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共25张PPT)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共25张PPT)

气态 氯气 氧气
活动
观察
你能设计出另外的分类方法吗? 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三、常见的分类方法
• 要对事物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标准不 同,得到的分类结果也不相同。通常因为一种分类方 法的局限性,我们往往采用多种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
对一种物质同时依照多种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特点:物质类别间有相交叉的部分 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
思考与交流:
怎样对自然界物质进行分类呢?
(1)仔细观察和研究(物质特征或性质上的相似性) (2)选择标准 (3)进行分类
二、物质分类的一般步骤 标准
观察和研究
按颜色分类 活动一 按状态分类
有色物质 无色物质 氯化钠 硫酸
固态 氯化钠 氧化镁 高锰酸钾
氯气
氧气
液态 硫酸 醋酸
氧化镁 醋酸 高锰酸钾

4.苏轼历经仕途坎坷,却始终能以旷 达之心 消解现 实痛苦 ,他丰 富而又 精彩的 人生经 历,正 是那句 流传甚 广的话 “生活 予我以 苦痛, 我却报 之以歌 ”的真 实写照 。

5.“路遥热”的出现是一件鼓舞人心 的好事 情,它 说明文 学需要 有大情 怀和大 境界, 朴实无 华而充 满道德 诗意的 现实主 义作品 是有生 命力的 ,是不 会过时 的。
③Fe+CuSO4==FeSO4+Cu ④HCl+NH3==NH4Cl ⑤ 2KClO3M=n=O22KCl+3O2 ⑥CaCl2+Na2CO3=CaCO3 +2NaCl
⑦Zn+H2SO4(稀)=ZnSO4+H2 ⑧Cu(OH)2==CuO+H2O
分类具体步骤:
观察研究

化学:2.1《物质的分类》课件(新人教必修1)

化学:2.1《物质的分类》课件(新人教必修1)

阅读P28-29《科学视野》,思考:
1、 胶体为什么比较稳定? 2、如何使胶体聚沉? 3、举例说明胶体化学的应用。
随堂检测:
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 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 的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和这种纳米粒子大小具有相同的 数量级的是( C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 乳浊液 2.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C ) A.豆浆 B.食盐水 C.牛奶 D.碘酒 3.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 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 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D ) A.溶液 B. 悬浊液 C.乳浊液 D. 胶体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阅读P25—P26有关内容,并思考:
1、什么是分散系?有哪几部分组成? 2、分散系可以如何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3、悬浊液、乳浊液、溶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 区别是什么?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பைடு நூலகம்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加热
FeCl3+3H2O(沸水)== Fe(OH)3(胶体)+3HCl
(5)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强光通过胶体时,胶体粒子对 光线产生 散射作用,从与光线垂直的方向可以看 到 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 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科学探究:把Fe(OH)3悬浊液和Fe(OH)3胶体进行过滤,
比单个分子或离子大
溶 液
微粒直径d 微粒组成 外观 能否通过滤 纸 丁达尔效应 能否通过半 透膜
胶 体
浊 液
<1n m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及转化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及转化PPT课件
第三页,共九十九页。
(2)元素组成物质的形式:
第四页,共九十九页。
第五页,共九十九页。
2.物质分类的常见方法
(1)树状分类法:
①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方法。 ②实例:根据物质的组成可对物质进行如下分类:
第六页,共九十九页。
第七页,共九十九页。
【做一做】 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不同而有规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及转化PPT课件
科 目:化学 适用版本: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第一页,共九十九页。
第二页,共九十九页。
一、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1.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
(1)化学研究的基础:根据____元__素__组_对成物质进行分类是 化学研究的基础。
第二十页,共九十九页。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第二十一页,共九十九页。
【做一做】完成下表:
分散系 溶液 NaCl溶液
泥水 浊液
牛奶
分散质 NaCl
固体__小__颗_ 粒
___________
不溶于水的有机 物小液滴
第二十二页,共九十九页。
分散剂 水 _水__ ___

2.分类
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第十八页,共九十九页。
【情境·思考】 厨房中化学无处不在,食用碱的成分是Na2CO3,又名纯 碱,广泛用于制作各类面食,如馒头、面包等。 纯碱(Na2CO3)属于碱吗?为什么?
第十九页,共九十九页。
提示: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物质属于碱,纯碱电 离出的阴离子是 C,O不32 属于碱而属于盐。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件:2.1 物质的分类(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件:2.1 物质的分类(共19张PPT)
分类关系你和我,清洁低碳好生活
大超市有成千上万种 商品,为什么你能够 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 商品?
事先将商品按 用 途 编码分类
1、根据物质的聚集状态分: 固态、 液态、 气。态
2、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如导电性
分 导体 、 半导体、
绝缘体。
3、根据物质的组成分: 纯净物、 混合物。
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
类到一起的科学方法。
分类最重要的是要确定什么? 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如何确定? 相同点
分类标准是唯一吗? 不唯一
请同学们对“自己”进行分类, 并说明分类标准。
1.定义: 同一物质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看其类
别属性
2.优点:
信息较全面
交叉分类法
Na2CO 3 Na2SO 4 K 2SO 4 K 2C O 3
氧 化
BaO Fe2O3 Na2O CaO 两性氧化物:Al2O3
物 不成盐氧化物: CO NO H2O NO2
过氧化物: H2O2 Na2O2
小组讨论总结: 1.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 2.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
1.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除去CO、NO、H2O等)
2.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除去Mn2O7、Al2O3、Na2O2等) 3、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回忆初中学过的化学 反应类型有哪些? 能否按一定标准对这 些反应进行分类?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从反应物、生成物形式分: 置换反应
化学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
从反应物得氧失氧分:
还原反应
树状分类法:
1.定义:按同一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 方法。 2.优点:直观展现事物的从属关系。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精品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精品PPT课件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问题探究一
物质的分类
金属
单质
非金属
纯净物
氧化物
化合物
氧化物对应 酸

的水化物


非金属氢化物
钠盐
混合物
按金属离子
钾盐 钙盐…
盐 按酸根离子
盐酸盐 硫酸盐
碳酸盐…
钠单质
(游离态)

Na
钠 元
氧化物 … Na2O、Na2O2

化合物
氧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
… NaOH
(化合态)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⑶聚沉:
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 下形成沉淀析出。(适用于液溶胶)
能使胶体聚沉的方法:
加热、加入某些盐、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6.胶体的用途:
(1)盐卤点豆腐; (2)肥皂的制取和分离; (3)明矾净水; (4)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5)水泥硬化; (6)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7)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
保肥作用。
小结: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粒 子的直径
外观
溶液
<1nm
均一、透明
分散质微粒 分子、离子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否透过 半透膜
稳定性
能 稳定
胶体
1nm~100nm
较均一 透明
分子集合体 高分子

不能
较稳定
浊液
>100nm
不均一 不透明 大量分子的 集合体
不能
不能
不稳定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

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交叉分类)


Na2CO3 NaHSO4
Mg(OH)Cl CaSO4
正盐 碱式盐 酸式盐
可溶性盐 难溶性盐 微溶性盐
正盐:可看作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盐。 比如:Na2SO4 Ca3(PO4)2 酸式盐:可看成多元酸中的氢部分被碱反应生成的盐。 比如: NaHCO3 NaH2PO4 碱式盐:可看成多元碱中的氢氧根部分被酸反应生成的盐。 比如: CU2(OH)2(CO3)2
常用的简单分类方法
分类角度多样 交叉分 类法
特点:物 质类别间 有相交叉 的部分
特点:同 层次中各 类别间相 互独立
树状分 类法 分类标准唯一
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大家应学 会对以前和将要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 的归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 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 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 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
金属 非金属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5.你能用图来表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之间的转化关系吗?
交流与讨论
以前20号元素为例,谈谈门捷 列夫是如何对元素进行分类的
思考:你认为分类法的学习对你学习化 学知识有什么样的帮助? 类别 通性 特性
实践活动
1、对石油加工后的产物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
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角色多重性
分类的角度(标 准)不同
同一事物可同时分 属不同类别
交 叉 分 类 法
练习3:运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人物分类
中国运动员 外国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练习4、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H2SO4 HCl HNO3 H2SO3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1nm 1nm~100nm
单个分子 粒子集合体或 或离子 有机高分子


不均一、 不透明 不稳定
>100nm
许多粒子集 合体
不能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能否透 过半透膜

不能
不能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H2SO4 HCl HNO3 H2SO3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分类一般步骤: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选择分类方法
确定分类标准 得出正确的分类
分类的一般原则:行之有效,简单易行。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共 34张p pt)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 物质的分类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共 34张p pt)
角色多重性
分类的角度 (标准)不同
前提
同一事物可同时 分属不同类别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 的方法
2.分类的方法
滤液
(淀粉胶体、 氯化钠溶液)
胶体
(淀粉胶体)
溶液
(氯化钠)溶液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渗析
一种提纯胶体方法
半透膜 水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外观
直 分径 散组 质成 粒 能否透 子 过滤

均一、透 明、 稳定
多数均一、透 明、介稳性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课件 (共35张PPT)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课件 (共35张PPT)

碱性氧化物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k2O、MgO、CaO
两性氧化物
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 和水的氧化物,如:Al2O3;
如:过氧化物Na2O2、特殊氧化物Fe3O4 ;

注:⑴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也 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⑵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 酸酐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HMnO4对应酸酐Mn2O7就
1,无固定的组成 2,一般无固定的性质
3,不能用分子式表示 空气、海水、玻璃
13
二:氧化物
返回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概念
凡是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
凡是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
1, C +O2=点=燃==CO2

2,(难溶性)的含氧酸分解 CaCO3===CaO +CO2↑

3,含氧酸加热分解
H2CO3===H2O +CO2↑
1,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CuO+2HCl====CuCl2+H2O
2,碱性氧化物+水=碱 Na2O+H2O==2NaOH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SiO2+CaO====CaSiO3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CO、H2O 等除 外)和少数金属氧化物(Mn2O7 )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Al2O3 ,Mn2o7 等除 外)
碱式盐 Cu2(OH)2CO3、Mg(OH)Cl
复盐 混盐
复盐:由两种不同的金属阳离子(包括NH4+)和 一种酸根离子组成 KAl(SO4)2 是指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离子所构成的盐。1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2.1 物质的分类(共64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2.1 物质的分类(共64张ppt)
2.分散系的组成
分散剂:分散系中起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溶液 、 3.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______ 浊液 。 ________ 、________ 胶体 溶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 (1)_____ 1~100 nm 之间。 (2)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______________ 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 (3)_____
4.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 是( C ) A.K2CO3和K2O都属于盐 B.KOH和Na2CO3都属于碱 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 5.试根据分类的方法和知识,将(Ⅰ)中的物质与(Ⅱ)中的物 质类别用短线连接起来。 (Ⅰ) (Ⅱ) Na2CO3 碳酸盐 NaCl 酸式盐 CaCO3 含氧酸盐 NaHCO3 无氧酸盐 AgCl 钠盐 NaHSO4 硫酸盐
2.简单分类法 标准 ,然后进行分类。 对物质进行分类时,先设定一个________ 交叉分类法 、___________ 树状分类法 等。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
1.交叉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并举例说明。
提示:交叉分类法所涉及的不同类别之间是并列与交叉关系, 如图: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 物质的分类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情境创设
图1 超市丰富多彩的物质
图3 琳琅满目的化学试剂 图2 图书馆使用 分类法对书籍进行分类
情境创设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 物质的分类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2.认识分类方法的应用。 3.感受分类方法对化学学科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 要作用。

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A.若生成物 C、D 有一种为单质,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生成物 C、D 分别为两种沉淀,A、B 有可能为盐和碱 C.若生成物 C、D 是盐和水,则 A、B 一定是酸和碱 D.若生成物 C、D 是两种化合物,则 A、B 一定是化合物
△ 解析: 由反应 CO+CuO=====CO2+Cu 知,A 项错误;由反应 Ba(OH)2 +CuSO4===BaSO4↓+Cu(OH)2↓知,B 项正确;由反应 CuO+H2SO4===CuSO4 +H2O 知,C 项错误;由反应 CH4+2O2―→CO2+2H2O 知,D 项错误。 答案: B
答案: A
各类物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之间的转化
[典例 2] (2015·扬州高一检测)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不
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物质 选项
A
甲 CuO
B
C
C
CaCO3
D
H2SO4
乙 CO2 CO CaO H2O

H2O CO2 Ca(OH)2 H2
(4)碱的通性。
―+―酸―碱―指―示―剂→变蓝遇石蕊或变红遇酚酞 +酸性氧化物 碱 —――+――酸―→―盐―+―H→2O盐+H2O ―+―盐→新碱+新盐
(5)盐的通性。
―+―酸→新酸+新盐 盐 —―+―碱→新碱+新盐
―+―盐→新盐+新盐
[变式训练 2] (2015·宁波高一检测)对于化学反应 A+B===C+D 的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高温 (4)Fe2O3+3CO=====2Fe+3CO2 属于置换反应。(×) (5)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酸反应,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反应。(×)
合作探究·课堂讲练
物质的分类 [典例 1] (2015·嘉兴高一检测)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①纯碱 ②食盐水 ③石灰水 ④烧碱 ⑤液态氧 ⑥KClO3 A.碱——①④ B.纯净物——③④⑤ C.盐——①⑥ D.混合物——②⑤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精品教学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精品教学课件
[答案] C
对同素异形体概念的理解 (1)组成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 (2)物质类别: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只能是单质。 (3)性质关系: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有差异,但化学性 质相似。 (4)相互转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5)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但 没有涉及化合价的变化。
[答案] (1)丁达尔效应 胶体 (2)空气中含有的胶体粒子的大小介于 1 nm~100 nm,能使光 产生散射 (3)鉴别胶体和溶液
知识点一 同素异形体 同一种元素可形成不同单质,这些单质互称为这种元素的同 素异形体。 (1)产生同素异形体的原因 ①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和成键方式不同,如氧气(O2)和臭氧 (O3)。 ②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胶体的性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的性质完全相同( ) (2)碳酸钾是钾盐,也是碳酸盐( ) (3)根据组成元素的差异,可以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4)CuSO4·5H2O 是混合物( ) (5)蔗糖溶液、淀粉溶液属于溶液,云、雾、烟属于胶体( )
(3)分散系分类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 _溶_液__、__胶__体__、__浊__液________。其中浊液分为___悬__浊__液__、__乳__浊__液____。
4.胶体的分类、制备和性质 (1)胶体的分类
按照分①分散剂是液体,叫做液溶胶,如FeOH3胶体 散剂的②分散剂是固体,叫做固溶胶,如有色玻璃 不同 ③分散剂是气体,叫做气溶胶,如云、雾
(6)直径介于 1~100 nm 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 (7)氢氧化铁胶体为无色透明的液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8)丁达尔效应可用来鉴定溶液与胶体( )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共34张PPT)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共34张PPT)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练习:
1.对若干物质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能有多种标准
√BC..一可定能只用有交一叉种分标类准法进行分类
D.可能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如:CaO、Al2O3、Fe2O3、CuO
非金属氧化物 氧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
如:CO2、SO2、P2O5、CO、NO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酸性氧化物 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O2、SO2、P2O5、SiO2
成盐氧 化物
例:CO2 + 2NaOH Na2CO3 + H2O 碱性氧化物 和酸反应生成只盐和水的氧化物
(3)性质: 酸的通性:
❖ (1)使指示剂变色 ❖ (2)与活泼金属生成H2 ❖ (3)与碱性氧化物生成盐和水 ❖ (4)与碱生成盐和水 ❖ (5)与某些盐反应(强酸制备弱酸,
难挥发性酸制备挥发性酸)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人 教 版 化 学 必修一 2.1物质 的分类 (共34 张PPT)
2、交叉分类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 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可见对于同一种物质,分类标准不同,可以把 事物归为不同的类别

人教版化学必修1:2.1物质的分类(共20张ppt)

人教版化学必修1:2.1物质的分类(共20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4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4日星期二2021/8/242021/8/242021/8/2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42021/8/24August 24,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42021/8/242021/8/242021/8/24
(4)空气 N2 HCl CuSO4·5H2O
练习三: 用树状分类法对HCl,CO2 ,CaO ,NaOH, Na2SO4 , CaCO3 , Ca(OH)2 ,H2SO4进行分类
化合物

HCl H2SO4


NaOH Ca(OH)2
Na2SO4 CaCO3
氧化物
CO2 CaO
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讨论:
请同学们谈谈日常生活中应用分类法的 例子,并讨论分类的意义?
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 人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讲课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讲课课件

单质 O2 氧化物 H2O 酸

C
CO2
H2CO3ຫໍສະໝຸດ NaNa2OCaCaO
NaOH Ca(OH)2

Na2CO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讲课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讲课 课件
对于化学物质,当分类标准设定以后,根据事 物的相似性更好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物质的 内在联系,推测未知物质的性质。
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H2SO4 HCl HNO3 H2CO3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讲课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讲课 课件
2.树状分类法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混合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定义:按着同一标准对同类事物再分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讲课 课件
各类物质的共性和各类反应的本质;对于工作和生活 而言,则提供便利,实现高效。
1.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在分类上不同,
这个反应方程式是( C )
A.3Fe+2O2=Fe3O4 B.CO2+C=2CO C.NH4HS=NH3+H2S D.Na2CO3+CO2+H2O=2NaHCO3
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讲课 课件
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 交叉的。
优点:对同一分类进行再分类,系 统性强,适合层次包含关系。把事 物认识得更加深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讲课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讲课 课件

化学必修Ⅰ人教版课件 2.1:物质的分类

化学必修Ⅰ人教版课件 2.1:物质的分类

解析:A项发生复分解反应;B项加热使胶体 聚沉;C项为气溶胶发生的丁达尔效应;D项是利用 渗析提取血液胶体。
答案:A
水平测试 1.(2011年郑州高一检测)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
胶体都是( C )
A.稳定的液体 B.透明的液体
C.混合物
D.化合物
能力提升 7.已知Fe(OH)3胶粒带正电荷,Al(OH)3胶粒也 带正电荷,而H2SiO3胶粒带负电荷,带不同电荷的胶 体相互混合时,则发生聚沉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 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该溶液是( ) A.2 mol· -1H2SO4溶液 L B.2 mol· -1NaOH溶液 L C.2 mol· -1MgSO4溶液 L D.硅酸溶胶
解析:由于电解质中离子带有电荷,会中和胶
粒的电荷,所以会产生沉淀,但是Fe(OH)3沉淀会在
过量的酸中溶解,所以这种电解质必然是酸。 答案:A
△ FeCl3+3H2O ===== Fe(OH)3(胶体)+3HCl
注意:化学方程式不用“ ”和“↓”等符号;不 能过度加热,以免Fe(OH)3胶体发生凝聚。 四、胶体粒子带电荷规律 胶体微粒表面积大,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可吸附胶 体中的阴、阳离子而带电。 一般来说,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 离子,胶体微粒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 胶体微粒吸附阴离子,胶体微粒带负电荷。
一、物质的分类 实验室里有4个药品橱,已经存放以下物品: 药品橱 甲橱 乙橱 丙橱 丁橱
药品
盐酸、硫酸
氢氧化钠、 红磷、 铜、锌 氢氧化钙 硫 )
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碘,应该将这些碘放在( A.甲橱 B.乙橱
C.丙橱
D.丁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 物质的分类
角色多重性
分类的角度 (标准)不同
前提
同一事物可同时 分属不同类别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 的方法
2.分类的方法
(1)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树状分类图的分类原则:同一层次的物质类 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糖水、油漆


泡沫塑料

固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2)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
液体分散系






它们的分散质粒子大小﹑性质有何区别?
1.取一个小烧杯,加入25ml 蒸馏水, 并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 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 褐色,停止加热。制得的Fe(OH)3胶体
胶体
(淀粉胶体)
溶液
(氯化钠)溶液
渗析 一种提纯胶体方法
半透膜 水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外观
直 分径 散组 质成 粒 能否透 子 过滤

均一、透 明、 稳定
多数均一、透 明、介稳性
<1nm 1nm~100nm
单个分子 粒子集合体或 或离子 有机高分子


不均一、 不透明 不稳定
>100nm
许多粒子集 合体
Cl-- (大部分)
难溶性盐: CO32-- AgCl BaSO4
3.组成中是否有可电离的H+、OH-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物理 定义:不需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物 性质:常见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

类型:溶解性、硬度、熔点性质
质 性质: 常见 氧化性、可燃性、酸性、碱性、
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D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2.下列物质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BD )
A.蔗糖水
B.肥皂水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H2SO4 HCl HNO3 H2SO3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分类一般步骤:
选择分类方法
确定分类标准 得出正确的分类
分类的一般原则:行之有效,简单易行。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对于化学研究而言,便于了 解各类物质的共性和各类反应的本质;对于工作 和生活而言,则提供便利,实现高效。
由分子构成:H2、Cl2、P4、O3 : 稀有气体 非金属
由原子直接构成: 金刚石、石墨、
氧化物的分类
氧化物
从组成 元素分
从性质分
金属氧化物 CuO、Fe2O3、Na2O
非金属氧化物 CO、P2O5、H2O
酸性氧化物 CO2、P2O5、SO3
碱性氧化物 CaO、CuO、K2O
两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 化物
盐的分类
1.按阴、阳离子来分:
阳离子:K+ (钾盐) Na+(钠盐) NH4+(铵盐)
Cu2+(铜盐) Ca2+ (钙盐)
阴离子:NO3--(硝酸盐) SO42-- (硫酸盐) CO32—(碳
酸盐 ) PO43-- (磷酸盐)Cl-(氯化物)
2.按是否可溶于水:
可溶性盐: K+ Na+ NH4+ NO3- SO42-- (大部分)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原因分析
Fe(OH)3 胶体
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胶粒的直径在1-100nm之 间,能使光波发生散射
CuSO4溶 液
无光现象产生
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 1nm,散射极其微弱
电影放映时的丁达尔效应
树林中的丁达尔效应
1. 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
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
不能
能否透 过半透膜

不能
不能
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
主要原因
布朗运动、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 子而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由于同一胶体粒子 带同种电荷,具有静电斥力,这是胶体介稳 性的主要原因。
应用:静电除尘.
(有些胶体粒子不带电如淀粉胶体)
(3)丁达尔效应 —— 鉴别溶液和胶体的物理方法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胶体
(1).概念: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 1~100nm 之间的分散系(区别于 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
(2)、浊液、溶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区 别:
怎样将泥沙、淀粉胶体、氯化钠溶液分离?
泥沙
泥沙
淀粉胶体 氯化钠溶液
过滤 滤纸
渗析
半透膜
滤液
(淀粉胶体、 氯化钠溶液)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基本概念 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 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
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
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分散质

分散剂





9种分散系
2.分散系及其分类
(1)按照分散质、分散剂的状态分
分散质 分散剂
实例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盐酸
……
碱的分类
按强弱
强碱: NaOH、KOH、Ca(OH) 2、Ba(OH)2
弱碱:NH3·H2O 、Cu(OH)2、Mg(OH)2、
Fe(OH) 3、 Zn(OH)2

按溶解性
可溶性碱:
KOH NaOH Ba(OH)2 NH3.H2O
难溶性碱:
……
Cu(OH)2 Fe(OH)3 Mg(OH)2 Zn(OH)2
其他氧化物
Al2O3 CO、H2O
酸的分类
按酸性强弱:强酸、弱酸
按元是素否:含氧
含氧酸H2SO4、HNO3、H3PO4(磷酸)
H2CO3

无氧酸HCl、H2S(氢硫酸) 一元酸HCl、 HNO3
按含氢原子 数目:
二元酸H2SO4 、H2CO3、 H2S 三元酸H3PO4
……
按挥发性:挥发性酸、难挥发性酸
类型:稳定性、还原性等
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从反应物、生成物形式分: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从有无电子转移分: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从反应程度分:
可逆反应 不可逆反应
从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分: 离子反应 非离子反应
从反应热效应分: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2)交叉分类法 是分别按照多种标准对某一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树状分类法
把大范围物质进行细分
混合物
金属
黑色金属
物质 纯净物
单质
非金属
无机化合物 化合物
有色金属
活泼非金属
稀有气体 一元酸
酸 二元酸 碱 三元酸 盐
有机化合物 氧化物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活泼金属:
金属
较活泼金属:
单 质
不活泼金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