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古代的商业贸易》教学设计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课标要求】1.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
2.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教学目标】1.从时间脉络厘清古代中国商业贸易在秦汉、唐宋和明清时期的发展表现,认识古代商业贸易是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多角度解释古代商业贸易发展的特点。
2.理清金融领域中货币、信贷、商业契约与商业贸易发展的关系,认识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
3.了解古代中国,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希腊等地区的商业贸易活动,运用史料分析各地商贸特点,从中外角度比较认识商业贸易的相互影响。
【时空坐标】【教学重难点】重点:古代商业贸易的特点,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相互影响。
难点:古代中国及世界商贸的发展及相互影响。
【教学内容】【概念解释】▲飞钱:亦称"便换"、"便钱"。
唐宋的汇兑券。
唐宪宗元和元年( 806 )曾禁飞钱,可见飞钱产生在此之前。
当时钱币缺乏,各地禁钱出境,在京师的商人将钱交给各道驻京的进奏院、各军、各使或富商,取得凭证,回本道合券取钱,称为"一飞钱"。
元和七年曾规定商人在户部、度支、盐铁三司飞钱,每千钱加付百钱,商人不至,又改为免费对换。
宋太祖开宝三年(970)设便钱务,专门办理便换。
南宋初年便换业务还盛行。
后来使用纸币,便换业务衰落。
▲本票:是指发票人自己于到期日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票据。
这种票据只涉及出票人和收款人两方。
出票人签发本票并自负付款义务。
本票一般应载明:"本票"字样,无条件支付承诺,收款人或其指定人(无收款人名字则以持票人为收款人),支付金额,签发日期和地点,付款日期和地点,发票人签名等等。
▲契约:最初是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可以理解为"守信用"。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契约是指"依照法律订立的正式的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古代商业贸易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古代商业贸易发展历程的简短综述,要求不少于500字。通过此项作业,培养学生整理、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设计一道关于古代商业贸易的选择题或简答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此作业旨在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5.学生的价值观: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诚信、公平、合作意识,使其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提升道德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古代商业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3.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历程,包括先秦时期的商业活动、汉代丝绸之路的开拓、唐宋时期的商业繁荣以及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等。
2.掌握古代商业贸易的主要形式、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如市场、货币、交通、政策等。
3.分析古代商业贸易对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图像、实物等教学资源,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形象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2.创设互动式课堂,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
-采用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设计实践活动,如模拟古代商业贸易、研究性学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历史统编版资源包(选择性必修2)
(一)情景创设
1.以故事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古代商业贸易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古代商业贸易的思考。
2.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古代商业贸易的图片、地图、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商业贸易的繁荣景象。
3.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商业贸易的过程,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1.学生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2.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彼此的成长。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他们在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方面的进步,给予鼓励和指导。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它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代商业贸易的知识。同时,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古代商业贸易的规律和特点。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古代商业贸易的场景,帮助学生形象地把握教材内容。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商业贸易的自豪感和敬意,激发他们对历史的热爱。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古代商业贸易的生动故事,引发学生对古代商业贸易的兴趣和好奇心。
2.图片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商业贸易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古代商业贸易的繁荣景象。
3.问题引导:提出一个与古代商业贸易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发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古代商业贸易知识的掌握程度。
2.练习题型: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等,涵盖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
3.学生完成练习: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古代商业贸易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内容。
b)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古代商业贸易的特点和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c)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地图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古代商业贸易的直观感受。
2.教学策略:
a)梳理知识线索,将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历程进行模块化处理,便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b)结合现实生活,以古今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古代商业贸易与现代经济的联系,提高学习的现实意义。
5.分组进行课堂讨论,每组针对以下问题准备发言稿:
a)古代货币、度量衡、商业法规对商业贸易的影响。
b)古代商业贸易在古代商业贸易中汲取的启示,为现代商业发展提供借鉴。
作业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字迹清晰,表述准确。
2.论文、分析等作业要注重史论结合,逻辑清晰,避免空洞无物。
c)创设情境,组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个性化教学:
a)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b)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c)注重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给予及时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古代的商业贸易》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古代商业贸易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掌握古代商业贸易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3. 了解古代商业贸易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古代商业贸易的基本概念、形式和特点。
2. 难点:理解古代商业贸易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影响,以及商业贸易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古代商业贸易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2. 制作PPT课件,包括课题引入、概念解析、形式介绍、案例分析等内容。
3. 准备一些古代货币、度量衡等实物或图片,便于学生直观了解。
4. 安排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探究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5. 准备一些相关历史资料,供学生课后阅读,加深对古代商业贸易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提问:上节课所讲的重要知识点,同时为这节课做铺垫。
2. 展示课题:本节课为《古代的商业贸易》。
3. 引导思考:为什么说商业贸易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不同角度看待古代商业贸易的特点和作用?(二)新课讲授1. 介绍古代商业的背景知识,包括货币、度量衡、交通等。
2. 讲解古代商业贸易的种类和形式,包括市集、商队、海上贸易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商业贸易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4.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古代商业贸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作用。
(三)课堂互动1. 提问:请同学们列举古代商业贸易中的一些重要事件或人物,并说明其影响。
2. 分组讨论:古代商业贸易在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发展差异及其原因。
3. 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和补充。
(四)课堂小结1. 总结古代商业贸易的主要知识点,强调重点内容。
2. 强调本节课的主题,即商业贸易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古代商业贸易的相关知识,拓宽视野。
(五)布置作业1.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古代商业贸易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
必修二专题一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说课】
走进古代商人的传奇人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1.李元宝生活的长安城有何特征? 2.他若想去广州与更多的外国商人做买卖发大财, 他可能要经过什么机构的批准?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到隋唐之际的商业发展特 征、表现,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
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
古代商人的地位变肯化嫁趋与势商如人”何的?现象。
商人地位的变化反映了古代商业发展的哪些特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感悟古代商人的杰出贡献
材料1: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 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丝绸之路让中 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佛教、基 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 并传遍整个世界;成吉思汗的铁骑一路 向西,在带来战争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 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利丝绸之 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
李元宝的后代在商业方面能看到哪些他祖辈无法看
到的东西?
走进古代商人的传奇人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宋元时期 商业发展的时代特征、表现,增强 学生的时空观念,发展学生的史料 实证素养。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走进古代商人的传奇人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入情境, 了解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及对外政策,进一步强化学生 的时空观念。至此,也化解了 本课难点。
确立依据:高一学生空观念素养有待 提升
突破方法:自主学习、情境创设、史料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高一学生 优势:思维活跃,参与性强, 学生基础较好,可塑性强。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 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2(2022_2023学年)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单元第7课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课标要求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学习目标1.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贸易活动与贸易通道。
2.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3.知道中外历史上商贸活动的不同特征及其主要区别,认识不同环境下商贸活动的异同点。
4.通过对几个典型问题的探究,引领学生认识本课的基本史实,逐渐掌握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
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古代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学习难点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教学流程板块一激趣导新播放《乔家大院》视频导入。
板块二自主学习互学探究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根据教书第35-37页梳理“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并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自主学习》填空。
2.问题探究:古代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材料一上、下埃及之间,利用尼罗河航运的便利,频繁地进行各种贸易。
对外贸易的规模在中王国时期的基础上,也日益扩大。
交换的产品主要有金银器皿、象牙、香料、纺织品、奴隶等等。
但新王国时期的对外贸易主要由国家控制,因此经常伴有军事掠夺。
思考1:根据材料一分析古埃及商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新王国时期古埃及的商贸活动有何明显特征?(1)有利条件:尼罗河航运的便利。
(2)特征:主要由国家控制,常伴有军事掠夺。
材料二宋初,全国设置榷货务管理机构6个,山场13个。
种茶的百姓为园户,官府向国户提供种植本钱,园户则将所制之茶除租外全数交由政府收购。
政府榷货机构根据收购茶叶的数量向商贾出售茶券(亦称茶引),商贾凭茶券到茶场提货(称为交引)。
由于政府向客户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又以较高的价格批发给商贾,政府获取了丰厚的利润。
至嘉祐(公元1056—1063年)中,由于主管官吏的官商作风,对园户的茶叶压级压价收购,影响了园户种茶的积极性,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人民版必修二教案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人民版必修二教案一、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简史中国的商业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
商业活动在夏商周时期逐步发展,商业日益繁荣,到春秋战国时期,货币已经流通,商业活动愈加繁荣。
秦朝统一中国后,推行货币统一标准,促进商业经济的发展。
汉代开始出现了丝绸之路,商业活动逐渐走向繁荣,唐代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舟车交通通畅,加强了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对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宋代商业经济再次发展,出现了金融、保险、票据等现象,为商业活动提供了保障和方便。
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商业的出现,商业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古代商业经济主要内容1.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在古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以河流和陆地两种为主。
商人常常选择从河流的上游运输货物到下游,最后使货物流通于各地。
而从陆地运输则需要人和马匹来完成,运输的时候十分困难,特别是在天气不好的时候。
2.货币的创制和流通货币是商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
在商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货币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最早的货币形式是贝壳和布匹,随后是青铜、银、金等金属铸造的货币。
汉朝时期,开始流通刀币,唐代开始流通铜钱,到了宋代,就出现了纸币,并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
3.商业贸易方式的变化古代商业贸易方式主要是赊销和换市。
赊销是指货主先把货物给商人,商人把货物卖出后,再把钱给货主。
换市是指商人把自己的货物和别人的货物交换。
随着金融贸易的发展,又出现了贴款和现汇的交易方式。
4.商会的出现商会是为了共同经营和管理商业事务的组织形式。
商会一般是由同行业的商人组成,共同管理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共同担负风险和损失。
商会对商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古代商业经济的影响商业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史上占据一个重要的地位。
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商业经济的兴起,促进了交通运输、货币的流通,也加速了人们的思想交流、文化升华。
教学设计1: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重点把握商贸活动的特点和贸易通道的变迁。
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机等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2.时空观念:从时空角度,对比分析中外信贷、货币、商业契机的发展情况;分析世界各地商贸发展的特点。
3.历史解释:运用史料分析世界各地商贸发展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商贸活动的特点和贸易通道的变迁;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的概念及作用。
难点:古代中国及世界商业的发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课本前言部分进行导入:中国北宋时期的商业十分发达,杭州、苏州、洛阳、成都、广州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商品集散地。
北宋都城东京更是全国的商业和交通中心,人口不下百万,店铺林立,货物山积,不但有全国各地的产品,而且还有来自高丽、占城、大食等地的外国货物。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繁荣景象。
那么同学们知道古代中国其他朝代的商业情况吗?丝绸之路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知道古代埃及、希腊、罗马以及其他世界古国商贸发展的情况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商业贸易。
【新课讲授】【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学习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商业贸易的起源(1)含义:指专门从事商品收购、调运、储存和销售等经济活动的部门,是商品交换的表现形式。
【师】请同学们结合思维导图学习商业贸易的起源。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古代中国商业贸易的发展概况,完成下面表格。
2.商业贸易的发展(1)古代中国商业贸易的发展①物品交换的场所:市【师】同学们思考:“城”和“市”的不同之处在哪?提示:城:用作防卫而围起来的墙垣,多为政治中心,是人类文明时代的标注之一。
市:城市中特定的交易场所,多为经济中心,在物物交换中诞生。
【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古代中国商业贸易情况。
②发展【师】同学们观察图片,图片展示的是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的商业贸易图,请同学们通过图片结合表格,分析古代世界商业贸易的发展概况。
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教
国
秦汉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
隋唐 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出现柜坊、飞钱
两宋 宋:商业经济空前繁荣;交子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学
元朝 元:大都-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A 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B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
明清 商品;C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繁荣,货币作用增大;D“商
析
本节课将利用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加深
与 小组合作意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掌握课本知识。教学流程:
教 一、导入新课二、小组合作探讨 三、教师点拨 四、课堂练习 五、课
学 后作业 六、小结
设
想
导入:幻灯片展示几则广告,提问学生:这些是什么性质的广告?利
用这些广告的商业性这一切入点导入新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代商人的审视,学生感受古代商人的
求 聪明智慧、诚信经营,辛苦劳作,自觉形成正确的义利观,传承中国
传统文化。
教
学
重 、 难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 难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
点
教
学 内 容 分
本节课主要讲述课本三部分内容中的前两部分,重农抑商下的古 代商业、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这两部分内容知识点比较多比较杂, 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今天的经济发展
也具有借鉴意义。明清时期,我国对外贸易逐
渐萎缩,其中原因是什么呢?在下一课学习中,我们一起寻找答案吧!
(六)课后作业
课下从课本归纳总结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教 学 过 程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朝 :“商人”的来历 2、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商人地位提高 3、秦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 4、隋唐: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柜坊、飞钱 5、两宋:商业经济空前繁荣;交子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6、元朝:大都 7、明清 A 城镇商业、;B 农副产品、成为商品;C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徽 商、晋商
教学设计3: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教学目标】1.准确、全面地解释商业贸易的概念。
2.分析古代中国商业贸易在秦汉、唐宋和明清时期的发展表现,认识古代商业贸易是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
3.理清金融领域中货币、信贷、商业契约与商业贸易发展的关系,认识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
4.多角度解释古代商业贸易发展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古代商业贸易的特点,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相互影响。
教学难点:了解商业贸易中的概念,如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等。
【教学过程】导入:接财神是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
因为中国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教学设计意图:以拜财神为切入点,利用身材的生活活动,引起学生的共鸣。
新课讲授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学习任务一:概括商业贸易的概念。
教师活动:引导分析学生活动:分析、思考、交流问题设计1:请根据材料,概括商业贸易的概念。
结论: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人们通过交换,各取所需,互补余缺,使货物得以流通的一类经济活动。
学习任务二: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看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
教师活动:引导分析学生活动:分析、思考、交流展示图片:教师通过列举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国商朝贸易范围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并得出结论:古代商业贸易多源发生,最初只是地方性行为,限于区域内贸易。
过渡: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起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
古丝绸之路创造了地区大发展大繁荣。
学生活动:分析、思考、交流问题设计2:观察汉代陆上丝绸之路地图,准确描绘出汉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
学生得出结论并展示:汉代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阳关,越过大月氏(公元前2世纪中亚地区的游牧部族)到达安息(伊朗高原与两河流域),由安息到欧洲大秦(罗马)。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教案
《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单元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1. 新课改的课程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定教、以学施教、以学评教,保持教、学、评的一致性。
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笔者尝试用图片史料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PPT的图片史料学会分析,尝试自己设问,学生回答,然后互评的方式落实本课知识点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证据意识和运用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2. 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关于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按照水平3、4的要求,同时兼顾水平1、2,设计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习任务,依托史料,精心设计指向多个核心素养的问题链。
设计与目标一致的预设评价,评价时一定要紧扣目标和学习活动进行,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其纠正错误,树立信心。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
主要讲述了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概况,重要的贸易通道,商业贸易的重要工具一一货币、借贷、商业契约。
第一部分是关于古代商业贸易的起源问题,古代商业贸易活动与贸易通道,旨在了解古代中国、埃及、希腊、罗马等区域的商业贸易活动及特点,知道丝绸之路、奥斯曼土耳其等跨区域的贸易交流渠道。
第二部分是关于商业贸易中的相关工具、途径和方法, 如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
因此木课教学内容应注意:古代商业贸易活动与社会生活是多源发生,呈现全球化趋势。
各地区的商业贸易活动与社会活动是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
三、学情分析1. 学生在高一已学过《中外历史纲要》的相关课程,对古代商业贸易的历史有简单的知识积累,这就为自主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但对于商业贸易中的概念,如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等与经济学、金融学相关的知识知之甚少。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教学设计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3.教师推荐以下阅读材料,要求同学们课后阅读并撰写读后感:
a.《中国古代商业史》
b.《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c.《海上丝绸之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4.组织一次课堂分享活动,邀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3.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商业贸易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4.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古代商业贸易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培养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
a.撰写一篇关于古代商业贸易发展历程的简短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不少于500字。
b.绘制一张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图,标注重要商路和节点,并简要介绍每条商路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c.选择一位古代著名商人,了解其生平事迹,分析其商业活动对当时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影响。
3.了解古代商业贸易中的货币、市场、商人等基本元素,掌握古代商业贸易的基本运作模式和规律。
4.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提高对历史事件、现象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代商业贸易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影响。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地图等,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古代商业贸易的繁荣景象,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4: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了解丝绸之路的情况;理解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分组讨论、阅读教材内容和补充史料,观看视频等方法,了解古代商业贸易活动情况与贸易通道;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阅读材料、分析史料,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了解、实践学习研究历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进一步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
(2)激发学生多角度的理解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建立正确的金钱观,理解契约精神,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古代商业的发展;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的作用。
难点: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2020年天猫618成交额达到6982亿元,超过10亿个包裹被快递员星夜兼程的送往千家万户。
如此巨大的商业交易额中,在座的同学贡献了多少呢?有同学会心的笑了。
是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商业贸易。
那么历史上商业贸易怎样产生?古代商业的发展情况又如何呢?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古代的商业贸易。
设计意图:利用2020年天猫618成交额视频,由现实生活入手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起源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
2.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材料】新都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
大贾辄数十万,则有副手,而助耳目者数人。
其人皆铢两不私,故能以身得幸于大贾而无疑。
故大贾非一人一手足之力也。
他俗习懒习赚,有贾无副,则贾不行。
其数奇贩折,宁终身漂泊死,羞归乡对人也。
妇女亦安其俗,而无陌头柳色之悔。
——【明】顾炎武《肇域志•江南十一•徽州府》师:根据材料思考,徽州商人有怎样的商业精神?生:勤勉、诚信、合作、坚韧、进取。
[教学设计2]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宝坻大钟高中李文恒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指导欢迎登陆大钟高中网站:授课人简介:李文恒,1998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中学高级教师,天津市“265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学员,2006年参加了国家教育部举办的国家级课改培训。
从教12年来,先后举办区级公开课4节:2001年《中国近代前期思想发展演变》、2007年《新中国工业化》、2007年《新中国初期的外交》、2009年《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2004年、2007年获宝坻区第五届、第六届双优课一等奖,天津市第五届、第六届双优课市级三等奖;先后撰写论文多篇,其中《打破瓶颈现象,培养创新人才》获天津市“创新杯”市级论文评选二等奖;《新课标下历史探究活动课的实效性》获天津市第十一届双成果论文三等奖,并选录在国教育部的新思考网站上();《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的互动研究》发表在《当代教育改革前沿》上;先后参与编写《金版1+1同步测控与解析》(北京教育出版社)、荣德基系列教辅书:2004年《点拨高考》;2005年旧人教版《典中点·历史》(上、下册)、《高考第一卷》;2007和2008年主编新人教版《典中点·综合创新应用题》(必修1、2、3);先后承担宝坻区三项科研课题;是学校市级课题的主要成员;2007年承担的《历史“有效教学”和“有效评价”关系的实践研究》由天津市教研室立项,获得二类经费支持。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古代货币、城市、外贸发展的归纳,分析三者发展的规律特征,初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貌。
(2)通过探究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
(3)通过三看商人,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教师的情境设置,自主获得信息。
(2)通过小组探究展示活动,加深小组合作意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古代商人的审视,学生感受古代商人的聪明智慧、诚信经营,辛苦劳作,自觉形成正确的义利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唐朝的商业初中历史教案
唐朝的商业初中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的商业繁荣,掌握唐朝商业的特点和发展状况。
教学重点:掌握唐朝商业的特点和规模。
教学难点:理解唐朝商业与经济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材、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唐朝商业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2. 引入话题:让学生回想一下唐代时期的商业繁荣的情景,想象当时的市场场景,商贩们的生意兴隆。
二、学习内容(15分钟)
1. 展示唐代商业的特点和规模的图片资料,让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唐代商业的繁荣场景。
2. 讲解唐代商业的特点:集市、贸易、商贩、手工业等。
3. 讲解唐代商业的规模:货币、物品的交易,商业路线的发展。
三、讨论和思考(15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唐代商业与经济的关系,商业繁荣对唐朝经济的影响。
2. 找出唐代商业的优点和特点,以及商业繁荣的原因。
四、总结和复习(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唐朝商业的特点和规模。
2. 督促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作业(5分钟)
1.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唐代商业的短文,包括唐代商业的特点和规模。
2. 检查课堂纪律,确保学生合理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唐朝商业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培养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也提高了他们的历史素养。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让学生学会合作、独立思考,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教学设计)高二历史(统编版选必2)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以下要点:
1.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影响。
2.古代商业贸易的主要形式、贸易路线及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3.商业贸易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宗教等因素的相互关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古代商业贸易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我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b.古代商业贸易对城市化、手工业发展和农业改进的影响。
c.从现代全球化视角看待古代商业贸易,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
5.结合所学知识,以“假如我是古代一位商人”为主题,编写一个关于古代商业贸易的故事,要求故事中包含商业贸易路线、贸易方式、贸易商品等内容。
1.古代商业贸易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
2.古代陆路和海路贸易路线有何不同?它们在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3.从历史角度分析,古代商业贸易与政治、科技、宗教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问题,鼓励他们结合所学知识和史料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3.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古代商业贸易城市,如长安、洛阳、广州等,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查阅史料、地图等资料,制作一份关于该城市在古代商业贸易中的地位、发展历程、贸易特点等方面的PPT,并进行课堂分享。
4.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a.古代商业贸易与政治、科技、宗教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3.分析古代商业贸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学习商业贸易对城市兴起、手工业发展、农业改进等方面的作用,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商业贸易在推动古代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比东西方古代商业贸易的实例,引导学生探讨不同地区商业贸易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和教学反思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案刘田庄中学高三历史王世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概况,如古代中国的商业活动、市的形成与发展、商人及商业都会的形成,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2)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其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内在原因,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有关历史文献,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商业的发展情况,借助互联网查阅更多的信息。
结合教材中所提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古代“市”的发展和演进,古代中国商业中心都市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用比较法对史料和文献进行对比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的作用。
通过对历史上商业传统和商业基础的分析,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
二、重难点重点:市场的发展难点:商业发展的特点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设计导入:春秋战国的两则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和郑人买履引出本课的主题——商业提问一:“什么是商业?”答案通过这一提问首先让学生来了解商业的概念提问二:商业的发展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一提问总领本课是贯穿本课内容的主要线索。
我设计了这样的思路:谁到哪里用什么商品交换?“谁”——商人;“到”——交通;“哪里”——市场;“用什么”——货币;“商品交换”——商品,由此看出,商业的发展跟这些因素有关。
(幻灯片出示)商人——交易主体,商品——交易内容货币——交易媒介,市场——交易场所交通——交易通道接下来,我着重就从以上这几方面展开本节课的内容一、商人(幻灯片材料):“商人”名称的起源故事一:弦高救国。
通过此故事,让学生了解自古以来商人群体具有爱国品质。
故事二:晋商和徽商。
通过介绍以乔家大院为代表的晋商“秤平、斗满、尺满足”和徽商的代表胡庆余堂的“真不二价”,说明古代商人群体具有的诚信品质。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推荐学生阅读与古代商业贸易相关的历史书籍、文章,如《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等。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摘录关键信息,提升自己的历史素养。
5.课后反思:
-要求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师关注学生的反思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3.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古代商业贸易的短文,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以下练习题:
-选择题:针对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历程、特点、贸易路线等知识点,设计选择题,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历史素养、分析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
4.教学拓展: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商业贸易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等,增强学生的历史感知。
-开展跨学科研究,如结合地理、经济等学科,探讨古代商业贸易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
-夏商周时期的商业贸易特点:以物易物,货币逐渐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贸易:繁荣的都市商业,商鞅变法对商业的影响。
-秦汉时期的商业贸易: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的商业贸易:大运河的开通,商业贸易的繁荣。
-宋元时期的商业贸易: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海外贸易的兴盛。
-明清时期的商业贸易:商业市镇兴起,资本主义萌芽。
-简答题:要求学生简要概括古代商业贸易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古代货币、城市、外贸发展的归纳,分析三者发展的规律特征,初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貌。
(2)通过探究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
(3)通过三看商人,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教师的情境设置,自主获得信息。
(2)通过小组探究展示活动,加深小组合作意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古代商人的审视,学生感受古代商人的聪明智慧、诚信经营,辛苦劳作,自觉形成正确的义利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征;探究影响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教学难点:全面评价中国古代商人群体教学方法:情境设置、问题设计、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播放小品《打工奇遇记》片段问:结合小品中巩汉林饰演的商人形象,谈谈你对商人的印象?过渡:同学们大多数认为“无商不奸”,历史上的商人是否都是这样呢?让我们共同走进中国古代的商业和商人群体?学生畅所欲言现实导入,设置疑惑,激发探究兴趣师生互动交流师生互动交流师:谈到商业,同学们必然有疑问,商业是从哪来的呢?下面大家看一段材料:材料:中国之地宜于农桑……农有余粟,则以易布,女有余布,则以易粟,此交易之始也。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材料表明了商业与农业、手工业是什么关系?师:商业起源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那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根据图片寻找信息根据材料寻找信息点根据图片寻找信息点理解史料,理解商业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关系整合教材,突出商业发展的关键点,不必做到面面俱到。
为后面探究商业发展的原因作铺垫。
分成两个时期整合,么古代商业是怎样发展的?有何特征?一.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征——知识构建师:商业的发展有很多方面表现,请今天我们共从货币、城市发展、对外贸易三个方面探讨一下古代商业的概貌和特征。
1货币师:货币的发展我们选取三个阶段分析一下:展示春秋战国到秦统一货币图问:从商业发展和政治角度分析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货币?得出规律:货币统一是商业发展的需求,是统一发展的需要。
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唐代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是古代银行的雏形,飞钱相当于汇票,阅读教材,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柜坊和飞钱?展示汉代五铢钱、唐代开元通宝、宋代交子货币图片问: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出现,分析对商品交换的影响?教师总结:纸币的出现是商品交换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总结货币发展的基本规律:货币由不统一到统一;由金属货币到纸币出现。
是商业发展的要求,同时又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2城市发展介绍城与市的概念,强调从市的变迁研究与商业发展的关系。
(1)宋以前展示唐朝长安布局图,问:唐代对“市”有何限制?(突出空间上的限制)材料: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提取信息回答学生前面归纳总结线索清晰,便于对比,找出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唐六典》卷二十问:材料反映了宋代以前对”市”有哪些限制?(交易时间有限制)师总结特征:宋以前的城市对商品交易在时间、空间上都有限制。
(2)宋以后展示北宋汴梁城图,问:宋代以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贸易范围扩大,时间限制被打破,比如夜市出现)师:下面我们把视角从大城市外看一看发生了哪些变化?展示《清明上河图》,我们从《清明上河图》中看到城外的这座虹桥,它的跨度很大。
这主要是为了通船的方便。
在画面中,虹桥上两边有一些房子,可能是做什么用的呢?这种市我们叫做“草市”。
在宋代,紧临州县城郭发展起来的新的商业市区被称为“草市”。
思考问题:草市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宋代城市的商业贸易已经打破了城郭的限制,发展到城郭以外的地区)。
南宋以后,由小市发展起来的市镇中,最著名的有汉口、佛山、朱仙、景德。
材料“佛山镇,宋为墟,明代宗时称乡堡,但因工擅炉治之巧,四远商贩,恒辐辏焉,清初设置称镇。
材料反映出商业市镇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专业化城镇的出现)师:总结宋以后城市发展规律:市的的限制逐渐减弱(夜市、晓市);商品经济由城市向农村扩展。
对外贸易结合教材和学案中的图片概述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概况?展示预习成果。
教师评价总结中国古代贸易的特征:朝贡贸易(什么是朝贡贸易?)理解材料师总结:货币、城市、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推进了商业的发展。
过渡:以上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概貌和特征,那么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影响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二.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理性探究围绕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选择角度并说明理由。
可参考的角度:政局;与农业和手工业的关系;政府政策;交通;金融的发展……教师评价过渡:商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人,那么中国古代商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小组注意分工,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同时渗透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史论结合的基本方法。
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发展层次。
三.还原中国古代商人的真实形象——升华认识司马迁在《史记》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反映了什么现象?司马迁道出了“人性逐利”的本质,逐利在一定程度上无可厚非,那么应如何追求利益呢?很多同学都认为“无商不奸”,实际上中国古代还有一个典故“无商不尖”(解释)“无商不奸”与“无商不尖”相差万里。
那么中国古代商人形象应当怎样呢?一看商人展示范蠡、吕不韦的图片,结合预习材料,你看到了商人的什么品格?(聪明才智,在政治上发挥重大作用)二看商人展示晋商乔致庸、徽商胡雪岩的图像,并学生回答学生提炼信息学生提炼信息学生提炼信息学生总结与学生思维形成反差,激发未知欲通过设计三看商人,探究商人形象中的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商人。
结合预习材料,你又你看到了商人的什么品格?(诚信经营、以义取利)三看商人中国古代商人的经商之道王婆卖瓜,薄利多销雕红刻翠,积少成多奇谋生财,居安思危黄金有价,店誉无价言不二价,童叟无欺和气生财,以义取利你对商人有何印象?(聪明、诚信、重义)通过三看商人,大家对商人的印象是否有了变化?小结的确中国古代商人,有时唯利是图、官商勾结,但是他们也有很多是靠自己的聪明才干,诚信为本,讲究义利,积极参与政治,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我们的商业才得以在重农抑商环境下不断发展,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特征。
传承他们的精神,也是当代建立和谐社会所要提倡的。
我们决不能做小品中巩汉林那样的商人。
回扣主题,强调现实意义探究作业以下两题任选一题,撰写一片小论文1.如果你大学毕业后从事商业,你将怎做?2.如果你是政府高官,你将如何对待商业发展?完成课堂教学反馈问卷调查通过开放性试题,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本单元地位】:本单元讲述的主要是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文明是农耕文明,但是古代商业是古代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与商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课是本单元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同时学习这一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巨大的借鉴作用。
本课涉及时间长,专业性强,学生难以理解,但是线索清晰,教材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繁荣的原因、表现。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3、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徽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
认识柜坊与飞钱和后世的银行与汇票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2、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作用;2、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3、通过两宋商业发展与当时政局的关系,体现政府控制商业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
难点:中国古代发展繁荣的原因。
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本课的重要概念,课前预习,掌握基本史实;按照教师布置的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准备:搜集资料、整理发言提纲、小组讨论。
【教师准备】:向学生提供有关本课内容的网站,同时,指导学生课前查阅和预习;并精心备好教案,寻找有关本课内容的史料、图片和多媒体资料,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以便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
三、教学指导:本课头绪多、历史概念多,涉及时间长,专业性强,学生难以理解。
教师宜结合教材“资料卡片”、“史学争鸣”“学习思考”“知识链接”等栏目,紧扣“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这一线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贯彻谈话、讲授、研讨交流等教学手段。
由于学生在初中学过中国古代史课程,对古代的商业的历史有简单的知识积累,平时也偶然接触有关商业活动题材的影视作品,这就为高中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高中课程在内容编排上以专题形式进行,更注重学生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使学生具有对历史现象的研究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贝类、秦半两、汉五铢、开元通宝、交子等货币图片设置问题:观察这些图片,你能获得什么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设计,学生对古代货币有一个直观的把握,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过程设计】:【课件展示】第三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导言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商业经济和城市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是亘古不变还是流变纷呈?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它们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还是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去探究商业、城市发展、繁荣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历代统治者因对商业不同的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