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MW机组双抽凝汽式汽轮机性能分析

合集下载

双抽汽式供热汽轮机耗量特性的研究

双抽汽式供热汽轮机耗量特性的研究
第3 8卷第 1期
21 0 1年 1月
华 北 电 力 大 学 学 报
J u n lo r h n e t c P w rUn v r i o r a f No t C ia Elcr o e ie st h i y
V0. 8 No 1 】3 . .
J n ,2 1 a . 01
双 抽 汽 式 供 热 汽 轮 机 耗 量 特 性 的 研 究
张金 环 ,安 海 霞 ,高世 伟
(.天津职业大学 机 电工 程与 自动化学 院 ,天津 30 1 ;2 1 04 0 .天津市 电力公 司城南 供电分公 司 ,天津 30 0 ) 0 2 1 摘要 :通过对双抽汽 式汽轮机 的耗量特性进行较 全面分析 的基 础上 ,针 对双抽 汽式汽轮机耗量特性数 学模型 难 以确 定的 问题 ,提 出一种新 的方 法。该方 法是利 用辅助截矩 曲线和最小二 乘法进行耗量特性工 况图的 曲线
拟 和 , 然后 构 造 耗 量 特 性 曲线 方程 和 相 应 的 约束 条件 。此 数 学模 型 为 热 电 厂 和 电力 系统 的 经 济 调 度 提 供 理 论
依据 。算例试算表 明方法有其 实用性 。
关 键 词 :热 电厂 ;双 抽 汽 式 汽 轮 机 ;耗 量 特 性 ; 曲线 拟 和
Ke y wor s: c g n r t n p we a ; d ub ee ta to tr i d o e e ai o rplnt o l x r cin—u bne;c n u o o s mpto c a a trsi s c v o dn s in h r ce tc ; ur eg o e s i
t n p we ln n lc r o rs se .E a l e ts o h t o s fa i l n r cia . i o rp a t d e e t c p we y t ms x mp e t s h wst e meh d i e sb e a d p a t 1 o a i c

大型汽轮机组双压凝汽器的抽空气系统设置

大型汽轮机组双压凝汽器的抽空气系统设置
图 l 串联式抽气 系统
泵 真 组 A 空
在 独 立 方式 的基 础 上 , 2 个 母 管 相连 成 总 管 , 在 总 管上 设 置 2 只 隔离 阀 , 再 从 总管 接 出支 管到 各 真空泵 "3 台真 空泵 配置 , 运行方 式灵 活 , 但 管 系 和热工 联 锁逻 辑 略 为复 杂 , 如 图 2 " 真空 泵 2 用 l 备 , 阀 1 !2 至 少有 l 只关 闭 , 任 意 2 台真空 泵 运 行 , 另 1 台备 用 , 都 可 以获 得与 独立 式 系统 相 同 的 抽 气效果 , 但 可 以减少 1 台真 空泵 的投人 " 这 种方
p o w e r u n i t ; s te a r n t ur m
汽 轮 机 背 压 对 火 电机 组 的经 济 性 影 响 甚 大 ,
泵 , 各 1 用 1 备 " 管 系 复杂 一些 , 真空 泵 容量 可 以 小一 点 ; 热工联 锁 !保护 简单 "
A b st a r e t : F o r th e r m a l p o we r u l一 its in Ch in a !vit h o a p a ( 飞 it y o f 6 0 0 MW a n d a l)o v e , m o st o f th e u n i t u ; e d u a l p r e s !u r e d e s i, 1 5 n o t r e a so n a h le , lo w p r e ss u r e e on de ns e r s ,
第 30 卷第 2 期 20 13 年 6 月
A N H U I E LE CT R IC P O W E R
黄娜在 户

国产200MW双抽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及分析

国产200MW双抽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及分析
Mo ic t n a d An lsso lw a s g f me t df a i n ay i n F o P s a e o i o Do s i c
2 0 MW u l x r c in S e m u b n nt 0 Do b e E ta t t a T r ie U i o s
粒 子腐蚀 、 间流 动 的非 定 常 时 钟 效 应 、 封 内 流 级 汽
额定功 率为 2 0Mw , 定 供 热 工 况 下额 定 功 率 为 2 额 10MW , 组于 19 4 机 98年 1 月 投产 。 1
该 机组 制造 于 1 9 9 6年 , 计 方 案 产 生 于 2 设 0世
维普资讯
Vo. 5 No 5 12 .
Oc. 0 6 t2 0
河 北 电力 技 术
H EBEIELECTRI P C OW ER
第 2 5卷 第 5期 20 0 6年 1 0月
国产 2 0MW 双抽 汽轮机通流部分改 造及分析 0
吕 鹏 王 兴 国。 ,
(. 1 河北 邯郸热 电股 份有 限公 司 , 北 邯 郸 河 06 0 ; 5 0 4
2 .河北 省 电力研 究院 , 河北
摘 要 : 对 国产 2 0IW 双 抽 供 热 汽 轮 机 效 率低 、 全 运 行 针 0 l v 安 水 平 落 后 的 状 况 , 用 全 四 维技 术 对 通 流 部 分 进 行 改 造 , 采 提 高 了机 组 的 出 , 功 降低 了机 组 的 煤 耗 , 除 了机 组 中存 在 的 消 安 全 隐 惠 , 高 了机 组 安 全 经 济 运 行 的 能 力 。 提 关 键 词 : 轮机 ; 流 部 分 ; 容 ; 能 ; 汽 通 增 节 改造

非再热式200MW双抽汽式汽轮机组热力特性研究

非再热式200MW双抽汽式汽轮机组热力特性研究

汽 究
S TUDY oN THERM ODYNAM I PRoPERTI C ES oF NoN —REHEAT 2 0M W 0 DoUBLE — EXTRACTI oN TEAM S TURBI NE UNI TS
LI Ch n we HUANG ito , e jn U e g n , Jn a LIW nu
o e a i g c n ii n , h r p f p r t g c n ii n o o b e—e t a t n u i b i g d a . h p r tn o d t s t e g a h o e a i o d t s f rd u l o o n o x r c i n t en r wn Att e o
f w a ef r h a i g, n h lc rcp we , a e n f t d, r v d n i p e e s r p d, n r c ia l r t o e t o n a d t e e e t i o r h s b e i e p o i i g sm l , a y, a i a d p a tc l t me h d f r s u y n h h r o y a c p o e te fd u l — x r c i n u i a d f ro — i e o t i t o o t d i g t e t e m d n mi r p r i so o b e— e t a to n t n o n— l p i n m ・
l Ta y a e t i we e o o e so a le e Tayu n 0 0 1 S a x o i c , | i u n El c rc Po r S nir Pr f s in lCo l g , i a 3 0 3, h n iPr v n e PRC

通过检修手段提高国产200MW 汽轮机高、中压缸效率

通过检修手段提高国产200MW 汽轮机高、中压缸效率

通过检修手段提高国产200MW汽轮机高、中压缸效率姜文鑫(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省 长春市 130031)摘要:扼要阐述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二期新投产两台200MW汽轮机机组高、中压缸效率偏低的现状,侧重分析了设计及安装不合理导致高、中压缸效率偏低的原因。

结合机组大修对汽轮机实施循序渐进的技术改进试验和收到实际效果,提出了通过检修手段提高汽轮机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200MW机组;高、中压缸;效率1 前言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一、二期共安装4台国产200MW汽轮发电机组,其中3、4号机组为哈汽集团生产的CC145/N200-12.75/535/535型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三缸、双抽、两排汽、单轴、凝汽供热式机组,分别于2005年11月17日和12月3日完成72+24小时试运,正是投入生产。

机组投产以来的运行数据和电科院考核试验结果表明,高、中压缸效率低于设计值。

尤其是高压缸效率低于设计值较多,造成高压缸排气温度升高,锅炉冷段再热器温度升高,运行中再热器的减温水量随之增大,直接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据调查,省内同类型机组高、中压缸效率偏低是普遍的共性问题。

通常是每次检修后高、中压缸效率有所提高,但随着机组的运行,高、中压缸效率开始下降,尤其是高压缸效率下降速度较快。

2007年,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根据3、4号机考核试验结果,会同吉林电科院和哈尔滨汽轮机厂设计人员进行分析,并结合机组揭缸检查结果,先后对3、4号机通流部分和设计缺陷通过检修手段实施循序渐进的改进试验和完善措施,使高、中压缸效率明显提高。

其中,4号机试验结果标明,高压缸效率超过设计值,达到84.08%,超过设计值。

2 存在问题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3、4号机组是200MW机组的72J型,通流部分照34型和72型有较大改进,高压缸除调节级外的2-12级和中压缸13-22级全部采用带冠叶片技术,动叶全部为自带围带整圈联接,围带内斜构成光滑的斜通道,取消了全部拉筋,以减少流动阻力损失。

20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供热能力最大化的应用研究

20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供热能力最大化的应用研究

6・
科 技论 坛
2 0 0 MW 级燃气一 蒸汽联合循 环机组供热 能力 最 大化 的应பைடு நூலகம்研究
张 俊 文
( 北京京能未来燃气热电有限公 司 , 北京 1 0 0 0 0 0 )
摘 要: 分析 了 2 0 0 MW 级 燃 气— — 蒸汽 联 合 循 环 发 电机 组 综合 采 用 3 S离合 器 背 压供 热技 术 和 旁路 供 热 网技 术 , 解 决 了机 组 冷 源损 失的问题 , 提 高机 组 供 热 能 力 , 增 加 了机 组 的 效 率 。 关键词 : 联合循环 ; 3 S离合 器 ; 旁路 供 热
供热的稳定性和安全 睦, 同时提高机组供热的热电比, 进而明显提高机 通过 3 s 离合器与高压缸脱开, 低压缸解列, 汽轮机背压运行 , 增加了机 组效 率 。 组的供热能力。背压工况时, 机组电负荷为 2 1 0 . 3 MW, 机组供热能力为 1 采用 3 S离合 器技 术 2 0 8 M W, 汽轮机最大排汽量为 2 8 3 . 2 5 t / h , 机组效率为 8 5 . 7 9 2 %。 传统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了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在机 通过汽轮机三种运行工况分析 , 机组冬季背压运行时, 大大减少了 组抽汽供热期间必须保证汽轮机低压转子冷却 的最小流量 ,即保证低 机组的冷源损失提 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提 高机组经济性 。 背压工况比最 压缸的最小通流量 , 也就是低压缸的最小凝汽量 , 这部分凝汽量 的热量 大抽汽工况增加供热量 4 5 . 8 %,提高机组效率 1 5 . 6 %。机组热耗降低 经过循环水冷却 , 最后通过冷却塔排放掉 , 致使机组的供热能力和机组 9 3 2 . 6 5 k J / k w h , 机组气耗降低 0 . 0 2 7 1 N m 3 / k w h , 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 效率降低。 2 采用 旁路供 热 网 系统 在2 0 0 MW 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的高压缸和低压 西 门子 2 0 0 MW 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配置 1 0 0 %容量 的高 、 缸之间加装 3 S 离合器后 , 汽轮机低压缸可以解列, 退出运行 , 关闭在汽 低压旁路 , 并在传统机组汽轮机旁路的基础上 , 在汽轮机高 、 低旁上各 机高中压缸和低压缸之间联通管上的截止阀和调节阀 , 低压缸不进汽 , 增加一根管道 , 分别连接到热网抽汽管道上 , 在旁路至凝汽器和热网抽 减少了机组的冷源损失 , 提高了机组的供热能力, 提高 了机组的效率。 汽管道支路 匕 加装一蝶阀,可以方便地把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全部通 以西门子 2 0 0 MW级 “ 一拖一”双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 过旁路进 人 凝汽器或热 网加热器。在汽轮机退出运行时, 把余热锅炉产 例, 与西门子 E型燃气轮机配套的汽轮机额定功率 8 1 MW, 次高压 、 双 生的蒸汽全部切换到热 网加热器里 , 实现机组供热能力最大化 。 缸、 双压 、 无再热 、 下排汽、 抽汽背压式汽轮机 , 由高压缸和低压缸组成 , 西 门子 2 0 0 MW 级燃气_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配置汽轮机旁路供 热 。 汽轮机采用分缸布置 , 在汽轮机高、 低压缸转子之间采用 3 s 离合器连 网系统 的系 统 图如 图 2 接, 可 以通 过 3 S离合 器使 汽轮 机背 压 运行 , 低 压缸 解列 , 不需要 蒸 汽 排 西 门子 2 0 0 MW 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采用旁路供热网方 入凝汽器进行冷却 , 没有凝汽损失 , 汽轮机排气全部用于加热热网加热 式 , 在遇到极端天气的情况下, 汽轮机背压运行的供热量也满足不 了用 器。 在机组最大抽汽工况时热负荷不能满足外界对热负荷需求是, 可以 户热负荷时 , 汽轮机可退出运行 , 余热锅炉产生的蒸 汽全部通过汽机旁 通过 3 s 离合器解锁使机组背压运行提高供热能力 , 满足用户的用热安 路供给热 网加热器 , 实现机组供热能力最大化 , 达到 2 8 3 . 4 MW, 保证 了 全。 用户的用热安全 , 具有极佳的社会效益 。 西门子 2 0 0 MW 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汽轮机带 3 S 离 3 结论 百 y x 丽  ̄ i t : l 的系统图如图 1 。 西 门子 2 0 0 MW 级燃气 —蒸 汽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在高压缸 和 汽轮机由抽凝工况转为背压工况操作简便 、 切换过程安全可靠 , 首 低压缸之间加装 3 s 离合器, 可以使机组汽轮机背压运行 , 大大减少了 先通过油压控制信号 , 使3 s 联轴器解锁, 低压启动阀打开, 低压抽汽调 机组的冷源损失提 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提高机组经济I 生。 整碟阀逐步关闭 , 减少低压缸负荷。低压抽汽碟阀完全关闭后, 由低压 机组设置汽轮机旁路供热网系统 ,极大地提高了机组对外供热能 启动阀控制低压缸转速 , 使3 s联轴器逐步脱开, 低压启动阀控制低压 力 , 在极端天气的情况下 , 实现机组供热能力最大化 , 在汽轮机故障的 保证机组供热的稳定性 , 提高了机组对热负荷的适应能力。 转速降至预先设定的较低的转速 , 低压主汽门关断 , 低压启动阀随后关 情况下 , 断, 低 压缸 完 全解列 。 参考 文献 1 1 焦树 建 燃 气一 蒸汽联 合循环 [ M 】 . 北京: 机 械工 业 出版 社 , 2 0 0 0 . 西门子 2 0 0 MW 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加装 3 S离 『 合器后 , 汽轮机有纯凝 、 抽凝和背压三种运行方式效率比较: 『 2 1 赵玺灵等. 增大燃气热电联产供热能力的方式研 究— —应用 3 S离合 暖 通空调 在非采暖工况时,将低压缸通过 3 s 离合器与高压缸轴端连接 , 全 背压供 热 与应 用基 于吸 收式换 热 的 集 中供 热技 术 的 比较 田. 部开启高压缸排汽蝶阀, 汽轮机纯凝运行 。机组电负荷 2 4 9 . 6 M W, 高压 H V & A C , 2 0 1 4 , 4 4 ( 1 ) . [ 3 1 董奎 , 艾松 . 先进 型 F级 燃 气一 蒸汽联 合 循 环供 热 工程 应 用【 J j . 热 力 主汽流量 2 2 6 . 8 t / h , 低压主汽流量 5 7 . 2 t / h , 机组效率 5 1 . 7 %。 在供热工况时 ,在汽轮机最大抽汽量 1 8 3 . 5 t / h 可满足供热负荷需 透平 , 2 0 1 3 , 4 2 ( 1 2 ) .

200MW汽轮机凝汽器端差升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200MW汽轮机凝汽器端差升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3 2 塔 池水 浊度增 大 .
2 凝汽器存在 的问题
21 0 0年 5月 2 日, 疆华 电 红 雁 池 发 电有 限 0 新
责任公 司 2机 组 在 负荷 204 0 .8MW 时 , 环水 进 循
水温 度 为 2 . 8 6℃ , 环 水 出水 温 度 为 3 . 7℃ , 循 70 排
效 果差 , 端差 上升 。 3 3 凝 汽器 管板被 堵塞 , . 造成 循环水 流不 畅
21 00年 9月 2 1日 , 疆 华 电 红 雁 池 发 电 有 限 新 责任 公 司开始对 凝汽 器进行 水 冲洗并对 临 时系统 进 行 严 密性试 验 。启动 清洗泵 向凝 汽器灌 水建 立循 环 进行 水 冲洗 , 冲洗至 出水水 质澄 清无 杂质 ; 然后在 凝 汽器 汽侧灌 凝结 水至 颈部 , 3 一 % 的盐 酸对 系 用 % 5 统进 行酸洗 , 洗后清 除淤 泥并 再次查 漏 ; 酸 最后进 行 了硫 酸盐铁 的镀 膜工 作 。通过 酸洗彻 底清 除 了凝 汽 器铜 管 内的碳 酸盐垢 , 膜后 在 凝 汽 器 的铜 管 表 面 镀 形成 了一层 均 匀 、 密并具 有一 定厚 度 的保 护膜 , 致 有 效地 保护 了铜 管 。
( 新疆华电红雁池发电有 限责任公 司 , 新疆 乌鲁木齐 80 4 ) 30 7

要: 新疆华 电红雁池发电有限责任公 司 2机组凝汽器端 差随使用年 限的增加不断升 高 , 分析 了凝 汽器端差 升高 的
原因, 提出 了对凝汽器铜 管进行酸洗镀膜 的处理措施 , 彻底 清除了凝汽器 内的沉积物 , 降低 了凝 汽器 端差 , 提高 了机组 的 效率, 降低 了发 电成本。 关键词 : 凝汽器 ; 清洗 ; 端差 ; 酸洗 ; 镀膜 ; 经济性

200MW汽轮机轴瓦损坏分析与处理

200MW汽轮机轴瓦损坏分析与处理

移 动量 过大 。后期 又 因轴 瓦的轴 振 的影 响而 逐渐 的 增大 , 果整 个 结 轴 瓦就 发 生 了移位 窜 动 , 瓦 的防转 销 的绝 缘 套损 坏 , 动就 越 来 轴 振
越 激烈 。 事故 分析 , 引起这 种故 障 的最 主要 原 因是 在机 组安 装 时很
() 力 轴承 超过 了负荷 , 力 瓦块 出现烧 损 事故 。如在 某 电 1推 推 厂机 组运 行 期 间发 现 机组 推 力轴 瓦温 度太 高 , 其进 行 检查 , 现 对 发 推 力 间隙过 大 。原 因分析 : 推力 的轴 瓦 电侧 的环 垫片 过薄 。解 决 其 方案 就 是对 其 环垫 片 进行 加 厚处 理 ,促使 推 力 间隙 能符 合机 组 的
来 论述 。
何点 。轴 承外 圆为球形 , 坐落存 球形 瓦枕之 中, 其轴 承推 力部分悬 臂 伸 出 瓦枕外 , 下部 有支 持弹簧 , 瓦体 内推 力盘 两侧 圆周均 布 l 推 0块 力瓦块 , 日 子轴 向推力 。在 该机组 运行 、 修维护 过程 中也发 现 承手转 检 了一 些 问题 ,而 汽轮 机 轴 瓦故 障是 其 中危 害程 度最 严 重 的故 障 之

()0 9 某 火 电厂 在机 组运 行 中 , 多次 发现 轴 瓦 、 12 0 年 y的 方 向上轴 振 异 常 , 致 上下 波 动 大 , 别 在 方 向 的轴 振很 大 , 某 导 特 在


因此 我们 要对其 故障产 生的 原因进行 认真 的分析 与探讨 。
时段 轴振 波动 超过 了其 跳机 的 保护 值 。 机组 运行 过程 中, 在 就地
均 为 椭 圆瓦 ,各 下 瓦底 部开 有 顶轴 油孔 和 油囊 ,使 盘 车 时顶起 转 子 , 少盘 车 力矩 。 1≠ 、4 ≠ 减 群 、3撑 、5为支 持轴 承 , 轴承 外 圆有 4块 可 } } 在

热电装置30MW双抽汽凝汽式汽轮机本体安装技术

热电装置30MW双抽汽凝汽式汽轮机本体安装技术

25INSTALLATION2023.6李学山(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 河南开封 475000)摘 要:本文以中海石油华鹤煤化有限公司3052大颗粒尿素项目热电装置汽轮机安装为例,阐述了本装置汽轮机本体的安装原理及关键环节。

实践证明:为了保证汽轮机在投入使用以后能够运行平稳,要了解汽轮机的技术参数,同时还要掌握其安装标准,才能使设备的性能发挥到最佳状态。

关键词:汽轮机 本体 安装 转子 轴承中图分类号:TK2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607(2023)06-0025-03热电装置30MW双抽汽凝汽式汽轮机本体安装技术汽轮机本身结构复杂,安装步骤较多,任何一个安装步骤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装置后期运行的稳定性,因此,汽轮机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整个装置的运行。

同时,随着汽轮机工作参数的不断增加,对汽轮机现场安装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工程概况中海石油华鹤煤化有限公司年产30万t合成氨、52万t 大颗粒尿素合成项目,简称“3052”尿素项目。

本汽轮机为30MW双抽汽凝汽式,与其他类型的汽轮机本体安转技术基本大同小异。

该汽轮机安装工作难度大、精度高,在汽轮机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把质量关,确保安装及试车一次成功[1-2]。

汽轮机本体由转子和静子两部分组成,并采用先进的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EH)组进行控制,DEH系统包括数字式调节器、电液转换器、液压伺服机构及调节汽阀。

该汽轮机为潍坊春华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双抽汽凝汽式汽轮机,汽轮机型号:CC30-8.83/4.6/0.9,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2 汽轮机本体安装原理及关键环节2.1 安装原理汽轮机又称蒸汽透平发动机[3],它是一种将蒸汽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动力机械,其结构及运行原理见图1。

汽轮机本体安装质量对于其后期运行状态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确保汽轮机本体各部分的安装间隙,保证和制造厂家要求的完全一致,不能出现偏差,从而保证漏泄损失等。

_汽轮机高背压供热方案探讨

_汽轮机高背压供热方案探讨

汽轮机高背压供热方案探讨肖慧杰,张雪松(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摘要: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走低、热电矛盾的现状,和节能减排、上大压小的国策下,火电企业已面临盈亏临界,甚至生存危机。

抽凝或纯凝式汽轮机切换为高背压式供热的新技术为火电行业注入生机。

以两台200 MW 汽轮发电机组为例,提出利用冷源损失提高供热能力的高背压方案、高背压和背压组合方案、背压方案,并从技术、经济两方面剖析、论证三种方案均可行,且高背压供热优于背压供热。

为已建或新建火电机组消除冷源损失实施高背压技术,在制定设计方案和明确各种方案的优先次序时提供借鉴。

首次提出研发汽轮机低压转子集成工况模块的理念,通过模块调整和切换实现汽轮机抽凝或纯凝工况、高背压工况、背压工况高效运行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火电机组;汽轮机;高背压;背压;技术经济。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1-9913(2017)03-0035-05Discussion on Heat Supply Schemeof High Back-pressure Steam TurbineXIAO Hui-jie, ZHANG Xue-song(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Survey &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Hohhot 010020, China)Abstract: Coal-fired power plants are facing the break-even point, even survival crisis due to short availability hours, contradictory status of heating and power generation ,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s well as the policy of favoring large scale enterprises. The switching technology of condensing or straight condensing turbine to high back pressure heat supply brings new vigor and vitality into coal-fired power generation enterprises. Based on case study of two 200 MW turbine generation uni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three schemes: high back pressure scheme to increase heat supply capacity by utilizing loss of turbine cooling source, combined scheme of high back-pressure and back pressure, and back pressure. Through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all the three schemes are feasible and the high back pressure scheme is superior to back pressure heat supply. This offers reference for existing and new coal-fired turbine units to reduce loss of turbine cooling source and adopt back pressure technology. Besides, it helps to make design schemes and identify order of precedence of these schemes. This paper proposes for the first time to develop integrated modules for low pressure turbine rotor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Through adjustment and replacement of modules, market demand for high-efficiency operation of steam turbine under extract-condensing or straight condensing, high back pressure and back pressure conditions can be satisfied.Key words: coal-fired generation units; steam turbine; high back pressure; back pressure; tech-economic.* 收稿日期:2016-02-24作者简介:肖慧杰(1980-),女,河南安阳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发电行业热机专业咨询、设计工作。

新型超临界350 MW双抽凝汽式汽轮机设计特点

新型超临界350 MW双抽凝汽式汽轮机设计特点

第50卷第1期熬力透年Vol.50 No.1 2021 年 03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 H E R M A L T U R B I N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ar.2021文章编号:1672-5549(2021)01.029.5翮型超临界350 M W双抽凝汽式汽轮机设计特点王彪,郝震震,撒兰波(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汽轮机厂,上海200240)摘要:介绍了上海汽轮机厂最新研制的超临界350 M W三缸两排汽双抽凝汽式汽轮机的总体方案和主要的设计特点,包括总体布置、轴系设计、滑销系统、反流双抽中压模块、一键启停技术应用、整体发运技术应用等。

机组采用了较多的创新设计,可以提供大流量的可调整工业抽汽和可调整采暖抽汽。

在机组效率提升和运行自动化程度提升的同时,还满足10年大修期要求,显著减小了机组安装和维护的工作量。

关键词:超临界350 M W;双抽;三缸两排汽中图分类号:TK26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707/j. cnki. 31 -1922/tli. 2021.01.007Desij>n Features of New Supercritical 350 MW DoubleExtraction Condensing Steam TurbineWANG Biao#HAO Zhenzhen#Lanbo(Shanghai E l ectric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Turbine P l ant,Shanghai 200240# China)Abstract:The overall scheme and main design features including unit arrangement,shaft system,sliding keysystem,reverse fow IP module with two adjustable e xtractions,one-key start-stop and overall delivery presented for the new supercritical 350 MW three-cylinder two-exhaust double extraction conde developed by Shanghai Turbine Plant. Many innovative designs are adopted to supply large flow adjustable industrialextraction steam and adjustable heating extraction steam,which not only improve efficiency and automation operationof units,but can also satisfy demand for ten years overhaul duration and shorten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timedramatically.Key words:supercritical 350 MW;double extraction;three-cylinder and two-exhaust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力装机容量过剩问题的 显现和环保压力的增大,煤电行业受到严格的政 策调控和广泛的社会关注。

引进型200MW双抽供热汽轮机技术特点简介

引进型200MW双抽供热汽轮机技术特点简介

wh hi i orhai 。 o cpi f ig hf,i e k c dn n eet g cnet no n esat n nL g u n o sl t
grt d e p nso se v upi 。 wede o or @c a x— a e x a in te e c o t g n l d r t , t I nd e
同的进 汽缸 、 中压汽缸 和排汽 缸 组件 ; 高 对有 特殊要
求的 , 如联 台供 热型 , 即采 用 可控 制 抽汽 组件 组 成 。
汽 轮 机 出 力 范 围 可 达 5 ~3 0 Mw 。 0 0
本机组 主要 技 术 规 范 为 : 主汽 阀 前 压 力 8 8 .3 MP . 汽 阀前 温度 5 5℃ , 业 抽 汽 压 力 0 8 5 a主 3 工 . 4 MP , 业 抽 汽 温 度 2 5℃ , 定工 业 抽 汽 量 1 0 a工 4 额 8 tb 最大 工业抽 汽 量 3 0 th 采 暖抽 汽 压 力 0 1 4 /, . 0 / , .6 MP . 暖抽 汽量 3 1 1 / , a采 7 .5th 采暖 热量 8 4 7 0 ~l2 6 G /, J h 背压 5 3k a 最 大进 汽 能力 8 0th 给 水 加 . P , 2 / , 热 器级数 2高 、 3低 、 除氧 , l 纯凝 工况 下保证 出力 为
1 概 述
石家庄 热 电厂技 术改 造工程 引进 了阿尔 斯通 公 司 ( A B公 司 ) 产的 2 0Mw 双 抽供 热汽轮 机 。 原 B 生 0 该型汽 轮机 为 双缸 双 排汽 无 再 热 抽 凝式 汽 轮 机 , 是 由生 产线 上 标 准 化 的进 汽 缸 组 件 和排 汽 缸 组 件 构 成 。制造 厂根 据 用户 不 同 蒸汽 参 数 的 要 求 . 取不 选

200MW非再热双抽供热机组变工况计算及工况图的绘制

200MW非再热双抽供热机组变工况计算及工况图的绘制
ada n n OCC( e a i g Co d t n Ch r )o h sp a t so t ie a e n t e e c lu a i n n h n c n r se Op r t n i o a t f i l n b a n d b s d o h s ac lto sa d t e o ta t d n i t i wi h t t eOCC o o ma e p a t . h fh me d ln s Ke o d :n n r h a ; t e ma o r p a t u i ;d fe e t o e a in l c n ii n a c l t n;d a n h y w rs o — e e t h r lp we l n n t i r n p r to a o d t s c lu a i f o o r wi g t e wo k n o d to s r i g c n iin
HU h n h a , i S e — u 。 HU Bn ,YA —e NG Yusn ,YA u — e N J nj i
( . olg f El ti l nn e ig, n in i ri Ur mq . ni n 1 C l eo e r a ie r e c c E n Xi a g Unv s y, u iXij g,8 0 0 I . h n z o lcr o rC l g , j e t a 3 0 8 2 Z e g h u E eti P we ol e c e
况图.
关键 词 : 再 热 ; 热 机 组 ; 工 况 计 算 ; 况 图绘 制 非 供 变 工
中 圈 分类 号 : TK2 1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0 02 3 (0 70 —2 60 1 0—8 9 2 0 ) 20 3—5

_汽轮机高背压供热方案探讨

_汽轮机高背压供热方案探讨

汽轮机高背压供热方案探讨肖慧杰,张雪松(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摘要: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走低、热电矛盾的现状,和节能减排、上大压小的国策下,火电企业已面临盈亏临界,甚至生存危机。

抽凝或纯凝式汽轮机切换为高背压式供热的新技术为火电行业注入生机。

以两台200 MW 汽轮发电机组为例,提出利用冷源损失提高供热能力的高背压方案、高背压和背压组合方案、背压方案,并从技术、经济两方面剖析、论证三种方案均可行,且高背压供热优于背压供热。

为已建或新建火电机组消除冷源损失实施高背压技术,在制定设计方案和明确各种方案的优先次序时提供借鉴。

首次提出研发汽轮机低压转子集成工况模块的理念,通过模块调整和切换实现汽轮机抽凝或纯凝工况、高背压工况、背压工况高效运行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火电机组;汽轮机;高背压;背压;技术经济。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1-9913(2017)03-0035-05Discussion on Heat Supply Schemeof High Back-pressure Steam TurbineXIAO Hui-jie, ZHANG Xue-song(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Survey &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Hohhot 010020, China)Abstract: Coal-fired power plants are facing the break-even point, even survival crisis due to short availability hours, contradictory status of heating and power generation ,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s well as the policy of favoring large scale enterprises. The switching technology of condensing or straight condensing turbine to high back pressure heat supply brings new vigor and vitality into coal-fired power generation enterprises. Based on case study of two 200 MW turbine generation uni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three schemes: high back pressure scheme to increase heat supply capacity by utilizing loss of turbine cooling source, combined scheme of high back-pressure and back pressure, and back pressure. Through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all the three schemes are feasible and the high back pressure scheme is superior to back pressure heat supply. This offers reference for existing and new coal-fired turbine units to reduce loss of turbine cooling source and adopt back pressure technology. Besides, it helps to make design schemes and identify order of precedence of these schemes. This paper proposes for the first time to develop integrated modules for low pressure turbine rotor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Through adjustment and replacement of modules, market demand for high-efficiency operation of steam turbine under extract-condensing or straight condensing, high back pressure and back pressure conditions can be satisfied.Key words: coal-fired generation units; steam turbine; high back pressure; back pressure; tech-economic.* 收稿日期:2016-02-24作者简介:肖慧杰(1980-),女,河南安阳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发电行业热机专业咨询、设计工作。

50MW汽轮机缸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50MW汽轮机缸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滑油乳化。后轴封漏气会使不凝结空气漏入,导 致真空度下降,影响凝汽器的正常工作。隔板汽 封用来阻止蒸汽绕过喷嘴而造成能量损失,并使 汽轮机轴向推力增大,这些都会使缸效率降低。
通过以上分 析 可 知,4号 机 组 缸 效 率 低 的 主 要原因是通流部分的动静间隙偏大,安装制造加 工与设计存在偏差及轴封漏汽量大。 3 改进措施 31 调整通流部分间隙





内 297 150 150 235
外 368 215 190 255
阻 150 265 235 190
内 275 200 175 245
外 374 230 190 260
阻 165 170 255 235
内 290 160 175 220
现代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汽封一般采用迷宫式 汽封,迷宫式汽封的密封原理是齿与转子间形成 一系列节流间隙与膨胀空腔,使通过的工作蒸汽 产生节流与热力学效应从而达到密封效果。汽封 按其安装位置不同可分为 3类:轴端汽封,隔板汽 封和通流部分汽封。对于隔板汽封,由于在汽轮 机的高压端,缸内蒸汽压力高,为减少蒸汽的泄漏 量,一般采用高低齿汽封。在低压端,常采用平齿 汽封以适应转子和汽缸较大差胀需要。
由于人民大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全国上下都 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新安全环保法和各项法律 法规中,均对节能环保工作做了要求。新环保法 强化了企业防治污染的主体责任,加大了对环境 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电厂作为燃料消耗大户, 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单位,汽轮机作为发电及供热 系统中重要环节,其缸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 厂的发电成本,因此提高汽轮机的缸效率对企业 的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汽缸上下汽缸保温的温差比较大,下缸保温 失效,针对这些情况,对下汽缸保温进行更换。减 少散热损失,同时也改善了以往开机时上下缸温

大容量汽轮机双压凝汽器抽空气系统连接方式分析

大容量汽轮机双压凝汽器抽空气系统连接方式分析

dfe e c ewen H P sd n ie h o n cin mo eo i e ta t ns se b t e ifrn eb t e iea dLP sd .t ec n e t d far x rci y tm ewe nHP & LP sd ss o l o o ie h ud
L U ic i,JNG a g a。 I Jn a I Ch n c i
( . ej gGu h aElcrcC . 1 B in o u e ti o ,Lt.,Be ig 1 0 2 i d in 0 0 5,Chn ; j ia 2 Te h oo ia sa c n e .,Lt .o e ig Gu h aElcrc . c n lgc lRee rhCe trCo d fB in o u e ti,Be ig,1 0 2 ,Chn ) j in j 00 5 ia
Ana y i f t n c i n f r t r Ex r c i n S s e f Do b e p e s r l ss o he Co ne to o he Ai t a to y t m o u l— r s u e Co de e n La g p c t r i n ns r i r e Ca a iy Tu b ne
c ne ton m o s o he a re t a to y t m ve b e nayz d a d h on c i de ft i x r c in s s e ha e n a l e n t e optm um o f c ne ton ha b e ut i m de o on c i s e n p f r r O a o o f rt ee e c o a f c urng a d esgni p r m e s o wa d S s t fe he r f r n e f r m nu a t i n d i ng de a t nt. K e r : on n e y wo ds c de s r;d oub e p e s e; ar e t a to y t m ;ai;ve tlto l r s ur i x r c in s s e r n ia in

25MW双抽调节式汽轮机热力设计_毕业设计

25MW双抽调节式汽轮机热力设计_毕业设计

25MW双抽调节式汽轮机热力设计_毕业设计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25MW双抽调节式汽轮机热力设计的毕业设计。

根据一系列设计参数和要求,对汽轮机的热力性能进行分析和计算。

首先,毕业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25MW的双抽调节式汽轮机。

汽轮机的工作流体是水蒸汽,具体的工作参数为:进口压力为10MPa,进口温度为550℃,并且要求出口压力为0.2MPa。

同时,需要设计汽轮机的调节系统,以实现稳定的出力和运行。

热力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汽轮机的工作过程。

根据进口和出口的压力和温度,可以确定汽轮机的蒸汽参数。

然后,通过对汽轮机的蒸汽流量和功率进行计算,可以确定汽轮机的设计功率为25MW。

此外,还可以计算出汽轮机的效率等重要的热力参数。

在设计调节系统时,需要考虑汽轮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调节系统应该能够稳定地控制汽轮机的出力和运行参数,以满足实际工况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汽轮机的调节过程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计算和分析。

例如,需要计算出汽轮机的进口和出口焓值,并通过能量平衡来计算汽轮机的蒸汽流量和功率。

同时,还需要进行热力参数的计算,例如汽轮机的效率、蒸汽量等。

在调节系统的设计中,需要通过对调节阀、控制器等元件的选择和计算,来实现稳定的调节过程。

最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检验和验证来验证设计的有效性。

例如,可以进行热力性能的试验和计算,来验证设计参数和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模拟和仿真的方法,来验证汽轮机和调节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这个毕业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25MW双抽调节式汽轮机的热力性能。

通过一系列计算和分析,可以确定汽轮机的设计参数和调节系统的设计要求。

此外,还需要进行一系列验证和检验来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这个毕业设计将为汽轮机的设计和运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汽轮机上下缸温差大的分析研究与解决措施

汽轮机上下缸温差大的分析研究与解决措施

汽轮机上下缸温差大的分析研究与解决措施作者:仝有锋来源:《科技传播》2013年第13期摘要汽轮机汽缸上下缸温差大将导致汽缸变形,叶片损坏,大轴弯曲等重大设备事故,本文就某电厂#5机组启停过程中发生的汽缸上下壁温差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原因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汽轮机;气缸;温差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4-0084-02某电厂#5机为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双抽三缸双排冷凝式机组。

在两次启动过程中出现高压外缸内壁上、下缸温差大的情况,且在一次机组保护误动情况下跳机后也出现高压缸内壁上、下缸温差大的现象。

以下就这一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现象:改机组在启动过程中曾出现高压缸内壁上、下缸温差大的现象以及紧急停机时中压缸上、下缸温差大的现象,最大超过70℃,1)2009年4月30日,该机组冷态滑参数启动,在启动过程中高压缸上下缸温差达到50℃,且还在继续增大。

2)2010年12月8日,该机组极热态启动过程中高压缸上下缸温差达到58℃,这些将对机组的安全运行和寿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分析原因:一是各加热器或是凝汽器水位过高,水进如汽缸;二是汽缸的疏水系统设计存在缺陷;三是运行人员在操作的时候操作不恰当或错误;四是机组启停过程中主蒸汽或再热蒸汽过热度太低;五是汽缸的保温不良。

经过历史查证后,造成汽缸上下壁温差大的原因排除第一,第四,第五项,当机组紧急停机时汽轮机本体和主蒸汽管道的所有疏水门都连锁打开,大量的疏水进入疏水扩容器,因此造成两次温差大的原因是疏水设计上存在缺陷和运行人员在操作上也欠妥。

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系统本身设计时的缺陷:由于本厂初设计时,汽轮机的疏水系统存在设计漏洞,主要是在热态启动的时候所表现出来,因为本系统原始设计是根据汽轮机冷态启动而加以设计的,主要问题是在热态启动的时候,锅炉来的高温高压的蒸汽,经过主蒸汽管道后冷却,经过高中、压缸调门时也要冷却,冷却后的疏水进入疏水扩容器,进入疏水扩容器的还有部分温度较低的蒸汽,而本厂中的高、中压缸疏水同样是接入同一个疏水扩容器,之所以没再建另一个疏水扩容器是因为考虑投资的需要,但是这样两股输书汽流同时接到同一个疏水扩容器,很容易引起容器里面的汽流压力波动,而产生串流,热蒸汽就会从扩容器向冷蒸汽区扩散和倒流,因为压力的分布不均匀,虽然扩容器本身也会起到一定的降压作用,但是还是不能很好的起到抑制作用,再者就是疏水管道安装的不合理,在空间布置上有的高有的低,使疏水不能很顺畅的进入疏水扩容器,而是停留在某一阶段,也会形成温度低的冷水和冷蒸汽。

(强烈推荐)200MW机组打孔抽汽供热改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强烈推荐)200MW机组打孔抽汽供热改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强烈推荐)200MW机组打孔抽汽供热改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MW机组打孔抽汽供热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09月20日四号汽轮机供热机组改造一、总论XXXX电厂4号为哈汽生产的三缸三排汽200MW汽轮机组,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煤、电、油等能源供应紧张,国家提出节能减排要求,出台关停小机组,“上大压小”的政策。

从2007年开始东北电力供需市场又出现电力过剩的情况,目前,XXXX 电厂单机供电煤耗为352gkW?h,面对超临界大机组发电竞争能力薄弱,急需通过节能改造,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根据XX市经济开发区工业用汽的需求及市内民用供热量的不断增长,急需XXXX电厂进行供热。

目前4号机已进行了主机的通流改造完的有力条件,所以利用2009年A期间对4号机供热进行供热机组改造非常必要。

二、改造的必要性1.目前机组的运行状况1.1.铭牌及技术参数:1.2运行简历:XXXX电厂4号汽轮机于1990年10月投入运行,经历4次大修、26余次小修。

2.主要存在的问题2.1 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创建以来,采暖需求不断增大,截至2007年,开发区采暖面积已达300万平米。

2008年XX市供热高速以Φ1.2m管径的供热管路与XX市内已联网,换热面积增加到800万平米。

而XXXX电厂地理位臵正处于开发区,逐渐将XXXX电厂四台纯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改造成抽汽供热机组,对开发区进行采暖供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08年2号机已进行供热机组改造,正在进行施工安装。

一台机组进行供热,不能满足热网用户要求,当2号机停运时将严重影响热网用户的供热。

目前,浑江发电厂两台哈汽生产的200MW机组已进行了抽汽打孔供热机组改造,应用效果良好。

3.对安全性及经济性的影响3.1 近来,天津市电科院提出了一种新技术,可将三缸三排汽纯凝汽机组改造成供热、发电“两用”的热电联产机组,其原理已得到制造厂家认的机理,改造后的安全可靠性,运行灵活性和技术经济分析等,按案例分析一台N200MW机组改成存供热热电两用机后,一个采暖期节约标煤15000吨,年收益450万元,投资不超过1400万元(含一台机热网首站),投资回收期不到3-4个月,值得大力推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40519作者简介: 付昶(1971),男,工学硕士,现为国电热工研究院电站运行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大型汽轮机组热力性能的试验研究。

200MW 机组双抽凝汽式汽轮机性能分析付 昶1,武学素2,李 晗3(1.国电热工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32; 2.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 710049;3.西北电力设计院,陕西西安 710032)[摘 要] 对某热电公司引进的200MW 双抽凝汽式汽轮机组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包括:设计性能及特点,汽轮机性能验收试验的项目及内容,目前汽轮机的运行特性。

分析结论可为同类型汽轮机的选型、运行、经济调度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200MW 机组;工业抽汽;供暖抽汽;双轴凝汽式;汽轮机[中图分类号]TK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364(2004)07000403 某热电公司扩建工程2台200MW 双抽凝汽式汽轮机由德国ABB 公司首次引进,之后,该型汽轮机在河北某热电厂作为老厂改造项目又引进2台。

在采暖期内,机组设计供暖能力为1256GJ/h,并常年提供压力1MPa 左右的工业用汽(双抽工况)。

非采暖期运行时,机组仅提供工业抽汽(单抽工况)。

凝汽式运行时,最大负荷达到200MW 。

该型机组的运行方式灵活,适于广大采暖和有工业用汽的热用户,同时热电联产具有较大的发电能力,因此,可作为老厂改造及新建热电厂选型的机组。

2000年对首批2台机组进行了性能验收试验,之后又于2003年4月针对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对机组进行热、电负荷分析试验,并结合供热机组特点,对机组的各项性能进行分析研究。

1 热力系统及运行方式1.1 热力系统图1为200MW 双轴凝汽式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

该系统为两炉一机运行方式,配2台410t/h 固态排渣煤粉炉。

汽轮机由高、中、低压缸组成,其中高、中压缸合缸,低压缸为分流对称布置。

回热系统共有6图1 原则性热力系统段抽汽:2台高压加热器,3台低压加热器和1台高压除氧器(高脱)。

工业抽汽从高压缸排汽第3段抽汽(3抽)抽出,与高脱共用汽源,工业抽汽补充水将化学补充水通过低压除氧器(低脱)加热后来补充,低脱的加热汽源为老机组来汽。

热网加热器抽汽从中压缸排汽(4抽)抽出,与3号低压加热器共用汽源,抽汽量通过调整中、低压缸之间的蝶阀来调节,疏水回水通过泵回收至高脱,而供热水及回水属于厂外系统,自成体系。

技术经济综述1.2 机组运行方式(1)常年工业抽汽量为120t/h,在非采暖期,机组功率为199.750MW(单抽额定工况);当工业抽汽量达到240t/h时,供暖抽汽量为0,功率为177MW。

(2)在采暖期,供暖抽汽量为424.26t/h(供热量为920GJ/h),工业抽汽量为120t/h,主蒸汽流量为760t/h,此工况称为双抽额定工况。

由于采用蝶阀调节,低压缸进汽量减小,机组功率为152.1MW,比工业抽汽为120t/h时的单抽工况功率减少47.650MW。

(3)当供暖供热量增加到1256GJ/h时,工业抽汽量将减少到78t/h,功率为161.1MW。

机组的主要设计参数见表1。

表1 汽轮机主要设计参数机组型号DKEH1ND31型式双抽凝汽式汽轮机汽轮机进口主蒸汽压力/MPa8.83汽轮机进口主蒸汽温度/535额定主蒸汽流量/t h-1760最大主蒸汽流量/t h-1820额定工业抽汽量/t h-1120额定工业抽汽压力/MPa0.988额定供暖抽汽量/t h-1424.26额定供暖供热量/GJ h-1920额定冷却水温度/20最大供暖供热量/GJ h-11256(工业抽汽量78t/h,功率161.1MW)最大工业抽汽量/t h-1240(供暖供热量0GJ/h,功率177. 0MW)工况1额定出力/MW 199.750(额定工业抽汽量,无供暖抽汽)工况2额定出力/MW 152.100(额定工业抽汽量,额定供暖供热量)工况1设计排汽压力/kPa 5.3工况2设计排汽压力/kPa 2.7转速/r min-130002 汽轮机性能验收试验2.1 验收试验项目200MW双抽凝汽式汽轮机的主要验收试验项目包括:(1)工况1,进汽参数、工业抽汽压力和流量为额定值时的单抽工况,考核机组输出功率;(2)工况2,额定进汽参数、工业抽汽、供暖抽汽均为额定值时的双抽工况,考核机组热耗率。

根据ABB公司供货合同规定,热力试验按照!德国汽轮机验收试验规程∀(DIN1943)进行。

该型机组热力系统增加了热网加热器系统、工业抽汽系统、工业抽汽补充水及低脱加热系统等,比一般凝汽式机组系统复杂,增加了热力试验难度及对各项参数测量的复杂性。

2.2 验收试验修正项目热力性能验收试验严格按照试验规程的要求进行,其测量结果的修正项目主要有:(1)热耗率修正:HRc=HRm#[1+∃K HR/100](1)式中:HRc为偏离额定工况的修正热耗率,kJ/(kW h);HRm为试验热耗率,kJ/(kW h);K HR为厂家提供的热耗率修正系数。

修正参数包括:主蒸汽压力、温度,低压缸排汽压力,6号加热器出水端差,工业抽汽量、抽汽压力,补充水焓,供暖供热量,热网出水温度,系统泄漏量。

(2)发电机输出功率修正:PG C=Pm#[1+∃K P/100](2)式中:PG C为偏离额定工况的修正功率,MW;Pm为试验功率,MW;K P为厂家提供的功率修正系数。

修正参数包括:主蒸汽压力及温度,低压缸排汽压力,6号加热器出水端差,工业抽汽量及抽汽压力,补充水焓,系统泄漏量。

(3)老化修正:试验如未能在保证期开始后的4个月内进行,需进行老化修正。

老化修正依据DI N1943规程推荐的方法进行:HRc.a=HRc#[1+C d/100] kJ/(kW h)(3)PGc.a=PGc#[1+C d/100] MW(4)式中:HRc.a为热耗的老化修正系数;PGc.a为发电机功率的老化修正系数;C d为依据DI N1943规程推荐的修正系数。

2.3 修正后试验结果比较(1)修正后试验热耗率与保证值的比较:HRc#(1+E HR/100)%HRr(5)式中:HRr为额定热耗率,kJ/(kW h);E HR为热耗率测量不确定度,为1.5%。

(2)发电机输出功率与保证值比较:PGc#(1+E P/100)%PGr(6)式中:PGr为额定发电机输出功率,MW;E P为功率测量不确定度,为1.5%。

2.4 试验结果评价技术经济综述1号机组热力试验的热耗率和发电机输出功率经参数、老化修正和试验不确定度修正后达到了设计值。

从1号机组的试验过程及结果可以看出:抽汽式机组热力试验难度远大于凝汽式机组,要求考虑众多的供热、补充水等条件及因素,同时供暖和工业热用户的运行稳定性对试验的平稳有相当的影响。

试验在连续补充水条件下进行,需保持工业抽汽量与补充水量的动态平衡,这些因素使试验结果的不确定度随之增大。

3 汽轮机实际运行特性热电公司1号机组自2000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以来,运行状况基本稳定。

随着2002年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将老机组拆除,1号机组工业抽汽补充水的低脱加热汽源不能再由老机组来提供。

为了确定系统改变后的工业抽汽量、热网的供热能力及非采暖期机组的发电能力等因素的变化关系,2003年3月采暖期结束前,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热、电负荷分析试验,总结供暖热负荷与电负荷之间的变化关系,为机组运行方式、热负荷、电负荷的运行调度提供依据。

3.1 热力系统的变化目前机组运行的热力系统与ABB公司设计的热力系统存在2个方面差异:(1)低脱汽源的改变 原设计高脱的补水温度为104,20的除盐水作为工业抽汽的补水被加热到104所需要的热量,在设计工况的热平衡中是由老机组汽源加入低脱来提供的,对此在机组投产初期尚能满足原设计要求。

而在老机组拆除后,只能取自本机组的4段抽汽,即与供暖抽汽共用汽源,因此,在满足供热量的情况下,必然会减少发电负荷。

(2)化学补水量增大 原设计系统的工业抽汽补水通过低脱补入高脱,其水量部分来自低脱加热蒸汽,部分来自化学补水。

化学补水设计温度为20。

目前,实际运行的系统正常补水均来自化学补水,补水量随着工业抽汽量的变化而变化,而全部的补水均需通过1号机的4段抽汽来加热到104,使运行系统的经济性发生变化。

3.2 运行特性试验分析为了确定热力系统变化后对机组运行时供暖能力及电负荷的影响,根据统计运行资料及工业用户的常用工业抽汽量范围,确定运行特性试验的条件为:(1)锅炉出力分别为额定蒸发量和最大蒸发量;(2)工业抽汽量分别选择120t/h和160t/h的2种情况。

热力试验分析的主要结果是:(1)供暖能力达不到设计值 在120t/h工业抽汽条件下,若锅炉出力维持额定蒸发量760t/h左右,中、低压缸之间的蝶阀开度(可调整的最大范围为25%~40%)改变供暖抽汽量,机组供暖热负荷范围为(810~620)GJ/h,发电负荷的变化范围约为(148~160) MW;若锅炉出力提高到最大蒸发量820t/h,机组电负荷达到158MW左右,而供暖热负荷仅达到890GJ/h 左右。

在机组的供暖能力和可调整的范围内达不到设计额定供热量920GJ/h。

(2)增大工业抽汽量,机组的供暖能力将进一步下降 在160t/h工业抽汽条件下,若锅炉出力维持额定蒸发量760t/h左右,调整中、低压缸之间的蝶阀开度改变供暖抽汽量,机组的供暖热负荷范围为(710~ 520)GJ/h,发电负荷的变化范围约为(140~155)MW;若提高锅炉出力到最大蒸发量820t/h,发电负荷达到157MW左右。

工业抽汽量增大到160t/h时,机组的供暖能力将进一步下降到780GJ/h左右。

试验得到的额定主蒸汽流量下,工业抽汽量分别为120t/h和160t/h时的供暖热负荷和发电负荷之间的关系见图2。

图2 额定主蒸汽流量时,供暖热负荷和电负荷关系曲线(3)供暖能力和发电功率之间的关系 如图2所示,若能进一步将中、低压缸之间的蝶阀开度关小,增加供暖热负荷的抽汽量,这可通过延长图2关系曲线做到。

因此,该曲线可以反映实际机组的电负荷和供暖能力之间的关系。

但是,供暖能力的提高要受到蝶阀工作特性的影响,同时应考虑防止低压缸过热的最小冷却流量要求。

(下转第24页)技术经济综述的自组织类聚能力。

(1)广义特征向量V 中的V p 由式(2)确定;(2)V 中的V p 按式(3)确定,并取K =1;(3)V 中的V p 按式(3)确定,并取K =2。

SOM 网络训练结束后在网络映照面上得到的自组织特征映射结果如图2~图4所示,其中的横坐标与纵坐标表示映射平面神经元的排列数。

图2按基本广义特征向量的自组织分类图3 按冗余广义特征向量(K =1)的自组织分类由图2可见,按基本的广义特征向量V 进行自组织分类时,模式1与模式4的映射节点互相重叠,分类图4 按冗余广义特征向量(K =2)的自组织分类结果难以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