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自主神经反应模式

合集下载

知识点3 情绪的理论

知识点3 情绪的理论

知识点3 情绪的理论一、情绪的早期理论(一)詹姆斯——兰格理论詹姆斯根据情绪发生时引起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机体变化提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

兰格与詹姆斯在情绪产生的具体描述上虽有不同,但他们的基本观点是相同的,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二)坎农——巴德学说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增高、心跳加速、瞳孔放大、内分泌增多和肌肉紧张等等,使个体生理上进入应激状态。

因此,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丘脑的控制。

坎农的情绪学说得到巴德(Bard,1934,1950)的支持和发展,故后人称坎农的情绪理论为坎农——巴德情绪学说。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一)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

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她提出情绪产生的理论模式是:作为引起情绪的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送至丘脑,在更换神经元后,再送到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上刺激情景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如恐惧及逃避、愤怒及攻击等)。

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神经,将兴奋发放到血管或内脏,所产生的变化使其获得感觉。

这种从外周来的反馈信息,在大脑皮层中被估价,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

这就是“评定——兴奋”学说。

(二)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和辛格(J.Singer)提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

情绪自主神经特异性研究及进展

情绪自主神经特异性研究及进展

!""#心理科学#$%&’()*)+,’-*.’,/0’/#1223,14(5):!""6!"7情绪自主神经特异性研究及进展李建平8,1#郭念锋8#阎克乐!5#王丽芳5(8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822828)(1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系,北京,822245)(5河北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石家庄,232298)摘#要#研究者们已发现情绪之间存在某些可靠的自主神经差异,至少对某些情绪来说,其自主神经反应是特异的。

但是已经获得的实验结果还远远不够用于确定最后的特异性情绪自主神经反应模式。

而且,自主神经活动的潜在成分和模式并没有得到穷尽。

情绪生理特异性研究应该扩展到多个外周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

关键词:情绪#自主神经系统#特异性8#引言##:-;/%认为,情绪体验是由某些刺激引起的外周生理变化的结果而非这些生理变化的前提,正因为我们的情绪体验是对外周反馈进行直接“感知”的结果,所以不同的情绪伴随骨骼肌和生理变化的独特模式。

后来的大多数有关情绪的心理生理学研究或者以支持:-;/%的观点为目的,或者将其作为靶子来批驳。

曾出现过两种反对:-;/%的观点。

第一种认为:自主神经活动总体上是无差异的、单一的。

这排除了特异的情绪自主神经反应的任何基础。

另一种观点认为躯体内脏(%);-<)=,%’/>-*)过程不反映特定情绪的唤醒,而是提示行动特质(-’<,)0?,%@)%,<,)0)、行动倾向(-’<,)0</0?/0’&)和严格意义上的行动的需求。

而且,情绪能够策动的活动在各种情绪中可能是重叠的。

但是,过去十几年,分立情绪的心理生理反应具有差异的观点变得更普遍,这大部分归于AB;-0,C/=/0D %)0和他们的同事所做的一系列重要实验。

他们得出结论:至少对某些情绪来说,其自主神经反应是特异的[8,18]。

情绪的自主生理反应特异性实验研究

情绪的自主生理反应特异性实验研究

2007年1月第19卷第1期首都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Ja nua ry.2007Vol.19No.1●实验与调查情绪的自主生理反应特异性实验研究A n Exper imental Resear ch on the ANS Specif icity of Emotion李四化,李京诚L I S i 2hua ,L I J ing 2cheng摘 要:为探讨情绪与自主神经之间的关系,研究选取音乐作为诱导材料,分析活跃类(激昂、快乐、紧张)和镇定类(沉静、悲伤、轻松)情绪刺激对36名大学生指温、心率及呼吸影响的差异性。

结果表明:①活跃类均引起三个指标升高;镇定类指温均升高,呼吸与心率均下降。

②快乐刺激指温明显低于激昂和紧张的,呼吸明显高于激昂的;轻松刺激呼吸明显快于沉静的。

③同种刺激自主生理指标间较少显著相关;但与主观报告较多。

关键词:音乐;大学生运动员;情绪;自主生理系统;特异性中图分类号:G 804.8 文章编号:10092783X (2007)0120064203 文献标识码:AAbstra ct :In or der to eval uate the relation be tween e motion and ANS ,the author s have selecte d t hree t ype s of active emotions which are heated ,happy and tight ,three t ypes of calm emotions which are quiet ,sad and relaxed ,under music bac kground ,to e xperime nt on 36undergradua te athlete s a nd te st their diff erence s of skin te mpera ture ,heart rate and respiration rate.The conclusions a re as follow :①For ac tive emotions ,the three diff ere nt indicator s have the same a scending tre nds ;As to calm emotio ns ,skin temper ature is as 2cending ,while t he othe r two have desce nding trends ;②The happy emotion affects skin temper ature greatly with its respiration rate higher tha n the heated type ;a nd the relaxe d emotion impact s the r espiration rate mo re tha n the quite type ;③The mar ked co rrelations are not appa rent a mong indicator s of the sa me emotion ,but appa rent bet ween ANS and subjective perceives.K ey w o r ds :Music ;Under gra dua te a thletes ;Emotion ;ANS ;Specificity收稿日期:2006207210作者简介:李四化(19802),男,湖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青少年运动参与的心理动力;李京诚(19602),男,湖南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青少年运动参与的心理动力、运动应激的调控。

心理生理学

心理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一、心理生理学与生理心理学在以下方面的差异:【自变量:心理活动(脑形态和脑生理)因变量:脑电等生理因素(心理行为)研究对象:人(动物)】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心理学和生物学(主要是神经科学)的交叉学科,它以心身关系为基本研究命题,以动物和人为研究对象,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方法,力图阐明行为与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脑机制)。

二、脑功能定位说(特定的心理功能可以由单一脑结构独立承担。

证据:颅相学)与功能整体论(任何心理功能都是整体活动的结果)三、系统说:(俄国学者亚历山大·鲁利亚),提出脑功能系统说:脑具有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功能系统。

任何一种心理活动的实现都必须要三个基本功能系统的参与。

鲁利亚认为人脑存在三个相对独立又密切协同的功能系统:负责调节紧张度和觉醒水平;负责接受、加工和保持信息;负责规划、调节和监督复杂活动。

)四、模块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精细认知功能的基础。

)第二章神经元与脑一、神经系统切片的三种方式:【水平切面——从前到后,平行于地面的切面。

矢状切面(纵切面)——从前到后,垂直于地面的切面。

冠状切面(横切面,额状面)——从左到右,垂直于地面的切面。

】二、脑的结构分类:【分类一:前脑(大脑半球和间脑)、中脑(大脑脚和四叠体等)和后脑(小脑、脑桥和延髓)。

分类二:大脑(大脑半球、边缘系统、基底神经节、海马和间脑)、脑干(中脑、脑桥和延髓)和小脑。

】三、大脑皮层的解剖学分区【大脑半球可以分为四个叶: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额叶和顶叶由中央沟隔开;外侧裂将颞叶与额叶、顶叶分开;大脑背侧的顶枕沟和腹外侧的枕前切将枕叶与顶叶、颞叶分隔开。

】四、神经生理学知识【1、神经系统的细胞(1、神经元 2、支持细胞 3、血脑屏障)2、神经元内的信息传递(1、神经信息的传递:总揽 2、动作电位的传递)五、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神经元之间的基本信息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情绪的生理机制名词解释

情绪的生理机制名词解释

情绪的生理机制名词解释情绪是人类内心感受和反应外界刺激的一种心理体验,同时也是一种生理状态。

情绪的产生和调节是通过多个生理机制共同作用完成的。

本文将从生理学的角度探讨情绪的生理机制,并对其中的重要名词进行解释。

一、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控制自主功能的一组神经网络,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负责产生应激反应,促进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负责恢复身体的平静状态。

这两个系统的协同作用在情绪的产生和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一种负责调节应激反应的神经内分泌系统。

当人体遭遇压力或情绪激动的刺激时,下丘脑会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进而刺激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释放的ACTH则刺激肾上腺皮质释放应激激素如皮质醇。

皮质醇的释放能够调节身体的应激反应,维持身体的稳态。

三、扁桃体扁桃体是人脑深处的一组神经核团,是情绪加工和情绪记忆的关键结构之一。

它具有重要的情绪调节功能,在情绪的感知和产生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扁桃体可以通过与下丘脑、大脑皮质、海马等区域的相互连接来传递和调节情绪信息。

四、杏仁核杏仁核是扁桃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情绪加工和情绪记忆的关键结构之一。

它在情绪的产生和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杏仁核与垂体和下丘脑的相互连接,参与了情绪激发状态的形成和调控。

五、大脑皮质大脑皮质是人脑的最外部的一层,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和情绪调节。

大脑皮质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等区域,每个区域都与不同类型的情绪加工有关。

前额叶皮层负责情绪的认知、评估和调控,而颞叶皮质则涉及到情绪的感知和理解。

六、松果腺松果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的一部分,位于脑部。

它分泌的褪黑激素被认为是一种影响情绪调节的重要物质。

褪黑激素的分泌具有昼夜规律性,光照和睡眠模式的改变会对其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情绪的波动。

七、内啡肽系统内啡肽系统是人体内一种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系统。

学习了解情绪六、自主神经系统与情绪

学习了解情绪六、自主神经系统与情绪

学习了解情绪六、自主神经系统与情绪自主神经系统与情绪自主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低级部位支配的一个特殊系统。

它专门控制与调节有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活动。

在情绪刺激作用下,通过自主系统的活动,广泛激活有机体各器官和组织,产生明显的、超出常态生理节律的生理反应。

但在这里我们所要阐述的是,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并非情绪产生的中枢机制,它的活动对情绪起着支持和延续的作用。

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两个分支系统所构成。

交感系统与副交感系统共同控制与调节内脏器官--心脏、血管、胃、肠等,外部腺体--唾液腺、泪腺、汗腺等以及内分泌腺--肾上腺、甲状腺等的活动。

交感系统与副交感系统的机能作用是对立的,二者互相起颉颃的作用(表3)。

这种作用使由交感系统激活的有机体恢复平静,以限制和保存机体的能量消耗。

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是不随意的,它与情绪过程有密切的联系。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当人受到情绪性刺激、所引发情绪的激动度和紧张度增长时,生理唤醒水平和器官激活的程度也提高。

但是,各种不同情绪是否具有生理激活的特异化模式的问题,尚没有得到确切的解释和明确的验证。

迄今只能做到对某些情绪发生时生理变化的描述。

例如,焦虑引起消化道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被抑制;愤怒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心血管活动加速,血压、血糖升高,皮温升高;恐惧则导致外周血管收缩,面色苍白,咽、口发干,皮温下降,出冷汗等。

情绪的生理测量鉴于有机体在情绪状态下出现许多生理反应,因而有可能运用各种生理记录仪器把这些变化记录下来,作为情绪活动的客观指标之一。

例如,心率、血压、血糖、呼吸、脉搏容积、皮肤电阻、肌肉紧张度以及脑电变化、脑神经化学物质变化等,均可被测量。

1.呼吸呼吸的变化可通过呼吸描记器记录下来,根据记录曲线,可以分析情绪状态下呼吸频率和深度的变化。

高兴时呼吸深度不大,频率略快于平常,整个呼吸曲线基本上较有规律;悲伤时呼吸频率很慢,每次呼吸之间的间歇时间较长;处在兴趣、积极思考状态时,呼吸频率稍慢、均匀,反映了集中思考时的特点;恐惧状态中,呼吸频率变得非常快,但有间歇、停顿的迹象,振幅变化没有规律,反映出恐惧时的颤栗状态;而处在愤怒情绪时,呼吸频率也大大增加,呼吸深度异乎寻常地增大。

人类情绪的外周自主反应与中枢神经机制的整合——情绪信息加工脑功能网络模型的初步构想

人类情绪的外周自主反应与中枢神经机制的整合——情绪信息加工脑功能网络模型的初步构想

本 情绪 所对 应 的外 周 反应 模 式 , 现 人类 所 体 验 发 到的 不 同 情 绪 在 心 率 ( R) 血 压 ( P) 指 温 H 、 B 和 (T 等外周指标上确实存在一定差异 ( k a, F) E m n
Le e o & F is n,1 3; Le e s n, Ek a & v ns n re e 98 vno m n Fre e i s n,1 0; S n a, Lo al & Pa s n 99 ih v lo r o s,1 9 9 2;
中图分类号 :8 5 文献标识码 : 文章 编号:0 1 4 0 (0 2 0 0 9 0 收稿 日期 :0 2— 4— 5 B4 A 10 — 68 2 1 )4— 0 0— 9 2 1 0 0
作者简介: 厚德 , 蔡 南京 师 范大学心理 学院脑与行 为 实验 室教授
209 10 7


前 言
后, 文章 结合感 觉与情 绪信 息传入 的“ 双通路 ” 工机 制 , 加 引入 认 知及 动 机 与情 绪 评 价 等 因素 的 影 响 , 步构 想 了一 个解释人 类 情绪信 息加 工的脑 功 能 网络模 型 。 初 关键词: 类情 绪 ; 周 自主反 应 ; 人 外 中枢神 经机 制 ; 合 ; 功 能 网络模 型 整 脑
两方面 的研 究资料后 , 通过 对近期提 出的情 绪环路模 型和 神 经 内脏 整合模 型 的评 述 , 图说 明人 试
类情 绪 的 中枢神 经机 制是 一个 包含 多成分 、 多层 次脑 活动 系统 的 开放性 功 能 网络 。这 一 网络 需 要与 内外环境持 续相 互作 用 , 能协 调 不 同 系统之 间的 活动 , 实现 生存 适 应 的基 本 功 能 。最 才 以

情绪的生理反应

情绪的生理反应

条件化学习和记忆中枢——杏仁基底外侧核
• 尽管存在不同意见,但广泛地认为杏仁基底外侧 核是引起习得恐惧的关键位置。 • 学习前用神经毒性毁损杏仁外侧核,可显著减少 在情景恐惧记忆测试中的呆立行为,提示杏仁外侧 核对于恐惧的长期记忆则是至关重要的。而在习 得后再毁损则该作用消失。 • 基底外侧复核在恐惧中主要的作用被认为是在情 感和警觉方面对感觉传入进行评估[Davis M., Whalen P J 2001]。 • 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输入的汇集增加了突触 将关于条件刺激的信息传递给杏仁外侧核的效能 ,从而引起后来的单独条件刺激就可以引发杏仁 外侧核更大的反应。
2、卡侬的丘脑学说
• 情绪过程是大脑皮层抑制解除后丘脑功能 亢进的结果 • 丘脑的情绪冲动传入大脑产生情绪体验 • 丘脑的情绪冲动传出到外同血管、脏器形 成情绪表现的生理基础 • 丘脑损伤不一定引起情绪体验和表现的一 致性 • 大脑皮层抑制解除,并不持久处于情绪增 强过程
前额叶额眶皮层
中央核
杏仁核 内侧

基底 核 防御性 愤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下丘脑 内侧区
背侧PAG
腹侧PAG
捕食
下丘脑外 侧(LH)
攻击行为的激素控制
• 动物:阉割使动物攻击性降低,而注射睾酮 可加强攻击行为
• 生命早期暴露于雄性激素,可使动物敏感化 ,更少量的雄性激素就能引起攻击行为。( 雄性、雌性动物均是如此) • 某些雌性灵长类动物,在排卵期和月经前期 更多攻击其他雌性。
条件恐惧表达中枢——杏仁中央核
• 大量的研究说明杏仁中央核是条件恐惧表达的关 键区域 • 中央核的毁损可减少条件化后即时的呆立,也可 减少记忆测验中的呆立行为。 • 在杏仁中央核精确毁损后,兔心血管系统的恐惧 条件化后的改变则不复存在。 • 无论是在训练前还是训练之后毁损杏仁中央核均 会引起条件呆立行为、条件惊跳反应、条件心率 、条件血压的降低

情绪的生理机制

情绪的生理机制

逻辑脑 (新皮层)
情绪脑 (边缘系 统)
生存脑 (脑干)
情绪和边缘系统
• Papez回路:情绪体验 和情绪表达起关键作 用
情绪的生理机制
恐惧和焦虑
颞叶和情绪
• Kluver-Bucy综合症
– 和顺 – 不恰当的性行为 – 怪脸 – 社会等级位置的丧失 – 情感放纵
杏仁核和情绪
பைடு நூலகம்
嗅球及前嗅核 内侧核
刺激下丘脑外侧部引起捕食性攻击,稍微弓背,毛发轻 微竖起,迅速而凶狠咬死老鼠
下丘脑是通过影响中脑被盖腹侧区而参与攻击行为的
下丘脑外侧部的传出神经组成部分内侧束,投射 到中脑被盖腹侧区,损毁则会减少动物的捕食攻 击行为
下丘脑内侧部传出神经经过背侧纵束至中脑导水 管周围灰质
电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使动物发动情感攻击
杏仁核和攻击
刺激基地外侧核导致情感攻击 皮层内侧核对攻击行为具有抑制作用,损毁 内侧核显著性强化动物捕食性攻击行为
动物攻击行为的神经控制
杏 仁 核
内侧核
基底核
内侧下丘脑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AG)
背侧PAG 腹侧PAG
防御性愤怒 捕食
外侧下丘脑
• 5-羟色胺抑制攻击行为和冒险行为
• 5-羟色胺能神经活动水平低的猴子具有最低社交技能 • 酗酒、自杀、对他人的攻击和反社会行为
攻击反应和5-羟色胺
• 5-羟色胺能神经元能够抑制攻击性行为
• 5-羟色胺释放率低,与攻击和其他反社会行为有 关联
• 5-羟色胺能神经活动水平低的男性,其近亲最可 能有类似攻击行为的人格问题
• 百忧解-5-羟色胺激动剂,具有降低攻击性的作 用
强化和奖赏
情绪 的生 理机 制

心理学研究中的正负情绪识别

心理学研究中的正负情绪识别

心理学研究中的正负情绪识别情绪是人类行为和体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情绪可以是正面的,包括高兴、愉悦、喜悦等等;也可以是负面的,如恐惧、愤怒、悲伤等等。

情绪也是人类生活中最常见的体验之一。

了解情绪的识别和表达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面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

而正负情绪识别是情绪识别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正负情绪识别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调节和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负情绪的基础正负情绪的基础在于对情绪的定义和区分。

情绪是人类对事件或思想产生的主观感受,通常由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

正负情绪是根据感受的好坏而区分的。

正情绪往往与愉悦、高兴、满足等相联系;而负情绪则与焦虑、悲伤、愤怒等相联系。

正负情绪识别的意义正负情绪识别对人类的情感调控和交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认知与情绪的关联对人们正确应对情境和调节情感的作用不可忽视。

通常情况下,正情绪与社交互动中的积极性更强,而负情绪会让人对交互敬而远之。

在现代社会中,认知与情绪的掌控能力已经成为成功交际和职业生涯的重要因素。

正负情绪识别的研究在心理学研究中,正负情绪识别一直是重要领域之一。

目前,有许多研究运用了生理、认知、脑功能和计算模型等多种方法来研究情绪的识别和表达。

生理方法通过观察生理指标,如脸部表情、心跳变化、皮电等,研究者可以获取人们对正负情绪的自觉感受和生理反应,更好地了解情绪的内在表达。

例如,许多研究揭示了不同情绪状态下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反应差异,如人们在高兴时心率变化的模式判断。

认知方法基于认知实验室,心理学研究者使用了时间测量和反应时的技术,测量参与者反应时间、错误率以及选择的策略与注意力分配的变化。

例如,研究者通过测量参与者的反应时间判断参与者对不同情感类别的判别时间,从而了解正负情绪判别的差异。

脑功能方法深入研究了解情感在脑中的产生方式和情感处理机制的变化,是正负情绪识别研究的重要手段。

通过脑成像技术,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脑电图(EEG),可以探索大脑处理情感信息的机制和区域。

情绪状态对决策的影响

情绪状态对决策的影响

情绪状态对决策的影响杨林1,杨元魁2,3,4,5,(1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南京,210096;2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南京,210096;3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4江苏汉博教育培训中心,南京,210096;5苏州市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媒体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215123)E-mail:yang1635@摘要:近年,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正逐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介绍了基本情绪的神经通路和决策的神经机制,并且总结了情绪对决策影响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

将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分为固有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和已有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分别进行了介绍。

在已有情绪对决策的影响的研究方面,目前仍然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

关键词:情绪;决策;认知;神经机制古代的理性主义者认为情绪不利于人的判断、推理和决策,认为情绪是理性思维的强盗。

这种观点直接影响了人类对决策行为的研究。

近年来情绪对人类理性认知活动的建设性作用已经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随之成为决策领域研究的热点。

本文主要从神经机制方面出发,探讨情绪和决策的关系。

1. 情绪的神经机制情绪是有生物体对周围环境中的事件的评价所引发的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和生理状态[1]。

在研究情绪和构建情绪理论时一直存在两种取向:维度观点或种类(类型或分立情绪)观点。

持种类观点的理论家使用基本情绪的概念。

他们认为,某些情绪比其他情绪更“基本”,复合情绪(如焦虑、抑郁)则是多种基本情绪的混合物。

目前,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是Ekman(1994)[2]提出的六种基本情绪,包括快乐、恐惧、悲伤、愤怒、惊讶和厌恶。

Ekman使用“基本情绪”这一术语时主要是强调进化在形成情绪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和普遍的特征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们的现有功能。

近年来,许多文献表明,有两个基本的情绪和动机系统或者积极和消极感情形式,分别是趋近系统和退缩系统[3]。

情 绪 与 脑

情 绪 与 脑
有关正常人的研究也表明,在厌恶条件作用的早期阶段观察到杏仁核的激活。诱发消 极感情的实验程序可以观察到杏仁核的激活。对消极图片的反应中,杏仁核也被激活。
1.1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三)海马和前部扣带回
近年的研究显示,海马在情绪调节中有重要作用。戴维森等人提出,海马在情绪行为 的背景调节中起关键作用。海马损伤的个体,其正常背景调节作用受到损害,因而在 不适当的背景中表现出情绪行为。
大脑两半球对情绪的控制和调节存在一定的差异。戴维森(Davidson)和福克斯 (Fox)在一系列研究中发现,在积极情绪时,左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而在消 极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
戴维森的另一个研究也表明,负性的厌恶和恐惧情绪增强了右侧前额叶和前颞叶的脑 电活动,而正性的愉快情绪引发了相反的不对称激活模式。左侧颞叶的激活强于右侧 颞叶,而右侧额叶的激活强于左侧额叶。
躯体神经系统是以由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所形成的神经回路为基础的生理 反馈系统,它支配和调节人体的骨骼肌肉系统的活动。这种调节具有随意 性和指向性,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躯体神经支配着人的各种表 情行为,是这些表情活动的生理基础。
1.3 情绪与唤醒模式
情绪发生后,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即生理唤醒状态,而且这种状 态会相应增强情绪的体验。
1.1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2.脑损伤病人的研究 通过比较左侧和右侧大脑损伤病人的心境发现,左侧PFC损伤后出现抑郁症。莫瑞斯 (Morris)等人的研究表明,左侧PFC损伤和抑郁症有关系。
3.情绪障碍的研究 戴维森等人发现,当社交恐惧症者期待公开演说时,与控制组相比,右侧前额皮层被强 烈地激活。同样,右侧前颞区的激活也显著高于控制组,而左侧前颞区的激活低于控制组; 瑞奇(Rauch)等人发现,在实验诱发焦虑时,焦虑患者的右下PFC和右中央眶额被激活。

5种基本情绪的心肺系统生理反应模式

5种基本情绪的心肺系统生理反应模式

5种基本情绪的心肺系统生理反应模式刘烨;王思睿;傅小兰【摘要】情感交互是自然人机交互发展的必然趋势.生理计算为感知和识别用户的生理和情感状态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阅读文字情境,14名被试分别体验悲伤、喜悦、惊奇、恐惧、愤怒5种基本情绪和中性情绪,并以相应的情绪语调说出与情境有关的特定话语,考察了人们在上述5种基本情绪下的自主神经系统生理反应.使用BIOPAC MP150生理仪和可穿戴式感受器终端记录被试在言语过程中的心电和呼吸数据,并据此分析12项心肺活动指标.结果表明:除悲伤外,其他4种基本情绪下的生理反应与中性情绪存在显著或边缘显著差异;5种情绪所引发的生理反应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该研究表明,基本情绪所引发的心肺系统反应模式存在差异,为基于用户的生理反应模式对用户的情感状态进行识别提供了实验支持证据,通过捕捉心电和呼吸信号可以有效地监测用户的情感状态.【期刊名称】《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年(卷),期】2016(053)003【总页数】10页(P716-725)【关键词】情绪;情感交互;自主神经反应模式;心肺活动指标;生理计算【作者】刘烨;王思睿;傅小兰【作者单位】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050 引言当计算机能够观察、理解和生成各种人类的情感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这一观点已经成为当前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领域的共识. 如果要实现计算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互,首先需要准确地识别用户的情感状态. 除了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姿势姿态对用户的情感进行识别外,也可以通过用户的生理状态进行情感识别.由于情绪情感所引发的自主神经生理反应不易受到用户自身主观意识的调节,所以,相对于其他识别情感的途径,生理反应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用户的情感状态.人类在不同情绪状态时是否存在特异性的自主神经反应模式,这个问题一直在心理学、生理学领域存在争议[1].早在1894年就有心理学家提出,由人体内脏发出的生理信号对应着特定的情绪体验[2],但是也有人认为,与情绪体验相关联的内脏活动是缓慢、非特异性的[3-4].同时,因为目前所获得的生理反应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研究范式、特征提取以及生理信号处理等因素影响,所以现有实验证据不能充分证明存在着与特定情绪状态相联系的、可区分的自主神经反应模式.这给基于生理反应模式的情感识别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心理生理学推论的复杂性和有效性是基于生理反应模式进行情感交互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5].如何基于生理状态来理解用户的情绪状态,进行低层生理信号到高层情感语义的推理是研究的难点[6].迄今为止,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和计算机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情绪诱发生理反应的研究.这些研究所涉及的神经生理反应包括:心电(electro-cardiography, ECG)、心率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呼吸频率和幅度、皮肤电、血压、皮肤温度、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 EEG)、面部肌电、指端脉搏等.目前,关注情绪情感引发的生理反应的研究涉及到的情绪情感类型,除了公认的基本情绪,如喜悦(happiness)、悲伤(sadness)、惊奇(surprise)、恐惧(fear)、愤怒(anger)、厌恶(disgust),还包括一些相对复杂的情感,如自豪(pride)、难堪(embarrassment)、同情(sympathy)等,以及一些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的负性情绪,如抑郁(depression)和焦虑(anxiety)等.1) 心肺系统生理反应模式已有研究发现,人们在基本情绪状态和某些特定的情绪状态时,其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存在显著的差异.例如恐惧情绪时的心率明显快于悲伤和中性情绪[7].高兴、悲伤和厌恶这3种基本情绪和中性情绪状态在心率变异性的高频成分上彼此都存在显著的差异[8].高兴、愤怒、悲伤和恐惧这4种基本情绪状态下的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等心肺反应模式存在显著的差异;相对于中性状态,这4种基本情绪的心率虽然都会上升,但是恐惧时心率上升得最高,其次是高兴和愤怒,悲伤时心率上升得幅度最小[9].负性情绪引起的心率变化比正性情绪引起的变化更加持久[10].采用情感维度的研究发现,心率变异性的低频和高频成分与情绪的激活度有显著的相关,但是与情绪的效价(即愉悦度)没有显著相关[11].心率变异性是诊断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的有效指标[12-14].抑郁和焦虑会显著地影响心率及其变异性,相对于中性和正性情绪状态,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状态下,心率变异性较低[15-17];相对于正常人,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较低[18-20];甚至对于儿童,心率变异性也可以作为诊断焦虑的指标[21].不同情绪状态下,呼吸的各项参数也存在一些差异.恐惧和高兴状态下的呼吸频率上升,而悲伤和愤怒时的呼吸频率与中性情绪状态没有显著差异[9].愉悦、愤怒、满足、恐惧、悲伤、惊奇和中性情绪状态时的呼吸频率和幅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22].抑郁和焦虑也会显著地影响人们的呼吸[15].在目前开展的情感识别研究中,通常会采集呼吸的各项参数,并结合心率、皮肤电等各项参数形成的生理反应模式来实现情感识别.2) 其他生理指标皮肤电通常与情绪的激活程度密切相关[23-24],同时也是识别基本情绪的有效指标[25-26].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会显著地影响皮肤电,因此皮肤电也被认为是诊断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患者的一个有效指标[27-29],甚至对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30-32].血压在不同基本情绪状态下也存在差异[25],并且焦虑和抑郁会显著地引起血压升高[33-35];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状态下的皮肤温度存在显著差异[17],而且抑郁和焦虑会显著地影响人们的手指皮肤温度[15].因此,血压和皮肤温度也常常被用于情感识别研究[7].还有研究考察正负性情绪对指端脉搏的影响,结果发现:正性情绪下,心率变化不显著,指端脉搏容积显著下降;负性情绪下,心率显著增加,指端脉搏容积显著下降[36].近些年,基于EEG信号进行情感和情绪识别逐渐被大量研究者的关注[37],并且EEG信号也被用于抑郁和焦虑情绪的监测[38-39]以及抑郁治疗的效果监测[40].也有基于脑电进行情绪识别和交互的研究将EEG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研究[41].3) 基于多生理指标的情感识别由于单一的生理反应指标并不能实现准确的情感识别,研究者尝试综合多个生理反应指标开展研究.利用心电、呼吸、皮肤电和肌电等基础生理信号的组合测量,提取生理特征标志(physiological markers),能够达到80%的紧张情绪正确检出[42].采用ECG、皮肤电和血压指标,高兴、悲伤、恐惧、愤怒和满足这5种情绪状态下的生理反应模式可以彼此区分开[43].在另外一项研究中,研究者综合采用心电的多项指标(包括HRV、HRV的高频和低频成分、心脏搏出量等)、脉搏幅度、血压、指端皮肤温度、皮肤电、呼吸(包括频率、幅度、变异和吸气流速)等,用于识别和分类悲伤、恐惧和中性情绪状态,结果发现识别率达到85%[7].综合ECG、皮肤电和呼吸3项生理反应指标,采用多元模式分类分析方法(multivariate pattern classification analysis),结果发现愉悦、愤怒、满足、恐惧、悲伤、惊奇和中性情绪状态可以较好地进行区分,44.6%的观测数据可以被分入正确的类别,远远高于几率水平[44].另外有研究者综合上述3种生理反应指标对愉悦、愤怒、满足、恐惧、悲伤、惊奇的生理反应模式进行分类识别,结果发现58.0%的数据可以分入正确的类别[45].以上研究表明,综合多项生理反应和指标的生理反应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情绪情感识别的准确率.综上所述,迄今为止,基本情绪之间是否存在特异性的、可区分的生理激活模式,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存在特异性的、可区分的生理激活模式,那么哪些生理指标可以更好地区分基本情绪?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情绪语音表演法考察悲伤、喜悦、惊奇、恐惧、愤怒5种基本情绪与中性情绪状态下自主神经的反应模式,通过改进情绪诱发手段和生理指标计算方法,进一步探讨是否存在情绪特异性自主神经反应.与前人研究相比,本实验具有3个特点:1) 采用情绪语音表演法作为情绪诱发手段.以往研究常用的诱发手段包括:呈现给被试情绪性图片[46]、音乐[47]和电影片段[48],以及让被试体验过去经历[9]等.上述方式局限在于,被试无法主动地表达情感.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情绪语音表演法:首先让被试阅读一段描述日常生活情境的文字并体验其中的情绪,然后要求被试带有情绪地表达与情境相关的语句.言语是人类表达情绪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因此该方式有助于提高本研究的生态效度.2) 选择心肺系统生理指标作为考察对象.以往研究证明,心肺系统受到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共同调控,能够较为灵敏地反映出人们的情绪变化.心肺作为联系密切的生理系统,其反应并非各自独立,例如吸气所导致的腹腔压力升高会刺激压力感受器,进而导致迷走神经对心率的调节.基于上述分析,本实验提取3类生理指标:呼吸反应指标、心脏反应指标、与呼吸相关的心脏反应指标.3) 不仅提取生理反应的集中趋势数据,而且结合离散趋势数据进行分析.以往研究常使用平均数作为统计处理参数,Gomez[46,48]等人进一步提出中数能够更好地反映情绪状态下人们呼吸活动数据的集中趋势.然而,由于基本情绪自主神经反应模式的灵活性[49],仅对代表集中趋势的参数进行考察可能无法反映情绪生理活动的全貌.因此本研究均选择了指标的平均数、中数、标准差作为处理对象,以期通过不同的数据特征提取方式获得有价值的信息.1.1 被试14名大学生自愿参加实验,其中8名男生、6名女生,平均年龄为22.6岁,所有被试身体状况良好.1.2 数据采集设备使用BIOPAC SYSTEM MP150系统及其配套软件AcqKnowledge作为生理数据记录设备.实验过程中不间断地记录被试在目标情绪状态下朗读句子时的ECG与呼吸活动,数据采样率为1 000 Hz.实验采用标准三导联记录心电图,呼吸周期和相对呼吸幅度由1条捆绑在被试胸部浮肋处的拉力传感器采集.1.3 数据采集流程所有被试到达实验室后,首先熟悉实验环境20 min.之后实验者为被试佩戴生理传感设备,启动设备并要求被试保持安静放松状态3 min,记录其在静息状态时的心脏、呼吸活动作为数据处理基线.正式实验阶段,要求每名被试分别体验中性、悲伤、惊奇、恐惧、愤怒和喜悦6种情绪,并以相应的情绪读出特定语段.每种情绪配有一段相关的情境语段,以帮助被试更好地体验指定的情绪状态.每种情绪包括5个语段,以及与特定情绪相匹配的情境语段.每名被试共朗读30个语段,阅读顺序进行了被试间平衡.读完1个语段后,要求被试休息1 min;每读完5个语段,要求被试休息5 min.被试每读完1个语段,相应的数据存储为1个文件.被试在阅读语段期间尽量保持身体不动,佩戴可穿戴式终端的手指保持不动.被试一旦开始阅读情境语段,生理仪就开始记录被试的生理反应,当被试阅读到指定的语句时,主试手动在数据上做开始标定,被试阅读完指定语句时,主试手动在数据上做结束标定.1.4 信号处理实验有效数据总量为417个.从每个数据的结束标定点向前截取15 s数据作为分析对象.提取12项生理指标参数作为实验因变量.其中6项为呼吸相关的参数,分别是呼吸周期平均数(mean respira-tory time)、呼吸周期中数(median respiratory time)、呼吸周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respiratory time)、相对呼吸幅度平均数(mean respiratory volume)、相对呼吸幅度中数(median respiratory volume)、相对呼吸幅度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respiratory volume);其中4项为心电的RR间期参数,分别为RR间期平均数(mean RR interval)、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RR interval)、连续RR间期(RRi+1—RRi)差异的平均数(mean DeltaRR)、连续RR间期(RRi+1—RRi)差异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DeltaRR);其中2项为心电和呼吸相关的参数,分别是每一呼吸周期中RR间期平均数(mean RR intervalrespiratory cycle)和每一呼吸周期内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RR intervalrespiratory cycle).使用BIOPAC SYSTEM MP150系统配套的信号处理软件AcqKnowledge提取上述12项生理指标参数.2.1 5种基本情绪、中性情绪与静息状态的差异5种基本情绪、中性情绪与静息状态在12项生理指标上的差异如表1所示.本研究均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对不同情绪状态下的生理数据进行统计差异检验.Notes: ** means p<0.01; * means p<0.05. The stars mean the differences ar 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以5种基本情绪、中性情绪与静息状态这7个状态为自变量,分别对12项生理指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呼吸周期平均数在7种情绪状态间的差异主效应显著,F(6,78)=14.18,p<0.001;呼吸周期中数在7种情绪状态间的差异主效应显著,F(6,78)=14.09,p<0.001;RR间期平均数在7种情绪状态间的差异主效应显著,F(6,78)=15.15,p<0.001;RR平均数每呼吸周期在7种情绪状态间的差异主效应显著,F(6,78)=18.41,p<0.001;呼吸周期标准差、呼吸幅度平均数、呼吸幅度中数、呼吸幅度标准差、RR间期标准差、DeltaRR平均数、DeltaRR标准差、RR标准差每呼吸周期在7种情绪状态间的差异主效应均不显著,Fall (6,78)<2.15,pall>0.05.事后分析的结果表明,与静息状态相比,5种基本情绪和中性情绪状态下的呼吸周期、RR间期和每呼吸周期内的RR间期均出现了显著缩短,虽然呼吸幅度出现上升,但是统计并没有达到显著.其中,除了悲伤和中性情绪,愤怒、惊奇、恐惧、喜悦的呼吸周期平均数和中数都与静息状态有显著的缩短(pall<0.05),而且恐惧缩短的幅度最大(p<0.01);与静息状态相比,5种基本情绪和中性情绪状态下的RR间期平均数和每个呼吸周期的RR间期平均数都显著缩短(pall<0.05).由此可见,所有情感语音表演状态的生理反应都与静息状态的生理反应模式存在显著差异.2.2 5种基本情绪与中性情绪的差异针对每个被试,将5种基本情绪与中性情绪的各项生理指标的数值减去其静息状态(基线)的相应数值,尽量减少个体差异给各项生理指标的数值带来的变异.减去静息状态后,5种基本情绪与中性情绪在12项生理指标上的差异如表2所示: Notes: ** means p<0.01; * means p<0.05; † means p<0.10. The stars mean the difference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以5种基本情绪和中性情绪这6个状态为自变量,分别对减去静息状态后的12项生理指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呼吸周期平均数在6种情绪状态间的差异主效应显著,F(5,65)=6.89,p<0.001;呼吸周期中数在6种情绪状态间的差异主效应显著,F(5,65)=8.63,p<0.001;呼吸周期标准差在6种情绪状态间的差异主效应显著,F(5,65)=5.06,p<0.05;RR标准差每呼吸周期在6种情绪状态间的差异主效应显著,F(5,65)=4.32,p<0.05;呼吸幅度平均数、呼吸幅度中数、呼吸幅度标准差、RR间期平均数、RR间期标准差、DeltaRR平均数、DeltaRR标准差、RR平均数每呼吸周期在6种情绪状态间的差异主效应均不显著,Fall(5,65)<2.05,pall>0.05.事后分析的结果表明,除悲伤外,其余4种情绪的生理反应至少在某一项生理反应指标上与中性情绪存在着显著差异.愤怒的生理反应表现为呼吸频率更快,呼吸周期的中数低于中性情绪,达到边缘显著水平(p<0.10),但是其他生理指标并没有与中性情绪有显著差异.惊奇情绪的生理反应模式与愤怒相近,呼吸周期的均数、中数显著降低,均达到边缘显著水平(pall<0.10),而且与呼吸相关的RR间期标准差降低(p<0.05).与中性情绪相比,恐惧和喜悦都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呼吸周期缩短、呼吸频率加快的模式(pall<0.05),与此同时,恐惧情绪的呼吸周期标准差显著低于中性情绪(p<0.05),表明在恐惧情绪时人们的呼吸更加短促.2.3 5种基本情绪之间的差异5种基本情绪在12项生理指标上的差异如表3所示.对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发现,除了惊奇无法与愤怒和喜悦区分开、喜悦与恐惧无法区分开之外,其他任意2种情绪之间都可以通过某一项生理指标区分开.这表明,在本实验中惊奇与喜悦、愤怒的生理反应模式相似,表现为呼吸周期缩短,RR间期及与呼吸相关的RR间期也缩短;悲伤的呼吸周期显著长于恐惧和喜悦,悲伤的RR间期和每个呼吸周期的RR间期显著长于愤怒、惊奇和恐惧,表明悲伤的呼吸速度减慢,心率减慢.1) 5种基本情绪的生理反应模式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情感语音表演的方法诱发5种基本情绪和中性情绪,结果发现所有情感语音表演状态的生理反应都与静息状态的生理反应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表明采用情绪语音诱发情绪具有一定的效果,除了悲伤和中性情绪,愤怒、惊奇、恐惧、喜悦的呼吸周期都显著缩短,而且所有情绪的RR间期缩短,心率加快.除此之外,5种基本情绪与中性情绪相比,除悲伤外,其余4种情绪的生理反应至少在某一项生理反应指标上与中性情绪存在着显著差异.对5种基本情绪的两两比较发现,在情感语音表演时,惊奇与喜悦、愤怒的生理反应模式相似,表现为呼吸加快,心率也加快;悲伤的呼吸周期明显长于恐惧和喜悦,而且心率也慢于愤怒、惊奇和恐惧. Kreibig[1]总结了134篇有关情绪诱发的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模式的实验报告.其中,大部分研究都发现对于愤怒、恐惧、喜悦、惊奇来说,其心率都会显著加快,心率变异性降低,呼吸频率变快;但是对于悲伤来说,其心率会显著下降,呼吸频率的研究发现存在不一致,有的研究发现悲伤时的呼吸频率上升,有的研究则相反.本研究的发现与Kreibig总结的大部分研究结果一致,即除了悲伤外,愤怒、喜悦、惊奇和恐惧时的呼吸周期缩短,呼吸频率加快,RR间期缩短,心率加快;悲伤时的呼吸周期缩短,呼吸频率加快,但是RR间期变长,心率减慢.以往许多研究指出,在观看悲伤材料时,被试心率降低的程度要高于愤怒和恐惧[50],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人们处于悲伤状态时,副交感神经可能占据了主导地位.Ekman等人[2]系列研究发现,愤怒、恐惧比快乐引起更多的心率加快;Bradley和Lang[51]用图片作为刺激材料发现,与呼吸相关的心率指标在喜悦情绪下高于恐惧及愤怒状态,这些发现与本研究的发现并不一致.这些不一致的结果表明,情绪诱发的自主神经反应模式存在一定的灵活性,受到情绪诱发任务、被试个体差异、实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本研究中被试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虽然在进行统计差异检验时,采用重复测量的实验模式,每个被试在不同情绪条件下的生理数据只与该被试的其他情绪条件下的数据进行比较,但是个体之间的差异仍然会影响实验分析的结果.鉴于实验范式,人们个性化的语调、语速以及断句等言语表达方式是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2) 情感语音表演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诱发手段本研究引入了一种前人极少使用的情绪诱发手段——情感语音表演.结果表明,所有情感语音表演状态的生理反应都与静息状态的生理反应模式存在显著差异,除了悲伤和中性情绪,愤怒、惊奇、恐惧、喜悦的呼吸周期都显著缩短,而且所有情绪状态下的心率加快.另外,5种基本情绪与中性情绪相比,除悲伤外,其余4种情绪的生理反应至少在某一项生理反应指标上与中性情绪存在着显著差异.可见情感语音表演是一种较为成功的情绪诱发范式.然而,正如引言所述,情绪诱发的生理反应受到诱发任务本身的制约.在本研究中,情感语音表演条件下的自主神经反应可能受到被试完成言语任务的“努力”程度以及言语表达文字的韵律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这可能导致了实验结果的偏差.3) 多指标多参数的生理反应模式可以更为有效地区分不同类型的情绪本研究的发现进一步表明,仅用某一项指标无法区分多种情绪,再次证实了情绪生理反应模式的多维度性[9].这与引言介绍的基于生理反应的计算机自动识别情绪研究相一致,综合多项生理反应和指标的生理反应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计算机自动识别情绪的准确率.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所选指标(如呼吸周期的均数与中数)的测量内容有所重叠.这一事实提示,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使用多元统计方法将这些看似松散的指标归纳为若干因子后再行处理.其次,对情绪类型的识别缺乏敏感性的指标多集中在反映心肺活动数据离散程度的参数上,如DeltaRR均数.Rainville等人[9]使用了自我想象手段激发情绪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本研究的发现为基于生理计算的情感识别提供了实验证据,也为采用可穿戴的终端采集人体生理数据,进而实现情感交互提供了生理心理学的证据.心肺系统的生理指标可以采用成本比较低的胸带进行采集,是一组非常便于可穿戴终端采集的生理指标,有利于可穿戴终端在情感交互中的推广和应用.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本研究得出以下3点结论:1) 本研究中的5种基本情绪(愤怒、喜悦、悲伤、恐惧、惊奇)在心肺系统生理活动上存在着各自不同的反应模式,其中悲伤与其他4种基本情绪的差异最为显著,可以成功地与其他基本情绪区分开;2) 本研究首次采用情感语音表演法进行情绪诱发,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可以成功地诱发相应的情绪,而且与日常生活中情绪表达的状态更加接近,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3) 情绪的生理反应存在多维性,采用多指标多参数的生理反应数据可以更好地区分不同类型的情绪,其中心肺系统的多个生理反应指标(心电和呼吸)不但便于可穿戴终端采集,而且可以有效地识别基本情绪.Liu Ye, born in 1979.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in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 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Member of 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 Her main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affective computing and conceptual repres entation.Wang Sirui, born in 1981. PhD. Assistant professor in Institute of Psycholog 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er main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the rel ationbetweenemotionandcognition(***************.cn).Fu Xiaolan, born in 1963. PhD. Professor in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enior member of 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 Her main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how human-beings perceive, organize, and utilize information in the surrounding envir。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
大脑两半球对情绪的控制和调节存在一定的差异。戴维森(Davidson)和福克斯 (Fox)在一系列研究中发现,在积极情绪时,左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而在消 极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
戴维森的另一个研究也表明,负性的厌恶和恐惧情绪增强了右侧前额叶和前颞叶的脑 电活动,而正性的愉快情绪引发了相反的不对称激活模式。左侧颞叶的激活强于右侧 颞叶,而右侧额叶的激活强于左侧额叶。
1.3 情绪的功能
(四)信号功能
情绪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信号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来实现的。表情是思想的信号,在一些场合,只能
通过表情来传递信息。从信息交流的发生时间上来看,表情的交流早于言语交流。 情绪的适应功能也是通过信号交流作用来实现的。
1.4 动机的分类
(一)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的分泌。例如,考试和临赛前的紧张情绪常常增强肾上腺的活动,促进肾 上腺的分泌,从而引起血糖提高,加强交感神经的活动,并引起一系列的 机体变化。
2.2 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
(三)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
情绪活动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外部行为表现,即表达情绪状态的面部表情、 姿态表情和声调表情,这些都是由躯体神经系统所支配的随意运动。
但是,认为“激情时完全失去理智,自己无法控制”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人能够 意识到自己的激情状态,也就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它,故任何人对自己在激情状 态下的失控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都要承担责任。
1.2 情绪的状态
(三)应激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
临的情境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当人意识到自己无力应对当前情境的要求时, 就会体验到紧张而进入应激状态。这些生物性的反应有助于人们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 刺激,维护机体功能的完整性。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情绪和情感)模拟试卷2(题后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情绪和情感)模拟试卷2(题后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情绪和情感)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在情绪的认知理论中强调对刺激情景的评估作用的理论是( )A.拉扎鲁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B.沙赫特的二因素情绪理论C.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理论D.伊扎德的动机一分化理论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几种情绪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早期的理论强调情绪和神经系统的关系。

有詹姆斯一兰格情绪理论和坎农一巴德学说。

詹姆士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在他看来,悲伤由哭泣引起,而愤怒由打斗而致。

兰格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

詹姆斯一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坎农认为情绪产生的中心不在外周系统,而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晚期的情绪理论是情绪的认知理论。

包括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学说、沙赫特的二因素情绪理论和拉扎鲁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

“评定一兴奋学说”强调情绪的来源是大脑皮层对刺激情境的评估。

沙赫特的二因素情绪理论认为情绪来源于两个必要因’素生理唤醒和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拉扎鲁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

因此,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

具体来讲,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

知识模块:情绪和情感2.下列属于情绪而不属于情感的是( )A.对艺术作品的欣赏B.对祖国的热爱C.助人为乐的幸福感D.高考被录取带来的喜悦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的掌握。

情绪多跟个体的生理需要、机体本身的活动、感知觉相联系,具有情境性和表浅性,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而情感则更多地跟社会性需要、社会认知和理性观念相联系,情感基于对主观和客观的概括而深入的认知和一贯的态度,不仅具有情境性,更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显得更加深沉,它经常以内隐形式或微妙的方式流露出来。

情绪的周围神经机制

情绪的周围神经机制

隔核
隔区
终板旁回
隔区
胼胝体下回
﹙内外侧﹚隔核
海马结构 海马
齿状回 纤维联系
Papez环路 ( 海马环路)
海马旁回
海马结构
感情行为

的基础

扣带回 学习和记忆
乳头体 乳头丘脑束 丘脑前核
扣带回
丘脑前核
穹隆
胼胝体下回
乳头体 海马
齿状回 海马旁回

梨状区
Papez回路:海马一穹隆一乳头体一乳头丘脑束一丘脑前核一扣带回一海马。
运动神经 (传出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又分交感和副交 感神经)
处于情绪状态时,体内由自主(植物性)神经 系统支配的内脏器官和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植物 性神经系统分交感和副交感系统,共同支配同一个 器官,但作用颉抗。
一、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
在情绪活动过程中,总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变 化,这些生理变化主要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来 实现。
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兴奋活动,副交感神经系统 引起抑制活动。
情绪活动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率加快 、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肝脏输出更多的糖进入血 液,消化系统供给减缓,瞳孔放大,唾液分泌受抑 制。
情绪活动后,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心率平缓、血压降低、瞳孔收缩、呼吸减缓、 唾液再次分泌、消化系统恢复正常功能。血中肾上 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情绪的强度也逐渐 下降。
“笑里藏刀”
研究表明,情绪与表情肌的运动不一致的结果 是其表情不自然,可与其他的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 (瞳孔的改变或出汗)或内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改 变相分离,这些可给测谎提供参考。
四、情绪的生理反应与测谎 情绪表达中的表情动作可直接被观察,但机体

情绪产生的原理机制

情绪产生的原理机制

情绪产生的原理机制
1. 神经生物学角度,情绪产生的原理机制与大脑的神经活动密
切相关。

大脑中的情绪中枢包括杏仁核、前额叶皮质和下丘脑等区域。

情绪的产生通常涉及以下过程,感觉刺激通过感官传递到大脑,然后被杏仁核评估为威胁或奖励,进而触发相应的生理和情绪反应。

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血清素和催产素等也在情绪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心理学角度,情绪产生的原理机制与个体的认知、评价和情
绪调节策略密切相关。

个体对外界刺激的认知和评价会引发不同的
情绪反应。

例如,当个体认为某个事件是威胁时,可能会感到恐惧
或焦虑;而当个体认为某个事件是奖励时,可能会感到愉悦或兴奋。

此外,个体的情绪调节策略,如情绪表达、情绪调节和情绪感知等,也会影响情绪的产生和表达。

3. 社会因素角度,情绪产生的原理机制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和社会角色等都会塑造其情绪体验
和表达方式。

社会互动和情绪传染也会影响个体的情绪产生。

例如,当身边的人表达愤怒情绪时,个体可能会受到情绪传染而产生类似
的情绪反应。

总体而言,情绪产生的原理机制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神经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

了解情绪产生的原理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的质量。

心理学中的应对策略与应激反应

心理学中的应对策略与应激反应

心理学中的应对策略与应激反应导言: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其中应对策略与应激反应是心理学中的重要议题。

应对策略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各种生活事件和压力时所采取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反应,而应激反应则是对于应激刺激的自动、及时和标准化的生理、心理变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中的应对策略与应激反应的概念、类型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应对策略的概念和类型应对策略是个体在应对不同生活事件和压力时所采取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反应。

尽管每个人的应对方式各不相同,但心理学家已经将应对策略归类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大类。

1. 积极应对策略积极应对策略是指个体面对压力和困境时采取的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

其中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应对策略:(1)主动问题解决:面对问题时,主动分析解决方案并采取行动;(2)寻求社会支持:通过与他人交流、寻求帮助来缓解压力;(3)情绪调节:通过情感表达、放松技巧等方式来调节情绪状态;(4)积极重新评估:重新评估问题的重要性和解决难度,寻找积极的角度。

2.消极应对策略消极应对策略是指个体在应对困扰和压力时采取的消极、无效的应对方式。

常见的消极应对策略包括以下几种:(1)逃避:回避困难或问题,不主动面对并解决;(2)否认:拒绝接受现实,否认问题的存在;(3)自我指责:把责任完全归咎于自己,产生负面情绪;(4)迁怒:将情绪转移给他人,建立对他人的敌意。

二、应激反应的概念和类型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对于应激刺激的自动、及时和标准化的生理、心理变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根据不同的应激反应类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生理性应激反应和心理性应激反应。

1. 生理性应激反应生理性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在应对压力和刺激时,身体生理系统产生的自动反应。

常见的生理性应激反应有以下几种:(1)自主神经系统反应:包括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深等;(2)内分泌系统反应:包括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3)肌肉紧张:肌肉收缩增加,以应对应激刺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0-./ "%(1&’*, 23 &4- #’53%3632 71 !589:747*8,;:%’252 -9&<2=8 71 >9%2’925,?2%@%’* "##"#" ,;:%’& ./ 01234506753 583 90::3;31<34 /: 7=5/1/>0< 13;2/=4 ;34?/143 ?7553;14 01 :023 @740< A058 3B0<05750/1 /: 4791344,9046=45,7163;,:37;,87??01344 74 C3BB 74 583 13=5;7B 45753 @D
中诱发情绪效果较好的录像片段作为诱导情绪的材 料。悲伤: 《 我的兄弟姐妹》 片段, 时间 M( % >01; 厌恶: 愤 怒: 《 不要和陌生人说 《 苍蝇》 片段, 时 间 &( P >01; 话》 片段, 时间 M( # >01; 快乐: 卓别林片段时间M( Q>01; 恐惧: 《 午夜凶铃》 片段, 时间 M( # >01; 中性: 山水风景 ( 扬琴配乐) , 时间 &( % >01。 &- 实验方法: 采用被试内实验设计, 即每个被试 都观看 $ 段影片片断。 M- 实 验 程 序: 首 先 填 写 一 般 情 况 调 查 表, 休息 "#>01, 连接传感器, 播放情绪诱发材料。以拉丁方顺 序放映影片, 每段影片过后, 都要填写自编情绪报告表 ( "& 个情绪形容词的 $ 点 ! 级量表) 。 Q- 数据采集: 记录的生理变量包括: 血压、 呼吸 率、 指温、 心率 ( )*) 间期平均数) 及心率变异性 ( )*) 间期最大值) 、 )*) 间期最小值、 +), 低频功率 ( RS ) 、 +), 高频功率 ( +S) 、 +), 总功率。 !- 数据处理: 首先回放原始数据, 出现伪迹的记 录事件被剔除, 定为缺失值。第 & 步将原始数据录入 GTGG "#- # 数据库并查错。第 M 步进行逸出值检查: 将 A B 5 以外的数值定为逸出值, 剔除并缺失。第 Q 步用 平均数代替缺失值。
%& 名女大学生 【 摘要】 目的 探讨 ! 种观看 $ 段用于诱导基本情绪和中性状态的影片片段, 用 “ 情绪报告表” 采集被试产生的情绪及其等级。 测量多个反映自 主 神 经 活 动 的 指 标。结 果 悲 伤、 愤怒和恐惧以及中性片段都使收缩压升高 (!’ #( ##" ) ; 厌恶、 愤怒、 恐惧和快乐以及中性片段都使呼吸频率加快 ( ! ’ #( ##" ) ; 悲伤和恐惧都使 )*) 间期 延长 ( ! ’ #( ##" , 、 )*) 间期最大值 ( ! ’ #( #" , 、 最小值 ( ! ’ #( #" , 及 +), 总 ! ’ #( #" ) ! ’ #( #! ) ! ’ #( ##" ) 功率减小 ( ! ’ #( #" , ; 悲伤、 恐惧和中性片段都导致 +), 高频功率降低 ( ! ’ #( #! ) 。结论 ! ’ #( #! ) 之间是有差异的。 【 关键词】 基本情绪;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反应模式 !"#$%&’$() *)+,- ./ 0+).(.’&1 ($%2.+* %$*#.(*$ #0))$%(* &( /&2$ 30*&1 $’.)&.(* 【 43*)%01)】 536$1)&2$ 3>/50/14( 7$)8.,* "# $%&’()%’*, +,-./ 本研 究所诱导的每一种基本情绪 ( 除愤怒情绪外) , 都有自己的特异性变化, 并且不同情绪的自主神经反应模式
・ *+1 ・ 结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2+ 年第 !0 卷第 3 期? <@A=:;: 7>BC=8D >E F:@8GA>C8D H:IAJ8D KJA:=J: *22+ , )>D" !0 , L>" 3

一、 情绪自主神经反应模式特异性研究结果 !" 情绪体验期间自主神经反应与基线比较: 对各 种情绪在各指标上情绪体验期间的反应与基线期间的 活动分别进行比较, 结果见表 ! 。每一种情绪都使多 个指标发生了变化, 综合这些变化, 可以总结出每种情 绪各自的特异性变化和各种情绪之间的共同变化。 (! ) 情绪的特异性自主神经反应: 本研究发现情 绪的特异性变化如下: 悲伤: 呼吸频率基本不变、 指温 降低; 厌恶: #$# 间期延长、 #$# 间期最小值升高; 恐 惧: 心率变异性 %& ’ (& 比值升高; 快乐: 血压基本不 变、 指温升高、 (#) 低频功率降低。可见, 在本研究所 诱导出的情绪中, 除愤怒情绪以外, 其他各种情绪都有 自己的特征性变化。 (*) 各种情绪之间的共同变化: 悲伤、 愤怒和恐惧 以及中性片段都使收缩压升高; 厌恶、 愤怒、 恐惧和快 乐以及中性片段都使呼吸频率加快; 悲伤和恐惧都致 使 #$# 间期延长、 #$# 间期最大、 最小值及 (#) 总功 率减小; 悲伤、 恐惧和中性片段都导致 (#) 高频功率 降低。由此可见, 很多指标不但没有使 + 种情绪互相 之间达到区分, 也没有把它们与中性片段区分开来, 说 明各种情绪的自主神经反应可能是互相重叠的。
表! 情绪体验期间自主神经反应与基线 自主神经活动的比较 (, )
悲伤 收缩压 呼吸频率 指温 厌恶 愤怒 恐惧 快乐 中性 ( ! - ./ ) ( ! - .0 ) ( ! - /1 ) ( ! - ./ ) ( ! - /2 ) ( ! - 12 ) 0" 324 !!! 2" *4+ 0" *33 !!! ." /2+ !!! 2" //0 5 3" 0/1 !! !!! !!! !!! !!! 5 2" .13 !*" 32 !2" .. !3" !4 !2" /2/ /" 0.! !!! !! ! !" 1.* 5 !" !13 !" 4+0 5 2" 04. 5 3" 20/ *" 3!+
!!!
# 5 # 间期平均数 5 0" 13! !!! # 5 # 间期最大值 5 0" 40. (#) 低频功率 (#) 高频功率 %&’ (& (#) 总功率
!
*" *0! ! 5 !" *02 !" ./0 5 !" 31. *" 3+1 ! 2" 4*+ 5 2" /.2 !" 0** !" 3.3 5 2" 410 2" 4+2 5 2" *0+ !" 3/1 2" .!.
!!!
5 3" !10 !! 5 *" 31! !
5 !" +3+ 2" *//
5 !" 23+ 5 2" /21
# 5 # 间期最小值 5 *" 4*! !! 2" *1/ 5 *" /03 !! 5 2" .1* 5 *" /1. !!
!!
2" *3* 5 3" 4!* !!! 5 !" ++. !" /!/ 5 *" 0+* ! 2" .4! 2" 3.* 5 3" 22/ !! 5 *" 23+ ! !! 5 !" 0/2 5 !" **2 *" /03 5 *" +1+ ! 5 2" 20!* 5 !" 421
作者单位: "##"#" 北京,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李建平) ; 北京林业 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李建平) ; 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 ( 张平) ; 河北师范 大学教科院心理研究所 ( 王丽芳、 代景华、 阎克乐) 通讯作者: 阎克乐, #!##"$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研究所
主效应在 3 个指标上都仍然显著 ( " 6 2" 2+ ) , 各情绪 之间的血压反应对比关系也不变— — —恐惧和悲伤情绪 较其他情绪反应剧烈。 (* ) 不同情绪的呼吸频率比较: 就呼吸频率来说, 情绪种类主效应显著 ( # - !3" .2! ," 6 2" 22! ) 。各种 情绪的呼吸频率均有所增加。恐惧片增加最多, 悲伤 片段呼吸率基本不变。恐惧的呼吸率反应比愤怒大 ( " 6 2" 22! ) 。 (3) 不同情绪的指温比较: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 就指温而言, 情绪种类主效应显著 ( # - 3" !41 ," 6 2" 2+ ) 。悲伤期间指温下降, 快乐期间指温上升, 其他 片段指温与基线无显著差异。 (0 ) 不同情绪的 #$# 间期及其变异性比较: 不同 #$# 间期情绪主效应显著 ( #情绪的 #$# 间期比较: ." !!+ ," 6 2" 22! ) 。厌恶情绪体验期间 #$# 间期延 长, 其他情绪 #$# 间期缩短, 其中悲伤和恐惧情绪变 化值较大, 愤怒、 快乐和中性片段较小。#$# 间期最 大、 最小值情绪种类主效应显著, # 值分别为 +" 33+ 和 +" 4!2 , " 6 2" 22! 。厌恶片段最大、 最小值都增大, 悲 伤、 恐惧和中性片段的最大、 最小值都减小。愤怒片段 最大值减小, 最小值增大, 快乐片段最大值增大, 最小 值减小。 (+) 不同情绪的 (#) 功率谱分析指标比较: (#) 高频 功 率 情 绪 种 类 主 效 应 显 著 ( # - 3" *0/ ," 6 2" 2! ) 。悲伤、 愤 怒、 恐惧和中性片段的高频功率降 低, 恐惧情绪降低最多。厌恶和快乐的高频功率升高。 (#) 总功 率 情 绪 种 类 主 效 应 显 著 ( # - 3" /04 ," 6 2" 2! ) 。厌恶和愤怒的总功率增加, 其他情绪 (#) 总 功率减小, 其中恐惧情绪减小最多。 *" 多变量检验: 为了对前面进行的多重单变量分 析作补充, 进行了多变量检验。结果显示, 在总体上, 不同情绪之间的自主神经反应差异具有显著性 ( #3" */0 , " 6 2" 22! ) 。 讨 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