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乐简史

合集下载

成都道教音乐

成都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渊源
四川成都道教音乐的历史悠久,流派纷呈、形式多样、曲目丰富,在中国道教音乐中有其突出的地位与影响。 但由于社会的诸多原因,四川成都辖区内的道教活动在上个世纪五十至六七十年代,曾一度中断或萧条,道教音 乐面临消失。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在政府宗教部门关心支持下,四川成都的道 教活动开始恢复,道教音乐的天籁之声又回响在川西道教的洞天福地和城乡庭院。1979年以后,随着我国对外交 流的日益增多,四川成都道教音乐开始受到国内外音乐、文化界的,其影响也逐渐扩大。1993年以来,随着“祈 祷世界和平,护国佑民罗天大醮”大型法会在北京白云观的举办(1993年9月),“全真派建国以来第二次传戒 法会”在四川青城山的举办(1995年 11月),第一、第二届“中国道教文化节”在成都的举办(2004、2006), 以及青城山仙乐团、成都青羊宫道乐团在四川成都的相继成立(2003年),四川成都道教音乐的影响力也日益增 强,不仅在成都及其周边200平方公里地区广为传播,并且在香港、台湾、东南亚地区和日本、美国都产生了一 定影响。随着人们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加强,四川成都道教音乐也受到各级政府宗教、 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自2006年以来,四川成都道教音乐先后被列入市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正在争 取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各级政府的保护与利用。
道教音乐简介
2008年6月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成都道教音乐也称川西道教音乐,是指流传在四川成都辖区内道教名山、宫观和各区市县城镇、乡村中 民间火居道坛使用的音乐。该音乐历史悠久,其源头可追溯至一千八百多年以前东汉时出现的五斗米道斋醮科仪 音乐。经过历代道教乐人的传承,现已发展演变为融南北道教经韵之精华,汇名山道观古雅与民间道坛通俗之风, 具有浓郁川西地方风格的传统道乐。

紫竹观道教音乐

紫竹观道教音乐

谢谢观看
历史渊源
陆丰紫竹观道教音乐源远流长。远在265年-420年(晋代)道教卢循等起义失败,部分余众分散到海陆丰, 散居于沿海港门及岛屿,史称“卢亭”。从那时起,海陆丰就有了道教、道徒及其道观、道乐等。紫竹观源于宋 代甲子门的玉清宫,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迁于陆丰县东海窖菜园仔称“觉生堂”。公元1736-1795年(清 乾隆)期间,又再迁于陆丰市河西镇湖口大峰山,改“觉生堂”为“紫竹观”,俗称“湖口庵”。经过历史上紫 竹观道道士的改进和传承,成为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陆丰紫竹观道经曲调具有学术研究价值。以其大量的曲目,古老的乐器和自成体系的记谱方法,延续着汉唐 以来中国音乐的血脉,极具学术研究价值。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紫竹观大部分道经曲的研究,己取得相当成果。 不但具有很高的音乐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在人类伦理学、语言学、民俗学、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学术研究方面同样 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它不但为当地人们所喜爱,而且受到海内外友人的高度赞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紫 竹观道教音乐是当地人生命形态的体现,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具有文化身份认同的意义。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 产。
主要内容
紫竹观道教音乐分为两部分:一为道徒早晚课读的仪礼配乐;一为神诞法事的法乐。其吟唱音乐全照经文, 历代相传,一字无改,唱声曲折,故俗谚称“聪明戏仔,鲁笨师公”。谓其故守传统,不知变化。
早晚课读的音乐,用吹仔为主奏。打击乐方面配以云锣、三音、小镲、七响、檀板、木鱼等;弦乐方面,配 以大管弦、凤凰筲,或加以古筝,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又加扬琴、三弦等。曲调婉约、清新。舞蹈身段飘逸, 禹步轻盈。令人有飘飘欲仙的感受。斋醮音乐,则配以大鼓、大锣、大吹以及大钹、大镲等,气势如虹。响彻云 宵。极具穿透力,令人豪情万丈。
曲牌丰富,有早课颂经曲(全套)、晚课颂经曲(全套)、三官经曲(全套)、清静经曲(全套)、南斗经 曲(全套)、北斗经曲(全套)以及玉皇忏(全套)和三元忏(全套)等曲目共二百二十多首。可连奏三日三夜, 谓之“三昼”。

道教音乐详细资料大全

道教音乐详细资料大全

道教音乐详细资料大全道教音乐,是中国宗教音乐之一。

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

道教音乐吸取了中国古代宫廷音乐和传统民间音乐的精华,渗入道教信仰的特色,形成道教音乐的独特艺术风格,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份。

2008年6月7日,道教音乐经 ... 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介绍•中文名:道教音乐•外文名:Taoist music•遗产类别:中国宗教音乐•遗产级别: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申报地区:河北、山西、上海、江苏、安徽等•遗产编号:Ⅱ-139•历史:南北朝时期•又称:法事音乐、道场音乐历史渊源,起始年代,鼎盛时期,文献记载,艺术特色,表演形式,各方风格,代表作品,传承意义,历史渊源起始年代道教音乐又称法事音乐、道场音乐,大约开始于南北朝时期(420—589年),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与太上老君有关。

更早期道教的法事活动是古代巫觋祭神仪式的承袭与发展,最初诵经为直诵,未见有使用音乐的记载。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明帝神瑞二年(415),寇谦之称于嵩山遇太上老君,授其天师之位,并赐《云中音诵新科经戒》,制定了《乐章诵戒新法》,遂产生了《华夏颂》、《步虚辞》等最初的道乐音韵。

所谓《华夏颂》,据《玉音法事》注说:“华夏,三千五百里为华夏,言其迢远之意,今华夏自思真堂举起,徐徐吟咏,过廊庑,登殿堂,而毕。

似取其迢远之意也。

”这大约是在道教仪式开坛前行进中吟咏的一种音韵。

《步虚辞》多是对神仙的颂赞之词,一般是五言、七言的诗歌词,长短不拘,视法事的需要而定。

《乐府古题要解》说:“步虚辞,道家曲也。

”据南朝刘敬叔所著《异苑》记:“陈思王(曹植)游鱼山,忽闻空里诵经声,清远遒亮,因使解音者写之,为神仙之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

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

昆曲的诞生虽然远晚于道教音乐,但其音律之典 雅、辞藻之华丽在地方戏曲中是不多见的。道教 音乐与昆曲在演奏和唱腔上有不少共同之处,可 说是相互吸收,相互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其它民间音乐,如苏州评弹、民间婚丧喜庆音乐 中,都有许多可供道教音乐借鉴的地方。如从苏州 评弹中借鉴了三弦弹奏的特点,从"十番鼓"乐中发 展了大鼓独奏技艺,从民间音乐中渗入了长尖吹奏 内容及笙箫吹奏乐器。道教音乐在伴奏中带有装饰 音和花腔,更是吸收民间音乐的结果。道士们在供 香、踏步、串坛、朝拜中,虽有种种科仪的规范, 但主醮法师在许多动作中带有灵活性,一会儿快速 旋转、引吭高歌,一会儿慢步轻云、低速婉转,这 就需要伴奏者以装饰音、加花、加速来协调动作。
苏州玄妙观位于苏州市观前街,创建于276 年(西晋 咸宁二年),初名 "真庆道院",1264年(元至元元年), 改名"玄妙观"。清初,为避康熙帝玄烨名讳,称“圆妙 观”。玄妙观极盛时有殿宇30余座,是当时全国最大的 道观。现有山门、主殿(三清殿)、副殿(弥罗宝阁) 及21座配殿。 山门雄伟高耸,上悬康熙帝御笔赐额"圆 妙观"。1179年(南宋淳熙六年)重建的主殿三清殿面阔 9间,进深6间,高约30米,建筑面积1125平方米,重檐 歇山,巍峨壮丽,是江南一带现存最大的宋代木构建筑。
苏州道教音乐的器乐
苏州道教音乐植根于吴文化的沃土 之中,它除了具有道教音乐的共性外, 还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苏州道教音乐 包括器乐和声乐两大部分。器乐主要 有笛曲、鼓段和由两者连缀而成的套 曲,演奏方式有"坐奏"、"行乐"等。 声乐为道教的经韵,有旋律的为"韵腔 ",包括"赞"、"颂"、"偈"、"诰"、" 咒"、"符"等诸种形式。

非遗:巨鹿道教音乐

非遗:巨鹿道教音乐

非遗:巨鹿道教音乐巨鹿道教音乐又称太平古乐。

道教音乐渊源于东汉末年的太平道。

是东流末年太平道进行打醮等仪轨时,读念太平经文,按一定的曲谱演奏的音乐形式。

两千年来,音乐在民间口口相传保存至今。

2013年,收录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太平道”为巨鹿人张角创建。

《后汉书·皇甫嵩传》说:“初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蓄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呪说以疗病,病者甚愈,百姓信向之。

角派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入州之人无不毕应。

”《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说:“张角为太平道。

太平道: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病或自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云不信道。

”东汉末年,巨鹿张角创建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奉“黄老道,蓄养弟子”。

传道时以符水疗病,治愈了很多的百姓,为此“百姓信向之”。

张角便派弟子“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为基础,发展道徒加入太平道,这样十余年间道徒就发展到数十万人,遍及全国各地。

黄老道,即是当时以信奉黄帝、老子的养生道术,是我国最早的宗教流派。

形成于战国时期,以老子为始祖,最初是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

黄老学派的代表作是《老子》,学说的核心是“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西汉王朝总结秦朝骤亡的教训,主张黄老学派的学说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将它运用到政治和法制实践中,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太平道在进行传教时要进行一定仪轨,将《太平经》经文在读念时,配以乐器伴奏,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进行咏诵,同时配以乐器伴奏。

后来演变加入木鱼、铛子等打击乐器,使咏诵有了轻重缓急的拍节,以后又增加了笙、管、笛等吹管乐器,改直诵为乐诵。

这便是道教音乐产生和形成的根源。

巨鹿县属天下九州的古冀州,位于秦汉古巨鹿郡治范围内,亦是太平道的发源地。

在这里区域内至今还遗留有灵仙庙、圣水坑、黑风口、点将台、一杆旗地(竖第一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大旗的地方),墩台、迷魂阵等与黄巾军相关的文化遗迹和遗址,是太平道传播的中心地区,有道教音乐的传播基础。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宗教音乐(六)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宗教音乐(六)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宗教音乐(六)第6章道教音乐的历史沿革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借助于一定的艺术形式来显示自身的力量。

音乐这种最容易引起心弦共鸣的艺术形式,自然就成了表达宗教信仰,宣扬教理、教义的重要手段。

根植于中国的道教向来与音乐密不可分,几乎是凡有醮仪便有音乐,二者结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另一方面,道教音乐又集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之大成,显示出强大的社会功能。

如果我们考察道教音乐的发展史,不难看出,这个独特的文化体,不仅根深叶茂,而且源远流长。

第一节道教音乐的历史渊源道教音乐,是道教进行斋醮(jiào)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也叫做法事音乐、道场音乐。

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能够烘托、渲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其源于我国古代社会的原始宗教信仰和民间巫术、神话传说。

道教音乐与道教本身一样,也发端于古代巫觋(xì)的歌舞祭祀音乐活动,继承了“巫以歌舞降神”的传统。

在古代人类的生活中,巫是人与神的媒体,巫觋利用音乐歌舞以“悦神、降神、事神”,靠神的力量除灾祛病、祈盼丰收、求灵魂升天、预卜未来。

这样就产生了各种严格而复杂的巫术仪式,配合这些巫觋活动的祭祀歌舞,给初始的道教音乐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在我国远古祖先遗存的岩画中,常常可以看到巫的形象,如四川珙县麻塘坝的表现古时巫师火祭的巫舞岩画。

其中一位巫师手持乐舞道具牛尾,这一直保留在我国道具法事之中,那就是“拂尘”;另一位巫师手持“十”字状的道具,这是后来表现在汉砧上的“规”。

规是画圆圈时用的工具,这和后来道家的太极有着深层的文化联系。

到了商代,巫风更加炽烈。

我国考古学家郭沫若的《卜辞通纂》中就记载有商代禳祭驱鬼的祭祀礼仪。

《尚书·伊训》所载:“敢于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为巫风”,这是对巫祝歌舞的生动写照。

谈道教音乐研究综述

谈道教音乐研究综述

推动道教音乐的创新发展
在保持道教音乐传统特色的基 础上,推动道教音乐的创新和 多样化发展,满足不同人群的
文化需求。
鼓励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道教 音乐作品,注重与当代社会的 融合和发展,使道教音乐更加 贴近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道教音 乐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吸收 国际先进的音乐理念和技术, 推动道教音乐的国际化发展。
培养道教音乐的传承人才
在高校、研究机构和艺术团体中 设立专门的道教音乐研究与传承 机构,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研究
水平。
加强道教音乐传承人的培养,通 过传承人指导、教授和演示等方 式,培养更多年轻一代对道教音
乐的兴趣和热爱。
举办各类道教音乐培训班、研讨 会和演出活动,扩大道教音乐的 传播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关注
05
道教音乐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 议
加强道教音乐的学术研究
深入研究道教音乐的起源、演变和特点,梳理 其历史脉络,加深对道教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 识。
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借鉴音乐学、历史学 、宗教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究 道教音乐的社会功能、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加大对道教音乐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力度,挖掘 和传承优秀的道教音乐作品,推动道教音乐研 究的深入发展。
数字化保护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录 音、录像等,将传统道教 音乐进行数字化保存,以 避免音乐的流失和失传。
学术研究
通过学术界的研究和探讨 ,深入挖掘和研究道教音 乐的内涵和价值,为其保 护和传承提供理论支持。
传承与保护的困境与挑战
人才流失
由于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等多 种原因,许多传统技艺面临后 继无人的困境,道教音乐也面
和学习道教音乐。
06
参考文献

道教音乐(澳门道教科仪音乐)

道教音乐(澳门道教科仪音乐)

主要特征
澳门道教科仪音乐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曲目数量多
现时保存于澳门地区的道教科仪音乐曲目,大大小小统计起来多达500余首。中国内地一些重要的道教宫观 及道场,如湖北武当山、北京白云观、江西龙虎山、江苏茅山、四川青城山、上海城隍庙、广东罗浮山冲虚观、 广州三元宫等,其科仪音乐的数量现今均未达至澳门的水平,可见,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其曲目数量之多乃名冠前 列。
b) 「过场」:「过场」是科仪中转换法事程序时或法师进行特定仪式时所奏的音乐。
澳门道教科仪的「过场」曲牌多改编自广东小曲/调,如《到春来》、《一锭金》、《上云梯》、《下西岐》、 《三宝佛》、《金不换》等。若仅以铛、鼓、钞、锣敲击乐作为过门的鼓法,则称为「四平」。
澳门道教科仪音乐的「耍曲」,有纯敲击演奏的发鼓(擂),或配合管乐演奏广东粤剧排场《碧天贺寿》、 《八仙贺寿》、《玉皇登殿》、或《大开门》、《锦帆开》等曲牌。这些过场乐曲,均以大锣大鼓衬托。
2008年,吴炳志和王忠人开始组织澳门道乐团,把道教科仪音乐搬上舞台。
由于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历史传承有序,记录详备,2009年被列入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5月,澳门道教科仪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澳门道教协会获得“澳门道教科仪 音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加上社会节奏日益紧张,丧事仪式日趋简化,度亡法事除了不复以往盛旺,且形成「样板化」的形式。导致 许多科仪及音乐,已不再复见多时,老道长没有重弹旧调的机会,新的又何尝有接触及学习的机会?
澳门正一派火居道院经受渔业萎缩及殡葬业垄断双重打击下,赖以为生的道场不断减少,老道长羽化后,后 人多不愿继承祖业,另觅他业为生,道士人数逐渐下降。澳门正一派火居道院仅余下吴庆云、陈同福、梁昌 (燊)、邓云开(明)、刘霖及明祥道院,而火居道士仅余约20人,醮师约8人,新血廖廖可数。

豫南民间道教音乐的历史与现状考略

豫南民间道教音乐的历史与现状考略

豫南民间道教音乐的历史与现状考略教是我国传统的古老宗教。

从东汉诞生之日至今,道教已绵延一千八百多年,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鲁迅先生曾对道教的历史作用给予恰当的评价:“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

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①道教音乐是道教举行科范仪式时所使用的音乐。

《道教大辞典》对道教音乐作了如下定义:“在道教活动中使用的音乐统称为道教音乐。

它包括斋醮音乐以及道士宣道布道和修身养性时所用之音乐。

斋醮音乐亦即‘道场音乐’、‘法事音乐’,集中而典型地表现了道教音乐的精神特质和外向形式,故而道教音乐惯以斋醮音乐代称。

”早期道教音乐的资料极少,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改革天师道,制《云中音诵新科之诫》,改直诵为乐诵,是道教音乐现存最早的记载。

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整理三洞经书,编著斋教仪范,为道教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倡导与扶植,道教大昌,道教音乐亦获得较大发展。

宋代,统治阶级对道教更是宠爱有加,道教音乐也沿着官方与民间两个方向发展。

“南宋,道教音乐已广泛流传,民间各种教派纷呈。

金元时期,全真道创立,道教音乐向官方与民间多派发展。

明代,以道教起家的明代封建王朝对道教采取了优宠加抑制的双重政策,设‘神乐观’专司祭祀音乐,斋醮祭祀音乐得到了空前发展。

近代道教音乐基本上承袭了明代以来的音乐传统并进一步民间化、世俗化。

”②宫观道乐也有了各具地方色彩的个性化特征,正一道除了宫观道乐的继续发展外,尚有流入民间的散居正一道教,俗称火居道,其音乐更是与民间音乐、民俗等结合紧密。

淮河流域河南民间道教音乐就属于火居道音乐。

淮河流域河南部分,包括信阳市、驻马店市、周口市、许昌市、平顶山市、漯河市、商丘市南部、洛阳市的汝阳县、南阳市东南部等地。

而调查的结果发现,民间道乐相对仅存于豫南。

豫南指河南南部的信阳市、南阳市的东南部、驻马店市的南部等地。

定边民间道教音乐

定边民间道教音乐
定边民间道教音乐
陕西省定边县传统宗教音乐
01 内容介绍
03 历史渊源 05 相关物品
目录
02 艺术特征 04 主要价值 06 传承谱系
定边民间道教音乐是陕西省定边县的传统宗教音乐。通常是道士们作道场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内容。道场是为 善男信女祈福禳灾、超度亡灵而设坛祭祷神灵的宗教活动。其音乐内涵有一定的民间艺术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次日晨三、四点起床、净面、漱口、吃斋饭后,讽诵《玉皇集经》一部上、中、下三卷(必须在太阳出宫前 念完),然后再行早堂之功课,念《早科》。接着“扬幡”、《张榜文》、《进表章》,即午景当空《墨表一 甬》。
艺术特征
一、定边县民间道教斋醮名目繁多,有水灾、旱灾、虫灾、雷击、瘟疫、伤病、生亡、延寿等各种法事;它 以法事情节需要,组合串连各种颂、赞、步虚、偈等道曲。法事不同,音乐的组合也随之变化。道教音乐的诵唱 和乐器伴奏,均由道士担任,信众不参加音乐活动。因此从音乐角度来看,斋醮实际上是按照“脚本”(科仪要 求)在信众面前,进行一场宗教仪式的“演出”。经过。1000多年的斋醮实践以及长期地吸收民间音乐的养料, 道教音乐十分丰富:有赞美“三清”、神仙的颂歌;有表现神仙应召而来的飘拂飞翔之声;有表现镇煞邪趋恶魔 的庄严威武的曲调;有表现众神仙抵达仙界或功成庆祝的喜庆欢乐之乐;有表现引上仙界的缥缈恬静的曲调等。
二、逗趣的形式,如散花:做一朵小花用碟子端上,放在道士面前,每个道士说一个谜语或笑话、顺口溜之 类的趣味话,然后传给下一个道士,依次类推。
三、显示技艺的节目,如赶鸭子:用一点儿棉花做一个小鸭子放在水盆内漂浮着,再做一个艄公手拿船浆划 着船,吹管子的道士用管子的下端挨在水面上,既要吹出曲调,又要使小鸭子在水面上飘来飘去,艄公摆来摆去 象在赶鸭子,这时其他道士“噢、噢、嘿、嘿”的配合十分形象。

上海道教音乐简介

上海道教音乐简介

上海道教音乐——此曲只应天上有关键词:音乐道教科仪一、道教音乐道教音乐,是道教科仪坛场中使用的音乐。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道教音乐延续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多年的历史。

道教创始于东汉末年,当时的道教音乐还处于萌芽状态。

主要以诵经为主,尚无定型曲目;虽然歌、舞、乐融为一体,却缺乏规范的体系和音乐的逻辑。

当时的道教音乐,其源头要追溯到更古老的巫、傩,不可避免的继承了“巫以歌舞降神”的传统,并且逐步从狂热风格的巫觋音乐,演变为理性、高雅的宗教音乐。

同时,初始的道教音乐也吸收了古代帝王推行的宫廷祭祀仪式,如周公祭祀先王文王的乐歌——《清庙》;周公祈祷农业丰收的乐歌——《忠文》;汉代的《郊祀录十九章》等宫廷祭祀音乐,都为后世道教音乐所采用。

北魏道士寇谦之在道教音乐史上,改“直诵”为“乐诵”,使道教音乐由俗变雅,从上到下进一步得到发展。

寇谦之羽化以后,陆修静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改革后道教科仪音乐焕然一新,有了丰富的经典曲目体系,为今后的道教音乐正式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提。

唐代史道教发展鼎盛时期,唐高宗、唐玄宗对道教音乐更为重视,曾命乐工白明达创作道曲、道调。

王十盾先生在《唐代的道曲和道调》中说到:道曲这一新的品种,产生于唐玄宗时期,而兴盛于开(元)、天(宝)年间,在67曲中,至少由60曲创制或改制在玄宗时期。

宋代以后,道教音乐由有了进一步发展,北宋历代帝皇皆提倡斋醮活动和发展道教音乐,其中真宗、徽宗尤为突出。

并产生了我国第一部道教音乐曲谱范本《玉音法事》。

北宋道教音乐的发展对当今道教音乐的盛行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曲谱的形成,谱集的问世是当今道教音乐研究必不可少的文献。

金时,北方出现了另一流传至今的大派——全真派。

全真派出现后,他们在原有道教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了古代音乐和宫廷音乐,吸收了大批有才之士,全真道的科仪音乐也因此蒸蒸日上。

明初,明太祖建神乐观训练乐舞生。

在沿袭宋元道乐的基础上成祖又颁布了《大明御制玄教乐章》于天下。

南安道教音乐

南安道教音乐
2007年,南安道教音乐经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 序号:17。
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道教音乐约始于南北朝时期,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 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即为法事音乐、道场音乐。唐代的道教音乐由单纯的打击乐器钟、磬、鼓等,增加 了吹管和弹拨乐器,宋代的道教音乐具有南曲风格,丝弦乐也已加入了道乐的行列。至元代,道教出现了全真与 正一两大道派,道乐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全真重清修,其乐多清幽出世;而正一重斋醮与符篆,道乐雄浑、 古雅。在民间,道教音乐与各地的地方曲调广泛地融合,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道乐风格。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
社会活动 1954年,泉州市文化馆组织“道情组”,成员包括泉州市区、晋江和南安等地的道士,搜集整理流传在泉州 地区的道教音乐、舞蹈,有的节目参加晋江专区、泉州市的文艺汇演和踩街活动。
谢谢观看
南安道教音乐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传统音乐
01 历史渊源
03 传承保护
目录
02 基本特征 04 社会影响
基本信息
南安道教音乐,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传统音乐,泉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道教音乐约始于南北朝时期,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 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即为法事音乐、道场音乐。正一派道教自宋代传入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现代流传于 泉州市所辖地区的道教,都属于正一派,以替群众做法事为职业。道教音乐吸取了泉州市本地民歌、木偶戏、佛 曲、南曲等有益因素,建立了“歌、舞、乐”为一体的道乐体系。
特征
州市本地民歌、木偶戏、佛曲、南曲等有益因素,建立了“歌、舞、乐” 为一体的道乐体系,具有民俗性与观赏性。现存有“吊灵”“净坛”“关发文字”“诵度人经”“分灯”“开 光”“合符”等数十套体系;曲牌则有“地狱”“锦板”“四边静”“割仙草”“甘州歌”“相思引”等近二十 个,一些主要曲牌后来还成为被俗称为“师公戏”的“打城戏”的主要音乐。

谈道教音乐研究综述

谈道教音乐研究综述

谈道教音乐研究综述xx年xx月xx日contents •道教音乐的历史发展•道教音乐的类别与特点•道教音乐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道教音乐的传承与保护•道教音乐的艺术价值与展望目录01道教音乐的历史发展1道教音乐的历史起源23道教音乐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巫祝文化,当时的巫祝使用音乐来沟通神灵和祖先上古时期道教音乐的起源也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思想有关,这一时期出现了以“五音”配“五行”的音乐思想春秋战国时期道教音乐逐渐从巫祝文化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音乐体系两汉时期道教音乐在南北朝时期逐渐丰富起来,出现了许多道教音乐家,如南朝的陶弘景、北朝的寇谦之等南北朝时期道教音乐在唐宋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唐代出现了“道曲”,宋代出现了“道腔”唐宋时期道教音乐在古代的发展道教音乐在现代的传承与发扬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道教音乐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和地位,面临着传承和发扬的困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近年来,中国政府将道教音乐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大力推动其传承和发扬现代音乐创作一些现代音乐家将道教音乐元素融入到现代音乐创作中,推动其创新发展01020302道教音乐的类别与特点经韵类指道教经文吟唱的音乐,其中包括《道德经》、《南华经》等经典。

曲牌类指道教传统曲牌音乐,其中包括《步虚》、《青城小语》等曲牌。

韵腔类指道教韵腔与民间小调,其中包括《莲花落》、《十方板》等韵腔。

注重心性修养道教音乐强调清净、自然和修行,注重通过音乐来陶冶性情,修身养性。

富有哲学思想道教音乐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如“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通过音乐传递道教信仰。

曲调变化多样道教音乐在曲调上变化多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给人以美的享受。

道教音乐与其他音乐的异同与中国古典音乐的联系道教音乐是中国古典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宗教音乐的异同虽然道教音乐与其他宗教音乐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其自身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

上海道教音乐文字资料

上海道教音乐文字资料

上海道教音乐文字资料嘉定成陆早,临近长江入海口,交通发达,土地肥沃,经济繁荣,为道教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道教为城乡人民普遍信仰的宗教。

道教的繁荣全面地体现了嘉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图一由于各地区的风俗、方言及外来的艺术影响不同,各个道班在道曲唱腔、演奏技巧、曲调运用等方面各具特色,风格各异,形成了三个派别:即嘉定镇北乡的“嘉定派”,南翔、封浜、马陆、黄渡等乡的“南翔派”,靠近市区的长征、桃浦、江桥等乡的“上海派”。

图二道教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可追溯到春秋前的巫舞乐,自唐宗以来,随着道教宫观的建立,又经明请二代的发展,道教音乐逐渐相成了具有鲜明宗教特色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图三道教音乐是道教在斋醮活动时使用的音乐,又称“法事音乐”或“道场音乐”图四根据嘉定县志及相关文献记载,著名的道观有:崇真道院、县城隍庙、集仙宫、清源殿、八大王祠等。

图为嘉定地区道教珍贵的历史资料手抄本之一。

图五图为嘉定地区道教珍贵的历史资料手抄本之一。

图六嘉定道教比较发达,各个历史时期均有一批著称于时的道士,由此促使吹打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图七嘉定地区的到音乐保持了传真教派的传统特点,清末民初以来,吸收了戏曲(京剧、昆剧等)曲艺音乐、丝竹音乐、江南民歌为营养,形成了海派农村道教科仪音乐特点,以儒雅、清丽、柔和见长,区别于粗犷、高亢、爽硬的江西龙虎山等地的道教音乐。

图八嘉定在上海郊区建县较早,经济文化发达,祭祀之风十分盛行,道教为城乡人民普遍信仰的宗教。

很多宗教性活动讲究排场,以示炫耀。

图九道教唱曲中“赞”、“颂”、“偈”、“步虚”四种格式,是传统的道教唱腔,节奏缓慢,风格清新。

唱腔婉转抒情,旋律的发展做大幅度的高低变化,音域极宽,行腔流畅婉转,在悠长的拖腔中,伴奏音乐巧妙地运用各种对衬的复雕,紧密地衬托唱腔小打击有机地穿插在每个乐段的间奏过门中,起伏落差,使曲调的情绪变化无穷。

图为道士在吟唱道教音乐“香偈”图十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它在立足于中国文化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其影响伸展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曾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音乐、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学以及民俗、民族关系和农民运动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逐渐变成了娱乐性活动。

道教音乐的民族特点初探

道教音乐的民族特点初探

道教音乐的民族特点初探*导读:在道教活动中使用的音乐统称为道教音乐,包括斋醮音乐以及道士宣道、布道和修身养性时所用的音乐。

斋醮音乐亦称道在道教活动中使用的音乐统称为道教音乐,包括斋醮音乐以及道士宣道、布道和修身养性时所用的音乐。

斋醮音乐亦称道场音乐、法事音乐,集中而典型地表现了道教音乐的精神特质,故而道教音乐惯以斋醮音乐著称。

一、道教音乐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民间就有巫舞、巫风。

中国古代礼仪也采用音乐礼宾和祭祀。

《礼记乐记》称,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

①道教音乐的渊源与远古的巫术有密切关系,是继承了巫以歌舞降神的传统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因此,远古巫祝的祭仪乐舞是初始道教音乐的来源。

在道教斋醮科仪中,高功法师等唱《步虚》声韵,往往与步罡踏斗相配合。

所谓步罡踏斗又称禹步,这实际上就是古老的巫舞步法的沿袭。

《洞神八帝元变经禹步致灵》称:禹步者,盖是夏禹所为术,召役神灵之行步;以为万术之根源,玄机之要旨。

该经还进一步谈到禹步之迹成离坎卦。

这就是说,起步在坎卦,而最后一步止于离卦。

《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卷上描述了具体的顺序为:坎、坤、震、巽、乾、兑、艮、离,行走轨迹形成一个九宫八卦图,与后天八卦方位如出一辙。

可见,禹步即是根据后天八卦方位而定的。

在步虚声韵的演唱中,根据禹步的进退曲伸、变态离合、对比反叉而有了人体内部气的流变和呼吸的节奏感,这就形成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舞蹈韵律。

早期道教科仪比较简单。

《太平经》中虽有关于音乐的论述,但科仪中只有诵念,并无音腔。

早期科仪中的道教音乐资料,现在能见到的不多。

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道意》记载:而徒烹宰肥豚,沃酹醪醴,撞金伐革,讴歌踊跃,拜伏稽颡,守请虚坐,求其福愿。

②这是早期道教在举行醮仪时,敲钟击鼓,唱歌跳舞,稽首礼拜的生动写照。

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公元415年)寇谦之所得的云中音诵,即华夏颂、步虚声,始将经文诵持由直诵改为乐诵,出现了最早的书面经韵乐章。

齐云山道教音乐的起源

齐云山道教音乐的起源

齐云山道教音乐的起源*导读:道教是中国的土宗教,距今已经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鬼神崇拜。

东汉时期,张陵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道教是中国的土宗教,距今已经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鬼神崇拜。

东汉时期,张陵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创立了道教。

魏晋时期开始,道教逐渐分化为上层神仙道教和下层民间道教两个较大的层次。

南北朝时期经过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洪景等人努力和改革,道教成为与佛教并列的中国正统宗教之一。

隋唐时期道教发展十分迅速,涌现了许多道教学者,如孙思邈、成玄英、李荣、王玄览、司马承祯、吴筠、李荃、张万福、施肩吾、杜光庭等,他们对道教的教理、教义和修炼方术等方面作了全面的发展。

并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道藏《开元道藏》,这一时期,道教宫观不仅遍布全国,且规模日益宏大。

北宋历代帝王承袭唐朝道儒释兼容和对道教崇奉扶植政策,宋徽宗则把道教定为国教,并创立了道学制度;宋室南渡以后,形成了南宋与金、元南北对峙的局面。

当时道教内部宗派纷起,在金元之际,北方先后出现了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天师道等道派。

在元统一全国之后,天师道在北方得到迅速传播,全真道在南方有较大发展。

其他力量较为薄弱的各道派则逐渐与天师道或全真道相融合,符箓各派(如茅山宗、阁皂宗等)融入天师道(龙虎宗)之后,统称为正一道,从而形成正一和全真两大道派。

明朝建立以后,道教承宋元旧制,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派系,官方发给不同的度牒。

正一道的政治地位居道教各派之首。

因为明太祖认为禅宗与全真道以修身养性,独为自己而习,无助于伦理教化,所以重视正一而贬抑全真。

因此全真道在明代政治地位下降,教团发展受限制,远远不如金元时期。

明代著名的道士有《太和文集》的著者邵元节、著名神怪小说《封神演义》的原作者陆西星等。

其中最为有名的道士是张三丰。

其人生卒年代不详,曾在湖北武当山(一名太和山)修道,后离武当山隐居。

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

道教音乐是道教斋醮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灵的崇敬功用。

道乐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音乐,在曲式和音调的内涵上,无不渗透着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美学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格局。

道乐其美学思想反映了道教的追求长生久视和清静无为。

曲调庄严肃穆,又不乏清幽恬静。

表现召神遣将时气势磅礴,表现降妖驱魔时威武果敢,祈福祝庆时欢乐轻快,赞颂神仙时优美恬静,而表现祈祷养炼时则悠扬缥缈。

通过音乐的烘托、渲染,道教的斋醮仪式更显庄严、肃穆、神圣和神秘;在音乐中各种神仙意境得以和谐生动地再现,把人的情感带入到神秘的神仙世界。

道乐由声乐和器乐两部分组成,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独唱、齐唱、独奏、合奏、伴奏等形式。

声乐是道教法事音乐的主要部分,曲调(即经文)总是十分具体的,表达了进行法事的人的愿望与乞求,或求助于神界,或颂赞于天仙。

曲调与曲词和谐统一,各种曲式贯通搭配,组成了整个法事活动。

道乐中的乐器几乎包括了汉民族乐器的全部,用的较多的是钟、鼓、磬、钹、铛、木鱼等打击乐;笙、管、笛、箫等吹管乐;古琴、阮等弹拨乐。

白云山道教音乐

白云山道教音乐

传承意义
传承意义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佳县文化馆获得“白云山道教音 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谢谢观看
1、吹奏乐器:
管子:管子身长15.2cm,上口直径1.2 cm,下口直径1 cm,与我国北方流行的管子大体相同,不同之处是, 一般管子管身均为木制,而白云山用的管子则是用锡铸造,且为吹奏者自制。这种锡制管子发音粗犷,音色明亮, 有金属振鸣的特点,是领奏乐器。因为吹奏费力,一般不连续吹主旋律,多加花、挑字自由演奏。
4、多在庙宇、经堂、斋坛前演出,具有演出环境的特殊性特征。
5、在道教科仪和民俗祭祀活动中演唱演奏,依赖道教活动和民俗活动生存、发展,具有顽强的依赖生存性 特征。
6、乐器特别,曲牌古雅,音色清脆悦耳,令人心旷神怡,如入仙境,具有很高的聆赏性。
相关器具及制品
相关器具及制品
(一)乐器:白云山道教音乐的乐器有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两类。
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
文化遗产名称:白云山道教音乐 所属地区:陕西·榆林·佳县 遗产编号:Ⅰ—7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榆林市佳县 遗产级别:省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白云山道教音乐被誉为白云神韵,圣境仙乐。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北京白云观道士王真寿等,持陕 西布政使司贴来白云山总理教务,首次把北京白云观的道教音乐传到白云山,因而白云山道教音乐具有古典音乐 和宫廷音乐的双重成份,既古朴典雅,又庄重肃穆。清康熙年间,白云山道士苗太稔云游江南各地,广集名山道 乐,因而,白云山道教音乐又具有婉转优美、清新秀丽的江南风格。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道士们吸收佛教、晋 剧、唢呐、民歌中的曲调和技巧,形成了以经韵曲调、笙管音乐、打击乐为主的独具特色的白云山道教音乐,并 成为道教音乐四大流派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派。白云山道教音乐曾传播四方,誉满省城,至今这一神韵仙乐仍诵 唱古观,经久不衰。

武当道教音乐

武当道教音乐

天仙。曲调与曲词和谐统一,各种 曲式贯
通搭 配 .组成 了整 个法 事 活 动 。道 乐 中 的
乐器 几 乎 包括 了 汉 民族 乐 器的 全部 ,用 的
较 多的 是钟Biblioteka 、鼓 、磐 、钹 、铛 、木 鱼等 打 击 乐 ,笙 、管 、笛 、箫 等 吹 管 乐 ;古 琴 、 二胡 、板 胡 、阮等 弹 拨 乐 。 武 当道 乐 曲 目十 分 丰 富 .各 种 曲名 丰 富多采 。现保 存 有一 百 多 首 曲 目,收 录 于 《 中国 武 当山道 教 音 乐 》一 书 中 。
盛 时期 之 一 。 道 乐 由声 乐 和器 乐两部 分 组 成 ,表演 形 式 多 种 多 样 , 包括 独 唱 、齐 唱 、独 奏 、 合 奏 、伴 奏 等 形式 。声 乐是 道 教法 事 音 乐
的 主要 部分 .分颂 、赞 、步 虚 、偈 、吟咏
等 格 式 。颂 、 、步虚 、 是 单 独 的 曲式 , 赞 偈
武当山九宫之首



‘ ●













武 当道 教 音乐
武 当道 教 音 乐 是 中 国 道 教 音 乐文 化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简称 武 当道 乐 ,是 道教
进 行斋 醮仪 式 时 ,为 神 仙祝 诞 、祈 求 上 天 赐 福 、降妖 驱 魔 ,以及 超 度 亡灵 等 诸 法事
活动 中使 用 的 音 乐 。道 教 音 乐是 道 教仪 式
中不 可 缺少 的 内容 ,它具 有 烘托 、渲 染宗 教 气氛 ,增 强信 仰 者对 神 仙 世界 的 向往 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教音乐简史
道教音乐是道教斋醮音乐、养生雅乐等音乐的统称。

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古代祭祀音乐及各地民间音乐有密切关系,因而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斋醮是道教举行祭祷的一个宗教仪式。

何谓斋,道书《云笈七签》卷三十七《斋戒序》说:“夫斋者,齐也。

齐整三业,乃为斋也。

”即使身、口、心均清净,整洁肃穆,以表示祭神的虔诚。

这与《礼心?曲礼上》:“斋戒以告鬼神”,《说文》云:“醮,祭也,或从示”。

战国时楚人宋玉的《高唐赋》有“醮诸神,礼太一”。

《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宣帝时)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此种醮祭,为道教所继承。

道教建醮(作法事)要设坛,所谓“坛”,即在平地止,用土筑成高台,经师们在道坛上举行法事。

故建斋和坛醮,又来源於我国古代的坛祭。

道教斋醮时所使用的音乐也承袭了古代的祭祀音乐。

所以,中国早期的祭祀音乐是道教音乐的生成之源。

道教还有自己的音乐理论,见於道教的重要经书——《太平经》和《老子想尔注》等书。

大约成书于东汉顺帝(西元126至144年)的《太平经》(亦称《太平清领书》)对音乐的产生、用乐的目的以至乐律理论等方面均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自春秋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学说兴起,古代的音乐理论研究者吸取阴阳五行学说作为音乐乐律理论的哲学依据。

汉末直到北朝是道教音乐重要的创立期。

它发端于“三张”的五斗米道斋醮音乐,经过陶弘景富於创新的改革,再经过陆修静的整理规范,道教音乐便确定了自身的框架。

北魏时,道士寇谦之(365-448)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市人),早年学张鲁的五斗米道,後又从成兴入嵩山修道。

北魏明帝神瑞二年(415年)寇谦之撰《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其中即有道教乐曲《乐夏诵》和《步虚声》,并改以往的直诵为乐诵,
以锺、磬、鼓等法器伴奏,成为道教第一部经韵乐章。

至唐代,道教音乐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唐玄宗和一些音乐家参与道教乐章的创作和演奏,更使期盛况空前。

据《册府元龟》记载:“(天宝十载)四月,帝於内道场亲教诸道士步虚声韵。

《唐六典?祠部》称,唐代全国的道观共达1687处。

随着道教在全国得到的全面迅速发展,道教音乐亦十分兴盛。

敦煌壁画中有《唐人仙乐图》,为後世留下了当年道教音乐的形象资料。

唐代以前的道教所用乐器,据史料记载,仅有锺、磬及法鼓,撂拼鹪t加有琵琶、铙钹等。

融汇了一些外来乐器。

《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八引《太真科》曰:“斋台之前,经台之上,皆悬金钟玉磬,锺磬依时鸣。

行道上讲,悉先叩击。

非惟警戒人众,亦乃感动群灵。

神人相关,同时集会,弘道济物,盛德交归。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三记天宝十三年太乐署供奉曲名中,林锺宫(道调)有《步虚》。

是天宝年间的《步虚声》,亦属於燕乐系统。

《新唐书?礼乐志》云:“帝(玄宗)方寝喜神仙之事,诏道士司马承祯制《玄真道曲》。

茅山道士李会元制《大罗天曲》,工部侍郎贺知章制《紫清上圣道曲》。

太清宫成太常卿韦绦制《混元圣纪》云“(开元二十九年)二月辛卯,帝(玄宗)制《霓裳羽衣曲》、《紫微八卦舞》,以荐献于太清宫,贵异於九庙也”。

可见,玄宗时期是唐代道教音乐大发展的时期,它所开创的“青词”文体,在以後曾风行于宋明时代。

继唐以後,宋代是道教音乐大发展的又一高峰期。

宋初崇道,始于宋太宗,盛于宋真宗及宋徽宗。

由於宋真宗和宋徽宗都酷爱道教音乐,所以也曾亲自创作了一些乐章。

在《玉音法事》载有宋真宗所撰写的《散花词》:
昆丘绝顶有龟台,台上奇花四序开。

不是群仙朝玉帝,何由得到世间来。

天上天花旦夕开,不同人世待春来,
天花每有天人折,将献层城日几回。

《玉音法事》是保存至今的最早一部道教音乐的声乐谱集,後收入明代《正统道藏》。

它的问世,与宋代道教民间的活动空前活跃有关。

当时各种斋醮科仪十分盛行,宋徽宗曾令诸路监司选派各地道士,集中进京,演习道乐,并命人指导,加以规范,形成《玉音法事》这个范本。

全真道是金元时代道教改革浪潮中脱颖而出的一个最大的、最重要的新道派。

它对道教音乐亦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於全真道注重内修养神,故其音乐清雅脱俗。

明成祖时,制成《大明御制玄教乐章》共载有14首道曲。

它无论从词章的章法结构,还是音乐的旋律形态、风格乃至唱诵形式,均套用了宫廷祭祀雅乐,可说是别具道乐特色的宫廷祭祀乐章。

《大明御制玄教乐章》分为:
醮坛赞咏乐章:有《迎凤辇》、《天下同》、《圣贤记》、《青天歌》。

玄天上帝乐章:《醉仙喜》、《步步高》等。

洪恩灵济真君乐章:《迎仙客》八首。

至清初,全真道的中兴是道教发展史上的大事,这与清朝政府对全真道的提倡保护有关。

全真道延缓七代宗师王常月多次受朝廷褒封,顺治十三年(1656年),他受封为国师,奉旨在白云观开坛传戒,共传弟子千余人,形成各地的龙门支派,如陈清觉来四川青羊宫及青城山开丹台碧洞宗;黄虚堂开苏州墅关太微律院支派等等。

自王重阳、邱处机以来,全真道统一的斋醮法事,逐渐形成统一的经韵音乐。

而经过规范编定的全真道十方丛林经韵刻本,也在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成都问世。

它名为《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是贺龙骧、彭瀚然在成都二仙庵重刻《道藏辑要》时加入该书的,并注有“当请谱”及板式,这对全真道音乐的统一规范和流行,是一件大事。

当然,即使在此书刊印後,各地全真十方丛林在演唱上仍然大同小异,各具特色,形成所谓的“十方韵”与“地方韵”的差异。

《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工有曲谱56首。

曲目有:《澄清韵》、《举天尊》、《双吊挂》、《中堂赞》《小赞韵》、《大赞
韵》等等。

《全真正韵》采用的“当请记谱”,亦称“当请板”,(当,表示铛子,请表示铰子;以此确定经韵音乐的“板”)。

它标出节拍,限定了音乐结构的句幅,但曲调旋律则全凭道士口授心传的感悟。

近代,至1913年中国全国道教总会成立,在上海、北京等地为道教音乐的整理、交流和发展,作了一些工作。

1942年在上海第一座全真坤道院——紫阳宫,出现了一支由坤道组成的道教经忏班子,引人注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加籍华人曹本治博士1985年发起并组织“国际道教科仪及音乐研讨会”,该会论于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联合主办。

于当年12月11日至15日举行,有中国、法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学者30余人参加。

1989年4月《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四川卷》将四川青羊宫着名经师刘理钊传韵的青羊宫道乐复印成《全真正韵曲集》。

1991年11月,四川青城山高功江至霖大师传谱的《全真正韵曲谱》51首,由都江堰市群众艺术馆蒋纯勇录音记谱,编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都江堰市资料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