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泉实验试题集锦
高三化学喷泉实验
水
四、根据实验中的生成物拓展:
?喷泉实验是不是只能喷液体,能不能喷出
别的什么呢? 如图装置,实验前a、b、 c活塞均关闭。若要在该装置 中产生喷烟现象,该怎样操作? 若想在该装置中产生双喷泉现 象,该怎样操作?
(加几滴紫色 石蕊试液)
分析:挤压胶头滴管,滴管中的水溶解右瓶中
的部分NH3使瓶内压强减小。打开活塞a、b, 左瓶中的HCl进入右瓶生成NH4Cl固体而产 生喷烟现象。若此时打开活塞c,则烧杯内 的水会压向左右两个烧瓶,在左瓶中产生 红色喷泉,在右瓶中产生蓝色喷泉。
止水夹
水
水
一、根据实验装置和条件拓展:
说明如图所示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
( 02年全国理综试题)
解析:通过分析产生喷泉现象的原
理,不难发现。只要打开止水夹, 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 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管内的空 气,氨气与水接触后迅速溶解,使 烧瓶内压强减小。就能发生喷泉。
二、根据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拓展:
能进行喷泉实验的 物质通常有以下几组:
气体(a) 液体(b) 液体(c) 实验原理
NH3
HCl CO2 SO2 Cl2 NO2
水
水 NaOH溶液 NaOH溶液 NaOH溶液
水
水 NaOH溶液 NaOH溶液 NaOH溶液
NH3溶解度为1:700
HCl溶解度为1:500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2NaOH+Cl2=NaClO+NaCl+H2O 3NO2+H2O=2HNO3+NO(不能充 满)
六、喷泉原理的迁移拓展:
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 若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Y滴入锥形瓶中,振荡,过 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胀起来。气体X和液体Y不可 C 能是( )
2020届高考化学高分突破选择题专练(偏难)-喷泉、蓝瓶子实验
2020届高考化学高分突破选择题专练(偏难)-喷泉、蓝瓶子实验1.下列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B. 用图2装置可演示NO的喷泉实验C. 用图3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D. 用图4装置验证苯中是否有独立的碳碳双键2.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图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NH3B. 用图装置实验室制备Fe(OH)2C. 用图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D. 用图装置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图实验可观察到红色喷泉B. 如图实验可制取少量氨气C. 如图实验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D. 如图实验中酸性KMnO4溶液中有大量气泡出现,但溶液颜色不变4.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如图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NH3B. 用如图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C. 用如图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D. 用如图装置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5.依据氨气在如图所示装置能形成喷泉的原理,在该装置的烧瓶中充满指定气体,胶头滴管中吸入指定液体,以下各组物质不能形成喷泉现象的是()A.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B. 一氧化氮和水C. 二氧化硫和水D. 氯化氢和水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I装置中通入N2和O2的作用是相同的B. 图Ⅱ中甲、乙两装置产生喷泉的原理一样C. 图Ⅲ①装置中镁片是原电池的负极;②装置中镁片是原电池的正极D. 图Ⅳ分液漏斗盛硝酸能证明非金属性N>C>Si,盛硫酸能证明非金属性S>C>Si7.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A B C D操作或装置目的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分离Na2CO2溶液和CH3COOC2H5的混合物做“白色”喷泉实验用NaOH溶液滴定稀盐酸A. AB. BC. CD. D8.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实验室用装置①探究NH4Cl的热稳定性B. 装置②用于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C. 装置③用于石油的分馏D. 装置④用于乙酸乙酯的制备9.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Ⅰ叙述ⅡA Na2CO3溶液可与油污反应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B BaSO4难溶于酸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42−C 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D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晶体硅可用于制作半导体A. A B. B C. C D. D10.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用图甲装置收集并测量NO2的体积B. 用图乙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C. 用图丙装置可以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用图丁装置制取并收集SO21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 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B. 用氢氟酸雕刻玻璃,是由于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C.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H2SO4具有吸水性D. 氯气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而不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1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A. 喷泉实验B. 实验室制乙烯C. 酯化反应D. 铜锌原电池13.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利用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B. 利用图装置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C. 利用图装置制备NH3D. 利用图装置收集SO2气体14.下列实验现象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现象结论A①中导管口冒气泡,手松开无现象气密性良好B②中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C ③中关闭K,气体颜色在热水中比冷水深NO2生成N2O4为吸热反应D④中烧瓶中形成喷泉Cl2易溶于CCl4A. AB. BC. CD. D15.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如右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①>②B. ①<②C. ①=②D. 不能16.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括号内为体积比),若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则集气瓶中的混合气体可能是()①CO、O2(2:1)②NH3、O2(8:1)③NO2、O2(4:1)④N2、H2(1:3)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17.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制取干燥纯净的NH3B. 实验室制取大量CO2气体C. 可以完成“喷泉”实验D. 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18.用下列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少量 HCl 的尾气吸收装置B. 二氧化碳的喷泉实验C. 制备和收集氨气D. 收集 NO 气体19.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用SO2做喷泉实验B. 验证Cu与浓HNO3反应的热量变化C. 验证氨气易溶于水D. 比较Na2CO3与NaHCO3的稳定性20.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A. AB. BC. CD. D21.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A. HCl和H2OB. O2和H2OC. NH3和H2OD. CO2和NaOH溶液22.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①>②B. ①<②C. ①=②D. 不能确定23.某学生设计了如图的喷泉实验:在图中的锥形瓶里,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能产生喷泉的是()A. Cu和稀盐酸B. HCl溶液和NaOH溶液C. Fe2O3和稀硫酸D. Zn和稀硫酸24.如图装置中,干燥的圆底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胶头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高一物理喷泉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喷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喷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水的什么性质?A. 表面张力B. 浮力C. 惯性D. 压力差答案:D2. 当喷泉的喷水口被堵塞时,喷泉将如何表现?A. 停止喷水B. 喷水力度减弱C. 喷水高度增加D. 喷水高度不变答案:A3. 喷泉喷出的水柱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A. 水压B. 空气阻力C. 喷水口大小D. 所有选项答案:D4. 在没有风的情况下,喷泉喷出的水柱形状是?A. 圆锥形B. 圆柱形C. 扇形D. 不规则形答案:B5. 喷泉的喷水口设计通常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喷水口的形状B. 喷水口的材料C. 喷水口的尺寸D. 所有选项答案:D6. 喷泉的喷水效果受哪些外部条件的影响?A. 风速B. 温度C. 湿度D. 所有选项答案:D7. 喷泉的喷水系统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A. 水泵B. 喷水口C. 管道D. 所有选项答案:D8. 喷泉的水循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节约水资源B. 提高观赏性C. 增加水压D. 所有选项答案:A9. 喷泉的喷水高度与水压的关系是?A. 无关B. 成正比C. 成反比D. 先成正比后趋于稳定答案:D10. 喷泉的喷水效果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调整?A. 改变水压B. 改变喷水口的形状C. 改变喷水口的大小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喷泉的原理是通过_________来实现水的喷射。
答案:压力差2. 喷泉的喷水口通常设计成_________形状,以增加水的喷射力度。
答案:锥形3. 喷泉的水循环系统可以有效地_________水资源。
答案:节约4. 喷泉的喷水高度受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共同影响。
答案:水压;空气阻力5. 喷泉的喷水效果可以通过调整_________来实现。
答案:水压6. 喷泉的喷水口材料通常选择_________,以提高其耐用性。
答案:不锈钢7. 喷泉的喷水口尺寸会影响_________的喷射效果。
“喷泉实验”习题选编
有关“喷泉实验”的习题选编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邹标1.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图12.如图2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
若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Y滴入锥形瓶中,振荡,过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胀起来。
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图2 3.(1)如图3装置,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能产生喷泉现象的是()A.碳酸钠和稀盐酸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C.铜和稀硫酸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图3 图4(2)如图4装置,在锥形瓶外放一个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冰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A.浓硫酸B.食盐C.硝酸钾D.硫酸铜4.利用如图(图5)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NH3和HCl的有关性质.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1)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I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在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3)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I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_____。
5.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性质实验,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试根据附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A的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
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A.HCl和H2O B.NH3和H2OC.NH3和苯D.CO2和烧碱溶液(2)在图B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能产生喷泉现象的是A.Cu与稀盐酸B.NaHCO3与NaOH溶液C.大理石与稀硫酸D.碳铵与稀硝酸(3)若图B的锥形瓶内是无水酒精,水槽内是冷水,则向水槽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哪些物质也会产生喷泉现象?A.浓硫酸B.生石灰C.氢氧化钡晶体与NH4Cl固体D.氢氧化钠固体(4)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喷发的原理与上述装置的原理相似。
(完整版)“喷泉实验”习题选编
有关“喷泉实验”的习题选编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邹标1.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图1 2.如图2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
若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Y滴入锥形瓶中,振荡,过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胀起来。
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X YA NH3H2OB SO2NaOH溶液C CO26mol/L H2SO4溶液D HCl 6mol/L Na2SO4溶液图23.(1)如图3装置,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能产生喷泉现象的是()A.碳酸钠和稀盐酸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C.铜和稀硫酸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图3 图4(2)如图4装置,在锥形瓶外放一个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冰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A.浓硫酸B.食盐C.硝酸钾D.硫酸铜4.利用如图(图5)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NH3和HCl的有关性质.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1)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I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在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3)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I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_____。
5.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性质实验,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试根据附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A的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
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A.HCl和H2O B.NH3和H2OC.NH3和苯D.CO2和烧碱溶液(2)在图B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能产生喷泉现象的是A.Cu与稀盐酸B.NaHCO3与NaOH溶液C.大理石与稀硫酸D.碳铵与稀硝酸(3)若图B的锥形瓶内是无水酒精,水槽内是冷水,则向水槽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哪些物质也会产生喷泉现象?A.浓硫酸B.生石灰C.氢氧化钡晶体与NH4Cl固体D.氢氧化钠固体(4)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喷发的原理与上述装置的原理相似。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喷泉实验
喷泉实验1.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①>②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2.相同状况下,在容积相同的三个烧瓶内,分别充满干燥的氨气、氯化氢、二氧化氮气体。
然后分别做喷泉实验,实验结束后,烧瓶内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1∶1∶1B. 2∶2∶3C. 3∶3∶2D. 2∶2∶13.同温同压下,三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HCl、②NO2、③体积比为1∶1的NO2和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烧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1∶1∶1B. 4∶4∶5C. 5∶5∶4D. 15∶10∶124.同温同压下,在3支体积不同的试管中分别充满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
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c2、c3(假设溶质全在试管中),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1>c2>c3B.c1>c3>c2C.c1=c3>c2D.c1=c2>c35.在同温同压下用排空气法收集NH3和HCl进行喷泉实验(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设Vm表示该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A.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mol·L-1B.“喷泉”结束时烧瓶内充满液体C.图2可通过膨胀法引发“喷泉”D.图1、图2中喷泉的颜色分别为蓝色、红色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喷泉实验,该实验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a L·mol-1,最终液体充满了烧瓶,则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是()A.mol·L-1B.mol·L-1C.mol·L-1D.无法计算7.标准状况下,用充满干燥混合的N2、NO2的烧瓶做喷泉实验,最后烧瓶中液体为容积的一半,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1 mol·L-1B. 0.1 mol·L-1C. 0.45 mol·L-1D. 0.045 mol·L-18.关于氨的喷泉实验形成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A.氨水呈碱性B.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外形成压强差C.氨气易液化D. NH3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易挥发9.下列几种气体(括号内为溶剂或反应物溶液)按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不能看到喷泉现象的是()A. NH3(H2O)B. CO2(H2O)C. SO2(NaOH溶液)D. NO2(H2O)10.下列气体中不能做喷泉实验的是()A.氨气B.二氧化硫C.氯化氢D.一氧化氮11.如图是化学教材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而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喷泉实验(知识梳理及训练)(题目有答案和详细解读)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喷泉实验(知识梳理及训练)(题目有答案和详细解读)知识梳理中学教材中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操作是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则烧杯中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1)喷泉实验的原理因为烧瓶内气体易溶于水或易与水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压强差,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烧瓶而形成喷泉。
(2)能形成喷泉的条件从原理上讲,气体要易溶于水或易与水反应,以形成足够大的压强差;从实验条件上讲,烧瓶内气体要充满,气体和仪器均要干燥,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3)中学化学教材中常见的能形成喷泉实验的气体和吸收剂如下表:(4)喷泉实验的装置喷泉实验的本质是形成压强差而引发液体上喷,为此可设计多种不同的装置和采用不同的操作(如使气体溶于水、热敷、生成气体、发生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等)来使喷泉产生。
装置Ⅱ:挤压气球,即可使少量的溶液沿导管进入烧瓶中,导致大量的NH3溶解,烧瓶内形成负压而产生喷泉。
装置Ⅲ:去掉了胶头滴管。
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捂热烧瓶,氨受热膨胀,使氨通过导管与水接触,即产生喷泉。
(开放性问题,或用浸冰水的毛巾“冷敷”烧瓶,使水进入烧瓶,烧瓶内氨溶于水)装置Ⅳ:在锥形瓶中加入能产生气体的物质,使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明显增大,将液体压入烧瓶而产生喷泉。
装置Ⅴ:在水槽中加入使水温度升高的物质,致使锥形瓶内酒精因升温而挥发,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而产生喷泉。
装置Ⅵ:烧瓶中通入H2S(或SO2),然后通入SO2(或H2S),现象为有淡黄色粉末状物质生成,瓶内壁附有水珠,烧瓶内压强减小,NaOH溶液喷到烧瓶内。
强化训练1.在如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
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整个烧瓶。
a和b可能是()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④⑤D.①②④答案B解析①NH3极易溶于水,烧瓶内压强减小为零,同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强差,所以形成喷泉,并充满烧瓶;②CO2与饱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压强近乎为零,同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强差能形成喷泉,最终几乎充满整个烧瓶;③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不能形成喷泉;④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容器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形成喷泉,但因为NO不溶于水,所以不会充满烧瓶;⑤HCl极易溶于水并且和0.1 mol·L-1AgNO3溶液反应,使烧瓶内压强减小为零同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强差,所以形成喷泉并充满烧瓶,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为①②⑤。
喷泉试验试题集锦
.高中化学·喷泉实验试题集锦1.在体积为1L的干燥烧瓶中,用排空气法充入HCl气体后,测得烧瓶中的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1.082,以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当喷泉停止后,进入烧瓶中的液体体积是A.1/4L B.1/2L C.3/4L D.全满,将滴管aMCE95-7.()在右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2f,烧杯中的中的液体b 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则a和b分别是a(干燥气体)b(液体)NOA 水2 COB 4mol/LNaOH溶液2 ClC 饱和NaCl水溶液2 DNH1mol/L盐酸33.(98-上海-17)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 ②NO,进行23喷泉实验。
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①>②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4.(01-春季化学-19)(10分)A是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
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B。
按下图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蓝色喷泉;A与浓硫酸反应,放出无色气体C。
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C,仍按下图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红色喷泉。
__________________。
1)A的化学式是(是方法B集气体的收剂分除)2可用于去B中水的干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C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3)收集气体-2902-5)大气压强对许多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有着重要影响。
(天津理综.20。
Ⅱ.(分)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1 。
()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前化学方程式: 2做干燥剂。
)收集氨气应使用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13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用图(。
该实验的原理是是4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2019年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全国卷热考微专题(7)喷泉实验的操作原理及拓展应用(1)
全国卷热考微专题(7)喷泉实验的操作原理及拓展应用1.喷泉实验的原理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大气压将烧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2.形成喷泉的类型气体HCl NH3CO2、Cl2、SO2、H2SNO2NO2、O2(4∶1)吸收剂水、NaOH溶液水NaOH溶液水水3.喷泉实验的发散装置及操作方法以教材中的装置(发散源)可设计如图所示的多种不同的装置和采用不同的操作(如使气体溶于水、热敷或冷敷、生成气体等)来形成喷泉。
设计说明:(1)装置(Ⅰ)改变了胶头滴管的位置,胶头滴管挤入少量水于试剂瓶中,即可使少量溶液沿导管进入烧瓶中,导致大量的NH3溶解,烧瓶内形成负压而产生喷泉。
(2)装置(Ⅱ)省去了胶头滴管,用手(或热毛巾等)捂热烧瓶,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或用浸冰水的毛巾“冷敷”烧瓶,使水进入烧瓶中,瓶内氨气溶于水)。
(3)装置(Ⅲ)在水槽中加入能使水温升高的物质致使锥形瓶内酒精因升温而挥发,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而产生喷泉。
(4)装置(Ⅳ)向导管中通入一定量的H2S和SO2,现象为有淡黄色粉末状物质生成,瓶内壁附有水珠,NaOH溶液上喷形成喷泉。
(5)装置(Ⅴ)打开①处的止水夹并向烧瓶中缓慢通入等体积的HCl气体后关闭该止水夹,等充分反应后再打开②处的止水夹,观察到先有白烟产生,后产生喷泉。
(6)装置(Ⅵ)中,挤压胶头滴管,然后打开导管上部的两个活塞,则在右面烧瓶出现喷烟现象,再打开导管下部活塞,则可产生双喷泉。
4.喷泉实验产物的浓度计算关键是确定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后物质的量浓度:(1)HCl、NH3、NO2气体或它们与其他不溶于水的气体混合时:溶质的物质量浓度为122.4mol·L-1。
(2)当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比为4∶1时,c(HNO3)=1 28mol·L-1。
高中化 每日一题 喷泉实验分析 新
喷泉实验分析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d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则a和b分别是a(干燥气体)b(液体)A NO 水B CO2 4 mol/L NaHCO3溶液C Cl2饱和NaCl水溶液D NH3 1 mol/L盐酸【答案】D【解析】产生喷泉的条件: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很大,烧瓶内外产生足够的压强差。
NH3与盐酸能完全反应,则液体几乎能充满烧瓶。
解题必备喷泉实验原理分析1.氨气的喷泉实验实验装置操作及现象结论(1)打开止水夹,并挤压滴管的胶头。
(2)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瓶内液体呈红色. 氨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2.喷泉实验基本原理从原理上分析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的情况有以下两种:(1)容器内气体极易溶于水(或容器内气体易与溶液反应),使容器内的压强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外部液体快速进入容器,通过尖嘴导管喷出,形成喷泉。
下表列出的气体遇相应的吸收剂,就能形成喷泉。
气体HCl NH3CO2、Cl2、SO2NO2+O2吸收剂水或碱溶液水或酸溶液碱溶液水或碱溶液(2)容器内的液体由于受热挥发或由于发生化学反应使容器内部产生了大量的气体,使容器内的压强增大,促使容器内的气体迅速向外流动,也能形成喷泉。
喷雾器、火山喷发就是此原理。
易混易错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首先瓶内外压强差要足够大,其次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盛气体的烧瓶必须干燥,否则瓶中有液体,可能会使气体在实验前已有大量溶解,造成内外压强差不大,形成的喷泉现象不明显.②气体要充满烧瓶。
③烧瓶不能漏气(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学霸推荐1.如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2.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C.打开止水夹,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3.喷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人工喷泉物理试题及答案
人工喷泉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工喷泉的工作原理是什么?A. 利用重力B. 利用大气压C. 水泵加压D. 利用离心力答案:C2. 人工喷泉中,水柱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A. 水泵的功率B. 水的密度C. 空气的湿度D. 水温答案:A3. 在标准大气压下,喷泉的水柱最高能达到多少米?A. 10米B. 15米C. 20米D. 25米答案:B二、填空题4. 当人工喷泉的水柱高度达到最大时,水柱的_________能最大。
答案:动能5. 人工喷泉的水柱在上升过程中,其_________能逐渐减小。
答案:重力势三、简答题6. 描述人工喷泉中水柱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的能量转换。
答案:在人工喷泉中,水柱上升过程中,水泵将电能转化为水的机械能,使水柱获得动能和重力势能。
当水柱达到最高点时,动能为零,重力势能达到最大。
下降过程中,水柱的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直到水柱落回原位,动能再次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等。
四、计算题7. 假设一个人工喷泉的水柱上升高度为15米,水泵功率为2千瓦,求水泵在水柱上升过程中所做的功。
答案:根据功的定义,功等于功率乘以时间。
设水柱上升时间为t秒,则水泵所做的功W=Pt。
已知P=2千瓦=2000瓦,h=15米,忽略其他能量损失,可得W=2000t焦耳。
具体数值需要根据实际时间t来计算。
8. 如果上述喷泉的水柱质量为5千克,求水柱上升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变化。
答案:重力势能变化等于水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上升的高度。
已知质量m=5千克,重力加速度g=9.8米/秒²,高度h=15米,则重力势能变化ΔU=mgh=5×9.8×15焦耳。
常考常新的喷泉实验
常考常新的喷泉实验喷泉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关喷泉实验的问题在以往的全国高考和上海高考中多次出现,成为高考的热点。
它所以成为高考的热点,是由于它既综合了化学及物理知识,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近几年来,实验试题的比例逐渐增加,而且开放性增强,如2002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题中就有对喷泉实验的装置改造设计,要求学生彻底理解造成"喷泉现象"的物理原理,才有可能根据压强差来进行设计。
1·喷泉实验的条件与常见气体条件:气体极易溶于吸收剂,装置密封性好,当在一定条件下引发气体溶解于水的变化时,使装置内部压强变小,而外界大气压强较大,迫使烧杯中的水压入烧瓶而产生喷泉。
此外,还可以通过温度的改变等情况形成压力差,这样同样可以形成喷泉。
比如氨气极易溶于水,如果你只滴1滴水,那么就能吸收大约500滴水体积的氨气,那么使里面气体快速减少,压强就减小,外界大气压就把水源源不断压入,形成喷泉。
常见的气体与其对应的吸收剂如下:气体:吸收剂HCl:水、NaOH溶液NH3:水、盐酸CO2、Cl2、H2S、SO2:NaOH溶液NO2、SO2:H2OCH2=CH2:Br2水2·经典分析(图1) (图2) (图3) (图4)2002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化学实验题是针对喷泉实验的引发方法而设计的。
在29题(Ⅰ)考查了与气压有关的物理问题的基础上,29题(Ⅱ)先考查了氨的实验室制法的化学方程式;氨的收集与干燥;首先介绍了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引发方法,然后提出如果喷泉实验用图2的装置来进行,请说明引发实验的方法。
图1和图2相比较仅差一个预先吸入水的滴管。
重新审视喷泉实验产生的原理,认识到要使喷泉实验发生就必须想方设法造成烧瓶内外的压强差,促使氨气与水接触。
按照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有关推论,想到用加热使瓶内气体体积膨胀,赶走空气,使氨气与水接触,或用冷却使烧瓶内气体体积收缩,让大气压把水压进烧瓶等等。
在答卷中比较多的方法是(1)手握瓶的顶部,约两分钟,将手松开,可形成喷泉;(2)先打开止水夹,用手不停的挤压橡皮管,使玻璃管中的气体上下运动,也可形成喷泉;(3)用湿毛巾包些碎冰在烧瓶底部,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也可形成喷泉;(4)喝一口蒸馏水,将烧瓶拿起,打开止水夹,从玻璃管下端将少量水吹人,然后把烧瓶上的玻璃管插入水中,也可形成喷泉。
高中化学微专题5喷泉实验原理及应用练习含解析第一册
微专题5喷泉实验原理及应用题型1喷泉形成条件1.(2019·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下图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B。
NH3(含酚酞的水)/红色喷泉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D.HCl( AgNO3溶液)/白色喷泉答案: A解析: 二氧化碳难溶于碳酸氢钠溶液,不能产生压强差,无法形成喷泉,A项与实验事实不相符。
2。
(2018·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一期末)如下图所示烧瓶中充满a气体,滴管和烧杯中盛放足量b溶液,将滴管中溶液挤入烧瓶,打开止水夹f,能形成喷泉的是().A。
a是Cl2,b是饱和NaCl溶液B.a是NO,b是H2OC。
a是HCl,b是NaOH溶液D。
a是CO2,b是浓H2SO4溶液答案:C解析: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无法形成喷泉,A项错误;NO难溶于水,无法形成喷泉,B项错误;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且HCl与NaOH溶液反应,能使烧瓶内气压迅速降低,可以形成喷泉,C项正确;CO2在浓H2SO4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无法形成喷泉,D项错误。
3.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解析: 实验室利用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
(2)利用图丙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填序号)。
A.Cu与稀盐酸B。
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C.CaCO3与稀H2SO4D.NH4HCO3与稀盐酸答案:D解析:图丙形成喷泉需使锥形瓶内产生气体,增大锥形瓶内压强,从而将锥形瓶内液体压入烧瓶形成喷泉,故结合物质性质知,可选用NH4HCO3与稀盐酸.(3)在图丁锥形瓶中加入酒精,瓶外放一水槽,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
高三化学喷泉实验
五、关于生成物浓度的计算拓展:
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烧瓶中分别 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 应后烧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C )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无法确定
分析:①设烧瓶的体积为VL,则充满NH3 后气体
的物质的量为 mol。发生喷泉现象后,烧瓶将 充满溶有NH3的溶液,即溶液的体积为VL,所以 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②设烧瓶的体积为VL,则充满NO2后气体的 物质的量为 mol。发生如下反应: 3NO2+2H2O=2HNO3+NO,反应后生成HNO3的 物质的量为 mol。由于剩余 L气体,所以烧 瓶中溶液的体积为 L,因此烧瓶内溶液的物质 的量浓度也为 mol/L。所以答案选(C)。
能进行喷泉实验的 物质通常有以下几组:
气体(a) 液体(b) 液体(c) 实验原理
NH3
HCl CO2 SO2 Cl2 NO2
水
水 NaOH溶液 NaOH溶液 NaOH溶液
水
水 NaOH溶液 NaOH溶液 NaOH溶液
NH3溶解度为1:700
HCl溶解度为1:500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2NaOH+Cl2=NaClO+NaCl+H2O 3NO2+H2O=2HNO3+NO(不能充 满)
某同学用HCl气体做喷泉实验时,喷入 烧瓶的水不足烧瓶容积的1/3,其原因不可 能是( C )
(A)烧瓶潮湿 (B)装置气密性不好 (C)水里没有加石蕊试液 (D)烧瓶内未集满HCl
三、根据实验中的反应物拓展:
?是不是只有无机物气体才能产生喷泉现象呢?
喷泉实验试题集锦
喷泉实验试题集锦(总5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高中化学·喷泉实验试题集锦1.在体积为1L的干燥烧瓶中,用排空气法充入HCl气体后,测得烧瓶中的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以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当喷泉停止后,进入烧瓶中的液体体积是A.1/4L B.1/2L C.3/4L D.全满2.(MCE95-7)在右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则a和b分别是a(干燥气体)b(液体)A NO2水B CO24mol/LNaOH溶液C Cl2饱和NaCl水溶液D NH31mol/L盐酸3.(98-上海-17)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
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不能确定4.(01-春季化学-19)(10分)A是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
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B。
按下图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蓝色喷泉;A与浓硫酸反应,放出无色气体C。
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C,仍按下图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红色喷泉。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除去B中水分的干燥剂是_____________。
收集气体B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收集气体C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5.(02-天津理综-29)大气压强对许多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有着重要影响。
Ⅱ.(20分)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前化学方程式:。
(2)收集氨气应使用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做干燥剂。
(3)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化学知识点测试:氨的喷泉实验
③氨气为碱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H3•H2O,电离出OH-离子,溶液呈碱性,可以利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也可以利用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相遇生成白烟设计实验;
(2)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能形成喷泉;
(3)氨气极易溶于水,喷入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与消耗的氨气成正比。
10.AE2NH4Cl+Ca(OH)2 2NH3↑+2H2O+CaCl2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如果产生白烟,则证明为氨气或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纸变蓝,则证明是氨气极易溶于水和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等于
【解析】
【分析】
(1)①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氨气,氨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2.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的气体是()
①CO、O2②Cl2、CH4③NO2、O2④N2、H2
A.①②B.②C.③④D.②③
3.下列实验装置原理正确且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A.制SO2
B.分离乙醇和水
C.收集NO2
D.制作喷泉
②若用Cl2代替SO2,其他条件不变,Cl2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H2S氧化生成S单质,同时生成HCl,H2S+Cl2=S↓+2HCl,气体压强不变,观察到的现象与①相同之处为在烧瓶内壁上附着有淡黄色颗粒,不同之处为烧瓶中不能形成喷泉,故答案为:在烧瓶内壁上附着有淡黄色颗粒;烧瓶中不能形成喷泉;Cl2和H2S反应:H2S+Cl2=S↓+2HCl,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不能产生压强差,所以不能形成喷泉;
H2O
NaOH
H2O
NaOH
景观喷泉建造考核试卷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景观喷泉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以下哪些?()
A.喷泉的位置
B.喷泉的水量
C.周边环境的风格
D.喷泉的供电方式
2.以下哪些材料可以用于景观喷泉的建造?()
C.定期对水质进行消毒
D.随意更换水质处理设备
17.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景观喷泉的音效设计?()
A.喷泉的位置
B.喷泉的水量
C.喷泉的水型
D.喷泉的供电方式
18.景观喷泉的日常维护工作包括以下哪些?()
A.定期检查水泵的工作状态
B.定期更换过滤材料
C.定期清洁喷泉池
D.定期更新喷泉水型
19.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影响景观喷泉的正常运行?()
景观喷泉建造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得分: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景观喷泉设计中,以下哪项因素不是决定喷泉水型选择的关键因素?()
A.水压
A.沉淀过滤
B.活性炭过滤
C.砂滤
D.超滤
11.喷泉照明设计时,以下哪种灯具不适合用于水下照明?()
A. LED灯具
B.白炽灯
C.钠灯
D.水下灯具
12.下列哪项不是景观喷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A.现场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查
B.水泵安装前应确保供电稳定
C.喷泉水下照明应使用防水电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喷泉实验试题集锦
1.在体积为1L的干燥烧瓶中,用排空气法充入HCl气体后,测得烧瓶中的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1.082,以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当喷泉停止后,进入烧瓶中的液体体积是A.1/4L B.1/2L C.3/4L D.全满
2.(MCE95-7)在右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
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
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则a和b分别是
a(干燥气体)b(液体)
A NO2水
B CO24mol/LNaOH溶液
C Cl2饱和NaCl水溶液
D NH31mol/L盐酸
3.(98-上海-17)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
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①>②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
4.(01-春季化学-19)(10分)A是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
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B。
按下图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蓝色喷泉;A与浓硫酸反应,放出无色气体C。
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C,仍按下图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红色喷泉。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除去B中水分的干燥剂是_____________。
收集气体B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收集气体C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5.(02-天津理综-29)大气压强对许多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有着重要影响。
Ⅱ.(20分)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前化学方程式:。
(2)收集氨气应使用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做干燥剂。
(3)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4)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答:。
6.如右图,烧瓶a中充满干燥氯气,将滴管b中的浓氨水挤入烧瓶a中,
开始时,烧瓶a中发生的反应有:NH3+Cl2→N2+HCl(未配平),同时生
成白烟并发红光。
试回答:
(1)反应中生成的白烟是。
(2)反应完成后,将烧瓶a的导气管插入水槽的液面以下,并打开止
水夹f,观察到有水吸入烧瓶a中形成喷泉,当喷泉停止后升入烧瓶a中的
水大约占烧瓶容积的。
(3)标志烧瓶a中反应全部完成的化学方程式
为。
7.如右图所示,在一个烧瓶中充满气体A,打开①处的止水夹并向烧瓶中
缓慢通入等体积的气体B后关闭该止水夹,待充分反应后再打开②处的止
水夹来,请按要求填表回答:
(1)打开②处的止水夹前后烧瓶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按要求书写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2)分别完成以上三个实验后,烧瓶内剩余气体最多的是(填实验序号)
__________。
实验序号
气
体A
气
体B
现象
A和B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打开②
处的止
水夹前
打开②
处的止
水夹后
①SO2H2S
②NH3HCl
③O2NO
8.喷泉实验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试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的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
下列组合中不.可能
..形成喷泉的是()。
A.HCl和H2O B.NH3和H2O C.NH3和汽油D.CO2和NaOH溶液
(2)在图B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A.Cu与稀盐酸B.NaHCO3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硫酸D.NH4HCO3与稀盐酸
(3)在图B的锥形瓶外放一水槽,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
水槽中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A.浓硫酸B.生石灰C.硝酸铵D.烧碱
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图A和图B两套装置,以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A是_______上部烧瓶内压强;图B是_______下部锥形瓶的压强(填“增大”或“减小”)。
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________(填图A或图B)装置的原理相似。
(5)如果只提供如图C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D
3.C
4.(1)NH4Cl
(2)碱石灰(或答生石灰、KOH固体等任一种不与氨反应的干燥剂)向下排气法(3)向上排气法
5.(20分)(1)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2)向下排空气碱石灰
(3)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4)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6.(1)NH4Cl
(2)2/3
(3)8NH3+3Cl2=N2+6NH4Cl
(2)③
8.(1)C
(2)D
(3)C 浓硫酸、生石灰、烧碱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酒精挥发加快,锥形瓶内压强增大,从而形成喷泉。
(4)减小增大图B
(5)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喷泉实验
喷泉实验是课本叙述和演示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高考常考内容,并且题型的设计屡有创新,难度也在变化中递增。
我们通过实验操作、讨论、、计算,不仅要了解溶于水的气体,由压强变化形成美丽的喷泉的定性认识,更要掌握气体和溶液、或气体和气体只要压强变化都能形成这一实验现象的本质。
1.形成喷泉的组合:
(1)NH3、HCl、HBr、HI、SO2等这些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气体、NO2或V(NO2):V (O2)为4:1的混合气体或V(NO):V(O2)为4:3的混合气体,都可与水配组做喷泉实验;
(2)CO2、H2S、Cl2等酸性气体可以与NaOH溶液配组形成喷泉,且NaOH溶液浓度越大,效果就越好;
(3)有机气体与有机溶剂配组形成喷泉;
(4)O2、N2、H2等不溶于水的气体,设计一定实验条件将其反应掉,也能形成喷泉。
2.喷泉的计算
根据充入烧瓶中的液体的体积可以计算烧瓶内所盛气体的纯度或平均式量;或根据充入烧瓶中的气体计算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喷泉的设计
喷泉实验能发生的条件是:气体在溶液中溶解度大或者可与液体发生剧烈反应,且不再产生新的气体或者气体体积急剧减小,造成烧瓶内外压强差较大,即可发生“喷泉”现象。
中学阶段,能形成喷泉现象常见的有NH3、HCl、HBr、HI、SO2等这些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气体,可与水配组做喷泉实验;CO2、H2S、Cl2等在水中溶解度不大的气体,不能与水配组形成喷泉,但可以与NaOH溶液配组形成喷泉,且NaOH溶液浓度越大,效果就越好;V (NO2):V(O2)为4:1的混合气体或V(NO):V(O2)为4:3的混合气体,都可以与水配组做喷泉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