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基础
中国传统康复--经络
经
络
奇经八脉:冲、任、带、督、阴阳维脉、阴阳跷脉 十二经别:加强十二正经中相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
系
十二经筋:有联缀四肢百骸、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统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十五络脉: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与调节
络脉
浮 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孙 络:细小的络脉
手小指端
目内眦
足小指端
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脉 手少阳三焦经脉 足少阳胆经脉 足厥阴肝经脉
手无名指端
目外眦
足大趾
肺中
注: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部,脾经在中部,至内踝上8寸处交 叉后,脾经在前,肝经在中部。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经络的分布
4.奇经八脉分布
任脉 →行胸腹正中, 诸阴经之会,称“阴脉之海”。 督脉 →行腰背正中,诸阳经之会,称“阳脉之海”。 冲脉→并足少阴肾经挟脐而上,环饶口唇,十二经脉均 来汇聚,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因冲脉与妇女月经有 关,故又称“血海” 。 督、任、冲三脉均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经络学说概论
3.十二经脉的命名
主要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手经”。 主要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足经”。 主要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阴经”。 主要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阳经” 。
前、 中、 后 阴经(太阴、厥阴、少阴)→脏发出 阳经(阳明、少阳、太阳)→腑发出
• 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经络的作用
(一)生理功能 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之为“经气”。作用包 括: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23
调节机能平衡
含义及机理
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气血 作用及经气的感受和负载信息的作用,对 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维 持人体阴阳平衡状态。
意义: 通过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促使 人体机能活动,恢复平衡协调。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24
应 用
阐释病理变化
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布于肌表,当 体表受病邪侵袭时,可通过经络由 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次向里传变 而波及脏腑。如外邪袭表继而犯肺。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25
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
由于内在的脏腑与外在的形体、官窍 之间,通过经络密切相连,故脏腑的 病变可通过经络的传导反映于外。临 床可结合经络理论用“由表知里”的思 维方法诊察疾病。
元• 滑寿《十四经发挥》
明• 李时珍《奇经八脉考》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
清• 姚澜《本草分经》
清•陈惠畴《经络图考》
黄谷《明堂经络图册》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5
……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 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 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14
生理功能
运行全身气血,营养脏腑组织
联络脏腑器官,沟通上下内外
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体平衡
《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15
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运行全身气血 营养脏腑组织
含义:气血通过经络传注,布散 全身,以营养脏腑组织。
途径:循十二经脉流注衔接顺序,与任、 督两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周流 不息,循环往复。
中医传统经络学说
中医传统经络学说中医传统经络学说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通过研究经络的运行规律以及其与人体脏腑、气血等的关系,进一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从而指导中医的诊断和治疗。
一、经络的概念在中医传统经络学说中,经络被视为人体的生命活动的通道,它贯穿于全身,通过经络可以实现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调节。
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经脉是贯穿全身的主要通道,络脉则分布于经脉之外。
二、经络的分类与分布根据其功能和分布,经络可以分为十四经和奇经八脉。
十四经包括三阴经、三阳经和手太阴肺经、背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等,它们分布于人体的不同部位。
奇经八脉则包括任脉、督脉、冲脉等,它们负责调节周身气血的运行。
三、经络的运行规律中医传统经络学说认为,经络的运行规律是通过气血的循环实现的。
气血通过经络的流动,使得人体的脏腑组织得以营养和运动。
经络的运行规律还包括经气的升降出入、寒热虚实等因素的影响。
四、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经络是连接脏腑之间的桥梁,通过经络的流动,脏腑之间可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协调,保持人体的生理平衡。
每个经络与特定的脏腑有密切的关联,如肺经与肺脏、心经与心脏等,通过经络的运行状态可以间接反映脏腑的功能状态。
五、经络与疾病中医认为,经络的畅通与脏腑功能的健康密切相关,一旦经络发生堵塞或病理变化,都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通过调理经络,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的堵塞或病理变化可能是由于外感因素、情志不畅、饮食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针灸、推拿、草药等疗法。
六、经络学说的现代应用中医传统经络学说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例如,经络穴位被用于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和治疗疾病。
此外,经络的研究也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一些疾病的发生与经络的异常有一定关系,因此,研究经络学说对于揭示疾病的病理机制以及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中医传统经络学说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指导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四)流注次序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三、具体循行
• (一)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胃部,向下联络于大肠,回绕 过来沿着胃上口贲门,穿过膈肌,进入胸腔,属于肺脏。从 肺系横出腋下的体表部。此处有中府、云门穴,向上外形成 弧形曲线,下循上臂屈侧,走手少阴(屈侧尺侧缘)、手厥 阴之前,亦即上臂屈侧桡侧缘,经天府、侠白穴,下行肘中 桡侧缘的尺泽穴,沿前臂屈侧桡骨边缘(孔最穴),然后进 入寸口(桡骨远端桡动脉搏动处)有经渠、太渊穴,上向大 鱼际部,沿鱼际穴,出大指末端(少商穴)。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二)分布规律 • (3)躯干部:
• 足三阴经分部在胸腹部 • 手三阴经,从腋下穿出 • 手三阳经循肩胛部 • 足三阳经则阳明经在前,太阳经在后,少阳经在体侧
• (4)腹面:内向外依次是足少阴经、足阳明 经、足太阴经和足厥阴经(肾胃脾肝)。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分支:从缺盆上行,经颈旁 (天鼎、扶突穴)至面颊, 人下齿龈中,复返出来挟口角,通过足阳明胃经地 仓穴,绕至上唇鼻中央督脉的水沟穴 (人中),左脉 右行,右脉左行,分别至鼻孔两旁(迎香穴),与 足阳明胃经相接。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二)手阳明大肠经
• 起于食指端——行于 上肢外侧前缘—络肺, 属大肠—止于鼻翼旁
• 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于手指末端 • 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接于头面部( 头为诸阳之会) • 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交接于足趾末端 • 足三阴经与手三阴经交接于交接于胸腹部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走向与交接规律
第四章 经络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共52页PPT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是指人体经络系统的形态、分布、功能和调节机制的学说。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经络学说是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对于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络学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古代经络学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经络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是由经络组成的,经络是连接器官、组织和组织之间的通道。
经络不仅在表面运行,同时也在深层组织和脏腑之中。
人体的经络系统相当于一个复杂的通信网络,贯穿全身,并进行信息传递、物质运输和调节功能。
按照经络学说,人体有十四条正经,包括三阳经、三阴经和八奇经。
其中三阳经包括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和手少阴心包经;八奇经包括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和手少阳胆经。
每一条经络都与一定的脏腑相对应,通过经络可以传输血液、气、营养物质和信息,并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一个能量场,通过经络可以感知和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情况。
正常情况下,经络系统中的气血运行畅通,维持着我们身体的健康状态。
然而,当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导致经络的堵塞和疏通不畅,从而引发疾病。
中医的治疗方法通常是通过调节经络系统,使气血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根据经络学说,中医治疗一般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来调节经络系统。
针灸是将针刺入特定的穴位,通过刺激经络系统的气血运行来恢复身体的平衡;推拿是通过按摩身体表面的穴位,刺激经络系统,增强气血运行;中药则是通过服用草药来调节气血的流动,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
经络学说的研究对于中医的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不仅可以解释中医的一些疗效,也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经络学说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疾病的本质和产生的机制,为中医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中医经络学说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经络学说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中医经络学说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它自古以来在治疗疾病和康复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经络学说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
一、中医经络学说的理论基础中医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认为全身的经络是人体内外联系的桥梁,通过经络可以调节和调整气血运行,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经络学说包括经络的循行规律、络络相通的关系以及脏腑经络的相互作用等内容,为康复医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医经络学说主要包括“经络理论”和“经络治疗”两个方面。
经络理论是指中医学中关于经络的形态、循行、络络相通关系等方面的理论,经络治疗则是利用针灸、推拿、艾灸等手段调节经络,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二、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经络学说在康复医学中最常见和经典的应用之一。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行,提升机体的自愈能力。
针灸疗法在康复医学中广泛用于疼痛管理、神经功能障碍康复、运动损伤康复等方面。
2. 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一种通过按摩经络和穴位来调理身体的方法。
通过推拿手法的运用,可以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紧张,提升神经功能。
推拿疗法在康复医学中常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康复、神经系统康复等方面。
3. 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利用艾绒对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以达到温通经络、温补脏腑的作用。
艾灸疗法在康复医学中常用于慢性疾病的康复、养生保健等方面,如针灸镇痛配合艾灸的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中药疗法: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中药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从根本上促进康复和治疗疾病。
中药疗法在康复医学中常用于慢性疾病的康复、脏腑功能调节等方面。
5. 经络操疗法:经络操疗法是一种通过特定的体操动作来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行的方法。
这种疗法在康复医学中常用于关节和肌肉系统的功能康复,通过刺激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增强机体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有路径之意。
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
络,有网络之意。
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
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
“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
《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1、解释病理变化经络与疾病的发生、传变有密切的关系。
某一经络功能异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袭,既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脏腑。
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而且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2、协助疾病诊断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
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如胁痛,多病在肝胆,胁部是肝经和胆经的循行之处。
经络学说
2、功能: (1)加强十二经脉在皮肤各
区域中的联系。 (2)抗御外邪。 (3)为外治法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名称 十二经脉各有不同的名称,每一条经脉的
名称分别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等三 方面内容。 (一)命名根据 1.根据经脉在四肢的分布情况:
《释名》:“经,径也,如径路无所不通 “。
《辞海》“纵线,南北为经”。
2、络:络是经络系统中细密繁多,错综 联络的分支
《说文》:“络,絮也”,言其细密繁
(二)经脉与络脉的区别与联系
1.经脉与络脉的区别:经脉络脉源自位置 深而不见浅而常见
形态
粗大
细小
循行 直行(除带脉) 纵横交错
数量 主干 较少
分支 较多
入:进入体腔脏腑深部。
出:浅出体表(多在颈项部)而上头部。
合:每一对相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共 为 “ 六合”。(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 的经别)
(3 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 在体内的联系。 2、加强了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 的向心性联系。 3、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的联系。 4、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5、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与心脏 的联系。
枢·经脉》:“诸脉之浮而常见者。” (2)主要功能:沟通经脉,以输达肌表。 3.孙络 (1)含义:是别络再行分支的最细者。《灵
枢·脉度》:“络之别者为孙。” (2)主要功能:溢奇邪,通营卫。
(奇邪:奇,异也,邪自皮毛而溢络者,以左 注右,以右注左,其气无常处,而不入于经 者,为奇邪。)
(三)经筋〈十二经筋〉
1、含义:是十二经脉之气、结、 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其功能活动受十二经脉调节和其 气血的濡养,故称“十二经筋”。
2、功能:有联缀四肢百骸,
经络学说(中医学习) PPT
四、手太阴肺经
2、主要病候: (1)脏腑病候: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 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等。
(2)经脉病症:缺盆部及手臂内侧缘痛,肩背 部寒冷、疼痛等。
五、手阳明大肠经
1、循行:从手走头
(1)体表:起于食指末端 挟鼻孔到鼻翼两旁。 (2)体内:从锁骨上窝进入体腔 下通横膈, 络肺,属大肠。
九、手太阳小肠经
1、循行:从手走头 (1)体表:起于小指尺侧 止于耳前听宫穴。 (2)体内:属小肠,络心, 并与胃、食管、目、 耳有联系。
九、手太阳小肠经
2、主要病候: (1)脏腑病候:少腹胀,引腰而痛, 腰脊箜睾而痛。 (2)经脉病候:咽痛,目黄,颊肿。 颈、颔、肩、肘臂外后廉痛。 3、主治概要: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
五、手阳明大肠经
2、主要病候: (1)经脉病候:牙痛、咽喉肿痛、鼻流清涕 或出血,以及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 3、主治概要: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疾病、 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六、足阳明胃经
1、循行:从头走足 (1)体表:起于鼻翼旁 止于足大趾内侧端。
(2)体内:从颈部支脉锁骨 上窝部进入 下通横膈, 络脾,属胃。
十二、手厥阴心包经
2、主要病候: (1)脏腑病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喜笑不 休。烦心,心痛。 (2)经脉病候: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面赤, 目黄。 3、主治概要:主治心血管病如心悸、胸痹、胸闷等; 神经、精神的病变如失眠、健忘、多梦、痴呆等;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脘痛、纳呆、呕吐、腹痛等;及 经脉所过其他部位的病变如胸胁痛,上肢内侧中间 痛。
二、经络的生理功能
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3、调节机能平衡; 4、感应传导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奇在-与人体奇恒之腑有密切关系(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作用与特点
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
2.对十二经脉气血起着蓄积、渗灌的调节作用。
3.任、督两脉各有其所属腧穴分布于体表,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十四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和所属的腧穴。
1.根据经脉循行与主治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在”进行循经取穴。
《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2.内脏病变可通过刺其皮部的方法进行治疗。如皮内埋针或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来进行治疗
3.经络瘀滞、气血痹阻可刺络放血予以治疗。如目赤肿痛太阳穴放血;扭、挫伤局部刺络拔罐
1.针灸等刺激机体和练气功者意守丹田所出现的经气感应与传导等现象的观察。
2.腧穴主治功效归纳分析,发现的有序排列。
3.内脏疾病在体表相应部位所出现的病理现象,如循经压痛、结节、丘疹、色泽变化等。从这些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4.人体解剖知识与生理现象的补充,并由此得到启发。
经络学说的发展
(一)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其中“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记载有关经脉循行、是动病、所生病及灸法,是经络学说的雏形。
(二)《内经》中经络学说的形成
《内经》是中医学中最早的经典著作,它分成《灵枢》、《素问》,总结了奏汉以前医学方面的成就,尤对经络的论述更为详尽,从而说明了战国时代经络学说已基本形成,其主要阐述了。
1、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循行分布及其与脏腑器官的关系,经脉流注依次衔接,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前正中线-任脉
肾经-在胸部,旁开前正中线2寸,腹部旁开前正中线0.5寸
胃经-在胸部,旁开前正中线4寸,腹部旁开前正中线2寸
脾经-在胸部,旁开前正中线6寸,腹部旁开前正中线4寸
(2)腰背部:共2条经,5条脉
督脉-位于后正中线
膀胱经第一侧线-旁开后正中线1.5寸,为全身背俞穴所在
膀胱经第二侧线-旁开后正中线3寸,沿肩胛骨内侧线下行
(3)胁肋部:共2条经,2条脉
肝胆经循胁肋
4、颈部的分布规律
从前正中线到后正中线依次为:任脉,足手(阳明胃、大肠)、足手(少阳胆、三焦)、手足(太阳小肠、膀胱),督脉。
5、面部的分布规律
前部、前额:手足阳明经
侧部、侧头:手足少阳经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阴阳消长(阴阳)、上下肢分布(手足),及其与脏腑属络的关系(脏腑)而命名的。因此,十二经脉的名称由阴阳、手足、脏腑三个部分组成。
三、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属络关系、交接规律及流注次序四大规律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
1、总规律,是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其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及胸腹,阳经分布于四肢 外侧及头面、躯干。
后部、后头:手足太阳经
顶部、巅顶:督脉、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的属络关系
即在体内与脏腑相属络,其中阴经属脏主里络腑,阳经属腑主表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构成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因十二经脉之气的走向特点: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上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至腹胸。从而形成了:1、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未端交接;2、阳经与阳经在头面交接;3、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的规律。
1、含义: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2、主要作用:约束骨胳,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
十二皮部
1、含义: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
2、主要作用:是机体的卫外屏障,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的含义与分布特点
经络的病理变化
1.传注病邪
根据经脉“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的生理特点,当机体处在正虚邪实的情况下,经络则是传注病邪的途径。
2.反映病侯
因为经络在人体有内外相连的特点,故又是病理变化的反映系统。如内脏病变可以主里达表,从而在体表相应部位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一)说明病理变化
标本
1、含义:标本,指经络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
2、分布特点:“标”犹如树梢,有上的含义,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本”犹如树根,有下的含义,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
根结
1、含义: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
2、分布特点:“根”有根本、开始的含义,即四肢未端的井穴;“结”有归结、结聚的含义,即头、胸、腹部。
1、东汉张仲景在《内经》十二经脉的基础上,将手、足同名经合并为“六经”,六经的证候也由十二经病候偏重于经脉循行部位的症状发展为联系较广的全身症状,从而总结了外感热病的发病规律,是经络学说在内科方面的应用典范。
在此以后的一段时期,大多数医家以《内经》、《难经》中经络理论为依据来指导临床。
2、元代关于经络学说的主要著作为滑伯仁所著的《十四经发挥》,它根据《金兰循经》等书中关于经脉的文字,作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率先正式提出了”十四经”名称。
2、分布于四肢的规律,是将上、下肢的内、外侧均分成前、中、后三个区线。其中手足阳经为阳明在 、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特殊性,就是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前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手阳经、手阴经、足阳经阴经 (分布图)。
3、躯干的分布规律
(1)胸腹部:共4条经,七条脉
(合):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则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形成“六合”。
3、主要作用 :
① 加强了十二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
②辅佐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环的功能。
③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治疗范围。
④ 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关系,突出了头面部经穴的重要性。
十二经筋
(1)着重于十四经脉分布部位的考证和循经路线的分析,补充记述各经脉所属的腧穴,是研究经脉的专书。
(2)本书共3卷,卷上为手足阳明流注篇,卷中为十四经脉气所发篇,卷下为奇经八脉篇。其在卷上指出经络是体表与脏腑联系的通路,络脉是本经的旁支,与他经相交,从而提出了“络脉传注,周流不息”的理论,对气血在经络中的循行原理作了新的发挥。
气街
1、含义: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
2、分布特点:分布聚集于头、胸、腹、胫等处。
四海
1、含义:即头为髓海、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即血海、膻中为气海、胃为水谷之海。
2、分布特点:髓海位于头部,气海位于胸部,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血海位化、临床运用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经络、经络学说、经络系统的含义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指经脉,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较大。
“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为经脉别出的分支,较小。经与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学说。
即根据经络有反映病候的特点。临床上可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与按压等观察相应部位的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电阻等变化,来推断疾病的病理变化。
(二)指导辨位归经
1.根据体表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推断疾病所在的经脉。
2.根据病变中出现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推断其所受累的脏腑与相关的经脉。
(三)指导临床治疗
2、其第一难论切脉时就提出了“十二经皆有动脉”,突出地阐述了经络问题。
3、23~29难更直接地论述了脉的长度、循行和十二经顺序,以及流注关系、十五络脉的作用、脉气竭绝时出现的症状等,尤其对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临床运用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此外,还论述了”肾间”动气是经络脉气产生的根源,对经络学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它是《难经》中有关腧穴方面)
3、明代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
(1)详细叙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
(2)并对奇经有关的穴位作了考证。
(3)阐述了奇经与十二经脉脉气相通的径路、奇经作用和所主病候,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体现了奇经八脉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是研究奇经八脉的专书。
至此,不难看出经络学说就是这样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认识而逐步发展起来。
(3) 主要作用 ① 加强了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②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的经脉联系。
十二经别
1、含义: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2、分布特点:
(离):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
(入):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脏腑联系;
(出):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
1.联络脏腑、沟通肢窍经络
纵横交错,内联脏腑,外络肢节,能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吱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而儒养周身,从而完成和调五脏、洒陈六腑的生理功能。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经络系统中的络脉为卫气所充,散布全身,密布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有着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
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通过阴阳表里、手足同名经的连接,从手大阴肺经开始至足厥阴肝经,再复从肺经而逐经相接,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四、奇经八脉的含义、作用与特点、循行分布
奇经八脉的含义
1、奇在循行-即别道奇行的经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共八条。其中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