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对《论语》的理解
也谈《论语》的得名(1)
也谈《论语》的得名(1)关于《也谈《论语》的得名(1)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原题】也谈《论语》的得名—兼与敖晶女士商榷[1]【内容摘要】《论语》是儒家最主要的经典之一,关于它的得名历来多以为是因根据“论”的“论纂”之意。
但本文认为我们可以借用“右文说”的观点来考察这一问题,即凡从“仑”得声的字多与“条理”、“规则”这一涵义有关;而《论语》之“论”之所以应该读为平声,则又是一种破读。
故而,“论语”就是“伦语”,也就是一本阐发人生伦理规则的图书。
【关键词】论语 得名《论语》作为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自前汉以来即受到了当朝统治者的青睐和重视,较早地被立在学官。
到了明清时,《论语》更是因“四书五经”被列为科举的必考科目而受到了广大读书人顶礼膜拜。
《论语》一书,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若干行事,它是研究孔子及先秦儒家思想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儒家的一些基本思想,如“仁”、“义”、“礼”、“乐”等概念在该书中首次被提出并被加以诠释。
通过研究《论语》,我们可以基本了解前期儒家的思想和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传统的文化精髓。
故而,对这样一部典籍,我们必须对它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彻底地考察和研究。
而本文则主要试图探讨《论语》一书的命名之义。
子曰:“必也正名也夫”,又曰:“名不正则言不顺。
”[2]“正名”,是研究古代典籍所需要做的第一步工作。
关于《论语》的命名之由,前人一般都认为是因论纂所记之语,故名《论语》。
如班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孔子既卒,门人相与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这是关于《论语》得名最早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后世众人或承班氏之言,或就班氏之言发挥,很少有另创新说的。
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尤其是袁家麟先生在此基础上从声音入手提出[3]:“又如《论语》的‘论’字,读平声,与读去声的字义大不同。
对论语的认识和看法
对论语的认识和看法对于《论语》这部经典的文化遗产,我深感其价值和重要性。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记录而成。
它以对话形式,集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表达了孔子对人生、道德、政治等方面的思考和教诲。
我认为,《论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价值。
《论语》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诲。
孔子强调“仁”的重要性,认为仁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他倡导人们要以仁心待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
这些道德教诲对于塑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论语》中汲取道德智慧,用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论语》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学习是人生的重要任务,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
他提出“温故而知新”,即通过温习已有的知识,进一步开拓新的知识领域。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论语》中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先修身养性,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然后才能治家、治国、平天下。
他提出“君子不器”,即一个君子应该注重内在的品质和修养,而不是只追求外在的荣华富贵。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也具有深刻的启示。
面对诱惑和挑战,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坚守和清醒,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
《论语》中还强调了政治伦理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一个君子应该具备政治智慧和道德操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明主”和“忠臣”。
他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原则,主张各个社会角色要有明确的责任和义务。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政治伦理建设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我们要强调公正和廉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论语》是一部具有深刻人生智慧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通过阅读和研究《论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获得人生的指导和启示。
郭齐勇 肖时钧:也谈《论语》“父子互隐”章
郭齐勇肖时钧:也谈《论语》“父子互隐”章摘要:《论语·子路》篇“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之“隐”不能释为“檃”(矫正),它有两个含义:一是不公开告发、宣扬,“隐谓不称扬其过失也”;二是微谏,“几谏谓之隐”。
孔子这里的本意不是“隐匿错误”。
事奉亲、君、师的“隐”、“犯”与“无犯无隐”的区分,反映出儒家在伦理角色、伦理情境上的分寸感。
对亲人的“寻常之过”,应当用“隐”,“几谏”,但如有“大恶”,则仍应犯颜,做“争子”。
儒家在实践理性上强调门内与门外的区别,门内以恩为重,门外以义为重,私恩与公义有明确界限。
“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这两个命题都是孔子、儒家提倡的,但他们从不盲目地鼓励“大义灭亲”,相反把“亲亲相隐”作为法律的根据。
法应保护老百姓的私权,如强迫亲人互证其罪、“大义灭亲”,则对亲人心灵的伤害最大,乃至动摇人伦社会的系统。
对复杂性的问题不能简单化,应避免直线式思考与非此即彼的方式。
儒家伦理饱含着具体理性。
关键词:孔子;论语;父子互隐;大义灭亲十多年来,我们特别重视“亲亲相隐”的讨论,发表、出版了相关的论著。
[1]近来,廖名春先生发表了《论语“父子互隐”章新证》的长文,从文献与义理两方面对此章作了详论。
廖先生是我们敬重的古文字、古文献、学术思想史方面的专家,他列举的材料非常丰富。
拜读了廖先生大文后,我们仍有不少疑问,在这里斗胆向廖先生请教。
一、从古文字与文献的角度释“隐”廖先生同意将《论语·子路》篇“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之“隐”读为“檃”,训为“矫正”,他首先从文字训诂与文献解读上认定:“将《论语·子路》篇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读为“父为子櫽,子为父櫽”,训为“父亲要替儿子矫正错误,儿子也要替父亲矫正错误”,从古汉语的语言学规律看,是完全可能的”。
[2]“父子相隐”中的“隐”字是否可以读为“檃”,训为“矫正”?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隐”与“檃”是两个字,并无实质性关联。
对论语的认识
论语的认识——智慧的源泉,道德的灯塔《论语》,这部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言行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典籍之一。
它以简洁明了的文字,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首先,从个人层面来看,《论语》强调了人格的塑造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应该以“仁”为基础,即对待他人要真诚、宽容、有爱心。
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如果我们都能以“仁”为本,那么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其次,从社会层面来看,《论语》提出了“礼”的思想,即人们应该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以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一思想与现代社会的法治理念相辅相成。
法治是社会公正的基石,而“礼”则是社会公正的内在要求。
只有将法治和“礼”相结合,才能构建一个公正、有序的社会。
再者,从国家层面来看,《论语》中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思想,强调了治理国家应以根本为基础。
这个根本就是人民的利益。
一个君主如果能够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重,那么他的国家就会繁荣昌盛。
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最后,从人类层面来看,《论语》提出的“大同思想”,即人类应该追求和谐共处,相互帮助,共同发展。
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只有各国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应对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论语》是一部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的经典著作。
它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灵魂,也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语》所强调的“仁”、“礼”、“本”、“道”等思想,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我们应该深入学习《论语》,从中汲取智慧,以更好地面对和解决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对论语的认识
对论语的认识《论语》是一部特别的书。
《论语》从治国大理到学习方法无所不谈,虽然只有二十篇,却能够使人受益匪浅。
它以直接记录师生言行的方法,让人学到许多而又不觉枯燥,如同读历史一般。
通过他们的言行,孔子师生的学习、生活我们似乎都可以看见。
《论语》言之有理,发人自省。
通过阅读《论语》,我们可以懂得求知态度如何为端正;学习方法如何为正确;为人处事如何为明智;道德修养如何为贞洁。
这些大概就是孔子和《论语》被国人尊崇的原因吧。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多国政治思想自由,百家争鸣,诸子蜂起。
著书立说流传后世,诸如老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人都留下了系统阐述自己思想主张的文字。
代表孔子思想的《论语》一书,记载的是孔子生前言行片段,与诸子之作不同,不是孔子生前自己著录,是由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而成。
孔子思想的流传,有赖于弟子的有心弘扬,这一点有些像佛经的流传,据说释迦牟尼佛在世说法几十年,不留文字,也是弟子们根据记忆复述整理而成。
先秦诸子的著述,相对于《论语》来说,一篇文章大都洋洋洒洒百字千字,说事论理,思维细密,表意畅达。
老子的《道德经》是个例外,文字简约,只有五千字,每一条也类似语录,文字不多,但老子阐述道家思想言简而内涵精微,不容易读懂。
《论语》也是个例外,有两万字(加标点)的篇幅,比《道德经》要多几倍,《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的重要言论,大多一条几个字到几十字,言简意赅,好记好诵。
《论语》产生之后,经秦始皇焚书坑儒劫难而没湮灭,至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论语》中的思想被统治阶级吸收为治国安邦的主流思想,从此绵延两千年不绝。
在古代,《论语》是童蒙启蒙读物,儿童可以通过它来识字,培养做人的基本品德。
《论语》也是成人修学的重要书目,南宋儒学大师朱熹把《论语》列为《四书》之一,就使之成为天下走科举取仕的读书人必须精读的著作。
古人所谓“青春作赋,皓首穷经”中的“经”应该包括《论语》的。
孔子没后,读《论语》是后人了解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其悲天悯人的仁者情怀主要的途径。
对论语的理解与看法
对论语的理解与看法
1. 《论语》那可真是一座智慧的宝藏啊!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就像我们每天锻炼身体,越练越强壮,知识也是越温习越牢固啊!想想看,当你把学过的东西一次次巩固,那种满足感,不就跟吃了蜜一样甜吗?
2. 再看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简直就是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呀!这不就好比你不喜欢吃辣,你总不能硬塞给别人吃辣的东西吧?这多浅显易懂的道理呀!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哇塞,这得多厉害的觉悟呀!就像我们在学校里,身边的同学都有各自的优点,我们都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不是吗?这是多么积极的态度啊!
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不是跟我们复习功课一个道理嘛!每次复习都能有新发现,那感觉多棒呀!难道不是这样吗?
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多实在呀!就像我们做题,会就是会,不会就说不会,坦诚面对多好呀!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呢!
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对比太明显啦!一个胸怀坦荡的君子就像阳光一样温暖,而那些小肚鸡肠的人不就像阴雨天一样让人不舒服嘛!我们当然要做君子呀!
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就像鸟儿的两只翅膀,少了哪个都飞不起来呀!我们学习的时候不思考,那不就白学啦?
8. “吾日三省吾身”,这就像是每天给自己照镜子,看看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进,多有意义呀!我们也应该经常反省自己呀!
9.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像在困难的时候才能看出谁是真正坚强的人一样!只有经历了考验,才能显出真正的品质呀!
10. 总之,《论语》里的智慧说也说不完呀!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去领悟,去践行,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呀!。
论语的启示与感悟
论语的启示与感悟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提供了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和哲理思想。
从不同的角度,它都体现了仁智礼仪之精髓:懂得去敬重他人,懂得学习行善,懂得约束自我和制定诚信之道,懂得学习发展本身,懂得诚实守信,懂得勇于承担责任等。
《论语》对于培养良好的品行态度和心态具有重要的启示,它让我们认识到:道德观念是一个人内在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看待和处理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人与人相处,首先就是要尊重,只有表达出良好的礼貌,才能赢得朋友和他人的信赖。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为周围的人们谋利,也要竖立道德标准,不要妄自尊大,而要克服自私自利,珍惜他人与自身的关系。
通过阅读《论语》,我们能掌握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处理方法,有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身的智慧,让自己能走上成功的道路。
只有保持礼貌谦逊,敬重别人,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才能真正獲得自然、人們的景仰。
解读中华经典论语
解读中华经典论语
《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文化著作,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哲学思想。
以下是对《论语》的解读:
1. 学习和修养:《论语》强调了个人的修养和学习的重要性。
其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强调了要有自知之明、虚心学习的态度。
2. 仁德和人伦:《论语》对于仁义道德和人伦关系的探讨较为深入。
其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待人以仁的原则,强调了恪守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3. 政治和治国理念:《论语》对于政治和治国理念也有涉及。
比如“君子周而不比”,强调了君王应当遵循正义和公道,以身作则。
4. 教育和学校:《论语》中的教育理念也颇具指导意义。
孔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尊重个体差异的思想。
5. 哲学思考和智慧:《论语》中的语录和对话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哲学思考和智慧。
比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总体来说,解读《论语》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关于道德伦理、教育、政治和智慧的启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论语的看法和认识
对论语的看法和认识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汇编,涵盖了伦理、哲学、政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论语》的看法和认识:
文化价值:《论语》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论语》中的许多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哲学思想:《论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儒家哲学。
其中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等思想,对于个人修养、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同时,《论语》也探讨了天道、人道、地道等方面的哲学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考和见解。
教育思想:《论语》中有很多关于教育的论述,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这些思想对于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然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
人生智慧:《论语》中孔子对于人生的态度和处世之道也有很多精彩的论述,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思想能够引导人们正确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境,提升个人修养和境界。
总之,《论语》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经典之作,其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对于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都有着积极
的影响和启示。
对论语的看法
对论语的看法
《论语》虽然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但同时却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这首先表现在语言艺术方面。
《论语》以当时通俗平易、明白晓畅的口头语言为主,又吸收古代书面语言精粹洗练、雍容和顺、迂徐含蓄、典雅严谨的长处,形成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朴素无华、詠有味、朗朗上口的独特风格。
《论语》词汇丰富、新鲜、生动、活泼,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大量出现。
句式灵活多变,舒展自如,长短不拘,有很强的表现力。
尤其善于把深邃的哲理凝聚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抽象的说理文字具有某种诗意。
对论语的理解
对论语的理解导言:《论语》是我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们的言行录成。
作为一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论语》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论语》的理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和挖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品质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对于我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具有重要作用。
一、《论语》的背景和特点《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论和行为,以及与门徒、诸侯、士人等之间的对话和互动。
《论语》以言传身教的方式,通过记录孔子的言行,传达了孔子的思想和道德准则。
《论语》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简洁明了:《论语》语言简练,言简意赅,给人以直接、明确、易懂的感受。
2.强调实践:《论语》强调实践,注重实际的行动和实践的结果,提倡以实际行动来检验和实践思想。
3.重视人伦关系:《论语》强调人伦关系,注重父子、君臣、朋友、师生等关系的处理,提倡以礼义为准则。
二、《论语》中的经典思想1.仁:《论语》中最为核心的思想是仁,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他认为仁是人性的本源和最高境界,是一切道德价值和行为准则的根本。
孔子提出的“仁者,人也”,表明了仁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知行合一:孔子强调知行合一的思想,主张知识和行为要相辅相成。
他认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和行为,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格修养和道德提升。
3.学而不厌:孔子提出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观点,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是人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对自己的修养和知识的追求,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4.克己复礼: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这一重要的行为准则。
他认为一个人要先克制自己的私欲,然后才能符合礼仪规范,做到言行一致,与人为善。
5.君子:《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认为君子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追求真理,关注社会公众利益,具备管理和领导能力。
对论语的看法
题目:《论语》之我看专业:年级:姓名:学号:摘要:《论语》作为我国的四书之一,其内容十分的广泛,其中孔子及其弟子对“仁”“义”“礼”的解释也非常到位,是中国古代思维的精华结晶。
在现在,《论语》也有学习的必要性,是中小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非常必要的读物。
关键词:论语核心思想仁义礼必要性一、《论语》的历史地位《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最后的编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
《论语》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
《论语》一书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今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二、《论语》的核心思想无论对《论语》的理解存在多少分歧,有一个共识总可以作为研究的前提:“仁”、“义”与“礼”是《论语》的三个核心概念,它们在全书中出现频率极高。
据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的统计,《论语》中“仁”出现109次,“义”出现24次,“礼”出现74次。
[1](一)“仁”所谓“仁”,是对于大写的“人”的反思,是人类精神的自觉,也是孔子心目中“人的最高的道德品质”。
孔子说,“仁者,人也”(《礼记·中庸》),又说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力求做到“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爱”的本质就是肯为对方无条件的付出和牺牲,爱一个人就是希望对方永远快乐,永远不要让对方担心。
“爱是精神对自身统一的感觉”,因而是“自然形式的伦理”。
以《论语》来看,“仁”所指的是人类一切美德的总和,是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一种高位的价值观。
也谈《论语》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1 7 作者简介 : 张诗亚 , 男, 重庆市人 , 西南 大学西南民族教 育与心理研 究 中心 ( 教 育部 人文社会 科学重点文科基 地) 主任 , 教 授, 博 士生导 师, 教育部社会科 学委 员会委 员, 主要从事教育 学原理 、 教 育技术 学、 民族教 育学、 比较教 育研 究。
第2 5卷 第 3期 2 01 3年 6月
重 庆 广播 电视 大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Ra d i o& T V Un i v e r s i t y
VO I . 2 5 N0 . 3 J u n _ 2 O 1 3
题, 并结合 自己内在 的价值观去理解孔子的真意。 关键词 : 孔子 ; 论语 ; 儒家 ; 中国文化
中图分 类 号 : B 2 2 2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 6 3 8 2 ( 2 0 1 3 ) 0 3 — 0 0 0 3 — 1 0
《 论语 》 是孑 L 夫子 开讲 , 他 的学生 帮其 整理 、 出版
历了这 么多正反两方 面的折腾 , 但是却打不垮 , 不管说 他是好 是坏 , 他都继续存在 , 所以这 种现象特别值得 当
今之世 的学者 和大学生们思考 。
第一 , 一个孔子 。孔子可以说是历经 沧海 , 但其地 位却很 高 , 被人们称作至圣先师 , 当作至圣 、 圣人 , 这样 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 比比皆是 。 孔子 的家 p q : f L 府, 把孑 L 子尊崇起来 的庙 叫孑 L 庙, 孔庙又叫大成殿 , 之所以叫大 成 殿就是指集天下学 问于一身 。 可是孔子从古到今 , 被
如何解读“论语”
如何解读“论语”被称之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当代学者认为其“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原则等”,则没有意识到《论语》体现的孔子哲理。
要知道,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原则,是孔子用其哲学思想予以阐述的,叫“道之用”。
因为孔子被称之为“圣人”,所谓“圣人”就是“道之用”之哲人。
学者认为,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
”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非也!《论语》中之“论”字,一不是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二不是“诸儒之讨论”,三所不是论述,而是论点、论题。
不知此就不如何正确解读“论语”。
关于注解《论语》的书,真是汗牛充栋,举不胜举。
具有代表性的有:——即何晏集解、邢昺疏的《论语注疏》。
宋朱熹“代圣人立言”的《论语集注》。
刘宝楠的《论语正义》。
程树德的《论语集释》。
杨树达的《论语疏证》。
钱逊的《论语浅解》。
冯梦龙的《论语指月》。
敦煌版的《论语注》钱穆的《论语文解》、《论语新解》,等等。
这些见仁见智之注解,出现有的离题,有的污孔,误导当今读者。
现略举两例如下。
其一例【论语泰伯】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学者们认为:对这一句之解读与翻译,根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断句不同,所得的句意不同。
这一争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句意不同,对孔子的为政思想评价不同。
按此种断句:《论语疏》解释成“圣人之道深远,人不易知”,何晏的《论语集释》、邢昺的《论语疏》、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古人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时,一般正面解释:“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于是近代,大都对此采取批评的态度。
五篇对论语的看法是怎么写
五篇对论语的看法是怎么写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论语》。
下面来看看五篇对论语的看法是怎么写的。
对论语的看法1孔子,春秋战国时期之文人,其作《论语》流芳百世,流传至今,几乎无人不知,无鬼不晓。
《论语》,封面精致,外壳鹅黄,厚厚的,正上方用宋体写着“论语”二字,下面写着“孔子的智慧”几个字,并配有一幅山水画,让人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本书。
翻开书页,一股油墨香味扑鼻而来,啊!这本书我已经心仪很久了,还就是妈妈特意从书店买来的呢! 这本书中字字珠玑,其中我认为最精辟的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两句话。
第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孔子说:“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这难道不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做客,这难道不开心吗?别人不明白我有学问,而我不介意因为学习就是为了自我,这难道不就是一个君子吗?””告诉了我们:“常常持续愉快的情绪,做任何事就能够得心应手。
如果别人对你有误会时,不要生气或难过,只要你做的就是对的,别人终究会明白的。
”第二句话的意思就是:“孔子说:“三个人一齐行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必须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就是缺点的话,就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看自我有没有一样的缺点,如果有就要立刻改过来。
””告诉了我们:“朋友或同学当中,每个人都有优缺点,重要的就是,我们能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改正自我的缺点。
”这两句话写得真好,我们大家也要好好读读哦! 《论语》,孔子智慧之精华,他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
做人,就就应要不能只修饰外貌,更重要的就是内心的修养;做人,就就应要对所有的人都要以爱心对待,也要多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就应要假若发现了自我的任何缺点和过失,务必得勇于改过,不能故意不改,并装作没发现;做人,就就应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态度来做事,这就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如何认识《论语》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及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影响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思想和心理。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中,表达了对很多问题的深刻见解。
其中,《论语》中的为人之道为后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和教育意义。
为人之道,就是教人为人处事的方法。
首先孔子注重从个体的人性体验出发阐释做人的道理。
为人之道是一个关系网络的中心点,从这个中心点来讲人的尊严,从关系网络来讲人的社会性和人的沟通性。
在《论语》中,勤奋,诚实,节俭,相助是相生的伦理观念。
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以礼待人,讲求信用,尊重别人,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
另一个方面,孔子的仁爱是一种展开于具体的人际关系当中的差等之爱,而在传统的人际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关系主要有夫妇、父子、长幼、朋友和君臣等五个方面,孔子虽然对上述“五伦”皆有所涉及,但孔子特别重视的主要是“孝弟之道”、“忠君之道”和“朋友之道”三个方面。
孔子及儒家重视家庭关系的处理,一个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另一是指兄弟姊妹之间关系。
孝弟之道在孔子的“为人之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强调要在精神方面来孝敬长辈,又要反对盲目地绝对服从父母或长辈的意志,这些都是传统孝弟之道中的重要而有现实意义的见解。
从个人到家庭,推广到社会和国家,关于朋友之道,孔子的主要思想是道义相交,忠信相待,忠信是处理朋友关系最重要的伦理原则。
其弟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对于忠君之道,“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论语·先进》)孔子在事君问题上虽强调要“忠君”,但是,这种“忠君”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对君主的绝对服从,孔子更倾向于以德服人的统治。
孔子的“为人之道”虽主要展开于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和君臣关系三个层面,但它涉及到了传统宗法社会关系的主干,是一种封建主义的伦理规范。
但是,无论是家庭关系还是朋友关系,作为一种人际关系类型,都是任何社会都普遍存在着的。
也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的《为政》篇有一章: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们大家都知道,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在所看到的加注标点符号的古文,是现代的人们,为了学习和使用的方便,根据自己的理解而添加上去的。
由于每个人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自身的经历不同,以及对社会和事物发展的立场和观点不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注释。
那么,我们今天就试着对:“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进行不同的理解和注释。
一、子①曰:“由②,诲③女④知⑤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⑥知⑦也。
”注释:①子:这里指的是孔子;②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叫季路,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此人性格率直;③诲:教导;④女:通“汝”,你的意思;⑤知:知道,掌握;⑥是:这;⑦知:通“智”,智慧的意思。
译文:(一)孔子说:“子路啊,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二)孔子说:“子路啊,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三)孔子说:“子路啊,我教给你的学习知识的方法,你都掌握了吗?掌握就是掌握,没有掌握就是没有掌握,这就是智慧。
”(四)孔子说:“子路啊,我教给你的学习知识的方法,你都掌握了吗!掌握就是掌握,没有掌握就是没有掌握,这就是智慧。
”第一、这里的知之乎后面,有的标注问号(?),有的标注感叹号(!),这里不管标注的是问号还是感叹号,本人的理解,都是可以的,标注问号,表明老师在询问学生有没有理解所学的知识,是很自然的垂询;而标注感叹号,则表明作为老师对长期跟随自己的弟子的一种殷切希望之情,想知道自己的弟子有没有真正地知道了知识或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
第二、关于“知之乎”的内容,理解也是因人而异,有的理解为孔子教导给子路的知识,而有的理解为孔子交给子路学习知识的方法,强调的是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掌比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也就是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说的那种情形,只是很少一部分学者或权贵能够享有或玩味的“高层次”,它与一般老百姓的现实需求相差十万八千里。那么儒教是不是就与大多数人没有关系了呢?恰恰相反,在中国,几乎每一个国民都是事实的儒教教徒,只是对一般人而言,他们都是些无意识的、跟从和行为习惯式的教徒而已。这些人并无缘去体会那种可玩味的境界,更不会修出人家的气质,他们只是坐在被人驾驶的闷罐车里,任由你景色如何,我只管一路同行。是不是这样呢?如果你有意自己观察一下,相信会赞同这一点。比如,你可以注意下中国人的一些社会或家庭规矩,注意下每个人在这些规矩面前的行为。是吧?所以说,我们都是教里的人。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们不妨给这两种类型的教徒各命个名字:那种“高层次”的入道的,我们叫它“高雅类”(或用“派”通俗些。用“类”更恰切);后一种一般老百姓那种类的我们叫它“世俗类”。既然以社会的层次分类,那有没有错位的呢?也就是说上层社会的人实际属于“世俗类”,而下层社会的人实际是属于“高雅类”?当然有,而且很多,而且上层社会错位的是绝大多数,而下层社会错位的又是极其少数。这样,上层社会里那少数没有错位的就属于中国人讲的“忠臣”或“气节文人”;而下层社会里那少数错了位的,就属于我们讲的“穷书生”或“落魄君子”。有人或许会问:上层社会的大都受过良好教育,他们怎会大多数属于“世俗类”呢?这个阶层的人是有良好教育,且其中不乏数量的会玩“高层次”,可是他们中的多数人确实是“学的圣贤之道,行的世俗之实”。
我有思考一个问题:那少数人究竟是因为信教而不同呢,还是因为不同而信教?我的结论是--因为他们不同而信教。也就是说,这些人的性质是随生而来的因素居多,因为他们生性本善,才会“从善如流”,即便是身处穷困境地,其向善的志向也难以被毁灭。事实上是,中国的文化就是一家独霸,这些人所呈现的精神人格也只有归到儒家里面去,而他们的人格精神也自然成了儒家的形象,成了儒家的一面旗帜,代表着儒家的“正义性与先进性”,号召着儒家这只浩浩荡荡的大军。而至于他们是不是就可以代表儒家,是不是就可以成为儒家理论和路线的指导者,就另当别论。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等等。
《论语》中虽然没有对仁、义、礼、智、信做定义式的解释,但是它通过对事和物的问答让人明晰了仁、义、礼、智、信的含义,并且巧妙地让人知道了怎样做才是仁、义、礼、智、信。如此谆谆良言怎不使向善者心向往之。
《论语》是儒家经典,认识儒家就不能不谈《论语》
《论语》应该说是儒家最得人心的一部书,尤其对于一般的老百姓而言,因为在这部书里,它从人性的高度从质上论析了人性的善恶,以及为人处世应该持有的道德意念。并且这些论析都是极精到极切中要害的,这些精深的论述都不由人不发认同和共鸣的拍案感慨。正因如此,《论语》便成为人们判定是非的崇高原则,也自然成为了人们抑恶扬善匡扶正义的道德法宝。如此,《论语》的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又比如“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等
等。
这些论语都非常深刻地道出了小人的特质,让人对善恶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这也是《论语》受大多数人喜爱的主要原因。
我们现在既然把儒家这麽清晰的给分开,而且把有义节的人都归入到“高雅类”里了,如此一定有人会质问了:敢情原来中国人就没几个好人,你讲的那个“世俗类”里是不是都属于坏人了?绝不是这样理解。我们讲的“世俗类”应该理解为就是我们普通人,他们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有普通人的处事行为,他们面对利益的时候能争的会自然去争,面对仁与义的时候该舍的也自然会舍。君不见每每国家有难的时候,那些为国捐命的不多是他们吗。只是和高雅类相比高雅类就境界更高,这些人正义感更强气节更高,并且更与众不同的是,这些人是有觉悟的,不是随大溜的。一座山总有它的脊梁,尽管它只占山体的很少一部分。这一些人就是一个国家的脊梁。
儒家是入世的,也的确给社会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和影响。不过宏观的讲,这个圈才是最有资格代表儒家对社会所具有的作用的。我们前面说的“高雅类”和“世俗类”也只是这个大圈里的成员。当然这两类在这个圈里所处的状态肯定是不一样。高雅类自然是一些时常遭受打击的人,其中处在上层里的受着大道之行的袒护尚可,那些处在下层里的高雅者可就寸步难行了,这种人面对的只会是无休无止的灾难,永无出头之日。 从这些人的不畏权贵不知伸曲来看,他们反到不像儒家里的人了。要是可以不是儒教徒来标榜的话,这些人最有资格。而作为一普通百姓而言,你大可不必为身处“世俗”蒙羞,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就得用什么样的方式生存,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你尽可有限“世俗”着,只要不似有些人活的那么无限就可以了。
当然,儒学之所以得到社会的认可还有其它更具体的因素,下面我们试着说一说
儒家实际是一种宗教,它有与其它宗教一样魔力般的手段,并且我以为,儒家的宗教化手段较之其它宗教更有它的高明之处。其它宗教手段大多是给人定出一个神,让你相信,然后再给你定出一些清规戒律让你遵守。儒教不是这样,它是用一套理论和思想方法去诱导你,让你一步步深入其中。大家看看它的仁、义、礼、智、信和君君臣臣的克己复礼贯通融汇的多么浑然就明白这一点了。另外,儒家在其它典著里还详细阐释了修行的详尽心法,循着这种心法修行,的确能使人达到一种“美妙”的境界。我想完全可以用“美妙”两个字。正是这种美妙境界成为让众多权贵对之乐此不疲的真正原因。那么这终究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妙境界呢?《论语》里有一段记述孔子样子的话: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说孔子待人温和而处事严正,外表威严而性情平和,形貌恭谨而内心舒泰。这段描述已经不是一般的“文质彬彬”了,这已经是一种境界,只有内在修为达到这种境界,其形貌才会呈现如此的样象。这样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状态呢?那是一种“和乐、坦然、安详、充实、通达、沉稳、无畏”,这样种综合感觉吧,亦既上面说的“舒泰”二字。人的内心若能沐浴着如此心境,谁不渴望呢。不过儒学在达到一定修为的时候的确能使人体会到这样的状态,这也就是所谓的“入道”,儒生们如果要知道自己是不是入道,凭着这种感觉自己就大约有数了。大家所见的一些大人物在一些场合下呈现的那种不温不火不强不畏的神态,便是源自于儒文化的这种润养。我有时甚至觉得,儒学里可能含有某些“巫术”的成分,若不然怎么会仅凭了一些修行心法,就可以使人达到那般境界?当然,这就是戏谈了。
《论语》里面主要有三条主线,一条是对善恶的判析,另外两条一条是修德的,另一条则是尊礼守制。这样,有善恶认识、有修德心径、有道德境界,就形成了这部书的精神脉络。当然,其间还充实有大量博大精深的圣人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这样,一部比较充实的《论语》就形成了。
那么《论语》如此受国人喜爱,除了文章开头所说的原因外还有哪些方面原因?我们又应该怎样来理想呢?想得出这些答案,我们就必须从《论语》的三条主线论起。
我们将儒家分了类,分别做了阐说,并且说几乎每个国人实际都是儒教的教徒,从哪里认定这一点呢?很简单,就是无论哪个教类的人都是处在一种礼教与规矩之中。这也正合了我们前面所论的儒学最终的终极点。上面我们已经对高雅类的做了讲析了,并且为它做了赞颂,现在我们再说说世俗类。
其实儒家的世俗类才是真正代表了儒家的实质,它才是代表了儒家真正对社会产生的作用所在。
社会是最实际的,能用于社会并能适应于社会的必定也是最务实的。从随着儒家的被宠,世俗类就迅速演化并极其智慧地找到了自己有利的位置。在世俗类里,人们巧妙地将我们前面说的那三条主线圈成了一个圈:明是非-->修德养性-->尊礼守制-->明是非……。这个圈的逻辑即便是在高雅类那里都是顺理成章的,在世俗这里当然就是毋庸置疑。这样一来,整个社会就都在这个圈里转起来了,而至于这个圈对是非问题上是不是合乎逻辑,人们已经不在意;这样,处在这个圈最终极点的那个环节,就可以以它的标准来控制甚至任意认定是非的一环。所以说,我们社会上所出的一切麻烦都是由是非这一环生出来的,而最终的解决也都是由这里解决的。事实证明这个圈很实用,并且很受人们喜爱,乃至是圈内所有人的喜爱。人们都在这个圈里被人转着,同时又转着别人,每一个人都乐在其中无怨无悔。就这样,这个圈一转转了几千年,证明了它无与伦比的生命力。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在我们中国人的处事行为中,有一个做派另外国朋友非常不解甚至是鄙视,就是中国人在面对过错时从来不会主动承认或认错,相反,他们还总是找对方的原因以此来化解自己的责任,这些在中国人看来再自然不过的事他们却弄不明白。其实这就是源自儒家文化所谓的“避尊者讳”,尊者是不可以被指过错的,即使错也必须得由卑者的一方主动把过错认承下来从而把事情交代了。外国人所谓的中国人不诚实就是从此里来吧?其实外国朋友的这种指责对中国人来讲是极不“公平”的,他们怎么就不说中国人极“可爱”的一面呢?比如大多数时候,尤其是在以前--比如鸦片、甲午了……什么的时候,那中国人多可爱呀!难道他们就没感受到上帝般的感觉?(好像外国人所奉的上帝也是从来不许被指责的)看来外国人的信仰终究没有中国人彻底。
孔子谓季氏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等……
这第三条很得一些人的喜欢,不过大多数人似乎有些“戚戚窃窃”。然而这丝毫不影响这一条在《论语》中作为的最终极的地位。
以上这三条我们把它摆开再综合起来看就不难发现,第一条线和第二条线是一种互为依生的关系,既--明善恶既近乎仁;而第二条线和第三条线又是一种互为依生的关系,既--修仁义(德)就是安贫乐道克己复礼。而安贫乐道克己复礼其实就是尊礼守制。这样一捋,大家就清楚了。若用推式表示的话就是:明善恶-->修德-->尊礼守制。或者:明善恶<--修德-->尊礼守制。这就是儒家的思想逻辑。从这里我们看出,它用仁义道德这个法宝紧紧锁住了社会两头也包括中间的人。这就是儒学受社会推崇的原因。不过由此也可以顺推出这样的逻辑:若修德就必须是尊礼守制,若不尊礼守制那必是不修德的人,自然又是不明是非的人。儒学就是以这种八面玲珑面面俱到的方式得到了统治者和民众各方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