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合集下载

经络学说的形成原委及功能

经络学说的形成原委及功能
气” 而言 。故 不难 推定 , 人们在 针刺时首 先发现 的是 “ 经气 ”
从 1 内容 分 析 , 0脉 六腑 之 脉 已全 , 五脏 之 脉 仅 心 、 肺 二脏 脉 , 的是 三 阴肝 、 、 三脉 。 却 有 手 厥 阴心 包一 缺 脾 肾 但 脉 。与 十二 脉 体 系对 比 . 足六 阳经均 全 . 三 阴之 脉 亦 手 手
运行 也 。
根据 上述 推论 , 们最 初 认 识 经络 , 人 很有 可 能 是通 过
针刺 与导 引等 医疗 实践 。 现 “ 气 ” 发 经 的运 动 . 而 逐 步认 进
识到经络 的存在 。 2 由“ 经气 ” 动发现经 络存在 运
具, 惟缺 足三 阴之脉 。在 奇经八 脉 中 。 督 脉一脉 。 惟 仅就 上述 情 况来 看 , 显示 经 脉 系统 的发展 , 已取得 了
很 大的成 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若 就其形 成 年代而 论 . 少 可以推 定 为先秦 至
中期 或前期 。 由于 “ 经络 漆雕 ” 一 木雕 模 型 , 文 字 说 明 . 是 无 尚难 以
维普资讯

垡 整 … … … … … … … … 茎 蝴…
经络学说的形成原委 及功能
张 灿 呷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 济南 2 0 1 5 0 4)
关键 词 黄 帝 内经 ; 经络 学说 ; 脉 ; 脉 经 络 中图 分 类 号 : 2 41 R 2. 文献标识码 : A
式 的运动带 。 逐步认识 到这就 是经络 的存 在。 从在 医疗 实践 中发现 “ 气 ” 动 , 发现 “ 经 运 到 经络 ” 的存 在 , 该 是一个漫 长 的历 史时期 , 今 日现存 历 史文 献 , 应 从 进 而探讨 医学发 展 的历史 断代水 平 . 晚亦 应 在先 秦早 期或 至 更 早一些 的历 史时期 , 然否 ? 尚有 待于进 一步证 实 。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23
调节机能平衡
含义及机理
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气血 作用及经气的感受和负载信息的作用,对 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维 持人体阴阳平衡状态。
意义: 通过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促使 人体机能活动,恢复平衡协调。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24
应 用
阐释病理变化
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布于肌表,当 体表受病邪侵袭时,可通过经络由 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次向里传变 而波及脏腑。如外邪袭表继而犯肺。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25
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
由于内在的脏腑与外在的形体、官窍 之间,通过经络密切相连,故脏腑的 病变可通过经络的传导反映于外。临 床可结合经络理论用“由表知里”的思 维方法诊察疾病。
元• 滑寿《十四经发挥》
明• 李时珍《奇经八脉考》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
清• 姚澜《本草分经》
清•陈惠畴《经络图考》
黄谷《明堂经络图册》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5
……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 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 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14
生理功能
运行全身气血,营养脏腑组织
联络脏腑器官,沟通上下内外
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体平衡
《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讲义
15
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运行全身气血 营养脏腑组织
含义:气血通过经络传注,布散 全身,以营养脏腑组织。
途径:循十二经脉流注衔接顺序,与任、 督两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周流 不息,循环往复。

从巴王堆医帛收到《灵枢·经脉》看经络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从巴王堆医帛收到《灵枢·经脉》看经络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方 》 。 考 证 . 足 臂 》 早 于 《 阳 . 以上 溯 及 春 等 据 《 应 阴 可 秋 时 期 。二 书 均 只 描 述 了 十一 条 经 脉 . 无臂 厥 阴脉 。 而 在 成 书 于 西 汉 时 期 的 《 经 》 . 呈 完 备 的 十 二 内 中 已 经 脉 , 与 经 别 、 脉等 共 同构 成 了联 结 人 体 内 外表 并 络
“ 主 ( ) 生 病 ” 大 类 。“ 病 ” 经 脉 的 循 行 路 是 某 所 两 其 与
线 相 关 , 某 几 条 经 脉 ,所 生 病 ” 乎 与 《 臂 》 对 “ 似 足 的论
述 较 为相 近 , 学术 关 系 应 较 为 密 切 . “ 动 ” 虽 其 而 是 病 也 表 现 为经 络 循 行 路 线 上 的 症 状 . 《 臂 》 的 论 与 足 中
维普资讯
中医 文 献 杂 志
从 马王 堆 医 帛书 到 《 灵枢 ・ 脉 》 经 络 学 说 的 起 源 和 发 展 经 看
上海 中医药大学( - 2 0 3 ) 李海 峰 5 海,0 0 2
关键词 : 马王堆 医 帛书 《 灵枢 ・ 经脉 》 经络 起源
引 人 瞩 目。
此 外 . 足 少 阳经 在 《 臂 》 的 “ 于踝 间 ” 从 足 中 出 到 《 脉 》 的“ 足 跗 上 入 小 指 次 指 之 间 ” 出 现 了经 经 中 循 , 脉 走 行 上 的 延 仲 , 据 《 臂 》 已 有 “ 指 次 指 不 根 足 中 小
用 ” 灸 足 少 阳脉 治 之 的 记 载 , 这 种 延 伸 更 可 能 是 可 则
笔 者 在 研 读 马 王 堆 医 帛 书 的 过 程 中 . 意 到 其 注 与 《 枢 ・经 脉 》 存 在 着 一 定 的 传 承 发 展 的 关 系 . 灵 篇

针灸学发展历史

针灸学发展历史

针灸学发展历史针灸学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医学学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本文将详细介绍针灸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以及对现代医学的影响。

1. 起源和初期发展阶段(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21年)针灸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相传,黄帝时代的神农氏首创了针灸疗法,通过使用石针和骨针刺激人体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针灸疗法逐渐发展,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经络学说、腧穴学说等。

2. 经络学说的确立和医家学派的兴起(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在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扁鹊对针灸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与经络学说相结合。

他的著作《黄帝内经》对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医家学派的兴起也为针灸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

著名的医学家如张仲景、华佗等都对针灸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并留下了众多宝贵的经验和著作。

3. 针灸学的繁荣和传播(公元220年-公元960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针灸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此时期的医学家们致力于整理和编纂前人的经验,并将其系统化。

著名的医学家王叔和编纂了《针灸甲乙经》,成为了后世针灸学的重要参考书。

同时,针灸学也开始传播到邻近的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等。

4. 针灸学的整合和发展(公元960年-公元1840年)宋代是针灸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对针灸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编纂了《千金方》等重要著作。

此外,明代的杨继洲、清代的吴鞠通等医学家也对针灸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和发展。

针灸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

5. 针灸学的现代发展(19世纪至今)近代以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针灸学逐渐受到了质疑和挑战。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证实针灸疗法的有效性。

现代针灸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在《奇经八脉考》中对此提出的解释是“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这些事实说明,
古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对上述的大量感觉传导现象进行过长期观察和探索,逐步认识到人
体内部存在着复杂而有规律的气血运行通道,从而提出经络分布的轮廓和基本活动规律,并
经逐步充实、发展,渐趋完善。
(二)腧穴疗效的归纳总结
的称谓,并详考其循行分布,补充各经腧穴,指出经脉是体表与脏腑联系的通路,络脉是本
经的旁支而与他经相交,经脉之气通过“经脉传注,周流不息”,从而对气血在经络系统中
的循环机理作出了新的发挥和阐释。明代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详考奇经八脉循行路线
及有关腧穴,论奇经与十二经脉气相通径路,和奇经作用与病候及其治法,突出了奇经八脉
经络学说形成以后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中得到不断
的引申、补充而渐趋系统化、完整化。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中所载有关经络的内容,可反映经络学说雏形阶段的
概貌。其主要特点是:(1)只有十一条脉而无“经”字,只言灸而未言针。(2)以足臂命名
的十一条脉的循行均由四肢末端起始而止于头身,而以阴阳命名的十一条脉的循行已有分
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古代医家发现,主治范围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
条路线上。例如分布于上肢外侧前缘的腧穴都能治疗头面病症;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的腧
穴,虽与上述腧穴距离很近,但却以治疗肺、胸、咽喉病症为主。古代医家通过长期观察、
比较和总结,把主治功效相似的腧穴归纳分类、串联而逐步形成经络的连线。
识气血流注和经络有一定的启发。
综上所述,古人在漫长的医学实践中通过多方面、多种途径获得了有关经络的各种现象

中医基础理论_8-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_8-经络学说
(二)经络学说的确立 《黄帝内经》成书是中医学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 (三)经络学说的发展
晋 •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 宋 • 王惟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四、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脉
络脉
连属 经部分 络 系 统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十五别络 浮络 孙络
十二经筋 外连
十二皮部 内属—— 五脏六腑
十二经脉
(二)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分布 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内侧前中后,太阴厥少阴”。但足三阴经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下的
分布,前中后部位依次是厥阴、太阴、少阴。 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面:“外侧前中后,阳明少太阳”。
(三)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
手三阴经从胸部走向腋下;
肝经
手三阳经循经肩部和肩胛部;
足三阴经行于胸腹部(前);
3 、脏为阴,腑为阳:阴经属脏,阳经属腑。
(二)具体名称
前 手太阴肺经 内侧 手三阴经 中 手厥阴心包经
后 手少阴心经

前 手阳明大肠经
手外侧
手三阳经
中 手少阳三焦经 后 手太阳小肠经

前 足太阴脾经 内侧 足三阴经 中 足厥阴肝经
后 足少阴肾经
前 足阳明胃经 外侧 足三阳经 中 足少阳胆经
后 足太阳膀胱经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一)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交足三阳经;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交手三阴经。
头(面)


腹 足
手之 三阴
足 之 三 阳
(二)交接规律
1、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手太阴肺经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

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 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 意思;络,有网络的意思。经脉大多循行于较深的 部位,有一定的循行经路。络脉大多循行于较浅的 部位,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家畜畜体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就是 因为经脉和络脉将机体内所有的组织器官、孔窍以 及皮肉筋骨等联结组合在一起的结果。
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 合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
后肢太阳与后肢少阴,前肢太阳与前肢少阴, 后肢少阳与后肢厥阴,前肢少阳与前肢厥阴, 后肢阳明与后肢太阴,前肢阳明与前肢太阴。
表里关系的两经循行特点是:
都在四肢末端交接; 都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 都分别络属于互为表里的脏腑。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 脏。
抗御外邪,护卫机表。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的因素,经络之所 以能够抗御外邪是因为经络中的十二皮部是一个抗御外邪的屏障, 如果经络之气(正气 卫气)不足或不利,则皮部抗邪的屏障作 用减弱,就容易遭受外邪的侵犯而发病。
经络系统
经脉:正经
十二经脉 十二经筋 十二经别 十二皮部
奇经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
阴跷、阳跷、阴维、阳 维
络脉:别络
浮络 孙络
经络的系统组成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脉
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其又可 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
正经
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及其附属部分 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是前肢三阳经和前肢三阴经以及后 肢三阳经和后肢三阴经,这十二条经脉是机体气 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纵行分支,有 加强十二经脉中互为表里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系统的部 分,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 的部分,是经络之气的散布所在。

中医发展简史

中医发展简史

中医发展简史引言概述: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从中医的起源、发展、现状等方面,对中医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

一、中医的起源1.1 传统医学的雏形- 早期的中医起源于中国古代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

- 起初,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探索疾病的成因和治疗方法。

1.2 黄帝内经的诞生-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经典,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

- 黄帝内经从整体观念出发,提出了“阴阳”、“五行”等重要理论,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1.3 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于战国时期。

-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着经络系统,通过调理经络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中医的发展2.1 隋唐时期的繁荣- 隋唐时期,中医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医学院校相继建立。

- 隋唐时期的医学家陆续出现,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2.2 宋元明清时期的发展- 宋元明清时期,中医学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医学著作。

- 这一时期的医学家对中医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2.3 西医的传入与中医的转型- 19世纪末,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对中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 在西医的影响下,中医经历了一次转型,吸收了一些西医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现代中医学的雏形。

三、中医的现状3.1 国家政策的支持- 当代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 国家对中医药的保护、研究和推广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3.2 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可和采用中医药。

- 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交流不断加强,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3 科技的应用与创新- 科技的进步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 中医药科技的应用与创新,推动了中医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了中医的临床疗效。

四、中医的挑战与机遇4.1 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中医发展面临着传统经典的传承与现代科技的创新之间的平衡问题。

中医经络论

中医经络论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规律 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 沟通,组合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 均在四肢末端交接,分别循行于四肢内 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 所以,在生理上是互相配合,在病理上 是互相影响的。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规律 记忆要点: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三焦与心包相表里 小肠与心相表里 脾胃相表里 肝胆相表里 肾与膀胱相表里
+ 公元前100万年,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利用
火烤、砭石按压身体某部位来减轻病痛。 久而久之,按压部位被固定下来,形成 “穴位”的初步认识。 + 公元前2697年,为黄帝纪元元年,岐伯、 黄帝为传说中的医学始祖,“岐黄之术” 是中医的尊称。
+ 公元前5~4世纪,名医扁鹊发现了病邪沿经
络循行的规律,据称,他能返观内视,看 见人体经络。 + 公元前207年~公元8年, 《黄帝内经》问世,它是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 其用超过六成的篇幅论述 经络。
足三阴经。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特点: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 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 一定的规律,同体内的脏腑有直接的 络属关系。
+ 奇经: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
维、阳维。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 + 正经和奇经的区别:“脉有奇常,十二经 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 之奇脉。盖以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 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
+ 公元16年,我国在汉朝曾开展大规模人体
解剖活动,结果发现人体的血脉(血管) 和医典中的经络不相吻合。因此,中国的 医学领域放弃了人体解剖。
+ 20世纪60年代,德国科学家傅尔发现,活
人皮肤上有一些“点”电阻比周围区域低 很多,把这些点连接起来,结果与中国古 代经络高度一致,震惊了世界。 +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美国代表 团实体参观了针刺麻醉下的开心手术,美 国专家们惊得目瞪口呆。此后,中医正式 被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逐步承认。

经络 常用穴位

经络  常用穴位
晋代:《针灸甲乙经》把理论与临床结合起 来,明确了经络与腧穴的关系。
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王唯一 明代:《针灸大成》杨继成 发展 现代:针麻、针灸镇痛
经脉
十二经脉 手三阴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阳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7、枕上旁线:在枕上正中线旁开0.5寸, 与枕上正中线平行,属膀胱经。主治 眼病和腰背痛等。
8、枕下旁线:在枕外粗隆下方,旁开 枕外粗隆1寸,自玉枕穴至天柱穴, 属膀胱经。主治小脑疾病所致平衡障 碍,后头痛等。
9、顶颞前斜线:从顶中线的前顶穴, 沿皮刺向颞部的悬厘穴。贯穿督脉、 膀胱经、胆经、胃经、三焦经。自上 至下,分别主治下肢、上肢和面部瘫 痪。
肺俞
[定位] 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 直刺0.6-1.5寸 向脊柱侧斜刺;艾灸. [主治] 咳嗽、哮喘、肺结核、肺炎、胸膜炎、鼻塞
及背部病症。
肺 俞
肾 俞
定喘
[定位] 在背部,当第7
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操作] 向脊柱侧斜刺
0.6-1.2寸.
[主治] 哮喘、咳嗽、肩
背痛 。
大椎
[定位] 在后中线上,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操作] 向上斜刺0.8-
1.2寸 艾灸.
[主治] 发热、疟疾、
中暑、咳嗽、哮喘、荨麻 疹、项背病症、防病保健、
强壮作用。
神门
[定位] 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
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操作] 直刺0.4-0.6寸;艾灸. [主治] 心痛、心烦、健忘、惊悸
痛、耳鸣、耳聋。
下 关

中医知识:中医经络学说

中医知识:中医经络学说

中医知识:中医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联系,均需通过经络的运输传导和联络调节得以实现,从而使人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气血津液等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黄帝内经》经络学说形成以来,历代医家结合自身的实践,不断予以补充、整理和完善。

经络学说与藏象、精气血津液等基础理论相互辅翼,成为中医阐释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理论基础,并对临床各科,尤其对针灸、推拿、气功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经络的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干线,大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路线。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网络之意。

络脉深浅皆有,但大多循行于较浅部位,有的还浮现于体表。

络脉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所不至。

经脉和络脉相互联系,遍布全身上下内外,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联络网,将人体五脏六腑、肢体官窍、皮肉筋骨等组织紧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生命话劫的正常进行。

经络学说的形成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古人通过直接观察法,对血脉、筋肉、骨骼和内脏及其相互关系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为经络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临床实践中发现,当体内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时,在体表相应的部位可出现一些病理现象,如压痛、结节、皮疹、色泽变化等异常反应。

例如,肠痈(西医称为阑尾炎)患者可在阑尾穴处找到压痛点。

脏腑有病,按压体表相应部位,体内病痛也随之缓解。

以此推论,体表与体内应有一定的联系通路,这是经络学说形成的依据之一。

针灸等刺激的感应和传导的观察推理针剌腧穴时,患者会出现酸、麻、胀、痛等感应,称为"针感"或"得气"。

这种感觉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向远部传导。

中医经络学 ---中医基础

中医经络学 ---中医基础

如何速记十二经脉的交接?
阳经与阳经交于头面 阴经与阴经交于胸腹 阳经与阴经交于手足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与脏腑有相应的表里相合关系。 脏腑之间有表里关系,所属的经脉间也有表里属络关系。
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胆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1.上为手,下为足:
行于上肢者为手经,行于下肢者为足经
2.内为阴,外为阳: 四肢内侧前后中依次为太阴、厥阴、少阴; 四肢外侧前中后依次阳明、少阳、太阳 3.脏为阴,腑为阳;阴经属脏,阳经属腑
十二经脉的命名规律
01 手足
02 阴阳
03 脏腑
手经——行于上 肢;
足经——行于下 肢。
阳经——行于四 肢的外侧——属 腑;
中线 后缘
足阙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注:内踝尖上8寸以下,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二)头面部分布规律
六条阳经经脉,皆上循头面,故有 “头为诸阳之会”之说。 1.手足阳明经脉——面部、额部 2.手足少阳经脉——侧头部 3.足太阳经脉 —— 头顶部、后头部 4.手太阳经脉 —— 头颊部
左右各有44个穴位 功 能:与肝相表里,主消化系统 失调时症状:胆汁分泌异常、脂肪代谢差,
形成肥胖症、肩部酸痛、 偏头痛、失眠、多梦
十二经脉之足阙阴肝经
时 间:23:00—1:00 (子时) 起止穴位:起于瞳子髎穴,止于足窍阴穴,
左右各有44个穴位 功 能:与肝相表里,主消化系统 失调时症状:胆汁分泌异常、脂肪代谢差,
经络学的形成

经络学说的起源探索

经络学说的起源探索

经络学说的起源探索经络学说创立于先秦时期,在《史记》、《吕氏春秋》及《庄子》等古籍中均有记载。

祖国医学最早的典籍《黄帝内经》,就有大量篇幅专论经络。

根据史料考据,不少学者认为经络学说的形成时期,大约是在公元前4-2世纪。

经络的最早发现,推测有三种可能:对脉、筋等的形态学认识是经络学说形成的始基:古代医家在解剖中发现了血管和一些条索状组织是连接内脏之间的主要形态结构,并且延伸到四肢末端,这应该是经络原始的解剖形态,故《内经》有时称其为“经脉”,有时又称其为“筋脉”。

早于《内经》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亦言“脉”而不言“经”,说明古人对“脉管”的形态学认识是相当早的。

《灵枢。

经脉》说:“经脉者,常不可见也。

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

”此言“经脉”,指脉管而言。

气口,也称寸口,即中医切脉的桡动脉搏动处。

但在临床实践中,针刺脉管仅会出血而不会“得气”,只有针刺到一些条索状的组织结构时,才能得气,于是就出现了“筋脉”的概念。

可以说,若没有对脉、筋等的形态学认识,就不能有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在发现穴位并逐步以点连线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上古时期,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每因劳动或其它原因,身体的某一部位被石块、树枝刺破,或为火灼伤,而身体其他部位所患的病痛即随之而清除或减轻。

经过无数次的反复,长期的不断体验,逐步从中发现和认识到石刺、火灼某些部位可以治病,这就是较为公认的针灸疗法起源的假说。

青铜器或铁器的使用,出现了金属针具,针韧而尖,能固定一个小点,进行深扎,逐步摸索出针灸治疗的特殊作用,进而定出“穴位”,这就是穴位的来源。

刺激某一穴位有针感的传导,并有一定的传导路线,而且具有同类主治性能的穴位,有往往排列在同一感传线路上,这就使人们认识到穴位之间贯穿着一条传导路线,这种联系不仅反映在体表,并同内脏密切相关。

于是,点连成线,形成了经络的循行路线。

说明经络学说的形成与穴位的主治性能、针感的传导路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经络学说的一系列理论

经络学说的一系列理论

经络学说的一系列理论,不是古代医家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有其实践基础的。

经络学说的起源和形成,与针灸疗法的产生和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直接联系。

(一)针灸疗法的产生是经络学说形成的前提远古(石器)时代,人们在石器作业的过程中,飞起的碎小石片容易伤人。

在采集野果和猎取食物的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各种创伤。

这些意外创伤的结果,却使得身体某部位原来的疼痛减轻或消失了。

例如碎石片伤及头顶相当于“百会”穴处,减轻了头痛;碰到鼻旁相当于“迎香”穴处,消除了鼻塞;采集野果时荆棘刺入虎口相当于“合谷”穴处,止住了牙痛;划伤大拇指端相当于“少商”穴处,清利了咽喉;追逐猎物时,石头或树茬碰伤小腿部相当于“足三里”穴处,缓解了腹痛。

当然,象这样的巧合固然不会经常发生,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则又不会少见。

加之人们有时还会本能地用手捶打、按揉身体不舒适的部位,久而久之,人们便知道主动利用锐利的小石片或荆棘来刺激身体的病痛部位。

这就是脑穴和针刺疗法的早期情况,也是外科技术的萌芽阶段小石片和荆棘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针刺工具(用作治病的石片,古称“贬石”)。

穴位则是以痛为脑,哪里疼痛不适,就把哪里作为刺激的目标既没有固定的部位,也没有相应的名称。

贬刺起源石器时代,灸灼发明于火的运用之后,都是由无意识地发现到有意识地运用那时,还没有产生经络这一概念,“以痛为脑”的刺灸部位、贬石或荆棘这些原始针刺工具都远远早于经络。

在刺灸穴位时发现有酸、麻、胀、重等感觉沿一定路线传导放散,通过不断地观察、归纳,才逐渐形成经络体系。

(二)“经络现象”的存在是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针灸疗法产生以后,人们经过长期不断地有病求治、治愈求理,然后又依理治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疾病会沿一定路线出现的热、寒凉、抽搐、皮疹、脱毛或红肿疼痛等现象,还有刺灸得气后的各种综合感觉的传导,这些就是近人所称的“经络现象”。

经络的形成就是以医疗实践中观察和体验到的各种经络现象为基础的。

大量的临床和科研实践证明,经络现象在针灸刺激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古今对经络现象的观察都离不开针灸的临床实践。

中医药发展史

中医药发展史

中医药发展史1.传统医学初期(上古时期-秦汉时期)据文献记载,中医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4800年的上古时期。

当时的医学实践主要依赖于观察天文、自然规律和生活实践经验,组成了古代的医术体系。

《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典籍产生并推动了中医的发展。

2.脏腑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脏腑经络学说逐渐形成。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有张仲景,他撰写了中国最早的著名医学典籍《伤寒杂病论》。

此外,经络学说以《奇恒经》为代表,也逐渐形成。

3.中医药学派的兴起(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中医药学派逐渐兴起,形成了多个医学派别。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有孙思邈、李时中、朱震亨等。

他们的医学著作对中医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经方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经方体系逐渐形成并发展。

这个体系以中药方剂为基础,通过研究和总结经验方剂的配伍和应用规律,形成了治疗各种疾病的医学体系。

《本草纲目》、《备急千金要方》等医学著作为后世的医生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5.现代中医药发展(20世纪以后)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中医药逐渐得到国际重视。

为了保护和推广中医药,中国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大学。

同时,中医药的研究也开始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如药理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以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总的来说,中医药发展的历程是漫长而辉煌的。

它不仅在中国扎根深厚,还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中医药将传统的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相结合,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中医药在未来会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

黄帝内经: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经络学说黄帝内经:经络学说引导语:《黄帝内经》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其中的经络学说。

经络的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经络是对脉的进一步分析。

《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

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者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医学入门》也说:“经者,径也;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

”可见经脉与络脉的区别在于:经,即路径之意。

经脉是主干,多循行于深部,纵行于固定的路径。

络,即网络之意。

络脉是分支,深部和浅部皆有,呈纵横交错状网罗全身。

经脉和络脉,相互沟通联系,将人体所有的脏腑、形体、孔窍等部分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经络系统人体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经筋、皮部和脏腑等五个部分组成。

其中以经脉和络脉为主,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骨节、皮肤,如《灵枢•海论》所说:“夫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经脉与络脉经脉是经络的主干,主要有正经和奇经两大类。

正经有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为“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是人体气血循行的主要通道。

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为“奇经八脉”。

正经与奇经的不同,正如《圣济总录》所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

盖言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

”奇经主要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分出的较大的分支,分别起于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

其中,阴经之经别从本经别出,循行于体内,而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合,起到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的作用,并能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形体部位和器官,以补正经之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十二经脉总的循行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 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 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1、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2、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3、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十二经脉衔接、流注表
中焦——>手太阴肺经——>(食指端交接) 手阳明大肠经——>(鼻旁交接)足阳明胃 经——>(足大趾内端交接)足太阴脾经—— >(心中交接)手少阴心经——>(手小指端 交接)手太阳小肠经——>(目内眦交接)足 太阳膀胱经——>(足小趾端交接)足少阴肾 经——>(胸中交接)手厥阴心包经——> (无名指端交接)手少阳三焦经——>(目外 眦交接)足少阳胆经——>(足大趾外端交接) 足厥阴肝经——>(肺内交接)——>手太阴 肺经……
经脉和络脉的主要区别
经脉
意义 经络中的 地位 分布 深度 数量 功能上 路径 主干部分 纵行的(直大深长) 深 少,有一定数目
脉络
网络 分支 主要是横行(横小 浅短) 浅 除十五络脉外多无 具体数目 补充作用、纽带作 用起渗濡灌注气血 的作用
主导作用 , 是气血运行的通 道
经络系统和经气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相互联系、 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 所谓经气,即经络之气,包括经络 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
十二经脉的命名
A脏腑 十二经脉与内部脏腑有特定的联系,用 “属”、“络”来概括。 B手足 根据十二经脉循行主要经过上肢或下肢, 分为“手……经”“足……经”பைடு நூலகம் C阴阳 脏为阴,腑为阳;内为阴,外为阳。
十二经脉的命名
“阴阳”再分为“三阴”、“三 阳”,即“太阴”、“少阴”、“厥阴” 与“阳明”、“少阳”、“太阳”。 “三阴”“三阳”之间有对应关系,即 太阴与阳明、少阴与太阳、厥阴与少阳。
★3、十二经脉的在体表的分布 规律
A 在四肢的分布与脏腑的位置有关 B 在头部的分布规律 C 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
4、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
手太阴肺经(里)<——> 手阳明大肠经(表) 足阳明胃经(表)<——> 足太阴脾经(里) 手少阴心经(里)<——> 手太阳小肠经(表) 足太阳膀胱经(表)<——> 足少阴肾经(里) 手厥阴心包经(里)<——> 手少阳三焦(表) 足少阳胆经(表)<——> 足厥阴肝经(里)
十二经脉的主要特点
1、有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共6组。 2、经脉与脏腑直接联系。 3、有比较完整的病候记载。 4、有五行属性。 5、均有本经自己的腧穴。
6、与脏腑的联络关系
特点
1、联系脏腑最多的经脉是肾经(属肾、络膀胱、上 贯肝、入肺中,络心)。 2、与胃有关的经脉有胃经(属胃)、脾经(络脾)、 肺经(还循胃口)、小肠经(抵胃)、肝经(夹胃) 共五条。 3、与肺有关的经脉有肺经(属肺)、大肠经(络 肺)、心经(上肺)、肾经(入肺中)、肝经(注 肺)共五条。 4、与心有关的经脉有心经(属心)、小肠经(络 心)、脾经(流注心中)、肾经(络心)共四条。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 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 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它是中医 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中医各 科的临床实践,尤其在针灸方面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㈠、经络学说的形成 1).对针灸等刺激的感应和感觉传导现象 的观察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2).对腧穴功效的总结 3).对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4).受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5).气功练习者的“内景隧道”体验
㈡ 经络学说的发展
1).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有关经脉的记载 2).《内经》中经络学说的形成 3).《难经》对经络学说的贡献 4)《内经》、《难经》以后经络学说的 发展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主要由经脉、络脉两大部 分组成,概括为“四十二,一十五,奇 经八脉浮孙数”。 “四十二”指十二经脉、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一十五”指十 五络脉。
(一)十二经脉
1、概念 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 足三阳经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 体,所以又称为“正经”。
经脉的命名
A以阴阳、手足、脏腑来命名,如十二经 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手太阴肺 经)。 B以穴位来命名,如十五络脉。 C以特殊名称来命名,如十二皮部。
第一章
经络总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经络及经络学说的含义 2.熟悉经络学说的形成。 3.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 4.掌握十二经脉的含义及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经络及经络学说的含义。 2.经络系统的组成。 3.十二经脉的含义及特点。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 经脉和络脉。经络是“经”和“络”的 统称。“经”,即路径、主干,经脉是 经络系统的主干;“络”,即网络、分 支,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
经脉与五官的联络关系
到达眼部的经脉有6条:心经、小肠经、 膀胱经、胆经、肝经。 到达舌部的经脉有2条:脾经、肾经。 到达耳部的经脉有3条:膀胱经、三焦经、 胆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