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全集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红星四场学校“雷锋课堂”学练稿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学习内容】: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 P28、例1【学习目标】:通过计算、观察、发现,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对加法交换律的熟练应用。

一、【知识链接】(1) 37+22 = 28+15 = 74+16 = 150+90 = 43+59 = 280+310 = 0+150 = 82+18 =(2)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上面的口算题属于运算。

(3)在20+30=50中,20、30和50分别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学校组织学生做好事,四(1)班做了29件,四(3)班做了21件.这两个班一共做了多少件好事?1、列不同的算式解答这个问题。

2、观察以上两个算式,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计算结果怎样?那么○里填什么符号? 29+21○21+293、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4、自学检测:完成教材第28页例1及做一做。

(同桌互改)三、【合作探究】1、观察上面的等式,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

+ = + + = +2、观察这些例子,思考、分组讨论:每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你发现了加法的什么规律?我们在哪里用过这一规律?3、可以概括为两个加数,不变,这叫做加法。

4、怎样表示任意的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呢?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

四、【当堂训练】1、两个加数位置,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230 + 420 = + + 100 = + 3727 + 19 = 19 + 262 + 110 = + 300 + 600 = + + 65 = + 35 α + = 10 + 甲 + = 乙 +C + 5 = 5 + + b = +3、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123 + 2847 307 + 2364、完成练习册第7页(组内互评互改)。

全册备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全册备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全册备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九个单元,分别是: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综合与实践以及总复习。

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围绕数学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应用能力以及数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认识,理解数的组成和大小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

2. 培养学生对角的度量能力,理解角的分类和性质,能够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乘法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解其性质和特点,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能够熟练进行除法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6. 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让学生能够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含义和作用。

7. 通过数学广角,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

8. 通过综合与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大数的认识:理解数的组成和大小关系,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

2. 角的度量:理解角的分类和性质,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三位数乘两位数:掌握乘法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解其性质和特点。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除法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6. 统计: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含义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交流分享:鼓励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

备课教案备课教案备课教案备课教案4、专业队用三个月挖了一条9.5千米的水渠,第一个月挖了 2.75千米,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挖了0.65千米.第三个月挖了多少千米?数学学习——了解每道题中蕴含的规律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讲,数学似乎都是他们的“硬伤”。

他们会认为,数学是考验一个人智商的学科,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学好数学,其实这是个误区。

那么,为什么一些学生能学好政治、历史这些学科,偏偏学不好数学呢?一些学生认为,这是因为数学考察的是人的思维,而政治、历史这些学科主要是考查记忆类的知识,这种观点实际上也是片面的。

中考数学题思维性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很多题都是平时归纳总结的一些典型的解题思路。

这些解题思路,就相当于历史、政治科目中的一个个知识点,是需要记忆的。

换句话说,如果说数学考的是思维能力,那么所考的思维能力是平时的思维能力,考的内容是平时思考总结过的东西。

很多中考状元在总结自己学习数学的心得时,都会说:学好数学,就一定要每道题都掌握规律。

中考状元说:“我学习数学的第一个方法是知识点网络总结法。

平时做数学题时,一些题目往往会让我们感觉到无从下手,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联想到这道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就可以以此为线索对症下药,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所谓的知识点网络总结法,就是在平时做题时,如果遇到解答中出现困难的题目,就将与这道题目有关的解题方法和所考查的知识点在题目的旁边列出来,然后在本子上总结出来。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考试的时候看到题目就能联想到有关的知识点,并迅速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为考生节约不少时间,另一方面做题的正确率很高,提高了解题命中率。

”中考状元说:“数学这个学科可能容易学,但也可能不容易学。

只要能掌握规律,并且认真、踏实,学好并不是很难。

”我们学数学时要牢记概念、定理和公式,这些要求我们要理解着记忆,而且最好自己推导一遍公式定理等,比如三角函数中两角和差的正余弦公式、正切公式。

栾城县第二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 平均数2导学案 新人教版

栾城县第二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 平均数2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2课时平均数(2)5.与师共同总结归纳: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因此可以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或几组同类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应用新知,巩固方法。

(12分钟)1.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第3题。

2.小明所在小红的平均身高是142厘米,小组所在小组的平均身高是144厘米。

小明是否比小红矮?1.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最后集体订正。

2.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最后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总结。

(3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使教与学产生共鸣,和谐发展。

教学例2时,先回顾例1学习的有关平均数的知识,然后借助生活实例提出问题,引出平均数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时,使学生理解并体会平均数可以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出,它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而是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

教师点评和总结:7.4 三角形的分类项目内容1.什么叫三角形的高?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2.三角形的分类。

(1)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2)完成下图。

3.三角形按照角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三角形、( )三角形和( )三角形三类。

4.连一连。

5.你能在下面的三角形中画出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吗?画出的线段就是原来三角形的( )。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三角尺和各种类型的三角形。

知识准备:角的分类等相关知识。

参考答案1.说三角形的高略 32.(1)锐角直角钝角(2)略3.直角锐角钝角4.略5.画线段略高第二单元测评一、填空。

3公顷=( )平方米12平方千米=( )公顷800公顷=( )平方千米40000平方米=( )公顷4000公顷=( )平方千米3平方千米=( )平方米二、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人教版

一.课前热身把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分数()小数()分数()小数()二.教学内容知识点梳理1、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计数单位。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的形式来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为……计数单位……万千百十一(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3、小数的读法和写法4、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0的写作“零”),小数点写在个位上数字的右下角,小数部分要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典例剖析例1 读出下面个小数解题技巧在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无论有几个0均要读出来。

例2 写出下列小数解题技巧小数部分读出几个零,在写小数时就应写出几个0。

自我评量1、涂色表示下面的小数。

2、读出或写出下面各数。

(1)世界最大的瓷碗名为“盛虹之巨”,它的碗口直径2.025米,碗底直径1.096米,高0.858米,重0.875吨。

(2)著名的粉彩瓷板画“一鸣天下晓”,长是零点三九六米,宽是零点二五六米。

培优创新例3 这个小数的正确读法是怎样的?解题技巧解此类题可以先“将错就错”,把错读的数写出来,再根据小数的读法来分析推理,从而找出正确的读法。

自我评量3、用下面的数字卡片和小数点卡片,按不同的要求摆小数。

0 1 2 3(1)小于1的小数(2)大于3而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3)零不读出来且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夯实基础题1、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小数2、读出下面各小数.2.57读作: 9.4读作:0.8读作: 4.258读作:27.89读作: 10.045读作: 3、写出下面各数中的”6”表示的意思.62.08 4.06 0.396 5.67 639.15( ) ( ) ( ) ( ) ( )提升能力题4、分别写出下面各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单元导学案小数的性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通过自学,交流,探讨出小数的性质。

2. 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

学习重难点:1.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2. 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一、【知识链接】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 ),第三位是( )位。

2、0.328是由3个( )、2个( )、8个( )组成的。

0.5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0.03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

3. 填小数或分数。

104米=( ) 0.45米=( ) 100076米=( ) 10027=( ) 0.08=( ) 0.9=( ) 二、【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第38页(例1、例2)的内容,自学完成下面的问题。

(学生观察米尺)问题: 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呢?2.50元和2.5元,8.00元和8元有什么关系呢?2.50元就表示2元5角0分,2.5元就表示2元5角, 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2、比较0.1m 、0.10m 和0.100m 的大小问题:通过观察,你发现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因为1dm=10cm=100mm,所以0.1m=0.10m=0.100m 。

3、比较0.3和0.30的大小0.3是3个;0.30是30个,也就是3个。

所以0.3=0.30。

因为 1分米= ()厘米=()毫米所以 0.l米= ()米= ()米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提问三个小数0.1、0.10、0.100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规律: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三、【自主探究】1. 把0.70和1050.900化简(1)0.70应怎么化简?依据是什么?(2)1050.900应怎么化简?依据是什么?说出你得到了什么结论?0.70是70个(),0.7是7个(),因为70个1/100是7个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强调:今后在一般计算时,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都要化简。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导学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导学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导学案设计课题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根据建构主义观点,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体现以下两点:1.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要将《数学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自觉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使学生投入到现实的、充满探究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

在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并产生一种乐学、主动参与探究、渴求获取解决问题方法的心理倾向,从而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为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主动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巧用迁移,掌握方法。

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遇到较大的数时,为了读写方便,我们常常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把它们表示出来。

学生通过自主讨论、相互交流、自主运用的过程把已有知识经验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从而掌握改写的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较大的数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3分钟)1.组织学生观察每组中的数据,并说一说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课件出示)(1)2021年,上海世博会参观者突破10000000人次。

2021年,上海世博会参观者突破1000万人次。

(2)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总人口大约为9202100000人。

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总人口大约为92亿人。

2.设疑引入。

(板书课题)1.通过观察对比,汇报自己喜欢的数据并加以说明。

2.学生认真倾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
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
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
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年级下册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 8.1平均数 导学案

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 8.1平均数 导学案

8.1平均数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3、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预习要点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1)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比较结果时有失公平,可以用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来比较。

(2)平均数能较好的反应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3)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1)移多补少。

(2)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平均数能较好的反应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预习检测:1.记录本地一周的气温,再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探究案一、合作探究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预设:(1)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2)小明再给小亮几瓶,他俩的瓶子就一样多?(3)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小结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14+12+11+15)÷4=13(个)。

课件出示:照片和91页例2情景图------踢毽比赛对于比赛,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哪个队赢)那就是想知道哪个队的成绩好?现在老师让你们当裁判,一定要公平公正地裁决。

预设:怎样评比公正呢?(1)算出哪个队踢毽的个数多哪个队就赢。

(2)用每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可以吗?二、随堂检测:1.(1)把18枝花平均插到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2)下面3个花瓶各插几枝花?平均每个花瓶插几枝?参考答案预习检测:随堂检测:(1)把18枝花平均插到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18÷3=6(枝)答:每个花瓶里平均插3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教学设计教案新课堂导学案电子备课表格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教学设计教案新课堂导学案电子备课表格版
课题
除法的简便运算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结合具体情境的学习,使学生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
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教学难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电化手段
导学过程
教师个性化意见
1、温故互查:
1、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并说一说每道题运用了什么简便方法。 463-175-125 362-(150+162)
学生独立计算后,让学生说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运用了什么简便方法。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的有关知识,今天上课之前想在咱班来一次计算的竞赛,想参加吗?这样,我们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先派一名代表到前面进行比赛。
怎样列式?
方法一:330÷5÷2 方法二:330÷(5×2)
=66÷2 =330÷10
=33(元) =33(元)
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330÷5÷2=330÷(5×2)
像这样两个算式相等的例子你还能举出来吗?能举完吗?
猜想一下,像这样的算式可能存在着什么规律吗?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就等于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6、这条规律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280÷(7×5) 7200÷25÷4
应用规律你有什么感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导学案修改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导学案修改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 四 年级 下 册导学案学校: 班级: 姓名: 小组: 课题简便计算2 课型 新知探究课 编号 4213 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连除的计算方法。

2、我学会了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简便计算。

3、我会根据运算和数据特点,灵活选用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连除的计算方法。

学 习 过 程 师生笔记3200÷25÷4= 72÷4÷8= 2500÷4÷25= 3200÷(25×4)= 72÷8÷4= 2500÷(4×25)= 2500÷25÷4= 为预防H7N9流感,某制药厂生产力4000支疫苗,每25盒装一箱,每盒装8支,这些药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1)我会用不同的算式解答:(列出综合算式)(2)、比较上面的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你喜欢哪种方法?(3)、验证:是否所有的连除算式都符合呢?4000÷125÷8○4000÷(125×8) 320÷5÷32○320÷32÷5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观察上面的算式,我发现除法的性质:①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 ;②在连除运算中, 除数的位置, 不变。

一、小热身 二、探究新知◆我还会用字母表示除法的性质,这样记忆方便又直观。

①②三、学以致用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280÷16÷8 350÷25÷7四、达标检测★下面的计算哪些是政务额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720÷24÷3=720÷8=90 ()2、102×56=100×56+2 ()3、29+22+79=29+100 ()4、123-68+32=123-(68+32)()★★运用除法的性质算一算9000÷125÷8 6400÷25÷64★★★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复习引入1、准备题(1)1元 =()角=()分(2)在下面()里填适当的小数。

3角 =()元30分=()元100毫米=()米(3)0.4里面有()个0.10.40里面有()个0.012、引入:今天继续研究小数。

体验发现1、课件出示例4:(1)读题(2)分组准备,讨论。

(3)说出结果。

0.3元=0.30元(4)为什么?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画图理解。

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

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

(5)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

2、课本试一试: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1)学生自主填空。

(2)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

(3)汇报自己的结果。

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

(4)观察板书: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是小数的性质。

理解内涵1、课件出示例5:学生自主填空。

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

(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

)结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试一试。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 3.16=() 10=()学生自主改写。

交流:(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进一步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玩转扑克牌—巧算24点》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玩转扑克牌—巧算24点》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玩转扑克牌—巧算24点》导学案一、复习链接四则运算口算练习。

12×2= 48÷2= 5×6-6=2×4×(6-3)= 2×6+3×4= 6×4÷(3-2)=二、个人学习任务1.在游戏中,根据扑克牌中的数字信息,熟练运用运算法则与运算技巧计算出24。

2.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运算能力。

3.通过24点游戏增强数感,数学的趣味性。

三、游戏准备一副扑克牌,拿走大王、小王和J、Q、K,留下每个花色的A--10,共40张牌。

准备好一个练习本和两支笔。

四、牛刀小试1.请根据1、2、5、8四张牌算24点。

你能想到几种算法?你是根据哪句乘法口诀作为基本框架去思考的?2.请思考以下牌组如何巧算24点?① 2、2、10、10② 1、3、5、10③ 8、9、1、3五、大展身手请分别用下面几组数计算出24点,你能想到几种算法?①1、6、7、10 ② 2、2、5、10 ③3、4、9、9六、反思发现回顾“巧算24点”的解决过程,构建模型:第一步:思考――哪两个数可以通过加、减、乘或除得到24。

有的我们尽量凑“两数之积”等于24,有3×8、4×6、12×2、24×1这四种情况;“两数之和”是24的有1+23;2+22等有13种情况;也可以分成“两数之差是”24,如:25-1;26-2等;还有“两数之商”的情况如24÷1,48÷2等。

实践证明,利用“两数之积”这种方法是利用率最大,命中率最高的一种方法。

第二步:思考——第一步中所需要的这两个数有吗?如何得到这两个数?是否需要加括号等。

这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需要灵活的运用四则运算去尝试,直到得出想要的数。

第三步:计算验证——列出算式并再次计算,检验结果是否是24.七、体会个例好玩又有趣的现象:①3、5、6、8——有关1的运算;②3、5、5、8——有关0、1的运算;③10、10、10、10——存在无解现象。

全册同步(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全册同步(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全册同步(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前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我国教育部门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了全面改革,力求以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具启发性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编写的。

为了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我们编写了这本全册同步(导学案),旨在提供一种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概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共有八个单元,分别为: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二单元乘法,第三单元位置与方向,第四单元运算定律,第五单元乘法,第六单元观察物体,第七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八单元四则混合运算。

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点,涵盖了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几何初步知识、量的计量、统计初步知识等内容。

三、导学案设计理念1. 以学生为中心:导学案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 知识与能力并重:导学案在强调知识掌握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导学案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针对重点、难点问题提供详细的解析和指导。

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学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提供丰富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导学案内容安排1. 学习目标:明确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的主要内容。

2. 知识梳理: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3. 重点解析:针对每个单元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4. 实例讲解: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5. 练习巩固:提供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6. 思维拓展:设置一定的思维拓展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7. 评价反思: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您使用本资源,本资源是由订阅号”初中英语资源库“制作并分享给广大用户,本资源制作于2020年底,是集实用性、可编辑性为一体。

本资源为成套文件,包含本年级本课的相关资源。

有教案、教学设计、学案、录音、微课等教师最需要的资源。

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聘请精英团队,从衡水中学、毛毯厂中学、昌乐中学等名校集合了一大批优秀的师资,精研中、高考,创新教学过程,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整体教给学生。

本资源适用于教师下载后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使用、适合于学生家长下载后打印出来作为同步练习使用、也适用于同学们自己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整体把握进度和难度,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

如果需要更多成套资料,请微信搜索订阅号“初中英语资源库”,在页面下方找到“资源库”,就能得到您需要的每一份资源(包括小初高12000份主题班会课课件免费赠送!)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全集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
(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
3、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师概括: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板书)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练习:“做一做”。

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得数
504÷14= 504÷36=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
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备课教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