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效教学行为
浅谈高中数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
浅谈高中数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目前,在我国中学数学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程标准极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因此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分析和探讨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有效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
它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
以前应试教育下教师的教学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师对尖子生一般都重点辅导,对成绩不好的学生不管不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偏概全,认为学习好一切都好;教师不重视对学生情感和价值方面的培养。
我想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转变这种不合理的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和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创设和维护好有效的数学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维,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
那么数学教师怎样才能有效的教学呢?二、数学教师有效教学的途径1、教学应尊重并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和原有的知识结构及不同的文化背景。
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
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的认知差异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和思维策略、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场独立和场依存、沉思型和冲动性、复合型和发散性。
不同的学生的智力差异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学习中表现为:有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观察实验;有的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能力强;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强等。
2、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认知水平,鼓励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问题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的让所有学生都主动参与,在学习活动中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对学生的帮助针对性要强,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应指导他们在课后继续阅读和思考,以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有效教学的七种教学行为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和创 造力。
引导学生互相学习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和合作,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来解决问题。
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当学生的思想和观点被尊重和采纳时,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课 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实现教学相长。
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成功率的提高是教学质量提 高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师可以根 据学生的成功率评估教学效果,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
质量不断提高。
提高学生成功率的方法
制定明确、具体 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制定明确、具体的 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楚地知 道自己需要达到什么标准,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通过倾听和尊重学生的观点,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 立思考能力。
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提高他们的团队 协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的方法
组织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 观点和看法。
鼓励学生提问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问,并对他们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解答,激 发学生的求知欲。
促进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不仅关注学 生的知识掌握,还注重学生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
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 入新颖的案例、使用多媒体等手段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实验操作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鼓励
1 2
第一课 有效教学行为
有效教学行为(高效课堂)课堂评估和标准化测验得出,大约有10种与学生理想行为相关的教师行为,这些行为对有效教学至关重要。
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行为是: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等。
与有效教学有关的五种辅助行为主要是: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组织;提问;探询;教师情感等。
一、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一)清晰授课这一关键行为是指教师向全班呈现内容时清晰程度如何。
如果能很清晰地教学,呈现材料就可以少花时间,而且学生第一次就可以正确地回答你的问题,你也就有更多时间用于教学。
清晰的教学是一个复合行为,它与许多其他的认知行为相关联,诸如内容组织、教师对课文的熟悉以及授课策略选择等(讨论、朗诵、问答或者小组形式等)。
清晰授课的表现如下:1、告诉学生课时目标,比如哪些行为将会作为作业成果,出现在今后的考试中。
2、为学生提供先行组织者,即当堂内容置于过去或未来的课时背景下。
3、在上课之前,检查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先前学习内容。
4、缓慢而明确地发出指令。
5、知道学生的能力水平,教授适合学生当前或略高于当前水平的内容。
6、用图解、举例和示范的方法来解释和澄清、强化重点。
7、在每一节课结束时,总结和回顾。
(二)多样化教学这一关键行为是指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
教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问题,可以问许多不同类型的问题,如果把它们与课时节奏和序列结合起来,就可以产生出富有意义的多样化教学。
因此教师需要掌握提问的艺术,能够区分出问题的类型,包括事实问题或过程问题,聚集性问题或发散性问题。
多样教学的另一方面可能最明显:对学习材料、设备、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间等的运用。
教室里物质的质地、多样的视觉效果都能增加教学的多样性,随之,这会影响到学生在单元末考试中的成绩、行为评估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情况。
多样化教学的表现:1、使用吸引注意力的技巧。
2、通过变化目光接触、语音和手势来展示热情和活力。
什么是课堂有效教学行为
1、结合例子回答什么是课堂有效教学行为?课堂有效教学行为,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意图,针对相应的教学情境与教学难题,从而采取的课堂教学手段、方式和途径。
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实现教学目标、意图以及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是密切相关的,目标和意图决定教学的手段方式和途径,教学的手段、方式和途径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意图,但是,最终的检测要看这种教学行为有没有效果、效率,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效益没有。
例如,某一堂课,你要完成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质疑”和“置疑”的差异。
你采取的方式是:抓住关键词“质”和“置”的区别进行陈述性讲解。
那么,检测这一堂课中你所运用的“陈述性讲解”这种行为是否有效,那么就要看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以及在课后作业或者相关的课后提问当中,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两个词的区别,掌握的人数有多少,掌握的程度怎样等等,而后面的学生的参与、思考积极度,掌握的程度的高低则体现了在这种目标的指引下,你这种行为教学是否有效,有效即是有效教学,相反。
2、如何认识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关系?教学行为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意图所采用的一系列创造性行为,其实质是教师面对教学情境与教学难题的一种反应方式。
它具有目的性、情境性、连续性、创造性和专业性的特征。
学习行为是学生基于一定的学习动机(这点上,很多学生只知道自己的目标是考大学,而总是忽略每一堂课的小目标),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通过一定的手段、方式、途径进行学习。
1)、教学行为的意义:基于学习行为,影响学习行为。
2)、学习行为决定教学行为。
3)、教学行为促进学习行为。
4)、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在时间轴上的相互影响关系。
3、结合新课程改革谈谈教学行为多样化对实施有效教学有何实际意义?在课堂情境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
教学行为分类主要如下:分类标准教学行为的类别教学行为得以展开的媒介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完成任务中的作用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教学行为的对象指向学生为对象的行为以教师自身为对象的行为以资源和环境为对象的行为行为所追求的目标指向认知发展的行为指向情感发展的行为指向动作技能发展的行为行为的准备状况预先设计的行为偶发的教学行为师生的协作程度教师独立的行为学生的协助下的行为信息传播的过程教师意图的行为教师实际展现的行为学生感知的教学行为行为目标达成情况有效教学行为无效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的多样性,可以调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主人,从而能够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内容;教学行为的多样性,可以使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或者同一种教学方式的不同“变式”有效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意图;总之,多样性的教学行为,可以避免产生枯燥无味的课堂,可以让学生更快乐、有效地学习,可以是教师高兴、有效地教。
有效教学行为的概念界定
有效教学行为的概念界定有效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有效手段、方法和策略,以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行为。
它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组织、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具体操作,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表现。
有效教学行为的概念界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教师的教学态度是有效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情操,积极乐观的教学态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
其次,有效教学行为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
教师应具备全面科学的学科知识,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另外,教师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组织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能力等。
只有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教师才能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再次,有效教学行为需要教师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引导、讨论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同时结合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应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如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最后,有效教学行为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反馈。
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通过考试、作业、讨论和实际操作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建立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机制,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精神。
总之,有效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有效手段、方法和策略,以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行为。
课堂上十种有效的教学行为
课堂上十种有效的教学行为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我们归纳为十种有效教学行为:
1、在教学关系上,表现为:引导与帮助
2、在师生关系上,表现为:尊重与赞赏
3、在讲练策略上,表现为:精讲与精练
4、在问题刺激上,表现为:创境与设疑
在刺激策略上,可有以下几种:
(1)语言刺激。
(2)媒体刺激。
(3)演示刺激。
(4)情景刺激。
(5)情感刺激。
5、在关注差异上,表现为:分层与异步
6、在动态生成上,表现为:促进与应对
7、在媒体运用上,表现为:整合与巧用
8、在学习评价上,表现为:发展与开放
开放,指对学生进行开放性评价。
“开放”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评价内容的开放。
即它不仅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的评价,还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品质的评价,更要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二是评价标准的开放。
对学生评价不能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而要通过既有一定的共性要求,又有适合各个层次学生且可以供自我选择的评价来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对少数表现出有个性特长的学生要进行特殊的评价。
三是评价主体的开放。
它既有教师评价,还有自评与互评;将来自各个角度的观察意见交汇起来,最后作出既有定量又有定性的全面评价。
9、在课堂管理上,表现为:反馈与调控
(5)当学生有差错时,你能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
10、对待自我上,表现为:反思与改进。
有效教学行为
1、什么是有效教学行为?它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答:有效教学行为,简单说就是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具有一定效果、效率、效益的教学行为。
其判断主要有:(1)判断标准:是否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
有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行为属于有效教学,若其行为是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无益的,甚至是阻碍的,那其行为就可以说是无效教学。
(2)判断依据:教学活动的最终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
有效教学是具有一定效果、效率、效益的教学行为。
是在适当的投入下更好的达到了预定目标。
(3)实现方式:教学过程控制。
2、有效教学行为具有哪些特征?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一谈答:有效教学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目标清晰;“上课之前我清楚地知道我的教学意图”。
如教师心中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三维教学目标”。
授课之前应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予以澄清与反思。
教学目标如何实现应该心中有数。
2、善启善导;“问题是我启动教学进程的钥匙”。
有效教学行为的前设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启发诱导的手段是多样化的,如创设情境、语言激励等3、遵循逻辑;逻辑是人认识的行程,是教学行为发出的首先考虑对象。
教学时教学逻辑表现为教师教学行为中贯通的“内线”。
4、手段有力;应该保持信念:“我相信我的教学方法、方式、手段能够达到我的预定目的。
”善选教学手段、灵活驾驭教学手段、准确适用教学手段是教学手段力度的体现。
5、动态调控;相信“我能够根据教学进程的需要灵活调控我的教学方向与方法。
”6、富有创意。
“我从没有想过始终用不变的教学方式来面对学生”,要追求创意、常变常新,让学生时刻对新课程保持新鲜感和好奇心。
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概念
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概念
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
识和技能,并培养其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有效教学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主体性:有效教学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该成为学习和探究的
主体,教师则扮演引导和指导的角色。
2. 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教学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内容和顺序,以
及适宜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设计。
3.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效教学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主
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究和思考问题。
4. 差异化教学:有效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
略和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 反馈和评价:有效教学应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检查和改进学习,
同时也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总之,有效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学设计和方法合理性,能够激发学生学
习动机和发展个性的教学方式。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有效教学1.有效教学的含义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两方面都获得成功或表现俱佳的教学行为。
从学生有效学习与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学有效性可以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二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三是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从教学效果、教学效率、教学效益三方面来看,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2.有效教学基本特征(1)明确的目标:正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包括:教学目标的指向性和全面性。
(2)充分的准备: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3)科学的组织(4)清晰明了(5)促进学生学习(6)高效利用时间3.有效教学应该关注的教学要素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莱文(1987年)提出了有效教学的QAIT模式,认为影响有效教学的四个主要因素分别是:教学质量、教学的适当性、诱因和时间。
教学质量:有效教学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教学在多大程度上对学生有意义。
另一个要点是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进度,适应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水平。
教学的适当性:教师要确保学生做好学习新材料的准备,包括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要求教师提供的教学要适当,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教学和辅导。
诱因:指教师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做的激励的程度。
时间: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量依赖于两个因素:一是教师教学实际所用的时间量,二是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量。
这两者都受课堂管理和纪律的影响。
在QAIT模式中,每一个因素如同链条中的一环,四个环首尾相连,共同发挥作用,而整个链条的力量决定于力量最弱的一环。
也就是说,有效教学的四个因素必须都是适当的。
如果学生缺乏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缺乏学习动机,即使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也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有效教学的五种教学行为
有效教学的五种教学行为
“有效教学”是这次教学工作会议的热点话题。
由于分组讨论的时间有限,所以在《教研简报》上开辟专栏,进行笔谈。
最近我看一本书,名《有效教学方法》(鲍里奇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书中第8页谈到,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是:
1. 清晰授课
我理解是,教师授课语言应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
2. 多样化教学
我理解是,教师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授课,比如用挑战性的问题、热情的赞扬、多样化的视觉效果(多媒体的画面、实验的演示)等。
3. 任务导向
我理解是,教师授课应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缺乏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教学活动,一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
4. 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我理解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而有效的课堂教学。
5. 确保学生成功率
我理解是,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
在每组教学刺激后,要安排练习或问题讨论,使大多数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世界上没有救世主。
学习好要靠学生自己努力。
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才能得到发展。
学习的本质属性是自主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是教师的职责。
有效学习必然是自主学习,有效教学策略也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教学策略。
七种有效教学行为
七种有效教学行为
1. 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引入新的话题、使用多媒体工具和实际案例。
同时,教师还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2. 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应该通过鼓励、表扬和奖励等方式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
这种正面激励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
3.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课堂氛围、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等方面。
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情况,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这种灵活性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5. 个性化教学
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特点,从而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目标。
6. 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应该通过提问、讨论和研究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这种积极的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7. 及时反馈和评估
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估,及时提供建议和改进方案。
这种及时的反馈和评估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十大有效教学行为
02
适应教育变革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 师需要掌握新的教学技能和方 法,以适应教育变革的需求。
03
促进教师专业Leabharlann 展研究有效教学行为有助于教师 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进而实
现专业成长。
有效教学行为定义
03
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互动与合作
注重评价与反馈
有效教学行为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
提供必要资源和指导支持
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
为学生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相关资料、工具或设备等资源,确保 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给予有效的学习指导
针对任务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给予适当的讲解、示范或引导,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互助合作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协作等方式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组织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
01
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 围绕特定主题进行讨论和交
流。
02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互 相学习、分享知识和经验,
提高学习效果。
03
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角色扮演与模拟演练
让学生扮演特定角色,模拟真 实场景进行演练,以加深对知 识点的理解。
角色扮演和模拟演练可以帮助 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 境,提高实践能力。
。
07
确保学生成功率措施介绍
合理设置课程难度和进度安排
根据学生的年龄、学科背景和认知水平,合理设置课程难度,避免过于简单或复杂 。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 能。
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进度安排,确保学生能够 跟上教学步伐。
课堂十种有效教学行为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供对课堂的反馈意见,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 学习需求和期望。
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深入了解学生对课堂的看法和 感受,以及他们对教学的建议和期望。
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01
根据学生反应调整教学进度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反应和理解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
09 总结回顾与展望 未来发展趋势
总结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有效教学行为的定义和重要性
明确有效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强调其对提 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十种有效教学行为的介绍
详细阐述了激发动机、明确目标、组织内容、提供反馈、调整进度、使用媒体、互动交 流、鼓励思考、评估学习和创造环境等十种有效教学行为的具体含义和实施方法。
够跟上教学步伐。
0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
、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03
针对学生问题改进教学策略
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及时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
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07 营造良好课堂氛 围与环境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及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 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05 组织有效课堂活 动
小组合作学习
分组策略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 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
小组内的学生具有互补性。
明确任务
为每个小组分配明确的学习任务 ,确保学生了解小组合作的目标
教学行为
二. 有效教学行为是有效益的行为
效益: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是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 效益 最大限度地追求公平。
• 有效教学行为必须是总体上的而非对个别学生的。
有效教学行为的效益:
个体效益: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满足感和进一步自我完善的 欲望。 社会效益:学生的成长所带来的社会发展进步(间接地收 益)。
三. 有效教学行为是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行为
一、何谓教学行为?
• 教学行为不是简单的教学形式、手段、 方法和技能的构成体,而是一个包括教和 学两个动因在内的结构复杂的、内容丰富 的目的性行为,是由行为主体(教师和学 生)以及与行为主体相联系的起着直接与 间接作用的因素所构成的、在动静交替转 换过程中反映学行为的内涵 判定有效教学行为的标准 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
判定有效教学的标准
有效教学行为是高效的教学行为
有效教学行为是有效益的行为
有效教学行为是能够促进学生有效进行学习的行为
一. 有效教学行为是高效率的教学行为
• 教学行为的效率 教学行为的效率: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学投入和教 学产出的比例。
教学投入:精神投入和物质投入。 教学产出:直观表现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的相对量。
教师有效地教 学生有效地学 付出更多的努力 使学生增加兴趣和信心
学生学习的成功
• 有效教学行为是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 它统一了效果、效益、效率,将有效教学所要求 的质量、时间、适合性、激励等要素整合在一起, 引发出有效的学习行为,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有效教学行为与一般教学行为的不同
• • • • 一般教学行为:描述性概念 其表征是“实际怎样”的问题。 有效教学行为:规范性概念 其表征是“应该怎样行为”问题,是对教 学行为的规范和引导。 • 有效教学行为不仅能够使教学系统中的各 要素连接成一个整体,而且可以使这个整 体表现出流畅、有序、富于艺术美的特征。
什么是有效教学
什么是有效教学什么是有效教学一、什么是有效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
1.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2.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
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3.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即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程度的评价。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
有效教学一要有效果,讲求教学的质量(收益大一些);二要有效率,讲求教学的速度(投入小一点);三要有效益,这效益是着眼于“师生共同成长”。
课堂教学的“有效”,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所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十种有效教学行为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 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分析当前存在不足及挑战
教学资源匮乏
一些地区或学校由于条件限制, 难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影响 教学效果。
学生参与不足
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兴趣等原因 ,在课堂上表现不够积极,参与 度不高。
教学目标模糊
部分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不够明 确和具体,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 把握学习要求。
反馈不及时或不具体
部分教师在给予学生反馈时存在 不及时、不具体等问题,导致学 生无法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
个性化教学不足
当前教育体系下,个性化教学实 施难度较大,难以满足所有学生 的个性化需求。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及改进方向
教学目标具体化
未来教学将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 可衡量性,确保学生清楚了解学习要求。
通过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引导 学生将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进行联 系和整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学习任务 ,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 和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 疑问,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将 前知与新知识相结合,解决问题。
及时反馈
对学生的表现和作业给予及时、具体的反馈,帮助学生了 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总结十种有效教学行为要点
调整教学进度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确 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节奏。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布置研究性作业、提供学习资源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个性化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个性化的 教学策略和方法。
实施探究式学习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制定 方案、进行实验或调查, 培养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什么是有效教学行为
什么是有效教学行为有效教学就是人们常说的向 40 分钟要质量。
有效教学理念的源头可上溯到 20 世纪上半叶,研究的主要成果是从教师知识传授的角度关注教学的有效性,发现了与有效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师特征和行为要素。
但是,对于有效教学的复杂性、动态性认识,教师的教的有效如何作用于教学主体的学的有效的研究有所欠缺。
现在,重推有效教学,绝不是对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传统观念的让步和妥协,否定新课程改革的成果。
相反地,更有助于对新问题的冷静思考和老问题的研究解决。
有效教学的理念当推韩立福老师的研究成果,倡导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思想,主张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出了包括有效备课(师生共备) 、有效上课(师生共学) 、有效拓展(师生共拓) 和有效评价(师生共省) 四大策略。
目前,课堂教学还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是有效教学的主阵地。
假如课堂上学生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学生学习秩序混乱、效果低下而引发马蹄效应。
在西方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
1 / 6
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那么,什么才是有效教学行动呢? 一、教学行动要规范。
任何一所学校要想得到上级和社会的认可,必须要有突出的教学质量。
没有教学质量,是没人买账的。
仅这一点上讲,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老师的生命、学生的生命。
白猫黑猫,能逮着老鼠就是好猫。
有效教学行动需要落实五到位:
一是自我加压要到位。
教师要把参加教材培训、集体备课、公开课与观摩课教学等活动,有效使用现有设施设备,纳入平时的常规行动。
二是执行规范要求要到位。
教师按照教学规范深入备课,精心设计三案,细心批改学生作业,做好学生单元测验卷的检查和讲评。
三是创新研究要到位。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创造性的开展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研究活动。
通过名师结对、同课异构等形式的创新研究,实现效应连锁等方式,要求教师进大纲,入教材,吃透各知识点,把握三维目标
---------------------------------------------------------------最新资料推荐------------------------------------------------------ 与评价方向,着力提升教和学的水平。
四是重心前移到位。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课堂管理精细化了,教育教学质量就必然会大大提升,这无疑也是提高教师生命质量的重要举措。
应当承认,目前的学校教育,课堂仍是主阵地。
当前,更多教师关注的是上课及课后的补漏,这样的教学是重心后滞的。
要进行高效课堂建设,就要使教学的重心前移。
在课堂上要特别关注的有两点:
1.学生的兴趣。
现在的学生有太多的依赖性,学习的内动力不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课堂上由简单的内容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更多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己吸取知识的习惯,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他们对新知的兴趣。
2.自主的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
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底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就要放下架子,用启发性、诱思性的语言,引导学生产生求学兴趣,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在水到渠
3 / 6
成中领受教师的语言、体态、眼神和微笑,在自我探究中体会到学习是容易的、快乐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
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趣力量,他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
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五是课内外辅导到位。
杜郎口经验告诉我们,要立足全体,发展个体。
对优等生,指导解题思路,增强解题能力;对中等生,扶持弱科知识,力争各科平衡;对差等生,辅导基础知识,提高学习信心。
这样,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等生吃得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发展。
二、实施教学目标管理。
以三维目标引导每个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确立与达成目标,把课堂大目标分解为各环节小目标群。
从管理学角度而言,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是组织体系内人员的共同理想和动力。
反之,失去目标的牵引,必然导致组织中个体的消极和涣散。
要求有二:
一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和高级目标;二是以目标为牵引动力,
---------------------------------------------------------------最新资料推荐------------------------------------------------------ 增强师生参与的凝聚力,形成教学合力。
三、落实课堂检查制度。
课堂要追求精和细,制度就要细和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很多,听说读写哪一样都离不开制度,必须制订具体细致、科学全面、操作性强的制度。
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不留空白,确保环环相扣,避免出现阻塞和脱节现象,从而形成教学程序、检查有制度、人人守规矩,久而久之,有约束、有规范的行为就会变成一种习惯。
哲学家菩德曼说过,播种一个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个命运。
每个人都有自主性,在一个集体中,不一样的你我他会导致人心离散,这个集体越大,离散力也越大。
人们常说:
(人们不愿做你希望他做的事,人们只会做你检查的事。
更何况小学生呢?这也就警示我们,教学的各项任务除了有布置有要求之外,更重要的一环是加强经常性的检查、反馈,使教学链不断衔接、优化。
有效教学行动不是墙上的标语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细致化工作,是新时期课堂教学改革赋予我们的责任,需要的是常规常
5 / 6
抓,常规细抓,贵在持之以恒,最终形成常态机制,在前边的基础上,实现较高层次的再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