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分析综合

合集下载

浅易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

浅易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


李侯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⑥, 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自持,颇为时辈所忌。久之,起佐 郡,人或愤其不足,侯不屑也。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 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损益也。到郡未旬日, 一知其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 有为无疑矣。 李维肃是真定人,在朝廷当官几十年,历次担任郞官, 被人称为老派人物(行动与操守不合时宜),儒雅且很有才 华,为人正直有骨气,很受当时(同朝为官)的人排挤。过 了很久,被任命佐助郡守,有人对于起用李维肃担任府判感 到愤愤不平,认为他不够资格,他却不屑与他们计较。(我) 体察李维肃给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据(此)约略看出他的 为人。只是区区一亭,对郡的治理并没有大的利害影响。来 到这里不到十天,我就看出李维肃只要认为自己应该做的, 必把它作为自己的责任,由此可以推知,对于处理那些比筑 亭重要的大事,他一定能够有所作为,这是不必怀疑的。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 B.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 C.物故流离以十万数物 D.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 离:遭受 迫卒:急促 故:死亡 顾:回头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 能力。A.“离”通“罹”,“离骚”中的“离”用法同此,可 迁移比照。根据“对文取义”的规律,“外被项籍之灾,内离 牧竖之祸”中“被”和“离”都是“遭受”的意思,释义正确。 B.“迫卒”用于“期日”后,接上文说修坟山时间紧迫,故 “卒”通“猝”,“迫卒”解释为“急促”正确。C.“物故流 离以十万数”是说饥馑带来的严重后果,“流离”指流落他乡, “物故”解释为“死亡”是合适的。D.“顾”也是表转折的连 词,由于前文“而”可译作“却”,那么“顾”应该译作“反 而”更合适,但绝对不是“回头”的含义。 【答案】D

文言文分析综合带译文版2017

文言文分析综合带译文版2017

2016年全国卷一(节选自《宋史· 曾公亮传》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 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 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 B .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 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 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 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 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 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 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 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一、真题再现 分析选文特点及设题规律
2017年全国卷一(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 (3分)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 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 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 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 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 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 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 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翟、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 之乌衣之游。 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 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分析综合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分析综合教案

关于unet的面试题目UNet是一种常用于图像分割任务的深度学习架构。

它由Ronneberger等人于2015年提出,基于全卷积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的思想,通过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实现了高效而精确的图像分割。

在本文中,我们将回答与UNet相关的一些面试题目。

1. 请解释一下UN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UNet的结构可以分为编码器和解码器两个部分。

编码器由一系列卷积和池化操作组成,用于提取图像的低级特征。

解码器通过上采样和卷积操作将编码器的特征图逐渐恢复到原始图像的尺寸,同时进行特征融合,以实现精细的分割结果。

此外,UNet还引入了跳跃连接(skip connections),将编码器的特征图与解码器的特征图进行连接,以帮助解码器捕捉更多的上下文信息。

工作原理如下:首先,输入图像经过编码器进行特征提取,生成一系列的特征图。

然后,特征图通过解码器逐步恢复到原始图像的尺寸,同时与相应的编码器特征图进行融合。

最后,通过输出层进行分类,得到每个像素点属于前景或背景的概率。

整个网络通过反向传播来学习参数,使得输出的分割结果与真实标签尽可能地接近。

2. 为什么UNet在图像分割任务中表现出色?UNet在图像分割任务中表现出色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UNet采用了编码器-解码器的结构,可以充分利用深度学习的表征学习能力。

编码器部分通过多层的卷积和池化操作逐渐提取图像的特征,使得解码器能够从不同尺度的特征中恢复出精细的分割结果。

其次,UNet引入了跳跃连接,使得解码器能够融合不同层次的特征信息。

这样一来,解码器可以利用编码器中更底层的特征图来获取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从而提升分割的准确性。

此外,UNet的网络结构简单而高效,参数量相对较少,适合用于处理小样本的图像分割任务。

这一特点使得UNet在医学图像分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数据集有限的情况下,仍能取得良好的分割效果。

最后,UNet的网络结构易于扩展和改进。

高中语文文言文分析综合 抢分策略 突破点 明确“5大比对角度”

高中语文文言文分析综合 抢分策略  突破点  明确“5大比对角度”

高考解码
分)( )
突破方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唐恪执政有方。为官期间,豪绅子弟称霸乡里,后因其 言省悟自悔,夷人亦因其行扔下兵器服从命令。 B.唐恪忠于职守。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拒绝了都 水孟昌龄索要船只与士兵的要求, 一心治理水患, 保全了沧州城, 受到皇上嘉奖。 C.唐恪得到重用。“大观”“靖康”两朝分别任“屯田员 外郎”“中书侍郎”“少宰”等职, 两朝皇帝对其礼遇有加, 亲 自下旨褒奖。 D.唐恪能力有限。曾建议皇帝放弃汴梁迁都洛阳,后遭到 了开封尹何栗的反对,计谋不被采用,后被免去相位。
抢分策略四 突破点一 明确“5大比对角度”
高考解码
C.唐恪得到重用。①大观中,召为屯田员 “大观”“靖
突破方略
外郎……水去,城得全,比对角度: 关系。 “两朝皇帝……
康”两朝分别任 诏书嘉奖。 “屯田员外 郎”“中书侍
②靖康初,金兵入汴, 亲自下旨褒奖” 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 与原文不符,只
郎”“少宰”等 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 是“大观”朝在 职,两朝皇帝对 郎。八月,进拜少宰兼 沧州治水受到皇 其礼遇有加,亲 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 帝下旨褒奖。 自下旨褒奖。 渥。
高考解码
突破方略
抢分策略四
概括分析题如何“据文判断”
抢分策略四
突破点一 明确“5大比对角度”
高考解码
突破方略
“文言文分析综合”包含三方面的内容:①筛选文中的信 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 观点和态度。概括和分析是在读懂文本、疏通句意、理解句间关 系的基础上,对所述人物事件或阐明的道理进行判断、归纳、概 括的综合推理。
高考解码
突破方略

文言文分析综合题练习

文言文分析综合题练习

文言文分析综合题练习姓名:班级:训练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

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

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

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节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 [选项]D.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

分析:训练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19·广东中山模拟)初,(邹)浩除谏官,恐贻亲忧,欲固辞。

母张氏曰:“儿能报国,无愧于公论,吾顾何忧?”及浩两谪岭表,母不易初意。

稍复直龙图阁。

瘴疾作,危甚。

杨时过常州,往省之。

萧然仅存余息,犹眷眷以国事为问,语不及私。

(节选自《宋史·邹浩传》) [选项]C.邹浩心系国家,病中关切国事。

杨时经过常州,邹浩抱病前去探望友人。

邹浩身体已十分虚弱,但在谈话中,他仍关切询问国事,说话不涉及私事。

分析:训练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19·安徽六安模拟)十年,诏丞相伯颜总兵南征,改(崔斌)行省为河南宣慰司,加中奉大夫,赐金虎符。

十月,围潭州,斌攻西北铁坝。

挟盾先登。

诸将怒其抗敌持久,咸欲屠之。

斌喻以兴师本意,诸将曰:“编民当如公说,敌兵必诛之。

”斌曰:“彼各为其主耳,宜旌之,以劝未附者,且杀降不祥。

”诸将乃止。

(节选自《元史·崔斌传》) [选项]D.崔斌严明军纪,爱护百姓。

其任东平府太守时,接到百姓投诉,驱马飞奔找到主将为百姓申冤并机智成功地劝阻了元军诸将对当地军民的大屠杀。

分析:训练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17·全国卷Ⅲ)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许将)。

文言文分析综合(方法)

文言文分析综合(方法)
在文言文应试阅读中,如果能了解题目选项设置模式,仔细排除干 扰,就会提高得分率。高考文言题所设选项常见的错误类型有: 1.人物的错位。史传类文言选段一般都是多个人物、多个事件的综 合,而题干要求往往就其中确定一人或几人进行考查,命题者在设计干 扰项上,就常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把不同人物所为之事混杂在 一起,胡乱“嫁接”给某一人,造成人物与事件不对应。 2.时序的错位。以叙事见长的文言选段,往往围绕一件事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等纵向的进程去表现人物的品格,命题者有时会在试题中就 事件的某一阶段去设题,而在选项中却将事件发生的时序颠倒,以此来 干扰考生的正确判断。如果在答题时注意从不同的时段去切分层次,有 利于迅速找准有效的信息区间,把不属于该时段的项排除,从而能快速 准确地解题。
创新· 思维技巧
3.“品行”的错位。一些史传类选文往往会贯穿着弘扬民族美德的宗 旨,文中主要人物一般都是民族英雄、清官、廉吏、义士、孝子等,以此 引导考生的价值取向。传记中作者往往会横向罗列多个细小事件来反映主 人公多方面的美德与成就,命题者却常常就其中的某一点设题,如果答题 时不仔细读懂题干,检索有效信息,就会造成人物品行的错位,误入陷阱。 4.手法的混乱。人物传记类的文章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往往采 用多种表现手法,如叙述、描写、评议、抒情,描写又有直接、间接、语 言、动作、心理描写等,而题干中往往指定筛选某种手法,审题时就应仔 细推敲,不能混淆,把那些虽能表现人物的某种品质,却与题干所示表现 手法不符的项排除。 5.语境的勾连。在传记类文章中,作者往往通过记叙人物言行去刻画 人物性格,而这些言行都有其具体而独特的背景。撇开这样的环境,文中 人物的言行所反映的内容就会似是而非,捉摸不定。因此要在典型环境中 通过洞察人物言行背后的“隐秘”去分析人物性格,有时命题者在选用错 例时,利用考生缺乏语境意识的毛病,故意选择貌似正确而实际与语境不 符的句子进行干扰。因此,备考时必须学会就文意定句义,在读懂弄通全 文的基础上,去理解把握人物言行的真正意图。

4 高考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题 ——了解十大命题设误点,五大角度细比对

4 高考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题 ——了解十大命题设误点,五大角度细比对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选项] B.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但直到李台 州去世之后,才写作此文,并在士大夫中传颂其事迹。 [分析] 从时序颠倒的角度设误,“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 至孝之名”错,根据原文可知,作者最初并不知道李台州与其 母亲的事,直到李台州死后,在与丞相京公交谈中才知道李台 州母子之间的故事,才了解李台州至孝之名。
角度四: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
无中 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人物、事件或观
命题 设误
生有
以偏 概全
点等内容,致使选项的分析概括于文无据 将原文对某一方面的判断通过增加或删减 表范围或程度及其他类的词语,故意扩大或 缩小判断对象的范围
辨析时应将选项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是否有故
比对 意添加的而原材料中未涉及的词语或内容,或者筛查选
述与原文是否一致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典例演练] 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 误。 [原文] (2017·高考全国卷Ⅰ)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 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 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 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 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方法 项中有无漏掉原文关键词(尤其是表范围或程度的副
词)的情况
栏目 导引
[典例演练]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7.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
是否有误。
[原文] (2019·高考全国卷Ⅲ)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
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

【范文】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分析综合教案

【范文】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分析综合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分析综合教案文言文分析综合一、教学目标: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XX年语文高考说明》对文言文分析综合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信息进行综合提炼,并能加以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分析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增强学生阅读、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综合运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提炼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分析综合能力。

2.基本的阅读和解题技巧。

四、教学课时:4课时第1课时一、考题导引、(XX年全国卷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

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

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之分析综合课件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之分析综合课件

译文:契丹发兵二十万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割让)代州的土
地,本该今年朝见天子的使者不敢去,就命许将去。许将入朝对 答说:“我充任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议不能不知道。万一 契丹人谈到代州的事情,没有话来驳斥他们,就会有失国家大 体。”于是命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居 民骑在房梁上一起观看,说:“看看宋朝的状元。”等到(和契 丹人)练习射箭时,许将先射中。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 拿代州之事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萧禧又说:“界限没有定下 来,两国以和好为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许将说:“这 件事,指导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 羞惭不能回答。(许将)回来禀告,神宗称赞他。
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 的细节进行杂糅混编,或把多
事 件
个人做的事说成一个人做的,

有意制造事实的混乱状态,使

考生难以厘清头绪。
【示例】5.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概括分析 是否有误。
原文:刘玄佐,滑州匡城人。少倜荡,不自业,为县捕盗,犯法, 吏笞辱几死,乃亡命从永平军,稍为牙将。玄佐性豪纵,轻财好 厚赏,故下益困。汴自李忠臣以来,士卒骄,不能自还,至玄佐 弥甚。其后杀帅长,大钞劫,狃( niǔ )于利而然也。
罢科差之法。”诏悉举行。
不合事理
选项B:葛守礼关心农民。他认为徭役征派不合理,造成全国各地 出现了大量的流民移民,所以建议解除征财物和派差役的法令, 皇帝下诏实行。
翻译句子:
译:京城附近、山东一带
畿辅、山东流移日 的流民日益增多,因为
众,以有司变法
有司变法扰乱纲常,征
乱常,起科太重, 收的科税太重,征派又
将原文对某一方面的判断通

高考语文-文言文分析综合-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分析综合-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文言文分析综合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_____,_____”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

6.【2017届四川成都七中高三零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唐兴,贤人在位众多,其遁戢不出者,才班班可述,然皆下概者也。

虽然,各保其素,非托默于语,足崖壑而志城阙也。

然放利之徒,假隐自名,以诡禄仕,肩相摩于道,至号终南、嵩少为仕途捷径,高尚之节丧焉。

故裒可喜慕者类于篇。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

性简放,不喜拜揖。

兄通,隋末大儒也,聚徒河、汾间,仿古作《六经..》,又为《中说》以拟《论语》。

不为诸儒称道,故书不显,惟《中说》独传。

通知绩诞纵,不婴以家事,乡族庆吊冠昏,不与也。

与李播、吕才善。

大业...正字。

不乐在朝,求为六合丞,以嗜酒不任事,时天下亦乱,因劾,..中,举孝悌廉洁,授秘书省遂解去。

叹曰:“网罗在天,吾且安之!”乃还乡里。

有田十六顷在河渚间。

仲长子光者,亦隐者也,无妻子,结庐北渚,凡三十年,非其力不食。

文言文分析综合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

文言文分析综合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

文言文分析综合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文言文分析综合公开课教案1一、导入新课出示常见的文言文警句:三人行,必有我师。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些警句,再把你理解的意思讲一讲。

2、跟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言比较一下,这些警句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出文言文的一般特点:有些字与现代的读音、意义不同;言简意赅,语意深远……)3、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文写成的。

用文言写出的__就叫文言文。

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今天我们学习的《学弈》这篇文言文,仅有5句话,70个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着警示世人的道理。

二、读通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1、师范读课文。

2、总结老师读文言文的特点:一是速度比较慢,二是句中停顿较多。

3、学生小声跟老师读两遍。

4、学生自由练读,读通为止。

5、学生边读边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句话。

6、讨论交流。

(只要能说出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就行。

)三、读熟课文,读懂故事1、学生自由反复诵读,重点指导读好“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2、再联系前后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3、同座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四、读书明理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2、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联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对学习、工作的重要性。

)五、练习背诵六、课后扩展教师把以前学过的“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文言成语故事,印发给学生,练习读文言文,还可以试着背诵一篇。

板书设计:学弈一人专心致志弗若另一人思——射鸿鹄。

文言文分析综合公开课教案2教学目标1、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文言文复习-分析综合

文言文复习-分析综合

2、综合运用三种方法。 、综合运用三种方法。 ①对应法。就是分别找出题目所给语料与原文的 对应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看它是否符合 题干要求。这是解题时运用的最基本方法。 ②排除法。就是在运用对应法发现不合题旨的语 料后,将含有该语料的选择项排除。这种方法运 用在解答按语料顺序编组类型的题目时,一般发 现一个不合题旨的语料可排除两个选择项。 ③比较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解答按语料顺序 编组类型的题目中,就是将排除后的剩余选择项 进行比较,看它们编有哪些相同的语料和不同的 语料,然后再把不同的语料与原文对照,从而确 定符合题干要求的语料或剔除不合题干要求的语 料。
解题技法
解答“筛选文中信息” 解答“筛选文中信息”考题应当掌握以下技 法: 1、审清题干,明确题旨。 、审清题干,明确题旨。 这是解题的前提条件。例如解答上述第一 道题,在审题时必须明确题干有三个要点: 第一,对象是梅圣俞夫妇(而不能是别 人);第二,指梅圣俞夫妇情深(而不是 别的方面);有时题干中会出现一些术语 如:“耿介”,它是指正直、不同于流俗。 “淳厚”,它是指淳朴厚道。我们必须要 了解它的意思。
解题技法
2、对应原文意思识别破绽。 在明确命题者设错方式的基础上,解题时 逐一将选择项与原文相关内容对照,看有 没有不一致的地方,从而选出正确或错误 的选项。例如解答上述第二道题,A、B、 D项与原文内容完全相合,而C项说“西兵 进攻江淮地区”曲解了原文意思,原文说 “西兵未解”、“盗贼暴起于江淮”指西 部边境战争威胁未能解除、江淮地区盗贼 作乱。
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 一组是(3分) 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 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④闻其贤者也则悦 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文言文分析综合

文言文分析综合
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 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指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内容要点 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 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 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 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要 求考生对这些选项的表述加以正误的判断。 求考生对这些选项的表述加以正误的判断。
分析综合
文言文阅读” 《考试大纲》“文言文阅读”考点 考试大纲》 文言文阅读 考点2
• • • • 分析综合 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一: 考点一:筛选信息
• 筛选信息类试题命题特点: 筛选信息类试题命题特点: • “筛选文中的信息”:实际上是考对命题者 筛选文中的信息” 所筛选提取的信息进行甄别判断的能力。 所筛选提取的信息进行甄别判断的能力。 • “信息”:在传记文考查中,常常就是指文中 信息” 在传记文考查中, 传记的对象(人物) 传记的对象(人物)的言谈举止对这一对象 人物)的表现作用。 (人物)的表现作用。 • 题型:给出5~6条“信息”,交叉省缺排列编 题型:给出5 信息” 为四组, 为四组,要求学生选择出能够表现传记对象 人物)在某一方面的品格特征、 (人物)在某一方面的品格特征、行为特点 等的一组。 等的一组。
“分析概括题”解答步骤: 分析概括题”解答步骤: 分析概括题
细读选项表述 快速圈定解答区域和具体出处 比照选项与原文相应语句的异同
关键: 关键:能够比较准确地译出原文 注意选项的转述是否等值
常见陷阱: 常见陷阱: 陷阱一: 陷阱一:曲解文意 陷阱三: 陷阱三:无中生有 陷阱六: 陷阱六:张冠李戴 陷阱二: 陷阱二:篡改事实 陷阱四: 陷阱四:时序颠倒 陷阱七: 陷阱七:官职错位

文言文分析综合之突破技巧

文言文分析综合之突破技巧
1.征、辟、举、荐、拜、 除、 表授予、提升 拔、擢、起 表调动 2.迁、转、调、徙、改 3.贬、谪、左迁、罢、黜、 表降职、罢免 免、废 表辞官 4.辞、退、告退 5.知、典、主、行 表主管
顺藤摸瓜,解读全文
根据传记类文章结构,快速把握以下信息: 写什么人,生活在什么朝代(时期),干了 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 么意义。 文中还涉及了什么人,他与主要人物之间 是什么关系。
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是 :C (03年全国卷)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隋 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 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 B.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 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他们;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 不以为然,但深得炀帝欢心。 C.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 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 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 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直言谏劝,认为是诌人以罪,不合礼义, 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
题型示例
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题型示例
1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 不正确的一项是: (03年全国题) B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 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 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 品行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 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 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式等。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综合、评价文言文。

3. 提高学生运用文言文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汇的复习:通过举例和练习,巩固已学过的文言文词汇。

2. 文言文语法的复习:回顾和练习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

3. 文言文句式的复习:分析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并通过练习加深理解。

4. 文言文阅读理解: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材料,进行阅读理解和分析。

5. 文言文综合运用:通过写作和口语表达,运用所学的文言文知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和复习。

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具体的文言文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的文言文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文言文教材或教辅资料,用于复习和练习。

2.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文言文知识。

3. 练习题和答案,用于学生做练习和教师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或复习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引起学生对文言文复习的兴趣。

2. 讲解:教师对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和复习,包括词汇、语法、句式等。

3. 练习:学生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的文言文知识。

4. 分析与综合:教师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能力。

6.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做练习题的正确率和完成速度,了解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问题解决能力等。

2025届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三节分析综合题__仔细比对精准辨析教学案

2025届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三节分析综合题__仔细比对精准辨析教学案

第三节分析综合题——细致比对,精准辨析分析综合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高考往往接受客观选择题(四选一)的形式,全国卷的题干术语往往是“概括与分析”,且往往从人物、地点、时间、词义、关系、依据与结论等6个角度进行设误,以考查对文意的综合理解等,这是近年来全国卷持续考查的成熟题型。

概括分析文意题有着很强的规律和特点。

选文为人物传记,结构大都相同,选项命制特点显明。

在把握住这些规律和特点后,再遵循确定的答题步骤,用好比对答题方法,拿下该题相当简单。

[提分攻略]——明角度找对应答概括分析文意题要遵循以下三步骤:►[第一步] 全面理解,整体把握1.依据结构思路,阅读全文。

2.借题读文。

四个选项,三项正确,一项错误。

即便这一项错误,也不是该项全错,只错在某个句子或词语上。

虽说一时不能断定哪项错误,但完全可以借助它们来阅读全文,把握文意。

3.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传主生平主要事迹。

(2)传记中的重要人物及其关系。

(3)人物的对话。

(4)对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确定要能作出合理的说明,严防对文中信息的错解或误译。

►[其次步] 关注细微环节,依文索义错误选项通常是把某一情节通过添加、转移、曲解等方式作了微小的改动。

所以我们在审读选项时,再微小的情节,包括人物的言行、对人物的品评、动作的施动与受动、时间空间上的依次等等,都不能忽视。

选项对文中信息的描述有两种方式:直述和转述。

假如是转述,我们要留意转述的句意是否与原文保持一样。

推断选项正误时,确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原句,再结合上下文语境精确理解词句的意思,切记不行凭印象主观臆断。

有的选项可能牵涉原文的多处细微环节,这些都要精确找到,不能想当然,要判之有据。

假如说某一分句在文中根本找不到相应的句子,那十有八九是无中生有。

►[第三步] 细致比对,反复推敲概括分析文意题的解题关键是“比对”,就是把每一个选项都与相应的原文作逐字逐句的细致对比,重点关注人物与事务是否一样,时间上有没有颠倒,空间上有没有混淆,用词是否妥当,有没有有意拔高或降低对人物或事务的评价,有没有错误理解某个关键词或关键句。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2):文言文分析综合题目的解答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2):文言文分析综合题目的解答 Word版含解析.doc

【题文】高考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在内容的分析综合方面,通常包括三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内容分析概括题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进行的翻译、转述和分析。

在这一过程中,命题者有意识地设置错误干扰,让考生进行判断。

而比对法则是对付它的较好的方法之一,其实质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仔细比对、分析,从中发现它与原文意思是否一致,进而识破命题者的干扰之处。

那么,重点比对、分析的是什么呢?下面这节课老师就给大家讲解一下比对分析的主要内容。

1.比对关键细节(词语)命题者对原文关键细节(关键词语)故意错解以迷惑考生。

这种曲解文意的方式正成为设题的主要陷阱。

因为错误极其细微,故要认真、细心比对。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例①】(2014•湖北卷)(吴德基)入朝,擢知莱之潍州事。

民畜官驴四十匹,莱守核其孳息状,与籍不合,曰:“驴当岁产驹,今几岁宜得几驹,乃何少也?”欲责欺罔罪而征其偿。

诸县皆已勒民买驴,德基独戒民勿偿。

守怒,问德基:“潍不偿驴,何辞也?”德基曰:“民实不欺妄,乌可责其偿?国家富极海内,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守语塞。

德基因画不便者数事,守不敢复言,并诸县已偿者皆罢之。

山东民愿以羊牛代秋税者,官从其言。

德基与民计,羊牛后有死瘠患,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

他县牛羊送陕西,民驱走二千里,皆破家,郡以潍独完,令役千人部送邻县牛,德基列其不可,曰:“有牛家送牛,虽劳不敢怨。

使人代之,脱道中牛死,谁当代偿耶?”第11题选项C:县令役使千人代送邻县牛,吴德基认为其命不可从,因为牛在运送途中折损,会没有人代为赔偿。

【解析】关键词语误译。

“因为牛在运送途中折损”错,原文是“脱道中牛死”,意思是说“假如牛在运送途中死去”。

2.比对添加内容“添加”就是通过“无中生有”的方式,在选项中故意添加一些貌似合理的内容“制造”出错误选项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分析综合教学目标: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10年语文高考说明》对文言文分析综合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信息进行综合提炼,并能加以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分析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增强学生阅读、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综合运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提炼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1.分析综合能力。

2.基本的阅读和解题技巧。

教学课时:4课时第1课时一、考题导引1、(2010年全国卷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

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

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③浙西集平,科敛当减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⑥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③④D.④⑤⑥答案:B解析:②是一个比喻;④是编修《元史》,文采好;⑤劝说梁王归顺的话。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

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

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

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

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答案 D 解析:他先是晓谕梁王,迅速归顺,不然朝廷的征讨很快到来,又对梁王说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二、筛选文中的信息《考试大纲》中的“筛选文中的信息”,主要考查学生根据需要辨析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应着眼于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筛选并提取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可以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读懂读通材料的目的。

这种对信息的筛选和提取,最常见的是定向考查,即挑选若干文句分编为四组,要求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

1、历年高考试题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2)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3)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聪明才智的信息;(4)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

;(5)筛选文中论证某个论点的依据;(6)筛选揭示某种现象内在本质的信息等。

2、信息筛选题的设题方式(1)对某一问题直接提问。

如:以下各句话中,构成某某怎么样的一组是。

(2)对某一方面的综合信息进行筛选和辨识。

如: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某某怎么样的一组是。

3、如何筛选信息要准确地“筛选”信息,在平时学习和应考解题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看清题干,理解题干中概括性论断的含义。

这一点,关系“筛选”的方向,是做题时首先要注意的。

在文言文信息筛选题中,经常存在某些被选文句的陈述主体与题干不一致的情况,而这些文句大多数恰恰是应被排除的选项。

因此,在筛选信息时一定要看所选文句的陈述主体是否与题干一致。

(2)要注意回到原文。

把相关句子摆回到上下文的语境中去解读,揣摩人物的动机、事件本身的来龙去脉。

在阅读时要抓住关键词语,正确辨析主次内容,这样就能迅速排除次要枝节,筛选出必要的信息。

每一段选文都有主要内容与次要枝节之分,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时,必须带着题目的要求去分辨、取舍。

(3)要注意比较,排除不完全列举的干扰项。

因为筛选信息的题目中,出题者故意掺杂一些错误的信息,以增加迷惑度,所以,必须把几项互相比较,才能把握住最准确的方向。

要仔细分析,一般的选项都有一定的难度,光看语句肯定不容易判断,所以,必须把选项放回到原文之中比较分析,才能判断其正误。

上面说的是一般做题时要注意的事项。

事实上,在历年的高考中,文言文阅读所选择的文段,又都已成定势,所选的一般都是传记文章,文中的主角,又一般都是民族英雄、清官、廉吏、良母、孝子等,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其实就应该同时进行着初步的筛选。

我们认为,应该一边阅读,一边理清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物。

既是传记文章,必有人物,所记谁人?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多少人?二是官职。

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三是事件。

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物的若干事迹,或孝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解答此类题的要领主要有如下几点:一、宏观考虑,整体把握。

高考文言文多以传记文为主,间杂写景散文。

若是传记文,就要弄清写了几个人,主记的是谁,他与其他人有何关系,所居何朝,所任何职,写了其人多少事,其人物事迹是有关孝义、勤学、清廉、爱民还是抗上等,都是在什么时期发生的;若是写景散文,就要弄清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特征如何,是按何种顺序写的,寄寓了作者何种情感等。

二、分析题干,界定概念。

明确提干要求,有的要选表现人物的思想主张,有的要选突出人物的道德操守,有的要选揭示事件发生的原因等等,不一而足。

如2010年重庆卷要求选择“分别表现查道对亲友‘孝义’与对老百姓‘仁厚’的一组”。

解答此题,首先要界定“对亲友‘孝义’”和“对老百姓‘仁厚’”两个概念,然后认真分析各个选项的上下两句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三、微观研析,逐项突破。

做题时,要对所给信息逐条辨析,对无把握的选项可先放下。

一般情况下,在所给的六条信息里,总有一条是将彼人信息按在此人头上,只要认真阅读原文,此信息即可排除。

然后对照剩余选项,对不同点做重点分析,答对此题,不是很难。

附:课堂练习:阅读下面古文,完成8~11题。

南人祖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取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①髻金目,遂潜养于盆水。

日日长,易数器。

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

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

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常见也。

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

”乃易其弊衣。

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

母徐衣其女衣,抽利刃行向池呼渔,鱼即出首,因斫杀之。

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2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

”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

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其似姊也。

”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

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

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

其轻如毛,履石无声。

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栲掠之,竟不知所从来。

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既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

得叶限,令履之而信。

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

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

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

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石无限,逾年,不复应。

王乃葬鱼骨于海岸。

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

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

一夕,为海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

略有删节1.下列各组中,能分别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和“后母虐待叶限”的最恰当的一组是A、女至池,鱼毕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

”母亦疑之B、曾其肉,味倍常鱼[ 常令樵险汲深C、其轻如毛,履石无声及洞节,母往,女守庭果D、女用其言,金及衣食随欲而具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归纳文中信息。

A、后一句不能表现“虐待”;B前一句不能表现“神奇”;C、前一句不能表现“神奇”。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B.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的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

C.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

D.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洞人们哀怜母女,并没有表示“以示追悔”。

参考译文南方人祖上传说,在秦汉之前,有个姓吴的洞主,当地人就叫他吴洞。

他娶了两个老婆,其中一个老婆死了,留下一个女儿叫做叶限,从小温柔贤惠,擅长淘金,吴洞非常宠爱她。

几年后,吴洞也死了,叶限被后母虐待,经常让她到高山上砍柴,去深潭边汲水。

当时曾经得到一尾鱼,两寸来长,红色的脊鳍,金色的眼睛,叶限就小心地把鱼喂养在自己的脸盆里。

鱼天天生长,换了好几件器物,很快长大后盆里就容不下了,叶限就把它放到院子后面的池塘里。

每天都把节省出的一些饭食投进去。

在叶限过去的时候,这只鱼就会游到岸边,露出头来,其他人过去就沉在水底。

她后母察觉了这件事,每次到池塘边偷看,总是见不到鱼,就骗叶限说:“你最近累了吧,我为你做了件新衣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