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业资源调查评价与区划方法
第三章--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总论)全文编辑修改

1.资料的整理
(2)整理样品。每一种样品都要单 独存放(放入布袋、纸袋或其它容器 内),样品要拴好号牌,容器外面贴 好登记卡。需要请外单位代为测定的 样品应及时送出,不要拖延,以免时 间过长后样品变质。
1.资料的整理
(3)整理各项原始资料。所有野外观察 记录、野外简易测定结果、室内测定数据、 各种测定方法、访问记录等,都是调查工 作的原始资料。依据这些原始资料,才能 发现和确定新的资源植物和提出如何对植 物资源利用的意见。所以要珍视各项原始 资料。原始资料要按类别装订成册,由专 人保管。
2.资料的总结
(4)举办小型展览会。可以将上述资料 整理和总结的全部内容进行展出,这样,
和样品的采集。
(1) 采集标本。植物资源调查是一项科学性
很强的工作,资源植物的名称一定要准确,而这
就必须要采集标本,使调查工作有依据。对于所
调查的资源植物,不管调查者是否认识,都要采
集标本。采集标本时,要按照正确方法进行,必
பைடு நூலகம்
须填写采集记录卡,在标本制作好以后,定名务
必准确。
2.采集标本和样品
(2)采集样品。采集样品主要是为了在 室内检验测定之用。
第三章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野生植物资源评价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报告的撰写
第一节植物资源调查的一般方法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二、调查过程 三、资料整理和总结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调查内容 2.选择调查地点和时间 3.选用调查方法 4.准备调查的用品、用具
灌木、草本均可),调查结果也容易准确,但比
较费时费力。
3.选用调查方法
(2) 样线法。在植物群落中设想 一条直线,沿直线一侧的1米范围内 进行调查,这种方法叫样线法。样线 长度一般不短于50米,样线数目不少 于5~10条(要在不同高度不同坡向 设立样线)。样线法一般适用于乔木、 灌木、大型草本和稀疏分散的种类。
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

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农业资源区划是指根据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条件、生物环境和农业生产等因素的特点,将一定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利用规划,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
一、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1. 数据收集与分析: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首先需要收集有关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条件、农作物适宜性等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气象数据分析等手段进行。
2. 专家评估与判断:在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估与判断。
专家可以根据各项数据以及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农业资源进行划分,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3. 地方实地调查与验证: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中需要进行地方实地调查与验证。
通过实地调查,可以了解土地实际利用情况、农民的种植习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农业资源区划。
4. 制定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在数据收集、专家评估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是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重要环节。
规划应根据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和优势特点,明确农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二、农业资源区划的分区方法1. 土地资源分区: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分区是农业资源区划的核心环节。
土地资源分区可以根据土地质量、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承载力等因素进行划分,划分出适宜粮食作物种植的区域、适宜果树种植的区域、适宜蔬菜种植的区域等。
2. 水资源分区: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水资源分区是农业资源区划的关键环节。
水资源分区可以根据降水量、水利设施情况、水质等因素进行划分,划分出适宜灌溉农田的区域、适宜养殖的区域、适宜渔业发展的区域等。
3. 气候条件分区:气候条件是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气候条件分区是农业资源区划的重要内容。
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与区划

《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与区划》课程教学大纲2005-11-14点击: 834英文名称:Natural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Rationalization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与区划是揭示农业自然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农业的地区布局和结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力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以自然资源调查为基础,摸清资源的分布、数量和质量,密切联系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查明农业地域分异的规律,进行农业区域划分,为不同地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3.适应专业:农学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4.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
5.先修课程:《农业气象学》、《植物学》、《农业生态学》。
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1)推荐教材《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及农业区划》.沈煜清主编.农业出版社, 1994(2)参考书目《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中国综合农业区划》编写组. 农业出版社, 1981《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要览》.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要览编委会. 测绘出版社, 工商出版社, 1987《中国自然资源手册》.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科学出版社, 1990《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 农业出版社, 1991《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孙颔, 沈煜清, 石玉林等主编.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任美锷, 包浩生主编. 科学出版社, 1992《农业区域开发技术对策》.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编.农业出版社, 1991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与文献查阅、课外习题、疑点讨论相结合。
联系我国区域农业开发实际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有关理论和技术的理解。
农业的土地资源评估

农业的土地资源评估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一就是土地资源。
在当前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合理评估土地资源的状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农业的土地资源评估进行探讨,并就评估方法、意义和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一、土地资源评估的方法评估土地资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实地调查是最直接、最基础的评估手段,通过对土地的实地观察和采样分析,可以获取土壤质量、植被覆盖、水资源状况等关键信息。
遥感技术则是通过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数据,可以快速了解土地资源的整体状况。
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和专业软件对各种空间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建模,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定量化评估。
二、土地资源评估的意义评估土地资源的意义在于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评估土地资源的品质、功能和潜力,可以选择合适的作物种植、农业生产模式和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产出质量。
同时,评估土地资源还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三、土地资源评估的应用土地资源评估广泛应用于土地规划、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
在土地规划中,评估土地资源可以帮助规划者确定土地用途、土地开发强度和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在农业生产中,评估土地资源可以帮助农民选择适宜的作物种植和施肥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品质。
在环境保护中,评估土地资源可以帮助政府和社会组织监测土地利用变化、防止土地资源污染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综上所述,农业的土地资源评估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土地资源评估工作,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愿农业的土地资源评估在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如何进行农田水土资源调查和评价

如何进行农田水土资源调查和评价一、引言农田水土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农田水土资源的调查和评价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利用农田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保护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农田水土资源调查和评价,以期给读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二、调查方法1.逻辑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在进行农田水土资源调查时,我们需要根据一定的逻辑进行问题的分类和选取相应的调查指标,然后结合实地考察,通过实地采样和数据收集来获取真实有效的调查结果。
2.技术手段的运用:现代科技的进步为农田水土资源调查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例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影像数据,帮助判断土地利用状况,水分分布情况等。
三、评价指标1.农田土壤质量评价:农田土壤质量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基础,评价农田土壤质量需要考虑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和土壤结构等指标。
2.水资源评价:农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农作物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资源评价主要考虑降水和地下水资源的情况、灌溉方式和水肥一体化的管理措施等。
3.农田生态评价:农田的生态状况与土壤质量和水资源利用密切相关。
农田生态评价主要考虑土地利用的健康性、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等因素。
四、实施措施1.建立专业团队:农田水土资源调查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由专业人员来完成。
建立农田水土资源调查与评价的专业团队,提高调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数据的可信度。
2.加强培训和交流:通过组织培训班和学术交流会议,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推广先进的调查与评价技术和方法,促进经验的交流和分享。
3.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推动农田水土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的开展。
明确任务目标和工作责任,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
五、应用前景农田水土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应用前景广阔。
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了解自己土地的特点有助于优化耕作管理,提高产量和效益。
对于农村政府来说,科学评价有助于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资源的科学评估与规划

农业资源的科学评估与规划农业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科学评估和合理规划农业资源的利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土壤、水资源和气候条件三方面进行论述,介绍如何科学评估和规划农业资源,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土壤资源的科学评估与规划土壤是农业生产的根本,科学评估土壤质量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至关重要。
评估土壤质量首先要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分析,了解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养分含量。
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可以科学施肥、调整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
同时,在土壤种植适宜的农作物,避免土壤盐碱化、退化,保持土壤生态平衡。
在规划农业生产时,要结合土壤类型和地形条件,合理设计农田布局,避免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
二、水资源的科学评估与规划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科学评估和规划水资源的利用对于提高农业水利效益至关重要。
评估水资源要了解地下水位、河流水量、降水分布等情况,确定水资源的可利用性。
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要科学制定灌溉方案,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同时,在规划农业生产时,要避免过度抽取地下水和不合理的灌溉导致水资源枯竭和土壤盐碱化。
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规划的关键。
三、气候条件的科学评估与规划气候条件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评估和规划气候条件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评估气候条件要了解当地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情况,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植时间和品种选择。
在气候条件方面,要科学应对气候变化,采取防御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规划农业生产时,要结合气候特点,科学选择作物种植区域,避免气候影响导致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综上所述,农业资源的科学评估与规划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通过科学评估土壤、水资源和气候条件,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地农业部门和农民朋友们重视农业资源的科学评估与规划,共同致力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

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一、概述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区划规划显得愈发重要。
农业资源区划是指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对农业区域进行划分和规划,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方法1. 调查研究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首先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水文气象等自然环境条件的调查,以及农田分布、作物类型、养殖业分布等农业生产情况的调查。
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可以全面了解农业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利用现状,为后续的区划工作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
2. 数据分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工作。
通过对各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农业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合理的区划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3.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关键环节。
在综合评价中,需要考虑自然环境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农业生产布局、交通水利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估各个区域的农业资源禀赋和开发潜力,为区划的合理性提供理论支撑。
4. 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结果,制定农业资源区划的具体方案。
方案应当充分考虑到各项因素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划分标准和区域规划,确保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大化利用。
三、分区方法1. 自然条件分区法自然条件分区法是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划分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因素。
通过自然条件分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特点和适宜的生产类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 资源开发分区法资源开发分区法是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开发潜力进行划分的方法,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因素。
通过资源开发分区,可以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 功能分区法功能分区法是根据各地区的农业生产功能进行划分的方法,主要包括粮食生产区、经济作物生产区、畜牧业生产区等。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评估与规划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评估与规划农村土地资源是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进行农村土地资源的评估与规划显得尤为迫切。
土地资源评估是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评价,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土地资源的特点、分布状况、潜力和现状利用状况等,为科学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
评估过程中需考虑土地的质量、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土地的周边环境等因素。
首先,在农村土地资源评估中,要充分考虑土地质量。
土地质量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对于肥沃的土地应该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而对于质量较差的土地则可以考虑进行改良或调整用途。
其次,评估中需要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
农村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评估中要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不能盲目开发和利用,需要综合考虑土地的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和土地的更新换代等因素。
接着,在评估中还需考虑土地的周边环境。
土地资源的利用不仅仅是单一的空间问题,还需要考虑土地周边环境的因素,如水资源、气候条件、交通便利度等。
只有综合考虑土地资源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
除了对土地资源进行评估之外,农村土地资源的规划也是至关重要的。
规划是在评估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制定合理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
首先,在农村土地资源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
通过对土地资源的现状评估和发展趋势预测,可以确定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利用空间,为制定规划提供依据。
其次,规划要考虑土地资源的功能定位。
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有不同的功能定位,规划中要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和优势确定其功能定位,合理分工、互补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接着,在规划中还需考虑土地资源的保护问题。
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是规划的基础,只有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如何进行农田水土资源调查和评价

如何进行农田水土资源调查和评价农田水土资源调查和评价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它能够为农田管理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有效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调查方法、数据分析和评价指标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农田水土资源调查和评价。
调查方法是进行农田水土资源调查的基础,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首先,需要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范围、对象和目的。
可以根据农田布局和土地类型划分调查区域,并确定调查的农田样点。
其次,采集野外信息是重中之重,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问卷、无人机航拍等方式获取数据。
对于土壤性质、含水量和地下水位等指标的测定,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来完成。
同时,还应注意采样方法的标准化,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最后,数据的整理和存档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可以运用GIS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工作。
数据分析是农田水土资源调查中的关键环节,它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
首先,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描述和总结,如计算均值、方差、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等。
其次,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模型进行建立和验证。
比如,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农田水土资源进行分类和预测。
此外,还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结果,如制作柱状图、折线图和雷达图等,以便更好地展示研究成果。
评价指标是对农田水土资源进行评价的基础,它能够反映农田健康和可持续利用的程度。
在进行评价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指标体系。
首先,可以从土壤质量、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估。
土壤质量可以通过pH值、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等指标进行评价;水资源利用可以通过灌溉效率、蓄水能力和排水能力等指标进行评价;而生态环境可以通过植被覆盖度、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等指标进行评价。
其次,可以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即将各个指标按一定的权重加权求和,得出综合评价值。
第3章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常规仪器测图方法
经纬仪测图: 平板仪测图:
数字测图:全站仪进行野外数据采集、电脑成图。
经纬仪测图:
经纬仪测图成果图:
平板仪:
平板仪测图原理:
三、卫星遥感调查方法(P39)
卫片: 宏观性强、覆盖面积大 多时相重复、数据更新快、现势性强 多波段方式观察、可反映地物的光谱特征
观测平台高、几何畸变小
常用数据:法国SPOT5和美国的Quick Bird
利用过程及方式:与航空遥感类似
第三节 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
一、定性评价方法 二、定量评价方法 (一)多因子评价法 (二)层次分析法(AHP)评价 (三)参数方法 (四)主成分分析法 (五)模糊综合评判法 (六)回归分析法 (七)聚类分析评价法
第四节 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工作程序
准备工作
组织专业队伍,制定工作计划,资料准备,其 他资料的收集,用品准备等。 调绘前准备工作,路线调查,制定工作分类 系统,室内预判,境界、权属界和地类调绘, 补测,样区调绘验证。 资料整理分析,遥感图象转绘,面积量算,编 制专题成果图,编写调查报告和技术总结报告。 外业调绘和补测地物(各种地类的判别、地类 界线、精度、线状地物量测、新增地物的补测、 外业调查手簿等);内业转绘精度、面积量算 精度、成图质量等。
• 5、专项土地资源调查(P35)
• 为特殊目的而进行的专项土地调查。
• 农业部门——耕地调查、耕地后备资源调查:25°及25°以上 的坡耕地、沙化耕地、撂荒耕地等。
• 林业部门——林地调查:迹地及恢复情况、未成林地的成活状
论述农业资源区划的工作方法和分区方法

农业资源区划是指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和需求,将农业耕地、水资源、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确定不同农业生产区域的边界和特征,从而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工作方法1. 研究调查在进行农业资源区划工作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调查工作,包括对耕地资源、水资源、气候条件、农作物种植情况等因素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全面了解农业资源的分布情况和特点,为后续的区划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依据。
2. 综合评价在研究调查的基础上,需要对各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限制条件和适宜性。
通过使用GIS技术和多因素评价模型,对不同农业资源进行定量化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为后续的区划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3. 区划划分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业生产要求和资源特点,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方案。
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作物种植要求、水资源分布、气候特点等因素,将农业资源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为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和农业生产提供合理的空间布局。
二、分区方法1. 土壤类型分区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资源,在农业资源区划中可以根据土壤的类型和特性进行分区划分。
不同的土壤类型对于不同农作物的适宜性不同,可以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排水性、质地等特点进行分区,确定不同的农作物种植区域。
2. 水资源分区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不同的水资源条件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
在农业资源区划中可以根据水资源的分布、水质、水量等因素进行分区划分,确定不同的灌溉和排水区域,为农业生产提供合理的水资源保障。
3. 气候条件分区气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条件,不同的气候条件对于不同的农作物种植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在农业资源区划中可以根据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因素进行分区划分,确定不同的适宜农作物种植的区域。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和评价

农业地域类型是对不同农业地域进行分类和评价的方法。本文将介绍农业地 域类型的定义、判断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价值。
农业地域类型的定义
农业地域类型是对特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1 统计数据分析
通过分析农业生产的统 计数据,如农作物种植 面积和产量,确定地域 类型。
考察农业地域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情况。
农业地域类型的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
基于专家判断和经验,对农业地域进行定性评 估,确定地域类型。
定量评价
通过指标体系,对农业地域的各项指标进行量 化评估,得出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判断和评价的意义
农业规划
能为农业地域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农业 规划和政策制定。
资源配置
有助于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和资源利用效益。
案例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判断和评价在 实践中的应用
饭碗工程
通过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和评 价,合理规划稻作产区,提高 粮食产量。
葡萄酒产业
牧业发展
利用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结果, 优化葡萄种植地区,提高葡萄 酒品质。
基于农业地域类型的评价,优 化牧场布局,提升牧业发展水 平。
2 地形和气候特征
考察地形和气候对农作 物种植和畜牧业发展的 影响,判断地域类型。
3 资源利用情况
研究土地、水资源等的 利用状况,判断农业地 域的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的评价指标
1 农业生产力水平
衡量农业地域的农作物产量和畜牧业发展水平。
2 农产品供给能力
评价农业地域的农产品供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 农业可持续发展
结论和总结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和评价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对农业规划和资源配置 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指标,可以推动农业地域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农业资源调查评价与区划方法

三、农业资源评价的内容
➢ 农业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
1.以资源永续利用为 目标进行的农业资源
开发模式评价
2.资源战略和资源决 策的分析评价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框架结构(Zhang,2002)
环境
农业生态系统 土地的属性 气象 随机事件
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改变 动植物自然分布 地质地貌
二、农业区划的一般分区方法
(一)定性分析分区法
主导因素 分析法
区域对 比法
定性分析分区法
综合平 衡法
地图叠加 法
主要步骤
①通过编制各有关指标的单因子分布 图,揭示地域分异现象。 ②根据实地调查研究资料,分析地域 分异形成的因素,特别是一些主要部 门和作物的分布,集中区和分散区、 高产区和低产区的形成原因。 ③抓住主要矛盾的稳定因素考虑划区 的轮廓。 ④根据主要矛盾,找出这个区的核心, 也就是从整体上找出这个区的特点, 再根据其特点来确定区的界线。 ⑤对每个区进行分析阐述,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
四、农业资源评价方法
➢指标评价法 ➢模型评价法 ➢区类评价法
张忠根,2005
•指标体系如何建立? •权重如何处理? •正向与逆向指标? •结果说明了什么?
四、农业资源评价方法
模型评价法
明确建模目的 进行对象分析 建立定量评价模型
构建概念模型 建模条件设定 指标参数确定
黑 箱 方 法
四、农业资源评价方法
三、农业资源评价的内容
甘肃玛曲
➢ 农业资源利用的生态评价
过
去
被誉为“黄河之肾”的玛曲湿地
矛盾
生态
80年代起干涸据水利部门测算,黄河从久治县流
入玛曲时的流量为38.91×108m3, 出境时达147×108m3,黄河水量在 玛曲段流量增加了108.1×108m3, 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占黄 河流域总径流量的1/6。玛曲湿地
农业资源与区划.doc

区划:1.农业区划:是在查明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从自然、经济、技术的综合角度揭示农业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规律,研究区域资源的优势、劣势、生产发展潜力,按市场需要论证其生产方向和任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指导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宏观发展决策的应用科学。
2.农业自然条件区划:指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貌、地质、水文、水文地质、土壤、植被等分别进行的区划;主要包括农业地貌区划、农业气候区划、植被区划、土壤区划等;3.农业部门区划:是对农业生产部门及作物的地域分布进行的区划。
它是依据各个农业生产部门及各种作物生产的特性、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应性,分析评价它们对各种自然资源条件的适应性、地区分布、存在问题,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各部门、作物的生产条件,结合市场对该项产品的需求趋势,作出的部门及作物生产的发展区划。
包括中国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区划等。
4.资源容量临界值:指在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或劳动对象的经济系统中,经济活动对这种资源的最高消耗量不得超过该生态系统固有调节机制可以维持的自然再生产量。
过牧、过渔。
5.环境容量临界值:一方面指经济活动排入生态系统的废物量不得超过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另一方面指农业生产中投入品,如农药、化肥等,经过生产周期后的残留量不得超过生态系统的降解能力。
6.共享资源: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而不能划定边界或归属权,从而只能由某一个社区或集团所共同拥有的自然资源。
地下水、公海7.经度地带性差异:因距海远近而引起的自东南向西北以水分条件为主的差异,反映了自然条件的经度(海陆)地带性差异。
8.纬度地带性差异:因地球与太阳位置不同而造成的纬度高低、南北之间以热量条件为主的差异叫纬度地带性差异。
除青藏高原地势高亢,气候以垂直变化为主,属高寒气候外我国大部分地区,以热量条件为主的气候变化,都呈鲜明的纬度地带性差异,从北而南,可分为9个温度带。
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作业指导书

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作业指导书第1章绪论 (4)1.1 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意义 (4)1.2 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的任务与内容 (4)第2章农业资源调查方法 (5)2.1 地面调查方法 (5)2.1.1 地面采样 (5)2.1.2 土壤调查 (5)2.1.3 水资源调查 (5)2.1.4 气象资料收集 (5)2.1.5 农业生产条件调查 (5)2.2 遥感调查方法 (5)2.2.1 遥感数据获取 (5)2.2.2 遥感数据处理 (6)2.2.3 遥感模型建立 (6)2.3 统计分析方法 (6)2.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2.3.2 相关性分析 (6)2.3.3 回归分析 (6)2.3.4 主成分分析 (6)2.3.5 聚类分析 (6)第3章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6)3.1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6)3.1.1 土壤类型调查 (6)3.1.2 土壤类型分布 (7)3.2 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 (7)3.2.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7)3.2.2 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7)3.3 土地质量评价 (7)3.3.1 评价指标体系 (7)3.3.2 评价方法 (8)3.3.3 评价结果 (8)第4章水资源调查与评价 (8)4.1 水资源类型与分布 (8)4.1.1 地表水资源 (8)4.1.2 地下水资源 (8)4.1.3 降水资源 (8)4.2 水资源利用现状 (8)4.2.1 农业用水 (8)4.2.2 工业用水 (8)4.2.3 城镇生活用水 (8)4.2.4 生态用水 (9)4.3.1 地表水资源潜力 (9)4.3.2 地下水资源潜力 (9)4.3.3 降水资源潜力 (9)4.3.4 节水潜力 (9)4.3.5 水资源综合潜力 (9)第5章气候资源调查与评价 (9)5.1 气候类型与特点 (9)5.1.1 气候类型 (9)5.1.2 气候特点 (9)5.2 气候资源对农业的影响 (10)5.2.1 作物生长周期 (10)5.2.2 作物分布 (10)5.2.3 农业灾害 (10)5.3 气候资源评价 (10)5.3.1 评价方法 (10)5.3.2 评价指标 (10)5.3.3 评价结果 (10)第6章生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10)6.1 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10)6.1.1 调查范围与方法 (11)6.1.2 评价指标 (11)6.1.3 结果与分析 (11)6.2 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11)6.2.1 调查范围与方法 (11)6.2.2 评价指标 (11)6.2.3 结果与分析 (11)6.3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11)6.3.1 保护策略 (11)6.3.2 保护措施 (11)6.3.3 保护成效评估 (12)第7章农业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12)7.1 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12)7.1.1 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 (12)7.1.2 生物多样性状况 (12)7.1.3 水资源与水环境 (12)7.1.4 土壤质量与土地利用 (12)7.2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识别 (12)7.2.1 生态退化与土地沙化 (12)7.2.2 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 (12)7.2.3 生物多样性丧失 (13)7.2.4 农业面源污染 (13)7.3 农业生态环境评价 (13)7.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3)7.3.3 评价结果与分析 (13)第8章农业社会经济资源调查与评价 (13)8.1 农业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13)8.1.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3)8.1.2 评价指标 (13)8.1.3 评价结果与分析 (13)8.2 农业技术与设施资源 (14)8.2.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4)8.2.2 评价指标 (14)8.2.3 评价结果与分析 (14)8.3 农业经济结构与政策 (14)8.3.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4)8.3.2 评价指标 (14)8.3.3 评价结果与分析 (14)第9章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14)9.1 农业资源合理配置 (14)9.1.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14)9.1.2 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14)9.1.3 科学规划农田水利设施 (15)9.1.4 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基地 (15)9.2 农业资源保护与恢复 (15)9.2.1 农田保护与质量提升 (15)9.2.2 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15)9.2.3 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15)9.2.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15)9.3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15)9.3.1 推广高效农业技术 (15)9.3.2 发展循环农业 (15)9.3.3 优化农业投入品结构 (15)9.3.4 强化农业信息化建设 (15)第10章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撰写 (16)10.1 报告结构与内容 (16)10.1.1 报告封面及版权声明 (16)10.1.2 摘要 (16)10.1.3 目录 (16)10.1.4 引言 (16)10.1.5 调查与评价方法 (16)10.1.6 调查与评价结果 (16)10.1.7 结论与建议 (16)10.2 数据处理与分析 (16)10.2.1 数据处理 (16)10.2.2 数据分析 (16)10.3 结论与建议撰写技巧 (17)10.3.2 建议撰写 (17)第1章绪论1.1 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意义农业资源是支撑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土地资源利用评价与区划研究

土地资源利用评价与区划研究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评价和合理区划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土地资源利用评价与区划研究的相关问题,从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利用评价与区划的目的、方法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中,以土壤为基础的一种资源。
它包括土地面积、土地结构、土地质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土地资源的评价和区划研究就是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评价,以确定最佳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科学的发展规划。
二、土地资源利用评价与区划的目的土地资源利用评价与区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开发。
通过评价和区划,可以准确把握土地资源的现状和潜力,科学规划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土地资源利用评价与区划的方法土地资源利用评价与区划常用的方法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数学模型等。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遥感影像,分析土地覆盖类型、土地利用现状等信息,为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为科学规划提供支持。
数学模型可以通过建立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土地质量、土地可持续利用等因素,评价土地资源的利用潜力。
四、土地资源利用评价与区划的影响因素土地资源利用评价与区划的结果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制约,包括土地利用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状况等。
政府的土地利用政策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土地利用的需求和规模,生态环境状况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约束作用。
因此,在进行土地资源利用评价与区划研究时,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五、土地资源利用评价与区划的案例分析以我国的西南地区为例,这个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质的土壤资源,但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农业发展相对较为困难。
通过土地资源利用评价与区划研究,可以科学规划农田和水域的利用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海城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基本方法及其效果

作者机构: 辽宁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页码: 23-28页
主题词: 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成果应用;总体规划;区划工作;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改造;一九;家禽品种;农业结构
摘要:一、基本方法 海城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分为两个阶段七个步骤进行,一九七九年十一月至一九八○年七月为调查与区划阶段,包括落实方案、野外勘测、室内分析和编写报告四个步骤;一九八○年七月至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为区划成果应用阶段,包括编制成果应用计划、制定农业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三个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导区位因素 热量 水源 地形 市场 土壤 技术
三、农业资源评价的内容
➢农业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 ➢农业资源利用的生态评价 包括:农业资
源综合体的生态适宜性分类和农业资源利用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
➢农业资源利用的技术评价
技术可行性为目标,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尺度,来评价资源条件提供的适宜性程度
版权所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二、农业资源评价的原则
➢遵循系统论思想,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评价 ➢抓住重点,兼顾一般,深入分析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 ➢遵循农业地域分工和区域农业比较优势原则,分区分类进行分析、评价 ➢坚持长远与当前结合的原则,对农业资源进行动态评价
二、农业资源评价的原则
农业生产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 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 河西走廊的粮棉和南疆的棉花 横断山区的垂直农业 城郊的蔬菜、花卉、乳牛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一、农业资源评价的目的意义
农业自然 资源丰富
单位耕地产量不一定高,但其劳动生产率高,美国单 位产量和产值分别是中国的56%和64%,但劳动生产
力的产量和产值是中国的144倍和127倍。
资源稀缺国,农业粮食产量只是中国的59%, 但单位耕地产值是中国的10倍
以色列国土面积1.49万平方公里,2/3土地为沙漠和山地,年降 水量约为20—500mm,且分布不均匀,政府大力建设引水工程, 发展喷灌和滴灌等节水技术(节水农业),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 效率。蔬菜、水果和花卉等农产品出口欧盟、美国和日本等, 2000年农产品产值约9.4亿美元。
特点:一、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二、全面调查
在所有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 进行调查,其比重较大
蹲点或解剖麻雀
3.要调查下面几个问题,你认为应该作全面调查 还是抽样调查: (1)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含量是否 符合国家标准; 抽样调查 (2).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 抽样调查 (3).调查某村所有家庭的年收入;全面调查 (4).调查我市七年级的作业量情况。 抽样调查 (5)调查老百姓对春节联欢晚会部分节目 的喜爱情况 抽样调查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化肥产量
化肥需求
Fig1.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万吨
111111111111122999999999999900666777788899900147036925814703
一Hale Waihona Puke 农业资源评价的目的意义基本意义
1.为研究农业结构和布局奠定牢固基础 2.为科学划分农业区提供可靠依据 3.为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和农业区域规化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资源利用的经济评价
三、农业资源评价的内容
➢ 农业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
1.以资源永续利用为 目标进行的农业资源
结合发展生产要求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资源 作用 效益 计算 评价
一、农业资源评价的目的意义
基本目的
在于清查农业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及其生产潜力, 协调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的关系,保持和增进农业生产中生物 系统为人类需要提供资源的能力,以提高资源的生产力和生产 率,促进农业的扩大再生产,使生产的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 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
四、农业资源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
农业资源调查的方法有不同分类,可按学科和涉 及的面分;按调查范围分;按时间分等
※ 普查 ※ 重点调查 ※ 典型调查 ※ 抽样调查 ※ 遥感调查
组织形式
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 等距随机抽样 整群随机抽样
四、农业资源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
农业资源调查的方法有不同分类,可按学科和涉 及的面分;按调查范围分;按时间分等
降水量
径流
M2
地下水
M3
微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资源
农村人口 农业经济条件 农作物产品产量
农业资源调查的内容、项目因调查对象不同而各异
三、调查步骤
1.
调查的准备工作
2.
外业调查
3.
室内资料整理
编写调查任务书或制订调查计划, 组织调查专业队伍,进行技术培 训和试点,收集资料,准备仪器
和工具等
因调查任务不同采取不同 调查方式
农业资源调查 农业资源
查清
数量
质量
分布
利用状况
变化规律
1.
制订国民经济计 划和有关政策
2.
进行农业区划、 规划、计划
3.
实现资源合理 布局和利用
4.
因地制宜指导 农业生产服务
二、农业资源调查的内容
农业自然资源
农业社会资源
土地资源
土壤类型
理化性质
土壤质地
成土母质
M1
日照时数
M4
温度
湿度
气候资源
水资源
版权所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一、农业资源评价的目的意义
资源评价
环境对人类有用程度的评价,它从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 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它需要确定环境的某个方面是否能供给、 支持或服务于人类,成为提供需要的物品和服务的来源。
农
资源特性
业
资
在数量上
源
有限性
评
在质量和分布上
价
差异性
评价要求
依据不同资源特 性功能
资料的审查、计算和分析、航片 转绘、面积量算、数据汇总、编 制有关图件和说明书,写出调查
报告等
四、农业资源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
农业资源调查的方法有不同分类,可按学科和涉 及的面分;按调查范围分;按时间分等
※ 普查 ※ 重点调查 ※ 典型调查 ※ 抽样调查 ※ 遥感调查
人口普查、土壤普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全国森 林资源清查、气候普查、耕地面积调查等
第三章 农业资源调查评价 与区划方法
农业资源调查方法 农业资源评价方法 农业区划的一般方法
版权所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第一节 农业资源调查方法
• 一、农业资源调查的任务和目的 • 二、农业资源调查的内容 • 三、调查步骤 • 四、农业资源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
版权所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一、农业资源调查的任务和目的
※ 普查 ※ 重点调查 ※ 典型调查 ※ 抽样调查 ※ 遥感调查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遥感(RS——Remote Sensing)技术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第二节 农业资源评价方法
• 一、农业资源评价的目的意义 • 二、农业资源评价的原则 • 三、农业资源评价的内容 • 四、农业资源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