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答案(文言文点击)
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完整版)
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复习)一《为学》1、《为学》选自。
作者,代文学家。
2、本文讲述了“”的故事,形象地阐明了的辩证关系,告诉读者的道理,勉励人们。
3、第一部分(第一段),以两个句式,从“天下事”引出“人之为学”,通过两组问答,对比鲜明地阐发了的道理。
4、第二部分(第2—6段),记叙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的结局,证明了的作用,突出了的重要。
富和尚的两句“子何恃而往”,语气完全不同,前一句是。
后一句是,表现了他面对困难的态度;“吾一瓶一钵足矣”表现了穷和尚面对困难的精神。
5、第三部分(第七段)由上述故事引出结论:,。
二《天时不如地利》1、孟子是家著名代表人物,后世常以“”并称。
孟子,名,(时期)思想家。
2、本文强调了战争中“”的作用,提出了“”的观点,主张以统一天下。
3、本文在论证思路结构上,是关系。
在论证方法上,突出特点是并用。
4、大量运用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三《橘逾淮为枳》1、本文选自,晏子,名,字,时期齐国政治家。
2、本文记述了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挫败楚王的诡计,维护了的故事。
3、第二部分(第3—6段),第四句,话题一转,直接把这个比方的指向抖出,巧妙地回敬楚王,楚王的“笑”了,这是的笑,的笑。
4、晏子的、、,在文中表现得十分鲜明,楚王从至的表现更衬托出了晏子的形象。
四《伤仲永》1、本文选自,作者,字,号,朝文学家,被列为“”之一。
2、本文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事例,来说明的重要性。
第一段,写方仲永。
具体形象地表现方仲永天赋之高,同时点出其和没有再接受后天教育培养作为补充的隐患,为仲永的变化。
第二段,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
“余闻之”至“不能称前时之闻”,写仲永十二三岁时。
“又七年”至末尾,写仲永二十岁时,成为普通人,提醒人们,勤奋努力地学习。
3、文章语言而又不乏感情色彩。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的惋惜之情。
《伤仲永》的“伤”意为:。
2024年各地九年级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二)
2024年各地九年级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二)(202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虎丘以望后五日[明]王士性虎丘者,吴王阖闾葬以扁诸之剑,白虎之气腾上,而见怪于秦皇也。
墓今不知其处,或曰浮图①下,又云剑池下,剑池两崖如裂,侧立十仞,盖石溜天成,寒泉出其窦②而停滀焉。
墓不当在其下,意浮图者近之。
自阊门买舟,五里即达寺门。
初入,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再入,则清泉白石,龂腭③益奇。
钜坂④如砥,可罗胡床百座,号千人石。
石咬水处,为白莲池。
近池而灌葬塞焉者,为清远道士放鹤涧,循涧上,登大雄阁,右行过剑池石粱,望浮图而息焉。
既畅,复下可中亭,观生公点头石。
复右上而尝陆羽泉,石窦似慧山,而味劣之。
此地游踪成市,要以秋月为胜。
千人石古株轮囷,把酒问月,醉而枕之,仰视碧落⑥垂垂。
固恍如乘槎⑦泛斗牛⑧渚也。
若上浮图之巅,苍然平楚,远瞰湖天内捧一轮月色遍照苏州,又昔人所称绝景云。
(选自《王士性集》,有删减)【注释】①浮图:佛塔。
②窦:洞。
③龂腭(yínè):像露齿的样子。
④钜坂:坚硬的坡石。
⑤轮囷(q ūn):盘绕高大。
⑥碧落:天空。
⑦槎:木筏。
⑧斗牛:天上的星宿名。
虎丘寺[唐]张籍望月登楼海气昏①,剑池无底浸云根。
老僧只恐山移去,日暮先教锁寺门。
【注释】①海气昏:水汽迷蒙。
②云根:深山云起的地方。
86.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词句方法提示解释或曰浮图下[语境分析法]上一句为“墓今不知其处”(1)墓不当在其下[课内迁移法]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龂腭益奇[成语关联法]精益求精(3)要以秋月为胜[查阅词典法]①经得住;②胜利;③美好、美景;④超过。
(4)(填序号)8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B.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答案(文言文点击)
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答案第一部分中考文言诗文阅读应对方略二、诗文的默写演练一 1--8略演练二 1--8 略三、实词词义的把握演练三 1、目光短浅2、原因,缘故 3、借 4、作为,当作5、阴天6、看见,看到 7、跟从,跟随 8、使......活 9、要求 10、不同 11、毛病四、虚词作用的理解演练三 D演练四1、连词,表示顺接,可不译 2、连词,表示前后两个句子相承关系,可译为“就”、“于是” 3、连词,连接状语(修饰语)和中心词,相当于“地” 4、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词语的并列关系五、句子的翻译演练三1、所以上天如果把重任交给这个人,就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经受饥饿,体肤消瘦,受到贫穷之苦,所以不顺,做事错乱。
2、人常有错,然后才能改正演练四 1、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清水的洗涤却不妖艳2、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人3、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六、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演练二1、随园清 2、刘开桐城 3、聊斋志异蒲松龄清柳泉居士 4、诗仙诗圣现实主义七、课内古诗词理解演练二 C演练三1、C 2、可以参考本书“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中《天净沙秋思》的“阅读指南”八、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演练二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演练三(1)具有爱国主义思想(2)对肉食者了解,目光远大,有见识演练四乐亦无穷九、课外文言文阅读演练二1、(1)推荐(2)懂得,了解 2、D 3、太宗认为每个时代都有人才,关键是在位者要自己能够发现,而封伦却说“于今未有奇才” 4、对人才的发现(或使用)不能求全责备(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长处)演练三 1、D2、A 3、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4、1 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2两强相斗,只能让别人坐收渔翁之利;3要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哪怕是来自于底层;4行为处事方法得当,就能事半功倍(任写两点)演练四 1、(1)因此(所以)(2)认为(凭借)2、我们都丧失心中的宝,不如各自都拥有自己心中的宝3、1子罕是宋国的国相,宋人想要讨好他;2因为宋人已经请匠人鉴定过了,这是真的宝玉 4、廉洁自律,不贪图财物演练五1、(1)让(令)(2)服(穿) 2、C 3、上行下效(或以身作则悬牛首卖马肉挂羊头卖狗肉等)演练六1、(1)先前,原先(刚才)(2)交换2、(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意对即可)3、事例一:赞同,他们二人为人宽厚,善待下人,这是一种美德事例二: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下属的纵容,容易导致下属再次犯错演练七1、(1)才(2)因为 2、他立即把所有的沉香木烧成了炭,再运到集市上卖,结果还不能卖到半车炭的价钱 3、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见异思迁,要有恒心和耐心第二部分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一、陋室铭一、1、说 2、此指学问渊博的读书人3、此指没有学问的人 4、什么 5、著名名字名声 6、身体形状表现形迹 7、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他代词,这些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二、略(参考“今语对释”,下同)三、1、山不在高四句惟吾德馨2、(1)苔痕上阶绿两句(2)谈笑有鸿儒两句 3、C 4、B 5、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2019年最新上海初中古文点击1-30篇
中考文言文点击(答案)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复习)一《为学》一、积累整合1、填空《为学》作者______,______朝四川人,“为学”即_______的意思。
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蜀这鄙有二僧(鄙:)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恃:)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犹:)西蜀之去南海(去:)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二、思考与探究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鄙二僧的故事,告诉我什么道理?(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练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时而往?”曰:“吾一瓶一体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东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4、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比是本文一大特点,请你从蜀鄙之僧去南海部分内容为例,说说本文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有两个“子何恃而往”在语气上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15篇中考文言文古诗词阅读题含答案解析及评分标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萧纲碣石临东海,峨嵋距西候。
两杜①昔夹河,二龙今出守。
方无夜犬惊,向息神牛斗。
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
念此一衔觞,怀离在惟旧。
【注】①两杜:西汉杜延寿、杜延考两兄弟,仕途顺利,分别出任河南、河内太守。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碣石临东海”与曹操《观沧海》中的“碣石”均为实指,是诗人到达并赋诗之地。
B.“两杜”运用典故,“二龙”运用比喻,言简意丰,表达了对二刘的赞美、期许之情。
C.“夜犬”不惊,“神牛”息斗,一切喧嚣嘈杂都已消失,表现出饯别之夜的平和静谧。
D.本诗记事,写景,抒怀,层层推进,脉络清晰,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友人的惜别之情。
15.本诗“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两句为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6分)答案:(二)(9分)14.(3分)A15.(6分)①用白描手法写景。
麦子将熟之季,夜晚凉风习习,拂动帘幕,雨水交汇成道道细流,文字朴素简练,画面清新明净。
②精于炼字。
“绕”字赋凉风以情态,写出风的轻柔以及带给人的舒爽之感。
(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①》(宋)苏轼蚕欲老,麦半黄。
山前山后水浪浪②!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③在高堂!【注】①灵感观音院:在杭州上天竺,五代钱俶所建,宋仁宗时,因祷雨有应,赐名“灵感观音院”,祀观音菩萨。
②浪浪:形容雨声之响。
③白衣仙人:指观音菩萨。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本诗开篇从蚕和麦这两种农村典型的意象入手,简单的六个字勾勒出蚕快要吐丝了,需要勤饲桑叶;麦子也快要成熟了,需要及时地锄土的景象。
B. 第二句却笔锋一转写到了山前山后都被雨水笼盖着,也巧妙地扣住了题目。
C. 第三句紧承上句,因为雨水所以农夫和妇女都“辍耒”“废筐”,同时分别照应了“蚕欲老,麦欲黄”。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黄州寒食诗(二首)(北宋)苏轼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定风波①(北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本词作于1082年,即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
从以上两首诗和一首词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我读出了一个内心痛苦却乐观豁达的苏轼。
面对贬谪黄州“苦雨”“萧瑟”“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悲苦生活,苏轼的内心是充满悲愤的,既有生活艰辛的苦闷,又有“病起须已白”、心念朝堂“拟哭途穷”的悲凉;但他却能面向苦痛转换自己的心态,在风雨中“竹杖芒鞋”“何妨吟啸且徐行”,用积极的心态豁然相迎。
【解析】【分析】此诗是苏轼由寒食节降雨伤情吟出的,南国晴日本寡鲜,又逢寒食雨绵绵,使失意人更添几分凄清之感。
“破灶”中的“湿苇”难以煮“寒菜”,哪里有寒食节日的气氛,只有旷野上的乌鸦衔着片片纸钱低飞孤鸣……苏轼此时归心似剑,可那“深九重”的“君门”又可望不可及。
他想归隐田园,了此一生,可落叶归根的故乡遥遥万里,自己身难由生。
进退不能,苏轼感到穷途末路,悲痛不已,他的心已如寒食节的死灰不能复燃了。
《定风波》该词作于黄州谪所。
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了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达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描绘了一幅极传神的"东坡雨中行吟图",表现了他处变不惊、笑对苍茫、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潇洒气度,流露出悠游自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之思,揭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妙境,也是苏轼人生的真实写照。
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宣州谢朓楼①饯别校书②叔云③(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①谢朓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
②校书:官名,即校书郎。
③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判断正误。
①这首诗的一,二两句直接抒写了诗人郁积的烦忧和苦闷,表现了诗人长期以来政治上遭受挫折,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长期纠缠在诗人心头,使他难以解脱。
②第三、四句是个转折,从极度苦闷突然进入辽阔开朗的境界,点出在楼上饯别的主题,展示出诗人豪迈宽广的襟怀。
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句,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是诗中最精彩的一句,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心情,也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言。
④“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进一步渲染了长空万里的秋雁激发起来的壮思逸兴,用现实主义手法,把诗人的性格和昂扬豪迈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⑤最后四句诗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回到现实,豁达乐观,意境高远。
(2)简要赏析“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答案】(1)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⑤错误。
(2)人生在世是如此的不如意,倒不如明天就散披着头发,驾着扁舟到海上遨游去吧!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不能伸,宦途不得意,心情抑郁,思欲远离这愁人的环境,摆脱烦忧,到一个逍遥的新世界去。
【解析】【分析】(1)④句,“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运用的是浪漫主义手法,不是现实主义手法。
理解错误。
⑤句,从诗歌最后的四句诗来看,“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写出了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余拏.一小舟拏:(2)雾凇沆砀..沆砀: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梁衡评价此二文为“秋月冬雪两轴画”。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苏轼、张岱是如何描绘秋之月景与冬之雪景的。
4.这两篇短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各写一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弛.担持刀弛:(2)意暇.甚暇:(3)屠暴.起暴:(4)乃悟前狼假寐.寐: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少时.学而时.习之B.一狼径去.相委而去.C.缀行.甚远夫君子之行.D.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中考文言文点击》150个实词电子版上海地区适用
例词
词义
例句
岀处
①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七上)
1
比
②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九下)
③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王顾左右而言他(七下)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陈涉世家(九下)
①
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六上)
2
鄙
②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七下)
先帝不以臣卑鄙
岀师表(九下)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黄生借书说(八上)
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记(九上)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捕蛇者说(九下)
21
观
( )
传一乡秀才观之
伤仲永(七上)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七下)
反覆诵观,可欣可泣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八
上)
是日观道中石刻
登泰山记(九下)
②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九下)
③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小石潭记(七上)
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七下)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八下)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醉翁亭记(九上)
8
从
②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七下)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孟论学(八上)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陈涉世家(九下)
从小丘向西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七上)
③
乃大惊,问所从来
桃花源记(九下)
23
好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孟论学(八上)
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答案
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答案一、天时不如地利【巩固检测】一、略二、1、得到 2、(取得)胜利 3、兵器 4、离开 5、依靠用 6、代词,代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到助词“的”代词,代指“他” 7、所以因此三、略(参考“今语对释”,下同) 4、排比地利 5、对比论证 6、C五、孟子(孟子·公孙丑下)战国儒家【实战演练】1、王顾左右而言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D 3、C(施行仁政、得到民心者可以战胜不施仁政、失去民心者) 4、仁政二、橘逾淮为枳【巩固检测】一、1、将要 2、拜访、谒见 3、招致 4、出使让 5、用把凭借 6、请求请让我(做某事) 7、犯......罪坐着 8、做作为是成为,变成 9、擅长,善于好 10、果实诚实 11、不同奇特的,与众不同的奇怪,惊奇 12、进入收入深入 13、辱生病困苦不堪 14、什么(办法)什么为什么二、略三、1、故意捆绑一人在晏子面前走过,并称其为齐国人,犯了偷盗罪 2、以此为比喻,表明齐人在楚国的行为是由其所在的环境决定的,将问题的重点由楚王所说的“齐人固善盗”转至齐人为什么“入楚则盗”,引出之后对楚国的讽刺 3、齐国:民风淳朴,百姓遵纪守法楚国:社会风气歪邪,百姓偷盗成性 4、维护个人和祖国的尊严四、婴春秋辞令【实战演练】1、晏子春秋晏子 2、略 3、D(无可奈何) 4、要点:从容镇定机智善辩心胸宽广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三、伤仲永【巩固检测】一、1、我 2、返回 3、出生生长生存生命 4、器具,文具详细具有 5、要求谋求探求 6、奇怪,惊奇不同其他的,别的 7、写做做,这里指雕刻担任变成,成为 8、写作振作 9、看,观赏观察,考察景象 10、让派遣出使 11、一般的,普通的众多众人 12、他的它的(指所写的诗歌)他的(指仲永的)这样 13、A、书具 B、仲永 C、仲永写诗这件事 D、仲永所写的诗作二、略三、1、方仲永幼时天赋极高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逐渐衰退不使学四、古文唐宋八大家【实战演练】1、宋王安石 2、略 3、D 4、惋惜必须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学习四、周处【巩固检测】一、1、年轻强悍 2、侵害 3、实际剩下 4、在一起 5、进入找寻 6、轮换 7、其中 8、怎么 9、说句末语气词云彩 10、劝说陈述古代的一种文体 11、被是成为 12、表示顺接关系,可不译表示递进关系二、略三、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暴犯百姓 2、首先,周处原“有自改意”,再听了名人“朝闻道,夕死可矣”教导,周处明白了改过自新为时未晚,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并将改过的决心化为实际的行动 3、杀龙斩蛟寻访二陆凶强侠气勇于改过四、1、陆机曾任平原内史陆云曾任清河内史 2、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实战演练】1、刘义庆世说新语 2-略 3、C(陆机不在) 4、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五、小石潭记【巩固检测】一、略二、1、暗,看不见 2、开辟 3、停留 4、完整,整个 5、A 6、C 三、略四、1、(1)隔篁竹(2)四面竹树环合 2、水尤清冽(1)潭中鱼可百许头两句(2)日光下彻两句 3、全石以为底俶尔远逝鱼水五、1、柳河东集唐 2、永州八记【实战演练】1、柳宗元黔之驴 2、略 3、A(未写气氛) 4、幽静孤凄悲凉(或:难以排遣的忧伤凄苦)六、卖油翁【巩固检测】一、1、擅长善于 2、在 3、放(下) 4、离开 5、缓慢缓慢 6、把凭借用以为 7、懂得明白 8、拿索取开辟二、略三、1、自高自大(骄傲,自以为是)善射当世无双 2、(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2)康肃笑而遣之 3、动作酌油的娴熟技能熟能生巧 4、文章是讲“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对能表现这一道理的酌油一事详写,射箭则略写 5、(1)自夸。
2018年最新上海初中古文点击1-30篇
中考文言文点击(答案)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复习)一《为学》一、积累整合1、填空《为学》作者______,______朝四川人,“为学”即_______的意思。
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蜀这鄙有二僧(鄙:)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恃:)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犹:)西蜀之去南海(去:)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二、思考与探究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鄙二僧的故事,告诉我什么道理?(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练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时而往?”曰:“吾一瓶一体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东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4、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比是本文一大特点,请你从蜀鄙之僧去南海部分内容为例,说说本文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有两个“子何恃而往”在语气上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完整版)中考5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翻译)
1、蒲留仙是谁?请写出我们学过他写的文章。
2、用四到六字为每个段落拟个小标题。
3、用原文的话概述《聊斋志异》的特点
4、蒲松龄“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
1、译 文
皇帝亲自慰问军队。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皇帝车马径直驰进军营,将领们都下马迎接和送别。接着往细柳军营,细柳军营的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开弓弩,拉得满满的。天子先行的卫队到了,不能进入军营。先行的卫队说:“天子将要到了。”军营门的军官说:“将军命令说:‘军队中听从将军命令,不听皇帝发布的命令。’”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才传话打开营垒门。营门的军官对跟随的车马上的人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于是天子就控制马缰绳慢行。到了营中,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作揖说:“穿戴着盔甲的将士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见。”天子被感动了,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皇帝派人告知说:“皇帝尊敬地慰劳将军。”完成礼仪就离开了。
A、呼而问之B、以此戒之C、多作自能见之D、自是之后
(三)欧阳修论作文
(苏轼《东坡志林》)
顷岁(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2)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3);世人患(4)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5),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
出了军营门以后,大臣们都很惊讶。汉文帝说:“哎呀,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霸上、棘门军营,像儿戏罢了,那些将军一定会被袭击而俘获。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他吗?”
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汇集(一)附答案解析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汇集(一)一、(2024·山东·中考真题)王公政教[明]沈德符王锐,永平府迁安县人,进士。
景泰间,为彰德知府,锐长身修髯顾眄生威有权术尚严政。
治察郡中吏民,自听其政,吏亡得为奸。
深究事情,吏民畏之如神。
令民临道屋俱作修廊,檐外浚深沟,雨潦得泄,中道隆,立令水赴沟中。
巷口树栅门,有钥,甲夜即阖门钉板,柝竟夜鸣,奸人莫敢入郡地也。
尤留心学校,凡朔望①谒先师庙已,坐明伦堂②,听诸生说经。
诸生皆居学宫,筹识姓名。
政少暇,令隶持数筹,造明伦堂。
诸生持筹来,自临试,或背诵书,或作义。
其他出及不衣冠居者,受笞。
当是时,黉序③间读书声洋洋盈耳。
丁祭④,陈钟鼓,鸣弦管,升降揖逊甚都。
参政姚龙行部至府,往见之,出而叹曰:“此虽国学⑤,亦无以加也。
”(选自《万历野获编》,有删节)[注]①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日和十五日。
②明伦堂:古代讲学、弘道、研究之所。
③黉(hóng)序:古代学校。
④丁祭:旧时每年于仲春及仲秋上旬丁日祭祀先师孔子。
⑤国学:国子监。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景泰”与“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的“康乐”都是皇帝年号。
B.“吏民畏之如神”与“无丝竹之乱耳”两个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C.“令民临道屋俱作修廊”与“乃重修岳阳楼”的“修”,都是“修建”的意思。
D.“筹”的本义指小竹片,“筹识姓名”这句话意思是用小竹片标识学生的姓名。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锐防涝有法,要求百姓深挖排水沟渠,这样下大雨时可以及时泄洪。
B.王锐重视安全,在巷口处设置栅门,入夜便关门上锁,彻夜有人打更。
C.结尾使用对比,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借参政姚龙的话肯定王锐的政绩。
D.文章以叙为主,从防涝、治安、教育等方面记录王锐施政有为的事迹。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相应的字母依次填写到答题卡上。
中考文言文真题(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真题(含答案)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7~10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 (2)执策而临之。
临:_________(3)愿子还而视之。
子:_______ (4)去而顾之。
顾:__________8.翻译句子。
(3分)(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当今,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
结合甲、乙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2022答案
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2022答案
2022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答案
一、阅读理解:
1. 古诗文中经常出现的元素有哪些?
A. 比喻、隐喻、修辞手法;
B.情节叙述、抒情表达、借景抒怀等;
C.婉转比喻、高雅思考、豪放风格等。
2. 关于诗词格律的概念,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
A. 诗句的结构;
B. 语言的特殊符号;
C.工整的押韵;
D.不同的字数结构;
E. 音节的重音。
二、文章名言:
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一句,该句所体现的哲理是什么?
A. 唯有追求才能获得真知;
B.捕捉了瞬息万变的生命精干;
C. 让人们在畅怀的时候珍惜生活;
D. 语言的魅力可以永恒流传。
三、文言诗词押韵解析:
1.“莫怨激昂红尘灰,心坚休千载难凉”的押韵形式属于什么样的格律?
A. 对仗;
B. 相宜;
C. 七言律诗;
D. 五言律诗。
四、文化细节:
1.《长恨歌》是哪个朝代的经典诗词?
A. 唐朝;
B. 明朝;
C. 宋朝;
D. 春秋朝。
五、作文练习:
1. 诗歌《咏柳》中写到“深藏身与名,浊流留不住”,请你以此为题写一首相关诗歌,说明“潮起归去波不回”的含义。
《思潮》
潮起归去波不回,心有因果绝不违,
多少思绪繁花开,一抹红尘空流归;
岁月的面容难留住,时光的到来怎能停,
生命的痕迹就在消失,春花秋雨无悔思。
深藏身与名,浊流留不住,
荣辱的路上还在走,万般芬芳任梦飞,心有所愿定会追。
(完整)中考文言文真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文言阅读小试牛刀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7~10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 (2)执策而临之。
临:_________(3)愿子还而视之。
子:_______ (4)去而顾之。
顾:__________8.翻译句子。
(3分)(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当今,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
结合甲、乙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乙】乍入谷,未有奇。
沿溪曲折行数里,草木渐秀润,山竦出,崭然露芒角。
水声锵然鸣两峰间,心始异之,又盘山行十许里,四山忽合,若拱而提①、环而卫者。
嘉木奇卉被之,葱茜浓郁。
又行数里,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②。
洑③出石罅④,激而为迅流者焉。
阴木荫其颠⑤,幽草缭其趾⑥。
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
”(节选自麻革《游龙山记》)【注释】①提:同“揖”,拱手行礼。
②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发现一股泉水,水深而清澈,聚为池塘,缓缓流动。
③洑(fú):同“伏”,水伏流地下。
④罅(xià):缝隙。
⑤颠:上方。
⑥趾:岸边。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的意思。
(2分)(1)略无阙处(2)至于夏水襄陵(3)心始异之(4)环而卫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
”3.甲文描写三峡秋季景色却不见“秋”字,作者是如何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2分)4.甲乙两文所描绘的山的形态有哪些共同特征?请简要分析。
(2分)参考答案及解析1.①阙:通“缺”,缺口,空隙②襄:漫上③异:意动用法,感到惊异④环:环绕2.(1)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宾客们想休息一下,大家都说:“没有比这里更适宜的地方了。
”3.写秋天,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中考语文古文试卷题及答案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炊(chuī)事B. 酝(yùn)酿C. 拘(jū)束D. 谛(dì)听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渺:小)B.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谨:谨慎)C.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高兴)D.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戚:忧愁)3.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谨食之,时而献焉。
B. 惜其少也,爱而不见。
C. 毕之,而后埋之。
D.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狙公之发也,伏者荫处,射者中,狗以百数。
B.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C. 虽欲往,山川阻绝。
D.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B.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C.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 其余则熙熙而乐。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B.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C.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D.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彼竭我盈,故克之。
B.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C. 鸡鸣狗吠,人起戴孝。
D. 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鸿鹄将至,景已北矣。
B.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C. 负荆请罪,天下莫不称贤。
D. 既竭吾力,又继之以死者矣。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 谨食之,时而献焉。
C. 狙公之发也,伏者荫处,射者中,狗以百数。
D.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虚词作用的理解 演练三 D 演练四 1、连词,表示顺接,可不译 2、连词,表示前后两个句子相承关系,可译为“就”、“于是” 3、连词,连接状语(修饰语)和中心词,相当于“地” 4、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词语的并列关系
九、课外文言文阅读 演练二 1、(1)推荐 (2)懂得,了解 2、D 3、太宗认为每个时代都有人才,关键是在位者要自己能够发现,而封伦却说“于今未有奇才” 4、对人才的发现(或使用)不能求全责备(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长处) 演练三 1、D 2、A 3、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 4、1 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2两强相斗,只能让别人坐收渔翁之利;3要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哪怕是来自于底层;4行为处事方法得当,就能事半功倍(任写两点) 演练四 1、(1)因此(所以) (2)认为(凭借) 2、我们都丧失心中的宝,不如各自都拥有自己心中的宝 3、1子罕是宋国的国相,宋人想要讨好他;2因为宋人已经请匠人鉴定过了,这是真的宝玉 4、廉洁自律,不贪图财物 演练五 1、(1)让(令) (2)服(穿) 2、C 3、上行下效(或以身作则 悬牛首卖马肉 挂羊头卖狗肉等) 演练六 1、(1)先前,原先(刚才) (2)交换 2、(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意对即可) 3、事例一:赞同,他们二人为人宽厚,善待下人,这是一种美德 事例二: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下属的
五、周处
一、1、年轻 强悍 2、侵害 3、实际 剩下 4、在一起 5、进入 找寻 6、轮换 7、其中 8、怎么 9、说 句末语气词 10、劝说 陈述 古代的一种文体 11、被 是 成为 12、表示顺接关系,可不译 表示递进关系 二、略 三、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暴犯百姓 2、首先,周处原“有自改意”,再听了名人“朝闻道,夕死可矣”教导,周处明白了改过自新为时未晚,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并将改过的决心化为实际的行动 3、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四、1、世说新语 南北 刘义庆 2、陆机 曾任平原内史 陆云 曾任清河内史 3、论语 朝闻道,夕死可矣
一、陋室铭
一、1、说 2、此指学问渊博的读书人 3、此指没有学问的人 4、什么 5、著名 名字 名声 6、身体 形状 表现 形迹 7、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代词,他 代词,这些 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二、略(参考“今语对释”,下同) 三、1、山不在高四句 惟吾德馨 2、(1)苔痕上阶绿两句 (2)谈笑有鸿儒两句 3、C 4、B 5、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突出了陋室“雅”的特征 6、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四、1、唐 刘禹锡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 名 灵 青 2、百姓 司马迁 百姓
它的(指所写的诗歌) 他的(指仲永的) 这样 13、A、书具 B、仲永 C、仲永写诗这件事 D、仲永所写的诗作 二、略 三、1、方仲永幼时天赋极高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逐渐衰退 不使学 3、惋惜 必须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学习 四、宋 王安石 古文 唐宋八大家
十四、庄子钓于濮水
一、1、派遣,让 2、回头看 3、在 4、却 二、略 三、1、聘请他到楚国做官 2、濮水边 钓鱼 视名位如粪土,悠然自得 3、类比 四、战国 宋国 文学 汪洋恣肆、仪态万千、幽默风趣
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答案
第一部分 中考文言诗文阅读应对方略
二、诗文的默写 演练一 1--8 略 演练二 1--8 略
三、实词词义的把握 演练三 1、目光短浅 2、原因,缘故 3、借 4、作为,当作
五、句子的翻译 演练三 1、所以上天如果把重任交给这个人,就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经受饥饿,体肤消瘦,受到贫穷之苦,所以不顺,做事错乱。 2、人常有错,然后才能改正 演练四 1、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清水的洗涤却不妖艳 2、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人 3、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技亦灵怪矣哉 (咦,)(这)技艺也真奇妙啊 4、(1)文中有“船尾横卧一楫”句 (2)两个舟子的四只手都无空划船 5、为了配合核舟雕刻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6、列数字 作比较 精巧(精致) 高超(精湛)的技艺 四、1、虞初新志 2、宋 苏轼 黄庭坚
四、伤仲永
一、1、我 2、返回 3、出生 生长 生存 生命 4、器具,文具 详细 具有 5、要求 谋求 探求 6、奇怪,惊奇 不同 其他的,别的 7、写 做 做,这里指雕刻 担任 变成,成为 8、写作 振作 9、看,观赏 观察,考察 景象 10、让 派遣 出使 11、一般的,普通的 众多 众人 12、他的
纵容,容易导致下属再次犯错 演练七 1、(1)才 (2)因为 2、他立即把所有的沉香木烧成了炭,再运到集市上卖,结果还不能卖到半车炭的价钱 3、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见异思迁,要有恒心和耐心
第二部分 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
七、卖油翁
一、1、擅长 善于 2、在 3、放(下) 4、离开 5、缓慢 缓慢 6、把 凭借 用 以为 7、懂得 明白 8、拿 索取 开出 二、略 三、1、自高自大(骄傲,自以为是) 善射 当世无双 2、(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2)康肃笑而遣之 3、动作 酌油的娴熟技能 熟能生巧 4、文章是讲“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对能表现这一道理的酌油一事详写,射箭则略写 5、(1)自夸。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大,不可一世 (2)斜视。表现了卖油翁的不在意和自信 (3)微微点头。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些许称赞 (4)表现了陈尧咨对卖油翁高超技艺的赞许,也是一种尴尬的笑 四、欧阳文忠公文集 欧阳修 柳宗元 苏轼(王安石 曾巩等)
一〇、黠鼠赋
一、1、正 2、命令 3、逃跑 4、用 招引 5、形状,样子 谋求 6、在 在 在 被 从 7、制止 停止 8、一种文体 征收,敛取 赋税 9、它(老鼠) 的 万物 结构助词,可不译 10、D 11、能够 如:黄生借书说 吾不得而见之矣 二、略 三、1、刚才还听到老鼠咬袋子声,打开却是只死老鼠,因不明声音来源而惊 感慨于老鼠的狡猾 2、用自己的话表述“闭于橐中......以形求脱也”即可 四、略
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1、中间 2、所以 责任 3、思想 4、灭亡 5、推举 举起 6、进入朝廷,指在国内 映入 进入 注入 缴纳 收入 7、做 品行 划行 漂行 军队 8、增加 好处 9、在 给予 被 比 10、D 二、略 三、1、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2、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 4、排比 事实 精神 肉体 行动 5、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孟子 孟子(孟轲) 儒家 亚圣 孔孟
十二、王顾左右而言他
一、1、等到 他 2、四顾,环顾 就 3、妻子儿女 到......去 4、罢免 5、D 二、略 三、1、对待朋友的委托 士师管理下属 国君治理国家 善于设问,敢于批评时政 2、在回答孟子的前两个问题时非常干脆,不假思索,而在回答第三个问题时则避而不答,转移话题 齐宣王明白了孟子的第三个问题是针对自己的 3、从小到大,从远到近,层层推进,直指主题,终于将齐宣王逼到别无退路的境地,从而达到了劝说目的 四、孟子 战国 孟子(孟轲)
三、橘逾淮为枳
一、1、将要 2、到......去(见) 3、招致 4、出使 让 5、用 原因 把 凭借 6、请求 请让我(做某事) 7、犯......罪 坐着 8、做 作为 是 成为,变成 9、擅长,善于 好 10、果实 诚实 11、不同 奇特的,与众不同的 奇怪,惊奇 12、进入 收入 深入 13、辱 生病 毛病(缺点) 14、什么(办法) 什么 什么 什么 二、略 三、1、故意捆绑一人在晏子面前走过,并称其为齐国人,犯了偷盗罪 2、以此为比喻,表明齐人在楚国的行为是由其所在的环境决定的,将问题的重点由楚王所说的“齐人固善盗”转至齐人为什么“入楚则盗”,引出之后对楚国的讽刺 3、齐国:民风淳朴,百姓遵纪守法 楚国:社会风气歪邪,百姓偷盗成性 4、要点:热爱祖国,努力维护祖国尊严;从容镇定,机智善变 四、婴 春秋 辞令
十三、公输
பைடு நூலகம்
一、1、制造 2、明确,懂得 3、得到 刚强,坚强 4、讲 同“悦”,高兴 5、这件事 他(指北方侮臣者) 指下面所说的话 6、多余 我 其他 7、C 二、1--2、略 3、D 三、1、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非攻(反对侵
略战争或反对不义战争) 2、(1)班门弄斧 (2)墨守成规 3、采取迂回战术。先不直接说事由,而是用类比手法,诱发对方亮明观点,然后反驳 四、1、墨子 墨(家) 2、翟 春秋战国
九、黔之驴
一、1、喜欢 进入 2、是 3、距离远 4、(吃)完 离开 5、知道 6、只 7、逐渐 更加 8、经得住,能承担 优美的 胜利 9、D 10、D 二、略 三、1、庞然大物 叫声可怕 大骇 远遁 甚恐 无异能 觉 习 蹄 技止此耳 2、讽刺那些貌似强大而实际无能的人 3、概述“一鸣”、“蹄之”即可 4、如: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写老虎先“蔽”后“窥”,把它既惊怕又欲摸清底细的思想活动写得活灵活现 四、唐 柳宗元 柳河东集
一一、狼
一、1、助词,调节音节,无实义 狼 助词,取消主谓词组独立性,无实义 的 2、看见 拜访 3、进入 缴纳 收入 映入 4、停止 制止 5、(1)麦场 (2)柴堆 (3)屠夫 (4)狼 二、略 三、1、如:遇 惧 御 2、C D 3、(1)一狼仍从 (2)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3)两狼之并驱如故 4、如:贪得无厌(得寸进尺) 5、这句话直接写狼,间接写人,充满对狼的蔑视和讽刺,对人的热情赞颂。它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要敢于并善于作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四、蒲松龄 清 短片文言小说
二、爱莲说
一、1、更加 2、什么 3、多 4、少 鲜艳 5、距离远 深远 疏远 久远 6、A 7、观赏 启窗而观 二、略 三、1、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莲,花之君子者也 3、D 4、见“阅读指南”第1点 5、(1)使开头“可爱者甚蕃”有了着落,照应“予独爱莲” (2)透露出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感叹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太少,能做到品行高尚的人更少 四、1、宋 周敦颐 说明事物 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捕蛇者说(少年中国说) 2、晋 陶渊明 桃花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