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检化验制度
粮库化验员管理制度

粮库化验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粮库化验员的管理,保证粮食质量和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粮库化验员是指主要从事粮食质量检验和化验的专业人员,负责对存放在粮库中的粮食进行质量检验、化验、监测和相关数据记录等工作。
第三条粮库化验员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粮库化验工作的人员。
第四条粮库化验员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循本制度规定,履行职责,确保粮食质量和安全。
第五条粮库化验员应当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六条粮库化验员应当具备责任心和使命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工作,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第七条粮库化验员应当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配合粮库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共同维护粮食质量和安全。
第八条粮库化验员应当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任何与工作相关的机密信息,确保国家利益和粮食安全。
第二章粮库化验员的职责和权利第九条粮库化验员的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对存放在粮库中的粮食进行质量检验、化验、监测和相关数据记录等工作;监督粮食的储存、运输和加工环节中的质量控制;积极参与粮库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积极参与粮库质量检测的技术改进和研究等。
第十条粮库化验员享有进行工作所必须的权利,包括:要求提供必要的化验设备和器材,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培训,确保自身的工作能力不断提高;要求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和安全保障,确保工作的安全和稳定进行。
第三章粮库化验员的管理第十一条粮库化验员的管理由粮库管理人员负责,包括监督和检查粮库化验员的工作,协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评价和奖惩粮库化验员的工作表现等。
第十二条粮库管理人员应当建立健全粮库化验员的管理制度,包括工作流程、责任分工、工作要求等,确保粮库化验员的工作有序进行。
第十三条粮库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粮库化验员开展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其工作能力和安全意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粮食收购检验管理制度

粮食收购检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粮食收购检验工作,提高粮食安全质量,保障农民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从事粮食收购检验工作的所有单位和人员。
三、资质要求1.粮食收购检验机构应具备国家相关资质和认证。
2.粮食收购检验人员应持有国家相关岗位资格证书。
四、检验标准1.粮食收购检验应执行国家统一的粮食质量检验标准。
2.检验人员应熟悉国家相关检验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工作。
3.粮食收购检验机构应定期进行内部质量管理评估,保证检验质量。
五、检验程序1.粮食收购检验应按照购销合同约定的检验项目和标准进行。
2.检验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取样方法,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检验人员应认真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保证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六、检验设备1.粮食收购检验机构应配备国家规定的检验设备。
2.检验设备应定期检测和校准,保证检验精度和准确性。
七、检验报告1.粮食收购检验机构应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检验报告,报告内容应真实、准确。
2.检验报告应盖章签字,并提供相应的检验数据和结果。
八、检验结果处理1.对于检验合格的粮食,应及时通知进口商进行收购。
2.对于检验不合格的粮食,应通知卖方进行处理,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九、风险控制1.粮食收购检验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机制,防范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2.在检验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和处理,确保风险不扩大。
十、违规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制度的规定,一经查实,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十一、附则1.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2.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制定单位所有。
以上就是《粮食收购检验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可以对从事粮食收购检验工作的单位和人员有所帮助,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质量。
粮食检化验制度

样品处理程序
总结词
规范、安全、有效
详细描述
样品处理是粮食检化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处理样 品时,应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首先,要 对样品进行破碎、混合等处理,使其均匀一致。然后 ,根据化验项目的需要,对样品进行筛选、干燥、称 量等处理。同时,要确保处理后的样品具有有效性, 能够代表原始样品的特征。最后,要对处理后的样品 进行封装和保存,以备后续使用。
实验室粉碎机
用于粮食样品的粉碎,以便于后续的化学 成分分析。
实验室电子天平
用于称量样品和试剂,获得精确的实验数 据。
实验室振荡器
用于粮食样品的振荡,以促进化学反应的 进行。
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使用后及时清理仪器设备,保持干净整洁。 对于精密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精度校准, 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每次使用前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如有异 常及时处理。
《粮食检化验制度》
2023-10-28
contents
目录
• 粮食检化验制度概述 • 粮食检化验的程序和方法 • 粮食检化验的标准和规范 • 粮食检化验的仪器和设备 • 粮食检化验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 粮食检化验的培训和发展
01
粮食检化验制度概述
粮食检化验的定义
粮食检化验是指对粮食、粮油及其制品的品质、营养、卫生、安全性、适宜性以 及其他物理、化学、生物特性进行检查、检测、试验和鉴定等一系列活动。
03
粮食检化验的标准和规范
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 大残留限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 素限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 限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重金属 限量》
行业标准
粮食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本

粮食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粮食质量检验管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粮食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等活动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
第三条粮食质量检验应遵循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科学监管的原则,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第四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负责全国粮食质量检验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粮食质量检验机构第五条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检验检测资质证书。
第六条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第七条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应按照国家标准和方法进行检验,不得篡改、伪造检验数据。
第八条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应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三章粮食质量检验第九条粮食收购和储存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对入库的粮食进行质量检验。
第十条粮食收购、储存企业和其他粮食经营者,应当建立粮食质量档案,记录粮食的来源、数量、质量等信息。
第十一条中央和地方储备粮承储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储备粮的入库检验和质量把关,严格执行日常监测制度,合理安排轮换,确保粮食储存安全、质量良好。
第十二条储备粮经营管理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对储备粮入库质量和储存质量进行定期检查。
第四章粮食质量处理第十三条对检验不合格的粮食,应当及时进行处理,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第十四条粮食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退货、换货、降价处理、销毁等。
第十五条粮食处理过程应当详细记录,并保存相关证据,以备查证。
第五章粮食质量信息与报告第十六条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粮食质量检验结果。
第十七条粮食收购、储存企业和其他粮食经营者应当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粮食质量情况。
粮食化验室管理制度范文

粮食化验室管理制度范文
一、认真学习粮油检化验制度,严格按照《检化验人员岗位责任制》对出入库的粮油进行检验。
二、化验室设备、仪器要经常检查、清洁和维护,摆放整齐,选择合适地方以便操作。
三、所以的仪器要符合要求,每月定时维护和校准,并做好记录,对精密仪器应有专人负责管理,使用要有记录,确保测定数据的准确性。
四、化验设备仪器要严格管理,不准外借,经领导同意外借的,交回时要认真检查,即使校正校正后方能使用。
五、仪器发生故障应采取措施维修,不能自己维修的,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处理,不按操作规程操作,损坏仪器设备的照价赔偿。
六、玻璃仪器使用时要轻拿轻放,掌握一般的洗涤、干燥和保管方法,完好率达90%以上,无辜损坏的要照价赔偿。
七、化验室所用的试剂、溶液,都要标明名称、浓度以及失效日期,以便正确使用。
八、化验室各种记录、单据必须正确书写,对所出具的化验结果,要项目填写齐全,字迹清楚工整,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所有的登记记录都要有编号、页数、使用永久性碳素墨水书写,更改时在数据上画线标明,不准随意撕、随意扔,按时整理、装订化验单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否则按粮库的有关规定处理。
九、根据粮情、品质检验制度认真对储存的粮食进行常规检验,扦送的样品,按照检验程序对原始样品保留不少于3天,根据情况再做处理。
十、再整个化验工作中,要做到公正、合理,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不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如有违反,一经发现查实后,按造成损失的金额给予处罚。
十一、化验室要保持清洁卫生,不准在化验室私自与他人聊天、洗衣服等做与化验无关的事。
十二、对违反本制度的,除另有处罚的外,均按粮库有关制度处理。
粮库化验管理制度

粮库化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粮库化验管理,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根据《粮食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粮食化验管理工作的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粮库化验管理应遵循科学、严谨、公正、准确的原则,确保化验结果真实可靠。
第二章化验设备及设施管理第四条粮库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化验设备及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化验设备及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五条粮库应当建立化验设备台账,做好设备管理记录,包括设备的购置、维护、保养等信息。
第六条粮库应当为化验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
第三章化验人员管理第七条从事粮库化验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且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八条粮库应当建立化验人员档案,对化验人员的培训、考核、奖惩等情况进行记录。
第九条粮库应当定期对化验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化验人员的业务水平。
第四章采样管理第十条粮库化验工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抽样标准进行采样,确保采样的公正、准确和可追溯。
第十一条采样时应当避免外界污染和其他因素对采样质量的影响,确保采样的真实性。
第十二条采样前应当对采样工具和容器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因污染影响样品的质量。
第五章化验方法和过程管理第十三条粮库应当建立化验方法和过程管理制度,确保化验方法和过程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第十四条粮库应当定期对化验方法和过程进行复核和验证,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五条化验人员在化验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化验,确保化验过程的规范和严密。
第六章化验结果的管理第十六条粮库应当建立化验结果管理制度,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第十七条化验结果应当及时录入相关系统,并做好结果的备份和保存工作。
第十八条化验结果应当由具有相应资格的人员进行审核和确认,确保结果的真实可靠。
第七章异常处理和质量控制第十九条对于出现异常的样品,应当及时进行复验,并做好异常处理记录。
粮食检化验制度

粮食检化验制度一、粮食收购入库、储存、出库,必须做到三级检化验。
二、检化验执行最新国家标准和检验方法。
特殊品种还可使用粮食行业标准。
三、粮食收购检验必须实行计量前和入库中二次检验。
1、计量前检验。
检验员通过人工扦样或设备扦样抽取样品在检化验室检验(当前由感官检验经验丰富的检验员现场结合快速水分测定仪水分检验),出具检验数据,明确说明所检验指标合格或不合格。
诚恳告知可以收购、不可以收购、在有关规定范围内扣量多少后,可以收购。
2、入库中的检验。
经计量称重后卸车入库中检验。
通过感官检验,判断有无高无水分、高杂粮质、霉粮、高黄粒米粮、老粮等情况。
如出现此类情况,立即停止入库,退回计量结算。
3、、在检验过程中,发现有易燃、易爆、污染、检疫对象等情况时,及时向领导以及相关部门汇报采取处理措施。
4、、严格执行粮食质量标准,严肃检化验纪律,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洁身自好,不得徇私舞弊,杜绝收受售粮方的宴请或贿赂,切实遵守粮食收购“五要五不准”。
四、粮食储存期间的检验必须进行每年3、9月两次检验。
1、检验结果及时填写在仓内“粮食库存情况登记卡”上。
2、根据检验结果,发现“不宜存”的粮食库存要及时汇报,建议并做好轮换准备。
3、每次检验均出具检化验报告单,将有关资料整理、归类、存档,并传递检化验报告单与领导或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五、粮食出库检化验工作必须根据出库计划提前检验。
1、根据出库计划,按照扦样标准及时安排扦样检化验,并将检化验报告单传递领导和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2、将出库仓库所有检化验资料整理、归类、存档。
3、严肃检化验纪律,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洁身自好,不得徇私舞弊,杜绝收受粮食采购方的宴请或贿赂。
六、检化验负责人、检化验员对检化验结果负责,除单位领导和相关部门外,对检化验资料、检化验结果保密。
粮情检测管理制度

粮情检测管理制度
一、粮食温度、湿度检查
以检测最高水分为依据(包括进仓水分和复化水分),安全粮7天巡测一次;半安全粮3天巡测一次;不安全粮2天巡测一次;危险粮每天巡测一次,并做好原始记录,真实反映粮情变化。
二、粮情及虫害检查
1、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间隔不能超过15天。
2、密闭桩检查虫害作查看,不作扦筛。
三、粮食品质检测
1、每月进行品质检测。
2、水分复化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间隔不超过30天。
3、密闭桩密闭前和放气后的1周内进行1次水分复化。
4、新进粮食满仓后1周内进行1次水分复化。
5、出仓粮食在出仓前必须进行水分复化和品质检测,出仓时间超过1个月的须再扦取1次样品进行水分复化和品质检测。
6、进行水分复化和品质检测的粮食样品要规范扦取,做到点多面广,具有代表性。
每个样品不少于1公斤。
样品扦取后详细填写《抽样单》。
四、粮情普查
1、每月月末组织仓库相关人员进行1次粮食“四无”普查,仓房保管员可以结合普查进行自查。
2、仓房保管员根据自身工作,及时填写《粮情虫害普查表》,以便即使掌握储粮动态。
五、气体检测
1、使用常规法和动态潮解法熏蒸,在投药后72小时进行PH3浓度检测。
2、使用仓外发生器熏蒸,在投药后48小时进行PH3浓度检测。
3、PH3浓度大于100PPM,每2周检测1次;PH3浓度小于100PPM,每周检测1次。
4、PH3浓度发生异常变化,要及时分析原因。
同时要经常进行查漏补洞工作。
5、当PH3浓度小于50PPM时,要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
XXXX有限公司。
粮食抽检制度

粮食抽检制度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粮食抽检制度也成为保障民众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
粮食抽检制度是指政府机构在粮食生产、储存、流通等环节中,对部分粮食产品进行检测的制度。
本文将从粮食抽检制度的背景、重要性及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背景粮食作为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其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农药使用、储存条件、运输过程等方面的不规范管理,粮食中残留农药、化学物质和有害物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政府机构纷纷建立了粮食抽检制度,对粮食生产、储存、流通环节进行监管。
二、重要性1. 保障食品安全:粮食抽检制度能够帮助政府监测粮食质量,及时发现问题,遏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通过对粮食产品进行抽检,可以有效减少农残、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超标情况,保障民众的健康权益。
2. 提高粮食质量:粮食抽检制度对各个环节的粮食产品进行检测,能够追溯产地、管理过程等信息,发现问题后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促使粮食生产、储存、流通各环节的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进而提高粮食质量。
3. 维护市场秩序:通过粮食抽检制度,政府能够监督商家对粮食产品的质量进行管理,杜绝不法商家销售劣质粮食,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农民的利益。
三、实施情况粮食抽检制度的实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抽检对象:依据相关标准和规定,抽检对象主要包括原粮、加工粮、加工品、粮油、豆类等。
2. 抽检频率:根据粮食的特点和规模,制定抽检计划,确定抽检频率。
一般情况下,每批次的抽检样本数量不少于全国标准的3‰。
3. 检测项目:对抽检样本进行全面检测,主要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生物毒素等指标。
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扩大检测范围,包括添加剂、营养成分等。
4. 处理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对不合格样本进行标注或销毁,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同时,对符合标准要求的样本进行认证,发布优质粮食产品。
5. 惩罚措施:对违规企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罚款、停产整顿等处罚措施,形成有力的震慑效果。
11、粮食情检查制度

粮情检查制度
一、粮食温度检查,采取分区、分层、定点与机动取点相结合,仪器检查与感官检查相结合。
定点查规律,多点查隐患的方法。
粮温低于15度,危险粮3天查一次,半安全粮5天查一次,安全粮7天查一次。
粮温高于15度时,危险粮1天查一次,半安全粮3天查一次,安全粮7天查一次;粮食入库三个月内要增加查粮次数。
二、粮食水份检查。
粮食入库前后要测定水份含量,水份检查每月一次,取样点参照测温点的确定方法确定。
对水份超标的粮食要适当增加检查次数。
三、粮食虫害检查。
粮温在15度以下时,每月检查一次;15度至25度时,每半月检查一次;25度以上时,每7天检查一次;危险粮在处理后三个月内至少7天检查一次。
四、粮食品质检查。
感官鉴定粮食色泽、气味等应与检查粮温、水份、虫害等结合进行,各项品质控制指标每年检测一次。
五、仓库及设备检查。
每月在粮油普查中,检查仓房有无渗漏、裂缝、墙及下沉、返潮等现象;检查门窗的性能是否良好、干湿计有无损坏、热敏电阻、粮温计是否灵敏准确。
六、坚持分管领导包科室、科长和副科长包库制度,科长、副科长每半月必经亲自库检查一次,分管领导每月必经进库检查一次,查要签字,提出整改意见,风雨雪主要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七、粮情检查记录要及时、准确、完整,要有分析、有措施,并有保管人员归档保管。
粮情、粮质检查制度

粮情、粮质检查制度一、粮情粮质检查(检测)严格按《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中央储备粮油质量抽查扦样检验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执行。
二、温、湿度检测。
包括粮温、仓温、气温、仓湿和大气湿度,每天至少巡测一次(定人、定时)。
保管员每周两次进仓检查粮情,不定期进仓随机设点抽测粮温。
巡测、抽测结果做好记录。
对温度发生异常变化部位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风雨后要及时检查粮情,检查粮仓有无渗漏现象。
遇有暴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所有保管人员,必须立即回到粮库,坚守自己的岗位。
三、水分检测。
结合测温点的布置,分层抽取样品(每层间隔不应大于2M),每层一份样品,不少于1㎏,测定粮食水分。
每季度测定一次。
在季节转换时尤其是在夏秋和冬春季节转换时,随时抽样检查监测粮堆表层水分变化。
四、品质检测。
参照水分检测的取样点,分层抽取混合样品,并随机抽取易受环境影响,品质易劣变部位的粮食样品。
检测期限为每年4月和10月抽样检测一次。
按照《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试行)》的规定,检测储粮品质。
对储粮不符合“宜存”指标的粮食,应申请尽快轮换。
五、害虫检查。
散装粮每仓共取15个点,分上、下两层取样,每层不少于1kg,检查害虫。
装具器材按2%-5%比例抽样检查,以件计算害虫头数。
空仓,货物、铺垫物,按散装粮面选点办法设点检查,每点按平方米计算害虫头数,粮温低于15℃时每月至少检查一次;粮温在15-25℃时,10天内至少检查一次;粮温高于25℃时,7天内至少检查一次。
按各取样点分别计算害虫头数,并以严重的点代表全仓害虫密度。
做好检查记录。
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

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
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是指对食品加工企业出入库的粮食进行检验和监督的制度。
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粮食的质量和安全,防止粮食被污染、变质或掺假。
具体的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粮食采样检验:对每批次的粮食进行采样,并进行质量和安全的检验,包括检测粮食的水分含量、杂质含量、皮壳含量、霉变菌、重金属等物质的含量。
2. 储存设施监管:对粮食的储存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监管,确保储存条件符合标准,避免粮食受潮、发霉等问题。
3. 检疫证明:粮食出入库需要携带相应的检疫证明,证明粮食的质量和安全符合相关标准。
4. 监督和惩罚措施:对违反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的企业进行监督和惩罚,确保企业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的实施,可以保障粮食质量和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促进食品加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粮食出入库及定期检验制度-质量管理制度(核对整理)

粮食出入库及定期检验制度一、粮食收购入库检验1、新粮入库要严把入库质量关,扦样要全面,具有代表性,科学确定粮食等级,做好门检台账记录。
2、入库新粮应根据质量、水分情况分开存储,登记检验记录,记好门检台账。
3、入库新粮应在15—20天时对质量、水分进行检验复验、与门检对照,以便掌握库存质量情况。
4、入库储存的粮食,每月检验一次,并做好质量台账记录,逐条登记收购入库粮食质量情况。
二、粮食仓储保管检验1、在粮食保管过程中,检验人员要坚持质量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化验各项粮食质量情况。
每次检查都要作出记录,登记质量台帐。
2、随时掌握粮温、粮情变化和水分变化,及时发现储粮中的结露结顶现象。
3、及时根据粮情记录对不宜存粮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储粮方法,延长储粮时间。
认真对不宜存粮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及时提出轮储,切实保证粮食的使用价值。
4、在粮食仓储检验中随时掌握储粮害虫的繁殖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及时防治害虫。
5、负责仓储的检验人员,从粮食入库到发出都应定期认真准确地按标准测定粮食水分、杂质,记好质量台帐,作为计算粮食水分、杂质减量的依据。
三、粮食出库检验1、出库前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检验质量、储存品质、卫生各项指标,准确填写《粮食质量检验结果证书》。
2、凡已发热、变质或污染超过食品卫生标准的粮食,一律不能出库,水分过高的未经收方允许,也不得出库。
3、出库粮食装车前,必须检查装具、车体及场地是否符合运粮要求,凡对粮食质量有影响的,一律不能装运粮食,以防发生质量事故。
4、在出库粮食过程中,收发双方因质量或执行卫生标准方面发生争执时,应本着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按照双方共同检验的结果协商解决。
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

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原创版5篇)《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篇1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如下:1. 粮食入库前,要严格按储藏期管理要求,做好储粮检温、测水、通风、除虫等工作,达到安全储粮标准。
2. 粮食出库要坚持做到“三不”原则,即粮食质量不达标不装,卫生条件不达标不出,器具不卫生不装。
3. 每次扦样检测都应保留样品,妥善保管。
4. 检验人员要严格按储粮技术管理要求,做好储粮测温、水分测定、害虫检查防治等工作。
《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篇2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的具体内容会因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不同,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1. 入库粮食要经验收员、保管员和检验员共同验收,并共同签署入库单。
2. 入库的粮食要按品种、等级、质量分类堆放,做到质量可靠,数量准确。
3. 粮食堆放要整齐稳固,不得超高,并采取措施防止鼠害、虫害和霉烂。
4. 粮食要按品种、等级、质量、进货时间分别堆放,并在明显位置做出标识。
5. 粮食出库时要经验收员、保管员和检验员共同验收,并共同签署出库单。
6. 粮食出库时,要按质论价,不得压级压价或抬级抬价。
《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篇3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粮食出入库必须进行质量检验。
2. 各项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即为合格产品,否则为不合格产品。
3. 凡是性质不稳定、易霉烂、易变质的粮食,以及虫害严重、筛存不良的粮食不得进行储藏。
4. 入库的粮食应做到“四无”:无污染、无杂质、无虫害、无霉变。
5. 严禁含有害物质、等杂粮以及霉烂变质的粮食入库。
《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篇4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粮食出入库必须进行质量检验。
2. 质量合格的粮食,按照“先入先出”的原则,随进随出。
3. 质量不合格的粮食,不得入库,不得出场。
4. 严禁质量、数量、卫生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以及混有杂物、异物的粮食入库和出场。
5. 粮食检验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计量行政部门批准的感量合格的计量器具。
粮食日常检验管理制度

粮食日常检验管理制度一、检验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粮食的质量安全。
通过日常的检验管理,可以及时发现粮食中的各种污染物和有害物质,确保粮食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粮食符合标准,消费者才能放心食用。
2. 优化生产环节。
通过检验管理制度,可以发现粮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和调整生产环节,提高粮食的品质和产量。
3. 提高企业形象。
企业积极履行检验管理制度,保障粮食质量,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4. 促进市场发展。
健全的检验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粮食行业的整体水平,促进市场竞争,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粮食日常检验管理制度的内容1. 检测项目的确定。
制定检验管理制度时,首先要确定要检测的项目,包括粮食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和污染物,以及粮食的品质指标等。
2. 检测标准的确定。
制定检验管理制度时,还需要确定检测的标准,即粮食中各种物质的允许含量和标准值,以便评价检测结果。
3. 检验流程的规范。
检验管理制度还应包括检验流程的规范,明确检测的步骤和方法,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验人员的培训。
为了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检验技术和操作水平。
5. 检验设备的保养。
检验设备是保障检验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因此要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6. 数据管理和记录。
检验管理制度还应包括数据管理和记录,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保留检验记录至少三年。
7. 检验结果的处理。
针对检验结果,需要建立一套处理机制,包括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或者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等。
三、粮食日常检验管理制度的实施1. 制定制度。
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适合的粮食日常检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执行人。
2. 培训人员。
企业应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检验技术和操作水平,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购置设备。
企业应购置符合要求的检验设备,确保检验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定期检验。
粮食购进质检制度

粮食购进质检制度
1、购进粮食主要以国标二级指标进行质检,并根据我厂具体情况对粮食的水分、霉变、虫
蛀、异味、杂质等进行检查。
2、质检负责粮食质检工作,并有效地和仓管人员的验查工作结合起来。
3、10吨以下的粮食购进由仓管人员进行验收,并一月向质检科上报一次验查情况。
质检科
据情抽检;10吨以上购进由质检科、仓管人员共同检测。
4、粉碎组出粮时发现粮食不合格后应拒收,退回仓库。
5、酿造组发现粮粉不合格应拒收,退回粉碎组。
河北昆旺酒业有限公司。
粮情检查制度与处置制度(5篇)

粮情检查制度与处置制度粮情检查制度:一、具体工作要求:1、严格遵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认真遵守市、县规定的各种储粮测化制度,按期进行测温、化水、查虫、测气,认真填写粮情记录,不涂改,不弄虚作假,保证其资料真实完整,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为储备粮轮换提供依据,测化记录必须当天完成,如果第二天被查了的要进行处罚。
2、保管员必须掌握仓位粮情,做到每日查仓,每日与粮食见面,对自己保管的粮食情况,包括品种、数量、质量、等级、水份、杂质、价位、入库年限、粮情等,要做到心中有数,领导检查汇报时要“一口清”。
3、保管员对自己所管的粮食发现异常要立即查明,分析原因之后上报区片长再报科里,查明解决,不得隐瞒和拖延,若不及时自己查明,由科里查出的并造成坏粮的,一定要严肃处理。
二、测温制度1、粮温检查:(1)、中储粮:每周一检测一次。
(2)、市储备:粮温____度以下时,安全粮____天内至少查温一次;半安全粮____天内至少查温一次;危险粮____天检查一次。
粮温____度以上时,安全粮____天内至少查温一次;半安全粮____天内至少查温一次;危险粮每天检查一次。
对检查粮温时出现的异常现象,应视为半安全粮或危险粮,对于发热粮应每天查温一次。
新入库粮后三个月内适当增加查温次数。
1、检查:与粮温检查同时进行。
2、气温检查:与粮温检查同时进行。
一、水份、湿度检查:1、粮食水分的检查:(1)安全粮:每季至少测定一次水分。
(2)半安全粮:每月至少测定一次。
(3)危险粮:随时采样检测,发现温度异常点要及时采样测定该部位水分。
2、仓内空间湿度测定:与粮温检查同时进行。
3、仓外大气湿度检查:与粮温检查同时进行。
四、查虫制度:1、本着认真负责态度做到有仓必查,查必彻底。
2、根据储粮害虫的传播途径与危害方法进行检查防治。
3、虫害检查期限:粮温在____度以下,一个月至少检查一次。
粮温在15—____度,每____天内至少检查一次。
粮食检验管理制度

粮食检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提高粮食质量水平,加强粮食监管工作,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机构1.粮食检验管理机构应由政府有关部门设立,具体实施单位为粮食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2.粮食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负责粮食质量检验、鉴定、鉴定和管理等工作,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3.粮食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和技术人员,具备相应的检验能力。
三、检验范围1.粮食检验应包括以下内容:外观、气味、色泽、水分含量、杂质含量、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污染等。
2.对进口粮食应加强检验,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3.对国内产粮食,应加强检验,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四、检验程序1.取样:根据需要取样分析。
2.检验:根据取样结果,进行相应的检验。
3.鉴定:对检验结果进行鉴定,确定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4.鉴定报告:出具鉴定报告,报告检验结果和意见。
5.处置:对检验结果不合格的粮食进行相应的处置。
六、检验规范1.遵守检验规范和程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检验过程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杜绝作假检验和弄虚作假。
3.严格控制检验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七、检验人员1.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经验,具备相应的检验能力。
2.检验人员应遵守检验规范和程序,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验工作。
3.检验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不得搞虚假检验和弄虚作假。
八、监督管理1.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粮食检验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确保检验质量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粮食检验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检验工作合规合法。
3.对违反粮食检验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追究责任。
九、法律责任1.对违反本制度的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粮食检验管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十、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对本制度解释权属于政府相关部门。
3.本制度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解释和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检化验制度
一、粮食收购入库、储存、出库,必须做到三级检化验。
二、检化验执行最新国家标准和检验方法。
特殊品种还可使用粮食行业标准。
三、粮食收购检验必须实行计量前和入库中二次检验。
1、计量前检验。
检验员通过人工扦样或设备扦样抽取样品在检化验室检验(当前由感官检验经验丰富的检验员现场结合快速水分测定仪水分检验),出具检验数据,明确说明所检验指标合格或不合格。
诚恳告知可以收购、不可以收购、在有关规定范围内扣量多少后,可以收购。
2、入库中的检验。
经计量称重后卸车入库中检验。
通过感官检验,判断有无高无水分、高杂粮质、霉粮、高黄粒米粮、老粮等情况。
如出现此类情况,立即停止入库,退回计量结算。
3、、在检验过程中,发现有易燃、易爆、污染、检疫对象等情况时,及时向领导以及相关部门汇报采取处理措施。
4、、严格执行粮食质量标准,严肃检化验纪律,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洁身自好,不得徇私舞弊,杜绝收受售粮方的宴请或贿赂,切实遵守粮食收购“五要五不准”。
四、粮食储存期间的检验必须进行每年3、9月两次检验。
1、检验结果及时填写在仓内“粮食库存情况登记卡”上。
2、根据检验结果,发现“不宜存”的粮食库存要及时汇报,建议并做好轮换准备。
3、每次检验均出具检化验报告单,将有关资料整理、归类、存档,并
传递检化验报告单与领导或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五、粮食出库检化验工作必须根据出库计划提前检验。
1、根据出库计划,按照扦样标准及时安排扦样检化验,并将检化验报告单传递领导和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2、将出库仓库所有检化验资料整理、归类、存档。
3、严肃检化验纪律,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洁身自好,不得徇私舞弊,杜绝收受粮食采购方的宴请或贿赂。
六、检化验负责人、检化验员对检化验结果负责,除单位领导和相关部门外,对检化验资料、检化验结果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