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烤食品概述及加工原辅料
焙烤食品加工-PPT课件
![焙烤食品加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e4ca4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8.png)
弹性
• 湿面筋被压缩或拉伸后恢复原 可分为强、中、弱三等。 来状态的能力
延伸性
• 湿面筋被拉长至某长度后不断 延伸性好的面筋,面粉
裂的性质
的品质一般也较好。
可塑性
• 湿面筋被压缩或拉伸后不能恢 复原来状态的能力
韧性
• 面筋被拉伸时所表现的抵抗力 一般来说,弹性强的面筋,韧性也好。
2024/10/20
2024/10/20
32
三、油脂
动物油脂
• 猪油、奶油(黄油) • 熔点高、可塑性强、起酥性好的特点。色泽、风味较
好
植物油 • 花生油、棕榈油、芝麻油
2024/10/20
氢化油
• 硬化油 通过氢化作用和内部酯化作用改变原油脂的物理化学性质。
起酥油 人造奶油
• 以精炼的动植物油、氢化油等油脂为原料,经混 合、冷却、塑化等工艺加工而成,能使面制食品 起显著疏松作用的油脂。
2024/10/20
20
面筋的形成
当蛋白质遇水相溶时,疏水基团一侧斥水收缩,而亲水基团一侧则吸水膨胀, 这样蛋白质就弯曲成为螺旋型的球状“小卷”,其核心部分是疏水基团,亲水 基团分布在球体外面。
当蛋白质胶体遇水时,
水分子首先与蛋白质外围的亲水基团发生水化作用,形成湿面筋。
2024/10/20
21
面筋的形成
2024/10/20
5
2024/10/20
6
2024/10/20
7
2024/10/20
8
我国焙烤食品的生产现状 1.原辅材料逐步规格化、专用化
2.生产工艺日臻完善和成熟
3.行业行管体系不断加强,产品标准不断完善
4.产品产量不断提高
2024/10/20
食品原料与加工:焙烤制品原辅料
![食品原料与加工:焙烤制品原辅料](https://img.taocdn.com/s3/m/e99153a78bd63186bcebbcb2.png)
淀粉糖浆称液体葡萄糖、化学烯、糖稀。通常以玉米淀粉经酸转 化制成,它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糊精、多糖类及少部分麦芽糖所组 成。它是一种粘稠浆体,甜味温和,极易为人体直接吸收。
应用:国外饼干生产中
(2)麦芽糊精
医学ppt
34
3、饴糖:又称米稀,净糖 (1)主要成分:葡萄糖和糊精 (2)甜度约为砂糖的1/4 (3)应用 抗晶剂、着色剂、持水性强 4、转化糖浆
• 5. 延长保质期
•
产生高渗透压导致菌体脱水
• 6.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医学ppt
36
第三节 油脂
一、常用油脂的种类及特性
常用的油脂:有动物油、植物油、氢化油、人造奶 油、起酥油
• 1.动物油脂 • 奶油和猪油是焙烤制品生产中常用的动物油。熔点高,常温下呈半固态,可
塑性强,起酥性好等特点。 • (1)奶油 奶油又称黄油或白脱油,由牛乳经离心分离而得。含有80%左右乳
医学ppt
8
小麦粉的来源及分布
• 小麦经过清理除去杂质,磨制、过筛等过 程加工而成,是焙烤制品的主要原料或基 础原料
• 小麦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长城 以南、东至黄海、渤海,西至秦岭
医学ppt
9
小麦品种及加工特性
• 按播种季节
★春小麦 ★ 冬小麦
从皮色上分
★红麦
★白麦
★黄麦
按小麦籽粒的质地分
• 根据面粉筋力强弱分:高筋小麦粉、低筋小麦粉
医学ppt
23
面粉品质的鉴定
• 面筋的数量与质量 • 面筋含水量及吸水率 • 气味与滋味 • 颜色与麸量
医学ppt
24
面筋的数量与质量
• 面筋的概念
焙烤食品
![焙烤食品](https://img.taocdn.com/s3/m/43d749f2f90f76c661371a01.png)
焙烤食品焙烤食品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采取焙烤加工手段来对产品进行熟制的一类食品。
主要包括面包、饼干、蛋糕及各类点心等。
焙烤食品的特点、地位和作用:①有焙烤食品均应以谷物为基础原料。
②大多数焙烤食品应以油、糖、蛋等作为主要原料。
③所有焙烤食品的成熟或定型均采用焙烤工艺。
④焙烤食品应是不需经过调理就能直接食用的食品。
⑤所有焙烤食品均为固态食品。
面包类蛋糕类饼干类焙烤食品原辅料:一、小麦粉按麦粒粒质分类:软质(粉质、面筋含量低,适于做饼干和糕点)硬质(角质、筋力含量较高,品质较好,适宜做面包)小麦粉的种类1.高筋面粉(高蛋白质粉)高筋面粉也称面包粉,它是加工精度较高的面粉,色白,含麸量少,面筋含量高。
蛋白质含量为11%~13%,湿面筋值在35%以上。
应选用硬质小麦加工。
高筋面粉适用于制作各种面包。
▪2.中筋面粉(中蛋白质粉)中筋面粉是介于高筋面粉和低筋面粉之间的一类面粉。
含麸量少于低筋面粉,色稍黄。
蛋白含量为9%~11%,湿面筋值25%~35%;适用于制作各种糕点。
▪3.低筋面粉(低蛋白质粉)低筋粉也称蛋糕粉,含麸量多于中筋面粉,色稍黄。
蛋白质含量为7%一9%,湿面筋值在25%以下。
低筋面粉应选用软质小麦加工,适用于制作饼干、蛋糕、点心二、糖1、蔗糖•白砂糖:白色透明的纯净蔗糖的晶体,是由原糖脱色后重结晶制得。
•黄砂糖:过滤后使用,用于低、中档产品。
白绵糖:使用方便,可直接调粉,但价格昂贵2、饴糖:又称米稀,净糖主要成分:麦芽糖和糊精甜度约为砂糖的1/4应用:抗晶剂着色剂持水性强3、淀粉糖浆淀粉糖浆称液体葡萄糖、化学烯、糖稀。
通常以玉米淀粉经酸转化制成,它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糊精、多糖类及少部分麦芽糖所组成。
它是一种粘稠浆体,甜味温和,极易为人体直接吸收。
应用:国外饼干生产中3、蜂蜜4、果葡糖浆果葡糖浆是将淀粉经过酶水解制成的葡萄糖,再用异构酶将葡萄糖异构化成果糖,故也称为异构糖。
果糖是天然糖中最甜的糖,甜度是蔗糖的一倍半,故其甜度增加。
焙烤食品_第一、二节焙烤食品原料
![焙烤食品_第一、二节焙烤食品原料](https://img.taocdn.com/s3/m/65002505168884868762d690.png)
三、油脂
(三)人造奶油 人造奶油是指精制食用油添加适量的水、乳粉、色素、
香精、乳化剂、防腐剂、抗氧化剂、食盐、维生素等辅料, 经乳化急冷捏合而成的具有天然奶油特色的可塑性油脂制 品。
三、油脂
(四)起酥油 起酥油是指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氢化油的混合物,经
混合→冷却→塑化而加工出来的具有可塑性、乳化性的固 态或流动性的油脂产品。
小麦蛋白质是构成面筋的主要成分,因此它与 面粉的烘烤性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在各种谷物面粉中,只有小麦粉中的蛋白质能吸水 形成面筋。
面粉的化学组成及加工性能
种类
小麦蛋白质
面筋性蛋白质
80-90%
麦胶蛋白 麦谷蛋白
不溶于水,但能吸水膨胀
非面筋性蛋白质
10%
麦清蛋白 麦球蛋白 酸溶蛋白
溶于水
面粉的化学组成及加工性能
饼干、蛋糕不希望面筋形成,利用糖的反水化作用,增加糖 抑制面筋形成。
三、油脂
油脂是焙烤食品另一主要辅料,有的 焙烤食品(糕点)用油量高达30%以上。
三、油脂
在面制食品加工中,使用较多的油脂, 对油脂要求不同: (一)植物油:
可塑性较动物性油脂差,色泽为深黄色, 使用量高时易发生走油现象。 (二)动物油: 可塑性强,起酥性好,熔点高,制出的 糕点品质细腻,口味肥美。
面粉的蛋白质种类及含量
类别
面筋性蛋白质
非面筋性蛋白质
名 称 麦胶蛋白 麦谷蛋白 球蛋白 清蛋白 酸溶蛋白
含量/% 40~50 40~50
5.0
2.5
2.5
提取方法 70%乙醇 稀酸、稀碱 稀盐溶液 稀盐溶液 水
面粉的化学组成及加工性能
面筋定义:
面团在水中搓洗时,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灰分等成分渐渐离开面团而悬浮或 溶解于水中,最后剩下一块具有粘性、弹性和延伸性的软胶状物质称为湿面筋, 含水约65%~70%,湿面筋烘去水分即为干面筋。
第一章 焙烤食品原辅料
![第一章 焙烤食品原辅料](https://img.taocdn.com/s3/m/ff879d45f705cc1754270915.png)
第二节 糖
一 几种常用糖的特性
(一)蔗糖 (二)饴糖 (三)淀粉糖浆 (四)转化糖浆 (五)果葡糖浆
第二章 焙烤食品原辅料
第二节 糖
一 几种常用糖的特性
(一)蔗糖 1.白砂糖
白色透明蔗糖晶体,蔗糖含量99%以上。
2.黄砂糖
砂糖晶粒带棕黄色。
3.绵白糖
价格较砂糖高、成本高。
第二章 焙烤食品原辅料
三级多肽链分子内的-S-S-键结合, 有良好的伸展性和强黏性,无弹性
第二章 焙烤食品原辅料
多功能洗面筋机 第二章 焙烤食品原辅料
洗面筋机
第一节 面粉
(三)面粉的化学组成及加工性能
(三)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面粉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约 占面粉量的70%以上。
(1)淀粉 在面团调制中起调节面筋胀润度的作用
第二节 糖
一 几种常用糖的特性
(二)饴糖
饴糖俗称米稀, 由米粉、山芋淀粉、 玉米淀粉等经糖化 剂作用而制成。主 要成分是麦芽糖和 糊精,纯净的麦芽 糖其甜度约等于砂 糖的一半。
第二章 焙烤食品原辅料
第二节 糖
一 几种常用糖的特性
(二)饴糖
木糖醇是一种新 型的甜味剂,但其 甜度却等同蔗糖。 它能促进肝糖元的 合成,改善肝功能。 且不被口腔中导致 龋齿的微生物所利 用,可预防龋齿。
第二章 焙烤食品原辅料
第二节 糖
二 糖在焙烤食品中的作用
(二)改善制品色、香、味、形
纯净的干砂糖在200℃左右发生焦糖化 作用,生产中常常使用溶化了的砂糖浆,若 这些糖在高温下发生焦糖化反应产生焦糖酐 和焦糖稀,从而使制品表面呈金黄色或褐色。
第二章 焙烤食品原辅料
原辅料
![原辅料](https://img.taocdn.com/s3/m/c0645904ba1aa8114431d9bf.png)
2、发粉的种类
发粉按反应速度的快慢或反应温度的高低可分为快性
发粉、慢性发粉和双重反应发粉。由于规定发粉中的碱 性盐只能使用苏打粉,因此惟一能控制发粉反应快慢的 方法,是选择不同酸性盐来调配。酸性盐与苏打粉反应 的快慢,由酸性盐的氢离子解离的难易程度所决定,因
此利用酸性盐解离的特性,而调配成各种反应速度不同
油溶性香精(也称香精油)是用精炼植物油、甘
油或丙二醇为溶剂与各种香料配制而成,一般是透
明的油状液体。主要用于饼干、蛋糕、糖果及烘烤
食品的加香。
11 着色剂
着色剂,按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
食用合成色素。
焙烤食品要经过高温烘制,而一般天然色素,因
为对高温耐性小,所以使用较少。合成色素色泽不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面包
奶油面包
奶油面包
奶油面包
NEW 法兰克福
法式长棍
核桃仁面包
常见饼干图片
动物饼干
奶酪夹心饼干
几种糕点图片
月饼
粽子
元宵
芸豆凉糕
本节学习重点:
1 2 3 4 5 6 小麦粉 糖 油脂 乳与乳制品 蛋制品 疏松剂
7 酵母 8 食盐 9 淀粉 10 食品香料 11 着色剂
焙烤食品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①所有焙烤食品均应以谷物为基础原料。 ②大多数焙烤食品应以油、糖、蛋等作为主要原料。 ③所有焙烤食品的成熟或定型均采用焙烤工艺。 ④焙烤食品应是不需经过调理就能直接食用的食品。 ⑤所有焙烤食品均为固态食品。
焙烤食品的分类
面包类 饼干类 蛋糕类 起酥类 气鼓类 小点心
3.酵母种类
⑴鲜酵母 ⑵活性干酵母 ⑶即发(速溶)活性干酵母 a.定义 b.优点 a.缺点 ①运输方便,不需冷藏车 ②常温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③发酵力、发酵耐力均大于鲜酵母 ④不需低温贮存,不易变质 ⑤耐力好
焙烤食品所用原辅料种类很多
![焙烤食品所用原辅料种类很多](https://img.taocdn.com/s3/m/532b971f227916888486d7fc.png)
焙烤食品所用原辅料种类很多。
它以小麦粉,米粉,豆粉为基础原料,以水,糖,盐,酵母,蛋品。
乳制品以及各种改良剂,甜味剂,营养强化剂等为辅料。
第一节小麦粉1.小麦粉,又称面粉。
主要化学成分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粗纤维及维生素等。
2.面粉中蛋白质含量约占10%,根据不同规格的面粉而有所差异。
面粉加工精度越高,蛋白质种类越少,面筋蛋白质含量越高,面粉筋力,弹性,韧性越大。
而可塑性,延伸性越小。
3.面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小麦粉的所有蛋白质中,只有麦胶蛋白质和麦谷蛋白质能构成面筋。
4.面粉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约占75%.由于面粉加工精度不同,不同面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所差异。
5.脂肪含量高的面粉在贮藏过程中,在温湿季节易酸败变质。
6.小麦粉中的矿物质主要有钙/钠/钾/镁及铁等金属盐类,统称为灰分。
7.面粉中主要的维生素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E,维生素A含量很少,几乎不含维生素C和D。
8.低筋粉由软质的白小麦磨制而成,蛋白质含量低,小于10%.湿面筋小于24%,适宜制作糕点,蛋糕等。
9.中筋粉是介于高筋粉与低筋粉之间的一种具有中等筋力的面粉.适宜制作发酵型糕点,广式月饼,饼干等。
10.高筋粉由硬质的白小麦磨制而成,蛋白质含量高,大于12.2%湿面筋大于30%适宜制作面包,松酥类糕点等。
11.一粒小麦,分为胚芽,胚乳及皮三部分。
整粒小麦中胚芽占2.5%,胚乳占85%,胚乳是磨粉的主要成份。
12.一般所称的面粉是指小麦除掉表皮后生产出来的白色面粉,可应用在各种面包,蛋糕,饼干,是一切焙烤食品最基本材料。
13.全麦面粉则是整粒小麦在磨粉时,仅仅经过碾碎,而不经过除去表皮程序,是整粒小麦包含了表皮与胚芽全部磨成粉即称为全麦面粉。
14.我国面粉标准规定,面粉的含水量在13.5%-30%之间。
15.面粉加工精度越高,面粉的颜色越白,但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少,营养价值越低。
16.贮藏温度过高过高,面粉容易霉变。
焙烤食品概述及加工原辅料
![焙烤食品概述及加工原辅料](https://img.taocdn.com/s3/m/1e4177b30066f5335b812130.png)
第一节概述一、焙烤食品得概念焙烤食品在我国得制作技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就是中国食品体系得主要内容之一,也就是饮食业不可缺少得部分主食。
焙烤食品得制作技术性强、艺术性高,其工艺不仅包括原料得整理加工、制坯、制馅、成型、成熟与美化装饰等操作技能,还涉及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营养卫生及食品机械等现代科学知识。
焙烤食品得制作工艺就是一项多学科得现代应用技术。
焙烤——Bake,Bakery,习惯上称为烘烤、烘焙、烧烤,包括烤、烧、烙等,又有英文音译之意。
焙烤食品——以谷物或谷物粉为基础原料,加上油、糖、蛋、奶等一种或几种辅料,采用焙烤工艺定型与成熟得一大类固态方便食品。
在食品工业上主要指各类面包、饼干、月饼、蛋糕糕点、饼类等食品,焙烤食品得门类与花样越来越多,逐渐发展成为方便食品得一个重要部分。
二、焙烤食品得特点焙烤食品分为许多大类,而每一类中又分为数以百计得不同花色品种,它们之间既存在着同一性,又有各自得特性。
焙烤制品一般具有下列特点:(1)所有焙烤制品均以谷类(主要就是小麦粉)为基础原料;(2)大多数焙烤制品以油、糖、蛋等或其中12种作为主要原料;(3)所有焙烤制品得成熟或定型均采用焙烤工艺;(4)大多数焙烤食品都使用化学或生物疏松剂来蓬松制品得结构;(5)焙烤制品就是不需经过调理就能直接食用得食品;(6)所有焙烤制品均属固态食品。
三、焙烤食品得分类焙烤食品已发展成为品种多样、丰富多彩得食品。
例如:仅日本横滨得一家食品厂生产面包就有600种之多,故而分类也很复杂。
通常有根据原料得配合、制法、制品得特性、产地等各种分类方法。
1、按生产工艺特点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类:(1)面包类包括主食面包、听型面包、硬质面包、软质面包、果子面包等。
(2)饼干类有粗饼干、韧性饼干、酥性饼干、甜酥性饼干与发酵饼干等。
(3)糕点类包括蛋糕与点心,蛋糕有海绵蛋糕、油脂蛋糕、水果蛋糕与装饰大蛋糕等类型;点心有中式点心与西式点心。
焙烤食品名词解释
![焙烤食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152076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2.png)
焙烤食品名词解释焙烤食品是指以小麦等谷物粉料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面,并采用焙烤加工工艺定型和熟制的一大类食品,又称烘烤食品。
由于焙烤食品中大部分产品都是以面粉配加不同比例的糖料制成,故又有面糖食品之称。
焙烤食品是以面米、五谷杂粮、原粮、果蔬等添加主料与辅料(原粮、水、酵等;蛋奶醇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及其添加剂)来设计成配方,通过熟制加工的加工食品类。
尽管焙烤食品范围广泛,品种繁多,形态不一,风味各异,但主要包括面包、糕点、饼干等三大类产品。
具体品类名称有面包类、蛋糕类、月饼类、饼类、饼干桃酥类、馍片类、油炸糕点类、点心类、馒头包子类、面条类、酥饼类、各种原粮谷物加工食品类等。
其制造焙烤食品的特点是以焙烤的方法来完成产品的熟化,焙烤是高温处理过程,又称烘烤食品。
焙烤食品的特点如下:1、焙烤食品的营养价值焙烤食品通常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能够满足人体日常所需。
2、焙烤食品的口感和风味焙烤食品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其金黄酥脆的外皮和柔软的内部组织使得食品口感层次丰富,香甜可口。
同时,经过焙烤处理,食品表面金黄酥脆,内部柔软细腻,口感层次丰富,味道香醇可口,深受人们喜爱。
3、焙烤食品的耐贮性和便利性焙烤食品通常具有较长的保质期,因为高温焙烤可以杀死大部分微生物和细菌,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
此外,焙烤食品也便于携带和储存,可以作为快速的早餐或下午茶点心,也可以作为野餐或旅行食品。
4、焙烤食品的食品安全和卫生焙烤食品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会采用严格的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包括原料采购、生产流程、包装和储存等方面的控制。
这些措施可以保证焙烤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让消费者放心食用。
5、焙烤食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焙烤食品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如面包在欧洲、饼干在中国等,这些食品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文化和传统的传承。
总之,焙烤食品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耐贮性和便利性以及食品安全和卫生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焙烤食品工艺课件
![焙烤食品工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c34ac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4.png)
焙烤食品工艺特点
01
02
03
原料处理
焙烤食品原料需要进行清 洗、筛选、破碎等处理, 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口感。
加工过程
通过和面、成型、醒发、 烘烤等工艺步骤,实现食 品的加工和熟化。
设备要求
焙烤食品生产需要使用专 业设备,如烤箱、和面机、 成型机等。
焙烤食品发展趋势
健康化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 关注度提高,焙烤食品逐 渐向低糖、低脂、高纤维 等健康方向发展。
如全谷物、杂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提升焙烤食品营养价值。
功能性配料
如益生菌、益生元、植物提取物等,赋予焙烤食品特定健康功能,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
替代性原料
如非麸质原料、无麸质面粉等,满足特殊人群(如麸质不耐受人群)的消费需求。
加工技术创新与实践
高效节能技术
采用新型烘烤设备、节能工艺等,降低焙烤 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提高生产效 率。
HACCP体系应用
危害分析
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分析和识别。
关键控制点确定
明确关键控制点,制定相应的监控措施和操作规范。
监控与记录
定期对关键控制点进行监控和检测,记录相关数据,确保产品质量与 安全。
05
生产工艺实例分析
面包生产工艺流程
01
02
03
04
原料准备
选用优质小麦粉,添加适量的 水、酵母、盐、糖等。
创新化
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 求,焙烤食品在口味、形 状、包装等方面不断创新。
工业化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焙 烤食品生产逐渐向自动化、 智能化方向迈进,提高生 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2
原料与辅料
焙烤食品的原辅材料
![焙烤食品的原辅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f0d70fa7cd184254a35350b.png)
(四)乳制品在焙烤食品中的作用
1.提高制品的营养价值 乳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等。面粉是焙烤
食品的主要原料,但其在营养上的不足是赖氨酸、维生素含量很少。 乳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几乎所有的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 质亦很丰富。 2.提高面团的吸水性
乳粉中占蛋白质总量75%-80%的酪蛋白会影响面团的吸水率。乳粉 的吸水率可达到自重的100%-125%,每增加1%的乳粉,面团的吸水 率增加1%-1.25%,产量和出品率相应增加,成本下降。
面筋的品质(衡量面筋工艺性能的指标)
延伸性:面筋被拉长而不断裂的能力。 可塑性:面筋成形或压缩后不能恢复其固有状态的性质。 弹性: 面筋被压缩或拉伸后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 韧性: 面筋对拉伸性所表现的抵抗力,一般弹性强的面筋韧性也强。
不同烘焙食品对面筋工艺性能的要求
面包:要求面筋含量高;面筋弹性好,有利于面筋持气性好;又要求面筋延 伸性好,使面包易于膨发。 糕点、饼干:则要求面筋含量不高,弹性弱,可塑性强。
(4)乳化分散性 指油脂在与含水的材料混合时的分散亲和性。油 脂的乳化分散性越好,油脂颗粒分布就越均匀,产品越松软。
(5)吸水性 具有可塑性的油脂在没有乳化剂的情况下都有一定的 吸水能力和持水能力。这对制做冰淇淋、点心类有重要意义。
(6)稳定性 稳定性是油脂抗酸败变质的性能。在制作需要保存较 长时间的焙烤食品时,需要使用稳定性好的油脂。为了提高油脂的 稳定性,往往添加少量的抗氧化剂,并要求所添加的抗氧化剂在焙 烤后也能起到抗氧化作用。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面粉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约占 面粉量的75%。主要包括淀粉、糊精、可溶性糖和纤维素。
✓分解为单糖后供酵母利用 ✓吸水胀润后形状变大,填充在面筋网状组织空隙中形成强劲 结构 ✓调节面团胀润度,降低弹性
(粮油加工课件)第二章焙烤食品§1原辅材料
![(粮油加工课件)第二章焙烤食品§1原辅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3649b9893186bceb19e8bbee.png)
(一)蛋白质与面筋
• 面粉中的蛋白质根据溶解性的不同可 分为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麦球蛋白 和麦清蛋白。
• 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为面筋性蛋白质 • 麦球蛋白和麦清蛋白为非面筋性蛋白质
2020/10/23
• 面粉中各类蛋白质的含量及特性
种类
清蛋白
溶解性
溶于水
占总蛋 白比例 %
9
老化。 • 3 乳制品的用量 • 一般为面粉总量的1%~8%。
2020/10/23
五、蛋制品
• 1 蛋制品的种类 • 冰蛋、冰蜜蛋黄、全蛋粉、蛋黄粉、蛋
清粉等。 • 应说明的二点: • (1)一般使用鸡蛋和鸭蛋,鹅蛋因有
异味很少使用。 • (2)一般工厂化生产不使用鲜鸡蛋,
因为处理麻烦,影响卫生。
• 麦谷蛋白是由7~20条多肽链构成,呈纤 维状,它既具有分子内二硫键又具有分 子间二硫键,富有弹性但缺乏延伸性。
2020/10/23
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和面筋的模式结构图
2020/10/23
• 面筋的工艺性能指标主要包括: (1)延伸性:指面筋被拉长而不断裂的 能力。 (2)弹性:指面筋被拉长或压缩后能恢 复原状的能力。 (3)韧性:指面筋被拉长时所表现的抵 抗力。 (4)比延伸性:是以面筋每分钟自动延 伸的厘米数表示。
第二章 焙烤食品
第一节 原辅材料
一、 概述 二、 焙烤食品生 产用原辅材料 三、总结
2020/10/23
一、概述
1 焙烤食品的概念
焙烤食品是泛指糖食制品中采用焙烤工艺的一大类产品。
2 焙烤食品的特点:
(1)所有的焙烤食品均应以谷类为基础原料(主要为小麦) (2)大多数焙烤食品应以糖油蛋等为主要原料,或其中1-2种 (3)所有焙烤食品的成熟或定型均采用焙烤工艺 (4)焙烤食品应是不经调整就能食用的食品 (5)所有的焙烤食品均应属于固态食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概述一、焙烤食品的概念焙烤食品在我国的制作技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就是中国食品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也就是饮食业不可缺少的部分主食。
焙烤食品的制作技术性强、艺术性高,其工艺不仅包括原料的整理加工、制坯、制馅、成型、成熟与美化装饰等操作技能,还涉及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营养卫生及食品机械等现代科学知识。
焙烤食品的制作工艺就是一项多学科的现代应用技术。
焙烤——Bake,Bakery,习惯上称为烘烤、烘焙、烧烤,包括烤、烧、烙等,又有英文音译之意。
焙烤食品——以谷物或谷物粉为基础原料,加上油、糖、蛋、奶等一种或几种辅料,采用焙烤工艺定型与成熟的一大类固态方便食品。
在食品工业上主要指各类面包、饼干、月饼、蛋糕糕点、饼类等食品,焙烤食品的门类与花样越来越多,逐渐发展成为方便食品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焙烤食品的特点焙烤食品分为许多大类,而每一类中又分为数以百计的不同花色品种,它们之间既存在着同一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焙烤制品一般具有下列特点:(1)所有焙烤制品均以谷类(主要就是小麦粉)为基础原料;(2)大多数焙烤制品以油、糖、蛋等或其中1-2种作为主要原料;(3)所有焙烤制品的成熟或定型均采用焙烤工艺;(4)大多数焙烤食品都使用化学或生物疏松剂来蓬松制品的结构;(5)焙烤制品就是不需经过调理就能直接食用的食品;(6)所有焙烤制品均属固态食品。
三、焙烤食品的分类焙烤食品已发展成为品种多样、丰富多彩的食品。
例如:仅日本横滨的一家食品厂生产面包就有600种之多,故而分类也很复杂。
通常有根据原料的配合、制法、制品的特性、产地等各种分类方法。
1、按生产工艺特点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类:(1)面包类包括主食面包、听型面包、硬质面包、软质面包、果子面包等。
(2)饼干类有粗饼干、韧性饼干、酥性饼干、甜酥性饼干与发酵饼干等。
(3)糕点类包括蛋糕与点心,蛋糕有海绵蛋糕、油脂蛋糕、水果蛋糕与装饰大蛋糕等类型;点心有中式点心与西式点心。
(4)松饼类包括派类、丹麦式松饼、牛角可松与我国的千层油饼等。
2、按发酵与膨化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类:(1)用酵母发酵的制品包括面包、苏打饼干、烧卖等。
(2)用化学方法膨松的制品指蛋糕、炸面包圈、油条、饼干等。
总之就是利用化学疏松剂如小苏打、碳酸氢铵等产生二氧化碳使制品膨松。
(3)利用空气进行膨化的制品指天使蛋糕、海绵蛋糕一类不用化学疏松剂的制品。
(4)利用水分气化进行膨化的制品主要指一些类似膨化食品的小吃,它不用发酵也不用化学疏松剂。
第二节焙烤食品的原辅料及其加工特性焙烤食品的生产需要多种原料,原料的质量与特性不仅决定焙烤食品的营养价值、风味与组织结构等,而且对焙烤食品的生产工艺与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都有重要的影响,生产焙烤食品所需要的原辅材料分为基础材料与辅助材料两大类。
为增加焙烤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焙烤制品的风味,提高焙烤制品的品质,则需要另外添加辅助原料。
原辅材料的理化特性、化学成分、作用、质量及使用量对焙烤制品的生产及其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只有全面掌握,才能运用自如,确保焙烤制品的加工品质与食用品质。
基础原料:谷物粉(以小麦粉为主)、水辅助原料:糖、蛋品、乳品、油脂、改良剂、甜味剂、酵母、盐、各种馅料、装饰料、营养强化剂、保健原料等一、面粉小麦粉(也称面粉),就是制造面包、饼干等焙烤食品最基本的原材料。
面粉的性质对于面包等焙烤食品的加工工艺与产品的品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面粉的加工性质往往就是由小麦的性质与制粉工艺决定的。
(一)面粉的加工性能面粉加工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面粉中蛋白质的数量与质量,但面粉中的其她成分如碳水化合物、类脂与酶对面粉的工艺性能也有重要影响,面团的性质就是面粉中各种成分所起作用的综合体现,因此可通过面团性质的测定来评价面粉的工艺性能。
1、面粉粉质面粉粉质的测定国际上广为使用的就是德国Brabender公司生产的粉质仪。
粉质仪就是根据面团搅拌时会受到阻力的原理而设计的,该仪器会自动绘出一条特性曲线,即粉质曲线。
图3-1 粉质曲线图曲线图绘制在一张印有刻度的专用纸上。
从粉质曲线图上可得到以下指标,以综合评价面粉的工艺性能。
(1)吸水率面粉的吸水率越高,则做面食时加水量越大,这样不仅能提高单位重量面粉的出品率,而且能做出疏松、柔软、存放时间较长的面包。
(2)面团形成时间(DT) 就是指从零点(开始加水)直至面团稠度达最大时所需搅拌的时间,准确到0.5min。
一般软麦面粉筋力差,形成时间短,在1~4min之间,适合作糕点、饼干等;硬麦面粉筋力强,形成时间在4min以上,可制作面包。
美国面包粉的形成时间要求为(7.5±1.5)min。
我国商品小麦的形成时间平均为 2.3 min。
(3)稳定时间(E) 面团的稳定时问越长,说明面团的加工稳定性越好,面筋对剪切抵抗力越强,越适于制作面包;稳定时间短的适宜做饼干、糕点。
稳定时间就是粉质仪测定的最重要指标,它已成为生产各种专用粉依据。
曲线的宽度反映面团的弹性,越宽弹性越大。
(4)弱化度(WK) 弱化度表明面团在搅拌过程中的破坏速率,也就就是对机械搅拌的承受能力,也代表面筋的强度。
该值越大,面筋越弱,形成的面团越易流变,面团不易加工。
(5)面团衰落度面团衰落值越小,说明面团筋力越强。
(6)综合评价值(VV) 它就是根据面团形成时间与面团弱化度给粉质曲线图一个综合评分。
其原理就是将理想的薄力粉设定在VV一0,此时,DT一0,WK一500;理想的强力粉设定为VV一100,DT一26,WK一0;然后将中间等分,作为评价的得分。
一般认为强力粉的评价值在70以上,薄力粉在30以下,中力粉在30~70之间。
2、面团的拉伸性面团的拉伸性与韧性可从面团拉伸曲线上反应出来。
用与粉质曲线测定对应的面团测定拉伸曲线。
首先用粉质仪的搅拌器来调制面团,然后称取150 g 面团在拉伸仪上滚圆,发酵,拉伸至面团断裂。
面团断裂后重新整形再重复上述操作3次,即45min、90min、135min共3次。
从拉伸取曲线上可得到如下有关面团性能的数据。
(1)延伸性就是以面团从开始拉伸直到断裂时曲线的水平总长度来表示的。
(2)韧性就是以拉伸单位BU来表示面团拉伸至固定距离50mm时曲线所达到的最高BU、(3) 曲线面积指曲线与底线形成的面积,以cm2表示,用求积仪测得。
曲线面积也称拉伸时所需的能量。
它表示面团筋力或小麦面粉搭配的数据,该值低于50cm2时,表示面粉烘焙品质很差。
能量越大,表示面粉筋力越强,面粉烘焙品质越好。
(4)拉伸比值抗延伸阻力(BU)与延伸性(mm)之比,用求积仪测得,代表面团的强度。
实际上,反映面粉特性最主要的指标就是能量与比值。
能量越大,面团强度越大。
拉伸图可反映麦谷蛋白赋予面团的强度与抗延伸助力,以及麦胶蛋白提供的易流动性与延伸所需要的粘合力。
根据拉伸图可将面粉划分成下列类型:(1)弱力粉面团抗拉伸阻力小于200BU,延伸性小,在155mm以下。
或延伸性较大,达270mm,抗拉伸阻力小于200BU。
延伸性短的适合制作在嘴里易于融化的饼干类食品,延伸性长与弹性小的适合制作面条类食品。
(2)中力粉面条抗拉伸阻力较大,延伸性小,或阻抗性中等,延伸性小,大概比较接近于适合做馒头。
(3)强力粉阻抗性大,在350-500BU,延伸性大或适中,在200-250mm,比较适宜做主食面包。
(4)特强力粉阻抗性达700BU左右,而延伸性只有115mm左右。
其阻抗力量过强,面团僵硬,不平衡,称为“顽强抵抗面团”,用其做面包则体积小,瓤气孔大而不均匀,孔壁粗糙,干硬。
该粉可用于挂面或通心面条,防止断条。
3、面粉的物化性能(1)湿面筋含量面粉的蛋白质含量与质量就是影响其食品加工品质的最重要因素。
但在实际生产中,蛋白含量相等的面粉,其食品加工性能相差较多,甚至有些蛋白质含量低的面粉做面包加工性能好于蛋白质含量高的面粉,主要就是由蛋白质质量或组成的不同造成的。
而湿面筋含量则较好地表征了面粉中麦谷蛋白与麦醇溶蛋白的含量及比例,因此湿面筋含量被各国作为面粉等级标准的重要指标。
面粉中湿面筋含量一般就是通过洗面筋的方法来测定的。
洗面筋的方法以前就是用手洗,现在多采用现代化的机器洗,即面筋测定仪。
(2) 降落值降落值就是以α-淀粉酶能使淀粉凝胶液化,使黏度下降这一原理为依据,以一定质量的搅拌器在被酶液化的热凝胶糊液中下降一段特定高度所需的时间(以s为单位)来表示的。
根据淀粉糊液黏度的变化来反映淀粉酶含量及酶活性。
降落值越小,表明糊液黏度小,淀粉被酶解的程度大,酶活性强。
如油炸面包圈、糕点、方便面、锅巴等面制食品的对生产面包的面粉来说,FN小于200,表示酶活性过强;200~300表示酶活性正常,大于300,则表示酶活性过低。
现在许多国家将降落值作为面粉的等级标准与专用粉的重要指标,检验进出口谷物与计算产品价格的依据以及用于配粉的计算。
(二)面团的烘焙与蒸煮品质——衡量加工品质的直接指标烘焙品质:通过烘烤面包品质来反映,包括面包体积、纹理、质构、评分等,其中面包体积就是最客观的烘焙品质指标;蒸煮品质:主要指馒头、面条加工对小麦面粉品质的要求。
二、油脂油脂就是生产焙烤制品的重要原料之一,不仅使产品具有一定的滋味,而且在焙烤食品的营养价值、色、香、味、形及组织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常用的油脂在焙烤食品中常用的油脂有植物油、动物油、氢化油、人造奶油与起酥油等。
1、植物油植物油有大豆油、棉子油、花生油、棕榈油、玉米胚芽油等。
植物油中主要含有不饱与脂肪酸,其营养价值高于动物油脂,但加工性能不如动物油脂与人造固态油脂。
2、动物油天然动物油中常用的就是奶油与猪油。
大多数动物油都具有熔点高、起酥性好、可塑性强的特点。
(1)奶油:从牛奶中分离出来的乳脂肪,柔软、有天然的奶香味,主要成分就是牛乳脂肪,又称黄油、白脱油。
乳脂肪含量在80%左右,熔点20~30℃,凝固点15~25℃,常温下呈半固态,具有一定的硬度与良好的可塑性。
它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并具有独特的风味,就是西式糕点生产的重要原料。
适用于西式糕点的裱花与保持糕点外型的完整。
但价格较贵,储存稳定性较差。
(2)猪油:从猪的内脏蓄积脂肪及腹部、背部等皮下组织中提取的脂肪。
常温下呈软膏状,熔点在36~42℃,色泽洁白,有特殊香气。
可塑性、起酥性较好,被广泛应用于糕点的生产。
在苏式、宁式及广式糕点的馅中还常用猪板油制成的板丁油,又称“水晶”。
但其胆固醇含量较高,稳定性比奶油差,使用时要注意防止哈败。
(3)牛油、羊油:牛、羊油都有特殊气味,需精炼脱臭后才能使用。
这两种油熔点高、前者40~46℃,后者43~55℃,可塑性强、起酥性较好,在欧洲国家中大量用于酥类糕点,便于成型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