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秦汉经济思想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秦朝
第一节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节 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思想之争 第三节 对农、工、商关系的认识及政策思想的演变 第四节 “重义轻利”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与冲突 第五节 土地制度思想的演变及实践 第六节 中国古代的治生思想
第一节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社会经济 发展概况
汉武帝时期由于国家内外环境的变化,以桑弘羊为代表将 国家干预主义作为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模式。
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在汉代得到了传承和强化, 东汉时期的王符提出了“农工商各有本末”的观 点,对以往的农本商末的思想进行了新的解释。
“义利之辨”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命题, 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思想成为此后两千多 年中国社会以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的先声。
二、“善者因之”的经济思想
(一)司马迁“善因”论的主要内容 (二)司马迁的“善因论”与亚当·斯密自由放任思
想的比较
第二节 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思想之争
三、国家对于工商业的掌控和干预
(一)桑弘羊的国家干预主义思想及政策措施
(1)盐铁官营和酒类专卖。 (2)均输。 (3)平准。
第三章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秦朝、汉 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思想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掌握: 1. 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主
要政策措施。 2. “义利”思想在汉代的演化及“重义轻利”思想统治地
位的确立。 3.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土地制度思想的演变。
目录
二、《四民月令》中的治生思想
(一)《四民月令》中治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按照自给自足的原则安排生产活动。 第二,农、工、商兼营。 第三,重视教育。 第四,综合利用、量入为出的财务管理思想。
秦汉经济思想之王莽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
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再世”。
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
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
王莽是一位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
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
但近代帝制结束之后,王莽被很多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
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
胡适认为他是1900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
在封建社会里试图恢复古代土地公有的井田制度,是十足的梦想。
在土地兼并已成为不可扭转的历史趋势之时,王莽想从大土地占有者手中收回土地,无异虎口拔牙。
“王田令”在实施中受到顽强的抵制。
由地主阶级成员构成,又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官府也无法把这一法令真正贯彻下去。
“五均六”即“五均六筦”。
为“新朝”时期为了增加王莽专制主义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并为构成这一国家的政权基础的豪族权门大谋私利的一种苛政杂税制度。
是在当时托古改制的风气下,由儒家刘歆以古文经《周礼》、《乐语》为依据而提出来的。
五均政策五均政策是王莽推行的城市工商业经济管理政策。
它在首都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共六大城市设置五均官,原长安东市市令、西市市令以及洛阳等五城的市长,均更名为“ 五均司市师”,其下再设置交易丞五人和钱府丞一人。
1.各司市要以本市场四季中间一个月(二、五、八、十一月)的商品交易价格为基础,根据商品上中下三种质量,制定出上中下三种价格,称为“市平”,作为指导和干预市场交易的标准价。
各地的市场物价,允许有差别。
2.当市场物价超过“市平”价格时,由均官按照“市平”价格出售所掌握的货物,促使市场物价回落。
当市场物价低于“市平”价格时,则不予干预,以防止囤积居奇行为。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一、秦汉时期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1.农业的发展(1)耕作方式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①西汉时赵过推广代田法。
②西汉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3)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4)水利灌溉①汉朝出现了漕渠、白渠、龙首渠等著名水利工程。
②曹魏时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③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2.土地制度汉代,土地买卖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租佃现象比较普遍。
3.地主田庄汉代,随着土地的集中,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即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4.手工业的进步(1)概况: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2)成就①冶金业:西汉时期,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②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纺织业: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欧亚,赢得“丝国”誉称。
(3)田庄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包括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等。
田庄中手工业生产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5.古代商业(1)商业发展①发展艰难,总体水平不高。
②由于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达。
(2)城市发展:西汉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的时空有严格限制。
(3)政府政策: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教材补遗]“盐铁官营”政策“盐铁官营”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
它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盐铁专卖。
盐铁专卖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
盐铁官营虽然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改进与推广先进技术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品流通及商业的发展。
秦汉经济立法指导思想释读
产 的桎 梏 。它 被 废 除 ,被 否 定 ,经 过 了或 短 或 长 的中 间阶段之 后转变 为私 有制 。  ̄ , E 2 3 1 7 8 阶 段 ,土 地 私 有 制 取 代
途径 。本 文 所 指 的 经 济 立 法 就 是 秦 汉 时期 封 建 政
建 政 府 通 过 调 整 国 家与 官 僚 贵 族 、 富 商 大 贾、 农 民 以及 周边 少数 民族 的经 济 关 系 来 实现 社 会 经 济 相 时 协 调 发 展 。
利 益 的 最 大 化 是 每 个 社 会 经 济 参 与 者 的 至 高 追 求 ,封 建 国 家 势 必 通 过 立 法 来 约 束 经 济 行 为 , 维 护 社 会 经 济 秩 序
和 国 家经 济 利 益 。
关 键 词 :秦 汉 ; 经 济 立 法 ;指 导 思 想
中 图 分 类 号 :D F 0 9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3 — 0 3 1 3 ( 2 O 1 3 ) 0 2 — 0 0 5 8 — 0 7
秦汉 时 代 是 中 国封 建 经 济 确 立 和初 步 发 展 时 期 ,由于生产 活动 是 人类 社 会 存 在 和 发展 的基 础 , 所 以为维 护 和巩 固 封 建 统 治 计 ,秦 汉 封 建 政 府 在 统治 中必然 会 履 行 经 济 管 理 职 能 ,而通 过 立 法 来 约束 和 管理 经 济 运 行 成 为其 实 施 有 效 管 理 的 重 要
秦汉五大经济思想家
他 对 李斯 当 然 是有影 响的
。
但这 表现 于 政法方 面 者 多
:
,
李斯 和 谏 逐客
,
韩 非 都是 苟卿 的 学生 书
》 中描
,
荀 子 的 经 济 思 想 倒是 给 予 李斯很 大的影 响
“
,
例如李斯 在 《
,
述 贵 重 商 品 从 四 方八 面 输 入 秦 国 的 繁荣 景 象
,
昆山之玉
,
,
幸而 廷尉李斯 独排 众议 以 力争
,
又 幸而他的持 论 终 于 被 我 们 认 为 这 种关 键性
秦始 皇 所 采 纳 的 历 史 事件
,
取 得 了决 定性的胜 利
这是符 合 历史发 展规律 的
殊有加 以 了 解 之 必 要
: 为此 特地 把李斯 所发 表的这 一 段议论 摘录 出来
周 文 武 所封 子 弟 同姓甚 众
,
“
臣 闻股 周 之 王 千 余 岁
封 子弟 功 何 以相 救
,
,
令陛 声 有 海内
,
而 子 弟为 匹 夫
。
,
率 有 日 常六 卿 之 巨
。
无辅拂
,
,
哉 ? 事不 师 古而 能 常久 者
,
非所 闻也
,
”
他从 始 皇 个人 的 利 害关 系 入 手
,
企 图 打 功秦始
皇 恢 复 土 地 占有 分 配 的 旧 制度 秦始 皇 也居 然 有 些 信 服 了 这 种违反 厉 史趋 势 的言 论 也
,
建 立 郡 县 以 集 中统治
,
在 全 国 范围 内统 一
,
法制
一、秦汉文学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 政治经济 中央集权制讲解
秦及两汉文学绪论
三、汉文学概况 1、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
(1)以文学感染力本身为目标的文学样式汉 赋。 (2)文学创作的兴盛 (3)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学活动的文人群 (4)汉代初步出现了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意 识
秦及两汉文学绪论
但汉文学受重视的程度依然是有限 的,并且是受到其他价值观的束缚的。 至少在理论上,文学还没有被承认具有 完全独立和高尚的价值。
秦及两汉文学绪论
2、普及全国的文学样式,和以京师为 中心的全国性的文学网络。
东汉童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 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广 袖,四方全匹帛。”
秦及两汉文学绪论
3、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 汉文学。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 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司马相如:“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 览人物。” (《西京杂记》卷二)
秦及两汉文学绪论
4 、汉代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样式, 为后世文学奠定了重要基础。
汉代形成了五言诗,孕育了七言诗。 汉代在楚辞的基础上吸收先秦其他文学 的成分,形成了新型的辞赋。 汉代文人推进了散文的修辞化 近人刘师培说:“文章各体,至东汉而 大备。”(《中国中古文学史》)
秦及两汉文学绪论
《史记 · 平准书》记述,汉武帝时 代,国家的经济力量十分雄厚:“非 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 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 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 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 食。”
秦及两汉文学绪论
二、秦代文学概况 》 和李斯的《谏逐客书》。
秦及两汉文学绪论
一、秦汉文学的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背景
政治经济: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巩固; 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二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课件教学资料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二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课件教学资料[背景材料]在秦汉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变化,其中包括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为后来的政治稳定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样,这一时期的思想和科技文化发展也为后来的文化传承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问题设置]1.秦汉时期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2.秦汉时期的思想和科技文化有哪些重要的发展?3.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之间有什么关系?[针对问题一的教学资料]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经济时期,特别是农业生产方面的发展。
这一时期,铁器得到广泛应用,并出现了新型农具,如犁、耧等。
同时,水利工程的修建也得到了发展,著名的如都江堰、郑国渠等。
这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幅提升,从而为当时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此外,手工业和商业也在秦汉时期得到了发展。
手工业分为官营和私营两种形式,商业则主要依靠道路和驿站等交通设施进行交易。
同时,货币的使用也得到了普及,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针对问题二的教学资料]秦汉时期的思想和科技文化也得到了重要的发展。
在思想方面,儒家思想成为了当时的主流思想,被广泛接受和推崇。
同时,道家思想、墨家思想等也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发展。
这些思想的传播和发展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科技方面,造纸术、冶铁术、指南针等重要发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和普及。
这些科技的发展为当时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文化方面,秦汉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艺术和哲学等方面的大家和名著。
这些作品不仅代表了当时文化的繁荣,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针对问题三的教学资料]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经济的发展为当时社会的繁荣和稳定提供了基础,从而促进了思想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其次,思想和科技文化的发展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技术手段。
中国古代史—秦汉的政治经济文化
【合作探究】:面对汉丞相位高权重,汉朝皇 帝采取了哪些措施?目的何在? (1)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 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 大事,以削弱相权。(设“中朝”,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原来的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外 朝”。) (2)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选官用官制度
(一)、秦的统一
1、灭六国实现统一
韩赵魏楚燕齐
2、巩固统一
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内容: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②特点: 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 平岭南,开灵渠,设三郡;击匈奴,收 河套,修长城和“直道”;西南夷,开 “五尺道” “焚书坑儒”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述 (1)含义: 包括专制主义(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组织形式) 两个概念。 ◆ 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皇位终身制,世袭制, 个人专断独裁。 ◆ 中央集权: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力集中于 中央,地方没有独立性,必须绝对服从中央。
血缘关系 奴隶社会
官员产生及 世袭、封地 权利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 直属中央 方独立性 职责范围 趋势: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由 统治权 行政管理权 世袭到行政任命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是官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 历史作用 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强和国家的统一 性质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8、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影响:(前期为主) 1、政治: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经济上: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效组织) 民族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形成、巩固、发展。
(例如秦朝: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开创性、 深远)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和经济和思想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 ①政治: 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② 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 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起
秦 朝 灭 亡
刘 邦 攻 入
公 元 前
咸 阳
年
,巨
子鹿
婴之
投战
降
,
主题二 西汉的兴衰 (前202--------公元9年,国祚210年)
建立
恢复和发 展(休养
生息政策) 汉武帝的大一统
衰亡
8
60 119
138
202
前 年 , 西 汉 建 立西秦事世行楚汉战争朝件、、汉昭中之有史宣央后:称中集前的文 景 之 治西权兴大汉汉汉 高 祖 刘 邦、 衰一,建王落统与立莽前年张骞出使西域、王东、阶篡朝汉董仲舒建议设立太学休汉级。统养矛。历一与 匈 奴 三 次 大 战生西盾1称汉 武 帝 派 卫 青 、 霍 去 病息2加汉汉帝、前 年 , 张 骞 第 二 次 出 使 西 域深后朝。文致期。其景,使是中西 域 开 始 正 式 归 属 中 央 政 权之因西中前 年 , 设 西 域 都 护 , 标 志 着,治汉土国较、由地历大西 汉 灭 亡汉盛兼史的武年 王 莽 篡 汉 , 建 立 新 朝 ,转并上历盛衰盛继史。
期 分 裂 的 时 期 三 国 时 期 。
布 灭 亡 , 中 国 历 史 又 进 入 了
年 , 曹 操 次 子 曹 丕 逼 迫 汉 献 帝
让
位
秦汉经济思想之盐铁之论
桓宽(生卒年不详),字次公,汉汝南郡(今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治《公羊春秋》。
宣帝时举为郎,后官至庐江太守丞。
其知识广博,善为文。
著有《盐铁论》六十篇。
《盐铁论》全书分为10卷60篇。
前41篇是写盐铁会议上的正式辩论,自第42篇至59篇是写会后的余谈,最后一篇“杂论”是作者写的后序。
篇各标目,前后联成一气,采用对话文体,以生动的语言真实反映当时的辩论情景,保存了不少西汉中叶的经济史料和丰富的经济思想资料。
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在辩论中所阐述的当时的儒家经济思想,经过《盐铁论》的“推衍”,更为全面系统,形成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思想。
《盐铁论》的作者桓宽,服膺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站在反对桑弘羊的立场,但他把盐铁会议辩论双方的思想、言论比较忠实地整理出来,因而使《盐铁论》这部著作,不仅保存了西汉中期较丰富的经济史料,也把桑弘羊这一封建社会杰出理财家的概略生平、思想和言论相当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成为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特别是西汉经济思想史的一部重要著作。
[1]书中记述,在汉昭帝下诏调集的这次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们提出,盐铁官府垄断专营和“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是造成百姓疾苦的主要原因,所以请求废除盐、铁和酒的官府专营,并取消均输官。
历史上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他们取得统治权力以前和取得统治权力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他们是生气勃勃的,是革命者,是先进者,是真老虎。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他们的对立面,奴隶阶级、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逐步壮大,并同他们进行斗争,越来越厉害,他们就逐步走向反面转化,……——毛泽东御史大夫即桑弘羊,站在封建中央政府的立场,强调法治,崇尚功利,坚持国家干涉经济的政策,对盐铁官营、平准、均输等重大政策措施采取坚决维护的态度,认为它“有益于国,无害于人”,既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以佐助边费”,又有发展农业生产,“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的作用,因而决不可废止。
他在为盐铁官营等政策辩护时,全面地提出了他对工商业的看法。
中国经济思想史(秦汉南北朝)..
《货殖列传》中所记载的著名商人和他们的经商艺术, — 直是后世商人推祟的样板,无论是“与时 逐”,善于因 势利导而在“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的陶朱公范蠡,或是 善于预测市场行情,因 “结驷连骑”地去访问各国,并 得到国宾的待遇,国君与之“分庭抗礼”的端木赐(子贡), 还是“乐观时变”, 重视搜集市场信息,而被同行尊奉 为祖师的白圭, 都是后世商人效法和学习的楷模。在旧 中国,不少商人 常用“陶朱事业”和“端木生涯”作为 条幅高挂在店堂显眼的地方,以表示自己的追求。这都是 《货殖列传》 影响深远的证明。
• 在西汉,最好的时期,根据司马迁的理论,是惠帝、高后 时期,时间由公元前194年至180年。 • 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 君民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 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 食滋殖。 • 这是「善者因之」的最高境界。 文帝时期,连番下诏,劝民归农,这在司马迁来说是 「教诲之」;也即是第三等作法。文帝虽在历史上称为好 皇帝,但用「教诲」的方法,影响并干预人民的经济行为, 并非好事。 武帝时期,实行盐铁专卖及均衡、平准政策,在司马 迁来说,这是与民争利的下策。
3、分配概念
• 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 则役,万则仆,物之理也。 • 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 七十子之徒,赐 最为饶益。颜回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 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 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 后之也。 • 乌氏蠃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缯物,间献戎王。 戎王十倍其偿,予畜,畜至谷量牛马。秦始皇令 蠃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
• 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 家亦不訾。 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 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 为筑女怀清台。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 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第5课 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中职专用】《中国历史》
5、佛教
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西汉
末年传人中国。东汉明帝时,
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至洛阳。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符合当
时民众渴求平等的愿望,并
得到统治者的扶持,逐渐在 社会上传播开来。
河南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老城以东 12千米,始建于东汉, 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现存古迹为元、明、清时所 建。
狩猎出行画像石 (东汉) 陕西绥德县出土。
历史纵横:画像石和画像砖
山东画像石有的表现 渔猎、耕织、战斗、伎乐、 舞蹈,有的表现神话世界、 历史故事、神龙仙怪。
历史纵横:画像石和画像砖
四川画像砖的画面题材也很广泛,包括播种、收割等生产场景,集市、 宴会、游戏等社会风俗场景和官僚车骑出行的场景,还有庭院建筑、室内 陈设等画面。
历史纵横:汉赋、乐府和散文
乐府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 掌管音乐歌舞的机构。
乐府铜钟(秦) 1976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园遗址出土
历史纵横:汉赋、乐府和散文
乐府采集民间诗歌、 编选配乐而成诗集,内容涉 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如 《孔雀东南飞》等。
历史纵横:汉赋、乐府和散文
贾谊
两汉时期的优秀散文作品 众多,贾谊的《论积贮疏》《 过秦论》和晁错的《论贵粟疏 》等,文辞激切,极富文采, 对后代的散文创作影响深远。
三、秦汉文化
②、王充思想 王充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 元气是一种客观的物质。他反 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论, 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人死 不为鬼”。
三、秦汉文化
2、史学 我国史学肇始于先秦时期,是世 界史学的独立发源地之一。两汉 时期,我国史学有很大发展,西 汉的司马迁和东汉的班固是著名 的史学家。
一、秦汉科技
1、造纸术 秦汉科学技术成果丰硕。除发 明、改进造纸术外,还在医学、 数学、天文历法等领域,取得 很大成就。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农业发展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农业发展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不仅在政治、军事方面有深刻的变革,经济政策与农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详细探讨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如何促进了农业发展,以及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可谓是历史上的一大创举,其中对农业的推动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秦始皇采取了重视农业生产的政策,确立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倡导农耕为国家的基础,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福利。
这种政策为秦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汉朝继承发展创造了条件。
其次,秦朝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秦朝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制度,使交易更加便利,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贸易发展。
同时,秦始皇还实行均田制,按照人口进行土地的重新分配,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了农田收益。
此外,秦代还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开垦荒地,提高了土地的开发能力。
这些措施使得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农田面积和粮食产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
在农业发展中,农民是至关重要的一支力量。
秦汉时期,农业是人民的生活和经济生产的基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汉朝时期,皇帝推行“父母官”制度,重视对农民的保护和扶持,在减税赋、进货便宜、优待土地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收入水平。
同时,汉朝还实行土地免费分配政策,使农民有更多的机会拥有自己的土地,从而使他们更加投入农业生产和经营。
农业的发展不仅对农民个体和家庭有着直接的影响,还对整个经济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秦朝和汉朝的统治下,农业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贡献了丰富的物质资源。
农业生产的增长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基础,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同时,农业带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和人口流动,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为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实施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农田均分政策以及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2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课件
3.书法艺术
4.汉赋 (1)特点:气势恢弘、辞藻华丽,反映文人气度和时代 精神。 (2)成就: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 上林赋 张衡的《二京赋》 。 》 ;东汉
[拨云见日 想一想]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 坑儒”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吗? 试 答
提示:是。都是一种思想专制。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孔子的 “儒学”吗? 试 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tep2 综合点——总结升华提能 专题综合 例证法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1.[2017· 河北正定中学期末]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 诸侯以私恩裂地, 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A.“君权神授”思想 C.反专制思想 ) B.“大一统”思想 D.理学思想
提示: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 指经过董仲舒改造,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的 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已经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了。
3.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相比,有哪些不同? 试 答 提示:孔孟儒学的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代
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4.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经济上: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 盐铁专卖、 “算缗”“告缗”等经济政策, 打击私营工商业 者;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 3.文化上:(1)独尊儒术,文化专制:董仲舒以儒家思 想为主, 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某些思想, 为汉武帝加强中央 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 逐步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 流地位。 (2)兴办太学:扩大儒学教育。
试 答
提示:篆书。秦汉瓦当是非常重要的史证资料,对研究 建筑史、文字演变史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秦汉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史稿
秦汉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史稿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加上它们影响的经济现象,是中国经济史上最重要的历史时期。
首先,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是以统一制为基础的。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采取多种税收制度、通行货币,以及推行各种经济活动。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也极具影响力。
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有关经济发展的理论,如墨子、老子、韩非子、孟子等,他们的哲学思想,立足于儒家伦理价值,他们的经济观念,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
最后,秦汉时期的经济发展也是十分迅速的。
两朝时期,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活动,如农业、手工业、贸易等,使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更加繁荣昌盛,社会秩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总之,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而且也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人性论
“人情莫不欲寿,三王生而不伤也,人 情莫不欲富,三王厚而不困也;人情莫不 欲安,三王扶而不危也;人情莫不欲逸, 三王节其力而不尽也。‛
二、货币国定论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 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 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 患。
三、贵粟论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 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 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 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 粟有所泄。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 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 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 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 之本务。
(三)对诸侯的轻重之势
“毋与人以壤”、‚毋授人以财‛可以说 就是同诸侯争轻重之势的一条经济纲领。 在《管子》轻重诸篇关于‚轻重之学‛和 ‚轻重之术‛的论述中,同诸侯进行经济 斗争以争轻重之势的问题,有了更多、更 详尽的发挥。
轻重之学的内容
“轻重之学‛及其主要内容轻重论者认为:封建国 家要直接进入经济活动领域,取得轻重之势,就必须 ‚通于轻重之数‛,即对有关经济变化的一些规律性 的东西有所研究和了解。《管子》轻重诸篇,对‚轻 重之数‛作了十分细致的分析和论述,提出了一系列 的 原理。这些内容就构成‚轻重之学‛。 商品流通方面的轻重之学 财政方面的轻重之学 对外贸易方面的轻重之学
一、“地著论”和“积贮论”
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 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 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 有余,何向而不济?以攻则取,以守则固, 以战则胜,怀柔附远,何招而不至?
二、“禁铜布”,由中央政府统一货币铸造 权
法使天下公得顾租铸铜锡为钱,敢杂以 铅铁为它巧者,其罪黥。然铸钱之情,非淆 杂为巧,则不可得赢;而淆之甚微,为利甚 厚。夫事有召祸而法起奸,今令细民人操造 币之势,各隐屏而铸作,因欲禁其厚利微奸, 虽黥罪日报,其势不止。乃者,民人抵罪, 多者一县百数,及吏之所疑,榜笞奔走者甚 众。夫悬法以诱民,使入陷阱,孰积于此! 曩禁铸钱,死罪积下;今公铸钱,黥罪积下。 为法若此,上何赖焉?
——摘自《史记》
二、陆贾的经济思想
他的经济思想主要在于同汉初“休养生息” 政策相适应的崇俭黜奢消费思想。
第一,他主张‚稀力役‛。 第二,他主张‚应之以俭‛。 第三,他主张‚杜欲绝情‛。
2、青年思想家——贾谊的经济思想
一、关于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 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
轻重之势的内容
轻重之势,指的是一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支配 作用的地位和威势。轻重论者认为,中央集权的封 建政权如能掌握了这种‚势‛,就能够‚以轻重御 天下‛,不需直接的暴力强制就可使全国百姓不得 不听凭驱使:‚善为天下者,毋曰使之,使不得不 使;毋曰用之,用(使)不得不用。‛。 轻重之势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对广大人民的 轻重之势,第二、第三则是对‚富商蓄贾‛和‚诸 侯‛(《管子》轻重诸篇中所提到的梁、赵、宋、纪、 楚、越、代、衡山等)的轻重之势。
经典思想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 ‘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 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 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 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 (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 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 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 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 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
二、《管子》的经济思想
经典思想 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 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 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养,隘其利途,故予 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 凡将为国,不通于轻重,不可为笼以守民;不能 调通民利,不可以语制为大治。
轻重之势 轻重论 轻重之学 轻重之术
秦汉经济思想
主要内容
1.无为经济思想的奠基者——陆贾的经济思想 2.青年思想家——贾谊的经济思想 3.贾山“钱者,亡用器”的货币思想 4.晁错的经济思想 5.西汉经济思想从无为向有为的转化——《管子》和轻重论 6.汉代儒家大师——董仲舒的经济思想 7.“善因论”:经济自由思想的高度概括——论司马迁的经济思 想 8.古代经济思想发展的重要转折点——盐铁会议和《盐铁论》 9.贡禹的经济思想 10.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怪胎——论王莽的改革思想 11.大地主阶级既得利益的早期批判者——论王符的经济思想 12.对东汉后期豪强地主的无情批判——论荀悦、仲长统的经济 思想
1、无为经济思想的奠基者 ——陆贾 一、关于陆贾
约前240~前170,西汉政治家、文学家。
二、陆贾的经济思想
一、关于陆贾
据《史记》记载,陆贾一生所做的事情主要有四件:
一是为刘邦出使南越,劝说南越王赵佗(tuo)去帝号,向刘邦 称臣。 二是劝说刘邦读《诗》、《书》,使其明白“逆取顺守”、 “文武并用”的道理。 三是在吕后专权、刘氏天下岌岌可危的时候,劝说丞相陈平与 太尉周勃捐弃前嫌团结一致,从而为日后平定诸吕之乱奠定 了基础。 四是为汉文帝再度出使南越,劝南越王赵佗第二次去帝号,恢 复与汉王朝的臣属关系。
二、贾谊的经济思想
Hale Waihona Puke 经典思想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 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 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 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 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 固。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 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一)对广大人民的轻重之势 在这三种轻重之势中,基本的、主要的是 对广大人民的轻重之争。汉代轻重论者把能 否取得对广大人民的轻重之势看作是‚以轻 重御天下‛的关键,强调‚民重则君轻,民 轻则君重‛。 第一、‚民富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 也‛。做到‚调通民利‛。 第二、 ‚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 之在君‛。做到‚为笼以守民‛。
关于对外贸易方面的轻重之学
包括两个原理: 第一,‚斗国相泄‛,意思是互相斗争着的国家 争夺重要物资。 通过‚守‛和‚泄‛而掌握、垄 断了重要物资的国家,就能在经济上并进而在政 治上支配别的国家,取得对别国的轻重之势。 第二,‚因天下以制天下‛。 实际上是一种破坏别 国经济从而在政治上控制、支配别国的阴谋。不 过,这种阴谋是通过对外贸易的渠道进行的,而 且总是借助于轻重政策的两个基本工具——货币 和谷物来进行的。
第二组原理是对货币、谷物和其他商品的轻 重关系的认识,这也包括两个相联系的原 理: 1、‚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粟 重黄金轻,黄金重而粟轻‛;‚谷重而万 物轻,谷轻而万物重‛。 2、‚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民 之通施也。‛
关于财政问题的轻重之学
包括三个原理: 第一,国家从人民取得财政收入,要尽可能采取隐 蔽的、不易察觉的方式。轻重论者把这一要求概 括为:‚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 第二,取得和增加财政收入,要使其不致破坏生产 力。 第三,取得财政收入,要采用容易征收、不易逃避 的方式。用轻重论者的术语说,叫作‚服藉‛。
二、晁错的经济思想
经典思想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 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 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 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 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 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 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 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 责者矣!
• 法钱的概念:‚又民用钱,郡县不同;或
用轻钱,百加若干;或用重钱,平称不受; 法钱不立,吏急而一之乎,则大为烦苛, 而力不能胜;纵而弗呵乎,则市肆异用, 钱文大乱。‛ • ‚奸钱日繁,正钱日亡‛ :货币流通中劣 币(奸钱)驱逐良币(正钱)的规律。
三、崇俭的消费思想
“今民卖僮者,为之绣衣丝履偏诸缘,内之闲 中,是古天子后服,所以庙而不宴者也,而庶人 得以衣婢妾。白糓之表,薄纨之裹,緁以偏诸, 美者黼绣。是古天子之服,今富人大贾,嘉会召 客者以被墙。古者以奉一帝一后而节适,今庶人 屋壁得为帝服倡优下贱,得为后饰;然而天下不 屈者,殆未有也。‛ “夫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欲天下无寒,胡 可得也?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欲天下无饥, 不可得也。饥寒切于民之肌肤。欲其无为奸邪, 不可得也。国已屈矣,盗贼直须时耳。 ”
(二)对富商蓄贾的轻重之势
第一,认为商人尤其是大商人不支持中央集权封建国 家:‚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 贾,百乘之国必有百金之贾,非君之所赖也‛。这和 《史记· 平准书》所说的‚财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 是差不多的说法。 第二,认为商人兼并农民:‚蓄贾游市,乘民之不给, 百倍其本‛,使‚贫者失其财‛、‚农夫失其五谷‛, 破坏封建主义的基础,影响社会秩序。也正如晁错所 言:‚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 已贫贱矣。‛ 第三,大商人以其财富支配、役使一部分贫民,使国 家不能直接支配这些贫民的生计,用轻重论者的话说 就叫作‚民下相役‛而不‚累(系)于上‛。国家对广 大人民的轻重之势就被限制和削弱了。
3、贾山“钱者,亡用器”的货币思想
钱者,亡用器也,而可以易富贵。富贵 者,人主之操柄也,令民为之,是与人主 共操柄,不可长也。
4、晁错的经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