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论
专业课参考书目
专业课参考书目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1、教育学原理:
《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教育心理学》吴庆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分析:以刘儒德老师《当代教育心理学》为主,其他两本书为补充。
3、外国教育史和中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王天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初探》叶澜上海教育出版社。
(完整版)《现代教育论》笔记
(完整版)《现代教育论》笔记提请大家注意:在复习笔记的过程中要认真对照教材来复习;本笔记是教育学基础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认真看即可,不必死记硬背,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体考试范围要等考前一到两周全校统一公布,我会及时与大家联系,大家不必焦急。
杨老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定义: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三、教育形态包括: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观点: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中最著名的是《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对教育学的创立做出最重要贡献的是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二、随着各国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来自教育学内部的批判,由赫尔巴特创立的教育学在19世纪末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学派别。
主要有: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
三、当代教育学的状况: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四、学习教育学的价值:反思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教育功能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述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读现代教育论 王策三 观后感
读现代教育论王策三观后感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读现代教育论王策三观后感》《现代教育论》是著名教育学家王策三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现代教育问题的深入探讨和思考,引发了许多人对教育体制的思考和反思。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深受启发,并产生了很多感悟和观点。
王策三在书中提出了现代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育本质的问题。
他认为,现代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这种观点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王策三对现代教育的批判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现状。
他指出,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很多弊端,如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
这让我深感我们需要对现有教育模式进行深刻的变革和改进,建立起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体系。
王策三还强调了教育的社会责任。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
在当今社会,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输入输出关系,而是一个复杂而有意义的系统工程。
通过阅读《现代教育论》,我对教育的理念和价值观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现代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通过深刻的变革和创新,我们才能建立起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教育体系,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建设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0字】第二篇示例:《读现代教育论王策三观后感》现代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理论家们对于教育的发展和变革持续进行研究和探讨。
在这个领域中,王策三的《现代教育论》被广泛认可为一部重要的著作。
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对教育的种种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在《现代教育论》中,王策三深入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教育学-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 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课程大纲(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dern Pedagogy)一、课程目标1.引领学生深化对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前沿问题的学习和理解;.提升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2.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的教育观和方法论。
二、课程内容专题1:教育学的开展历程及其研究的方法论1.思考与讨论的问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什么是教育现象与教育规律?(2)如何认识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学科属性与学科立场?(3)如何认识教育学的基本问题?(4)如何打破教育学的“板块论”建构教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5)如何认识总结中国教育学百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及缺乏?(6)如何建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教育学?2、建议阅读的基本文献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295-440: 579-699o 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桂生:《中国教育学问题》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17—25;55—69:211—242;265—281 页;孙喜亭:《教育学问题研究概述》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1章,3章。
石佩臣:《教育学基础理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32页。
[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1部,1章。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6版,绪论。
侯怀银:《中国教育学开展问题研究——以20世纪上半叶为中心》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50—62: 101—104: 115—132:五章。
凯洛夫:《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1一20页。
陈元晖:《中国教育学七十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 (5).孙喜亭:《中国教育学近50年来的开展概述》教育研究,1998(9).陈先达:《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规律》中国社会1.思考与讨论的问题(1)社会思潮与教育思潮的关系?(2)当代教育思潮的开展与演进过程?(3)当代教育思潮主要观点、代表人物?(4)终身教育思潮讨论。
教育学参考书目
教育学参考书目一、“教育学原理”部分: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学科学出版社3、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4、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6、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7、《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8、《教育原理(修订版)》,孙喜亭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教育原理》,袁振国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0、鲁洁,《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11、郑金洲编写的《教育通论》二、教育心理学部分1、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冯中良、伍新春等编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4、《教育心理学》(教育分支学科丛书)吴庆麟,人民教育出版社5、《教育心理学》,瞿葆奎,人民教育出版社6、《教育心理学》,张春兴,浙江教育出版社7、《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8、《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皮连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9、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三、中外教育史部分1、王炳照等编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孙培青编著,《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4、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袁振国主编的《中外教育史》四、教育研究方法部分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袁振国编著,《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3、李秉德编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4、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5、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学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6、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注:标黑体字部分为重点推荐书目。
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读后感
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读后感篇一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读后感哎呀,读了黄济、王策三的《现代教育论》,我这心里头可真是五味杂陈啊!我原本以为这就是一本干巴巴、充满理论的书,也许读着读着我就会打瞌睡。
可没想到,读着读着,我居然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这书里讲的东西,可不就是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教育嘛!它说教育要以人为本,我就想,那可不是嘛!我们现在的教育有时候是不是太注重成绩,而忽略了我们作为人的需求和感受呢?也许成绩很重要,但我们的快乐、兴趣、梦想就不重要了吗?书里还提到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让我反问自己,我全面发展了吗?我好像会解数学题,能背几首古诗,可我会做饭吗?我懂得怎么和别人好好相处吗?我觉得这还真不好说。
读着这本书,我一会儿兴奋,觉得好像找到了教育的真谛;一会儿又沮丧,想着现实中的教育怎么差距那么大呢?可能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吧。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
我在想,以后我要是当老师,我该怎么去实践这些理念呢?是按照书里说的大胆尝试,还是被现实的种种束缚住手脚?这还真是个难题。
总之,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收获满满,可又觉得前路漫漫,还得继续探索!篇二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读后感嘿,朋友们!我刚读完黄济、王策三的《现代教育论》,这感受啊,真是一言难尽!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着:“这能有啥新鲜的?”结果呢,越读越觉得自己之前太肤浅啦!这本书里讲的那些教育观点,有的真让我眼前一亮。
比如说,强调教育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我就琢磨着,现在社会变化这么快,教育要是跟不上,那我们学的东西不都过时啦?也许我们在学校里拼命学的知识,出了校门就没用了呢!这可咋办?还有啊,书中提到教育要培养创新精神。
我就想,我们现在的教育是不是有时候太死板了,把我们的思维都框住了?是不是因为这样,我们才缺少了那种大胆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呢?不过,读的过程中我也有疑惑。
像说要实现教育公平,这真的能做到吗?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起点就不一样,怎么公平呢?我觉得这可太难了。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是关于教育的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
传统教育论强调传统的教育方法和价值观,而现代教育论则更加注重创新和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本文将就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统教育论传统教育论认为,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最有效的方式,它包括严格的纪律、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和重视师生关系的培养。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老师是权威的代表,学生需要遵守老师的指导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学习。
这种教育方法注重纪律和秩序,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传统教育理论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纪律和重复的学习,学生才能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取得成功。
然而,传统教育论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和发展的空间。
其次,传统教育方法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最后,传统教育方法在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和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现代教育论现代教育论强调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创新的教育方法。
现代教育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具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潜力。
因此,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现代教育论倡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教育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批判思维、创造力、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等。
现代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学习、实践活动和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现代教育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个性化教育需要更多的资源和师资支持,这对于一些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来说可能是一个问题。
其次,现代教育方法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教育资源,这对于一些资源匮乏的学校和地区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三、结论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应该综合考虑两种教育方法的优点,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教育学311参考书目
教育学311参考书目教育学考研311统考参考书有:《教育学》、《教育学基础》、《现代教育论》、《教育学原理》、《当代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简明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教程》、《外国教育史教程》、《中国教育史》等。
1、《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全书共12章,包括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课堂教学、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学生评价、教师的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与发展。
2、《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
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
2009年修订以“重写”为主,力求更新理念与资料,反映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时代特征与新的需求;也兼顾“修改”,借助原《教育学》(新编本)为人熟知的体系、规范与方法。
3、《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儒德、陈琦。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和教学需要,在每章之前设立内容提要;每章之中突出重点概念;每章之后罗列关键术语界定与思考问题等。
内容包括学生与教师心理、一般学习心理、分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等。
4、《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
本书主要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研究的构思和设计,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5、《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
分为古代教育史、近代教育史和现代教育史三编,共25章。
其中古代六章,客观地展示外国古代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发展的轨迹和古代世界教育的多元化;近代九章和现代十章,论述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演变。
6、《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
主要面向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材。
自出版之后,许多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以及学位课程先后采用本教材。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国传统教育发展史及对当下教育的启示等内容。
考博材料
教育学原理考博复习试题标签:教育试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和功能及其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1)现代教育的概念“现代教育,就是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个人的教育。
”“1988年厉以贤主编的《现代教育原理》归纳出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一样,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专指杜威的教育理论。
第二种看法,提出现代教育的概念是和社会历史阶段划分一致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分为肚带社会和现代社会,相应地有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认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由现代生产决定的。
第三种观点,第三种观点,认为现代教育是和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概念。
”“1989年出版的孙喜亭主编《教育学问题研究概述》归纳出五种不同的概念:(1)以生产关系或社会发展过程中重大的政治体制变革为标志进行教育阶段划分的现代教育概念。
它是相对于古代教育、中世纪教育、近代教育而言。
(2)以生产工具为标志进行教育阶段划分的现代教育概念。
它是相对于与古代生产适应的古代教育而言。
(3)以敬爱偶遇自觉实施程度不同而导致的各类教育从社会不同层次中的分化、独立为尺度,进行教育阶段划分的现代教育概念。
它是相对于萌芽状态的教育、学校教育而言即学习化社会。
(4)以教育学说的不同派别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概念。
它相对于传统奇偶碍于而言。
(5)以教育自身发展阶段中所呈现出的新质特点为标志的‘现代教育’的概念。
它是相对于原始状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近代学校教育而言,这就是二战后所形成的新教育。
”孙喜亭《教育原理》:以教育本身在历史进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不同特征为标志的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原始状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几个基本阶段。
近代学校教育大体可以以欧洲资产阶级产业革命作起点。
现代学校教育在美、英、法、西德、日本等国,基本上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起点,前苏联以1917年10月革命为起点,中国则以1911年辛亥革命或1919年“五四”运动,作为现代教育的起点。
快看 教育学考研311各个院校的参考书单在这里
快看教育学考研311各个院校的参考书单在这里再也不用东奔西走,这里各个院校教育学考研的参考书都有。
任何考试,从小学到大学,老师一再强调教材的重要性,考研也是一样。
根据多年来从事教育学考研的研究工作以及勤思教育各届高分学员的反馈,现为想要考备考教育学考研的考生整理各个院校的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避免学生们东奔西跑去找。
请各位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一定要谨记:教育学是一门科学,无论是哪一种考试形式,想要顺利取得好成绩,必须提前夯实基础。
311参考书(统考):《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当代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儒德、陈琦《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初探》叶澜上海教育出版社《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当代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儒德、陈琦《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首都师范大学(774)(勤思推荐用书)《教育学基础》(第2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当代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陈琦、刘儒德;《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教育研究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宁虹主编南京师范大学(629)《教育学基础》(第3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大出版社。
《外国教育史》周采,华东师大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新编》汪凤炎,暨南大学出版社。
教育硕士参考书目(定稿)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方向参考书目(教育管理研究所·2005年3月编制)一、教育理论(20本)1.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2.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3.陈桂生著:《教育原理(第二版)》,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
4.扈中平著:《教育目的论(修订版)》,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5.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郑金洲著:《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9.戴本博主编:《外国教育史(上、中、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10.涂又光著:《中国高等教育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11.[美]佛罗斯特著:《西方教育的历史与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1987年。
12.[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7年。
13.[法]卢梭著:《爱弥尔》,商务印书馆1986年。
14.[捷]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15.[德]赫尔巴特著:《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16.[美]杜威著:《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17.[美]奥恩斯坦著:《美国教育学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18.[德]布列钦卡著:《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19.[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
20.[美]维尔斯曼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
二、相关学科(20本)1.张维迎著:《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2.张宇燕著:《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读现代教育论 王策三 观后感
读现代教育论王策三观后感**读《现代教育论》王策三观后感**《现代教育论》是王策三教授的力作,深入探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
在阅读这部作品后,我不禁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王策三教授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观后感。
首先,王策三教授在书中强调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教育必须不断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这一观点使我意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关注教育发展的动态,勇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模式。
其次,书中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
例如,王策三教授提倡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一观点让我深感共鸣,因为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挖掘和激发学生的潜能,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此外,王策三教授在书中还详细阐述了现代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他认为,教育评价应从单一的考试成绩向多元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
这一观点对我的启示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到王策三教授对教师素养的强调。
他认为,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提升教师素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这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更新教育观念,以更好地肩负起教育使命。
总之,《现代教育论》王策三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作品不仅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理论资源,还启发了我对教育工作的思考。
2016北大高等教育学专业考博复习资料-育明考博
2015北大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考博考试内容一、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考博专业课参考书高等教育学综合:1.《现代教育论》(第二版),黄济、王策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教育哲学导论》(第二版),石中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高等教育哲学》,[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4.《高等教育理念》,[英]罗纳德·巴尼特著,蓝劲松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美]伯顿·克拉克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6.《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曲士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外国高等教育史》(修订版),黄福涛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8.《国外高等教育学基本文献讲读》(陈洪捷、施晓光、蒋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9.《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著,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200111.《比较教育研究:路径与方法》,贝磊、鲍勃、梅森主编,李梅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教育政策研究基础》,陈学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3.《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陈振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育明教育考博课程部杜老师解析:1、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初步将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对应到答题中,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建议大家可以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这项工作,为整个备考的成功构建基础。
2、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使用相关的参考书笔记、导师课件讲义、各专题总结。
教育学参考书目
教育学参考书目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参考书目】参考书目即北师大招生目录上指定的11本参考书。
教育学原理两本:十二校联编的《教育学基础》和黄济、王策三的《现代教育论》中国教育史两本: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和王炳照的《简明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两本:吴式颖的《外国教育史教程》和王天一的《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三本:陈琦、刘儒德的《当代教育心理学》,吴庆麟的《教育心理学》和冯忠良的《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两本:裴娣娜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和叶澜的《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另外,我在复习时看了两本统考时的考纲,一本是厦大版的,一本是高教版的。
【总体复习过程】首先,我总体说一下我的整个复习过程。
第一步:根据两本考纲做笔记。
因为我是跨专业,准备的时间也比较晚,7月底北师大发布招生简章那天才把工作辞了准备考研,时间很紧张,想把11本书连看好几遍根本没时间,所以我第一步并没看书,而是看了厦大版和高教版的两本考纲,大致了解了一下整个教育学包括哪些内容,接着综合这两本考纲做了一套自己的笔记,可以说,这两本考纲上的知识点我一点没落地总结到了自己的笔记上,而且是边看边撕,等笔记做完,两本考纲已经惨不忍睹了,我就把它们扔了,把自己做的笔记当做我之后复习的总宝典。
第二步:看11本参考书。
按照我给自己制定的复习计划,11本书只能看一遍,所以必须在一遍之内把书彻底读懂。
每开始看一本新书,我首先把整本书通读一遍,大致知道这本书都讲了哪些内容,有哪些内容是我笔记上没有的,然后就把这些内容撮其要补充在我原来做的笔记上,这样一本一本地攻克,直到11月最后一天才把11本书完全看完,这个时候我的笔记已经正面反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中间还夹着补上的纸片······虽然乱,好在我自己能看懂,而且这绝对是我的宝贝,那时我每天都把全部笔记装在背包里,从住的地方到自习室来回背着,可以说,如果当时一不小心把笔记给丢了,我就只能去跳楼了······?第三步,最后一个月的冲刺。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考研参考书目
中央电大出版社
2003年
复试
《高等教育学》
杨德广、谢安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
040201 基础心理学
初试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
初试
《实验心理学》
杨治良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
初试
《实验心理学》
张学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初试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
陈琦、刘儒德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0年
加试
《实验心理学史》
波林著、高觉敷译
商务印书馆
1982年
复试
《人体解剖生理学》
左明雪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复试
《社会与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手册》
张建新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
复试
《认知心理学》
王甦、汪安圣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
复试
《认知心理学》
高定国、肖晓云译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9年
复试
《幼儿园课程论》
朱家雄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045400 应用心理(专业学位)
加试
《学校心理咨询—理论·方法·应用》
刘晓明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年
加试
《社会心理学》
俞国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复试
《心理学研究方法》
王重鸣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2009年
加试
《学校心理咨询—理论·方法·应用》
现代教育原理导论讲稿
《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讲授纲要主讲:柳海民教授绪论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是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学前教育学等教育学各二级学科专业研究生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
本课程以阐明现、当代教育学原理领域的若干基本理论为主要内容,意在使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化专业理论,拓宽理论视野,了解学术动态,学习研究方法,培养研究意识,提高研究能力。
关于研究生教学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具有有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98年8月29日)规定:“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落实到本课上来,我希望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唤起学习的兴趣提升人生道义品位激发创造的激情扩展专业知识容量(点、线、面)提高社会的责任感发展智慧和创造潜力要达到这们的目标,每一位学习者应力求做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相长:师生之道读书:学问之道立志:求学之道贵在自我努力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共十四个专题,包括现代教育学原理的研究对象现代教育对象论教育功能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先行论教育投资论教育质量与效益论终身教育素质教育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改革教师论教育规律三、作业与考试本学期从目前算起还有15周左右。
这期间有两次作业,每次作业50分,总计100分。
作业要求:1、必须独立完成2、中心突出,层次清楚,资料翔实,见解独到,体现一定的学术训练(注释、参考文献)3、字数6000左右4、完成时间作业主题:1、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探讨(1)意义与必要性(2)现存问题(3)成因分析(4)质量与效益本体理论研究(5)改进对策2、提高高校教师素质问题研究(江总书记9、8讲话)(1)必要性与意义(2)现状与问题(年龄、性别、职称、学缘、师德、知识的可持续发展)(3)成因分析(4)改进对策(师德、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6)教师职业专业化四、参考文献1、《教育原理》,柳海民,东北师大2、《现代教育论》,黄济等,人民教育3、《教育学原理》,胡德海,西北师大4、《教育学文集》,瞿葆奎,人民教育5、《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网建议书目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3本书:《学会生存》、《教育——财富蕴藏其中》2、《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1——6卷3、《教育是什么?》雅斯贝尔斯著4、《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学文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5、《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6、《人论》卡西尔7、《教育原理》柳海民8、《现代教育论》黄济9、各种教育杂志:第一讲 现代教育学原理的研究对象一、教育学的定义与诠释架构(一)语源考察PedagogyEducation从语源上看,教育学(Pedagogy )一词源于希腊语pedagogue (教仆)。
现代教育论总结
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从多维角度分析,从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区别分析,古代教育:阶级性、等级性“手工工具”;现代教育:生产性、普及性、多样性“现代机器大工业”。
从现代化程度分析:三个层面:数量、规模、条件的先进程度;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教育思想观念层面的现代化。
从现代教育与商品经济关系角度分析,商品经济导致现代教育的新特征:科学性、发展性、民主性、国际性,具体地说:培养目标的现代化。
(全面发展的个人、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教育的民主性(教育的普及化、受教育社会均等、法制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教育的国际化和开放性(现代学校制度、远程教育、对外交流);教育功能的现代化(社会功能和培养人的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的统一);教育地位的提高(全面性、先导性、基础性);教育理论的现代化(理论的自觉)2、现代教育的经济基础及功能社会生产力基础:建立在以机器大工业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基础上;社会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社会生产力对现代教育培养目标、内容和手段有决定作用;社会生产力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劳动力发展水平)现代教育的社会生产功能:直接功能:(1)培养各种合格劳动力的专门人才;(2)培养经济与社会各方面管理人员。
间接功能:通过现代教育与社会政治、文化、道德及人口等因素关系反映出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
商品经济基础:现代教育是现代商品经济的产物(职业学校、高校);劳动力、人才市场的供求规律把现代教育与商品经济联系起来;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观和社会观,把现代商品经济与现代教育联系起来。
功能:现代教育对物质形态商品生产的功能(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体现);现代教育对劳动力价值的功能。
(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变劳动力形态);现代教育对科技知识形态商品生产的功能。
(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3、现代教育的政治基础及功能基础:社会政治决定教育的阶级性质、教育目的、制度和内容。
现代教育论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社会基础第一节现代社会的界说及特征一、社会划分的依据及标志(一)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社会划分的根本依据与标志(二)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关系状况,也是社会划分的重要根据与标志(三)以人的发展水平和特征为标志对社会进行划分二、现代社会发展目标及标志现代社会发展目标,一般统称为经济社会目标,并且主要以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指标为标志。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既包括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发展目标,也包括社会发展目标,以及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实现。
三、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社会是现代教育的社会基础,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由现代社会基本特征决定的。
(一)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1现代社会是生产社会化社会2 现代社会是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现代化社会3 现代社会是科学化社会4 现代社会是民主化、法制化社会5 现代社会是不断变革的社会(二)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教育是现代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现代社会的反映,现代社会必然产生相应的现代教育。
现代社会的特征制约与影响着现代教育的特征。
现代教育的特征具有多方面性与多层面性,可以从多维角度分析解释:从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区别性角度分析;从教育现代化程度上分析;从现代教育与商品经济关系角度分析。
第二节现代教育的经济基础及特征现代教育的经济基础是现代教育社会基础的重要部分,或称基础的基础;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也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社会功能;现代经济与现代教育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一、经济及现代经济这里所使用的经济概念,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它是现代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现代经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代经济主要是指以机器、电子技术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和以价值规律、竞争机制为特征的商品经济,或称市场经济。
二、现代教育的社会生产力基础及功能(一)现代教育的社会生产力基础现代教育是建立在以机器大工业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这一基础主要体现在对现在教育物质技术条件,又提出了客观要求。
现代教育论读后感2000字左右
现代教育论读后感2000字左右As I reflect on the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education, I am struck by their relevance and impact in shaping the educational landscape of today. Theories such as constructivism, behaviorism, and social learning theory hav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how we approac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modern times.随着我反思现代教育理论,我被它们的相关性和对今天教育景观的影响所震撼。
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等理论在如何解决现代教学和学习问题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One of the most compelling theories is constructivism, which asserts that individuals actively construct knowledge through their experiences and interactions with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is view, learners are not passive recipients of information but rather active participants in construct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oncepts and ideas.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理论之一是建构主义,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与世界的经验和互动来积极构建知识。
根据这种观点,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积极参与构建他们对概念和思想的理解。
现代教育论
现代教育论一名词解释:1现代教育:就是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公产主义社会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个人的教育.2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的社会活动.3双轨制:是指在自由资本主义教育系统中并存着两个学校子系统,一个系统为资产阶级和其他有产阶级服务,另一系统转供劳动人民的子女就学.4个人本位论:强调从个人自身的发展出发来规定教育目的,认为教育应当把促进个人个性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目的.5社会本位论:强调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来规定教育的目的,认为教育应当把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人,使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作为自己的目的.6学制:是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施教机构系统的总体结构,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7教育现代化:是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和趋势,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
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特别是信息化以来发生的一系列教育变革,以及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过程,都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先导,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程度、教育内容、师资水平、教育设施、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公平、教育国际化等方面。
8教育民族化:9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观念地存在着的教育活动过程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它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或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为教育确定的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社会通过教育过程要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它所期望的结果或达到的标准.狭义的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二简答论述: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理想和理论走向现实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意义日益广大.(3)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4)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5)拥有前所未有的新手段.(6)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开放性,强制性的特征.(7)教育功能扩展和增强.(8)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步发生根本变化.(9)不断变革――现代教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10)理论自觉性越来越提高.2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教育目的要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教育目的要反映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及其政治关系,思想关系.(3)教育目的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1)师生之间民主平等.(2)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爱护.(3)师生之间教学相长,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4现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1)职业道德:对待教育事业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感,敬业,乐业.对待学生的职业道德,公平,公正,信任,爱学生.对待同事学生家长的职业道德.(2)思想观念: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观念教师是研究者的观念学生是发现者的观念(3)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学以致用的教育理论知识5现代教育的经济\生产力功能:(1)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教育通过对社会政治,文化,人口等的作用,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作为产业的现代教育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经济发展.(4)教育的社会生产力功能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6教育的社会生产力基础:(1)社会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社会生产力对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和手段有决定作用(3)社会生产力决定着教育发挥咱的规模与速度(4)社会生产力促进了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的发展和变革.7现代教育的政治功能:(1)现代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包括:合格的公平,选拔政治人才,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2)现代教育对社会政治制造舆论的功能.(3)现代教育推进社会民主进程的功能.8现代教育的政治基础:(1)社会政治通过政治组织机构或团体,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从而决定着教育阶级性质,教育目的,制度和内容.(2)社会政治通过法律形式,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3)社会政治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制约现代教育的目的和内容.9现代教育的社会文化功能:(1)现代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保存,传递功能.(2)现代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播,交流功能.(3)现代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造,更新功能.10现代教育的科技功能:(1)教育具有使科学技术传递,积累和发展的功能.(2)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功能.(3)教育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有效形式.11如何理解教育先行:(1)教育的周期长,在培养目标上要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来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2)教育特别是当代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推动力日益彰显,因此,在对社会发展进行规划时,应把教育作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首先考虑的主要方面,给予充分重视.(3)为确保教育功能的顺利,充分发挥,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应对教育给以特别的考虑,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而且在某些国家中已经出现了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4)教育先行不能脱离本国经济发展的现状.12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1)社会分工造成了劳动者的片面发展.(2)资本主义的分工制度加剧了人的片面发展.(3)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条件.(4)资本主义制度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5)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打破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3面向终身教育我国应进行的教育改革:(1)改革学校教育,为推进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及学习型社会打好基础.①改革原由的教育观念:时空观功能观教师角色观学生观②扩大学校教育的规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③进行教育教学创新,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现有的学校教育教学内容要注重与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发展和探究.④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教育评价,考试制度: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2)改革现有的制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①以现有的国民教育体系为主体,在完善正规学校教育的同时更大力发展非正规的教育.②各级各类学校要增强教育的开放性和连贯性.③加强对非正规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④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间的联系,加强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间的联系.(3)要重视并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①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②大力开展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14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1)面向21实际的教育改革浪潮日益高涨(2)人的全面发展丰富化和现实化.(3)教育与社会生产更加紧密联系.(4)终身教育理想正在逐步实现.(5)提高教育质量成为重点.(6)教育技术日益现代化.(7)教育国际化势头日益强劲(8)更关注全球命运和未来发展(9)现代教育日益与本国实际想结合.15网络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1)对教育而言;网络技术有利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利于扩大课程资源,更好的备课,同时教师学习途径,方式增加了,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于此同时,网络技术也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传统的注重传授知识,转换为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培养.(2)对学生而言;学生的学习途径增加了,可以丰富和扩展他们的知识,但是也存在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以及防碍学生社会化等不良方面.(3)对于教育任务而言;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相关教育,教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辨别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同时注重网络道德教育.(4)对于教育发展趋势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在网络技术的运用和影响下,教育交流,教育的国际化,继续教育的深化,将逐步加强.16如何理解和解决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课业负担过轻,课业负担适度和课业负担过重三种不同的状态.“假如身心疲劳程度在休息后可以得到恢复,不影响身体或心理健康,则被认为是课业负担.倘若学生学习任务太重,学习时间过长,由此造成的身心疲劳程度在休息后也难以调整和恢复并产生某种疾病或心理偏差,则被认为是课业负担过重.”解决(1)转变教育观念(2)加强相关的研究(3)提高教师素质(4)加大教育投入(5)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归根到底,社会人才的选拔和录用的标准.17如何理解和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根本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具体指: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实施(1)转变人才评价观念(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3)提高教师素质(4)改革教育制度(5)加强教育科学研究(6)丰富教育资源(7)改革教育,教学方法(8)更新教育技术和手段18如何理解和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致力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实施(1)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必须进行转变,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所具有的创新潜能.(2)在教育管理上必须进行改革,要改变专制的教育管理为民主的教育管理模式,要强调统一性的管理为强调依据的管理.(3)学校课程上要进行改革,课程目标上必须体现知识,能力,人格的完整统一,并根据课程目标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上要进行优化.(4)进行教学上的改革,包括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教学方法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让学生进行发现的学习,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动起来和活起来的过程中开发创新思维,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一、师生之间民主平等,二、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爱护,三、师生之间教学相长,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进行教学上的改革,包括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教学方法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让学生进行发现的学习,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动起来和活起来的过程中开发创新思维,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
16 如何理解和解决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
课业负担过轻,课业负担适度和课业负担过重三种不同的状态.“假如身心疲劳程度在休息后可以得到恢复,不影响身体或心理健康,则被认为是课业负担.倘若学生学习任务太重,学习时间过长,由此造成的身心疲劳程度在休息后也难以调整和恢复并产生某种疾病或心理偏差,则被认为是课业负担过重.”
(2) 社会政治通过法律形式,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3) 社会政治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制约现代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9 现代教育的社会文化功能:
(1) 现代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保存,传递功能.
(2) 现代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播,交流功能.
(3) 现代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造,更新功能.
(3) 作为产业的现代教育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经济发展.
(4) 教育的社会生产力功能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
6 教育的社会生产力基础:
(1)社会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社会生产力对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和手段有决定作用
(3)社会生产力决定着教育发挥咱的规模与速度
(4)社会生产力促进了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的发展和变革.
(2) 改革现有的制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① 以现有的国民教育体系为主体,在完善正规学校教育的同时更大力发展非正规的教育.
② 各级各类学校要增强教育的开放性和连贯性.
③ 加强对非正规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④ 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间的联系,加强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间的联系.
(3) 要重视并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
素质教育具体指: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实施(1)转变人才评价观念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3)提高教师素质
(4)改革教育制度
(5)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6)丰富教育资源
(7)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论
一 名词解释:
1 现代教育:就是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公产主义社会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个人的教育.
2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的社会活动.
3 双轨制:是指在自由资本主义教育系统中并存着两个学校子系统,一个系统为资产阶级和其他有产阶级服务,另一系统转供劳动人民的子女就学.
7 教育现代化:是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和趋势,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特别是信息化以来发生的一系列教育变革,以及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过程,都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先导,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程度、教育内容、师资水平、教育设施、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公平、教育国际化等方面。
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一、师生之间民主平等,二、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爱护,三、师生之间教学相长,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6) 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开放性,强制性的特征.
(7) 教育功能扩展和增强.
(8) 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步发生根本变化.
(9) 不断变革――现代教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
(10) 理论自觉性越来越提高.
2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 教育目的要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 教育目的要反映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及其政治关系,思想关系.
10 现代教育的科技功能:
(1) 教育具有使科学技术传递,积累和发展的功能.
(2) 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功能.
(3) 教育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有效形式.
11 如何理解教育先行:
(1) 教育的周期长,在培养目标上要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来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
(2) 教育特别是当代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推动力日益彰显,因此,在对社会发展进行规划时,应把教育作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首先考虑的主要方面,给予充分重视.
(3) 教育目的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 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1)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
(2) 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爱护.
(3) 师生之间教学相长,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4 现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
(1) 职业道德:对待教育事业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感,敬业,乐业.对待学生的职业道德,公平,公正,信任,爱学生.
解决(1)转变教育观念
(2)加强相关的研究
(3)提高教师素质
(4)加大教育投入
(5)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归根到底,社会人才的选拔和录用的标准.
17 如何理解和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根本目的的教育.
(7) 教育国际化势头日益强劲
(8) 更关注全球命运和未来发展
(9) 现代教育日益与本国实际想结合.
15 网络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
(1) 对教育而言;网络技术有利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利于扩大课程资源,更好的备课,同时教师学习途径,方式增加了,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于此同时,网络技术也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传统的注重传授知识,转换为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培养.
对待同事学生家长的职业道德.
(2) 思想观念: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观念
教师是研究者的观念
学生是发现者的观念
(3) 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
广博的文化知识
学以致用的教育理论知识
5 现代教育的经济\生产力功能:
(1) 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 教育通过对社会政治,文化,人口等的作用,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 对学生而言;学生的学习途径增加了,可以丰富和扩展他们的知识,但是也存在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以及防碍学生社会化等不良方面.
(3) 对于教育任务而言;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相关教育,教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辨别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同时注重网络道德教育.
(4) 对于教育发展趋势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在网络技术的运用和影响下,教育交流,教育的国际化,继续教育的深化,将逐步加强.
① 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② 大力开展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
14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 面向21实际的教育改革浪潮日益高涨
(2) 人的全面发展丰富化和现实化.
(3) 教育与社会生产更加紧密联系.
(4) 终身教育理想正在逐步实现.
(5) 提高教育质量成为重点.
(6) 教育技术日益现代化.
(8)更新教育技术和手段
18 如何理解和实施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就是致力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
实施(1)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必须进行转变,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所具有的创新潜能.
(2)在教育管理上必须进行改革,要改变专制的教育管理为民主的教育管理模式,要强调统一性的管理为强调依据的管理.
7 现代教育的政治功能:
(1) 现代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包括:合格的公平,选拔政治人才,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
(2) 现代教育对社会政治制造舆论的功能.
(3) 现代教育推进社会民主进程的功能.
8 现代教育的政治基础:
(1) 社会政治通过政治组织机构或团体,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从而决定着教育阶级性质,教育目的,制度和内容.
(2) 资本主义的分工制度加剧了人的片面发展.
(3) 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条件.
(4) 资本主义制度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
(5) 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打破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将身教育我国应进行的教育改革:
(1) 改革学校教育,为推进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及学习型社会打好基础.
8 教育民族化:
9 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观念地存在着的教育活动过程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它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或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为教育确定的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社会通过教育过程要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它所期望的结果或达到的标准.
4 个人本位论:强调从个人自身的发展出发来规定教育目的,认为教育应当把促进个人个性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目的.
5 社会本位论:强调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来规定教育的目的,认为教育应当把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人,使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作为自己的目的.
6 学制:是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施教机构系统的总体结构,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3) 为确保教育功能的顺利,充分发挥,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应对教育给以特别的考虑,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而且在某些国家中已经出现了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4) 教育先行不能脱离本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1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1) 社会分工造成了劳动者的片面发展.
①改革原由的教育观念:时空观 功能观 教师角色观 学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