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原理
兽医临床诊断技术—体温、脉搏及呼吸数的测定

12
一般检查
技能三 呼吸数测定
测定方法(assay method):动物胸腹部的起伏动作;鼻翼 的开张动作;在寒冷季节也可观察呼出气流;听诊肺泡呼 吸音;鸡可观察肛门下部的羽毛起伏动作。
正常状态(normal condition):(见下页)。
病理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呼吸数增多;呼吸次数 减少。
哪些?
15
3
一般检查
体温测定
4
一般检查
5
一般检查
n 病理变化 n 体温升高(fervescence):升高程度( (微热、中热、高热、极高热);热型(fever type) 变化(稽留热、弛张热、间隙热、不定型热、回归 热);病程(course of disease)(急性、慢性)。 n 体温降低(hypothermy):
一般检查
知识五 体温、脉搏和呼吸数测定
➢体温测定 ➢脉搏测定 ➢呼吸测定
1
一般检查
技能一 体温测定
测定方法:动物保定,体温计的准备,缓慢将体 温计通过肛门插入直肠, 将尾毛夹夹于动物的尾 毛, 经3~5min后 取出读数。(录相)
健康动物正常体温范围:(见下页)。
注意事项:生理性体温变动;体温计使用;读数 校正。
6
一般检查
技能二 脉搏检查
测定方法:测定每一分钟脉搏的次数,以次/分表 示。牛通常检查尾动脉;猪和羊可在后肢股内侧的 股动脉处检查。 正常脉搏数:见下页。 注意事项:安静;一分钟;心跳。
7
一般检查
动物种类 脉搏数(次/分) 动物种类 脉搏数(次/分)
牛
40-80
猫
110-130
水牛
40-60
犬
动物疫病控制—实验室检测

项目五:动物疫病控制
如何进行寄生虫学检测?
2.虫体检查--2:
• 蛛形纲虫虫体检查法:通常采用煤油浸泡法,将病料置于载 玻片上,滴加数滴煤油,上覆另一载玻片,用手搓动两玻片使 皮屑粉碎,镜检。对蜱等其他蛛形纲虫,常采用肉眼检查法。
动物防疫技术
项目五:动物疫病控制
如何进行寄生虫学检测?
定、酶免疫技术等,如猪瘟荧光抗体染色法检测猪瘟病毒。 • 检测病毒核酸:主要针对不同病原微生物具有特异性核酸序
列和结构进行检测。如核酸杂交技术、核酸扩增技术和基因 芯片技术等已研制出多种商品化试剂盒,
动物防疫技术
项目五:动物疫病控制
如何进行病毒学检测?
2.病毒的分离培养:
• 病料处理:主要作除菌处理,方法有滤器除菌、高速离心除 菌和利用抗生素处理3种。
猪 瘟 NY/SY 156-2000
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
动物防疫技术
项目五:动物疫病控制
什么是动物疫病分子生物学监测?
分子生物学监测又称基因监测。主要是针对不同病原 微生物所具有的特异性核酸序列和结构进行测定。如PCR 技术、核酸探针技术、DNA芯片技术等。
动物防疫技术
一次性静脉 采血管
猪前腔静脉采血
动物防疫技术
项目五:动物疫病控制
免疫抗体监测的程序是什么?
鸡翅静脉采血
猪耳静脉采血
猪前腔静脉采血
牛颈静脉采血
动物防疫技术
项目五:动物疫病控制
免疫抗体监测的程序是什么?
3.抗体检测方法 :常见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检测标准及方法, 如下表:
分类
国家 强制 免疫 的重 大动 物疫
• 显微镜检查:制片干澡后,滴加香柏油,用油浸镜观察细菌 的形态结构和染色特性。
动物检疫检验员初级理论知识与技能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判断正确的请在题前括号内打“J”,错的打“X”(每题1分,共20分) 1.()拒不接受培训或考试不合格的动物检疫员应予以免职。
2.()慢性淋巴结炎往往质地柔软、切面多汁。
3.()动物传染病的临床诊断就是利用人的感官或借助于一些简单的器械如体温表、听 诊器等直接对动物进行检查。
4.()免疫学诊断只是传染病诊断的一种辅助方法,一般不能据此做出结论。
5.()禽流感的所有类型都属于一类疫病。
6.()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将细菌分为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7.()培养基就是将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任意搭配制成的营养基质。
8.()根据基本形态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9.()菌落对于细菌鉴定而言没有意义。
10.()硫化氢试验的阳性结果是培养基出现黑色反应。
11.()免疫电泳技术不属于沉淀试验范畴。
12.()用试管凝集试验对牛的布氏杆菌病进行检疫时,只要出现凝集现象即判为布病阳 性牛。
13.()环状沉淀试验就是在琼脂扩散试验中出现白色沉淀环的一种类型。
14.()巴氏杆菌病是以少数病例有发热症状的共患疫病。
15.()宰前检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病猪和可疑病猪应扑杀销毁。
16.()猪口、蹄有水疱的疫病主要有猪水疱性口炎、猪水疱性疹、猪水疱病、猪口蹄疫、 猪水肿病等。
17.()宰前检出禽霍乱病禽时,对病禽扑杀销毁。
18.()鹅急性死亡的疫病主要有鹅流行性感冒、鹅巴氏杆菌病、小鹅瘟、雏鹅副伤寒。
19.()凡具有病理变化的脾脏,一律化制或销毁。
20.()1%氢氧化钠水溶液常用于炭疽的消毒。
二、选择题下列每题中的四个选择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号填入括号中(每题1分,共80分)1.()作为职业道德准则,是职业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A 、诚实守信B 、钻研业务C 、办事公道D 、奉献社会2.()就要求任何职业都必须极力设法满足它的职业对象的要求。
猪场疫病监测技术阅读记录

《猪场疫病监测技术》阅读记录1. 疫病监测技术概述猪场疫病监测技术是指通过对猪场环境、猪群健康状况、疫病发生和传播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预防疫情,保障猪群健康和生产效益的技术。
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发展,疫病监测技术在猪场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猪场疫病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为猪场管理者提供科学、有效的疫病监测手段,降低疫病对猪场生产的影响。
1.1 猪场疫病监测的重要性猪场疫病监测技术的核心目标是及时发现和控制疫病的传播,通过对猪群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能够及时发现疫病的早期迹象,防止疫病的扩散和流行,从而保障生猪的健康。
这对于维护猪群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疫病在猪场的传播会对猪群的生产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如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繁殖能力和饲料转化率等。
通过实施有效的疫病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并控制疫病,从而避免这些不良影响,提高猪群的生产效率。
这对于猪场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猪场疫病监测结果可以为防疫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疫病的流行趋势和特征,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防疫措施。
这不仅可以提高防疫措施的有效性,还可以降低防疫成本,提高防疫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猪场疫病监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促进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降低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能够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还可以促进畜牧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这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农民的收入都具有重要意义。
猪场疫病监测技术在保障生猪健康、提高生产效率、指导防疫措施制定以及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猪场疫病监测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至关重要。
1.2 猪场疫病监测的目标和任务及时发现并识别疫病:通过对猪群的健康状况、临床症状、死亡情况等进行密切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判断是否为疫病发生,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评估疫情严重程度:对疫病的传播速度、感染范围、死亡率等进行量化评估,为猪场的疫情控制和扑灭提供科学依据。
《兽医基础理论知识》课件

03
兽医基础实践应用
动物疾病诊断
临床诊断
通过观察动物的症状、体 征和病史,初步判断疾病 类型和病因。
实验室诊断
利用实验室检测技术,如 血液检查、微生物培养、 病理组织学检查等,进一 步确诊疾病。
影像诊断
借助X光、超声波、核磁共 振等技术,观察动物内部 器官结构和病变情况。
动物疾病预防
疫苗接种
根据动物疾病流行情况和免疫程 序,定期为动物接种疫苗,提高
动物生理学
总结词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详细描述
动物生理学是兽医专业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它涉及到动物体内各个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调节机制 和相互关系。通过学习动物生理学,兽医专业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动物的生理特点和疾病发生机制, 为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提供理论支持。
动物病理学
总结词
免疫力。
饲养管理
保持动物良好的生活环境和饲养条 件,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和水源, 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生物安全施
采取隔离、消毒、灭鼠、灭蝇等措 施,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动物疾病治疗
对症治疗
康复护理
针对动物的具体症状和病情,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输液、 手术治疗等。
在治疗后,对动物进行康复护理和观 察,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
机遇
在应对动物疫病、保障食品安全、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等方 面,兽医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兽医职业发展规划与建议
规划
兽医应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不断提升 自身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以适应职 业发展的需求。
建议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兽医职业的投入 和支持,提高兽医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兽医事业 。
动物疫病监测制度

动物疫病监测制度引言动物疫病对农业生产和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建立完善的动物疫病监测制度非常重要。
动物疫病监测制度是指在动物群体中及时监测、控制并消除疫病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
本文将探讨动物疫病监测制度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动物疫病监测制度的重要性动物疫病监测制度的建立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安全、防控动物疫病的传播和保障公共卫生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动物疫病监测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通过实施监测制度,能够在动物群体中及时发现潜在的疫情,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和治疗,从而避免疫病的扩散和传播。
其次,动物疫病监测制度有助于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和安全。
动物群体中的疫病如果未能及时控制和消除,很可能会传染到人类。
因此,通过监测制度可以及时发现病害,保障动物产品的质量和人民健康。
最后,动物疫病监测制度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疫病的爆发将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
通过建立监测制度,能够预测和防范疫病的爆发,减少经济损失并维护农业稳定发展。
二、动物疫病监测制度的主要内容动物疫病监测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确定监测目标。
根据不同地区的动物疫病特点和流行情况,制定明确的监测目标和指标,包括监测的动物种类、疫病类型、监测时段等。
2. 建立监测网络。
建立完善的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包括国家级、地区级和基层监测站点。
监测网络框架应覆盖全国各地区,确保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设计监测方案。
制定具体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的方法、频率、样本收集等。
根据不同的疫病类型和传播方式,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如实验室检测、传染病报告和免疫学调查等。
4. 建立信息管理平台。
建立动物疫病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息收集、储存、分析和共享。
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实时掌握动物疫病的监测情况,提供科学依据为决策提供支持。
5.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制定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包括疫情报告、隔离措施、治疗措施等。
2023年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员”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2023年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员”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一、单选题1.母猪群,高热稽留,腹泻,呼吸困难,耳部及腹下皮肤有较大面积发绀,部分孕猪发生流产、死胎,取淋巴结染色镜检,发现香蕉形虫体。
该疾病可能是()A: 弓形虫病B: 球虫病C: 旋毛虫病D: 棘头虫病正确答案:A2.鸡慢性呼吸道病血清学诊断最常用的试验是A: 全血平板凝集反应B: 血清平板凝集反应C: 全血琼脂扩散反应D: 血清琼脂扩散反应E: 试管凝集反应正确答案:A3.某猪场,部分4月龄育肥猪突然发病,呼吸急迫,体温41℃:腹下及四肢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
濒死前口鼻中流出暗红色血液。
血液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菌。
可初步判断为()A: 猪链球菌病B: 猪巴氏杆菌病C: 猪支原体肺炎D: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正确答案:A4.从粪便中检出含六钩蚴的虫卵,该动物感染的寄生虫是 ( )A: 吸虫B: 线虫C: 绦虫D: 球虫正确答案:C5.妊娠母猪,3 岁,发热、精神不振、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其中死胎为主。
该病最可能是A: 猪大肠杆菌病B: 猪沙门氏菌病C: 猪伪狂犬病D: 猪流行性腹泻E: 猪传染性胃肠炎正确答案: C6.高致病性禽流感是A: 一类疫病B: 二类疫病C: 三类疫病D: 四类疫病E: 五类疫病正确答案: A7.人工被动免疫具有以下哪些优点A: 无诱导期B: 快速出现免疫力C: 维持时间短D: 以上都是E: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D8.具有明显季节性和周期性流行特点的牛的传染病是A: 牛出血性败血病B: 牛流行热C: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D: 结核病E: 布鲁氏菌病正确答案: B9.鸡群沙门氏菌病的检测方法常用A: 全血平板凝集反应B: 血清平板凝集反应C: 全血琼脂扩散反应D: 血清琼脂扩散反应E: 试管凝集反应正确答案:A10.农户饲养18月龄以下犊牛26 头,冬季发病,体温40-42℃,持续4-7天,4头死亡,主要表现厌食,流鼻涕;鼻镜、口腔黏膜糜烂,舌面坏死,流涎;病初水样腹泻,后带黏液和血液。
动物疫病基本常识

动物疫病基本常识1.传染病的有关概念传染:传染是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动物机体与侵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相互斗争所表现的不同程度的感受过程。
病原微生物在动物机体内一定部位定居、繁殖,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
呈现出一定的临床症状的传染称为显性传染。
反之,如果动物不显临床症状,称为隐性传染。
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败血症:病原体在机体的局部感染后,不断繁殖并进人血液,在血液中继续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各实质器官的严重病变与全身反应的综合征。
变态反应:被抗原致敏的动物机体,当第二次接触同一个抗原时,发生强烈的生理功能紊乱和严重的组织损伤,这种病理的异常免疫反应称为变态反应。
按其临床症状出现的快慢,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
按其发病机理不同,可分为Ⅰ、Ⅱ、Ⅲ、Ⅳ四型。
疫苗: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致病微生物杀死或致弱而制成的一种无致病性、有免疫原性的制剂,或者是直接提取致病微生物的免疫原性蛋白或编码免疫蛋白的基因,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制成的具有免疫原性而无致病性的制剂。
目前的疫苗有病毒(细菌)死苗、病毒(细菌)活苗、亚单位苗、基因工程苗等。
血清型:是指微生物学中种以下的一种分型。
因为微生物在种内有不同的抗原性,因此可分不同的抗原型或血清型。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①传染源。
即传染来源,就是被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畜禽和带菌(毒)动物,如潜伏期带菌(毒)、病愈后带菌(毒)及健康动物带菌(毒)等。
②传播方式和途径。
有直接接触传播及间接接触传播。
③易感动物。
就是对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有易感性的动物。
2.动物疫病的分类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疫病分为三类:①一类疫病:指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性的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动物疫病。
②二类疫病: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的动物疫病。
2024年动物检疫站(高级动物防疫检疫)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2024年动物检疫站(高级动物防疫检疫)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1.在进行动物疫病防控时,关于“疫苗冷链管理”的重要性,理解不正确的是:A、确保疫苗在运愉和储存过程中保持有效性B、疫苗冷链管理可有可无,不会影响疫苗效果C、防止疫苗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失效D、是保障动物防疫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标准答案:B2.检疫发现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时,O。
A.病猪扑杀销毁,可疑猪隔离治疗8.病猪隔离治疗,可疑猪急宰C病猪、可疑猪急宰,头、肺高温处理D.全部扑杀销毁标准答案:C9.下列哪种动物疾病是由真菌引起的?A、猪链球菌病B、禽流感C、牛皮肤真菌病D、猪瘟标准答案:C10()、微生物及肉品检验知识等是专业知识指导的内容。
Λ.动物饲养11疫病诊断C.肉品加工D.食品保藏标准答案:B5.在进行动物疫情应急处置时,关于“封锁令”的发布,理解正确的是:A、封馈令可以随意发布,无需经过严格审批B、封锁令应由当地政府或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发布C、封馈令只需在疫区内发布D、封锁令发布后无需进行后续管理和评估标准答案:B6.关于以消化道为其侵入门户的病原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
Λ,通常不能单独侵入,需伴随水和食物等媒介物侵入B.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有相当部分直接的或间接的存在于水中C.也常见有病原体排在土壤表层,其后随雨水流入水中0.以上都正确标准答案:D7.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动物疫病防控中的“紧急免疫接种”策略?A、在疫情发生初期,对疫区及周边地区的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B、在疫情结束后,对所有动物进行全面免疫接种C、根据疫情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紧急免疫接种的范围和对象D、在紧急免疫接种过程中,加强疫苗冷链管理和接种质量监控标准答案:B8.发生非洲猪瘟后处理正确的是0。
A.隔离病猪,但不需要上报8.生猪及其产品可以进入,但不能运出C.疫区实行紧急预防接种D.采取扑杀销毁措施标准答案:D9.在进行动物防疫工作时,关于“消毒池”的设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消毒池应设置在养殖场入口处B、消毒池内应定期更换消毒液C、消毒池的大小应根据进出养殖场的车辆大小确定D、消毒池可以随意设置,无需考虑位置和大小标准答案:D10.下列哪种措施是动物防疫中的“风险评估”内容之-9A、定期发布天气预报B、对动物养殖环境进行卫生评估C、提供动物饲料销售信息D、组织动物产品促俏活动标准答案:B11.应用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筛选的自然减弱的天然弱毒株或丧失毒力的无毒株所制成的疫苗是OoA.灭活疫苗B.活疫苗C.亚单位疫苗D.分子生物技术疫苗标准答案:B12.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感染途径是()°A.呼吸道B.消化道C.昆虫媒介D.皮肤伤口标准答案:A13.免疫接种后如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应根据不同的反应及时进行急救,可以采用的急救措施有()等。
猪的健康监测与疾病诊断

猪的健康监测与疾病诊断猪的健康监测与疾病诊断在畜牧养殖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养殖业技术的发展和改进,如何保障猪群的健康成为了养殖者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针对猪的健康监测与疾病诊断进行全面讨论和说明。
一、健康监测猪的健康监测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旨在及时发现猪群中的健康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
常用的健康监测手段包括以下几种:1. 体温监测猪体温是反映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使用温度计测量体温可以发现猪是否患有发热性疾病,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 血液化验血液化验可以提供猪体内生化指标的信息,如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变化可能预示着猪体内存在疾病问题。
3. 粪便检测通过分析猪的粪便可以判断猪是否患有消化道疾病和寄生虫感染。
粪便检测可以帮助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
二、疾病诊断疾病诊断是在猪群出现健康问题时进行的重要步骤。
准确的疾病诊断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控制措施。
常用的疾病诊断手段如下:1. 临床症状观察猪的疾病通常会伴随着特定的临床症状,如食欲不振、发热、咳嗽等。
通过观察猪的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类型,并进一步进行诊断。
2. 实验室检测在疾病诊断中,实验室检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病原学检测、血液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鉴定病原体、检测血液指标、评估猪的免疫状况,从而确诊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 病原学分离与鉴定病原学分离与鉴定是确定疾病病原体的重要手段。
通过分离和培养病原体,再通过病原体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可以确保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总结:猪的健康监测与疾病诊断是养殖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保障猪群的健康需要养殖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监测手段。
通过健康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猪群中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而准确的疾病诊断则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控制措施,确保猪群的生长和发展。
动物疫病检测、预报与_PPT课件

(二)、作用与意义 1、是控制动物疫病、保障养殖业经济效益的有 效手段(动物疫病发生受各种病原体,环境、 营养、应激与管理等因素影响,生物安全技术 体系可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 2、是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有效途径。 3、是生产安全无公害畜禽产品、提高畜产品卫 生质量市场竞争力及国际贸易的技术保障。 4、是实现畜禽养殖标准化、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的具体体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兽医生物安全
㈠.概念:是指采取各种手段,切断病原体的传染途 径,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致病因子对动物群造成危害的一种动物生产体系。 属兽医保健的范畴,是目前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普
遍采用的最经济、最有效的传染病控制方法,该体
系由隔离、传播控制和卫生条件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其特点是:多项技术组装配套,综合应用的一项系
2.监测系统
根据监测方法不同,分为: ① 以动物群为基础的现场监测系统(流行病学 调查) ② 以实验室为基础的检验监测系统 ③ 以动物屠宰检疫检验为基础的屠宰监测系统 ④ 以兽医临床为基础的诊疗监测系统 ⑤ 以时间、空间和动物群之间的地理信息系统 (GIS)
根据监测范围不同,分为:
① 全球性疫病监测系统,如国际兽医局或世 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世界口蹄疫参考实验室 (WRL-FMO) 等国际机构,其作用是为了促进动物和动物产 品国际贸易,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从一个国家 传到另一个国家,促进各国间协调合作来共同 控制和监测动物的疫病,不断地从各成员国收 集疫情资料,经过综合整理后定期发布公报, 向各成员国发出疫病流行和蔓延的警报。
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原理

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原理动物疫病监测诊断是指通过对动物疫病的监测和诊断工作,及时发现病原体的存在和疫情的发展情况,以及对动物疫病的病因、发生机制、传播途径等进行研究和分析,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下面将介绍动物疫病监测诊断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原理。
1.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食物和饮水传播、媒介传播等。
通过研究和分析传播途径,可以针对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例如,对于直接接触传播,可采取隔离患病动物、加强消毒等措施;对于空气传播,可采取通风、消毒等措施。
2.动物疫病的病原学和免疫学研究动物疫病的病原体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了解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等对于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至关重要。
同时,免疫学研究可探究动物对抗病原体的免疫反应和抗体产生机制,为疫苗研发和免疫程序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3.动物疫病的诊断方法动物疫病的诊断方法可分为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两种。
临床诊断主要通过动物的临床症状、病史和实验室检查来判断动物是否患病。
实验室诊断则是通过检测动物体内的生物学样本,如血液、组织、分泌物等,来检测和鉴定病原体的存在和数量。
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病原体分离与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聚合酶链反应(PCR)等。
4.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了解疫情发展状况、发生规律和风险因素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疫情的调查和统计分析,可以确定病原体的感染源和传播途径,预测疫情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5.动物疫病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动物疫病的监测是指对动物疫情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观察和调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监测主要通过建立动物疫病报告系统和监测网络,收集和整理动物疫情信息,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和组织,以便采取及时的防控措施。
综上所述,动物疫病监测诊断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原理主要包括了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病原学和免疫学研究、诊断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监测和报告机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动物园兽医的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控

动物园兽医的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控动物园作为一个集中养殖和展示各类动物的场所,必须加强动物疫病的监测与防控工作。
兽医是负责处理动物健康问题的专业人员,在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动物园兽医在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控方面的工作内容及重要性。
一、疫病监测动物园兽医必须定期对饲养的动物进行疫病监测,以确保动物群体的健康状况。
疫病监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体温检测:动物体温异常是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兽医需要通过测量动物的体温来判断其是否患病。
2.观察行为变化:疾病常常导致动物行为异常,兽医需要仔细观察动物的行为变化,以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疾病。
3.粪便检查:通过检查动物的粪便样本,兽医可以判断动物是否感染寄生虫或者其他病原体。
4.采集血液样本:通过采集动物的血液样本,兽医可以进行常规的血液检查,以发现动物体内的异常情况。
二、疫病防控动物园兽医的另一个重要职责是实施疫病防控措施,以阻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疫病防控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隔离措施:对疑似或确诊患病的动物必须进行隔离,以防止病原体传播给其他动物。
2.消毒措施:动物园必须定期对动物栖息地、饲养设施和员工工作区域进行彻底消毒,以降低病原体的传播风险。
3.疫苗接种:对一些常见的动物疫病,动物园兽医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疫苗接种,以提高动物的抵抗力。
4.饮食调节:合理饮食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兽医可以通过调整动物的饮食来帮助预防疾病。
5.卫生管理:动物园兽医需严格管理动物的卫生状况,包括清洁饲养场地、及时处理动物的排泄物等。
三、兽医的重要性兽医在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的工作可帮助确保动物园动物的身体状况良好,提供一个健康和安全的环境。
以下是兽医的一些重要角色:1.疾病预防:兽医通过监测和防控工作,可以提前发现和预防疫病的爆发,保护动物的健康。
2.病理诊断:兽医可以通过对患病动物的症状、体征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诊断,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治疗方案。
动物疫病检测技术PPT精品文档55页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 是指酶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 织化学的成色反应,对相应的抗原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测定的 一项技术。它把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组织化学的可见性巧妙的结 合起来,借助显微镜(包括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的显像 和放大作用,在细胞、亚细胞水平检测各种抗原物质(如蛋白质、 多肽、酶、激素、病原体以及受体等),并可在原位显示相应的 基因和基因表达产物。
ABS-ELISA技术(Avidin Biotin system-ELISA)
亲和素是一种分子量是60,000的碱性蛋白,由四 个相同亚基组成,每个亚基有一个生物素分子结 合点。两者均可与抗体等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相 偶联,又可被酶类等多种材料所标记,成为一种 生物反应放大系统。生物素化抗体可捕获多个亲 和素,后者再与酶结合,加入底物后,产生颜色 反应。这一系统可以大大提高ELISA的灵敏度。
分子诊断学
• 20世纪 50年代 Watson和 Crick提出了 DNA双螺旋结构 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70 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最具活力的 学科前沿。由于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不断地被应 用于临床 ,在疾病的预防、预测、诊断、疗效的评价等 诸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分析技术
Western Blot
• 原理:抗原抗体反应
• 步骤:SDS-PAGE电泳 转膜(PVDF或硝酸
纤维素膜)封闭 一抗 洗涤 酶标二 抗反应 洗涤 显色或化学发光显影
• 免疫印迹主要是在实验室诊断中用于区分 或辨别感染性的微生物 ,而且是以抗原特异 性或用已知的抗原来检测特异性抗体。在
• 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日臻成熟 ,其涉及领域 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特别是 80年代中期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的问世以及 90年代初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 动 ,进一步推动了基因诊断技术的发展。
常见动物疫病的诊断

常见动物疫病的诊断山羊胸膜肺炎:采集病死羊的肺组织及胸腔渗出液,在血清琼脂平板上37℃培养3―5天后观察,结果可见形成菲薄透明的露滴样菌落。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可见菌落中央有乳头状突起,细菌为细小的多形性菌体。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诊断方法:实验室诊断,培养菌落。
适用范围:各种大小的羊。
所需器材及实验试剂:恒温培养箱,血清琼脂培养皿,显微镜。
成本预算:结合试剂、器材的损耗,约20元∕头份山羊钩端螺旋体病:实验室诊断采用血清学试验。
诊断方法:实验室诊断,检测血液中的钩端螺旋体细胞。
适用范围:各种大小的病羊。
直接镜检钩端螺旋体。
采血液、尿液、脑脊液、肝、肾、脾、脑等病料。
血液、尿、脊髓液以3000转/分钟离心30分钟,取沉淀物制成压滴标本,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检查;肝、肾、脾组织先制成1:5~10悬液,经1500转/分钟离心5~10分钟,其上清液再以3000转/分钟离心30分钟,沉淀物制片镜检。
也可将病料接种于柯索夫、希夫纳培养基或鸡胚培养(25~30℃),每隔5~7天取料暗视野检查。
见有钩端螺旋体,即可确诊。
所需器材及实验试剂:血清琼脂培养皿,显微镜。
成本预算:结合试剂、器材的损耗,约20元∕头份鸡曲霉菌病和球虫病:抹片镜捡:适用于。
诊断曲霉菌病时,取肺部或气囊上的结节病灶,置破片上,用另一玻片压碎、抹簿,必要时加一滴清水,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有无菌丝和袍子。
诊断球虫病时,在病变肠段刮取粘膜少许,或取内容物少许,置琐片上,抹薄,加一二滴清水,于低倍微镜下观察有无卵囊和裂殖体。
所需器材及实验试剂:玻片,无菌水,显微镜。
成本预算:结合试剂、器材的损耗,约5元∕只份禽霍乱等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断染色片镜检:适用于,分为制片、染色、镜检三个步骤。
第一制片:以无菌操作剪下一小块肝或脾,将切面在无菌玻片上轻压一下,留下压迹,晾干。
这样制作的标本称为触片。
如果检验血液或其它液态病料,则用无菌玻片的一端蘸取少许病料,在另一无菌破片上均匀推出一条薄的涂面,晾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当这种葡萄球菌与IgG抗体连接时,就成 为抗体致敏的颗粒载体;如与相应抗原接触, 即出现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适用于细菌和病毒等的直接检测。
病毒的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
基本原理:许多病毒表面具血凝素,具有凝 集某些动物或人红细胞的特性,称为血凝现 象,可用于鉴定病毒。血凝现象可以被特异 性抗体所抑制,称为血凝抑制现象,利用这 种特性可进行血清学试验,称为血凝抑制试 验。
的免疫,也称获得性/特异性免疫。 包括: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抗原
抗原(Antigen,Ag):是指进入动物机体后, 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或致敏淋巴 细胞,并能与其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也就 是说具有抗原性的物质称抗原。
抗原性包括两个方面: 1.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
补体结合反应
Ag
补体
Ab
红细胞
溶血素
溶血 (-)
Ag
补体
红细胞
不溶血 (+)
Ab
溶血素
标记免疫技术
一、按测定用途分类:
免疫组化技术:用于组织切片或其他标本中Ag或Ab的定位。 免疫测定技术:用于液体标本中Ag或Ab的测定。
二、按标记物分类: 免疫酶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 放射免疫测定 免疫胶体金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IgG1、IgG2和IgG3的CH2能通过经典途径激 活补体
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通过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FcR结合,发挥调
理作用;与K细胞结合,发挥ADCC作用;与 葡萄球菌A蛋白结合。 具有抗菌、抗毒和抗病毒作用 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
IgM
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 IgM激活补体能力比IgG强。 IgM是抗原刺激后出现最早的抗体,故检测
分泌型IgA的合成和主要作用部位在黏膜。
IgD
血清IgD含量极低。 膜性 IgD存在于成熟B细胞表面,因
此,它是成熟B细胞的主要标志。它 也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
IgE
血清中含量最低的抗体。 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
IgE-Fc受体结合,介导Ⅰ型超敏反 应。 与抗寄生虫感染有关。
免疫的基本特性
1 识别自身和非自身 这是免疫应答的基础
免疫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受体+外来抗原的表位 识别很精细,包括异种之间,同种不同个体之间
2 特异性
即免疫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 免疫记忆
对相同抗原物质的再次进入具有记忆,会产生更 快、更强的免疫应答。
免疫的基本功能
1.侵袭的能力。
①琼脂凝胶呈多孔结构,孔内充满水分,l%
琼脂凝胶的孔径约为85nm,因此可允许各 种抗原抗体在琼脂凝胶中自由扩散。
②Ag和Ab在琼脂凝胶中相遇,在最适比例处
结合成Ag-Ab复合物,此复合物因颗粒较大 而不能扩散,故形成沉淀带。
中和试验(病毒、毒素中和试验)
原理:病毒与抗血清中抗体特异结合后失去感染易感 动物、易感鸡胚或鸭胚、易感细胞的活性。 用途:
在采取临床标本及病人血清应注意病 程,必须采取患畜急性期血清与恢复 期血清 (双份血清) 进行血清学试验。 若第二次血清抗体滴度比第一次高出 4倍以上时,才有诊断意义。
免疫的定义
现代免疫的概念:是机体识别“自身”与 “非己”抗原,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 作用,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耐受的一种生 理功能。
人工制备抗体
单克隆抗体——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值的 子代细胞(浆细胞)产生的针对单一抗原 决定簇(表位)的抗体。
多克隆抗体——采用传统的免疫方法,将 抗原物质经过不同途径注入动物体内,经 数次免疫后采血所获得的抗血清即为多克 隆抗体。
免疫学试验技术
血清学试验的类型
血清学反应的特点
1. 特异性与交叉反应性 2. 可逆性:表面的结合,有可逆性 3. 适比性:比例合适,反应才可见 4. 阶段性:不可见 可见反应 5. 条件依赖性:pH,温度,电解质
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基础理 论知识和方法原理
细菌感染的诊断
触片染色镜检 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
流行病学调查
初步诊断
培养特性 生化特性
确诊
血清学试验 动物回归试验
病毒感染的诊断
标本采集与送检 病毒的分离鉴定 电镜技术 血清学试验 分子生物学技术
病毒的分离
动物接种
是最原始的病毒培养方法,根据病毒 种类不同,选择敏感动物及适宜接种 部位,如嗜 神经性病毒(狂犬病毒) 可接种于小鼠脑内,痘病毒可接种于 家兔角膜或皮内。
病毒 + 鸡RBC = 凝集(血凝试验)
病毒 + 特异性抗体 +鸡RBC = 不凝集(血凝抑制试验)
沉淀试验
定义:可溶性抗原 (如细菌的外毒素、内毒素、
病毒的可溶性抗原、血清、组织浸出液等)与 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
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称为沉淀试验 。参与沉 淀试验的抗原称沉淀原,抗体称为沉淀素。
Ag 过剩
比例适当,交联成网络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电解质:稀释抗原、血清常用生理盐水,但 稀释禽类血清时常用8~10%高渗盐水。
酸碱度:稀释抗原、血清的溶液pH6.0~8.0 均可以,为了稳定pH,在抗原抗体反应中最 好用pH7.0~7.2的磷酸缓冲液作抗原抗体稀 释液。
温度:通常为37℃,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增 加Ag与Ab分子的碰撞机会,加速反应的出现
胞的特性。 2.反应原性:能与由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
淋巴细胞发生反应的特性。
抗体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 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抗体:当动物机体受到抗原物质刺激 后,由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产生 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 的免疫球蛋白。
IgG
IgG多为单体,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 75%~80%
表面性与可逆性
抗原抗体结合除了空间结构互补外,主 要以氢键、静电引力、范德华力和疏水 键等非共价结合。
Ag+血清(Ab) pH 7.0 T 37℃ Ag-Ab复合物 pH<3 T>60℃
适合比例性
Ag和Ab结合需要适当的比例,Ag或Ab过多过 少,都不能形成大的Ag-Ab复合物。
网 格 Ab 过剩 学 说
凝集试验
定义: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吸附在
胶乳、白陶土和红细胞的抗原,与相立抗体结 合,在有适当电解质存在下,经过一定时间,
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称为凝集试验。凝 集反应中的抗原称为凝集原,抗体称为凝集素。
分类:凝集试验可根据抗原的性质、反应的方
式分为直接凝集试验 (简称凝集试验)和间接 凝集试验。
免疫功能亢进
变态反应
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
机会感染
2. 自身稳定
清除机体产生的大量衰老死亡细胞
功能异常
自身免疫病
3. 免疫监视
肿瘤细胞的发现和清除
功能低下或失调
肿瘤发生
免疫的类型
一、固有免疫: 概念:出生时即有的天然免疫,经遗传获得,非特
异性,也称非特异性/先天性免疫。 组成:屏障结构、吞噬细胞、某些体液因子。 二、适应性免疫: 概念:出生后接触特定抗原获得的针对该物质
病毒的分离
鸡胚培养
鸡胚对多种病毒敏感。一般采用孵 化9-14天的鸡胚,根据病毒种类不同, 将病毒标本接种于鸡胚的不同部位, 最常用的鸡胚接种部位有羊膜腔、 尿囊腔、绒毛尿囊膜和卵黄囊等。
病毒的分离
组织培养法或细胞培养法
是将离体活组织块或分散的组织细胞 加以培养的技术总称,为病毒分离鉴 定中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
用特异性抗体致敏载体以检测标本中的 相应抗原。
载体颗粒
抗体
可溶性抗原
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诊断试剂为抗原致敏的颗粒载体及相应的抗体, 用于检测标本中是否存在与致敏抗原相同的抗 原。也可用抗体致敏的载体及相应的抗原作为 诊断试剂,以检测标本中的抗体,此称反向间 接凝集抑制反应。
协同凝集反应
与间接凝集反应的原理相似,只是所用载体既 非天然的红细胞,也非人工合成的聚合物颗粒, 而是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
形态学检查
电镜和免疫电镜检查 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 有些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后,在细胞 的一定部位(胞核、胞浆或两者兼有)出 现一个或数个、圆形或椭圆形、嗜酸性 或嗜碱性的结构,即包涵体。包涵体对 病毒感染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是用已知病毒抗原来检测病畜血清中 有无相应抗体,故须待病畜感染后体 内产生抗体时才能检出。
免疫酶技术
原理
1. Ag-Ab反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2. 酶促反应的高效催化性和敏感性
将酶分子与Ab或Ag分子连 接形成稳定的结合物
(酶标抗体或酶标抗原)
不影响: • Ab或Ag的免疫活 性 • 酶的活性
常用的酶与底物
DH2+H2O2 HRP D+2H20
常用酶
常用底物
不溶性供氢体:
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
①.用已知血清检测病毒——鉴定病毒,诊断病毒病。 ②.用已知病毒检测血清抗体——诊断病毒感染,测定病毒免疫
血清效价(中和价)。
补体结合试验
1. 定义:有补体参与,以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作指示系统的抗原抗 体反应。
2. 组成:有2个系统共5种成分 1) 检测系统:包括已知抗原(或抗体)和待测抗体(或抗原) 2) 指示系统:包括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绵羊红细胞的特异性抗体) 3) 补体:取自豚鼠的新鲜血清 3. 补体结合反应的基本原理 1) 补体可与任何抗原抗体复合物相结合; 2) 指示系统遇补体后就出现明显的溶血反应。
IgM水平可用于传染病的早期诊断。 IgM是B细胞抗原受体的主要成分。 也可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