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旌:用羽毛装饰的旗子
矢:箭
总: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
(3)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凌:侵犯。
躐(liè):践踏。行:行列
骖:车驾外侧的马
殪:死
总: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
(4)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霾:通“埋”
枹:鼓槌。鸣鼓:很响亮的鼓
总: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
(5)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天时:上天际会,这里指上天 怼:恨。威灵:威严的神灵
严杀:严酷的厮杀
尽:皆,全都
总: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
小结
第一部分内容概述:共十句主要叙述了激战的过 程,尽管敌众我寡,我军伤亡惨重,但我军将 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直至全部牺牲。采用了 夸张、比喻、渲染烘托的手法。(叙)
场面描写很有特色: 1、概括叙述与具体描写相结合;
2、动态描写与静态画面相结合;
3、叙、议(赞)相结合;
七、全诗结构
披挂出发

敌我遭遇
奋力死战
兵败身死
视死如归
赞 至死不屈
浩气长存
试着用一句话开概括《国殇》所赞颂的精神。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神!
八、课后作业:
课后了解屈原的其他作品并背诵全诗。
诚:诚然,确实
以:且,连词
武:威武。
终:始终。
凌:侵犯
总: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9)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神:指精神
鬼雄:鬼中的豪杰
总: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小结
第二部分:主要赞颂了楚 军将士生前勇武刚强、凛 不可犯、视死如归,死后 威灵显赫、永为鬼雄的爱 国主义精神。
五、合作探究
1、描写楚国将士雄姿的句子。 2、描写楚国将士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的句子。 3、描写悲壮浓烈的战场气氛的句子。 4、表达作者悼念和崇敬之情的句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本诗共描写了几个场面?
1、2句:披甲执戈、短兵相接的场面 3、4句:敌强我弱、将士奋勇杀敌的场面 5—8句:阵地被侵占、统帅仍击鼓反攻的场面 9—10句:全军覆没、横尸荒野,仍手握武器的场面
6、概括本诗的主旨
全诗通过对激烈悲壮的战斗场面的描 述,歌颂了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概 和英勇献身精神,表达了楚国人民对烈士 的崇高敬意,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 国主义精神。
7、《九歌》所祭的都是自然神灵,为什么最 后要祭“人鬼”?
因楚怀王后期开始,就曾和秦国交战,大都 是秦胜楚败。后当楚怀王入关不返,死在秦国后, 民间产生强烈复仇情绪,故而在祭神时不但最后 列入阵亡将士,而且用极其沉痛的心情历史地描 绘战争实况以示不忘激发斗志。
8、为什么诗歌描写战争场面要从敌胜我败着 笔呢?
楚国灭亡后,楚地流传过这样一句 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屈原此作在颂 悼阵亡将士的同时,也隐隐表达了对洗雪国 耻的渴望,从此意义上说,他的思想是与楚 国广大人民息息相通的。他所写的《国殇》, 包括其他一系列作品,道出了楚国人民热爱 家国的心声。
六、概括本诗的写作特点
猜猜他是谁?
1.出生于楚国贵族,于楚王一样,芈姓。 2.闻一多:“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 人的人。” 3.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屈原
国屈 殇原
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国殇
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被(pī) 毂(ɡǔ) 旌(jīnɡ) 矢(shǐ) 躐(liè) 骖(cān) 殪(yì) 霾(mái) 絷(zhì) 枹(fú) 挟(xié)
二、题解
殇:(1)未成年而死者; (2)为国家牺牲的将士;
国殇:指死于国事,这是追悼阵亡将 士的祭歌。 《国殇》是悼念阵亡的祭歌是《九歌》 中颇为特殊的一篇。
(6)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反:通“返”
忽:渺茫,不分明
超远:遥远无尽头
总: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
(7)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秦弓:指良弓
离:身首异处
心不惩:壮心不改,勇气不减
惩:悔恨
总: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
(8)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三、作家作品
1、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 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 国诗人、政治家,“楚辞体”创始人。屈原曾任楚国左徒、三阊(lǔ)大 夫等职,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改良内政,联齐抗秦。起初他颇受 楚怀王信任,但怀王听信谗言,怒疏屈原,流放汉北。顷襄王即位后, 屈原继续受到迫害,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灭楚,屈原虽有 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于同年五月五日投泊(mì)罗江自 杀。 2、屈原的作品有《高骚》、《天问》、《九歌》(11篇)、《 九章》 (9篇)、《招魂》。 3、《楚辞》的《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 十一篇。 4、《楚辞》的特点: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
四、内容解读
(一)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操:拿着。
吴戈:战国吴地所制的戈,取其锋利之意。
被:通“披”。
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
毂:(gǔ):车的轮轴。
错毂:轮轴,指两国双方激烈交战,兵士来往交错。
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总: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
(二)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