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与理解

合集下载

《楚辞》简介及屈原《离骚》

《楚辞》简介及屈原《离骚》

把现实与神话境界、神话人物融为一体,
构成变幻多彩的情节和诡奇的意境,具有
浓厚的浪漫色彩。


《离骚》的艺术成就
• 3、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运用众
多比喻构成一连串富于象征意味的艺术形
离 骚
象,创造出一种寄托遥远,耐人寻味的意
境,开拓了我国诗歌以“香草美人”寄情
言志的表现手法。
• 4、《离骚》中自始至终奔涌着火山爆发
楚文化
①中原与南方文化的融合;
②信巫鬼,重淫祀: 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
乐鼓舞,以乐诸神。


二、 “楚辞”的文体风貌
1.句式:灵活自由,参差错落, 较多部分采 用六言,亦参杂四言、五言、七言等形式
2.语言:
大量采用楚国民间的口语和方言,
大量使用虚字作语气助词,如“兮”;
词采缤纷华美。


二、 “楚辞”的文体风貌
屈 • “ 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原 形容枯槁。”
• ——感受人生的痛苦
•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为世界承担苦难

•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原
【屈原的文化人格】
• ②恋美情结的执著者
• 自恋:
屈 原
• 对自身高洁人格的自信与坚守。
• 他恋:
• 美人之恋、美政之恋、美物之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 名,可怜白发生!”
积累整合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骚 一首体制宏伟、富有 深度、充满想象与幻 想的政治抒情长诗。

屈原《楚辞·九歌·国殇》原文及赏析

屈原《楚辞·九歌·国殇》原文及赏析

屈原《楚辞·九歌·国殇》原文及赏析屈原《楚辞·九歌·国殇》原文及赏析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译文] 腰间佩带长剑啊手持秦制的大弓,身首虽然分离啊壮心依然不变。

[出自] 战国屈原《楚辞·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亦兮为鬼雄。

注释:此诗是追悼阵亡士卒的挽诗。

国殇:指为国捐躯的人。

戴震《屈原赋注》:“殇之义二:男女未冠(男二十岁)笄(女十五岁)而死者,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

殇之言伤也。

国殇,死国事,则所以别于二者之殇也。

”操吴戈兮被(pī)犀甲:手里拿着吴国的戈,身上披着犀牛皮制作的甲。

吴戈:吴国制造的戈,当时吴国的冶铁技术较先进,吴戈因锋利而闻名。

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特别坚硬。

车错毂(gǔ)兮短兵接:敌我双方战车交错,彼此短兵相接。

毂: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这里泛指战车的轮轴。

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敌若云:敌兵众多如云。

凌:侵犯。

躐(liè):践踏。

行:行列。

左骖(cān)殪(yì)兮右刃伤:左边的骖马倒地而死,右边的骖马被兵刃所伤。

霾(mái)两轮兮絷(zhí)四马:战车的两个车轮陷进泥土被埋住,四匹马也被绊住了。

霾:通“埋”。

援玉枹(fú)兮击鸣鼓:手持镶嵌着玉的鼓槌,击打着声音响亮的战鼓。

先秦作战,主将击鼓督战,以旗鼓指挥进退。

天时怼兮威灵怒:天地一片昏暗,连威严的神灵都发起怒来。

天怨神怒。

天时:上天际会,这里指上天。

天时怼(duì):指上天都怨恨。

怼:怨恨。

威灵:威严的神灵。

严杀尽兮弃原野:在严酷的厮杀中战士们全都死去,他们的尸骨都丢弃在旷野上。

屈原与楚辞(三《离骚》和《九章》)

屈原与楚辞(三《离骚》和《九章》)

屈原与楚辞(三《离骚》和《九章》)
 《离骚》和《九章》,都直接反映了屈原的生活经历,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

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余字,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的抒情诗篇。

其写作年代,或以为在怀王晚年,屈原第一次遭放逐以后;或以为在顷襄王时期,屈原第二次被放逐以后。

 《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为“罹”,以“离骚”为“遭忧作辞”;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

”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

二说均可通。

 尽管对《离骚》的写作年代和题旨有不同说法,一时难下定论,但仍可这样明确地概括:这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临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我们可以把《离骚》分成前后两大部分。

从开头到“岂余心之可惩”为前半篇,侧重于对以往经历的回顾,多描述现实的情况;后半篇则着重表现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并主要通过幻想方式。

 在前半篇中,由三方面的人物,即诗人自我、“灵修”(即楚王)和一群“党人”,构成激烈的矛盾冲突。

 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

他自豪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

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德、。

《楚辞-渔父》原文及译文赏析

《楚辞-渔父》原文及译文赏析

渔父屈原〔先秦〕原文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译文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

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

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

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

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

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

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

”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赏析关于《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

最早认定为屈原作的,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楚辞章句》是在西汉末年刘向编的《楚辞》的基础上作注。

在《楚辞》中,《渔父》已作为屈原的二十五篇作品之一收入。

据此,则认定屈原作《渔父》,又可上推至刘向时。

后世认同屈原作《渔父》,影响较大的有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昭明文选》和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

但此说漏洞颇多。

屈原与楚辞

屈原与楚辞

知识梳理】——屈原与楚辞屈原与楚辞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一、楚文化源于中原文化,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

二、政治思想方面和中原很一致。

三、习俗和审美趣味上“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下》),崇尚巫风的习气受夏商文化和当地土著民族风气的影响。

对楚国审美风气影响明显,使其艺术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富有飘逸、艳丽、深邃等美学特点。

四、楚当时由盛而衰,内部政治黑暗,贵族间相互倾轧的社会现实。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一、屈原生平及思想。

(一)两次放逐经历。

一次汉北,一次江南,积聚了深厚的悲痛和思念之情。

(二)主张联横,对理想充满信心,对遭到的不公正待遇充满了哀怨、愤激。

二、楚辞。

【考点1】【重要考点】【名词解释】(一)“楚辞”之名始见于汉武帝时,这时已经成为专门学问,与“六经”并列。

(二)宋黄伯思《翼骚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楚辞”是指有楚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创作的诗赋。

(三)直接渊源是《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

祭歌的浪漫精神,影响了楚辞的表现方法及风格特征。

由于楚辞和汉赋间的渊源关系,所以屈原作品又称“屈赋”。

(四)西汉末,刘向辑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编成《楚辞》。

《汉书·艺文志》载屈赋25篇,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认为屈原所作有《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远游》、《卜居》共24篇。

王逸《楚辞章句》目录中,除去《远游》、《卜居》、《渔父》、《大招》,屈原的作品共计23篇。

《离骚》一、概述。

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

(一)“离骚”解释。

司马迁:遭受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

”;王逸:离别的忧愁,《楚辞章句》云:“离,别也;骚,愁也。

”【考点2】【次要考点】【填空】(二)一般认为写于屈原离开郢都往汉北之时。

二、思想。

【考点3】【重要考点】【简答】(一)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悲痛心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感情反复迸发,形成回旋复沓的特点。

第二讲屈原《山鬼》

第二讲屈原《山鬼》

第二讲屈原《山鬼》一、作品介绍《山鬼》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楚辞》中的一篇,作者是屈原,楚国的政治家、文化名人。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屈原是楚国的忠臣,在国家积弱的时候,用他的才华和智慧为国家出谋划策。

他的诗歌充满了激情和抒情,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情和对人民的关怀。

《山鬼》是《楚辞》中的一篇山水田园诗,写的是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本文通过对山鬼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的崇敬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二、作品分析1.诗歌结构:《山鬼》是一首由九节组成的诗歌,每一节都有四句。

整首诗的构想十分巧妙,通过描绘不同景象和场景,展示了作者对山鬼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2.意境绘画:诗中的山鬼充满了神秘和诗意,作者通过对山鬼的描绘,创造出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山鬼是自然界的灵魂,它们在天地之间生息盎然,具有超凡的力量和灵性。

3.表达技巧:屈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中的意境更加丰富深远。

他用富有感情的语言描绘了山鬼的形象,展现了山鬼作为一种神奇生物的特质和能力。

三、作品赏析1.山鬼形象:诗中描绘的山鬼形象极其神秘,山鬼具有无边无际的狡黠和自由,它们在山间穿梭,在云雾中游荡。

作者通过对山鬼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生命的力量。

2.山鬼的声音:诗中还描述了山鬼的声音,它们发出的呼啸声穿过山谷,在大地上回荡。

这种声音充满了力量和张力,象征着自然界的活力和生命的喧嚣。

3.自然与人:屈原通过描绘山鬼,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的深情和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思考。

他赞美了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并呼吁人们要与自然和睦相处,保护环境,与自然界共同进步。

四、作品意义1.独特的审美观:《山鬼》展示了屈原独特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的热爱,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的诗歌给人以启示,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重新审视自然,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对自由的追求:山鬼象征着自由和力量,它们不受拘束,在山水之间自由穿行。

楚辞中屈原被放逐时所作

楚辞中屈原被放逐时所作

楚辞中屈原被放逐时所作
在《楚辞》中,屈原在被放逐期间创作了多篇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离骚》和《九章》的各篇。

这些作品反映了屈原在政治上遭受迫害后的个人遭遇和内心感受,以及他对楚国和自己遭遇的深深忧虑。

另外,《渔父》也是一部备受争议的作品,有观点认为它也是屈原在被流放期间创作的。

这部作品以问答的形式,通过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性格。

其中,屈原坚守自己的高尚品德和理想,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放弃自己的信念,这种精神与《离骚》中的“虽体解吾犹未变”是一致的。

需要注意的是,《楚辞》中的作品创作背景和作者身份存在争议,不同的学者和研究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解读。

因此,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资料。

先秦文学五:屈原与楚辞

先秦文学五:屈原与楚辞

3、形式和语言
• 民歌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语言。《离骚》 二句一韵,二韵一节的形式是楚国民歌的基 本形式。字数不等,又多偶句,如最长的句 子如“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等,是九言, 最短 的句子“已矣哉”,三言。其他的六言、七 言为 主。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有变化。
• 《离骚》在简练的语言中吸收了楚国方 言,如“羌”、“侘傺”、 “蹇”,更突出 了民歌 风味。运用大量联绵字,如“零落”、“驰 聘”、 “陆离”(双声),“逍遥”、“偃蹇”、 “骐骥”、 “相羊”(叠韵),叠字如:“謇謇”、 “菲菲”、
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天问》、《九章》(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 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远游》、《卜居》、《 渔父》 。
第三节 《离骚》
• 一、《离骚》解题 • “离骚”二字,历来颇多不同解释: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离骚》 者,犹离忧也。” 班固《离骚赞序》:“离,犹遭也;骚,忧 也,谓已遭忧作辞也。”(按,离同罹。)
5.屈原对于楚辞的贡献
• 不有屈原,岂见离骚。 (《文心雕龙· 辨骚》)。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 一、屈原的生平和思想
1、屈原的生平:
屈原,名平,字原。屈原出生 于楚国贵族家庭,屈原和楚王一样, 芈(mǐ)姓,出自黄帝颛顼系统 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 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 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 现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
2.楚国民歌和地方音乐是“楚辞” 产生的直接源头。
• 早在周初,江、汉、汝水之间的民歌如《诗经》中的《汉 广》(周南)、《江有汜》(召南)等都产生于楚国,其他 一些文献也保留了不少楚国的民歌,如: • 《论语· 微子》中的《接舆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 《孟子· 离娄上· 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 刘向《说苑· 善说》载,鄂君子晳驾舟出游,水手抱桨而 歌,子晳不懂越国土语,便找人译为楚歌形式,此即《越人 歌》。鄂君子晳为楚康王(前559-前545在位)弟。若此事 可信,则此歌出现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

《楚辞》原文及译文赏析(下)

《楚辞》原文及译文赏析(下)

《楚辞》原文及译文赏析(下)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

东汉王逸作章句。

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

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

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

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

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

《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因此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

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对《楚辞》(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其上迄汉代,宋代大兴,近现代更成为中国古典文化殿堂之显学,而《楚辞》早在盛唐时便流入日本等'儒家-中华文化圈',16世纪之后,更流入欧洲。

至19世纪,楚辞引起欧美各国广泛关注,各种语言的译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在国际汉学界,楚辞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楚辞》原文及译文赏析(下)《九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1],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以折中兮[2],戒六神与向服[3]。

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4]。

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5]。

忘儇媚以背众兮[6],待明君其知之。

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

故相臣莫若君兮[7],所以证之不远。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8],羌众人之所仇。

楚辞名篇赏析

楚辞名篇赏析

楚辞名篇赏析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楚辞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广受赞誉。

本文将重点赏析楚辞中的几篇名篇,带您领略楚辞的魅力。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楚辞之冠"。

它由屈原所作,以饱含激情的词章表达了屈原内心的痛苦和对故国沦陷的愤怒。

整篇文章以追溯神话传说为引子,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遭遇来抒发作者感慨。

其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疾雷霆之奋迅兮"等经典句子,表达出作者的激情与愤怒,意境独特。

《天问》是屈原的又一经典之作。

它以问答的方式展开,既有探讨宇宙大问题的哲思,也有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其中"天何言也,斯人何存"的提问,表明了屈原对人类存在与命运的疑惑。

全文以华丽且富有感染力的辞章,展示了屈原的洞察力和对人世间的思考。

《卜居》是宋玉的作品,情感真挚动人。

这篇诗以描绘宋玉的荒凉贫困之境为主线,通过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和对荣华富贵的追求,抒发出对命运不公的不平之情。

"寄言广文,笃志好学,兼济天下,修身齐家节用"等句子则展现了宋玉追求进步和改变命运的奋斗精神。

《涉江采芙蓉》是宋玉另一部经典之作。

它以宋玉与采芙蓉女的对话为主线,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通过描绘采芙蓉女在水中漂浮的形象,宋玉抒发对逝去爱情的眷恋之情。

整首诗以其细腻婉转的词章,渲染出一种忧伤而又浪漫的氛围。

楚辞的创作风格独特,多以抒情为主,情感真挚动人。

它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感慨,也有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与渴望。

楚辞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以其独特的音韵和意境,给人以深厚的艺术享受。

通过赏析楚辞的名篇,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楚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不仅具备文化价值,也是文学史上的杰出成就。

我们应当继续弘扬楚辞的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做出贡献。

屈原楚辞招魂注释译文赏析

屈原楚辞招魂注释译文赏析

重点分析
词语解释
句子分析
诗人想象人的灵魂可以上天入地,
周游四方,因而极写上下四方的 险恶以劝怀王灵魂的归来 :
例如同样是吃人的恶人:
东方: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南方: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 天上: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
热爱祖国,期待怀王灵魂归来
深切寄寓着对顷襄王振兴楚国、报仇雪
段落大意
第一段:言怀王不考贤臣之德,接纳善
言,故离殃愁苦,客死于秦。因假帝语 诏告巫阳,使招其魂。 第二段:陈述天地四方恶不可往,故招 魂归返故居 。 第三段:写招魂之仪式与设备,并承上 启下,由四方之恶转入楚国之美。
第四段:写官室陈设之美,美女侍
从之盛。 第五段:叙饮食丰盛,美味佳肴之 乐。 第六段:为乱词,既写流放途中的 时地景象,又追忆当年随五游猎旧 事,以此寄托无限忧伤之情。


作者简介
屈原,名平,字原,战
国后期楚国人。 浪漫主义诗人、世界文 化名人、政治家 代表作《离骚》《九歌》
写作背景
楚怀王被秦国骗去,追求割地, 怀王不允,遂被幽囚三年,竟死 于秦。怀王囚在秦国以后,屈原 作《招魂》,表明他期君归来的 怀念。
课文结构
《招魂》由引言(第一段)、正文 (第二到五段)、乱辞(最后一段) 三部分组成,以宏美的屋宇、奢华 的服饰、艳丽的姬妾、精致的饮食 以及繁盛的舞乐,招徕楚怀王的亡 魂。
研习与思考
我们以为《招魂》为屈原招楚怀王之魂, 理由主要有: (1)文中描写的宫庭之美,饮食服御之 奢,乐舞游艺之盛,与君王之气势相称, (2)文章反映出的屈原忠君爱国的情感, 正可见此作为招帝王之魂,
3)“乱”辞中“吾”与“君王”对称,

屈原与楚辞(三《离骚》和《九章》)

屈原与楚辞(三《离骚》和《九章》)

屈原与楚辞(三《离骚》和《九章》)《离骚》和《九章》,都直接反映了屈原的生活经历,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

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余字,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的抒情诗篇。

其写作年代,或以为在怀王晚年,屈原第一次遭放逐以后;或以为在顷襄王时期,屈原第二次被放逐以后。

《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为“罹”,以“离骚”为“遭忧作辞”;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

”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

二说均可通。

尽管对《离骚》的写作年代和题旨有不同说法,一时难下定论,但仍可这样明确地概括:这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临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我们可以把《离骚》分成前后两大部分。

从开头到“岂余心之可惩”为前半篇,侧重于对以往经历的回顾,多描述现实的情况;后半篇则着重表现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并主要通过幻想方式。

在前半篇中,由三方面的人物,即诗人自我、“灵修”(即楚王)和一群“党人”,构成激烈的矛盾冲突。

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

他自豪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

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德、锻炼出众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三后”和“尧舜”一样的圣明君主。

总之,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好和正义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主张,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道。

“党人”即结党营私的小人,是同诗人敌对的、代表邪恶的一方。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他们只顾苟且偷安,使得楚国的前景变得危险而狭隘。

而且,他们不但“竞进以贪婪,凭不厌乎求索”,还“内恕己以量人,各兴心而嫉妒”,认为诗人受到重用阻挡了他们的道路。

楚辞离骚原文与解析

楚辞离骚原文与解析

楚辞离骚原文与解析楚辞《离骚》原文与解析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诗歌体裁之一,而《离骚》则是楚辞中的代表作之一。

它由屈原所作,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本文将介绍《离骚》的原文以及对其进行的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

原文:朝若惊鸿,言辞亦若泣;夕拂乘龙,言辞亦佚。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浑浑兮,顺以自专。

後者谂之,始可使有厌。

曰握寝檝兮新交征,弃繁缨兮期白首。

是以战栗心之悸悸兮,祼以为陈。

装石匮之厚层兮,蔽琼筵之舜华。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友心之所短。

抱琴直筝,腾无竞之竹丝;凝情己极,窅无声之梵玉。

三顾吾徒兮,既识余以真。

还矣吾怀,无妄乃发。

寄言中情,度德以咨予。

解析:《离骚》的第一节描述了主人公的心情起伏。

他在早晨像惊起的天鹅一样高昂气势,言辞仿佛含泪。

而晚上,则骑着神龙轻抚,言辞则轻锁平淡。

主人公既为自己戴上华冠,又为整理自己华丽的长袍。

他心中的所爱之人是他最为珍爱的,即使面临九死一生,他依然毫不后悔。

第二节以怨灵修为主题,描述了主人公的心境。

他的内心一直处于痛苦和苦闷之中,但他依然顺从自己的专断。

在后来得到指点之后,他开始明白自己应该达到满足的程度。

他强调了自己在战斗中的勇猛以及在修行中的坚持。

第三节使用了大量的比兴手法,以描绘主人公对心灵世界的渴望和追求。

他握住了寝檝(屏幕)和竹丝,使音乐声声相抵。

他的内心达到了极致,但却毫无声音。

他多次向他的徒弟请教,最终认识到自己的真实面貌。

他回忆起他过去的思绪,渴望能够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度量自己的德行并征求他人的意见。

《离骚》是一首以音乐贯穿全文的具有极高艺术性的诗歌作品。

通过屈原的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和意象描绘,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苦闷和对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

这首诗歌不仅是楚辞的珍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思考和欣赏之道。

通过对《离骚》原文的解析,我们深入了解了屈原的文学才华和思想境界。

古代文学1 第六章 屈原和楚辞

古代文学1 第六章  屈原和楚辞

《离骚》的思想内容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一)表达诗人的“美政”理想和政治革新主张。
其具体内容是,要效法古代贤君,“举贤而授能”, “循绳墨而不颇”。 ﹡所谓“举贤而授能”,即主张明君贤臣共兴楚国,限制旧贵
族世卿世禄、垄断政治的特权,要不分贵贱,唯贤是举 。 诗人列举古代正反事例加以说明。
﹡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要革新法度,君主和上层贵族
第二节 屈原的时代 生平思想 作品
• 屈原像
一、时代
战国后期:
秦、楚、齐、韩、赵、魏、燕七国争雄;
政治外交斗争 “合纵”、“连横”;
苏秦说:‚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
二、生平思想
袁本文学史 p.110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后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 县)人。他与楚王同宗同姓(姓“芈”mǐ),其祖先 封邑于屈,因以“屈”为氏。 约生于前340年,卒于前278年。 (楚宣王三十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 ﹡屈原一生主要经历了楚怀王和顷襄王两朝。楚怀王 时期曾长期担任“三闾大夫”,并任过“左徒”(仅 次于令尹),“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 屈原是当时楚国杰出的政治家,其思想受儒家和 法家的影响。
• 内政主张:选贤授能,修明法度, 改革积弊,限制旧贵族特权;
• 外交主张:联齐抗秦,坚持合纵。
(曾三次出使齐国)
因奸佞进谗、楚王昏庸,屈原两次被放逐:

楚怀王二十五年(前304年)屈原被放逐到汉北。
(袁本文学史p.111 说 屈原被怀王疏远,自己愤而离开郢都,到汉北。)
都要严格按照法度办事。
诗人严厉揭批楚国统治者争权夺利、贪婪谋私、违法乱纪。
(二)表达诗人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爱国感情和忠君 思想。

(最新整理)屈原与楚辞1..

(最新整理)屈原与楚辞1..
“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九歌》以祭歌形式,并吸取楚民间神话故事,抒发情感。
《天问》采用卜问形式,涉及大量神话传说,怀疑与批判精神。
《离骚》采撷神话与一些巫术活动,抒写怨情。
《招魂》则直接模仿民间巫觋招魂词形式,带有民间宗教色彩。
总之,楚辞是从楚地巫文化的土壤里生长诗苑奇葩。其奇 特的构思、宏伟的结构、华丽的词采、新颖的语言形式,构 成了完全不同于《诗经》的显著艺术特征。是一种带有强烈 个性和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新文学、新诗体。
屈原的批判也直指昏庸的楚王: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
2021/7/26
31
四、《离骚》的艺术成就
《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由诗人独立 创作的长篇抒情诗。
《离骚》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的抒情作品, 但也深刻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政治。
它汲取了北方文化与文学,尤其是《诗经》 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在南方巫术宗教的文化 精神的孕育下,形成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2021/7/26
22
《离骚》写作年代
一般认为是在屈原离开郢都往汉北之时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因遭上 官大夫靳尚之谗而被怀王疏远。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 幽思而作《离骚》”。
2021/7/26
23
一、《离骚》解题
司马迁云:“离骚者,犹离忧也。”(遭受 忧患)
2021/7/26
7
2.山河雄奇壮丽
楚国幅员辽阔,拥有突兀的高山,浩瀚 的大泽,奔腾的长江,从而形成了一种 雄奇、壮丽、幽幻的景色。楚地的这种 烟云变幻,气象万千的奇异风光,对诗 人屈原浪漫主义气质的培养,艺术美感 的薰陶,无疑会起很大的作用。

屈原-楚辞《招魂》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

屈原-楚辞《招魂》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

屈原-楚辞《招魂》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屈原-楚辞《招魂》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导语】:在《楚辞》中,《招魂》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作品。

楚辞赏析

楚辞赏析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师祖”、“辞赋之祖”。

他出身于楚宗室贵族,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

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

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

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

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

名士公孙衍提出合纵,即联合六国一同抗秦,屈原积极参与此事,与公孙衍一起促成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并使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因此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作主。

因此,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

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疏远,因为齐楚连盟,秦国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秦王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

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

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秦国对于楚国的妥协并不满足,后来白起攻下郢都,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了。

这就是屈原的流放和自投汨罗,所以中华传统节日才有端午节来纪念屈原。

他的精神品格指引我们。

学习楚辞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中国古代文学一种浪漫精神。

譬如“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沅水旁边有白芷,澧水旁边有泽兰,而我身边没有你,想念你啊又不敢说。

表达了湘夫人对湘君的思念之情,后世“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与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处。

从“筑室兮水中”至“疏石兮为芳”,是从外到里、由大到小;从“芷葺兮荷屋”至“建芳馨兮庑门”,又由里到外。

线路清楚,事实明白,情感的宣泄是外露的,是直露胸臆的方式,淋漓酣畅,无拘无束,少含蓄,情感的流动与外在形式同步。

屈原的诗楚辞和离骚。

屈原的诗楚辞和离骚。

屈原的诗楚辞和离骚。

原文:《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一、衍生注释:“帝高阳之苗裔兮”:高阳是远古帝王颛顼,苗裔指子孙后代。

“朕皇考曰伯庸”:朕,我。

皇考,对亡父的尊称。

“摄提贞于孟陬兮”:摄提,岁星名。

贞,正当。

孟陬,正月。

“肇锡余以嘉名”:肇,开始。

锡,赐。

二、赏析:开篇自叙身世,表明自己出身高贵,有神圣的血统。

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展现了屈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语言优美,富有韵律,如“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读来朗朗上口。

三、作者介绍: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他为人正直,一心为国,却遭谗言陷害,被流放。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楚国命运的忧虑和对自身遭遇的悲愤,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四、运用片段:在一场激烈的辩论中,正方慷慨激昂地说道:“我们应当像屈原那样,心怀正义,不畏艰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怎能因一点挫折就轻易放弃?”反方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反驳。

原文:《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一、衍生注释:“若有人兮山之阿”:阿,山的弯曲处。

“被薜荔兮带女萝”:被,同“披”。

“乘赤豹兮从文狸”:文狸,有花纹的狸猫。

二、赏析:以山鬼的形象开篇,充满神秘色彩。

对山鬼的外貌、神态、动作等细致描绘,展现其美丽、多情。

情景交融,营造出幽深、迷离的氛围。

三、作者介绍:屈原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的看法。

四、运用片段:在一次文学研讨会上,一位学者感慨道:“当我们读到‘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怎能不被屈原那神奇的想象所折服?这就如同在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一束璀璨的光芒!”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1、忠君与爱国
诗人反复申说其修明法度,任用贤能,使 国家富强的崇高理想,揭露楚国反动贵族集 团排斥贤能,因循误国的罪行,表达诗人热 爱祖国眷恋故土的深厚感情。在这里,忠君 与爱国是统一的。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据《汉书·艺文志》载,屈原作品共25篇,但没交代具体篇 名;根据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这25篇分别是:《离骚 》、《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 、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天问》、《九章》(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 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远游》、《卜居》、《渔 父》 。
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 “北主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 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 多尚虚幻。”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 神鬼灵无处不在,人神情感依依,别有韵味。 • 这种浪漫性还造就了楚人惊彩绝艳的色彩美感和飘逸流畅
的动态线条美感。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人 物 龙 凤 帛
包 山 楚 简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 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知 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孟子·离娄上·沧浪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 濯我足。”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 三 )战国晚期楚国的国内国际形势,是屈原 作品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
赏屈 析原 和与 理楚 解辞
作 品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本章内容
• 楚辞的含义及特点 • 楚辞的文化背景 • 屈原的生平、思想与创作 • 《离骚》的思想与艺术 • 屈原的其他作品 • 屈原的影响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第一节 楚辞的含义及其产生的文化背景
一、楚辞的含义:
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二)屈原的事迹:
屈原的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根据 这些史料,屈原出身于与楚王同姓的贵族,其一生大致可分三 个阶段: 1、前期:屈原受到楚怀王的信任与重用。 2、中期:因谗被疏。 3、晚期:放逐沉江。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二、屈原的思想
Ø忠君爱国,坚持理想。 Ø勇于斗争,不屈不挠。 Ø主张修明法度,选贤任能,联齐 抗秦,振兴祖国。
2、今人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认为,作于 “他23岁的那年……怀王开始不再信任他”的时候。
3、游国恩《楚辞论文集·屈原作品介绍》说,“《离 骚》作于顷襄王朝再放江南之时,……屈原至少已 过六十”。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三、《离骚》的思想内容
《离骚》全诗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开头到 “岂余心之可惩”为前半篇,侧重于对以往 经历的回顾,多描述现实的情况; 后半篇则着重表现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并 主要通过幻想形式来表现。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楚辞”的别名。楚辞作为一种诗体, 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 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 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二、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 (一)灿烂辉煌的楚文化是楚辞生长
的根本原因。
1、学习中原文化同时,植根南楚文化。 2、巫风盛行,具有浓郁的神巫性 3、人神交融的浪漫性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 《史记.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 处草莽,跋涉山川,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
• 《国语·晋语八》曰:“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 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
• 周成王封熊绎于荆山一带,为子男爵。周夷王时,王室衰 微,诸侯或不朝。熊绎的后代熊渠得到江汉一带的老百姓 的支持,攻打至鄂(今天的武汉地区)。熊渠说:“我蛮 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并分封他的儿子为王,比如: 句亶王、鄂王、越章王。
“始长史朱买臣,会稽人也。读《春秋》。庄助
使人言买臣,买臣以《楚辞》与助俱幸侍中,
为太中大夫,用事。”
《汉书·朱买臣传》:
“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
言楚辞,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
俱侍中。”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楚辞:
是战国时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 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 楚语,做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西汉末年,刘向 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及汉代一些文人模仿这 种诗体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这是继《诗经》 之后我国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
楚国到战国后期已经成为当时领土最大的国家,但到楚怀王 、楚襄王时期国家由胜转衰。政治黑暗,贵族间相互倾轧,这 种情形,为成就屈原的楚辞提供了深广而又十分残酷的社会政 治背景。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一、屈原的生平和思 想
(一)屈原的生平: 屈原,名平,字原又名正
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 。(约生于前340年,死于前 278年。)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 《书·伊训》:“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 然楚国恰恰如此。
• 据桓谭《新论·言体》载,楚灵王本即一位大巫,他简贤务 鬼,信巫祝之道,祀群神,躬执羽绂,起舞坛前。吴师来 攻,王鼓舞自若。日:“寡人方祭上帝,乐明神,当蒙神 佑焉,不敢赴救。”吴兵遂至;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一、《离骚》解题
1、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离骚》者 ,犹离忧也。”
2、班固《离骚赞序》:“离,犹遭也;骚,忧也, 谓已遭忧作辞也。”(按,离同罹。)
3、王逸《楚辞章句》:“离,别也;骚,愁也。”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二、《离骚》的写作时间
一般认为是在屈原离开郢都往汉北之时,即楚怀王 时期。怀王在位33年(后入秦三年死),具体年代也有 不同说法。 1、两汉诸家多认为在屈原壮年时期。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虎座立凤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漆木 圆盒
பைடு நூலகம்
江陵 楚墓
屈原与楚辞作品赏析和理解
(二)楚国民歌和地方音乐是“楚辞”产生的 直接源头。
《老子》21章中有: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有物”。 《论语·微子》中的《接舆歌》: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 ,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