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知识要点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知识要点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知识要点1、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1)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他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2)感知觉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

2、研究婴儿感知觉经验的方法:(选择)视觉偏好法(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偏好哪一种);习惯化方法(测量婴儿感知觉能力最普遍的方法,反复呈现刺激物,使得婴儿对刺激物越来越熟悉,直到对刺激物不再做出反应。

去习惯化:即婴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化后,随着另一个新刺的出现,反应又会增强,习惯化便立刻消失的现。

);诱发电位法(给婴儿呈现一种刺,激励其看到刺激时脑电波的变化);高振吸吮法(分析婴儿的吸吮动作,研究其对感知环境的反应)。

3、出生后3周,婴儿能将视线集中在物体上;出生2个月的婴儿能够追随水平方向移动的物体;出生3个月的婴儿能追随物体做圆周运动。

4、视敏度是指视觉精确地辨别细微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5、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

颜色视觉与颜色的三个特性有关,即颜色的明度、色调、饱和度。

(选择)6、触觉:是皮肤受到机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是皮肤感觉和运动觉的联合。

7、婴儿一出生就表现出明显的味觉偏爱。

8、知觉大小恒常性:是指不管物体离眼睛距离多远,及其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变化如何,都能够认识到物体的大小尺寸不会变化的能力。

9、从4岁开始,幼儿区别各种色调细微差别的能力才逐渐发展。

5岁儿童不仅注意到色调,而且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

10、婴儿的视觉偏好:喜欢轮廓清楚的图形、喜欢有环形和有条形的图形、喜欢同心圆的图形多于非同心圆的图形、喜欢较复杂的图形多于较简单的图形、喜欢人脸多于其他图形、喜欢正常的人脸,不爱看眼鼻嘴位置歪曲的人脸。

11、婴儿的形状知觉发展很快,3岁儿童基本上已能正确地找出相同的几何图形。

3个月的婴儿会区分能抓握的物体和不能握住的过大物体。

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上下、前后、左右,通常3岁儿童仅能辨别上下方位,4岁儿童开始能辨别前后方位,5岁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岁儿童虽然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4个方位,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辨别仍未达到完善。

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点)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大脑发育迅速,好奇心和探索欲强烈,语言、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发展。

2.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受到遗传、环境、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家庭、幼儿园、社会环境等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3.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如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低级到高级等。

这些规律为我们教育引导儿童提供了依据。

二、学前儿童认知发展1. 感知觉发展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迅速,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认知能力逐渐提高。

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等。

2. 记忆力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表现为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教育者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提高儿童的记忆力。

3. 思维发展学前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如分类、比较、推理等。

4. 语言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关键期在36岁,教育者应抓住这一时期,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学前儿童情感发展1. 情感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的情感丰富而脆弱,他们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教育者要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2. 情绪调节能力学前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逐渐提高,教育者应教会他们如何表达和调节情绪,以促进心理健康。

3. 亲社会行为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表现为关爱他人、合作、分享等。

教育者要通过榜样示范、情境体验等方式,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1. 自我意识发展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能力、性格等方面。

教育者要引导儿童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心。

2. 同伴关系发展3. 规则意识与道德观念学前儿童开始理解和遵守社会规则,教育者要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和道德观念,为他们的社会化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特点及规律。

2. 掌握促进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教育方法。

3. 提高教师对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观察和指导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感知觉的定义及分类。

2.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3. 感知觉发展的影响因素。

4. 促进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教育策略。

5. 感知觉发展障碍及干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知觉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探讨感知觉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策略。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感知觉发展障碍及干预方法。

4. 实践操作法:设计感知觉发展活动,进行实际操作。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2. 课件:感知觉发展相关图片、视频等。

3. 活动材料:感知觉发展活动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引发学生对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思考。

2. 讲解:讲解感知觉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特点,分析感知觉发展的影响因素。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讨论感知觉发展的教育策略。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感知觉发展障碍及干预方法。

5. 实践活动:设计感知觉发展活动,进行实际操作。

6.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六、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3. 实践活动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能力和对感知觉发展策略的应用。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2. 网络资源:有关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研究报告、教育文章等。

3. 视频资源:有关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实验、教学案例等。

4. 活动材料:感知觉发展相关教具、玩具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讲解感知觉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特点。

第2周:分析感知觉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策略。

第3周:案例分析,讨论感知觉发展的教育策略。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
(三)观察的全面性
儿童观察的全面性较差,很难获得关于事物的 完整认识。
(四)观察的深刻性
儿童观察的深刻性不够,只注意到事物外在的联系和表面特征,难以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一)激发观察的兴趣
教师应该选择幼儿能够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思考。
(二)做好观察的准备
明确目的与任务。
(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发展
1.触觉
触觉是婴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
2.嗅觉
在进化早期具有重要的保护生存、防御危险的价值。
新生儿出生后即已有了嗅觉反应。
3.味觉
味觉是新生儿最发达的感觉。
新生儿的味觉敏锐,能辨别不同的味道。
对甜味表现出偏好,4个月开始偏爱咸味。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生发展
(一)空间知觉的发生发展
授课课题
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授课
形式
理论实践教学
教学目标
1.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2.理解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3.懂得如何培养和促进学前儿童的观察力
教学重点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利用学前儿童感知觉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理论讲授
媒介:多媒体课件
2.感受性的变化
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感受性会出现暂时提高或降低的现象,这就是感受性的变化。
感受性的变化有几种情况:
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相互作用 4.联觉
(三)知觉的分类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对对象大小、形状、立体和远近等的知觉。一般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实现。
2.时间知觉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

1. 了解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2. 掌握感知觉训练的基本方法,提高儿童感知觉能力。

3. 培养教师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关注和引导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特点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方面的发展感知觉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2. 影响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因素生理因素:如年龄、性别等环境因素:如教育、文化等遗传因素:如家族遗传等3. 感知觉训练的基本方法感觉统合训练: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提高儿童感知觉整合能力游戏法: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锻炼儿童的感知觉能力情境教学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儿童的感知觉发展4. 感知觉训练在教育中的应用日常生活教育:通过日常活动,培养儿童的感知觉能力专业课程设置: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设计相应的感知觉训练课程5. 教师在儿童感知觉发展中的作用观察与评估:了解儿童的感知觉发展水平,为教学提供依据引导与支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儿童必要的引导和支持,促进感知觉发展1. 讲授法:讲解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训练方法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讨论儿童感知觉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感知觉训练的应用和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分享心得体会。

4. 实践活动法:设计感知觉训练活动,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员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活跃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员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及提出的解决方案。

3. 实践报告:评估学员设计的感知觉训练活动的创新性、实用性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如《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

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3. 案例库:收集各类儿童感知觉发展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4. 感知觉训练器材:准备各类感知觉训练器材,如拼图、沙盘、益智玩具等。

5.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论文、资讯,丰富教学内容和视角。

学前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

学前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

学前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一、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学前儿童在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方面的心理发展。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认知发展规律:1.感知觉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感知能力逐渐发展,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年里,儿童对世界的感知逐渐从模糊的、混沌的整体向更加清晰、具体的方向发展。

2.记忆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他们的记忆从无意识、机械记忆逐渐向有意识、理解记忆过渡。

儿童开始能够回忆和再认之前的事件,并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信息分类和编码。

3.思维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思维方式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

他们开始能够对事物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但仍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或行动来理解和思考问题。

4.想象的发展:想象是指创造新的形象或情境的能力。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想象从简单的、模仿性的形象逐渐向更丰富、有创造性的形象发展。

他们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表现一些创造性的行为。

二、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是指学前儿童在情感表达、社会认知和社交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以下是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规律:1.情感表达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情感表达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

他们开始能够体验和表达更多种类的情绪,如高兴、悲伤、愤怒等,并开始理解这些情绪的原因和结果。

2.社会认知的发展:社会认知是指儿童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和理解。

在学前阶段,儿童开始能够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并开始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

3.社交技能的发展:学前儿童逐渐发展出与人交往的能力,包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解决冲突、合作游戏等。

他们开始理解并遵守一些简单的社交规则,如轮流和分享。

三、动作和身体发展动作和身体发展是指学前儿童在大肌肉运动和精细动作方面的能力发展。

以下是动作和身体发展的主要规律:1.大肌肉运动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跑、跳、平衡等大肌肉运动能力逐渐提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 展
感知觉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和 理解。本章将深入探讨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各个方面,包括发展阶段、影响因 素、促进方法和实际应用案例。
感知觉的定义和重要性
感知觉是学前儿童通过感受和理解来获取信息的过程。它对儿童的认知、语 言和社交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促进感知觉发展的方法
1 提供多样的刺激
给予儿童丰富多样的感 知刺激,如触摸、听力 和视觉刺激,以促进他 们的感知觉能力。
2 创造有趣的体验
通过创造有趣的活动和 体验,激发儿童的好奇 心和探索欲望,从而促 进他们的感知觉发展。
3 提供适当的挑战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能力 水平,提供适当的感知 觉挑战,帮助他们逐步 提高感知觉的能力。
感知觉的发展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部分。通过深入了解感知觉的定义、 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和促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和引导学前儿童的感 知觉发展。
感知觉发展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儿童的感知觉发展受到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的影响。提供丰富的刺激和经验可以促进感知 觉的发展。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感知觉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可能会继承特定的感知觉能力,如对音乐、颜 色或形状的敏感性。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环境对感知觉发展产生着影响。例如,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对颜色、形状和模式有 不同的偏好。
感知觉的发展阶段
1触觉Biblioteka 发展婴儿时期,触觉是感知觉的首要形式,通过接触探索周围物体。随着年龄增长, 触觉能力逐渐细化和提高。
2
听觉的发展
婴儿能听到声音并对其作出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能逐渐分辨声音的来源 和区分不同的声音。

第二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二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知觉特性:
知觉选择性 知觉理解性 知觉整体性
知觉永久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一、形状知觉的发展 视觉偏好:婴儿对复杂的图形注视 时间更长 形状知觉发展的特点:

1.形状辨别能力逐渐增强 2.开始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并逐渐掌 握名称 3. 幼儿掌握形状的难易顺序:圆形 - 正 方形 - 半圆形 - 长方形 - 三角形 - 八边形 - 五 边形-梯形-菱形
二、深度知觉的发展
定义:是对自身与物体间距的感知。 6个月的婴儿已具备深度知觉的能 力。
吉布森的视觉悬崖实验
三、方位知觉的发展 方位知觉:是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感 知。
3岁幼儿辨别上下 4岁幼儿辨别前后 5岁幼儿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7-9岁的儿童掌握以外部物体为基准的左右 6-7岁是儿童掌握左右概念发展最快的阶段
感觉和知觉概述
一、感觉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 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的反映。
适宜刺激:能够引起感受器反应
的刺激。
视觉(视网膜)
外部感觉 听觉(耳蜗) 味觉(味蕾) 嗅觉(鼻上部粘膜) 触觉(皮肤)
Hale Waihona Puke 运动觉(肌肉、神经)内部感觉 平衡觉(前庭、半规管) 机体觉(内脏的神经细胞、皮 肤)
感觉轰炸: 指向儿童提供过多、过强、过 杂、过长时间的感觉刺激,造成儿 童感觉疲劳和抑制的不良情形。
幼儿知觉的发展
感觉和知觉概述
二、知觉
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 反映。
空间知觉:反映物体大小、方位、距离、 形状知觉 物体知觉 时间知觉:反映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
顺序性、速度的知觉。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物体接触手掌时就握住不放,甚至可以悬挂起来。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
差异的能力。即一般所谓视力。 这种反射可能也是种系发生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与个体在母体内的液态环境有关。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触觉反应,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等等,都可以说是触觉的表现。 4-8月表现出喜欢亮度大,而不喜欢暗色; (三)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喜欢光波长的“温暖色”,不喜欢“冷淡色”。
种探索手段。
问题
“小朋友的手有四两糖”,为什么幼儿总是喜欢 咬手指等物品呢?
扩展知识:口唇期(弗洛伊德)
三、手的触觉探索
• (一)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
• (二)视触的协调
• (三)听觉和触觉的协调: 婴儿期也已经出现听觉和 触觉的协调。
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
• 一、视敏度的发展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或综合)的反映。
一、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
• (一)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 • (二)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 • (三)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 (四)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 • (五)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
二、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
• (一)原始的感知阶段 • (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 (三)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
• (二)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

幼儿期,儿童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继续
发展。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更主要在于颜色视觉
与掌握颜色名称的联系。
• 红、白、黑、黄、绿、蓝、橙、紫
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知觉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知觉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3-6岁)的知觉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 多感官参与:学前儿童在感知世界时,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以获取全面的感知经验。

2. 感知的综合性:学前儿童开始将多个感官输入整合起来,形成更完整的感知和认知。

他们能够同时利用视觉、听觉等感官信息,建立起物体、人物和环境的整体认知。

3. 注意力和集中力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逐渐发展,能够更长时间地专注于感知任务,更好地过滤干扰信息,并集中注意力于感兴趣的对象或活动上。

4. 平面视野逐渐增大:学前儿童的视野逐渐扩展,能够注意到更广阔的视觉范围,不再局限于狭窄的焦点,而是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和物体。

5. 触觉和运动发展:学前儿童通过触摸和运动来感知世界。

他们喜欢用手触摸和探索物体的形状、质地和温度,并通过运动探索空间、距离和方向等概念。

6. 形状和颜色辨识:学前儿童开始学习辨识和命名物体的形状和颜色,能够将视觉输入与语言表达相结合,逐渐形成概念的建构。

7. 感知细节和整体:学前儿童开始注意和辨识物体的细节,并将细节整合成整体形象。

他们能够注意到细微的差异,如大小、形状和位置等。

这些特点反映了学前儿童在感知发展方面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世界的感知和经验积累,他们逐渐建立起对物体、人物和环境的认知,为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的发展 (一)视觉集中:
视觉集中是指儿童将视觉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现象 。新生儿的视觉调节 机能较差,儿童集中的视觉活动还未形成。大约从出生后的第3周起, 新生儿开始具有了视觉集中现象随着儿童的视觉机能日趋完善,视觉集 中的时间和空间距离都逐渐延长。 (二)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视觉精确地辨别对象形状和大小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 视觉敏度是依靠眼球晶状体的变化来进行调节的。幼儿期的儿童的视敏 度持续发展。在正常视力之外,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常见 病。 (三)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指视觉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 一般认为,3、4个月的乳儿才开始具有最初的颜色视觉,具备了辨别彩 色与非彩色的能力。婴儿期的儿童开始能够正确辨别各种基本的颜色, 到了幼儿期,儿童区别颜色细微差别的能力逐步提高。
二、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趋势
(一)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
儿童年龄越小,感知的目的性就越差,随着年龄的 增长,需要、兴趣等逐步发展起来 ,感知觉活动的 有意性逐步增强。
(二)从冲动性向思考性发展
婴幼儿的感知觉常常伴随着较大的冲动性,但随着 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感知觉向着思考性的方向发展 。
图形配对测验的结果发现,儿童年龄越小,与标准 图形配对所花的时间越短,而且错误也越多。
儿童早期就具备了对物体形状和几何图形的分辨能力。美国心理学家范 茨通过设计“注视箱”发现儿童对各模式注视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复 杂程度越高的图形,注视的时间越长。
范茨的注视箱
一分钟测验中平均注视的时间(秒)
(二)大小知觉 大小知觉是个体对外界物体大小的反映。国内国外研究表明 儿童大小知觉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趋势。
第一阶段(5~7岁):儿童比较固定化地辨认自己的 Nhomakorabea左右方位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 织和解释的过程。例如,看到一个苹果,听到一首歌曲,闻到花香等,这些都是知觉现象。
(二) 感觉的基本规律
1.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2)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2. 感受性的变化规律
(1) 感觉适应 (2) 感觉对比 (3) 感觉的相互作用 (4) 感受性的发展 (5) 感官的补偿作用
三、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 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的发展
研究表明,儿童先认识客体的个别部分(4、5岁),然后开始看见整体 部分,但不够确定(6岁)。接着既能看到部分又能看到整体,但不能把整 体和部分结合起来(7、8岁)。最后一个阶段,儿童一眼就能看出部分和整 体的关系,实现了二者的统一(8、9岁)。埃尔金德和凯格勒通过实验证明 了上述观点,他们给195名5—9岁的儿童看一些图片(见图4-7),并让儿 童说出看到了什么,它们看起来像是什么。如果儿童在观察图片时,漏看了 部分或漏看了整体,就再问他: “你看还有别的什么?”
实验时,每个孩子(36名6个半月至14个月的婴儿)都被放在视崖的中间板上,让孩子的 母亲分别在“浅滩”和“悬崖”两边招呼孩子。36名婴儿中有27名愿意从中央板爬过 “浅滩”来到母亲身边,只有3名“冒险者”爬过悬崖。大多数婴儿见到母亲在悬崖一边 招呼时,不是朝母亲那边爬,而是朝离开母亲的方向爬,还有一些婴儿哭叫起来。
(三) 味觉、嗅觉的发生发展
1. 味觉的发生发展 2. 嗅觉的发生发展
(四) 触觉的发生发展
1. 触觉的产生 2. 口腔触觉 3. 手的触觉
(五) 痛觉的发生发展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是很低的。国外有人做过对新生儿的痛觉测查,他们用针去刺新生 儿最富有感受性的区域——鼻、上唇和手,结果表明未足月的新生儿,对极强的刺激都没有 不愉快的表现,即可能是感觉不到痛。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掌握课程的结构和教学方法。

1.2 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概述解释儿童感知觉的定义和重要性。

探讨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第二章:感觉和知觉的基本理论2.1 感觉的基本理论介绍感觉的定义和分类,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解释感觉机制和感觉处理的基本过程。

2.2 知觉的基本理论介绍知觉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空间知觉、形状知觉、颜色知觉和运动知觉。

解释知觉机制和知觉处理的基本过程。

第三章: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影响因素3.1 遗传因素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影响探讨遗传因素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3.2 环境因素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影响探讨环境因素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包括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交环境。

3.3 教育因素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影响探讨教育因素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包括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

第四章:儿童感知觉发展的评估和干预4.1 儿童感知觉发展的评估方法介绍常用的儿童感知觉评估方法,包括观察法、测试法和问卷调查法。

4.2 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干预策略探讨针对儿童感知觉发展问题的干预策略,包括教育干预、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

第五章: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教育实践5.1 感知觉发展的教育目标确定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5.2 感知觉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活动介绍适合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活动,包括游戏、故事、手工和音乐。

5.3 感知觉发展的教育实践案例提供一些感知觉发展的教育实践案例,供教师参考和借鉴。

第六章:视觉发展6.1 视觉发展的基本理论探讨视觉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

介绍视觉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6.2 儿童视觉发展的阶段和特点阐述儿童视觉发展的阶段,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前期。

分析各个阶段视觉发展的特点和变化。

6.3 促进儿童视觉发展的教育实践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儿童视觉发展。

介绍适合儿童视觉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活动。

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PPT课件

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PPT课件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概述
2、知觉的分类,根据知觉对象不同,可以分为: (1)空间知觉:对物体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
的知觉。 (2)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4)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
-
14
-
15
-
26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

弱视的特征及其治疗:治疗最佳期3-5岁。
❖ 要注意到幼儿期儿童视敏度发展的特点,来为他们创造
合适的学习条件。例如:在制作教具和图片时对于年龄小的
幼儿,文字图片要大些。
3、颜色视觉:指视觉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
新生儿最愿意听母亲的声音;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爱听 高音调的声音。
-
30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听觉
❖保护婴幼儿的听力是很重要的。学前教育机构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减少噪声,保护儿童的健康。 (2)及时发现孩子听力方面问题。
-
31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皮肤觉
三、皮肤觉的发展:包括触觉、温度觉和痛觉。 (一)儿童触觉的发展 ❖儿童从出生时就有触觉反应,许多种天生的无条件反射,也都有触觉参加,
的鸟儿正在吱吱地叫个不停。她打开窗户,一阵微风
吹来,使她感到凉爽极了。她尽情地吸了几口清新的
空气,似乎嗅到了一股花香,便猜想这花香大概是从
不远处的花园里吹来的。她还记得,花园里有许多花,
现在也许已开花儿了。今天休息,她很高兴,便在脑
子里盘算着今天如果去花园玩儿,该多么惬意啊!她
很喜欢花,已有好多天没有去花园了,应该去一下。

第二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PPT课件

第二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PPT课件

8/2/2024
知觉的理解性
22
8/2/2024
一、形状知觉的发展
视觉偏好:能力逐渐增强
2.开始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并逐渐掌 握名称 3. 幼儿掌握形状的难易顺序:圆形-正方 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23
2个月与9个月,是婴儿自我效能 感发展的两个高峰。
32
8/2/2024
感觉剥夺与感觉轰炸
33
8/2/2024
感觉剥夺实验
34
8/2/2024
1954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在加拿大的麦克 吉尔大学进行了首例感觉剥夺实验研究。他们在 付给大学生每天20美元的报酬后,让他们呆在缺 乏刺激的环境中。具体地说,就是在没有图形知 觉(让被试戴上特制的半透明的塑料眼镜),限制 触觉(手和臂上都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袖头)和听 觉(实验在隔音室里进行,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 嗡声代替其听觉)的环境中,静静地躺在舒适的帆 布床上。当时大学生打工一小时大约只能挣50美 分,这让很多大学生都跃跃欲试,认为利用这个 机会可以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论文、课程计划。 但结果却令很多人大跌眼镜:没过几天,志愿35者 们就纷纷退出。
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 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 力。即一般所谓视力。
2岁左右,婴儿的视敏度接近成人
11
8/2/2024
2、视觉集中: 在出生时,新生儿视觉机能调节较差 两个月时才能改变焦点, 四个月时才能像成人那样改变晶体的
形状,以看清不同距离的客体。
12
8/2/2024
3.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
8/2/2024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认知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 展

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

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

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是指孩子在早期阶段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的逐渐形成和发展过程。

感知觉是儿童认知能力的基础,对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分别是感觉期、认知期和概念期。

在感觉期,学前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和处理外界的感觉刺激。

他们开始注意到周围的声音、光线、颜色等感觉信息,并逐渐学会区分不同的感觉刺激。

他们会通过触摸、品尝、嗅闻等方式来感知和认识世界。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触摸不同的物体来感知它们的质地和温度,通过嗅闻花朵的香气来认识不同的花种。

在这个阶段,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还比较简单,主要是在感觉刺激的基础上建立起对事物的感知。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逐渐进入认知期。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能够将感知到的信息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联系,形成更深入的认知。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和解释事物。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观察一只鸟儿飞翔的方式来认识鸟类的特点和行为习惯。

此外,学前儿童在认知期还会逐渐形成对事物的分类和排序能力,能够将事物进行归类和顺序排列。

例如,他们可以将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分类,或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学前儿童进入概念期。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具备抽象思维能力,能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普遍的规律和概念。

他们能够通过推理和思考来解决问题,并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则。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颜色的花朵,理解颜色的概念;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理解形状的概念。

在概念期,学前儿童的感知觉能力已经相对成熟,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总结起来,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经历了感觉期、认知期和概念期三个主要阶段。

在感觉期,他们主要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和处理外界的感觉刺激;在认知期,他们能够将感知到的信息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联系,形成更深入的认知;在概念期,他们具备了抽象思维能力,能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普遍的规律和概念。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练习题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练习题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练习题导言: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各项感官能力正在迅速地发展和成熟,因此提供给孩子们一些刺激和发展感知觉的练习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对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觉能力的锻炼,可以帮助儿童提高他们的感知觉水平,从而有助于他们日后学习和生活的全面发展。

一、视觉练习题:1. 观察和辨别颜色:给孩子准备一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片,让他们根据纸片的颜色将其分类或把相同颜色的纸片放到一起。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对颜色的辨别能力。

2. 图案辨认:给孩子展示一些简单的图案,然后让他们试图复制这些图案。

例如,可以用乐高或拼图游戏来进行图案辨认练习。

这样的练习可以促进孩子们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视觉记忆游戏:给孩子准备一些物品或图片,展示给他们一段时间后将其遮住,然后要求他们回忆并说出被遮住的物品或图片的细节。

这样的练习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二、听觉练习题:1. 听音识字:播放一些单个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让孩子们根据听到的声音尽快把正确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写出来。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和识字。

2. 听音找图:给孩子播放一些动物或物品的声音,然后让他们根据听到的声音找出对应的图片。

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听觉辨别能力和对事物的联想能力。

3. 听故事和回答问题:给孩子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然后提问相关的问题,要求孩子回答。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触觉练习题:1. 探索材质:给孩子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物品,例如棉花、纸张、塑料等,让他们触摸这些物品并用言语表达物品的触感。

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触觉敏感性和描述能力。

2. 盲目辨物:让孩子闭上眼睛,用手触摸一些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品,然后让他们通过触摸来辨认物品是什么。

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触觉辨别能力和注意力。

3. 绘画和手工制作:让孩子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用手触摸颜料、纸张、黏土等材料,并发挥创造力进行艺术创作。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一、学前儿童的视觉发展说到孩子的感知觉,第一时间肯定是得提到视觉了。

毕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啊!一个小宝宝刚出生的时候,眼睛可不怎么好用,最多能看到1020厘米远的东西,这距离刚好能看清妈妈的脸。

要是妈妈躲在远处,那简直就是“隐形人”。

这时候,宝宝主要靠其他感觉来了解这个世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视觉能力逐渐提高,大概到6个月的时候,宝宝能看得更清楚,颜色也能分辨得出来,最初看见红色和绿色会特别兴奋,真的是“看到心都暖了”。

那时候,他们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切都变得新鲜又有趣。

再过一段时间,孩子的视力越来越敏锐,眼睛的协调性也变强了,开始学会“追”物体了。

看到移动的小球,他会伸手去抓,不仅学会了“看”,还开始了“动”。

孩子们眼中的世界,也变得越来越五彩斑斓,仿佛一张张动人的画卷在他们眼前展现出来。

二、学前儿童的听觉发展接着说说听觉,这个也不容小觑哦!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就能听到外面的声音了。

妈妈说话的时候,他们可能还会有些微微的反应,尽管那时他们的耳朵还没有完全发育好。

到了出生后,宝宝的听觉开始飞速发展,一开始,他们对声音的辨别能力不是很强,尤其是那些复杂的音调或者小声的声音,他们听不太清楚。

你可能觉得,怎么孩子这么小,声音这么大,为什么不害怕呢?婴儿听到的世界,是模糊而充满混响的,像是身处一个超大的回音室,反应也比较慢,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能够识别不同的声音来源,到一岁左右,宝宝对父母的声音特别敏感。

如果爸爸妈妈一开口,他们就像是听到了“呼叫令”一样,马上转过头来,尤其是他们听到自己的名字,那眼睛一亮,仿佛世界突然安静了,所有的注意力瞬间集中。

孩子的听觉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直到三岁左右,他们才会对声音有比较精准的分辨力。

像什么狗叫、猫叫,甚至是电视里的某个广告,他们都能辨别得一清二楚,真是“小大人”了!三、学前儿童的触觉发展再来说说触觉,这也是孩子感知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幼儿的颜色视觉?
(二)听觉
1、胎儿的听觉 2、新生儿的听觉
新生儿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区分声音的 高低、强弱、品质和持续时间,新生儿喜 欢听柔和的、高音调的声音。 3、婴幼儿的听觉
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儿 童的听力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12—13 岁以前,儿童的听觉感受性一直在增长,成 年以后,听力逐渐有所降低。
第二课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 (一)视觉的发展 1、视敏度——俗称视力,是指精确辨别细致
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物体的能力。
思考:眼睛的哪部分组织负责调节视力的高低?
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视敏度在不断提高。 5岁是视敏度发展的转折期。 • 如何知道儿童的视力情况呢?
如 何 预 防 幼 儿 近 视 ?
• 观察力:是指分辨事物细节的能力,是智力的 组成部分
• 请你观看录像,思考:幼儿观察事物时具有什 么特点? 1、观察方法的发展; 2、观察目的性的发展; 3、观察时长的发展; 4、观察细致性的发展; 5、观察概括性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及感知规律 在教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应用
• 根据你所查找的资料来谈谈有何方法? • 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 2、激发观察的兴趣; • 3、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3、大小知觉
• 大小知觉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的协同活 动实现的,视知觉起主导作用。
思考:幼儿的大小知觉发展的趋势?
• 2.5岁—3岁是孩子判别平面图形大小能力急 剧发展的阶段。
• 4—5岁幼儿在判别立体实物的大小时,要 借助触摸才能确定
• 6—7岁幼儿借助于经验可以单凭视觉判定 立体实物的大小。
按照一定顺序去观察,从整体到部分、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表及里等; 4、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作业
1、名词解释 视敏度 时间知觉 观察力
2、简述幼儿颜色视觉发展的特点。 3、简述幼儿空间知觉的发展趋势。 4、简述幼儿形状知觉发展的趋势
3、深度知觉: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知 觉。
• 幼儿能够分清他们所 熟悉的物体或场所的 远近,但对于比较广 阔的空间距离,他们 还不能正确认识。
• 幼儿的深度知觉发展 受他们的经验影响比 较大。
如何促进幼儿深度知觉的发展?
• 1、将幼儿带到大自然或现实生活 情景中有目的地观察,使他们亲自 体验到物体的实际大小与远近之间 的关系;
如何思保考:护如幼何儿保的护听幼儿觉的?听觉?
(1)减少噪声,加强对幼儿的教育与 活动的组织。
(2)注意“重听现象”
(3)注意耳部的清洁 与保健。
(三)触觉
• 口腔的触觉 手的触觉
思考:“动口不动手” 的教育方式好不好?
(四)痛觉的发展
•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 是很低的。随着年龄 增长,痛觉感受性提 高。
幼儿初期(3岁左右):能辨别上下 幼儿中期(4岁左右):能辨别前后 幼儿晚期(5岁左右):以自身为中心辨
别左右;7岁以后能以他人为 中心辨别左右。
思考:如何促进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
1、幼儿园老师帮助幼儿认识方位时,要和实物对应 起来
2、幼儿园老师排练体操、舞蹈动作时要做“镜面示 范”
• 2、形状知觉 • (1)婴儿的形状知觉 • (2)幼儿的形状知觉 • 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认有先有后,
• 2、引导幼儿结合动作练习自测。
(二)时间知觉的发展
• 由于时间的抽象性特点,幼儿知觉时间 比较困难。
• 请你默读第67页相关内容,找出幼儿时 间知觉的发展趋势。
趋势:幼儿的时间知觉的精确性随着年龄 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丰富而提高。
请你按照幼儿掌握时间概念的先后顺序排 序:
• 前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后天 • 年 月 天 小时 分钟 秒 • 掌握时间概念的顺序是:由中间向
两端、由近及远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
•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 知觉过程。
• 观察力:是指分辨事物细节的能力,是智 力的组成部分 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告诫自己的学生: 不会观察就当不了科学家。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
•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过程。
顺序是怎样的呢?
• 顺序是:
★幼儿形状知觉的发展趋势:
• 幼儿初期: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 形、长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
• 幼儿中期: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 形、长方形、半圆形和梯形;
• 幼儿晚期:能正确辨认各种几何图形(包 括菱形、平行四边形和椭圆形),可以掌 握基本图形名称。
*当视觉和触觉相结合时,幼儿对几何图 形感知的效果较好。
2、颜色视觉的发展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别的能力, 又称辨色能力。
基本色
混合色
近似色
幼儿初期(小班)——能初步辨认红、 黄、蓝、绿等基本色,辨别混合色与 近似色有困难,难以说出颜色名称。
幼儿中期(中班)——认识基本色,近 似色,能说出基本色的名称。
幼儿晚期(大班)——认识颜色、调配 颜色,说出基本色、混合色的名称。
• 思考:为什么有的婴 幼儿在打针时没有哭 闹的表现,或者哭闹 并不是很严重,但是 有的同龄的儿童却哭 闹的很厉害?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空间知觉的发展 1、方位知觉
(1)空间定位能力的发生 (2)空间关系的掌握
• 请观看录像,思考:幼儿初、中、晚 期的方位知觉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