液。
2、感染—(切口、颅内、肺部,泌尿系)注意 无菌操作,应用大量抗菌素、提高抵抗力,正确 处理脑脊液外漏,防止感染引起颅高压。
概述
•
颅脑损伤仅次于四肢损伤,占第二
位,分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
其中脑损伤病情重、变化快、致残率和
死亡率高。
第一节头皮损伤
• 头皮解剖:分五层(皮肤、皮下、帽状腱膜、 腱膜下、颅骨外骨膜)外科将前三层视为一层。
• 特点:血运丰富,抗感染和愈合能力强;但因组 织致密,血管固定,不易回缩,损伤后出血多。
• 处理: 1、卧床休息1-2周,尽量减少脑力劳动。 2、对症:头痛、头昏-镇静、止痛; 50%GS20ml 静注。 3、注意观察,防颅内血肿发生。
二、脑挫裂伤
(Cerebral 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 概念:外力打击头部引起脑膜、脑血管及脑组 织破损、出血时称之。其特点:昏迷时间较长,程 度深,有相应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出现。 • 表现:
时可触及骨折凹陷重者有脑受压现象。 • 主要依靠X线照片来诊断:
1、头颅X线摄片:X线正侧位照片(凹陷 骨折加摄切线位)。
2、CT扫描。
• 处理:
1、线形、星形骨折-不必处理, 跨过脑 膜中A沟骨折应密观察。
2、粉碎性骨折-无症状不处理, 有骨片 刺入脑组织时应取出,并缝合脑膜。
3、凹陷性骨折-深度﹤1cm可不处理, ﹥1cm,尤其是有压迫症状的要撬起复位。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PPT课件(2024版)
发生机制
• 颅骨骨折的性质和范围取决于致伤物的大小 和速度
• 外力作用于头部的方向和部位
解剖概要 颅骨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分
骨折机制
1.颅底骨折(skull base fracture)
• 颅底部的线性骨折多 为颅盖部骨折延伸至 颅底,也可有间接暴 力引起。
• 根据发生部位分为: • 一)颅前窝骨折 • 二)颅中窝骨折 • 三)颅后窝骨折 • CSF漏、颅N损伤、
• 慢性硬膜下血肿有临床症状者,一经确诊应尽 早手术,可采取钻孔引流术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病人预后较硬膜 外血肿病人差。
• 慢性硬膜下血肿预后好。
三、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包括脑挫伤和脑裂伤, 【病理生理】 脑水肿高峰期在伤后3-4天,可能有癫
痫、脑积水及脑萎缩等后遗症 【临床表现和诊断】:
1、意识障碍 2、局灶症状和体征 3、头痛、呕吐 4、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5、特殊类型:脑干损伤 6、诊断依“CT”和“MRI”检查
(3)骨膜下血肿
常位于骨膜与颅骨外板之间,颅骨骨 折引起。由于解剖结构特点,导致血肿常 界限于颅骨骨缝。
• 治疗:
小的头皮血肿,1~2周自行吸收。(冷热 )
大的头皮血肿,4~6周自行吸收,可适当 加压包扎,防止血肿扩大。同时预防感染 应用抗生素,一般不穿刺抽吸以免感染。
2.头皮裂伤 Scalp Laceration
脑损伤的发生机制
• 两种作用力(直接损伤):
• 1、接触力(冲击力、冲击伤):物体与头部直 接碰撞,由于冲击、凹陷骨折或颅骨的急速内 陷和弹回,而导致局部脑损伤(着力部位)受 伤轻可无昏迷。
• 2、惯性力:来源于受伤瞬间头部的减速或加 速运动,使脑在颅内急速移位,与颅壁相撞, 与颅底摩擦以及受大脑镰、小脑幕牵拉而导致 多处或弥散性脑损伤。
开放性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开放性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执行外科手术前护理常规。
2、应迅速评估患者创伤局部和头部以外部位损伤情况,如有合并
内脏损伤破裂出血等,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3、严密观察患者瞳孔、神经系统病症等变化,评估颅内压或脑水
肿的进展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
4、患者有脑组织从伤口膨出时,用消毒纱布保护,进行架空包扎,
避免脑组织受压。
对插入的异物不可贸然拔出,以免引起颅内
大出血。
术后护理
1、执行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2、监测患者颅内压(ICP)、瞳孔、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
的变化。
3、对于去骨瓣减压有颅骨缺损患者应注意保护骨窗局部,防止受
压、碰撞,避免继发性脑组织损伤。
4、继续实施降低颅内压的措施,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TAT。
5、观察患者伤口及敷料情况,是否有感染或渗血渗液。
注意观察
有无脑脊液漏。
脑脊液漏时取半卧位,床头摇高30°或患侧卧
位,枕上垫无菌巾。
6、患者术后若出现颅内压增高、脑疝、术后血肿等并发症,应立
即报告医生,做好抢救或再次手术准备。
7、对因颅脑损伤导致外伤性癫痫的患者应告知抗癫痫药物使用方
法和注意事项,不可突然中断服药,不能单独外出、登高、游泳等,以防意外。
8、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坠积性肺炎和
深静脉血栓;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及肢体活动,注意有无偏瘫、失语、癫痫等。
2、严密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并注意观察低血钾征象。
3、合并颅底骨折者注意耳、鼻有无脑脊液外漏。
4、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
【护理措施】1、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意识、瞳孔等,观察72小时,稳定后在酌情根据医嘱观察。
3、颅底骨折、耳鼻有脑脊液漏者,用消毒纱布覆盖,切忌用棉花填塞。
4、保持呼吸道通畅,准备好吸痰用物,随时准备做好气管切开的配合和护理。
5、注意口腔内有无松动牙齿,若有松动应拔除。
若有假牙应取下交给家属保管。
6、躁动患者应加保护性约束。
7、外伤性癫痫患者按癫痫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1、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
2、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可适当的进行外活动(颅骨缺损者要戴好安全帽外出,并有家属陪护,防止意外发生)。
3、告知患者颅骨缺损的修补,一般在脑外伤术后的半年后。
4、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随访。
5、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压氧等。
【附:脑脊液外漏护理常规】1、体位:神志清醒,生命征正常,无合并其他损伤者,取坐位或半坐位。
睡眠时取患侧卧。
目的:防止脑脊液逆流引起颅内感染。
昏迷病人取侧卧或平卧侧头位。
如果脑脊液漏量过多,应取平卧位,防止低颅压。
2、健康教育内容:确诊脑脊液外漏患者,不能填塞、不能抠鼻、耳、擤鼻涕、打喷嚏,不做头后仰动作,不能抽吸样咳痰,防止脑脊液逆流或气颅,造成逆行感染的危险。
3、禁忌的护理操作:禁止经鼻插胃管、经鼻吸痰;禁止用药冲洗鼻腔或耳道。
做好口腔护理,及时用棉球将脑脊液吸干。
4、观察要点:观察脑脊液漏出量、性质、颜色,持续时间,并做好记录。
每天漏出量不能超过500ml。
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征,特别是体温的变化,防止颅内感染。
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流程
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流程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急症情况。
为了尽快提供专业的紧急护理,以下是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流程的一般步骤:1. 识别并确认颅脑损伤:首先,急救人员需要快速评估现场情况,确定是否存在颅脑损伤的可能性。
常见的颅脑损伤症状包括头部外伤,意识丧失,呕吐,抽搐,头痛,视力改变等。
2. 维持患者呼吸通畅: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
如果患者有咽喉部受伤或有意识丧失,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托起下颌向前拉或使用气道管理装置。
3. 控制大出血: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大出血情况,及时进行控制。
这可能需要应用直接压迫、提升患肢、应用止血带、使用止血药或进行血管修复。
4. 维持循环稳定:监测并确保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
如果患者处于休克状态,立即采取措施,如静脉输液、升高下肢、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等。
5. 保护脑部:通过控制颅内压力来保护脑部免受进一步损伤。
可以采取头部抬高30°的姿势,避免颈部过度伸直或过度屈曲,避免频繁移动患者头部。
6. 监测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记录呼吸、心跳、血压、意识状态等重要指标,并及时通报给急诊医生。
7. 给予辅助氧疗:如果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困难,可以通过面罩或鼻导管给予辅助氧疗。
8. 保持体温稳定:维持患者的体温稳定,避免过度受冷或过热。
9. 准备转运:一旦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可以准备将患者转送至医院。
在转运过程中,要保证患者的稳定,并将相关随时记录和报告交给医院急诊科医生。
总之,对于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关键是迅速而准确地识别和评估损伤程度,并采取正确的措施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及时的院前急救护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颅脑损伤对患者的影响,并提供有利于患者康复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
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昏迷时间长,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治疗困难,护理复杂,死亡率高,
除应及时诊断和抢救治疗外,还应精心合理的加强临床护理,这不仅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也是对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和促进病人康复、减少致残率的重要环节。
一.常规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生命体征的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是反应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如出现血压下降、呼吸深慢、脉搏缓慢,多提示脑疝的早期表现。
2.意识状态意识的改变与脑损伤的轻重密切相关,是观察脑外伤的主要表现之一,在护理上通过对格拉斯评(格拉斯评分是意识障碍的评分,第一级是昏迷小于30min,分数13-15;第二级昏迷30min-6h,分数8-12;第三级昏迷大于6h,分数低于7分,它是从睁眼语言运动三方面来评价1.睁眼:能自行睁眼 3分,呼之睁眼 2分,刺痛睁眼 1分。
○2.语言:能对答,定位准确5分,能对答,的○
定位有误 4分,能说话,不能对答 3分,仅能发音,不能说话 2分,不能发音 1分○3.运动:能完成吩咐的任务6分,手能指向刺痛部位 5分,刺痛时,四肢回缩4分,刺痛时,双上肢过度屈曲3分,刺痛时,四肢过度伸展2分,刺痛时,四肢松弛刺,无反应1分)分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3.瞳孔变化。
检查瞳孔的变化,可观察到是否有脑疝的形成。
如瞳孔进行性散大,光反射消失,并伴有严重意识障碍和生命体征变化,常是颅内血肿或脑水肿引起脑疝的表现。
二、精心护理
1.体位对颅脑损伤或手术的患者,给予床头抬高15~30度头偏向一侧,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增加肺部通气量,并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呼吸道。
2.吸痰因脑损伤而出现昏迷的病人,由于舌肌松驰、舌根后坠,咳嗽反射消失,下气道分泌物积滞,极易出现窒息和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因此在护理上应尤为注意,除应及时吸收痰液外,还应在病情稳定允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翻身叩背,以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褥疮的护理要定时为病人翻身,在尾骶部和其它骨突出部位垫气圈和泡沫垫,经常按摩受压部位。
对于尿失禁或出汗多的患者,要经常更换床单、衣服,保持平整、干燥。
4.消化道的护理昏迷三天以上的患者应给予鼻饲。
由于病人长期不能进食、消化和吸收功能大大增加。
所以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汁食物,食物应每4小时由胃管注入,注入食物的温度不可过高或过低,过高可引起食道和胃粘膜烫伤,过低则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
5.口腔及眼的护理对长期昏迷、鼻饲患者,每天用2~3%硼酸过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病员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眼睑不能闭合的病员,角膜可因干燥而易发溃疡,同时伴有结膜炎,应除红霉素眼油膏或盖凡士林纱布以保护角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6.高热护理由于脑外伤累及到体温调节中枢发生中枢性高热,加重脑水肿,还可加速脑脊液的分泌,使颅内压增加,体温如果高于40℃,会使体内各种酶类的活性下降,造成脑代谢降低甚至停止,降温可使脑细胞耗氧量减少,降低机体代谢,有利于脑细胞的恢复,主要靠冬眠药物加物理降温,同时给予皮质激素治疗,而感染所致的发热,一般来的较迟,主要靠抗生素治疗,辅以物理降温。
7.输液护理在脑损伤急性期,生命体征不平稳,需要输液治疗,通过输液,进行抗炎、止血、脱水的治疗。
输液速度不易过快,否则易引起肺水肿、脑水肿。
高渗脱水剂要快速滴入20%甘露醇250ml,要求半小时内输入,否则就失去脱水意义,治疗中记录24小时液体
出入量。
8.神经功能恢复的护理昏迷或长期卧床病员,由于活动少,容易发生肌腱、韧带退休和肌肉萎缩,关节日久不动也会强真而失去正常功能,所以护理病员时应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给病人按摩、帮助病人做肢体的被动运动,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力,防止关节挛缩,帮助恢复功能,也可预防下肢深部静脉血栓的形成。
一般护理
1体位意识清醒者采取斜坡卧位,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昏迷病人或吞咽功能障碍者宜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以免呕吐物、分泌物误吸。
.2 饮食护理一般病人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呕吐频繁宜暂禁食,昏迷病人须禁食。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由于交感神经麻痹使胃肠血管扩张,淤血。
由于迷走神经兴奋使胃酸分泌增加,损害胃黏膜屏障,导致粘膜缺血、局部糜烂出血,消化道出血也是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之一。
因此应防治胃肠道出血或腹泻,密切观察。
并采用胃肠外营养。
3降低体温由于伤口感染或中枢性体温调节失常常导致患者发烧,高热使机体代谢增高,加重脑组织缺氧,应采取物理降温,如冰袋降温、温水擦浴、冰帽降温,禁忌擦浴后颈、前胸、腹部。
必要时采用冬眠低温疗法。
4躁动的护理躁动不安是脑挫裂伤急性期的常见表现,护士在排除颅外因素(缺氧、尿潴留、肢体受压)后。
首先应考虑是脑水肿或颅内血肿所致的颅内高压。
床旁加床栏或约束带以防病人坠床,当患者突然由安静转为躁动或自躁动转为安静,应及时通知医生,观察病情是否加重,不能掉以轻心。
5加强呼吸道管理
5.1呼吸功能障碍是颅脑外伤最常见死亡原因,因此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或血液。
5.2观察呼吸频率、节率并准确记录。
5.3昏迷或术后病人应常规持续吸氧3-7天,采用鼻导管中等浓度吸氧,氧流量2-4L/min。
5.4加强人工气道管理,对气管切开的患者应设置气管切开护理盘,每日更换,每小时常规气道冲洗气道,痰液随时吸引。
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时可用生理盐水50ml加糜蛋白酶5mg,配成溶液滴入套管内稀释痰液,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每次吸痰不超过15S。
6严密病情观察
6.1意识状态意识是反映颅内压增高程度的重要指证,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对病人反应做出评分,以判断意识状态的变化,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案。
6.2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血压有无上升,呼吸节律、深浅度,是否有呼吸困难和呼吸暂停,及脉搏的强弱变化,如几项指标同时变化,应识别是否是颅内压增高所致的代偿性生命体征。
6.3瞳孔正常瞳孔2-5mm,双侧等大同园,对光反射灵敏。
颅脑损伤的患者因损伤部位不同常引起瞳孔变化。
如伤后立即出现一侧瞳孔散大,是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所致。
如双侧瞳孔时大时小,变化不定,对光反射消失伴眼球运动障碍,常见脑干损伤的表现。
因此应严密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7.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由于颅内压增高可以导致脑疝发生,因此瞩患者避免剧烈咳嗽及用力排便。
因剧烈咳嗽及用力排便都可以引起胸腔压力增高,导致颅内压增高。
护士应严密观察以发现压力升高的早期征兆,和保护病人防止颅内压升高的状况。
颅内压增高给予脱水药及利尿药治疗时要注意用药后的病情变化,它是医生调整药物间隔时间的依据。
8.其它:在做好以上护理措施的同时也要做好紧急手术前常规准备。
并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以取得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