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生教育案例

合集下载

特殊学生融合教育教学案例

特殊学生融合教育教学案例

特殊学生融合教育教学案例特殊学生融合教育是一个复杂且需要细致考虑的过程,以下是一个关于特殊学生融合教育的案例:小明是一位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学生,他患有唐氏综合症,这使得他在学习、沟通和社会互动方面面临挑战。

然而,他的父母和教师都坚信他有潜力,并希望他能融入主流学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制定了一个融合教育计划。

这个计划的目标是确保小明在主流学校中得到足够的支持,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他学生的需要。

实施这个计划的第一步是进行评估,以确定小明的需求和优势。

评估结果表明,小明在数学和艺术方面有很强的天赋,但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有困难。

基于评估结果,教师们制定了一个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以充分利用小明的优势,并帮助他克服挑战。

例如,他们安排了一位语言病理学家来帮助小明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同时也为他提供了一些特殊的教育资源,如数学教材和艺术工具。

除了学术支持外,学校还注重为小明创造一个包容的环境。

他们组织了一些活动,如艺术展览和数学竞赛,让小明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同时也让其他学生了解他的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小明的父母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他们定期与教师和学校领导会面,讨论小明的进展,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想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融合教育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小明的语言理解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他在数学和艺术方面的才能也得到了认可。

更重要的是,他成功地融入了主流学校,与同学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这个案例表明,通过适当的计划和支持,特殊学生也可以融入主流学校。

关键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优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并创造一个包容的环境。

同时,家长和教师的合作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听力障碍学生教育案例(3篇)

听力障碍学生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听力障碍学生约占在校学生的2%,这一群体由于听力障碍,在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

为了帮助听力障碍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我国教育部门实施了一系列特殊教育政策,旨在提高听力障碍学生的教育质量。

本案例以一位听力障碍学生为例,探讨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关注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

二、案例介绍(一)学生情况小明,男,12岁,听力障碍学生,就读于某特殊教育学校。

由于出生时患有先天性耳聋,小明一直佩戴助听器。

他的听力状况为中度听力障碍,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但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他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

(二)教育现状小明所在班级共有10名学生,其中听力障碍学生3名。

学校针对听力障碍学生的特点,开设了听障教育课程,采用个别化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在语言、认知、生活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育策略(一)关注个体差异,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针对小明听力障碍的特点,教师为其制定了个别化教学计划。

在课堂上,教师会根据小明的听力状况,适当降低语速,使用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以便小明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此外,教师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小明直观地理解知识。

(二)强化语言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针对小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问题,教师采取以下措施:1. 语音语调训练:教师通过示范、纠正等方式,帮助小明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2. 词汇积累:教师引导小明在生活中多听、多说,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语法教学:教师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语法知识,帮助小明掌握语法规则。

(三)注重生活技能培养,提高自理能力1. 生活自理:教师教授小明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漱、整理床铺等,提高他的自理能力。

2. 社交能力:教师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小明学会与人沟通、合作,提高他的社交能力。

(四)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1. 文艺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合唱、舞蹈、书法等文艺活动,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特殊教育优秀教学案例

特殊教育优秀教学案例

特殊教育优秀教学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特殊教育是一项关乎残疾人士个体发展的重要教育事业,对于特殊教育教师来说,有效的教学案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实施教学工作,开展教育教育工作。

并非所有特殊教育教师都能够创造出优秀的教学案例,有必要分享一些特殊教育优秀教学案例,以供其他特殊教育教师借鉴和学习。

本文将介绍几个特殊教育优秀教学案例,希望可以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指导。

案例一:利用音乐教学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在某特殊教育学校,一位教师发现了一个利用音乐教学来促进智力障碍儿童发展的方法。

这位教师利用简单的音乐游戏和音乐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音符、节拍等基础音乐概念,同时通过音乐教学帮助学生培养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在这个过程中,这位教师还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和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协作等方式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这位教师有效促进了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

案例二:利用游戏教学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在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一位特殊教育教师研发了一种利用游戏教学来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的方法。

这位教师设计了一系列以游戏为载体的社交技能训练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等方式引导自闭症儿童学会与他人互动和沟通,同时提升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绪管理能力。

这种游戏教学方法让自闭症儿童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案例三:利用视觉辅助工具帮助视障儿童进行阅读在一所盲校,一位特殊教育教师研发了一系列视觉辅助工具,帮助视障儿童进行阅读。

这些视觉辅助工具包括大字本、有声读物、盲文书籍等,这位教师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和需求,为每位学生定制了适合他们的视觉辅助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阅读和学习。

通过这些视觉辅助工具的使用,视障儿童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改善。

总结:以上几个特殊教育优秀教学案例展示了特殊教育教师在实践中的创造力和智慧,展现了他们为促进残疾人士学习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德育案例特殊教育(3篇)

德育案例特殊教育(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特殊教育是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进行的教育,旨在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缺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融入社会。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特殊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特殊教育中的德育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关爱特殊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案例描述小杰,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关爱中。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杰的自闭症状愈发严重,与同龄人的交流越来越困难。

在学校,小杰的学习成绩较差,人际关系紧张,甚至被同学嘲笑。

面对这样的情况,小杰的父母倍感焦虑,希望学校能够给予小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为了帮助小杰,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教育团队,对小杰进行个别化教育。

在德育方面,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关爱小杰,建立信任关系教育团队首先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杰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制定出符合小杰特点的教育方案。

同时,教育团队还通过日常互动,关心小杰的生活,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建立信任关系。

2. 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小杰的社交能力学校在班级中开展各种活动,如手工艺品制作、音乐欣赏等,让小杰在活动中与其他同学互动,提高他的社交能力。

此外,学校还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关注小杰的成长。

3. 强化德育教育,培养小杰的道德品质教育团队在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从小杰的日常生活入手,培养他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团队引导小杰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培养他的责任感。

4. 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小杰克服心理障碍针对小杰的自闭症状,学校开展心理辅导,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

心理辅导师通过与小杰的交流,了解他的心理需求,为他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三、案例分析1. 关爱特殊学生,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在特殊教育中,关爱学生是德育工作的核心。

教育工作者要关注特殊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在本案例中,学校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关注小杰的生活,为他营造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

特殊儿童的教育故事教育案例

特殊儿童的教育故事教育案例

特殊儿童的教育故事教育案例特殊教育的价值源于特殊儿童生活的意义,掌握一些特殊案例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特殊儿童的教育故事教育案例,欢迎大家阅读。

特殊儿童的教育故事教育案例一基本资料:xxx,男,13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背景资料:家庭成员:爸爸(肢体残疾)、母亲、妹妹。

家庭教育状况: 父母都是小学文化程度,还有一个妹妹现在就读二年级。

一、学生情况介绍父亲二级肢体残疾,不能参加重体力活,家中生活多数靠母亲在农贸市场做点小生意维持。

个性特征:2010年我接到三年级三班时,第一眼看到的普泽灵是一个斯文、萎缩的小男生。

虽然年龄在班级中是最大的,但个头中等,每天就安静的坐在座位上,不与同学交往,也不苟言笑,同学或者老师问他,他就用大眼睛看着你或者莞尔一笑。

上课就把手放在下面玩玩具,经常手上脸上都是墨水,时间久了,同学们似乎把他遗忘了,以前偶尔几个和他一起玩耍的也不愿意和他玩了。

二、原因分析1.2008年5月患脑膜炎,病愈后大脑严重受损,智力大大降低。

复学后,以前活泼聪明的他完全变了一个人,变得忧郁,沉闷。

上课不太听讲,喜欢做小动作,不愿意与其它同学交往,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

卫生特别差,头发经常蓬松脏乱。

2、家长觉得孩子得了这个病后,脑袋出现了问题,变成了弱智,没有什么培养前途;于是忽略了对他的爱,把更多的爱给予了他的妹妹身上。

因为以前父母对他的爱甚于妹妹(农村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如今突然变得冷淡,对于一个正在懂事(虽然智力影响了学习成绩,但孩子对家人的爱是很敏感的)的孩子而言,他幼小的心灵感到了一丝惶恐和不安。

时间久了他的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

3、因其特殊身份,家里的很多小朋友不愿与他玩(怕伤到他负不了责任)。

在学校就不愿意主动与其它孩子一起玩,让他成了一个缺少交往体验、孤独孩子。

到了三年级,知识内容难度加大,对学习的兴趣降低到了极点,以前还要完成一点简单作业的他,现在的作业干脆不做。

高中特殊生教育案例

高中特殊生教育案例

高中特殊生教育案例以下是一个高中特殊生教育的案例: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高中学生,被诊断为学习障碍(LD)。

他在阅读、写作和数学方面都遇到了困难,常常无法理解和记忆课本内容。

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也对学校的学习环境感到沮丧。

解决方案:1.诊断评估:学校组织对小明进行LD的全面评估,以确定他的具体困难和学习需求。

2.IEP(个别教育计划)制定:根据评估结果,学校与小明及其家长一起制定了一个定制的IEP。

该计划确定了小明的学习目标和支持策略,以帮助他克服学术困难。

3.资源支持:学校提供了一些资源来支持小明的学习。

例如,安排定期的一对一教学支持,教师和辅导员提供额外的学习材料和指导,以及使用工具和技术来促进小明的学习和理解。

4.适应性调整:为了帮助小明在学习中取得成功,学校做出了一些适应性调整。

这包括额外时间完成作业和考试,使用辅助技术(例如文字-to-speech或计算器)来帮助解决数学问题,以及提供笔记本电脑或其他学习工具。

5.支持服务:小明参加了学习能力辅导班,学校也提供了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以帮助他处理学习和情绪问题。

6.家长参与:学校与小明的家长密切合作,就他的学习进展和需求进行沟通,并共同制定适当的策略和支持。

结果:通过持续的支持和适应性调整,小明逐渐克服了学习困难,提高了学术成绩。

他开始感到更加自信和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和社交互动。

小明的家长也感到满意,他们对学校在支持和帮助他们的孩子方面的努力表示赞赏。

这个案例显示出高中特殊生教育的重要性和效果。

通过个体化的支持和适应性调整,学生有机会克服学术困难,提高自信心,并在学业和个人发展中取得成功。

特殊学生教育案例_特殊教育案例

特殊学生教育案例_特殊教育案例

特殊学生教育案例_特殊教育案例本文是关于特殊学生教育案例_特殊教育案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特殊学生教育案例篇1:顾某,男,7岁,小学一年级学生,上课时,别的孩子能按教师的要求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而顾某稍不注意就钻到桌下,在教室内到处爬,在桌面上、墙上乱画,到同学的座位旁拿别人的东西,拿剪子剪同学的头发和衣服,上课从不听讲,作业从来不写,一分钟都没办法安静。

课间操时,要么在队伍中穿梭,要么躺在地上。

课间活动时经常伤害他人,拿着铅笔和尺子打闹,入学一周不到就将班上的同学都打了个遍,其中一个孩子被其推到黑板角上,撞破了耳朵,发生了流血事件。

因此班上的孩子时时告他的状,也不太喜欢和他玩。

老师找他谈心时,他根本不能倾听,无法集中注意力,往往是“顾左右而言他”,无法与其交流,如果训斥,则咬牙切齿,眼睛翻白,不予理睬,让人束手无策。

2、家庭生活背景父母都是靖江人,属于外来务工家庭。

父亲在饭店做厨师,母亲推销白酒,平时很少和孩子交流。

小的时候和乡下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农村老人对男孩子的溺爱,可以说是无任何约束和管制,什么都玩,什么都敢干,三岁时就曾经从一米多高的草堆上跳下,不知道害怕,也不注意自身安全,肆意妄为也让他自己伤痕累累。

家长对其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也很少关心,是那种典型的“自由生长”。

3、学校教育背景(1)老师看顾某初进校园,就发现他很好动,眼神不定。

进入课堂后感觉他更特殊:上课一分钟也定不住神,总爱满教室爬,喜欢到别的同学座位下去捣乱,拿同学抽屉、书包里的东西,拽你的胳膊,拖他的腿,严重干扰课堂,有时甚至让课堂教学无法进行,对老师的批评根本不予理睬,更不能接受,无法与其交流。

(2)同学看顾某上课影响他人学习,很讨厌;欺负同学,故意破坏别人的东西;不讲卫生,习惯很不好,不愿意和他玩。

二、问题分析(一)基本需要满足的缺失1、亲情的需要:父母让顾某在“小餐桌”生活,晚上九点左右才会接他回家,根本没有感情的交流,更没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特殊学生教育案例_特殊教育案例

特殊学生教育案例_特殊教育案例

特殊学生教育案例_特殊教育案例本文是关于特殊学生教育案例_特殊教育案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特殊学生教育案例篇1:顾某,男,7岁,小学一年级学生,上课时,别的孩子能按教师的要求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而顾某稍不注意就钻到桌下,在教室内到处爬,在桌面上、墙上乱画,到同学的座位旁拿别人的东西,拿剪子剪同学的头发和衣服,上课从不听讲,作业从来不写,一分钟都没办法安静。

课间操时,要么在队伍中穿梭,要么躺在地上。

课间活动时经常伤害他人,拿着铅笔和尺子打闹,入学一周不到就将班上的同学都打了个遍,其中一个孩子被其推到黑板角上,撞破了耳朵,发生了流血事件。

因此班上的孩子时时告他的状,也不太喜欢和他玩。

老师找他谈心时,他根本不能倾听,无法集中注意力,往往是“顾左右而言他”,无法与其交流,如果训斥,则咬牙切齿,眼睛翻白,不予理睬,让人束手无策。

2、家庭生活背景父母都是靖江人,属于外来务工家庭。

父亲在饭店做厨师,母亲推销白酒,平时很少和孩子交流。

小的时候和乡下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农村老人对男孩子的溺爱,可以说是无任何约束和管制,什么都玩,什么都敢干,三岁时就曾经从一米多高的草堆上跳下,不知道害怕,也不注意自身安全,肆意妄为也让他自己伤痕累累。

家长对其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也很少关心,是那种典型的“自由生长”。

3、学校教育背景(1)老师看顾某初进校园,就发现他很好动,眼神不定。

进入课堂后感觉他更特殊:上课一分钟也定不住神,总爱满教室爬,喜欢到别的同学座位下去捣乱,拿同学抽屉、书包里的东西,拽你的胳膊,拖他的腿,严重干扰课堂,有时甚至让课堂教学无法进行,对老师的批评根本不予理睬,更不能接受,无法与其交流。

(2)同学看顾某上课影响他人学习,很讨厌;欺负同学,故意破坏别人的东西;不讲卫生,习惯很不好,不愿意和他玩。

二、问题分析(一)基本需要满足的缺失1、亲情的需要:父母让顾某在“小餐桌”生活,晚上九点左右才会接他回家,根本没有感情的交流,更没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智障学生教育案例(3篇)

智障学生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智力发育迟缓,属于轻度智障。

自小学以来,小明一直就读于特殊教育学校。

由于其智力水平较低,学习进度较慢,课堂上难以跟上老师的节奏,经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等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小明也表现出一些行为问题,如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波动大等。

小明的父母非常关心他的教育问题,希望学校能够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二、教育目标1. 提高小明的认知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2. 培养小明的社交能力,使其能够与同学友好相处。

3. 增强小明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4. 提高小明的家庭参与度,使家长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

三、教育措施1. 个性化教学针对小明的智力水平,教师采取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解成简单的步骤,通过图片、实物、动作等多种方式帮助小明理解。

例如,在学习数学时,教师会使用教具进行演示,让小明通过操作教具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2. 小组合作学习为了提高小明的社交能力,教师组织了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活动中,小明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任务,这有助于他学会与人沟通、协作。

同时,教师也鼓励小明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支持教师和小明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给予他鼓励和表扬。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关注小明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疏导。

当小明遇到困难时,教师会耐心指导,帮助他克服困难。

4. 家校合作学校定期与小明的家长沟通,了解他在家庭中的表现,并指导家长如何在家中进行教育。

同时,学校也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四、教育效果1. 认知能力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小明的认知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完成简单的数学运算,阅读简单的文字。

2. 社交能力增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明的社交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能够与同学友好相处,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自我控制能力提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配合,小明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到了增强。

特殊教育案例范文(精选15篇)

特殊教育案例范文(精选15篇)

特殊教育案例范文(精选15篇)1. 案例一案例描述:这是一个关于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教育案例。

通过针对他们沟通和社交的困难,制定了个性化的研究计划,包括语言治疗和社交技能培训。

2. 案例二案例描述:这是一个关于视觉障碍学生的特殊教育案例。

通过使用辅助技术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并提供合适的研究材料。

3. 案例三案例描述:这是一个关于听力障碍学生的特殊教育案例。

通过提供适当的听力设备和个性化的听力训练,帮助学生在研究中取得进步。

4. 案例四案例描述:这是一个关于研究困难学生的特殊教育案例。

通过一对一的辅导和有效的研究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研究成绩。

5. 案例五案例描述:这是一个关于多重残疾学生的特殊教育案例。

通过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身体运动和音乐疗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6. 案例六案例描述:这是一个关于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教育案例。

通过早期干预和家庭支持,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学校环境并融入社会。

7. 案例七案例描述:这是一个关于情绪行为障碍学生的特殊教育案例。

通过提供情绪管理技巧和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帮助学生改善行为和情绪稳定性。

8. 案例八案例描述:这是一个关于语言障碍学生的特殊教育案例。

通过提供语言治疗和个性化的口头表达练,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和交流能力。

9. 案例九案例描述:这是一个关于身体障碍学生的特殊教育案例。

通过适应体育课程和康复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身体功能和运动技能。

10. 案例十案例描述:这是一个关于智力障碍学生的特殊教育案例。

通过分阶段的目标设定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提高研究能力。

11. 案例十一案例描述:这是一个关于研究困难学生的特殊教育案例。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研究资源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研究障碍并提高研究成绩。

12. 案例十二案例描述:这是一个关于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教育案例。

通过提供结构化的研究环境和自我调节技巧,帮助学生改善自我管理能力。

13. 案例十三案例描述:这是一个关于听力障碍学生的特殊教育案例。

高中特殊生教育案例(精选5篇)

高中特殊生教育案例(精选5篇)

高中特殊生教育案例(精选5篇)高中特殊生教育案例篇1让冷漠的心灵重焕生机【背景】作为一个老师, 要时时处处注意学生的差异。

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存在许多差异性。

因此, 班级里不可避免存在了一定量的特殊学生。

什么是特殊学生?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 其实在品德、学习态度、习惯、心理等方面, 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而且用常规教育手段不能解决其问题的学生, 就是特殊学生。

而在特殊学生的诸多“问题”中, 最难解决的就是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如自闭, 自恋, 忧郁, 退缩, 躁动, 攻击行为, 无法集中注意力, 多疑, 无法与他人沟通等等。

心理型特殊学生给人的感觉是“怪”。

他们的行为违反常态, 不符合一般学生的逻辑, 令人费解。

教育心理特殊学生的时候, 教师的角色类似心理医生, 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找到他的“情结”, 才能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促进其健康的发展。

【个案分析】刚刚接这个班的时候, 有一个小孩子小进入了我的视线, 别的小朋友来到新的学校都充满新奇, 而他却很冷漠, 独自坐在教室的后面不说话, 不和其他小朋友玩耍。

别的小朋友不小心碰他一下, 他就对小朋友大吵大叫。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接触, 我发现这个孩子的思想真的不简单。

就哪换座位来说吧, 小金个子不高, 刚刚进入班级时, 安排坐在最后一排, 课在后面他根本不学习, 就是一个劲的用剪刀剪纸片玩, 每天他的座位里都堆满了碎纸, 根本无法专心学习。

于是我想还是把他调到前面吧, 至少能多关注他。

可是, 和他一商量, 他死活不肯, 或许他知道到前面就没有那么自在了吧。

没办法我准备把他“强制”给调到前面, 可是还没等我动手, 他就把桌子掀了, 用一种怨恨的眼神看着你, 说真的, 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个小孩子会有这种眼神。

或许那时想的太简单, 感觉调座是为了他好, 我还是不顾他的情绪给他调了座位, 结果他把所有的作业用剪刀剪成碎片。

最后我费了好大劲才安抚好他, 他才勉强坐在了前面。

特殊教育 成功案例

特殊教育 成功案例

特殊教育成功案例特殊教育是一种为了满足特殊学生的教育需求而设计的教育方式。

在特殊教育领域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可以说明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十个成功的特殊教育案例:1. 玛丽亚的进步:玛丽亚是一个自闭症患者,在接受特殊教育前,她几乎没有语言能力。

然而,在特殊教育老师的指导下,她逐渐开始说话并展示出了数学和音乐方面的天赋。

她的进步证明了特殊教育的有效性。

2. 杰克的自信心:杰克是一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在普通学校中无法跟上进度。

然而,通过特殊教育的个别辅导,杰克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

他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现在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3. 莉莉的社交能力:莉莉是一个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她在与同学交流和建立友谊方面遇到了困难。

通过特殊教育老师的帮助,莉莉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并逐渐建立了友谊。

她的社交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4. 张明的职业技能:张明是一个智力残疾的学生,他在学校中无法适应常规教育。

通过特殊教育的培训,张明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职业技能,如烹饪和清洁。

他现在可以在社会上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自己的自立生活。

5. 小华的情绪管理:小华是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学生,经常发脾气和攻击他人。

通过特殊教育的心理辅导,小华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逐渐变得稳定和平静。

他的人际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6. 陈小姐的独立生活:陈小姐是一个身体残疾的学生,她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日常生活。

通过特殊教育的训练,陈小姐学会了如何独立完成自己的生活,如穿衣、洗澡和做饭。

她现在可以自主地生活,减轻了家人的负担。

7. 王先生的职业发展:王先生是一个自闭症患者,他在社会中找工作一直遇到困难。

通过特殊教育的职业培训,王先生学会了一些适合自己的职业技能,并成功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他现在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得到了同事和雇主的认可。

8. 林小姐的艺术天赋:林小姐是一个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在普通学校中无法获得艺术教育。

通过特殊教育的艺术培训,林小姐展示出了惊人的艺术天赋,并在艺术领域取得了成功。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成功的案例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成功的案例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成功的案例
近年来,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广。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让特殊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教育,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包容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成功的案例:
1. 小明是一名自闭症患者,在被推荐到一所普通小学后,通过教师和同学的关爱与帮助,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并在学习、社交等方面获得了很大的进步。

2. 张妍是一名视力障碍学生,她在同学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盲文,通过使用盲文教材,她也能够和其他同学一样学习知识。

3. 王涛是一名听力障碍学生,学校为他提供了特殊的教育环境,同时教师也通过手语等方式与他进行交流和教学,他也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融入了集体。

这些案例表明,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确实能够取得成功。

当我们给予特殊儿童足够的关注、理解和帮助时,他们也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教育和生活的美好。

同时,这种教育方式也能够培养全社会的包容和理解,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平等的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 1 -。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成功的案例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成功的案例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成功的案例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是指将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与正常学生融合在一个教室进行教育。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增加特殊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下面介绍一些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成功的案例。

1. 圣地亚哥小学
这所小学采用了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方式,将自闭症学生与正常学生融合在一个教室进行教育。

学校提供专业的支持,包括行为管理和语言治疗等,帮助特殊学生更好地适应教育环境。

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加了,自闭症学生的社交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正常学生也学会了更多的关爱和理解。

2.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
该大学设立了一个特殊教育融合项目,将智力残疾学生融入大学课堂。

这项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该计划还帮助大学生学会更好地与特殊学生相处,并且提高了他们的教育水平。

3. 澳大利亚墨尔本特殊学校
这所学校采用了特殊教育融合项目,将自闭症和唐氏综合症等学生融入正常班级。

学校提供专业的支持和辅导,帮助特殊学生更好地适应教育环境。

学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密切,学生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得到了提高。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理解力,同时也帮
助特殊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特殊教育融合项目能够为学生带来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交体验。

小学特需生教育案例范文(3篇)

小学特需生教育案例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特需生的教育问题。

特需生,又称“特殊需求学生”,是指在学习、心理、生理等方面存在特殊需求的学生。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面临诸多困难,需要教师和家长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本案例以某小学六年级的特需生小明为例,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特需生教育。

二、案例描述小明,男,12岁,六年级学生。

从小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学习成绩较差。

在课堂上,小明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很少与同学交流。

在家庭中,小明与父母的关系也较为紧张,父母对他的期望较高,但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导致小明越来越自卑。

小明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上均存在学习困难。

语文课上,小明不能正确书写汉字,阅读理解能力差;数学课上,小明对数字的敏感度较低,计算能力较弱;英语课上,小明发音不准确,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

三、案例分析1. 问题分析(1)学习问题:小明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困难,主要体现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上。

这些困难导致小明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信,进而影响了他的学习兴趣。

(2)心理问题:小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与同学交流较少。

这使得他在课堂上不敢提问,难以融入集体,形成了心理障碍。

(3)家庭问题:小明与父母的关系紧张,父母对他的期望较高,但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

这使得小明在家庭中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心理负担。

2. 教育对策(1)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针对小明的学习困难,教师应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在语文课上,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①通过趣味性教学,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②加强对汉字书写和阅读理解的辅导;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明的沟通能力。

在数学课上,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①通过实物教学,提高小明的数字敏感度;②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③开展数学游戏,培养小明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英语课上,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①通过语音训练,提高小明的发音准确性;②加强语法知识的讲解;③开展英语角活动,提高小明的口语表达能力。

特殊儿童立德树人案例

特殊儿童立德树人案例

特殊儿童立德树人案例以特殊儿童立德树人案例为题,我将列举出以下10个案例,以展示特殊儿童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1. 案例一:小明是一名自闭症患者,他在学校遇到了很多困难,无法与同学们正常交流。

学校采取了立德树人的方式,通过组织同学们参与小明的课堂活动,帮助他逐渐融入集体,培养了同学之间的互助精神。

2. 案例二:小红是一名听障学生,她在学校面临沟通障碍,很难与教师和同学交流。

学校采取了立德树人的方式,通过为她提供手语辅助和专门的听障教育,帮助她克服困难,发展出自信和独立的个性。

3. 案例三:小杰是一名多重残疾的孩子,他需要依靠轮椅进行生活和学习。

学校采取了立德树人的方式,提供无障碍的校园环境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帮助他克服身体上的困难,培养了他的坚强意志和自立能力。

4. 案例四:小丽是一名智力障碍学生,她在学校遇到了学习困难和适应问题。

学校采取了立德树人的方式,通过个别辅导和特殊教育资源的提供,帮助她克服学习困难,培养了她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5. 案例五:小华是一名自我封闭的孩子,他在学校没有朋友,缺乏社交能力。

学校采取了立德树人的方式,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和培养同学之间的友情,帮助他逐渐打开心扉,培养了他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6. 案例六:小明是一名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他在学习上经常走神,无法集中注意力。

学校采取了立德树人的方式,通过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提供个别辅导和专注力训练,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 案例七:小红是一名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她经常发脾气和情绪失控。

学校采取了立德树人的方式,通过心理辅导和情绪管理培训,帮助她控制情绪,培养了她的自我约束和情绪调节能力。

8. 案例八:小杰是一名自卑的学生,他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缺乏自我肯定。

学校采取了立德树人的方式,通过鼓励和赞扬,提供个别辅导和心理支持,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9. 案例九:小丽是一名学习压力过大的学生,她经常感到焦虑和紧张。

2024特殊学生教育教学案例

2024特殊学生教育教学案例

2024特殊学生教育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13岁的特殊学生,患有轻度自闭症。

他在社交沟通以及情绪管理方面有困难,常常在课堂上表现得很焦虑和不安。

为了帮助他适应学校环境并提升他的社交技能,需要制定针对他的个性化教育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提升小明的社交沟通能力,使其能够与同伴进行合作和交流。

2.帮助小明学会有效的情绪管理策略,能够控制情绪并和他人和谐相处。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社交沟通训练:a.将小明与同班同学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如做手工、玩角色扮演等,鼓励他和同学互动和分享。

b.鼓励小明主动与同学交流,可以通过问候、询问对方的兴趣、分享自己的经验等方式。

c.引导小明学习基本的沟通技巧,如眼神交流、倾听他人、适当回应等。

2.情绪管理训练:a.教授小明简单的情绪管理策略,如深呼吸、数数、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冷静一下等。

b.帮助小明认识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并指导他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方式。

c.设计情境训练,让小明在各种情绪下进行角色扮演,在后期逐渐引导他将策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进度和评估:1.小明的进度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他的能力和适应程度来进行具体安排。

2.教师应定期记录小明的进步情况,包括社交互动的次数、情绪管理的表现等。

3.定期与小明家长沟通,了解他在家庭环境下的表现,并根据反馈进行相应调整。

五、教学资源和支持:1.小明的教学需要全校师生的支持和合作,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合作,共同关注小明的发展和进步。

2.可以邀请专业心理教育专家来给小明和全校师生进行专题讲座或培训,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

3.学校可以提供社交技能培训课程,针对小明的具体需求进行个性化培训。

六、教学反思与调整:1.教师需要根据小明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和调整教学方案。

2.教师应与小明本人和其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他的感受和需求,在教学中给予他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3.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的讨论和交流,共同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

特殊学生教育记录案例(3篇)

特殊学生教育记录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小明,男,12岁,是一名患有轻度自闭症的特殊学生。

他在学校的表现如下:1. 沟通能力较弱,与人交流时常常出现语无伦次、表达不清的情况。

2. 社交能力较差,不善于与同学交往,常常独自一人。

3.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课堂上难以专注听讲。

4. 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因小事而生气或沮丧。

5. 行为习惯较差,经常不按规矩办事,违反纪律。

二、教育记录1. 教学目标针对小明的特殊需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提高小明的沟通能力,使其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培养小明的社交能力,使其能够与同学友好相处。

(3)提高小明的注意力,使其能够专注听讲。

(4)调节小明的情绪,使其保持稳定。

(5)纠正小明的行为习惯,使其遵守纪律。

2. 教学过程(1)沟通能力培养1)采用图片、实物等辅助工具,帮助小明表达自己的想法。

2)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小明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

3)定期与小明进行一对一沟通,了解他的内心想法。

(2)社交能力培养1)组织班级活动,让小明参与其中,与同学互动。

2)邀请小明参加兴趣小组,培养他的兴趣爱好。

3)开展团队协作活动,让小明学会与同学共同完成任务。

(3)注意力培养1)采用分阶段教学,将知识点分解成小部分,让小明逐一掌握。

2)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小明的学习兴趣。

3)设置明确的课堂规则,引导小明集中注意力。

(4)情绪调节1)关注小明的生活,及时发现他的情绪波动,给予关心和鼓励。

2)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小明学会调节情绪。

3)组织情绪管理活动,让小明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5)行为习惯培养1)制定明确的纪律要求,让小明了解并遵守。

2)开展纪律教育课程,让小明认识到纪律的重要性。

3)设立奖励机制,对小明遵守纪律的行为给予表扬。

3. 教学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明的表现有了明显改善:(1)沟通能力:小明能够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人交流时不再语无伦次。

(2)社交能力:小明逐渐融入班级,与同学友好相处,参加兴趣小组的积极性提高。

特殊教育听障儿童案例(3篇)

特殊教育听障儿童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在我国,听障儿童的特殊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以一位名叫小杰的听障儿童为例,探讨特殊教育在听障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小杰,男,10岁,来自我国某城市。

自出生以来,小杰就患有听力障碍。

经过检查,医生诊断小杰为重度听力障碍,需要进行特殊教育。

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小杰的父母在发现孩子听力问题后,并未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直到小杰5岁时,父母才将他送入特殊教育学校。

二、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在小杰的家庭中,父母对其关爱有加,但缺乏对听障儿童特殊教育的了解。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主要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化教育。

这使得小杰在成长过程中,难以适应社会环境,缺乏自信。

2. 学校教育小杰就读于我国某城市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拥有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

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对小杰的个性化需求关注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小杰的学习效果不佳。

3. 社会支持在我国,听障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尚不完善。

一方面,社会对听障儿童的关注度较低,导致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到歧视;另一方面,特殊教育资源匮乏,使得听障儿童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三、改进措施1. 家庭教育(1)提高家长对听障儿童特殊教育的认识,了解听障儿童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化教育方法。

(2)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形成教育合力。

(3)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2. 学校教育(1)针对小杰的个性化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小杰的全面发展。

3. 社会支持(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听障儿童的关注度。

(2)完善特殊教育资源,为听障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

(3)倡导全社会关爱听障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杰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爱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特殊生帮扶教育案例(3篇)

特殊生帮扶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特殊生是指那些在学习、心理、行为等方面存在障碍,需要特殊教育支持和帮助的学生。

这些学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如家庭环境、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等,难以在普通教育环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为了帮助这些特殊生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我们选取了一所城市小学的特殊生帮扶教育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二、案例描述(一)学生基本情况小张,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

自入学以来,小张在课堂上表现沉默寡言,不愿与同学交流。

在作业和考试中,小张的成绩始终处于班级下游,且经常出现漏题、错题现象。

经过了解,小张的父母离异,他跟随母亲生活,家庭经济条件一般。

此外,小张从小体弱多病,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

(二)帮扶措施1. 心理辅导:针对小张的沉默寡言、不愿交流的特点,学校心理辅导老师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案。

通过一对一的沟通,帮助小张打开心扉,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2. 学习辅导:针对小张的学习困难,学校为其安排了专门的学习辅导老师。

辅导老师根据小张的学习特点,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其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3. 家校合作:学校与小张的母亲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家庭情况,共同关注小张的成长。

同时,学校还定期举办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共同助力小张的成长。

4. 班级氛围营造:班级教师积极营造和谐、包容的班级氛围,鼓励同学关心、帮助小张。

在班级活动中,教师引导同学学会尊重、理解、关爱特殊生。

(三)帮扶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小张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 心理变化:小张逐渐变得开朗、自信,愿意与同学交流,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2. 学习成绩:小张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从班级下游逐渐进入中游水平。

3. 家庭关系:小张的母亲表示,自从学校开始帮扶小张后,家庭氛围变得更加和谐,小张的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

三、案例总结本案例通过心理辅导、学习辅导、家校合作和班级氛围营造等多种措施,帮助特殊生小张克服了困难,实现了从沉默到自信的蜕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小学一年级新生“恐学”个案研究申请人孙秀庆申请人单位闵行区华坪小学申请日期 2005.9结题日期 2006年12月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1、研究目标:通过对一年级新生的“恐学”心理的分析研究,了解学生恐学的内部原因,以及形成这种恐惧心理的外部原因,从家庭角度,观察家庭教育中的存在的问题。

借助学校家庭教育阵地“家长学校”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同时结合班主任家访,引起家长的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为家庭提供比较科学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对“恐学”的孩子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学习辅导,并结合班主任工作,开展快乐的班级建设活动,让恐学的孩子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家庭和学校的温暖,从“恐学”变成爱学习的好学生。

2、研究内容:1)观察学生的变化,分析学生的变化,对学生恐学的内部原因进行初步研究。

2)深入家庭,分析家庭现状。

关注家长的育子观,分析家庭教育中是否存在问题。

3)进行恐学矫正的策略研究。

4)家庭教育指导,改变学生恐学的状态。

二、个案基本情况1、孩子基本情况:1)敏敏,女,6周岁。

刚入学时,比其他同学显得成熟,上课表现非常好,坐姿端正,比较专心,作业认真,总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但她总是带有一点紧张的神情注视着老师。

一个月过去了,敏敏突然有一天没有来上学……而后的几天一到学校,她都说肚子痛……2)木木,男孩,6周岁。

入学第一个月,他上课很专心,作业认真,成绩好;每天学习之余,要练习小提琴。

两个月后,连续三天,他一走到学校门口,就哭,不愿意走进教室。

2、家庭基本情况:1)敏敏家庭分析:爸爸大学毕业,是单位里的中层干部,对孩子学习有一定的要求,在家里敏敏的学习都由他来负责,只要学习上困难了,爸爸有问必答,敏敏对爸爸比较依赖;妈妈文化水平较低,孩子和妈妈交流不多。

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有分歧,主要集中在管孩子的问题上,爸爸对孩子的学习很关心,妈妈却觉得应该少管一些,学习要靠孩子自己。

2)木木家庭分析:父亲是小学老师,母亲曾经也做过老师。

孩子的学习都由妈妈管,要求比较高,爸爸在管理孩子方面比较宽松。

三、课题实施计划(包括研究指导的方法、手段和步骤)(一)研究方法:1、准备阶段:主要以谈话法、家访法为主,分析学生、家庭。

2、实施阶段: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家访,以观察法、行动研究法、个案跟踪研究为主。

3、总结阶段:主要以总结性研究为主。

(二)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05、09——2005、10)翻阅有关学生恐学心理的文献,初步制定指导家庭教育的研究方案。

2、实践阶段:(2005、11——2006、09)1)与家庭建立平等的关系。

A、主动上门家访突破家庭防范。

当孩子出现“恐学”现象,家长在不了解老师态度的时候,多数会先隐瞒实情,怕给孩子在班级里造成不太好的影响,这样,家庭“防护墙”将我们班主任拦在外面。

因此,班主任主动出击就非常重要,表达出老师对家长的理解,体会到家庭的“困难”,建立一种彼此信任的和谐关系。

B、互动多样家访巩固家校关系。

利用上门、电子(“家校通”互动短信、电话、Email、家长学校、家长沙龙等)家访,及时互相反馈孩子的学习、心理状况,交流引导学生方法,制定新的、更有效的措施。

2)恐学学生心理分析。

一年级学生语言能力较低,对自己的感受不能完整表达,所以对于班主任了解学生心理的真正想法,就非常重要。

3)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

4)深入沟通,对家长、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5)有助与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的班级活动设计。

3、总结阶段:(2006、10——2006、12)1)学生心理变化的分析总结。

2)个案的整理,撰写论文、个案。

四、成果形式(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成果形式1、阶段性研究小结。

2、阶段性教育反思与重建。

3、个案研究。

(2)最终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形式2006年12月个案研究、论文撰写。

[家庭教育课题]低年级学生多动症行为的研究zy1232006-6-11 15:35:00 阅读全文(317) | 回复(1) | 引用通告(0)课题:低年级学生多动症行为的研究申请人:田学群申请人单位:闵行区华坪小学申请日期:2006.5结题:2007.6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本课题是通过访谈、观察、医学治疗等了解低年级学生多动症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对学生的行为、家庭的教育指导等途径进行实践与研究,并且找到可以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科学辅导的有效方法。

研究内容:1 了解该名学生产生多动症行为的原因,以及学生现状的分析。

2 找到改变该生上课好动;作业、吃饭严重拖拉等问题的方法和研究策略。

3 班主任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4 教育实施对该生行为转化的有效性评价。

二个案基本情况男年龄7岁基本问题:该生上课注意力非常不集中。

35分钟学习的时间几乎一直低着在下面做小动作,要老师提醒,才抬一下头。

任何一样小纸片、小笔头都会吸引他的注意力。

每天中午在校午餐,很多荤、蔬菜也不要吃,只喜欢吃鱼,相对吃饭时间比别人多一倍以上。

做作业的情况也是如此,注意力分散占用了他大部分时间。

家庭问题:父亲是倒插门女婿,性格非常内向,几乎不大说话。

母亲在家里是个做主的人,但是性格脾气不是很好,对孩子的说话常常是不耐烦地倾听,有时还要打断。

父母两个人的工作比较忙,小时侯经常是外公外婆带,老人对孩子很宠爱,基本上是百依百顺的,从而影响他各方面的发展。

三课题实施计划(一)研究方法前期:主要采用观察、调查、访谈、医学症断等研究方法。

研究实施阶段:主要采用医学治疗法、行为研究法、个案跟踪法。

研究总结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

(二)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2006.5——2006.6)观察学生状态、与家长了解情况、访谈。

2 实施阶段(2006.7——2007.5)1)对该生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2)该生到上海的儿童医院进行就症,确定病因,医生咨询。

3)班主任查询相关资料,研究相关书籍,根据家庭教育的原理并结合家庭特点寻找有效方法。

4)正确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如何辅导孩子纠正自己行为的有效途径。

5)家庭教育实施的有效性评价研究。

3 总结阶段(2007.6)1)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发展状况。

2)整理资料,撰写案例分析。

四成果形式阶段性研究报告个案研究[家庭教育课题]对一名缺乏自控能力的孩子的跟踪辅导与研究zy1232006-6-9 8:54:00 阅读全文(263) | 回复(5) | 引用通告(0)课题名称对一名缺乏自控能力的孩子的跟踪辅导与研究申请人赵燕燕申请人单位闵行区华坪小学申请日期 2005.9结题日期 2007年6月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目标:通过个案跟踪与研究,究查该生内在的心理问题,找到他缺乏自控能力的根源,研究出能改变其自控能力差的有效方法与策略,并采用多种形式(如面谈、电话、电子邮件等)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力求做到家校统一,形成合力,激起家长对孩子自控能力培养的重视与反思,从而改变家庭教育中一些不良的“关心”,使之尽快地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而使其能逐步成为一名能约束自己、行为文明的学生。

研究内容:1、在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对孩子形成自控能力差的原因进行分析。

2、关于该生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改变该生由于自控能力差而引发的各类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4、家庭教育方式、内容对培养孩子自控能力的促进作用。

二、个案基本情况孩子基本情况:小张,男,11岁。

他对人有礼貌,与同学相处好,热心帮助他人,但是做事三分钟热度,开始热情,但总做不到底。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做小动作。

只要有一点动静,就会引起他的“关注”“好奇”,并足可以让她“集中”注意力持久,可一旦到上课听讲、做作业完全判若两人,小动作做个不停,自我控制力很差,写字马虎,喜欢拖拉。

因为贪玩作业经常拖拉,成绩偏下。

家长问题:该生是由外地转来的,父母的文化程度一般。

由于父亲工作较忙,因此,平时孩子的学习生活一直由母亲来看管,应该说母亲也是比较尽责的,特别是对他的学习上的辅导。

可是,不知何种原因,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

后来在与他母亲的交流中发现,他的母亲对他的期望很高,平时要求也是凭着自己的心情来对他进行教育的,心情好的时候,对他的学习耐心辅导关心;反之,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听之任之……正由于母亲这种多变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变得学会了在学习上钻空子,在校也管不住自己,因此自控能力也越来越差。

三、课题实施计划(包括研究指导的方法、手段和步骤)(一)研究方法:准备阶段:主要以家访法、了解法、谈话法、文献资料法为主。

实施阶段:主要以观察法、行动研究法、个案跟踪研究为主。

总结阶段:主要以总结性研究为主。

(二)研究步骤:1、2005年9月—12月准备阶段学习、收集国内外家庭教育有关文献资料,制定家庭教育研究方案2、2006年1月—2007年5月实施阶段(1)建立家校联系互动方式一方面运用多种方式(家校联系本、电话、Email、家长会、家访等)保持家校的日常联系,互相及时交流与反馈、研究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中的行为表现、调整训练方法及措施。

另一方面帮助家长寻找一些优秀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心理教育和辅导,使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同步发展,促进学生自控能力逐步增强。

(2)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文献研究,提升自己家庭教育的理念,根据班级状况,制定调查问卷,然后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寻找相关对策。

(3)教师对学生适时的心理疏导,交流沟通。

3、总结阶段(2007.5~2007.6)(1)、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发展状况。

(2)、整理资料,撰写案例分析(即个案研究报告)四、成果形式(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成果形式1.阶段性研究报告2.个案研究(2)最终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形式2007年6月个案研究[家庭教育管理]《家庭与学校间教育合力的构建的探索》个案研究进展情况zy1232006-6-6 10:16:00 阅读全文(97) | 回复(0) | 引用通告(0)根据本课题的研究计划,2006年4月――6月属于收集资料阶段。

本阶段,我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进行有关本课题的资料收集。

具体内容如下:第一,了解社区内不同类型家庭的教育观念与家庭教育状况。

要构建家庭与学校间的教育合力,首先必须了解社区内各种不同类型家庭的教育实际。

这里的不同类型家庭主要是从学生的成长环境而论,比如从构成上分有:核心家庭(父母和子女构成)、大家庭(三代同堂的家庭)、残缺家庭(父母离异);从籍贯分有:本土家庭(父母均是上海人)、移民家庭(父母因工作需要移居上海)、民工家庭(父母短期来上海打工);从家长的职业和文化程度分有:一般家庭、知识分子家庭、干部家庭等。

对上述不同类型家庭,通过家访、召开班级家长会以及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不同类型家庭的教育观念与家庭教育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