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合集下载

简述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特点

简述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特点

简述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特点
中国古代知行合一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它强调知识和行为的统一,即知行合一。

以下是其特点:
1. 知行相通:知识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的,只有知道了正确的道理,才能够正确地行动。

同时,行动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知识。

2. 知行相互促进:知识和行为相互促进,知识可以指导行为,而行为也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3. 知行相得益彰:知识和行为相得益彰,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4. 知行合一是一种修养:知行合一不仅是一种认知方式,更是一种修养方式。

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才能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5. 知行合一是一种道德要求:知行合一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道德要求,强调人们应该将道德理念付诸实践,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展现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总之,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它强调知识和行为的统一,认为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才能够真正理解和体会到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知
行合一也是一种修养和道德要求,强调人们应该将道德理念付诸实践,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展现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知行合一的意思

知行合一的意思

知行合一的意思第一篇:知行合一,是我们学校的一条校训。

它的意思是知道什么,就要去做什么,通过实践来发挥知识的价值。

这条校训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它提醒我不要只停留在了解事情的层面上,还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它们帮助我更好地成长。

在课堂上,老师常常提醒我们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比如,我们在学习数学时,老师鼓励我们在做作业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死扣公式,而是要结合实际问题,寻找其中的规律。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掌握它们。

另外,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知行合一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我参加了一次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去帮助社区清洁卫生。

在活动中,我们不仅要认识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还要亲身体验到参与清洁的过程,从而明白环境卫生不仅是社区的责任,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总之,知行合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理解知识,还能够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学习,实践知行合一,成为有用之才!写作重点:首先要指出知行合一的意义,其次要引出实践的重要性,并且通过校内课堂和校外社会实践举例子进行说明。

用词分析:使用了“知行合一”和“实践”等专业术语,并注重词语搭配,言简意赅。

第二篇:知行合一是一种全面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它强调知识、能力和实践的统一。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通过实践把理论知识变成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同时也通过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行动。

具体地说,知行合一首先要求我们要学以致用。

在学校里,我们要把知识点和教材知识应用到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例如,在学习汽车维修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学习汽车维修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践来掌握各种汽车维修技能,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改进。

其次,知行合一要求我们要用实践检验理论。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理论知识的不足或错误之处,同时也能够发现实践中一些规律和经验,这对于我们的理论知识修正和扩充至关重要。

知行合一原文

知行合一原文

知行合一原文【原创版】目录1.知行合一的含义2.知行合一的重要性3.如何实现知行合一4.知行合一的实际应用正文知行合一,是指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相结合,相互促进,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这一概念来源于我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他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强调了知行之间的关系。

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知行合一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执行力。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只有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才能发现问题的实质,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其次,知行合一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

只有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才能发现新的问题,从而推动我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最后,知行合一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只有通过理论知识的指导,才能更好地分析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

那么,如何实现知行合一呢?首先,我们要有正确的理论知识。

只有具备了正确的理论知识,才能在实践中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

其次,我们要有实践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只有具备了实践的能力,才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最后,我们要有反思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发现理论与实践的不足,从而推动我们进行新的学习和实践。

知行合一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

比如,在企业管理中,只有将管理理论运用到实际管理中,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效果。

在教育中,只有将教育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在科研中,只有将科研理论运用到实际科研中,才能推动科研的进步。

《知行合一》课件

《知行合一》课件

科技发展推动知行合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获取知识和执行行动的效 率不断提高,知行合一的理念将得到更广泛的实 践和应用。
人工智能与知行合一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快速地获取知识, 更准确地执行行动,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
3
互联网与知行合一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和 广泛,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和分享知识,从 而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哲学基础
知行合一的哲学基础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 一、内外兼修,认为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
知行合一在现代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知行合一的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 教育、管理、科技等,强调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 ,并将其转化为理论,再指导实践。
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01
《知行合一》ppt课件
• 知行合一的概述 • 知行合一的理论基础 • 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知行合一 • 知行合一的案例分析 • 如何培养知行合一的习惯 • 知行合一的未来发展
01
知行合一的概述
知行合一的含义
知行合一的含义
知行合一是指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即思想与行动的一致。 它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某知名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的管 理理念和方法,结合自身实际 情况进行创新,实现了高效的 管理和持续的发展,成为行业 的佼佼者。
该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将理论 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 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充分发 挥了知行合一的优势。
教育教学的知行合一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总结词
教育教学的知行合一是 将教学理论与学生实践 相结合,以实现知识传 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

对于知行合一的理解

对于知行合一的理解

对于知行合一的理解
知行合一是指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的理念和实践方式。

它强调知识应该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实践来检验和丰富知识,进而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行合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
1. 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只有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仅仅掌握理论知识而不付诸实践,是无法真正理解和应用知识的。

2. 实践是对知识的检验和补充:通过实践,我们可以验证知识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也可以发现知识中的不足和缺陷,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知识。

实践是知识的实际应用过程,只有不断实践才能使知识不断得以提高和更新。

3. 知行合一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知行合一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要求具备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指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只有不断锻炼和提高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4. 知行合一是建立在创新和实践的基础上:知行合一强调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探索,从而促进知识的创造和应用。

总之,知行合一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强调知识转
化为实际行动,并通过实践不断检验和丰富知识,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导读“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就是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追求事业完美无缺。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简单通俗理解即为德兼备,言行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就是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追求事业完美无缺。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简单通俗理解即为德兼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知行合一”出自: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寓意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白话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扩展资料知行合一提出背景: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 , 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

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

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

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

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标签:
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校训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校训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校训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校训,最早由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提出,他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

“知”代表知识,“行”代表实践,“知行合一”就是只有将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体现知识的价值。

“格物致知”是要求学者通过对事物的考察研究,获得真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此外,“知术欲圆,行旨须直”也被一些学校作为校训,它强调了为学和为人的方法,即学要通透、圆润和丰满,以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人要正派、耿直和端方,近乎切切偲偲,怡怡如也。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引言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知行合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知指知识、知觉、认识;行指行为、行动。

在中国古代,知行关系问题主要涉及道德认识与道德践履,但也有一般认识论的意义。

关于知行关系的讨论涉及认识的来源,求知的途径、方法,验证知识的标准等问题。

孔子提倡身体力行,要求知行统一,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依靠道德实践来检验、证实道德认识的真假与深浅。

而言行关系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知行关系问题,孔子要求言行一致,也就是在寻求知行统一。

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如果背诵诗经三百篇,给他官做进行统治,行不通;派他出使到外国,不能独自应酬;书读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所以孔子主张学以致用,知行统一。

道德实践活动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形成道德认识,对道德行为规范的内容和意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可能产生坚定的道德信念,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故孔子首先强调“知德”,即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认为必须要有丰富的道德知识,才能分辨善恶、是非、荣辱,决定取舍而不迷惑,才能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为自己内心精神上的需要而感到快乐。

他经常教育学生:“君子学以致其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等等,强调“知德”的重要性。

道德实践是道德认识的外部标志,只有道德行为才使道德品质具有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因此,孔子认为道德理论知识还必须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要以行为本。

知行合一得到功成的意思

知行合一得到功成的意思

知行合一得到功成的意思
“知行合一,得到功成”的意思是将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成功。

“知行合一”是指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来检验知识的正确性,同时也通过实践来不断完善和提升知识水平。

“得到功成”则是指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实践,最终获得成功。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而“知行合一”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

“知行合一,得到功成”意味着只有将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获得成功。

知行合一的内涵与意义

知行合一的内涵与意义

知行合一的内涵与意义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和意义涉及到人的思想、行为、道德、智慧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知行合一是指知识和行为相统一,即知道了就要去做,做了就要去知道,实践和理论相互支撑和促进。

下面从不同的角度解析知行合一的内涵和意义。

一、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源于中国古代儒家学派,主要体现在《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中。

儒家认为,知和行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进步。

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关系,强调对实践的反思和总结,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水平。

二、知行合一的教育意义知行合一的教育意义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更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践探究,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成为具有实际能力的人才。

三、知行合一的管理意义知行合一的管理意义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管理目标的高效实现。

在知行合一的管理模式中,管理者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和管理团队。

知行合一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团队的绩效,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知行合一的实践意义知行合一的实践意义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在知行合一的实践模式中,人们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行合一的实践模式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成长,让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和技能。

知行合一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其内涵和意义涉及到人的思想、行为、道德、智慧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在今天这个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知行合一的理念更为重要,人们需要不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探索和创新,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

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

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

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

王守仁认为:良知。

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

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

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贱行。

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

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知行合一知良知的意思

知行合一知良知的意思

知行合一知良知的意思
知行合一知良知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知识和行动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了解真理和实现真理的重要性。

这个概念源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思想,他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这两个概念,强调人们应该在行动中践行真理,而在了解真理后则要立即行动,使知识和行动相得益彰。

“知行合一”指的是知识和行动之间的紧密联系。

王阳明认为,人们的知识应该转化为行动,只有在行动中,人们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

因此,知行合一强调的是要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

“知良知”则是指人们应该了解自己心中的真理,也就是所谓的“良知”。

王阳明认为,人们应该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来发现自己的良知,并在行动中遵循这个良知。

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行动中实现真理,同时也能够在行动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知行合一知良知是一个强调知识和行动之间紧密联系的概念,它强调了人们应该在行动中践行真理,同时也强调了了解真理的重要性。

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近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行合一的辩证关系

知行合一的辩证关系

知行合一的辩证关系
知行合一的辩证关系是: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

首先,“知”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思考和理解所获得的知识和认识,它提供了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是行动的指导。

而“行”则是指实际行动,通过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为来体现和应用知识,是将思想、理念和计划转化为现实的过程。

辩证统一在于将知识和行动视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知识提供了行动的方向和指引,而行动则是知识实践的验证和应用。

它们之间的互动使得知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变成了实际的力量。

此外,知行合一还强调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这意味着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和实现目标。

总之,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强调知识和行动之间的紧密关系和相互依存的状态。

它提醒我们知识的实践和应用的重要性,强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促进个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

知行合一的意思

知行合一的意思

知行合一的意思【拼音】:zhī xíng hé yī【解释】: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致良知,知行合一。

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成语接龙】:知行合一——一脉相传——传爵袭紫——紫气东来——来情去意——意气洋洋——洋洋大观——观场矮人——人中骐骥——骥服盐车——车无退表——表里为奸【出处】: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

“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

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

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

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

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止于至善:谓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知行合一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止于至善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郑玄注:“止,犹自处也。

”孔颖达疏:“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於至善之行。


朱熹说:“止者,必至於是而不迁之意。

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信是金——活动方案一、教学活动分析: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诚信,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人之本、兴业之本、立国之本。

通过活动课的开展,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诚信的内涵,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将诚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因此教学中力求做到:1、引导学生搜集古今中外讲诚信的故事,理解诚信的内涵。

2、指导学生成立活动小组,研究讲诚信和不讲诚信的结果。

3、通过倡议进一步使学生树立从小就讲诚信的意识,并内化为实际行动。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诚信的基本内涵。

2、能力目标:通过收集诚信的有关古今中外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或在书本、电视中等听到或看到的诚信故事。

教师准备:1、故事:《是谁打破了花瓶》、碟片《狼来了》。

2、有关诚信的故事片段和故事目录。

3、全班分为八个学习活动小组。

四、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初步感知诚信。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小故事,听过这两个小故事后我想向大家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回答老师你们喜欢做哪一个男孩就行了。

(1)老师讲故事《是谁打破了花瓶》(2)播放动画故事《狼来了》2、同学们听故事多么认真啊。

老师想请两个同学用自己的话最简洁的把内容复述一下,好吗?3、学生自荐复述故事4、简要点评,完成开始提的问题:你喜欢哪个男孩?(二)组内交流,归纳正反事例。

1、小组活动。

(1)将自己收集到的故事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将故事简单的进行归纳,并将故事的大意或题目写在卡纸上。

(3)小组成员共同活动,列举出本组内最能体现诚信和不诚信的两个事例,准备在全班同学中进行交流,并简单说出理由。

2、教师表述:(主要对学生讨论的情况以及结果进行肯定)(三)组际交流,在对比中理解诚信。

1、由八个学习活动小组推荐代表讲述本组选出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2、教师根据发言情况进行事例的分组板书;3、教师根据分组的情况进行总结。

(四)故事欣赏,体会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欣赏故事《诚实是生命的玫瑰》,体会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也体会在现实中诚信的缺乏。

(五)格言欣赏,体会古人、名人对诚信的认识。

1、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2、海涅: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3、裴多菲: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意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

4、同学们读一读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诚信的格言,说说格言的大意。

(六)答卷练习,加深理解诚信。

做个百分百的诚信孩子,你遇到了下面的情况怎么做?1、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发现同桌上50元钱:2、买东西时,出门发现多找钱了:3、老师给你的试卷评分多加了10分:4、不小心打碎了家中的花瓶:5、和我最要好的朋友踢坏了班级的门:6、我因为在路上玩迟到了,跟老师解释:7、因为看动画片作业做的很不认真,面对老师询问:8、遇到有学生抄袭别人的作业:9、有人向你问路时:10、遇到考试时有人作弊:(七)唱响倡议,将诚信内化为实际行动。

全班形成活动倡议,将讲诚信延伸到我们的今后生活中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并使之与今后的一切言行结合。

<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诗经》上“哀了父母,生我肋带”,赞美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唐诗中“谁言寸草心满意足,报得三春节晖”,表达了孝敬父母的渴望。

爱幼敬老,形成了中华民族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华部分。

在新的世纪里,一个不懂事孝敬父母,不具备起码道德观的孩子,其精神世界是缺陷的,其人格是不完善的,难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现代人。

“孝”添“文”即“教”,孝为德之本。

因此,把孝敬父母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口和着力点,扎实开展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学生从心拥有一颗“孝心”,对于他们心身健康发展,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教育活动,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心感自受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操持家庭的劳苦,逐步形成“人心孝敬”的良好思想品质,即常问好,讲礼貌,让父母舒心;少空谈,多帮忙,让父母省心;求上进,走正道,让父母放心;勤学习,苦钻研,让父母开心;逢难事,勤商量,让父母称心;遇矛盾,能宽容,让父母顺心;感育从,不糊涂,让父母真心恩,能移情,献社会爱心。

以此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形成崇尚孝道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活动内容:尊重长辈。

一、活动时间:2014年9月——11月三、活动安排(一)活动准备阶段(2014年9月)根据本班活动方案要求,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孝教父母活动。

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报刊、杂志和中队会时间。

以多方式多渠道给学生讲述尊重长辈的小故事,宣传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美德,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共同营造孝敬父母活动氛围。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4年10月)在准备活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重点做好以下一些活动。

1、说感恩的话。

当长辈下班回家或干完家务要说“您辛苦了”,当长辈为自己辅导功课,做饭或做其他的事要说“谢谢”,当家里来了客人或路上遇到长辈要说“您好”,平时做到不与长辈顶嘴,等等。

2、做孝敬的事。

吃饭吃菜要礼让,先长辈后自己;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每周帮忙打扫卫生,为长辈倒水、洗脚、捶背;走访外地长辈,帮助长辈实现愿望;自觉勤奋学习,不强求长辈为自己做事情;等等。

3、推广孝敬美德。

在家中实践孝敬美德的同时,要积极广泛的宣传孝敬美德。

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从孝敬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孝敬其他老人。

为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干些家务聊聊天等。

4、摘录孝敬长辈的文章和故事。

在搞好尊重长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摘录一些有关孝敬长辈的文章和故事,以增强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意识,巩固实践成果,。

(三)总结表彰阶段(2014年11月)在本班做好总结交流评比工作,推选实践孝敬父母积极分子进行表扬,推荐尊重长辈优秀小故事予以推广,进一步巩固实践成果.珍惜生命之水一、课题确定的背景水是生命物质的主要成分,水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工业、农业发展的命脉,是地球对人类最宝贵的馈赠。

然而人类对保护淡水资源的认识不足,保护措施乏力,致使淡水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因使用不当而使淡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污染,导致可用淡水资源的匮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和水平,加强淡水资源的管理,减少乃至消除污染,保持水质清洁,用水节制,改善生态环境,为人类的发展创造美好的明天。

二、活动主题的确定一直以来,本着对社会、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思想,我把对学生进行“珍惜生命之水”的教育作为自己的一份责任,把它渗透到各门学科和日常生活之中,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比较松散、琐碎,学生对“珍惜生命之水”的认识仅停留在不系统的感性认识层面。

因此,搞一期“珍惜生命之水”的综合实践活动(长线)的想法油然而生。

机缘巧合,在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贾广国同学向我提出:“水是生命之源,可是我们周围到处存在浪费水的现象。

老师,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好吗?”我先是一震,贾广国平时老实巴交,少言寡语,更少当众发表自己的观点,今天之所以大胆地客观地谈出自己的想法,大概是受什么触动吧。

果然不出所料!“星期天,我和朋友做游戏。

时间一长,个个大汗淋漓,口干舌燥,可我们身处旷野,一时难找饮用水。

无奈之下,只好停止游戏,拔腿跑往村庄找水喝。

好不容易找到水源,一户人家正开着水龙头向下面一口大缸里蓄水,主人可能没在家吧,缸里水已经满了,溢出的水不停地汇入阴沟里。

我们饮牛似的喝了一肚子。

事后,我越发感到水对人的重要性,越发心疼那些被浪费的水。

后来我留心观察一下周围,发现浪费水的现象还真不少呢!”周人杰的话没想到使班级产生了不小的共鸣,同学们议论纷纷,“快嘴”陶晓燕不等批准就站起来说道:“沙漠行者对水的渴求就是对生命的渴求,我们身边不仅存在浪费水的现象,而且存在污染水的现象,真令人痛心!”一时间,同学们七嘴八舌。

我因势利导:“那么,大家作为小主人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于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确定了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珍惜生命之水!三、活动具体目标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及其水资源浪费与污染的状况,从而培养学生对水域污染和节约用水的急迫感和责任心。

2、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设计方案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简单的考察、调查,并填写调查表,写出简单的考察报告。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活动形式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相结合。

2、实践形式:(1)调查和访问(2)研究和设计(3)合作和交流(4)体验、表达和反思五、活动准备阶段1、讨论确定研究内容“珍惜生命之水”这个课题研究范围较大,在教师指导下,孩子们围绕主题,积极讨论发言,确定了要研究的主要内容:(1)初步认识水资源与生命的密切联系。

(2)了解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

(3)研究消除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办法。

2、自愿选择,组成小队“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就自然形成了三个研究小组。

在这个过程之初,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有的学生成了“抢手货”,如沈娇、丁乐乐聪明漂亮,能说会道,身为班级干部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尤欢、孙洁做事一向沉稳,极有责任心;还有像胡小文虽学习平常,但身强力壮,肯吃苦耐劳,也颇受欢迎;更值得一提的是叶鑫胜,虽然平时不善交谈,交友不多,但由于他是本次活动的发起人,所以各组争相抢夺。

可是有的学生却成了“弃儿”,平时少言寡语,不善交际的同学往往是集体活动的“孤雁”。

针对这一情况,我组织同学们开展了“请到我们中来”的交友活动,通过活动学生们重新认识了自己及同学,小组很快地确立了下来。

各小组都选出一名全体组员信赖的组长,第一组的组长是陶慧慧,第二组的组长是石梦娇,第三组的组长是吕庆楠,各小组的组长对组员进行登记并带领组员制定了本组的活动计划。

(见附录一)3、小组选择指导老师由于是长线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需要老师的监督与指导。

除我之外,我还允许学生完全依据自己的评判标准和本小组研究问题的需要点击教师。

学生自己的想法还真出乎意料,有的教师被三个小组同时点击,有的教师则没有被点击。

那些平日里看起来十分威严的,能使学生言听计从的教师并不受大家的欢迎,而那些热情、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的教师很受学生欢迎。

下面听听学生们对教师的“品头论足”吧,“我们希望请的是能够和我们一起参与活动,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活动中的疑难问题,一些老师看起来就怕,我们不敢请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