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基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奇在-与十二经脉不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阴阳表里属络关系。
3、奇在-与人体奇恒之腑有密切关系(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作用与特点
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
2.对十二经脉气血起着蓄积、渗灌的调节作用。
3.任、督两脉各有其所属腧穴分布于体表,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十四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和所属的腧穴。
1.根据经脉循行与主治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在”进行循经取穴。
《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2.内脏病变可通过刺其皮部的方法进行治疗。如皮内埋针或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来进行治疗
3.经络瘀滞、气血痹阻可刺络放血予以治疗。如目赤肿痛太阳穴放血;扭、挫伤局部刺络拔罐
1.针灸等刺激机体和练气功者意守丹田所出现的经气感应与传导等现象的观察。
2.腧穴主治功效归纳分析,发现的有序排列。
3.内脏疾病在体表相应部位所出现的病理现象,如循经压痛、结节、丘疹、色泽变化等。从这些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4.人体解剖知识与生理现象的补充,并由此得到启发。
经络学说的发展
(一)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其中“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记载有关经脉循行、是动病、所生病及灸法,是经络学说的雏形。
(二)《内经》中经络学说的形成
《内经》是中医学中最早的经典著作,它分成《灵枢》、《素问》,总结了奏汉以前医学方面的成就,尤对经络的论述更为详尽,从而说明了战国时代经络学说已基本形成,其主要阐述了。
1、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循行分布及其与脏腑器官的关系,经脉流注依次衔接,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前正中线-任脉
肾经-在胸部,旁开前正中线2寸,腹部旁开前正中线0.5寸
胃经-在胸部,旁开前正中线4寸,腹部旁开前正中线2寸
脾经-在胸部,旁开前正中线6寸,腹部旁开前正中线4寸
(2)腰背部:共2条经,5条脉
督脉-位于后正中线
膀胱经第一侧线-旁开后正中线1.5寸,为全身背俞穴所在
膀胱经第二侧线-旁开后正中线3寸,沿肩胛骨内侧线下行
(3)胁肋部:共2条经,2条脉
肝胆经循胁肋
4、颈部的分布规律
从前正中线到后正中线依次为:任脉,足手(阳明胃、大肠)、足手(少阳胆、三焦)、手足(太阳小肠、膀胱),督脉。
5、面部的分布规律
前部、前额:手足阳明经
侧部、侧头:手足少阳经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阴阳消长(阴阳)、上下肢分布(手足),及其与脏腑属络的关系(脏腑)而命名的。因此,十二经脉的名称由阴阳、手足、脏腑三个部分组成。
三、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属络关系、交接规律及流注次序四大规律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
1、总规律,是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其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及胸腹,阳经分布于四肢 外侧及头面、躯干。
后部、后头:手足太阳经
顶部、巅顶:督脉、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的属络关系
即在体内与脏腑相属络,其中阴经属脏主里络腑,阳经属腑主表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构成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因十二经脉之气的走向特点: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上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至腹胸。从而形成了:1、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未端交接;2、阳经与阳经在头面交接;3、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的规律。
1、含义: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2、主要作用:约束骨胳,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
十二皮部
1、含义: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
2、主要作用:是机体的卫外屏障,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的含义与分布特点
经络的病理变化
1.传注病邪
根据经脉“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的生理特点,当机体处在正虚邪实的情况下,经络则是传注病邪的途径。
2.反映病侯
因为经络在人体有内外相连的特点,故又是病理变化的反映系统。如内脏病变可以主里达表,从而在体表相应部位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一)说明病理变化
标本
1、含义:标本,指经络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
2、分布特点:“标”犹如树梢,有上的含义,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本”犹如树根,有下的含义,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
根结
1、含义: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
2、分布特点:“根”有根本、开始的含义,即四肢未端的井穴;“结”有归结、结聚的含义,即头、胸、腹部。
1、东汉张仲景在《内经》十二经脉的基础上,将手、足同名经合并为“六经”,六经的证候也由十二经病候偏重于经脉循行部位的症状发展为联系较广的全身症状,从而总结了外感热病的发病规律,是经络学说在内科方面的应用典范。
在此以后的一段时期,大多数医家以《内经》、《难经》中经络理论为依据来指导临床。
2、元代关于经络学说的主要著作为滑伯仁所著的《十四经发挥》,它根据《金兰循经》等书中关于经脉的文字,作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率先正式提出了”十四经”名称。
2、分布于四肢的规律,是将上、下肢的内、外侧均分成前、中、后三个区线。其中手足阳经为阳明在 、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特殊性,就是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前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手阳经、手阴经、足阳经阴经 (分布图)。
3、躯干的分布规律
(1)胸腹部:共4条经,七条脉
(合):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则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形成“六合”。
3、主要作用 :
① 加强了十二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
②辅佐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环的功能。
③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治疗范围。
④ 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关系,突出了头面部经穴的重要性。
十二经筋
(1)着重于十四经脉分布部位的考证和循经路线的分析,补充记述各经脉所属的腧穴,是研究经脉的专书。
(2)本书共3卷,卷上为手足阳明流注篇,卷中为十四经脉气所发篇,卷下为奇经八脉篇。其在卷上指出经络是体表与脏腑联系的通路,络脉是本经的旁支,与他经相交,从而提出了“络脉传注,周流不息”的理论,对气血在经络中的循行原理作了新的发挥。
气街
1、含义: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
2、分布特点:分布聚集于头、胸、腹、胫等处。
四海
1、含义:即头为髓海、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即血海、膻中为气海、胃为水谷之海。
2、分布特点:髓海位于头部,气海位于胸部,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血海位化、临床运用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经络、经络学说、经络系统的含义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指经脉,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较大。
“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为经脉别出的分支,较小。经与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学说。
即根据经络有反映病候的特点。临床上可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与按压等观察相应部位的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电阻等变化,来推断疾病的病理变化。
(二)指导辨位归经
1.根据体表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推断疾病所在的经脉。
2.根据病变中出现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推断其所受累的脏腑与相关的经脉。
(三)指导临床治疗
2、其第一难论切脉时就提出了“十二经皆有动脉”,突出地阐述了经络问题。
3、23~29难更直接地论述了脉的长度、循行和十二经顺序,以及流注关系、十五络脉的作用、脉气竭绝时出现的症状等,尤其对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临床运用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此外,还论述了”肾间”动气是经络脉气产生的根源,对经络学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它是《难经》中有关腧穴方面)
3、明代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
(1)详细叙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
(2)并对奇经有关的穴位作了考证。
(3)阐述了奇经与十二经脉脉气相通的径路、奇经作用和所主病候,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体现了奇经八脉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是研究奇经八脉的专书。
至此,不难看出经络学说就是这样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认识而逐步发展起来。
(3) 主要作用 ① 加强了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②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的经脉联系。
十二经别
1、含义: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2、分布特点:
(离):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
(入):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脏腑联系;
(出):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
1.联络脏腑、沟通肢窍经络
纵横交错,内联脏腑,外络肢节,能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吱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而儒养周身,从而完成和调五脏、洒陈六腑的生理功能。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经络系统中的络脉为卫气所充,散布全身,密布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有着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
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通过阴阳表里、手足同名经的连接,从手大阴肺经开始至足厥阴肝经,再复从肺经而逐经相接,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四、奇经八脉的含义、作用与特点、循行分布
奇经八脉的含义
1、奇在循行-即别道奇行的经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共八条。其中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歧”。
4.经筋疾患可以“以痛为腧”的阿是穴进行针刺治疗。
分布概况(具体见表)
十五络脉、十二经别的含义、分布特点与主要作用,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含义与主要作用
十五络脉
1、含义:十五络脉是十二经和任、督两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十五条。
2、分布特点:
(1)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时、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
(2)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背;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
4、62~68难主要对五输穴的含义、阴阳属性与脏腑、脉气的关系和临床治疗作用,以及原穴、俞募穴的理论。
5、69~76难主要论述各类疾病所宜的补泻法,如子午补泻法、迎随补泻法等,注意针刺和季节的关系以及疾病的属性确定针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补阴与阳的先后,以调和营卫气血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四)《内经》、《难经》以后经络学说的发展
2、 阐述了十二经脉功能失调时所发生的病候。
3、分别论述了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皮部的分布与作用。
4、阐述了十二经脉的标本、根结联系。
5、阐述了人体中营、卫、气、血在经络内外流行散布的情况,以及对机体组织器官所起的营养濡润和卫外作用。
(三)《难经》对经络学说的贡献
1、《难经》以阐发《内经》的要旨为名,全书共八十一难,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经络系统,由经脉系统和络脉系统组成。前者包括十二经脉及其附属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后者包括十五络脉以及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二、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发展
经络学说的形成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整体的形成必然是腧穴与经络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过程。
目前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有以下几个因素:
3、奇在-与人体奇恒之腑有密切关系(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作用与特点
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
2.对十二经脉气血起着蓄积、渗灌的调节作用。
3.任、督两脉各有其所属腧穴分布于体表,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十四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和所属的腧穴。
1.根据经脉循行与主治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在”进行循经取穴。
《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2.内脏病变可通过刺其皮部的方法进行治疗。如皮内埋针或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来进行治疗
3.经络瘀滞、气血痹阻可刺络放血予以治疗。如目赤肿痛太阳穴放血;扭、挫伤局部刺络拔罐
1.针灸等刺激机体和练气功者意守丹田所出现的经气感应与传导等现象的观察。
2.腧穴主治功效归纳分析,发现的有序排列。
3.内脏疾病在体表相应部位所出现的病理现象,如循经压痛、结节、丘疹、色泽变化等。从这些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4.人体解剖知识与生理现象的补充,并由此得到启发。
经络学说的发展
(一)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其中“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记载有关经脉循行、是动病、所生病及灸法,是经络学说的雏形。
(二)《内经》中经络学说的形成
《内经》是中医学中最早的经典著作,它分成《灵枢》、《素问》,总结了奏汉以前医学方面的成就,尤对经络的论述更为详尽,从而说明了战国时代经络学说已基本形成,其主要阐述了。
1、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循行分布及其与脏腑器官的关系,经脉流注依次衔接,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前正中线-任脉
肾经-在胸部,旁开前正中线2寸,腹部旁开前正中线0.5寸
胃经-在胸部,旁开前正中线4寸,腹部旁开前正中线2寸
脾经-在胸部,旁开前正中线6寸,腹部旁开前正中线4寸
(2)腰背部:共2条经,5条脉
督脉-位于后正中线
膀胱经第一侧线-旁开后正中线1.5寸,为全身背俞穴所在
膀胱经第二侧线-旁开后正中线3寸,沿肩胛骨内侧线下行
(3)胁肋部:共2条经,2条脉
肝胆经循胁肋
4、颈部的分布规律
从前正中线到后正中线依次为:任脉,足手(阳明胃、大肠)、足手(少阳胆、三焦)、手足(太阳小肠、膀胱),督脉。
5、面部的分布规律
前部、前额:手足阳明经
侧部、侧头:手足少阳经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阴阳消长(阴阳)、上下肢分布(手足),及其与脏腑属络的关系(脏腑)而命名的。因此,十二经脉的名称由阴阳、手足、脏腑三个部分组成。
三、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属络关系、交接规律及流注次序四大规律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
1、总规律,是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其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及胸腹,阳经分布于四肢 外侧及头面、躯干。
后部、后头:手足太阳经
顶部、巅顶:督脉、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的属络关系
即在体内与脏腑相属络,其中阴经属脏主里络腑,阳经属腑主表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构成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因十二经脉之气的走向特点: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上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至腹胸。从而形成了:1、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未端交接;2、阳经与阳经在头面交接;3、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的规律。
1、含义: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2、主要作用:约束骨胳,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
十二皮部
1、含义: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
2、主要作用:是机体的卫外屏障,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的含义与分布特点
经络的病理变化
1.传注病邪
根据经脉“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的生理特点,当机体处在正虚邪实的情况下,经络则是传注病邪的途径。
2.反映病侯
因为经络在人体有内外相连的特点,故又是病理变化的反映系统。如内脏病变可以主里达表,从而在体表相应部位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一)说明病理变化
标本
1、含义:标本,指经络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
2、分布特点:“标”犹如树梢,有上的含义,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本”犹如树根,有下的含义,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
根结
1、含义: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
2、分布特点:“根”有根本、开始的含义,即四肢未端的井穴;“结”有归结、结聚的含义,即头、胸、腹部。
1、东汉张仲景在《内经》十二经脉的基础上,将手、足同名经合并为“六经”,六经的证候也由十二经病候偏重于经脉循行部位的症状发展为联系较广的全身症状,从而总结了外感热病的发病规律,是经络学说在内科方面的应用典范。
在此以后的一段时期,大多数医家以《内经》、《难经》中经络理论为依据来指导临床。
2、元代关于经络学说的主要著作为滑伯仁所著的《十四经发挥》,它根据《金兰循经》等书中关于经脉的文字,作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率先正式提出了”十四经”名称。
2、分布于四肢的规律,是将上、下肢的内、外侧均分成前、中、后三个区线。其中手足阳经为阳明在 、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特殊性,就是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前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手阳经、手阴经、足阳经阴经 (分布图)。
3、躯干的分布规律
(1)胸腹部:共4条经,七条脉
(合):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则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形成“六合”。
3、主要作用 :
① 加强了十二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
②辅佐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环的功能。
③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治疗范围。
④ 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关系,突出了头面部经穴的重要性。
十二经筋
(1)着重于十四经脉分布部位的考证和循经路线的分析,补充记述各经脉所属的腧穴,是研究经脉的专书。
(2)本书共3卷,卷上为手足阳明流注篇,卷中为十四经脉气所发篇,卷下为奇经八脉篇。其在卷上指出经络是体表与脏腑联系的通路,络脉是本经的旁支,与他经相交,从而提出了“络脉传注,周流不息”的理论,对气血在经络中的循行原理作了新的发挥。
气街
1、含义: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
2、分布特点:分布聚集于头、胸、腹、胫等处。
四海
1、含义:即头为髓海、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即血海、膻中为气海、胃为水谷之海。
2、分布特点:髓海位于头部,气海位于胸部,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血海位化、临床运用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经络、经络学说、经络系统的含义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指经脉,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较大。
“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为经脉别出的分支,较小。经与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学说。
即根据经络有反映病候的特点。临床上可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与按压等观察相应部位的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电阻等变化,来推断疾病的病理变化。
(二)指导辨位归经
1.根据体表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推断疾病所在的经脉。
2.根据病变中出现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推断其所受累的脏腑与相关的经脉。
(三)指导临床治疗
2、其第一难论切脉时就提出了“十二经皆有动脉”,突出地阐述了经络问题。
3、23~29难更直接地论述了脉的长度、循行和十二经顺序,以及流注关系、十五络脉的作用、脉气竭绝时出现的症状等,尤其对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临床运用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此外,还论述了”肾间”动气是经络脉气产生的根源,对经络学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它是《难经》中有关腧穴方面)
3、明代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
(1)详细叙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
(2)并对奇经有关的穴位作了考证。
(3)阐述了奇经与十二经脉脉气相通的径路、奇经作用和所主病候,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体现了奇经八脉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是研究奇经八脉的专书。
至此,不难看出经络学说就是这样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认识而逐步发展起来。
(3) 主要作用 ① 加强了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②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的经脉联系。
十二经别
1、含义: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2、分布特点:
(离):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
(入):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脏腑联系;
(出):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
1.联络脏腑、沟通肢窍经络
纵横交错,内联脏腑,外络肢节,能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吱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而儒养周身,从而完成和调五脏、洒陈六腑的生理功能。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经络系统中的络脉为卫气所充,散布全身,密布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有着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
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通过阴阳表里、手足同名经的连接,从手大阴肺经开始至足厥阴肝经,再复从肺经而逐经相接,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四、奇经八脉的含义、作用与特点、循行分布
奇经八脉的含义
1、奇在循行-即别道奇行的经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共八条。其中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歧”。
4.经筋疾患可以“以痛为腧”的阿是穴进行针刺治疗。
分布概况(具体见表)
十五络脉、十二经别的含义、分布特点与主要作用,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含义与主要作用
十五络脉
1、含义:十五络脉是十二经和任、督两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十五条。
2、分布特点:
(1)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时、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
(2)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背;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
4、62~68难主要对五输穴的含义、阴阳属性与脏腑、脉气的关系和临床治疗作用,以及原穴、俞募穴的理论。
5、69~76难主要论述各类疾病所宜的补泻法,如子午补泻法、迎随补泻法等,注意针刺和季节的关系以及疾病的属性确定针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补阴与阳的先后,以调和营卫气血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四)《内经》、《难经》以后经络学说的发展
2、 阐述了十二经脉功能失调时所发生的病候。
3、分别论述了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皮部的分布与作用。
4、阐述了十二经脉的标本、根结联系。
5、阐述了人体中营、卫、气、血在经络内外流行散布的情况,以及对机体组织器官所起的营养濡润和卫外作用。
(三)《难经》对经络学说的贡献
1、《难经》以阐发《内经》的要旨为名,全书共八十一难,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经络系统,由经脉系统和络脉系统组成。前者包括十二经脉及其附属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后者包括十五络脉以及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二、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发展
经络学说的形成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整体的形成必然是腧穴与经络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过程。
目前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有以下几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