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导学案亚东第一小学:丁宝生第一课时四则运算(含有同一级运算)使用时间:编写人:丁宝生审核组长:刘英娟审核主任:安学军温馨寄语:相互交流,共同成长。

【学习目标】:1、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2、合作交流,说出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用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一、【知识链接】:48+59= 36×47= 125-46= 38+56= 69÷3=116-42= 60÷15= 63×12= 200×3= 400÷20=二、【自主学习】:1、看课本第2-3页冰天雪地情境图,回答问题:这幅图中蕴藏着哪些数学知识?1)滑冰区有___人,滑雪区有____人,冰雕区有_____人。

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学例1,怎样列式计算。

方法一:方法2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上面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讨论: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加减法,按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计算。

3、“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方法一:(1)平均1天接待多少人?列式_____________(2)6天呢?_____________列成综合算式并计算:方法二:(1)6天里边有几个3天,就有几个987.列成综合算式并计算:3、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点:第一种先算_____________,再算_____________;第二种先算_____________,再算_____________。

4、比较两个式子的运算顺序及结果,我发现的运算规律是:在一个算式里含有乘除法,按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红星四场学校“雷锋课堂”学练稿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学习内容】: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 P28、例1【学习目标】:通过计算、观察、发现,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对加法交换律的熟练应用。

一、【知识链接】(1) 37+22 = 28+15 = 74+16 = 150+90 = 43+59 = 280+310 = 0+150 = 82+18 =(2)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上面的口算题属于运算。

(3)在20+30=50中,20、30和50分别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学校组织学生做好事,四(1)班做了29件,四(3)班做了21件.这两个班一共做了多少件好事?1、列不同的算式解答这个问题。

2、观察以上两个算式,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计算结果怎样?那么○里填什么符号? 29+21○21+293、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4、自学检测:完成教材第28页例1及做一做。

(同桌互改)三、【合作探究】1、观察上面的等式,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

+ = + + = +2、观察这些例子,思考、分组讨论:每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你发现了加法的什么规律?我们在哪里用过这一规律?3、可以概括为两个加数,不变,这叫做加法。

4、怎样表示任意的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呢?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

四、【当堂训练】1、两个加数位置,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230 + 420 = + + 100 = + 3727 + 19 = 19 + 262 + 110 = + 300 + 600 = + + 65 = + 35 α + = 10 + 甲 + = 乙 +C + 5 = 5 + + b = +3、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123 + 2847 307 + 2364、完成练习册第7页(组内互评互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

备课教案备课教案备课教案备课教案4、专业队用三个月挖了一条9.5千米的水渠,第一个月挖了 2.75千米,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挖了0.65千米.第三个月挖了多少千米?数学学习——了解每道题中蕴含的规律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讲,数学似乎都是他们的“硬伤”。

他们会认为,数学是考验一个人智商的学科,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学好数学,其实这是个误区。

那么,为什么一些学生能学好政治、历史这些学科,偏偏学不好数学呢?一些学生认为,这是因为数学考察的是人的思维,而政治、历史这些学科主要是考查记忆类的知识,这种观点实际上也是片面的。

中考数学题思维性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很多题都是平时归纳总结的一些典型的解题思路。

这些解题思路,就相当于历史、政治科目中的一个个知识点,是需要记忆的。

换句话说,如果说数学考的是思维能力,那么所考的思维能力是平时的思维能力,考的内容是平时思考总结过的东西。

很多中考状元在总结自己学习数学的心得时,都会说:学好数学,就一定要每道题都掌握规律。

中考状元说:“我学习数学的第一个方法是知识点网络总结法。

平时做数学题时,一些题目往往会让我们感觉到无从下手,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联想到这道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就可以以此为线索对症下药,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所谓的知识点网络总结法,就是在平时做题时,如果遇到解答中出现困难的题目,就将与这道题目有关的解题方法和所考查的知识点在题目的旁边列出来,然后在本子上总结出来。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考试的时候看到题目就能联想到有关的知识点,并迅速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为考生节约不少时间,另一方面做题的正确率很高,提高了解题命中率。

”中考状元说:“数学这个学科可能容易学,但也可能不容易学。

只要能掌握规律,并且认真、踏实,学好并不是很难。

”我们学数学时要牢记概念、定理和公式,这些要求我们要理解着记忆,而且最好自己推导一遍公式定理等,比如三角函数中两角和差的正余弦公式、正切公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超详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超详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2)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4)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5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6)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7)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8)四年级第一单元数学测试(9-10)一、填空.(1)在计算(2000-36×47)÷44时,首先算()法,最后一步算()法.(2)180×650-320÷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

(3)根据500÷125=4,4+404=408,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4)原计划21天完成,实际提前了5天,实际()天完成任务.(5)5人4天编筐80个,每人每天编筐()个.(6)甲数是乙数的52倍.①如果乙数是364,那么甲数是();②如果甲数是364,那么乙数是().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1)75×8表示8个75的和是多少.()(2)比200少2的数是198.()(3)乙数比甲数少2,甲数就比乙数多2.()(4)小数一定比整数小.()(5)被减数、减数、差的和等于被减数的2倍.()三、选择题.(1)甲数是乙数的1倍,甲数()乙数.①>②=③<(2)44个25相加的和除以25的11倍,商是多少?列式应是().①25×44÷25×11②25×44÷(25×11)③(44+25)÷(25×11)④(44×25)÷(25×11)(3)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96,那么被减数是().①96②48③69④条件不够(4)有6名少先队员,上午植树30棵,下午植树24棵,平均每名少先队员植树多少棵?正确答案是().①5棵②4棵③9棵④6棵(5)6个人3天可以做玩具36只,平均每人3天可以做几只?正确列式的是().①30÷6÷3②36÷3③36÷6④36÷6×34.计算题.(1)直接写出得数.14×6=80÷16=62-5×6= 45×3-135=540÷9=90÷18=180×0=0÷(20-15)=(2)计算下面各题.2010÷15-11×12 95+5×4÷5×4列式计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学习内容:小数加减法(第95~ 97页例1、2)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学习过程一、预习反馈1、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754+3826 2000-4932、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创设情景: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小组合作:(1)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2)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

(3)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3、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汇报:(1)小数点对齐(2)数位对齐(3)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三、过关检测1、口算下面各题:0.7+0.9 = 4.7-0.5 = 0.56-0.45= 1.2+0.8= 1-0.4=0.39+0.15 = 7.7+0.6 = 3.6-0.8 = 4.8-3 = 1.7-0.3=2、算一算:10.52+3.48 15.24-3.84 9 .9+10.11 100-0.273、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

一共节约了多少元?4、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教学反思:第2课时学习内容:小数加减法的复习。

学习目标: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人教版

一.课前热身把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分数()小数()分数()小数()二.教学内容知识点梳理1、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计数单位。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的形式来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为……计数单位……万千百十一(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3、小数的读法和写法4、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0的写作“零”),小数点写在个位上数字的右下角,小数部分要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典例剖析例1 读出下面个小数解题技巧在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无论有几个0均要读出来。

例2 写出下列小数解题技巧小数部分读出几个零,在写小数时就应写出几个0。

自我评量1、涂色表示下面的小数。

2、读出或写出下面各数。

(1)世界最大的瓷碗名为“盛虹之巨”,它的碗口直径2.025米,碗底直径1.096米,高0.858米,重0.875吨。

(2)著名的粉彩瓷板画“一鸣天下晓”,长是零点三九六米,宽是零点二五六米。

培优创新例3 这个小数的正确读法是怎样的?解题技巧解此类题可以先“将错就错”,把错读的数写出来,再根据小数的读法来分析推理,从而找出正确的读法。

自我评量3、用下面的数字卡片和小数点卡片,按不同的要求摆小数。

0 1 2 3(1)小于1的小数(2)大于3而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3)零不读出来且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夯实基础题1、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小数2、读出下面各小数.2.57读作: 9.4读作:0.8读作: 4.258读作:27.89读作: 10.045读作: 3、写出下面各数中的”6”表示的意思.62.08 4.06 0.396 5.67 639.15( ) ( ) ( ) ( ) ( )提升能力题4、分别写出下面各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单元导学案小数的性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通过自学,交流,探讨出小数的性质。

2. 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

学习重难点:1.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2. 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一、【知识链接】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 ),第三位是( )位。

2、0.328是由3个( )、2个( )、8个( )组成的。

0.5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0.03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

3. 填小数或分数。

104米=( ) 0.45米=( ) 100076米=( ) 10027=( ) 0.08=( ) 0.9=( ) 二、【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第38页(例1、例2)的内容,自学完成下面的问题。

(学生观察米尺)问题: 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呢?2.50元和2.5元,8.00元和8元有什么关系呢?2.50元就表示2元5角0分,2.5元就表示2元5角, 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2、比较0.1m 、0.10m 和0.100m 的大小问题:通过观察,你发现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因为1dm=10cm=100mm,所以0.1m=0.10m=0.100m 。

3、比较0.3和0.30的大小0.3是3个;0.30是30个,也就是3个。

所以0.3=0.30。

因为 1分米= ()厘米=()毫米所以 0.l米= ()米= ()米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提问三个小数0.1、0.10、0.100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规律: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三、【自主探究】1. 把0.70和1050.900化简(1)0.70应怎么化简?依据是什么?(2)1050.900应怎么化简?依据是什么?说出你得到了什么结论?0.70是70个(),0.7是7个(),因为70个1/100是7个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强调:今后在一般计算时,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都要化简。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导学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导学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导学案设计课题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根据建构主义观点,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体现以下两点:1.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要将《数学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自觉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使学生投入到现实的、充满探究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

在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并产生一种乐学、主动参与探究、渴求获取解决问题方法的心理倾向,从而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为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主动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巧用迁移,掌握方法。

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遇到较大的数时,为了读写方便,我们常常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把它们表示出来。

学生通过自主讨论、相互交流、自主运用的过程把已有知识经验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从而掌握改写的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较大的数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3分钟)1.组织学生观察每组中的数据,并说一说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课件出示)(1)2021年,上海世博会参观者突破10000000人次。

2021年,上海世博会参观者突破1000万人次。

(2)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总人口大约为9202100000人。

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总人口大约为92亿人。

2.设疑引入。

(板书课题)1.通过观察对比,汇报自己喜欢的数据并加以说明。

2.学生认真倾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 8.1平均数 导学案

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 8.1平均数 导学案

8.1平均数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3、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预习要点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1)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比较结果时有失公平,可以用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来比较。

(2)平均数能较好的反应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3)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2、怎样计算平均数?(1)移多补少。

(2)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平均数能较好的反应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预习检测:1.记录本地一周的气温,再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探究案一、合作探究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预设:(1)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2)小明再给小亮几瓶,他俩的瓶子就一样多?(3)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小结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14+12+11+15)÷4=13(个)。

课件出示:照片和91页例2情景图------踢毽比赛对于比赛,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哪个队赢)那就是想知道哪个队的成绩好?现在老师让你们当裁判,一定要公平公正地裁决。

预设:怎样评比公正呢?(1)算出哪个队踢毽的个数多哪个队就赢。

(2)用每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可以吗?二、随堂检测:1.(1)把18枝花平均插到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2)下面3个花瓶各插几枝花?平均每个花瓶插几枝?参考答案预习检测:随堂检测:(1)把18枝花平均插到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18÷3=6(枝)答:每个花瓶里平均插3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教学设计教案新课堂导学案电子备课表格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教学设计教案新课堂导学案电子备课表格版
课题
除法的简便运算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结合具体情境的学习,使学生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
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教学难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电化手段
导学过程
教师个性化意见
1、温故互查:
1、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并说一说每道题运用了什么简便方法。 463-175-125 362-(150+162)
学生独立计算后,让学生说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运用了什么简便方法。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的有关知识,今天上课之前想在咱班来一次计算的竞赛,想参加吗?这样,我们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先派一名代表到前面进行比赛。
怎样列式?
方法一:330÷5÷2 方法二:330÷(5×2)
=66÷2 =330÷10
=33(元) =33(元)
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330÷5÷2=330÷(5×2)
像这样两个算式相等的例子你还能举出来吗?能举完吗?
猜想一下,像这样的算式可能存在着什么规律吗?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就等于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6、这条规律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280÷(7×5) 7200÷25÷4
应用规律你有什么感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一、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包括数的加减法、成果比一比、成量比一比、加法、减法的组合练习、进退位加减法、乘法口诀、普通整除法等。

二、知识点分析1.数的加减法:通过小学的初步数学知识,进行数的加减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技巧。

2.比一比:通过对比两个数字的大小,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数字的大小关系,从而加深对数的概念的认识。

3.加法、减法的组合练习:通过加减法的组合训练,让学生加强数学技能的掌握能力,从而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

4.进退位加减法:学生通过进位和退位的加减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加减法的本质含义。

5.乘法口诀: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表,加强算术能力。

6.普通整除法:通过对整除的理解实践,让学生掌握整数概念,提高数学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1.学习数的加减法,能够简单的进行加减法的操作,掌握数学基础技能。

2.了解数的大小关系,学习比一比,掌握不同数字的大小关系。

3.通过加减法的组合练习,加深对数学技能的掌握能力,从而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

4.通过进入和退位的加减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加减法的本质含义。

5.掌握乘法口诀表,加强算术能力。

6.通过对整除的理解和实践,让学生掌握整数概念,提高数学操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1.数的加减法,通过小学的初步数学知识,进行数的加减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技巧。

2.进退位,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加减法的本质含义。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笃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规律。

2.互动问答法: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加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3.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数学技能,加强数学实践操作能力。

4.图表分析法:通过图表的分析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规律和概念,方便学生进行数学运算与分析。

六、教学步骤1.数的加减法(1)通过简单的例子,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数的加减法基本动作。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6课小数的性质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复习引入1、准备题(1)1元 =()角=()分(2)在下面()里填适当的小数。

3角 =()元30分=()元100毫米=()米(3)0.4里面有()个0.10.40里面有()个0.012、引入:今天继续研究小数。

体验发现1、课件出示例4:(1)读题(2)分组准备,讨论。

(3)说出结果。

0.3元=0.30元(4)为什么?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画图理解。

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

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

(5)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

2、课本试一试: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1)学生自主填空。

(2)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

(3)汇报自己的结果。

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

(4)观察板书: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是小数的性质。

理解内涵1、课件出示例5:学生自主填空。

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

(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

)结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试一试。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 3.16=() 10=()学生自主改写。

交流:(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进一步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导学案

第2课时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五、教板书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并通过合作交流,总结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这样不仅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归纳能力,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会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重点教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让生理解小数的各数位上的数代表的意义。

教师点评和总结:
【素材积累】
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大部分人往往对已经失去的机遇捶胸顿足,却对眼前的机遇熟视无睹。

这个世界不符合所有人的梦想、只是有人学会遗忘,有人却一直坚持。

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须先脚踏现实;如果你希望辉煌,那么你须脚不停步。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
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
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
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年级下册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说明: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教学建议:本单元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建议:1、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

视学生情况,各有侧重。

2、加强基础运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

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

章节名称四则运算课时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对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3、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内容分析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导学案(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导学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导学案第【1】篇〗设计意图:幼儿在区角中、科学活动中,常出现将物品进行分类后,数了数量,比较了多少。

由于没有记录,所以数了也会忘记。

条形统计图浅显易懂,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通过不断点数记录,在形成完整的统计后可以清晰的看出数量、比较多少,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帮助其形成较为规范的统计概念及方法,对其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价值所在。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习分类与统计,并通过看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敢于尝试和探索,愿与同伴合作。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1、 4个小货架、7个购物篮、条形统计图范例3张、投影仪。

2、幼儿人手一份:水彩笔、白纸、条形统计图。

3、小组操作材料:餐具、食品、服饰及其他类(钟、表、书、花)等实物。

浆糊、字卡、条形统计图活动过程:㈠、以开“小朋友超市”引题,激发幼儿兴趣。

㈡、学做条形统计图。

1、尝试⑴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统计超市中货架与购物篮的数量。

⑵、交流与讨论: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录下货架和购物篮的数量?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幼儿的记录方法。

2、观察条形统计图⑴、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图上内容所表示的意义。

⑵、教师小结。

3、探索、尝试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

⑴、提出要求:先画好标记再数数货架购物篮的数量,最后再用直条表示数量。

⑵、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⑶、引导幼儿在屏幕上分别对照分类的标记、数量、表示数量的直条进行评价。

㈢、幼儿将所学的数量统计法,对货品进行分类与统计。

1、交代制作要求。

2、幼儿分小组合作、制作统计图,并将货品陈列到货架上。

3、汇报交流统计结果。

活动反思: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备课
一、指导思想:
课标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

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
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
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
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
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习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立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
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

3、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4、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5、利用各种形式帮助中下生赶队,狠抓双基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6、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

四、课时安排(教学进度安排表):
注明:表格里的时间仅作参考,请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修改。

导学案
导学案
导学案
导学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