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周边的非遗文化传承
宁夏贺兰山岩画的导游词
宁夏贺兰山岩画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宁夏贺兰山岩画。
我将为大家介绍这里的历史背景、岩画特点以及岩画保护工作等内容。
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贺兰山岩画的独特之处。
一、历史背景贺兰山岩画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贺兰山岩画分布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的贺兰山脚下,是中国甲骨文遗存的主要地区之一。
它们的绘制时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些岩画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工艺品、狩猎、舞蹈、祭祀等丰富的信息。
二、岩画特点1.种类繁多贺兰山岩画种类繁多,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几何图案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人物岩画,可以看到人们的身姿、衣着和发型,这些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写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2.艺术风格独特贺兰山岩画的艺术风格独特,既展现了古人的审美观念,又融入了当地人的民间艺术特色。
岩画中的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愉悦。
3.文化内涵丰富贺兰山岩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古代社会、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
岩画中的动物形象和几何图案等都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生活和宇宙的认知和理解。
三、岩画保护工作贺兰山岩画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近年来,贺兰山岩画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修复保护专业团队对破损、褪色和剥落的岩画进行修复保护,使其恢复原貌,延长岩画的寿命。
2.环境保护加强周边环境整治,保持山清水秀,防止人为破坏和自然侵蚀对岩画的损害,确保岩画的长期保存。
3.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各类展览、讲座和科普活动,提高公众对贺兰山岩画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促进人们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四、参观须知1.遵守规定请游客朋友们务必遵守参观规则,不要触摸和刻画岩画,不要乱丢垃圾,保持参观秩序。
2.注意安全参观时请留意山体状况,避免发生滑倒和摔伤等安全事故。
尤其是在雨雪天气,山体更加湿滑,请务必小心行走。
3.文明出游在参观过程中,请保持良好的游客形象和文明行为,不喧哗、不吸烟,共同营造良好的游览氛围。
贺兰石雕:宁夏文化的艺术珍品
贺兰石雕:宁夏文化的艺术珍品图1 何立宁峥嵘险峻的塞上名山贺兰山,曾历经沙场狼烟,饱含沧桑和悲怆,闻名于世的贺兰石便产自其中。
清雅莹润的贺兰石独具地域特色,质地均匀细密,雕刻而成的工艺品,既显塞北粗犷豪放的风格,又具江南细腻灵巧的神韵,集使用、观赏和收藏于一身,是宁夏独有的文化符号与艺术珍品。
工匠何立宁(图1),是一位贺兰石雕刻技艺的传承人,他以精细的刀工、新颖的俏色(雕刻技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作品,蜚声遐迩。
紫底绿彩 宁夏之宝驶入距银川市30公里的滚钟口,举目西望,笔架山的悬崖峭壁上有一道岩层,仿佛紫云萦绕,贺兰石便出自这里。
亿万年沧海桑田的变迁,锻造了贺兰山巍峨粗犷的外貌,而它的精华,则镶嵌于海拔2 600米左右的悬崖上,是大自然经过数亿年的磨炼而形成的精灵。
穿越贺兰山,走进银川市,开启探秘贺兰石华丽变身之旅,贺兰石“快刀手”何立宁的雕刻艺术工作室就在西夏区梧桐花园门口的一间门店里。
进入“贺兰石坊”工作室,何立宁停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迎了上来,随着他的指点与讲解,琳琅满目的贺兰石作品瞬间“活”了起来,仿佛在无言地展现着旷世的风采。
各类作品中,有可握于掌中的袖珍篆刻章,有摆于案上的贺兰石砚,有立于门庭的半米多高的大型摆件。
设计题材上,青山绿水、花鸟鱼虫、神话传说无所不包;雕刻手法上,不乏做工精细的平雕、图案奇特的浮雕,乃至构思别致的镂空立体雕,多样广泛。
每一件都色彩斑斓,风格淳朴,造型逼真,形态各异,让人叹为观止。
(图2)端详着一件件贺兰石作品,何立宁满含深情,解开“快刀”的秘密。
何立宁拿出一块印章坯石料,提刀就来。
在他的刀下,一笔一画笔力挺进,笔走龙蛇一字见心,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只是两分多钟,毛主席诗词《清平乐·六盘山》就跃然石上,46个字字体豪放,笔力遒劲,令人惊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为了把这首词艺术地展现在贺兰石上,他在书法和刀法的结合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在石头上刻字,要会写书法,懂书法运笔。
宁夏的非遗文化遗产
宁夏的非遗文化遗产在咱们大西北的宁夏,藏着不少宝贝呢,这些可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样都透着浓浓的乡土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今天,咱们就聊聊宁夏那些让人爱不释手的非遗文化,保证让你听完心里头暖洋洋的。
一、宁夏花儿,唱响黄土高原的旋律说起宁夏,不得不提的就是“宁夏花儿”。
这可不是普通的花,它是一种民歌,唱起来高亢嘹亮,就像那黄土高原上的风,自由又奔放。
一到节假日,或是田间地头,你就能听到乡亲们用这独特的嗓音,唱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二、剪纸艺术,剪出生活的多彩走进宁夏的农家小院,墙上、窗户上,总能看到那些精美的剪纸作品。
红的、绿的、黄的,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剪出了花鸟鱼虫,也剪出了丰收和喜庆。
这手艺啊,得靠一双巧手和一颗细腻的心,一刀一剪之间,都是对生活的热爱和祝福。
三、泥塑技艺,捏出童年的记忆小时候,谁没玩过泥巴?但在宁夏,玩泥巴可是能玩出大名堂的。
这里的泥塑艺人,用黄泥巴就能捏出活灵活现的人物、动物,还有那些充满故事性的场景。
看着这些泥塑作品,就像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四、刺绣工艺,绣出女人的柔情在宁夏,刺绣可是女人们的拿手好戏。
她们用针线在布上穿梭,绣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
这些图案有的是花鸟鱼虫,有的是吉祥文字,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女人们的智慧和情感。
穿上这样的刺绣衣裳,整个人都显得特别精神、特别有韵味。
五、回族服饰,穿在身上的文化说到宁夏的非遗文化,怎能不提回族服饰呢?回族服饰以其独特的款式和色彩,展现了回族人民的审美和文化传统。
男人头戴白帽,身穿长袍;女人则戴着盖头,穿着长裙和绣花鞋。
这些服饰不仅美观大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六、皮影戏,光影间的古老故事皮影戏是宁夏民间的一种传统戏剧形式。
艺人们用兽皮或纸板做成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通过操控这些剪影来讲述各种故事。
这种表演形式既神秘又有趣,让人在光影交错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七、社火表演,热闹非凡的民间庆典每逢春节或重大节日,宁夏的乡村就会举行盛大的社火表演。
银川贺兰山风景区神秘少数民族文化之旅
银川贺兰山风景区神秘少数民族文化之旅在银川的贺兰山风景区,隐藏着一个神秘的少数民族文化。
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风俗习惯,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一探究竟。
让我们一同展开这场神秘的少数民族文化之旅。
银川贺兰山风景区坐落在贺兰山脉之间,是充满野性美的自然风景区。
然而,这里并不仅仅只有美景,还有着多个少数民族栖息和繁衍生息。
这些少数民族保持着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形成了一个多元而神秘的文化宝库。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当地的民族——回族。
回族是这一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也是中国的众多少数民族之一。
他们的祖先是穆斯林,信奉伊斯兰教,因此,回族文化中的伊斯兰文化成分很重要。
在回族人的生活中,穆斯林礼仪和习俗贯穿始终。
每年的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回族人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展示出独特的风采。
其次,同样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塞族也是我们的对象之一。
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也是具有独特文化的群体。
塞族的文化以牧民生活为主题,他们以放牧为生,对牛羊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们的服饰多用皮革和毛皮制成,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已经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而最神秘的少数民族文化之旅当属撒拉族。
撒拉族是特色鲜明的民族,他们信奉藏传佛教,并且有着特殊的婚姻习俗。
撒拉族的婚礼充满了仪式感和神秘色彩,比如他们会在新婚夫妻头顶盖上白色的长巾,象征着祝福和纯洁。
此外,撒拉族的舞蹈和音乐也是独特的。
他们的舞蹈动作独特而热情,配合着撒拉族的音乐,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体验。
除了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之外,银川贺兰山风景区还有着其他令人惊叹的景观和活动。
例如,你可以参观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作坊,亲手制作一些特色的手工艺品,感受工艺品的独特魅力。
同时,你也可以参加一些民俗表演,观赏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舞蹈和音乐,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
在这次神秘的少数民族文化之旅中,我们领略了银川贺兰山风景区的风光和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通过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我们能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
贺兰山岩画介绍
贺兰山岩画介绍一、地理位置及分布贺兰山岩画位于中国西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贺兰县境内,它是中国古代北方西戎、匈奴、鲜卑、突厥、党项、蒙古等民族遗留下来的艺术作品,创作时间自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一直延续到西夏时期(公元1038~1227年)。
贺兰山岩画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东麓的20余个沟口,岩画总数达数万幅。
岩画笔法简洁,造型粗犷,构图朴实。
刻制方法有凿刻与磨制两种。
内容涉及狩猎、放牧、征战、舞蹈、祭祀等方面。
此外,还有狼、鹿、羊、犬、虎、马等动物以及抽象符号等。
贺兰山岩画多方面、多层次地反映了当地古代先民的生活与信仰,是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迁徙史、文化史、艺术史等方面的珍贵形象资料。
二、内容与表现形式内容:贺兰山岩画主要有:动物岩画,种类有羊、马、牛、鹿、狗以及少数禽类与爬行动物。
这类岩画占了贺兰山岩画的绝大部分;人物岩画,有全身像、人面像以及肢体、器官等图像;天体岩画,有太阳、星辰、云朵等;工具武器岩画,有弓箭、盾牌、车辆等。
除此而外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建筑、植物、符号岩画以及时代较晚的文字题刻等。
题材:贺兰山岩画的题材,以狩猎、畜牧为主要内容,另外舞蹈、交媾、争战、械斗等也是岩画中常见的题材。
表现形式: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
以人首像为主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其次为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
人首像画面简单、奇异,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圆顶帽。
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的挽着发髻,风姿秀逸,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追求。
有的大耳高鼻满脸生毛,有的口衔骨头,有的面部有条形纹或弧形纹。
还有几幅面部五官似一个站立人形,双臂弯曲,两腿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图腾巫觋的造型形象。
动物图形构图粗犷,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有奔跑的鹿,有双角突出的岩羊,有飞驰的骏马,有摇尾巴的狗,有飞鸟的图形与猛兽的形象,有部分人的手与太阳的画面,还有原始宗教活动的场面。
贺兰山岩画感悟
贺兰山岩画感悟贺兰山岩画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珍贵遗产之一。
这些岩画位于宁夏贺兰山地区,被认为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岩画群之一。
这些岩画以其丰富多样的内容和精美的艺术表现形式而闻名,给人们带来深深的感受和启发。
首先,贺兰山岩画展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文化。
岩画中描绘了狩猎、家庭生活、农耕、舞蹈等各种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古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
这些画面中所描绘的各种物品、服饰和工具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线索。
其次,贺兰山岩画表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渴望。
在这些岩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动物、植物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这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这些画面中流露出古代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和深思。
同时,贺兰山岩画也体现出古代人们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才华。
这些岩画以其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无论是线条的运用还是色彩的呈现,都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艺术的高度理解和掌控。
这些岩画所传递出的情感和意境,通过几千年的时光沧桑,依然能够触动人心。
贺兰山岩画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艺术本身,更在于它对于我们的启示和教育。
通过欣赏这些岩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人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历史和传统。
同时,这些岩画也提醒我们珍惜自然、崇尚美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
总的来说,贺兰山岩画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它以其丰富多样的内容、精湛的技巧和深远的意义而吸引人们的注意。
通过欣赏这些岩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感受到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的追求。
这些岩画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探古代文明的窗口,也为我们提供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的深思和启示。
宁夏非遗文化
宁夏非遗文化
宁夏非遗文化指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的手工艺制作、传统音乐舞蹈、传统戏曲表演等。
以下是一些宁夏非遗文化的代表性项目:
1.镶嵌骨雕:宁夏是中国著名的骨雕制作中心,镶嵌骨雕是宁
夏非遗的代表之一。
这种手艺源于回族的传统骨雕工艺,并融合了汉族的玉雕和民族绣工艺。
2.宁夏纸扇:宁夏纸扇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丽的图案而闻名。
制作宁夏纸扇需要多个工序,包括纸的制作、骨架的制作和纸面的绘制,每一步都需要手工完成。
3.宁夏茶艺:宁夏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之一,宁夏茶艺是回
族传统文化中的代表。
宁夏茶艺将茶叶制作、冲泡和品尝的技艺融为一体,强调礼仪和心境。
4.回民小吃:宁夏回民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而闻名。
宁夏回民小吃以羊肉为主要原料,如羊肉泡馍、羊肉烧卖等。
5.回民文化研究:宁夏回民文化研究是对回族传统文化、语言、宗教和民俗等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领域。
宁夏回民人口占宁夏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回民文化研究对于了解宁夏非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宁夏非遗文化是宁夏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回族人
民世代传承和创新的精神,对于推动宁夏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皮影戏新闻稿
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经贺兰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挖掘,当地衰落了多年的皮影戏被选送到自治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戏又称“牛皮影戏”、“灯影戏”,是长期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种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戏。
它用灯光把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照射在白色的影幕上,配合音乐、唱白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形式。
它既是所有中国造型艺术(如剪纸、绘画、工艺美术、雕刻等)的结合,又是所有传统表演艺术(如京戏、地方戏、相声、口技等)的综合。
据统计,目前全国范围内掌握皮影制作的不超过500人。
皮影戏又称“牛皮影戏”、“灯影戏”,是长期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种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戏。
它用灯光把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照射在白色的影幕上,配合音乐、唱白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形式。
它既是所有中国造型艺术(如剪纸、绘画、工艺美术、雕刻等)的结合,又是所有传统表演艺术(如京戏、地方戏、相声、口技等)的综合。
贺兰皮影在继承陕西皮影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道具造型生动而逼真,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
脸谱与服饰无凿无痕,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繁简得宜,虚实相生。
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既充实又生动,通体透剔而四肢灵活,充分借鉴了戏曲脸谱、民俗装束与剪纸艺术的精华。
人物身高不超过一尺,通常采用侧身五分脸,线条细腻而流畅。
头发、胡须采用山羊毛为材料,不柔不僵。
男女角色脚底都在同一水平线上,表演时静动分明。
整体造型以墨绿、暗红为主色调,显得古朴而典雅。
演法上通过推、拉、捻、转、摆、跃、勾等方式表现。
贺兰皮影的唱腔主要以秦腔、道情为主。
唱腔在保留了陕西西路唱腔特点的同时,将唱腔“板路”中的苦音更深度化,融合宁夏花儿,转音更有层次。
“彩腔”中的“分慢板腔”借助嗓口气流涌退,收放自如。
演唱时大胆使用甩腔、帮腔、帮唱、唱腔等演唱方式,渲染了舞台气氛,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演唱风格。
贺兰皮影表演者是张牌传人张进绪,为自治区级第一批非遗保护项目传承人。
贺兰砚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发展
贺兰砚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发展贺兰砚位于宁夏银川市贺兰山南麓,因产于贺兰山,故得名。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也是汉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唐宋时期开始,贺兰砚便开始广泛应用于官方文书、书画、印章等领域,成为文人雅士们心目中的宝物。
而近年来,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对贺兰砚的保护与发展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就围绕贺兰砚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贺兰砚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贺兰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首先,在文化上,贺兰砚是汉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
它从唐代开始,就成为书画、印章等领域的重要工具和材料,曾经是皇家御府备选笔洗和书画之用,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成为文人雅士的心目中的宝物。
其次,在经济上,贺兰砚素有“东方墨家”的美称,其品质和价值得到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市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贺兰砚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场。
因此,在消费升级和文化艺术领域的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贺兰砚的经济价值也不断得到提升。
最后,在生态环境保护上,贺兰砚挖掘的过程并不容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砚石储藏量不断减少,对环境造成了破坏,特别是在砚石采矿过程中极易发生土石流、山体滑坡等意外事故。
因此,保护贺兰砚生态环境,保持砚石源头丰富,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
综上所述,贺兰砚作为传统文化和经济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资源,具有重要的文化、经济、生态价值。
因此,它的生产性保护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贺兰砚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是指对文化遗产进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过程中,注重保护遗产的生产模式、技术和工艺等方面的保护。
对于贺兰砚来说,其生产性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砚石资源贺兰砚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来自贺兰山地区,砚石资源的丰富与否对质量和数量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用版】目录1.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背景2.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性3.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具体内容4.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5.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未来发展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背景】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宁夏,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宁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宁夏的历史和文化,对于维护民族文化特色,增强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宁夏人民的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宁夏人民的智慧和精神,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丰富人类文化,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作用。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具体内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多样,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和游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
其中,宁夏花儿、贺兰山岩画、回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文化瑰宝。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
其次,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扶持。
最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还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传承。
贺兰山岩画感悟
贺兰山岩画感悟介绍贺兰山岩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艺术形式,是通过在贺兰山的岩石上刻画图案和文字来表达艺术或宗教意义的一种方式。
这些岩画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古人的生活、文化和信仰,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历史与特点史前时期的岩画贺兰山地区的岩画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些岩画呈现出较为简单的图案,往往是人物或动物的轮廓线条。
这些岩画往往与古人对于狩猎和生产活动的追求有关,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象征意义。
文化交流的岩画随着社会的发展,贺兰山地区逐渐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这也使得岩画艺术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例如,贺兰山地区的岩画中出现了汉字的文字记录,这表明了当时贺兰山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已经十分密切。
艺术表现形式色彩运用贺兰山岩画中常使用黑白色的对比,以及红色和蓝色的点缀。
这种色彩运用不仅能够突出岩画的图案和线条,还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图案构图贺兰山岩画的图案构图多样且富有创意,例如动物、人物、器物等,构图上往往与人们的生活和文化密切相关,能够给人以深入的思考。
艺术价值贺兰山岩画作为古代艺术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1. 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体系。
2. 通过岩画的图案和构图,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审美观和艺术追求。
3. 贺兰山岩画作为文化遗产,对于推动当地旅游业和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当代的启示贺兰山岩画作为古代艺术形式,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通过学习和欣赏岩画艺术,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2. 岩画艺术教会我们审美的观点和对艺术的追求是多样化的,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
3. 通过保护和传承岩画艺术,我们能够加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结语贺兰山岩画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一艺术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文化和信仰。
贺兰山岩画申遗概述
世界岩画委员会执委和宁夏 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就贺兰山岩 画的保护、研究发展等问题进行了 深层次探讨。研究员认为,岩画研 究必须作为一门学科来发展,只有 学科研究跟得上岩画事业的发展 时,才可以保证它的进程和体系的 完善,否则“岩画”只能昙花一现。
银川市政府一直在着力加强 贺兰山岩画的保护、开发、研究和 利用,致力于贺兰山岩画与国际岩
于环太平洋地区,这个地区有 11 的限制。面对限额制的严峻挑战,
个国家和地区分布着人面像岩画, 国家相关部门将引导世界遗产申
但在远离环太平洋的贺兰山却以 报工作向系列遗产、大型线型文化
近千幅的数量成为世界上人面像 遗产发展来节省名额,突出我国的
最集中、图形最丰富的地区。同时, 遗产特性。
贺兰山人面像是同一种文化长距
现在世界上共有 13 个国家的 岩画点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但
53
M oder n Cit y
M oder n Cit y
现
代城 市
M oder n Cit y 现代城市
是亚洲还未有一处,这是贺兰山岩 画申报的有利条件之一。
2 贺兰山岩画申遗的优势和 难点
2. 1 贺兰山岩画的优势与特点
贺兰山岩画申遗有很大的优
势与特点:第一,岩画的年代跨度
大。目前学术界尚未有一致的看
法,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岩
画刻制年代上限在旧石器时代晚
期说;二是年代上限在新石器时代
晚期说;三是商周—春秋战国时期
说,即青铜文化—早期铁器时代
说。第二,分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 区。岩画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 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第三,规 模庞大。据调查,贺兰山岩画分布在 宁夏贺兰山银川市、石嘴山市、青铜 峡市三市九县(区),共 27 个地点。第 四,总体数量多。在绵亘 250 km 的 范围内,分布有上万幅岩画。第五, 内容和题材十分丰富。包括狩猎、放 牧、祭祀、争战、交媾等。 2. 2 贺兰山岩画的管理保护工作
银川贺兰山岩画景区介绍
银川贺兰山岩画景区介绍银川贺兰山岩画景区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是一处集岩画艺术、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这里保存着丰富多样的岩画,展示了古代人类的生活和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探索。
贺兰山岩画景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岩画群之一,被誉为“东方石窟艺术的明珠”。
岩画分布在贺兰山脚下的数十个岩洞和岩壁上,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这些岩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容而闻名于世。
岩画描绘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场景、狩猎、农耕、战争、祭祀等活动,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贺兰山岩画景区的岩画艺术风格多样,包括线条简洁的线刻画、浓墨重彩的彩绘和精细的浮雕等。
这些岩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对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和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岩画中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如狩猎场景中的猎豹、奔跑的马群和丰富多样的鸟类。
此外,还可以看到古代人们的服饰、器物和建筑等细节,为我们了解古代生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除了岩画,贺兰山岩画景区还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
这里有险峻的山峰、奇特的石峰和清澈的山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景区的壮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宏伟和神秘。
在这里,游客还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日出和日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美丽。
贺兰山岩画景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文化和历史的痕迹。
在景区内,游客可以参观古代的遗址和文化遗产,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传统。
此外,景区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为游客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贺兰山岩画景区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谜团的地方。
它不仅展示了古代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还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
这里的岩画艺术、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相互交融,构成了一个独特而迷人的旅游胜地。
来到这里,你将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文化,同时也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宏伟。
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学者还是对自然景观着迷的游客,贺兰山岩画景区都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发现的地方。
宁夏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宁夏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荐项目名单[1]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单位)民间音乐:(3项)01北武当庙寺庙音乐石嘴山平罗02回族口弦西吉同心03山花儿海原同心民间舞蹈:(4项)04舞狮海原中宁(海原胡湾狮子中宁刘庙狮子)05舞龙中卫06隋唐秧歌中宁07回族踏脚泾源传统戏剧:(1项)08皮影贺兰盐池杂技与竞技:(4项)09何家棍吴忠10打梭海原11方棋同心12南营武术杂技青铜峡民间美术(6项)13民间绘画平罗隆德14剪纸海原同心隆德15刺绣红寺堡隆德同心海原16砖雕隆德17张喆生篆刻隆德18杨氏家族泥塑隆德传统手工艺(8项)19黄渠桥羊羔肉制作技术平罗20枸杞传统栽培技术中宁21中宁蒿子面中宁22草编彭阳23擀毡红寺堡24箍窑同心25二毛皮制作盐池26手工地毯制作盐池传统医药(2项)27回族汤瓶八诊杨华祥28张氏回医正骨吴忠民俗(5项)29回族婚礼海原30祭河神中卫31高台马社火隆德32六盘山九龙莲花池隆德祭祀民俗33回族服饰吴忠民间文学(2项)1 泾源回族民间故事泾源县2 西吉社火春官词西吉县传统音乐(民间音乐,1项)3 马鞍山甘露寺佛教音乐灵武市曲艺(2项)4 石嘴山宣卷石嘴山市5 宁夏民间说唱银川市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5项)6 张家枪吴忠市7 泾源回族“赶牛”(回族木球)泾源县8 回族武术—鱼尾剑银川市9 魔术—仙人摘豆银川市10 杂技—飞叉银川市传统美术(民间美术,3项)11 木雕(西吉民间木雕)西吉县12 砖雕(隆德魏氏家族砖雕西吉民间砖雕)隆德县西吉县13 隆德民间社火脸谱隆德县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6项)14 六盘山抟土瓦塑制作技艺固原市15 老毛手抓羊肉制作技艺吴忠市16 羊皮筏子制作技艺中卫市17 羊羔酒酿造技艺灵武市18 贺兰砚制作技艺银川市19 纸织画彭阳县传统医药(1项)20 陈氏回族医技十法吴忠市民俗(3项)21 同心莲花山青苗水会同心县22 隆德民间祭山隆德县23 中卫香山水会中卫市。
宁夏 非遗
宁夏非遗宁夏非遗是指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且能够体现社会生活方式的传承项目。
它们是宁夏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智慧,代表了宁夏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精神。
宁夏非遗项目种类繁多,包括传统手工艺、音乐舞蹈、戏曲演艺、民俗传统、口头传统和传统体育等多个方面。
这些非遗项目在历史的长河中承载着宁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是历代人们智慧结晶的集中体现。
在传统手工艺方面,宁夏非遗项目有宁夏阴画、砖雕、陶艺、银器制作等。
宁夏阴画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通过运用线条、色彩和光影等元素,将人物、动物、自然景物等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
砖雕技艺则是将各种图案和花纹雕刻在砖块上,形成具有艺术价值的装饰品。
陶艺和银器制作则是宁夏人民世代传承的手工艺技艺,通过泥土和金属的加工和塑造,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品。
在音乐舞蹈方面,宁夏非遗项目有宁夏花鼓、杨凌腰鼓等。
宁夏花鼓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舞者手持花鼓,配合着音乐的节奏和动作的变化,表达出欢快和祝福的情感。
杨凌腰鼓则是宁夏农民在劳作间隙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通过击打腰鼓,表达对丰收的庆祝和感激之情。
在戏曲演艺方面,宁夏非遗项目有宁夏大鼓、川剧等。
宁夏大鼓是宁夏地区一种独特的曲艺形式,通过打鼓、唱、念、做等方式,以及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将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川剧则是宁夏地区的一种主要戏曲剧种,其表演形式丰富多样,以唱腔独特、舞台动作夸张而著称。
在民俗传统方面,宁夏非遗项目有宁夏踩高跷、抬青龙等。
宁夏踩高跷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体育活动,参与者穿着高跷,在特定的场地上进行各种技巧动作的表演,展示体力和技巧的同时,也体现了宁夏人民勇敢、坚韧的精神风貌。
抬青龙则是宁夏地区一种具有浓厚民俗特色的传统活动,参与者手托青龙,随着鼓乐的节奏,进行各种动作和表演,寓意着祈福和吉祥。
在口头传统方面,宁夏非遗项目有宁夏贺年祭文、宁夏苗族迎新歌等。
宁夏贺兰山 家乡的风俗名山
宁夏贺兰山家乡的风俗名山宁夏贺兰山,是我家乡的一座风俗名山。
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部,是宁夏的重要地理标志和自然景观,也是我家乡的骄傲。
贺兰山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自古以来,贺兰山就是我家乡人民心中的神山,被视为灵山圣地,各种风俗活动也与贺兰山密不可分。
一、祭山祭祖贺兰山是我家乡人民的信仰中心,每年春秋两季,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山祭祖活动。
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捧鲜花、食品,登上贺兰山,祭拜先祖,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一传统风俗代代相传,凝聚着家乡人民的深厚情感。
二、登山赏景贺兰山不仅是一座神圣的山,还是一处优美的旅游胜地。
每到春夏之际,游客络绎不绝,纷纷登山赏景。
站在贺兰山巅,俯瞰群山连绵,清风拂面,景色宜人。
许多文人雅士也被贺兰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
三、寻访风俗贺兰山周边的村庄,保存着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每逢节假日,各种传统庆典、民俗表演纷至沓来,独具特色。
如舞狮、舞龙、赛马等活动,让人们感受到了家乡的浓厚民俗文化。
四、宁静祥和贺兰山深处,有许多古老的庙宇、道观,座座寺庙宁静祥和,气氛肃穆。
无论信仰何种宗教,人们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净土,超脱尘世的纷扰,领略到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五、绿色家园贺兰山是我家乡的生态屏障,山川秀丽、绿树葱茏,清澈的溪流在山间流淌,各种珍稀植物和动物在这里栖息。
家乡人民珍惜这一片净土,积极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
在贺兰山的映衬下,家乡的风俗更加丰富多彩,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贺兰山不仅是一座雄伟的自然景观,更是我家乡的象征,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热爱。
漫步贺兰山间,感受家乡风俗的独特魅力,让我们共同守护这方美好家园。
银川非遗项目
银川非遗项目
银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常丰富,其中包括贺兰砚制作技艺、二毛皮制作技艺、宁夏民间乐器、民间刺绣、宁夏皮影戏、传统古法酿酒技艺、皮艺、沙画、剪纸、泥塑、麻编、宁夏陶瓷烧制技艺等。
这些非遗项目以其厚重的民族文化和地道久远的传承,让游客充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银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还有许多具体的技艺和表现形式。
例如,贺兰砚制作技艺是一种传统的石雕艺术,其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选材、设计、雕刻、打磨等环节都十分讲究。
二毛皮制作技艺则是宁夏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其产品具有柔软、保暖等特点,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银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还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活动。
例如,宁夏银川的“黄沙古渡原生态旅游节”是一个集生态旅游、文化交流、民俗体验、体育竞技于一体的盛大活动。
这个活动以黄沙古渡为背景,以黄河文化为主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
总的来说,银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它们不仅是银川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项目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成为了展示银川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也为银川的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贺兰砚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史可考的宁夏贺兰砚制作有300多年历史。
贺兰砚制作技艺能传承至今与有100多年历史的制砚世家,被银川人广泛称誉的“闫家砚”密不可分。
说到“闫家砚”的历史,还得从清朝光绪年间说起,宁夏府台湖南人谢威凤到宁夏赴任,随从亲兵中湖北人张云亭会制砚手艺,后落户银川娶了闫氏遗孀闫吴氏为妻,遂将手艺传于养子闫万庆、闫万年兄弟2人。
当时闫万庆、闫万年兄弟因有养父传艺,本人又诚恳用心,砚台刻得好,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逐渐被银川人称作“闫砚台”。
闫万年英年早逝,闫万庆将手艺传于其子闫子江、闫子洋、闫子海和胞弟张福祥,至此“闫家砚”已传至第三代。
1956年,闫子江进入银川刻字社继续从事制砚工作,1957年7月闫子江被选为甘肃省代表出席了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
1960~1963年,闫子江、闫子洋兄弟受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委派,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宁夏厅的建设工作,这期间制作了大型挂屏毛主席手书《清平乐·六盘山》《红军长征过六盘》《塞上江南》等一批高水平的贺兰石雕刻工艺品,使贺兰石雕刻实现了从过去的只制作砚台到制作工艺品的一个飞跃。
1972年,银川市贺兰石雕刻厂成立,闫子江归队,闫子江的长子闫森林也调入该厂跟随父亲学艺,至此贺兰砚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撰文/闫森林 摄影/姚忠禄闫子江巧妙的俏色让人叹服作者的高超技艺(闫森林作品)52地理┃Geography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闫家砚”传至第四代。
1979年银川市贺兰石雕刻厂和自治区工艺大楼合并更名为银川市工艺美术厂,又招收了一批青年徒工,闫子江之女闫淑英也列位其中。
“闫家砚”至今历传四代,传承有序,名师辈出,名作倍现。
第二代传人闫万庆、闫万年被银川人称为“闫砚台”;第三代传人闫子江被1984年出版的《当代的中国工艺美术》一书列为中国82位工艺美术家之一,并当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2008年被评为“宁夏50年影响力人物”;闫子洋雕刻的《百鸟图砚》,于1984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套砚《牧趣》于1991年被中国省长访日代表团作为国礼赠送日本国首相;闫家砚第四代传人闫森林的4件作品于2006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组授予“全国工艺美术创作优秀奖”、《葫芦砚》获宁夏第一届工艺美术大师作品优秀奖,并于2007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宁夏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外姓弟子陈梅荣的《九龙套砚》,被作为国家工艺美术珍品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施克俭、张凤灵合作的台屏《牧归》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赠送香港回归祖国的礼品,陈梅荣、施克俭在2007年也被授予“宁夏一级工艺美术大师”,杨武被授予“宁夏二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银川贺兰山岩画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
贺兰山岩画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
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
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
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
贺兰口岩画,沟口开阔,面对黄河,沟内泉水流淌不止。
岩画分布在沟谷两岸的断崖石壁上,以沟口北崖向阳的岩画数量居多。
岩画保存情况不一样,位于沟崖北侧的岩画保存明显好于南崖的崖面。
贺兰口是贺兰山岩画最为集中的一处,内容绝大多数是人面像,另有人物、舞者、天体和马、羊、虎等动物。
岩画以敲凿法和磨刻法为主。
从画面的风格、题材和内容及剥落的情况看,贺兰口岩画的凿刻延续时间很长。
贺兰口距银川城50余公里,位于贺兰山中段的贺兰县金山乡境内,山势高峻,海拔1448米,俗称“豁了口”。
山口景色幽雅,奇峰叠障,潺潺泉水从沟内流出,约有千余幅个体图形的岩画分布在沟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
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
以人首像为主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为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
它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交媾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驼、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人类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是刻在岩石上的史诗。
我们从银川乘车来到宁夏贺兰山岩画风景名胜区。
贺兰口岩画景区外景和导览图。
景区入口。
景区大门和岩画博物馆之间的太阳神广场景观。
先参观岩画博物馆,有利于对岩画的了解。
参观完岩画博物馆,再到贺兰山实地参观岩画。
贺兰山岩画的精品和代表作:太阳神岩画。
在山崖上和沟谷里蹦蹦跳跳和游荡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岩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贺兰山周边的非遗文化传承
贺兰山,作为中国五岳之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并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
贺兰山自然景观优美,同时也是非遗文化的重要承载地。
本文将以贺兰山周边的非遗文化传承为主题,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
一、贺兰剪纸
贺兰剪纸是贺兰山区传统的手工艺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贺兰剪纸以金属剪刀为工具,以纸张为材料,通过剪刀的巧妙运用和手法的熟练掌握,将纸张剪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和造型。
这些图案和造型丰富多样,既有动物、花草、人物等自然界的物象,又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人文主题。
贺兰剪纸的制作工艺独特,精致细腻,寓意深远,是贺兰山区非常受欢迎的传统手工艺品。
二、贺兰绣
贺兰绣是贺兰山区的传统刺绣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贺兰绣以丝线和织物为材料,通过刺绣针的运用,将各种各样的图案和图纹刺绣在织物上。
贺兰绣的图案和图纹丰富多样,既有动植物、山水风景等自然界的物象,又有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人文主题。
贺兰绣的制作工艺精湛,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贺兰山区非常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品。
三、贺兰石雕
贺兰石雕是贺兰山区的传统雕刻工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贺兰石
雕以石材为材料,通过刻刀的运用,将各种各样的图案和造型雕刻在石头上。
贺兰石雕的图案和造型多样,既有动物、人物、花草等自然界的物象,又有神话传说、宗教题材等人文主题。
贺兰石雕的制作工艺繁琐复杂,需要雕刻师傅具备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是贺兰山区非常具有特色的传统工艺品。
四、贺兰陶艺
贺兰陶艺是贺兰山区的传统工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贺兰陶艺以泥土为原料,通过捏塑、雕刻、烧制等工艺,制作各种各样的陶器。
贺兰陶艺的制作工艺独特,形态各异,既有日常生活用品如碗、盘、壶等,也有装饰品如摆件、花瓶等。
贺兰陶艺的特点是造型朴实、色彩艳丽,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是贺兰山区非常重要的传统工艺品。
贺兰山周边的非遗文化传承丰富多样,包括贺兰剪纸、贺兰绣、贺兰石雕、贺兰陶艺等多个项目。
这些非遗项目在贺兰山区的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同时,非遗文化传承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希望贺兰山周边的非遗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