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回顾 拓展七》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回顾 拓展七》优质课教学设计_0
回顾•拓展七教学目标:1.回顾从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2.积累一批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成语。
3.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
学情分析预设:作者通过对小嘎子动作、心理的描写,刻画了一个争强好胜、聪敏机智、富有心计的男童形象。
作者通过对临死前的严监生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刻画了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通过对王熙凤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的描写,向读者体现了一个口齿伶俐、八面玲珑的王熙凤……3.这么多的人物哪一个给你的印象最深?4.学生自由说。
5.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6.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人物的性格、外貌等多角度说。
7.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畅所欲言,从人物的性格、外貌、品质等多角度说出了他们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下面我们把对某个人印象深刻的同学集中在一组,让你们对这个人实行深入的讨论。
8.组成小组。
9.明确小组讨论的要求:(1)各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2)小组成员要紧扣一个人,交流各自印象深刻的原因。
(3)小组成员的回答要争取能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给其他组成员也留下深刻印象。
10.小组讨论11.全班交流。
12.话题小结。
二、交流话题21.本组课文使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作者通过对王熙凤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你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请结合具体的课文实例说一说。
3.按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描写实行分类交流。
4.这次习作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的?5.小组交流,要求组员结合自己的作文实例说一说。
小组推荐最佳组员参与班级交流。
6.全班交流,要求全班同学说说他们作文中方法使用的成功之处。
7.请同学们将自己使用写人方法写得最成功的一段话并附上自己的体会,交至语文课代表,语文课代表将这些语段分类,编成小报,在全班实行传阅交流。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回顾拓展七教案板书设计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回顾拓展七教案板书设计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七教案和板书设计【学习目标】1、回顾从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2、积累一批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成语。
3、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交流平台一、交流话题一1、本组课文刻画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
大家一起来把这些人物的名字回忆一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这么多的人物哪一个给你的印象最深?4、学生自由说。
5、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6、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人物的性格、外貌等多角度说。
7、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畅所欲言,从人物的性格、外貌、品质等多角度说出了他们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下面我们把对某个人印象深刻的同学集中在一组,让你们对这个人进行深入的讨论。
8、组成小组。
9、明确小组讨论的要求:⑴各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⑵小组成员要紧扣一个人,交流各自印象深刻的原因。
⑶小组成员的回答要争取能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给其他组成员也留下深刻印象。
10、小组讨论11、全班交流。
12、话题小结。
二、交流话题二1、本组课文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作者通过对王熙凤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你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请结合具体的课文实例说一说。
3、按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描写进行分类交流。
4、这次习作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的?5、小组交流,要求:组员结合自己的作文实例说一说。
小组推荐最佳组员参与班级交流。
6、全班交流,要求:全班同学说说他们作文中方法运用的成功之处。
7、请同学们将自己运用写人方法写得最成功的一段话并附上自己的体会,交至语文课代表,语文课代表将这些语段分类,编成小报。
【优质教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回顾·拓展七》教案
一交流平台1.内容回顾。
(1)老师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形象,他们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我国的,有外国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
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她)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谁留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3)学生交流。
(先自己说,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2.回顾课文内容,揣摩写作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和《金钱的魔力》,思考:这几篇课文分别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2)小组交流。
①把这几篇课文中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地方找出来,推荐给大家,并说说理由。
②你认为在人物刻画上最成功的地方在哪儿?请分别说一说。
(3)全班交流、点评。
3.畅所欲言,尽情交流。
(1)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收获,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流。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课内外搜集资料过程中的一些感受,谈谈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
(3)在这次的习作中,你是怎样掌握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的?4.老师总结。
二日积月累1.引导学生反复朗诵课本中的16个词语,要求读准字音,把词语读熟。
2.谈谈自己对词语的理解。
3.这些词语分别是描写人物的哪几个方面的?4.组织学生分类说说自己积累的其他描写人物的词语。
(学生把课前搜集的一些描写人物的词语同大家一起交流、欣赏。
)5.让学生把这些词语摘抄到本上,注意不写错别字。
三成语故事1.自由读《入木三分》这个成语故事,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2.交流不理解的内容。
对《书断》和张芝作必要的讲解。
3.课文第几自然段是讲“入木三分”这个故事的?(第2自然段。
)4.再读第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语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外貌等进行刻画描写,将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更具体。
5.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练习。
6.推荐代表在全班讲故事。
7.王羲之写字为什么能入木三分?(勤学苦练。
)8.他是怎样勤学苦练的?课文在第几自然段中介绍的?(第1自然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回顾_拓展七》教案.doc
《回顾拓展七》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冋顾从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力。
2、帮助学生积累一批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成语,培养学生自主积累成语的意识和习惯。
3、引导学生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培养学生对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回顾并总结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积累成语,并养成自主积累语言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交流话题11、教师导入:本组课文刻画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
请大家一起来把这些人物的名字回忆一下!2、学生冋忆,教师板书。
3、引导学牛思考:这么多的人物,哪一个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刻?4、学生自由表达。
(老师和其他同学相机给予肯定和补充。
)5、小组合作探究: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出示小组讨论的要求:(1)各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2)小组成员要紧扣一个人物,交流各自印象深刻的原因。
(3)小组成员的回答要争取能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给其他组成员也留下深刻印彖。
6、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人物的性格、外貌、心理、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进行多角度畅谈。
7、小结:同学们都能够积极地参与交流,畅谈自己学习本组课文的最大收获,让老师特别欣慰。
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有自己的见解与思想,让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得更快。
二、交流话题21、课件出示交流话题2:本组课文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作者通过对王熙凤的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通过学习木组课文,你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呢?2、学生自主交流心得。
(预设: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3、复习课文,回顾具体写作方法:请在课文屮找到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说说运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年级语文教案《回顾拓展七》
五年级语文教案《回顾拓展七》一、教学目标1.巩固和运用第七单元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通过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巩固和运用第七单元所学知识。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四、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回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第七单元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3.拓展活动一:分组讨论,每组根据第七单元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
活动二:每组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展示故事内容。
活动三:每组分享故事,其他组进行评价,教师点评并指导。
4.合作学习a.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创意绘画。
b.用文字描述绘画内容,形成一篇小作文。
c.小组代表展示作品,其他组进行评价。
5.交流分享学生分享合作学习的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7.课后作业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对第七单元的印象和收获。
二、回顾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第七单元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三、拓展1.活动一:分组讨论,每组根据第七单元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
a.教师提出要求,明确故事情节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b.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故事情节。
c.教师巡查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活动二:每组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展示故事内容。
a.教师提出要求,明确角色扮演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b.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c.教师巡查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活动三:每组分享故事,其他组进行评价,教师点评并指导。
a.教师提出要求,明确分享和评价的要求。
b.学生分享故事,其他组进行评价。
c.教师点评并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合作学习a.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创意绘画。
b.用文字描述绘画内容,形成一篇小作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回顾 拓展七》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优质课教学设计群文阅读·“作家笔下的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目标:品味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继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分享作家笔下刻画经典形象的方法,培养学习方法,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细心观察,留心生活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完《人物描写一组》,初步掌握了人物描写的方法。
在此基础之上,选择了三篇名著节选实行巩固训练,使学生对描写任人物的方法更加得心应手,并通过描写身边的人加以实践应用。
教学重难点:品味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内容:1. 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
2. 课外阅读篇目:《欧也妮·葛朗台》节选、《边城》节选、《俗世奇人》节选。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课外阅读材料、阅读浏览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回顾经典在这学期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很多作家笔下的人,请同学们以“怎样的谁”的句式说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形象。
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顾全大局的蔺相如,舍小家顾大家的党支部书记,为照顾小战士饥饿而死的老班长)。
他们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刚结束的第七单元中,我们又理解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等经典形象。
二、品味形象,梳理方法人物性格特征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句子描写人物方法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 1.小嘎子:“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争强好胜、富有心计、机敏灵活(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2.严监生:“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爱财胜过生命(细节描写)3.王熙凤:A“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回顾 拓展七》优质课教学设计_9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日积月累(一)重点字词:1.易读错字:奕瞪簧娓2.易写错字:簧奕垂3.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文质彬彬仪表堂堂虎背熊腰身前体壮神采奕奕满面春风垂头丧气目瞪口呆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点头哈腰低声细语巧舌如簧娓娓动听语重心长(二)重点读背:能流畅地背诵“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最后一段。
二、理解使用:1. 交流本组课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2. 交流学习和使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3. 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描写人物的看法4、积累一批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成语。
三、情感体验:1. 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
2.积累你知道的表现学习刻苦的成语故事。
教学重点:1、交流本组课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2、交流学习和使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教学难点:1.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升习作水平。
2.体会成语的故事的意义和成语的意思,并学会使用。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内容回顾。
1、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理解了很多人物形象,他们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
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谁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他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3、学生交流(先自己说,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二)回顾课文内容,揣摩写作特点1、快速浏览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和《刷子李》《金钱的魔力》,并思考这几篇课文使用了哪些方法刻画人物?2、小组交流:把这几篇课文中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地方找出来,推荐给大家,并说说理由。
你认为在人物刻画上最成功的地方在哪儿?请分别说一说。
3、全班交流、点评。
(三)畅所欲言,尽情交流。
1、在学习和使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收获,也能够同大家交流交流。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课内外学习和收集资料中的一些感受,谈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
五年级语文《回顾拓展七》教案
五年级语文《回顾拓展七》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本单元所学生字词,提升识字写字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提高写作水平。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巩固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写作实践。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了第五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回顾拓展七”。
今天,我们将对整个单元进行回顾和拓展。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
2.回顾单元内容师: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这个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生字词?生1:我学到了“懒惰、勤奋、毅力、挫折”等词语。
生2:我还学到了“精彩、辉煌、骄傲、自豪”等词语。
师:很好,同学们。
这些词语都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请同学们简要介绍一下这个单元的两篇课文。
生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
生4:《顶碗少年》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少年努力克服困难,最终成功的故事。
3.巩固生字词师:下面,我们来进行生字词的巩固。
请同学们拿出《生字词卡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认一认。
(学生跟读,教师指导)4.理解课文内容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回顾了单元内容,我们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谈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5:我觉得课文中的母亲很伟大,她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
生6:我也觉得课文中的母亲很了不起,她既关心孩子的成长,又尊重孩子的个性。
师:很好,同学们。
我们来分析一下《顶碗少年》这篇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主题)第二课时1.拓展学习(1)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
2.学生展示师:同学们,下面请你们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回顾了单元内容,巩固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进行了拓展学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优质课教学设计_0
回首 ?拓展七教课目的:1.回首从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绘人物的方法。
2.累积一批描绘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成语。
3.认识成语“力透纸背”的根源和含义。
学情剖析一、沟通话题 11.本组课文刻画了一些绘声绘色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
大家一同来把这些人物的名字回想一下。
2.学生回答:预设:作者经过对小嘎子动作、心理的描绘,刻画了一个争强好胜、聪敏机智、富居心计的男童形象。
作者经过对临死前的严监生动作和神情的描绘,刻画了一个爱财赛过生命的吝啬鬼的形象。
经过对王熙凤语言、动作、相貌、神情的描绘,向读者表现了一个口齿机灵、左右逢源的王熙凤3.这么多的人物哪一个给你的印象最深?4.学生自由说。
5.这个人为何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6.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指引学生发散思想,从人物的性格、相貌等多角度说。
7.教师小结:方才同学们各抒己见,从人物的性格、相貌、质量等多角度说出了他们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由。
下边我们把对某个人印象深刻的同学集中在一组,让你们对这个人推行深入的议论。
8.构成小组。
9.明确小组议论的要求:(1)各小组介绍一名小组长,组织议论,汇总大家的建议,最后参加班级沟通。
(2)小构成员重要扣一个人,沟通各自印象深刻的原由。
(3)小构成员的回答要争取能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给其余构成员也留下深刻印象。
10.小组议论11.全班沟通。
12.话题小结。
二、沟通话题 21.本组课文使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作者经过对王熙凤语言、相貌、动作的描绘,把王熙凤的性格特色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出来。
2.你在描绘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请联合详细的课文实例说一说。
3.按人物的语言、相貌、神情、动作描绘推行分类沟通。
4.此次习作你是如何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特色的?5.小组沟通,要求组员联合自己的作文实例说一说。
小组介绍最正确组员参加班级沟通。
人教版语文五下《回顾拓展七》公开课课件
成语故事
张芝:中国东汉书法家。字伯英。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人。 出身官宦家庭,其父张奂曾任太常卿。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 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 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书 迹今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 等刻帖。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 kūn 一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 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 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 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 " 别人都认为 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 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 " 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 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 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 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 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 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 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回顾拓展 七
回顾拓展七 交流平台
1、哪一个人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2、写人方法你知多少?
口语交际:
讲人物故事:
1、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大意失荆州 2、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日积月累
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强力壮 神采奕奕 满面春风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 健步如飞 活蹦乱跳 大摇大摆 点头哈腰
公元前 482 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 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 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 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 就同意了。公元前 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 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 队,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 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 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
五年级语文学案 回顾·拓展七-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回顾·拓展七班级:小组: 组号: 姓名:【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导航】【先学质疑】一、资料链接: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叮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
成语就是有道理的词语,它奠基着我国的文化之熙。
二、预习回顾·拓展七:1.交流平台:(1)本组课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顾本组课文,找出运用语言、外貌、神态、动作描写的具体实例各一处,在书上划出来,并结合你对此写法的感受作简单批注。
2.阅读日积月累,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试着理解,将成语分类并再积累课外的成语,批注在书上。
3.阅读成语故事2遍,能理解内容。
(1)王羲之写字为什么能入木三分?你的体会?(2)入木三分原来形容,后来比喻用它说一句话:三、复习巩固:自我复习本单元课文。
第一课时【新知探究】【课堂探究】小组互助讨论,再交流展示:1.交流平台的展示: 明确交流平台的话题有几个,在书上划出,并自我回顾。
话题1说说这么多的人物哪一个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话题2本组课文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你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请结合具体的课文实例说一说。
2.日积月累的展示:朗读、理解词意、积累、延伸到课外。
3.成语故事的展示:交流读后感受和对成语的理解;试着运用。
【精炼反馈】1.活学活用:(用上这节课学过的词)A.小红在学校说话总是的。
B.王老师对我们真是和蔼可亲,当我们犯了错误时,她总是地给我们讲道理,他讲得,大家都听得心悦诚服。
C.这个罪犯真狡猾,面对警察的提问,他,总是东拉西扯,将一些题外话说得滔滔不绝,当警察将一些证据放在他的面前时,他开始变得支支吾吾,在警察的一再追问下,罪犯张口结舌,只得交待了作案的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
七》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再现、整理、提炼”领悟本组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
2.分享、评析自己或同学习作是怎样运用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3.渗透“总结反思、乐于与人分享学习心得”的意识。
学情分析:
第七组课文以“人”为主,安排“读人、说人、写人”富有特色的活动。
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已经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初步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可是,阅读、习作中学习到的方法犹如散落的珍珠,虽美却缺少线的整理和提炼。
“回顾拓展七.交流平台”教学将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品悟范例、再评析自己习作中怎样运用这样的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特点,旨在让学生经历“回顾----再现----提炼-----运用”的过程。
起到了总结反思、方法习得、能力迁移、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感受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乐于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人物姓名猜一猜
1.名言导入。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萧伯纳
这节课我们一起回顾第七组课文,来交流我们的思想。
2.先请大家根据描述猜猜是本组的哪个人物。
听声音: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王熙凤
读句子:他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刷子李
看图片: 伸出两根手指。
——严监生
3.第七组课文里还描写了哪些人物? 课件展示本组人物图片
活动2【活动】人物印象谈一谈
1.这些人物,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从人物外貌、人物性格等角度交流。
2.小结、过渡
他给你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说明这个人特点鲜明,这要归功于作者的着力描写。
接下来我们小组合作一起去破译并整理作者描写人物的秘诀。
板书:人物描写方法
活动3【活动】描写有法理一理
1.小组合作整理结构图、交流心得。
每个小组请选择一个人物,重读课文,用结构图整理,再选择一个认为描写最精彩的片段或朗读或表演,最后针对这精彩片段交流各自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上的心得。
2.学生介绍结构图并做汇报展示。
随学生展示相机出示人物描写精彩片段,学生再入情入境地品读体味。
肖像描写——王熙凤
预设心得: 华丽的语言写出她华贵、美丽、奢侈、俗气,突出她讲排场;
抓住最主要的特点;描写有一定的顺序;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这样抓住特点的肖像描写以“形”传“神”使她成了独一无二的她。
语言描写——老板
预设心得: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见钱眼开);符合人物身份、学识等;重复语言使用;语气词使用(哈);标点符号使用;
神态描写——托得
预设心得:运用比喻,展开联想把笑写具体。
这段话写的是托德的神态,具体说就是写他——的笑容。
是怎么写具体,写生动呢?联想、比喻。
动作描写——小嘎子、严监生
预设:通过动作分解写具体写准确(“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动词前后加上比喻,如公鸡鹐架似的,猴儿似的,走马灯似的;动作与其他描写方法综合:动作+心理活动。
3. 小结、提升
通过整理和欣赏,我们发现作者描写一个人物往往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你觉得这些描写是不是都用上比较好?板书:性格特
点综合、选择
活动4【活动】描写得法秀一秀
1.小组合作展示习作精彩片段,分享习作心得。
整理与分享使我们获得更多的思想。
昨天我读了你们写人的习作,发现很多同学也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写出笔下人的性格特点。
请拿出自己的习作,将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片段念给伙伴听,也可以分享自己的心得。
伙伴们认真倾听,觉得很棒的点个赞,也可以提建议或提问题。
2.选取精彩习作片段上台展示。
我觉得有几个同学写得特别有意思,我选了几个片段做到ppt 里。
郑朱烨《屈乐天的科学生活》你们猜猜郑朱烨写得是谁?说说你的描写心得吧?任艺,你也写了屈乐天,也写得很精彩,有什么心得呢?(语言、神态、动作)
谢紫萱《固执老爸和古董手机》
冯鸿涛《咱们班的辣妹子》这辣妹子是谁?
3.小结。
今天的分享只是帮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更多的描写秘诀,更多的风景需要我们今后继续在阅读与习作中发现。
活动5【作业】学习小报编一编
作业:小组合作编成小报。
习作精彩片段+描写心得
课后组长可以带领大家合作编一份小报。
将各自习作精彩片段和描写心得进行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