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尖教案】高中地理 第八单元 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建基地建设为例 8.2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鼎尖教案】高中地理第八单元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建基地建设为例 8.2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选修2
●备课资料
黑土
黑土是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黑色土壤,在我国仅见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两侧,大兴安岭中北部的东坡以及长白山地西缘的山前坡状起伏的台地(漫岗),在三江平原和兴凯平原的高阶地也有分布。
黑土分布地区的年平均气温0.5~6℃,≥10℃的积温为2 100~2 700℃,夏季温暖湿润,冬季漫长而寒冷,无霜期90~140天,干燥度0.75~0.90。年平均降水量450~650毫米,季节分布不均,其中7~9月占全年降水量一半以上,冬季雪量很少。季节性冻层普遍。土壤冻结深度达1.5~2米,延续时间长达120~200天。自然植被为林间杂类草甸,当地称为“五花草塘”。成土母质多为黄土状冲积物或冲积—洪积物。
黑土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多在10~20米以下,并不影响土壤形成过程。但黑土因为母质和土壤质地较粘,底层透水不良,在土壤融冻水和降水集中的季节,土壤水分过多,往往在50~70厘米或150~200厘米深处形成临时性的支持重力水层,能不断向土层上部补给水分,保证草甸植被得以繁茂生长,为积累有机质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这层支持重力水又在土层下部造成嫌气环境,使铁质还原淋溶和淀积。
黑土在形态上最突出的特点是:(1)有一个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从上而下逐渐过渡到淀积层和母质层。腐殖质层的厚度,一般在70厘米上下,个别漫岗的下部可达1米以上,坡度较大的部位却不足30厘米。(2)土壤结构性好,腐殖质层中大部分为粒状及团块状结构,水稳性团聚体可达70~80%,土体疏松多孔。(3)剖面中无钙积层,也无石灰性,但在淀积层有锈纹、锈斑和铁锰结核,这是黑土不同于黑钙土的重要特征。
黑土的质地比较粘重,大部分为重壤土至轻粘土,但土层下部以轻粘土为主。一般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表层有机质含量多为3~6%,最高可达15%,而且分布比较深。氮、磷、钾的含量比较高。
黑土的自然肥力很高,是中国最肥沃土壤之一,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基地。但往往由于经营管理不当,以致引起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很快减退;而且有春旱、秋涝和早霜的危害。为了保证耕种在黑土上的各种作物获得高额而稳定的产量,必须采取保土培肥和合理排灌等措施。
中国3年后全面实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
中新网2月11日电在试点的基础上,中国将于2006年全面实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
据人民日报报道,为拯救黑土地,位于中国东北的吉林省决定从今年起至2005年作为试点建设时期,计划投资4000多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3平方公里。
据较早前报道,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去年底一项调查显示,严重的水土流失正使中国肥沃的东北黑土地变得又“薄”又“黄”。专家警告说,如果再不抓紧防治,“黑土地”也许将成为书本上的一个历史名词。
调查资料显示,1958年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时,吉林、黑龙江两省黑土总面积约为1000万公顷,而在1982年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时,两省黑土总面积仅为592万公顷。更严重的是,黑土不仅面积锐减,而且理化性能恶化,养分减少。
据悉,每生成一厘米黑土需要200年到400年时间,而现在黑土层却在以每年近1厘米的速度流失。
中国的黑土地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省区,总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东北黑土地是中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黑土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侵蚀沟的恶性扩张和黑土表层的急剧流失。调查显示,东北黑土区开垦初期近一米厚的黑土层,现在大多只剩下20到30厘米厚,有的地方甚至裸露出农作物无法生长的成土母质。
我国的土地资源
中国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但就人均而言,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均土地不到13.3亩,只有世界人均39亩的1/3;中国人均耕地不到1.5亩,低于世界人均耕地5.5亩的水平,居世界第67位,由于水蚀、风蚀、沙漠侵吞以及城市建设、农村住房等不断扩大,使耕地面积每年减少百万亩。中国人均林地1.6亩,居世界第121位。中国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南(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和中南,覆盖率最低的是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江苏以及上海和天津,中国属于贫林大国,由于滥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木材供应不足,水土严重流失,土地沙化;中国人均草原4.4亩,远低于世界平均9.5亩的水平,主要分布在内蒙、西藏、新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在草原总面积中,丰盛的仅占1/4,其余多是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因地制宜采取退耕还牧战略,是有效利用草场资源、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好途径。
中国的土地资源,按土壤类型可分为红壤、黄壤、棕壤、褐土、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漠土、盐碱土、沼泽土、高山土和各种隐域性土壤等。这些土壤类型是在不同的地形、气候和生产方式的影响下形成的,地区差异显著,利用价值各异。
中国的土地资源按利用情况的不同,主要分以下几种类型。
①耕地。中国耕地约有9565万公顷(合14.35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世界人均的1/3。水田、水浇地、旱地三者之间的比例是26∶22∶52。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中国耕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东北平原大部分是黑色沃土,盛产小麦、玉米、高粱、大豆、亚麻和甜菜。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棉花,水果有苹果、梨、葡萄、柿子等。长江中下游平原盛产水稻、柑橘、油菜、蚕豆和淡水鱼,被称为“鱼米之乡”。②草原。中国有天然草类植被的土地约4亿公顷,其中大面积草原约3.19亿公顷,可利用草原约2.25亿公顷。草原从东北到西南,绵延3000多公里,分布着许多畜牧业基地。内蒙古草原是中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出产著名的三河牛、三河马和蒙古绵羊。新疆天山南北,也是中国重要的天然草场和牲畜良种基地,出产著名的伊犁马和新疆细毛羊。③森林。中国森林约有1.34亿公顷。人均森林面积为世界人均的1/6,森林覆盖率约为13.92%,低于世界平均22%的水平。林地分布很不均匀。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黄花松等针叶林和白桦、柞树、水曲柳、杨树、榆树等阔叶林。其次的西南天然林区,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云南松,还有珍贵的柚木、紫檀、樟、楠、红木等。④高寒荒漠约有1467万公顷。主要位于藏北高原,只有零星地块可放牧。⑤永久积雪和冰川地区约有467万公顷。分布在西部和西北部,是中国河流补给的重要水源。⑥沙漠与戈壁沙漠约有6400万公顷,戈壁约有4600万公顷。此外,干旱的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还有4333万公顷岩石裸露的光山秃岭。⑦除陆地外,中国还有包括沼泽、江河、湖泊、水库等约为3733万公顷的水面,其中有开垦前景的沼泽约1067万公顷。
黑龙江垦区
黑龙江垦区位于东经123°40′~134°40′和北纬40°10′~50°21′之间,总面积4万平方公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下辖9个分局、103个农牧场、2381个生产队,有22.4万个家庭农场、1978个工、商、运、建、服企业,总人口156.9万人,从业人员7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