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疾病的实验诊断(2008级7年制)

合集下载

8年制《实验诊断学》绪论

8年制《实验诊断学》绪论

一、实验诊断学的内容
(一)一般检验/检验基础 血液、尿液、粪便以及其他体液的常规检
验等。 (二)血液学检验
造血及其调节、血细胞形态/功能、血栓与 止血、贫血检验等。 (三)生化学检验
血糖、血脂、蛋白质及其代谢物、水和电 解质、血气及酸碱平衡、临床酶学、激素与内 分泌功能、药物及毒物分析。
(四)免疫学检验 免疫成分及功能、临床血清学、肿瘤标志物、
《实验诊断学》 概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王鸿利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是研究患病个 体、群体以及与此相关病理状态的诊断和治疗 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包括
诊断学:临床诊断 辅助诊断 其他诊断
治疗学: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其他
辅助诊断(图1)
影象诊断 放射诊断学 超声诊断学 放射性核医学诊断学
(四)免疫学实验诊断发展简史
原始免疫学时期(713~741年)天花接种 传统免疫学时期(1880年)1990年提出 “免疫学”
现代免疫学时期(1945年) 1956年,发现腔上素的作用 1961年,发现胸腺功能 1975年,单克隆抗体 1978年,免疫球蛋白的基因重排
(五)医学遗传学实验诊断发展简史
2、实验的评价指标 主要有
敏感度(Stn)和真阳性率(Tpr): 在“金标准”诊断“有病”的病例中, 某实验检测为阳性病例数的比例。
特异度(Spe)和真阴性率(Tnr): 在“金标准”诊断“无病”的病例中, 某实验检测为阴性病例数的比例。
准确度(Acc)经某实验检测为真阳 性/真阴性比例的病例数。
(三)临床意义
某一实验都是针对某一物质(代谢物) 或某一病理过程中的某一环节,用这一 实验的检测结果,来解释临床表现、发 病机制和病因。

7年制医学生实验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尝试

7年制医学生实验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尝试

7年制医学生实验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尝试常曼丽,刘彦虹,多丽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诊断教研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实验诊断学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度的桥梁,其教学内容融会了最新的实验理论和检验技术,为疾病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是医学生和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课程之一。

以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教会学生通过对各种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进行临床思维,已经成为现阶段各个医学院实验诊断学教学的目的。

同时,由于7年制医学生的特殊性,在培养其临床思维的同时也要注重其科研思维的培养。

为此,我们对7年制医学生实验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

1 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科研思维培养在血常规实习中,我们在传统的讲解示范教学在讲解血细胞分析的原理时,我们给学生一个标本,让学生自己选择实验室内的仪器和工具,来对标本进行血细胞计数。

有的学生先选择了显微镜,然后在教师的提示下,又选择了血细胞计数板,最后考虑到稀释的必要性又选择了生理盐水。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和鼓励,同时要注意维持实验秩序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血细胞分析仪等全自动仪器的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增加科研思维能力。

2 培养辩证思维,动态分析问题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日新月异。

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表现不同,病程进展千变万化,因此要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敏感和接受能力,同时对实验室的检验结果要辩证尿液分析仪不同,但原理是相似的,以干化学和流式细胞技术为主。

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结果的准确性受许多中间环节及干扰因素的影响,尿液干化学检测白细胞为阴性,但显微镜下可能会见到大量的淋巴细胞;如果一味地依赖某一个仪器的检验报告而不结合临床症状辩证地分析检验结果,就会延误诊断。

另外,随着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等检验项目的开展,临床上尿液分析可选用的实验方法和检测项目越来越多。

实验诊断

实验诊断

实验诊断RBC 的检测和Hbg的测定:A健康人群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参考值, 人群、血红蛋白、红细胞数。

①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160g/L ,红细胞数4.0~5.5×10^12/L ②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150g/L ,红细胞数 3.5~5.0×10^12/L ③新生儿,血红蛋白170~200g/L , 红细胞数6.0~7.0×10^12/L 。

B 临床意义:1、红细胞及Hbg增多,①相对性增多,因血浆容量减少。

②绝对性增多,继发性RBC增多症,真性RBC增多症。

2、RBC及Hbg减少,生理性下降,病理性下降。

3、RBC形态正常,大小异常,形态异常,染色反应异常,结构异常。

白细胞(WBC)计数参考值: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6个月~2岁(11~12)×10^9/L5种WBC正常百分数和绝对值:1、中性粒细胞,①杆状核百分数(%)0~5 绝对值(×10^9/L) 0.04~0.05 ②分叶核百分数(%)50~70 绝对值(×10^9/L) 2~7 2、嗜酸性粒细胞(E) 百分数(%)0.5~5 绝对值(×10^9/L) 0.05~0.5 3、嗜碱性粒细胞(B)百分数(%)0~1 绝对值(×10^9/L) 0~0.1 (B)4、淋巴细胞(L)百分数(%)20~40 绝对值(×10^9/L) 0.8~4 5、单核细胞(M)百分数(%)3~8 绝对值(×10^9/L) 0.12~0.8 中性粒细胞的临床意义:A、N增多①急性感染②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③急性大出血④急性中毒⑤白血病骨髓增值性疾病及恶性肿瘤B、N减少①感染②血液系统疾病③物理化学因素损伤④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⑤自身免疫性疾病C、N的核象变化①核左移②核右移D、N形态异常①N的中毒性改变,细胞大小不同,中毒颗粒,空泡形成,杜勒小体,核变性②巨多分叶核N ③棒状小体E 的临床意义:1、嗜酸性粒细胞E增多①过敏性疾病②寄生虫病③皮肤病④血液病⑤某些恶性肿瘤⑥某些传染病2、嗜酸性粒细胞E减少应激状态,应用激素后B的临床意义:1、嗜碱性粒细胞B增多①过敏性疾病②血液病③恶性肿瘤2、B 减少,无临床意义L的临床意义:1、淋巴细胞L增多①感染性疾病②肿瘤性疾病③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④移植排斥反应。

红细胞疾病检验与诊断考核试卷

红细胞疾病检验与诊断考核试卷
18. D
19. A
20. A
二、多选题
1. ABD
2. ABC
3. ABC
4. ABC
5. AD
6. ABCD
7. ABCD
8. ABCD
9. ABCD
10. ABCD
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ABCD
15. BD
16. ABC
17. ABCD
18. ABCD
19. AC
3.请阐述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流程,包括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4.讨论地中海贫血的病理机制、主要临床表现以及目前的治疗策略。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D
3. A
4. D
5. B
6. D
7. A
8. C
9. B
10. D
11. D
12. D
13. C
14. A
15. D
16. C
17. B
5.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中,_______是评估溶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6.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主要受_______的调节。()
7.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体内存在_______抗自身红细胞抗体。()
8.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的红细胞形态呈现为_______。()
9.溶血性贫血的治疗原则之一是_______治疗。()
20. ABCD
三、填空题
1.生存
2.遗传
3.球形
4.慢性
5.乳酸脱氢酶
6.低氧
7.致敏
8.椭圆形
9.病因
10.骨髓细胞学
四、判断题
1. ×

红细胞检查

红细胞检查

病因
急性失血,再障,骨髓病 性贫血,溶贫 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 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慢性炎症、尿毒症 巨幼细胞性贫血,MDS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正常细胞性 80~100 贫血
小细胞低色 <80 素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 <80 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 >100 血
姓名:★★ 检测项目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测定 红细胞比容 平均红细胞体积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含量
积中的血红蛋白(HGB)浓度,红细胞计数(RBC)
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参考值下限值。 生理性贫血: 如妊娠中晚期、3个月至15岁的儿童、 老年人。
成人贫血分级
Hb 轻度 中度 >90g/L 90~60g/L 症状 轻微 劳动时心慌气短
重度
极重度
59~30g/L
<30g/L
休息时心慌气短
红细胞参数
RBC 红细胞计数 HGB 血红蛋白浓度 HCT 血细胞比容 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
血小板参数 血小板计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比积 血 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MCHC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RDW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一、红细胞检查
病例一:患者,男,10岁,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半年, 食欲一般,偏食。
【参考范围】
MCV :80~100fl MCH :27~34pg MCHC:320~360g/L
MCV/MCH/MCHC临床意义
贫血的分类
形态学类型
重视红细胞 形态学检查
MCV(fl)
MCH(pg) 27~34 <27 <27 >34
MCHC 320~360 <320 320~360 320~360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近十年来,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的诊治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

为给我国血液科医师提供规范化的临床实践指导,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牵头,广泛征求国内专家意见,结合我国现况,反复多次修改,从PV的诊断程序、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等方面最终达成本共识。

一、诊断程序1.病史采集:必须仔细询问患者年龄,有无血管栓塞病史,有无心血管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无疲劳、早饱感、腹部不适、皮肤瘙痒和骨痛,以及活动力、注意力、此前1年内体重下降情况,有无不能解释的发热或重度盗汗及其持续时间,家族有无类似患者,有无长期高原生活史等。

建议在患者初诊时及治疗过程中评估疗效时采用骨髓增殖性肿瘤总症状评估量表(MPN-10)[1]进行症状负荷评估。

2.实验室检查:以下实验室检查为疑诊PV患者的必检项目[2,3,4,5]:①外周血细胞计数;②骨髓穿刺涂片和外周血涂片分类计数;③骨髓活检切片病理细胞学分析和网状纤维(嗜银)染色;④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测定;⑤JAK2 V617F和JAK2第12外显子基因突变检测。

有家族病史者建议筛查EPOR、VHL、EGLN1/PHD2、EPAS1/HIF2α、HGBB、HGBA和BPGM 等基因突变;⑥肝脏、脾脏超声或CT检查。

有条件单位可行骨髓细胞体外BFU-E(±EPO)和CFU-E(±EPO)培养确认是否有内源性红系集落形成。

二、诊断标准1.PV诊断标准:建议采用WHO(2008)标准。

主要标准:①男性HGB>185 g/L,女性HGB>165 g/L,或其他红细胞容积增高的证据[HGB或红细胞比容(HCT)大于按年龄、性别和居住地海拔高度测定方法特异参考范围百分度的第99位,或如果血红蛋白比在无缺铁情况下的基础值肯定且持续增高至少20 g/L的前提下男性HGB>170 g/L,女性HGB>150 g/L];②有JAK2 V617F突变或其他功能相似的突变(如JAK2第12外显子突变)。

罗建明 造血系统疾病(7年制双语15.4.1)

罗建明 造血系统疾病(7年制双语15.4.1)
23
儿科
铁代谢
3. 吸收转运 absorption and transfer
• 转运 transferrin(Tf)与TfR – 血清铁 (serum iron, SI) – 总铁结合力 (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 TIBC) – 转铁蛋白饱和度 (transferin saturation, TS)
24
儿科
铁代谢
4. 储存与利用 store and utilization
• 储存方式 (不是游离铁的状态) 铁蛋白 含铁血黄素
• 利用
Fe2+ Fe3+
TfR
细胞中的Hb,肌红蛋白)
造血组织(红
5. 需要量
• 婴幼儿 1mg/kg.d 儿童 < 15mg/d
早产儿 2 mg/kg.d
25
小结:铁的吸收、利用和循环
统)少见。
儿科
贫血的诊断要点
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
发病年龄:不同年龄贫血原因不同
喂养史:对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贫血重要;
药物及有害物质接触史:对再生障碍性,溶血性贫血重要
出血史:急性出血和慢性出血(钩虫感染、月经过多等);
家族贫血病史:
地区特有的血液病:
遗传性血液病 :地中海 贫血, G6PD缺乏、球性 RBC增多症等。
2.详细的体格检查:皮肤苍白、出血,肝、
脾和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性的体征(例)
儿科
反甲:缺铁性贫血
儿科
3.适当的辅助检查:
病史,体检 线索 初步诊断或贫 导向
血常规等.
血 形态学类型等
病因及鉴别诊断 化验组合或某个 特 异性的化验检查
8个月大的婴儿 出现贫血,素 米糊喂养为主, 中度贫血 (Hb85g/L,MC

红细胞测定实验报告

红细胞测定实验报告

红细胞测定实验报告红细胞测定实验报告引言:红细胞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血细胞,其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

红细胞测定实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状态。

本文将介绍红细胞测定实验的原理、步骤以及结果分析。

一、实验原理红细胞测定实验主要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利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分析。

血细胞计数仪可以自动计数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并生成相应的报告。

在红细胞测定实验中,主要测定的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二、实验步骤1. 采集血液样本:使用无菌技术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并将其置于抗凝剂管中。

2. 处理血液样本:将血液样本置于血细胞计数仪中,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样本被完全溶解。

3. 开始测定:启动血细胞计数仪,选择红细胞测定模式,并按照仪器要求设置相应参数。

4. 结果记录:待测定完成后,将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三、结果分析红细胞测定实验的结果包括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以下是对这些指标的简要解释和分析:1.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指的是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计数范围在4.0-5.5 × 10^12/L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红细胞计数可能与贫血或血液病相关。

2. 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体积是指红细胞的平均大小。

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平均体积范围在80-100 fL之间。

过大或过小的红细胞平均体积可能与贫血或其他血液疾病有关。

3.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是指红细胞中平均含有的血红蛋白的量。

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范围在27-32 pg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可能与贫血或其他疾病有关。

4.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是指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浓度。

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范围在32-36 g/dL之间。

尿红细胞位相检测在肾脏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尿红细胞位相检测在肾脏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64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第23卷第4期2008年7月JModLabMed。

V01.23,No.4,Jul.20082.4蛋白样品是否与明胶酶蛋白上样缓冲液混合保存对MMP一9和MMP一2活性的影响在蛋白样品保存方式建立过程中,我们对明胶酶蛋白上样缓冲液是否对MMP一9和MMP一2的活性造成影响进行了研究。

我们将新鲜组织提取蛋白后分为两组,一组与明胶酶蛋白上样缓冲液混合保存,另一组单独保存,然后一起用酶谱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者没有明显区别(图5)。

图5明胶酶墨自上样缓冲液对MMP一9和MMP一2的活性的影响3讨论国内外有很多实验室都已经用各种方法展开金属蛋白酶在各种肿瘤中的检测,但是都局限于实验室,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

我们用酶谱法对提取的食管癌组织蛋白进行了蛋白上样量梯度检测,发现在对组织进行MMP一9和MMP一2活性检测时所需的蛋白量很少,只需10弘g,从而对微量组织就可以检测MMP一9和MMP一2活性,加之其简单快捷和成本低廉的特点,将其应用于临床活体检测具有广阔前景,如食管拉网细胞和食管内窥镜活检,为食管癌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参考指标。

由于此检测所需组织微量,还可作为食管癌术后化疗和其它治疗的监控和疗效的参考指标。

然而,此项检测方法在广泛应用于临床前还需反复大量验证。

我们同时发现MMP一9和MMP一2对长期低温保存(一20℃),明胶酶上样缓冲液和反复冻融均不敏感,这样可在一定时间内收集病人活体标本于一20℃(无需保存在一70℃),然后集中用酶谱法对提取的食管癌组织的蛋白进行MMP一9和MMP一2活性的检测,临床实验室就可以展开此种工作,为在临床展开关于食管癌MMP一9和MMP一2的回顾性调查研究提供了便利。

我们在研究食管癌中MMP一9和MMP一2表达时对适宜的蛋白上样量进行了相应探索,以肉眼可见清晰蛋白条带为标准,包括所有明胶酶活性形式,适宜的蛋白上样量为10pg,也为临床或其它研究者检测食管癌组织中的MMP一9和MMP一2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

7年制医学生实验诊断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

7年制医学生实验诊断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
维普资讯
中国实验诊 断学
20 年 7月 O7
第 l卷 1
第 7期
・--—

9 3 。— 9 _ 。 —
参考文献 :
[] 1 冯宁翰 , 建 , 达 张 炜 , . 床医学教育要 注重伦理和 人文素 等 临 质教 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0 ,0 1 4 j. 2 6 1:6 . 0 5
[] 2谢新清 , 春 . 兰迎 医学教 育人文精神缺 失的弊端及 对策 [ ] 医学 j. 与哲学 , 0 , : . 2 454 0 6
( 收稿 日期 : C 一O —0 ) 2 r 1 4 07
文章编号 :07 27 20 )7 0 9 —0 10 —48 (170 — 93 2 )
分支 , 授课与基础 医学及临床医学紧密相连。针对7
年制学生接受新知识能力强的特点 , 除了血液学 和 体液学 的常用教学内容外 , 还突出了临床生物化学 、
临床免疫学 、 临床微生物学、 临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
的新 内容 。
阶段 。 15 教学经费缺乏 , . 教学经费不足是高等医学院校
而不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实
习前 的思维 能力较 差 。 12 教学 内容 陈 旧 实 验 诊 断 教 学 内容 远 远 落后 . 于 现在 临床开 展 的项 目, 部 分 内容 局 限 于血 、 、 大 尿
便等常规检验项 目, 远不能概括检验 医学的先进方
面。
维普资讯
--
-—

99 。— 4 _ 。 —
CanJL bDi期 , v,07, l1 , . l a a J i 2 0 Vo 1 No 7
2 3 适 当补充 和 修 改 教 学 大 纲 教 学 大 纲 是教 师 .

2—红细胞疾病的实验诊断

2—红细胞疾病的实验诊断

一、红细胞疾病的实验诊断(一)前言1.红细胞的生成与代谢①红细胞主要在骨髓中生成,需要血红蛋白、铁、叶酸、VitB12等物质,在肾小球旁成纤维细胞分泌的红细胞生成素EPO刺激下增殖、分化和成熟;②老化的RBC主要在脾脏及肝脏的网状内皮系统中被清除,血红蛋白分解为珠蛋白、铁、胆红素。

2.红细胞疾病(Red blood cell diseases)①定义: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原因,导致红细胞的生成、结构、代谢或消亡发生异常,造成各种与红细胞相关的疾病。

i.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 PV):以红细胞异常增殖为主的慢性骨髓增生型疾病。

试验诊断:红细胞容量绝对值增加↑外周血Hb、RBC和Hct↑,WBC和PLT↑,NAP↑;骨髓增生活跃,三系细胞增生,以红系最为显著。

存在Jak2V617F基因,体外RBC集落培养↑和EPO↓。

ii.贫血(见下文)(二)贫血的实验诊断1.诊断标准定义:全身循环红细胞总量的减少。

诊断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

2.分类(1).按照血细胞形态学分类(2).按照骨髓增生程度增生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增生低下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3).按照病因和发病机制①红细胞生成减少i.骨髓造血受抑或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MDS、抗肿瘤放化疗、肾性贫血、白血病和其他肿瘤浸润、慢性肾衰贫血ii.DNA合成障碍:叶酸/Vit 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iii.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②红细胞破坏增多(溶血性贫血)i.先天性溶血性贫血➢RBC膜缺陷病:(球形、椭圆形、靶形、口形)RBC增多症;➢RBC酶缺陷病:G6PD缺陷症多见、PK缺陷症➢Hb异常病:珠蛋白合成障碍的β,α-地贫、异常Hb病、镰状细胞病与高铁Hb血症ii.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自身免疫: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贫、冷凝素综合征、阵发性寒冷性Hb血症同种免疫:新生儿溶血病、血型不合输血药物诱发免疫溶贫、SLE、淋巴瘤➢非免疫性:机械、物理性、生物性、脾亢、DIC、PNH(阵发性睡眠性Hb尿症)③红细胞丢失过量i.急性失血:消化道大出血、大量咯血、创伤、手术、内脏破裂、宫外孕;ii.慢性失血:月经过多、痔疮、慢性创伤出血、疟疾。

红细胞的检测实验报告

红细胞的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红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掌握红细胞的检测方法,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等;3. 分析影响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1. 红细胞计数:利用红细胞计数板,通过显微镜观察计数红细胞数量,进而计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2. 血红蛋白测定: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将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通过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计算血红蛋白浓度;3.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将红细胞悬浮于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中,观察红细胞在渗透压差作用下发生膨胀破裂的现象,以评估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仪器: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板、离心机、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箱、移液器、试管等;2. 试剂:RBC稀释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溶液、低渗盐溶液、生理盐水、抗凝剂等;3. 标本:外周血或抗凝血(EDTA抗凝)。

四、实验方法1. 红细胞计数:取一定量的抗凝血,用RBC稀释液进行稀释,将稀释后的血液充入红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计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2. 血红蛋白测定:取一定量的抗凝血,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溶液进行测定,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计算血红蛋白浓度;3.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将抗凝血离心,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观察红细胞在渗透压差作用下发生膨胀破裂的现象,记录开始溶血和完全溶血的NaCl溶液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红细胞计数:实验组红细胞计数为(4.0±0.5)×10^12/L,对照组红细胞计数为(4.2±0.3)×10^12/L;2. 血红蛋白测定:实验组血红蛋白浓度为(130±10)g/L,对照组血红蛋白浓度为(140±8)g/L;3.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实验组开始溶血NaCl溶液浓度为3.5g/L,完全溶血NaCl溶液浓度为4.0g/L,对照组开始溶血NaCl溶液浓度为4.5g/L,完全溶血NaCl溶液浓度为5.0g/L。

实验诊断学

实验诊断学

1.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 5 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化学药物治疗后。

2.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

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

3.网积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

表明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

4.红细胞比积(容)【Hct】:抗凝全血经手工法离心沉淀后测得的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或经血液分析仪法计算所得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5.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指全血中平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量,以皮克为计量单位。

6.红细胞平均容积(MCV):指全血中平均每个红细胞的体积,以飞升为计量单位。

7.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是指全血中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量,以g/L为计量单位。

2实验诊断(laboratorydiagnosis):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包括实验室前、实验室和实验室后3个部分。

9.白细胞减少:白细胞计数低于4×10的九次方每升。

10.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 1.5×10的九次方每升。

11.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的九次方每升。

12.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沉降的速率,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等.13.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是由多种原发病因引起的外周血液白细胞明显增高并出现幼稚细胞,即类白血病表现的反应,原发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即随之消失。

14.血液常规检查:对血液中两种主要有形成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量和质进行的化验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等四个检验项目。

诊断教学大纲

诊断教学大纲

《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Laboratory diagnosis)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3110051 课程总学时:20/12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2/3 学分:1.5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眼视光、法医、口腔、麻醉、影像、中医、预防医学、临医专升本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章次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一实验诊断学概论 2 2二临床血液学检测1:血液一般检测 5 2 3临床血液学检测2:血细胞形态特二5 2 3征及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三血栓与止血检测 2 2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1:尿5 2 3四液检测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2:脑四2 2脊液、浆膜腔积液检测六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 2 2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及临床五、七2 2常用生物化学检测八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5 2 3九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 2 2总计32 20 12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实验诊断学是论述通过实验检测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它是一门重要的临床与基础医学间的桥梁学科,也是临床医学与实验医学研究都必须具备的一门独立学科。

通过对临床实验室检查的学习和实际训练,使学生理解实验诊断对临床诊治的重要性,学会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及正确评价实验结果。

3、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上,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临床化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诊断学》第7版,陈文彬、潘祥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1月出版。

推荐参考书《实验诊断学》(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第1版,王鸿利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8月出版。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理论考核+实验成绩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血液一般检查(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 3学时实验血细胞形态检查(白细胞分类计数) 3学时实验尿液常规检查 3学时实验免疫学检测(乙肝两对半检测) 3学时实验二、教学内容纲要第四篇实验诊断第一章概论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实验诊断学的概念;参考范围与医学决定水平;常用诊断性实验的评价指标。

诊断学实验报告

诊断学实验报告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红细胞计数试验实验目的:通过红细胞计数实验1、掌握红细胞计数方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血细胞计数板的结构试验器材: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试管、血红蛋白吸管、生理盐水实验原理:一定量的血液经一定量等渗性稀释液稀释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中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内的细胞,再换算成每升标本的细胞数报告。

操作步骤: 1、取红细胞稀释液2.0ml毫升,放入一小试管内。

2、用血红蛋白吸管吸血至l0ul处。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血液迅速轻轻吹入盛有红细胞稀释液的试管内,上清液嗽洗吸管2-3次,立即摇匀。

4、将计数池与盖玻片用软布料擦净,将盖玻片覆盖于计数池上。

5、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中。

6、待2—3分钟,让红细胞完全下沉后,将计数板平放在显微镜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如红细胞分布均匀即可换高倍镜进行计数。

红细胞计数的区域:中心大方格中的5个中方格(正中一个和四角各一个)。

计数原则: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计数原则即凡压在中方格边线(双线)上的红细胞,只计上侧与左侧线上的细胞,而压在下侧与右侧线上者不计入。

计算: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5×10×201×106 或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100×1012 式中×5 5个中方格换算成1个大方格×10 1个大方格容积为0.1ul,换算成1.0 ul。

×201 血液的稀释倍数×106 由u1换算成l数据处理: rbc: ×l0/l12参考值男:(4~5.5)×10/l 12 女:(3.5~5)×10/l12 新生儿:(6~7)×10/l 12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注意事项: 1、吸管、试管要注意清洁、干燥以防溶血,操作迅速避免血液凝固,如有血凝块应重新采血。

2充液前,红细胞复液要充分摇匀,红细胞悬液注入计数池内要求分布均匀,不可有气泡,亦不可有多余液体外溢。

八年制溶血性贫血

八年制溶血性贫血

原理: 红细胞在孵育过程中,葡萄糖消耗增加, 贮备的ATP减少,钠泵能量供应下降,钠离 子在细胞内聚集,细胞膨胀,渗透脆性增加
参考值:
未孵育:50%溶血为4.00—4.45g/L NaCl 37℃孵育24h: 50%溶血为4.65—5.90g/L NaCl
临床意义: 增高: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椭圆形红细胞 增多症、遗传性非球形细胞溶贫;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患者
珠蛋白合成异常的检验
血红蛋白病
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异常血红蛋白病) 珠蛋白肽链量的不正常(地中海贫血) 遗传性溶血性疾病
正常人 HbA(22) 97% HbA2(22)1.5-3% HbF(2 2) 0.5-0.8%
1.血红蛋白电泳
广东省精品课程: 《实验诊断学》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examination on hemolytic anemia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实验诊断学教研室 郑 磊 副教授
本章提纲
一、溶血性贫血定义和分类
二、溶血性贫血的确诊试验
三、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分析 四、溶血性贫血的常用实验室检查
溶血性贫血的常用 实验室检查
一、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原理:
6-磷酸葡萄糖 G-6-PD 6-磷酸葡萄糖酸 NADP
NADPH
还原型美蓝
氧化型美蓝
高铁血红蛋白(Fe3+)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
血红蛋白(Fe2+)
参考值: 正常人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大于75% 临床意义: 31%-34%为中间反应型(杂合子) 小于30%示G6PD显著缺乏 (纯合子)
HbH( β4) Hb Bart’s(γ4) HbA(α2β2) HbF(α2γ2) HbA2(α2δ2) 点样孔

实验诊断学习题参考答案(重医专用)

实验诊断学习题参考答案(重医专用)

实验诊断学习题集(第二版)参考答案注:此答案仅供参考。

肖恩鸿版权一、名词解释1.实验诊断(laboratory diagnosis):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包括实验室前、实验室和实验室后3个部分。

2.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是对实验过程和实验服务进行连续的和全方位的管理,最终符合临床要求。

4.危急值(critical value):是指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超过一定界值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医生必须紧急处理,称之为危急值。

5.医学决定水平(medical decision level):是指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些限值,通过观察测定值是否高于或低于这些限值,可在疾病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的作用,或对某些疾病进行分级或分类,或对预后作出估计,以提示医师在临床上应采取何种处理方式或决定采取某种治疗措施等等。

7.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又称血细胞压积(packed cell volum,PCV),又称红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可反映红细胞的增多或减少,但受血浆容量改变的影响,也受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影响。

9.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红细胞通过仪器内计数小孔时,因细胞体积大小不同,得到一个相应的大小脉冲,脉冲信号经计算机统计处理获得的RDW值,反映外周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对贫血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12.靶形红细胞(target cell):细胞的中央淡染区扩大,中间部位又有部分色素存留而深染,状似射击之靶标,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靶形细胞常占20%以上。

13. 球形红细胞(spherocyte):细胞体积小,圆球形,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直径小于6微米,厚度增加大于2.9微米,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沉降率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与进展_陈平

红细胞沉降率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与进展_陈平

综述与讲座红细胞沉降率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与进展陈平综述,赵晓华审校(四川省宁南县人民医院,四川西昌615400)=关键词>红细胞沉降率;魏氏法;实验室技术和方法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08)03-163-02红细胞沉降率(下称血沉)是指红细胞(RBC)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距离(mm/h),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传统检验项目。

随着血沉自动化仪器的不断出现,手工法逐渐被自动化方法所取代。

目前,血沉测定的仪器和方法较多,给结果的可比性造成一定难度。

本文就血沉测定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1抗凝剂的使用几乎所有的血沉测定方法都要使用抗凝剂。

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魏氏法(W ester gr en),使用109 mmol/L的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

其他还有使用肝素、ED T A-K3、EDT A-K2、EDT A-Na2作抗凝剂的报道。

有作者认为因使用肝素抗凝和使用枸橼酸钠抗凝不同,所测结果差异显著,肝素抗凝使血沉明显增快,原因是使用的抗凝剂不同以及抗凝剂和血液的比例不同,其两种抗凝剂所测血沉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进一步研究认为,使用枸橼酸钠抗凝所测血沉能够反映血沉真实结果。

一般认为枸橼酸钠抗凝和使用EDT A抗凝测血沉,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只有方法学的差异,故IC-SH和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 S)也推荐改良魏氏法,使用EDT A抗凝测血沉。

但EDT A-K3引起细胞内水向细胞外转移,细胞皱缩效应明显高于EDT A-K2和ED T A-Na2,除可造成红细胞比容(H ct)的差异外,也可能造成血沉测定结果的差异。

2魏氏法与自动测定法血沉的测定在临床医学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1921年Westerg ren和F ehr ams等在H ewso n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创立了以沉降距离报道血沉结果的魏氏法。

至今血沉测定方法主要有魏氏法、斜管法、快速法、微量法和血沉仪自动测定法等。

红细胞疾病——精选推荐

红细胞疾病——精选推荐

红细胞疾病第一部分(1 学时)周一上午就诊一患者,男性,31 岁,自述半个月前因腹泻服用氯霉素后出 现头晕,乏力,心悸气短,四肢皮肤散在出血点等症状。

既往无鼻衄、淤紫或关 节积血等出血过多的情况。

无家族异常出血史。

患者自诉来近2天有过上呼吸道 感染、发热,服用过阿莫仙,未明显好转。

主要讨论要点1.何为出血性疾病?2.哪些原因可引起出血?问题1.询问病情中了解家族史对诊断出血性疾病有何价值?2.根据现有的信息,你的最初诊断是什么?3.你打算进一步做什么检查?4.该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和本次病情有关联吗?第二部分患者具体检查情况如下:体格检查:T:38.8 o C P:86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其 他无明显阳性体征。

神志清楚,定位感好,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表现疲惫、无 力。

无明显黄疸、皮肤和眼结膜苍白。

鼻衄和齿龈有少量渗血。

双下肢皮肤见散 在出血点淤斑。

关节无肿胀及畸形。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无肝脾肿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 2.5×10 12 /L,Hb 72g/L,Ret 0.4%,MCV 88fl,MCH 29pg, MCHC 331g/L,RDW12.4%;WBC 3.3×10 9 /L,N 44%,L 48%,E 3%,M 5%; PLT 60×10 9 /L。

出凝血检查:PT 15s/13s),APTT 37s/34s),TT 16s(正常对照17s),血 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3p)试验阴性,血浆 D­二聚体 0.5mg/L,纤维蛋白原 3.5g/L,束臂试验阴性,出血时间8分钟,血块收缩试验:24小时未完全收缩。

尿血红蛋白定性试验为阴性肝肾功能正常,总胆红素 13.2µmol/L,直接胆红素 4.8µmol/L,间接胆红素 8.4µmol/L,白蛋白22g/L,球蛋白22g/L;免疫球蛋白PAIgG>78.8ng/10 7 血小板,PAC3>18.0ng/10 7 血小板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阴性,抗核抗体(ANA)阴性,抗线粒体抗体 阴性,抗双链DNA(抗ds­DNA)抗体阴性,抗Sm抗体阴性,类风湿因子(RF) 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人球蛋白试验 又称 试验
原理:本试验是检查不完全抗体的方法,是诊断自身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试验。在病人血液中常含有抗自 身的不完全抗体,且多与表面含有相应抗原的结合, 使之成为致敏,这种不完全抗体是,故在盐水中并不 形成凝集,当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后,抗人球蛋白不 完全抗体形成肉眼凝集,此即试验阳性,用以检查膜 上不完全抗体,间接试验是检查病人血清中有无游离 的不完全性抗体。
临床意义:正常人Coombs试验:直接法、间 接法均为阴性。AIHA(IgG)直接试验阳性; AIHA(IgM)同时在4℃条件下进行试验,4℃ 条件下,直接试验阳性。SLE、类风湿性关节炎、 淋巴瘤、恶性肿瘤等直接试验阳性。
二、缺铁性贫血
(一)血清铁( )测定与血清总铁结合力( )测 定
(二)血清转铁蛋白( )和转铁蛋白饱和度( )测 定
(三)血清铁蛋白测定( )
体内铁总量 分布:血红蛋白
肌红蛋白 细胞酶类 贮存铁(以铁蛋白形式)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三、巨幼细胞性贫血 、血清叶酸测定
、血清维生素测定
第三节 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
自身溶血及纠正试验
遗传性球形增多症、先天性非球形性溶贫的鉴别诊断。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孵育后溶血明显增强,加入葡 萄糖及溶血均得到明显纠正;
型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 缺陷)时自身溶 血加重,加入葡萄糖及溶血均得到明显纠正;
型(丙酮酸激酶缺陷症)自身溶血增强,加入葡萄糖孵育 溶血不能纠正,只有加入溶血才能纠正。
红细胞疾病的实验诊断
第一节概述
一、贫血定义
二、贫血程度
三、贫血分类 (一)按照红细胞大小分类
贫血形态学分类:

依据、、及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分类

贫血的 形态学分类 正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性贫血
单纯于 小于
小于
病因
再障、急性失血、大多溶贫 白 血病
巨细胞性贫血、营养性贫血恶 性贫血
经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后分解血红素为原卟啉铁,铁 升高以含铁血红素形式沉积在上皮细胞内或游离在细 胞外排出,经普鲁士蓝反应染深蓝色,显微镜检查可 见。
慢性血管内溶血可呈持续阳性;
常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寿命缩短
正常红细胞半衰期为天;
溶血性贫血时常<天。
二、红细胞膜缺陷的检查
渗透脆性试验(膜抵抗力检测) 脆性增高:开始溶血>,完全溶血>; 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 症。 脆性减低:海洋性贫血 温育后渗透脆性试验 较上试验敏感,常用于轻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非球 形细胞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脆性增加: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 增多症、遗传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 脆性减低: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镰形细胞 贫血、脾切除术后。
一、溶血性贫血的筛查检测
血浆游离检测 内游离至浆→游离↑ 主要见于血管内溶血 血清结合珠蛋白检测 游离↑→结合珠蛋白↓→血红素↓ 各种溶血时血清血清结合珠蛋白均有减低; 血管内溶血减低最显著; 血浆高铁血红素清蛋白检测 血浆游离转变为高铁:高铁血红素清蛋白↑ 阳性表示为严重血管内溶血。
含铁血黄素尿试验(试验)
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 碍性贫血 慢性感染、炎症、肝病、尿 毒症、恶性肿瘤等
(二)按照骨髓增生程度 、增生性贫血
、增生不良性贫血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多、红细胞丢失过 量; 、缺铁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第二节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的实验室 检测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象 、骨髓象
三、红细胞酶缺陷的检测
参与红细胞代谢(主要是糖代谢)的酶由 于基因缺陷导致活性改变而发生溶血的一 组疾病。 常见酶缺陷: 缺陷 缺陷
常用检查试验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红细胞缺陷时,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明显下降;主要见 于蚕豆病和伯氨喹啉型药物溶血性贫血。 氰化物抗坏血酸试验 红细胞缺陷时,发生颜色改变; 变形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红细胞缺陷、不稳定、病等增高; 葡萄糖磷酸脱氢酶荧光斑点试验和活性测定 红细胞缺陷时,荧光很弱或无荧光;活性降低。 丙酮酸激酶荧光筛选试验和活性测定严重
溶血性贫血分类(病因分类)
内在缺陷:膜结构与功能缺陷:遗传性球形增多症、椭圆形 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尿等珠蛋白肽链合成异常:量海洋性 贫血,质异常综合症;代谢酶缺陷:生成障碍至寿命缩短、先 天性非球型贫血.
外在环境异常:自免疫性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溶血性病原体: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疟疾等;物理化因素和机 械性破坏:脾亢、瓣膜移植、化学药物、蛇毒等;异型输血
四、珠蛋白生成异常的检查
血红蛋白电泳 增高:是诊断β轻型地中海贫血的重要依据; 减低: 见于缺铁性贫血及铁粒幼细胞贫血; 胎儿血红蛋白酸洗脱试验 阳性主要见于地中海贫血。 胎儿血红蛋白测定或碱变性试验 β轻型地中海贫血明显增高。 定量测定 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病的基因诊断
第四节 获得性溶血性贫血的常用实验检 测
溶血性贫血:各种原因使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 增多或加速,而骨髓代偿造血功能不足以补偿其损耗 时所发生的一类贫血。 正常生存时间为天,体内每天有衰老破坏。当生存时 间缩短,破坏增加,骨髓将代偿增生以维持其平衡。正 常人骨髓具有倍代偿造血能力,当溶血程度较轻,骨髓 造血代偿足以补偿红细胞的损耗时,不出现贫血,为代 偿性溶血病。如红细胞生存时间短至天以下,破坏速 度超过骨髓代偿能力,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疾病≠溶血性贫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