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小学数学中的体现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小学数学中的体现摘要:在现在的数学课堂中,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应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从传统的老师全面指导转变为“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老师就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对分类的认识。
开阔性、活动性的练习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学生为主体;兴趣;积极主动主要内容: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现代化教学教育观也有了新的认识,即是教学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如今新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已经明白了这个理念。
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能真正得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如何的发挥呢?我就“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小学数学中的体现有以下看法: 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甘愿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相处,使学生能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以一种愉悦、积极、兴奋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来,并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评价、反思等活动,使学生个性在活动中得到张扬。
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实现,数学课堂上老师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让学生自主的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对每堂课的教学反馈是老师接下来教学的一个重要资料。
老师根据学生不同反应制定有效的教学,在数学课上多用启发性的词语,而不是泛泛的问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老师有意识的设计一个让学生自我表达的舞台。
现在的教学设计得再好,在真实课堂上实施可能上出现突发状况,老师这时候就要发挥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灵活的让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互动,给予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之间不仅能展示自己的想法、见解,还能通过合作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使认识渐趋完善、深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由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变为学生主动进行的“我要学”,而教师就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以及开放性教育的魅力。
学生不仅在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了知识,而且在探求和交流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真正成了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那么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对教师自身的要求1.要有爱心,有耐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在整个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甚至有时可能会整个计划被全盘搞乱。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确性,更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向教育自己的子女那样,一点点去引导他们。
2.要有深厚的功底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
现在看来,这个标准实在是太低了。
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宽,懂得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要把这样的学生教好,让他们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教师再?踞于书斋之中就已远远不够了,在研究书本知识的同时,更要勤于接受现代科技信息。
3.要有研究探讨的精神知识是一种越挖越深、越挖越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教师应该是一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钻机,只有不断钻研,才能不断的解决旧问题,发现新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乃至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4.要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除了学识方面以外,更重要的是思想行为,师德高则生德高,反之亦通。
同时,也只有教师的思想觉悟提高了,才能诚心诚去教育学生;只有教师的思想觉悟提高了,才有可能全身心的投身于教育事业,站住三尺讲台,甘愿两袖清风,一生清贫的去探索钻研。
这一点是对每一个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更是做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有力保障。
二、学生让独立思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经常调动学生动脑筋,想问题,培养学生肯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看新课标中关于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定位,新课标是这样定位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注意,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不是主讲者,也不仅仅传授者,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组织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去获得知识。
基于这一理念,教师的作用是主导,不是主讲。
那教师做什么呢。
我觉得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恰当的问题,用问题去指引学生进行数学思考(问题要恰当,要紧扣目标和重难点,若问题解决了,教学目标达到了,重难点也突破了。
如果问题过于简单不能引发学生数学思考问题无意义。
如有的课堂,一节课就是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由于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基本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这样的课堂只能说看起来很热闹实则无意义,因为根本没有引发学生去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
当然,问题过难了也不好,学生无法解决,要在老师的点拨下能解决)也即是说,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一个个问题的指引下,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交流、去想明白。
不是靠老师事无巨细地讲解灌输,生怕学生没听懂,甚至重三遍四地讲,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
我觉得,我们学校的老师包括我在这个方面做的不够好,总是老师讲得多,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机会少。
可能有的老师觉得,让学生主动探索很久探索不出来,倒不如我直接告诉他还来得快些。
这个想法不对,学生探索不出来,教师就要适时点拨,这就是你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
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的知识与教师灌输给他获得的知识有本质的区别。
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的知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而且说明学生有了学习能力和方法,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和发展,而且获得的知识不容易忘记。
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方面我有深刻体会。
我们知道,万主任电脑技术高超,我还以为他有高师指点了的,他就是自己买书看,买碟子学,自己探索出来的。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确定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么,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一、转变教学理念作为一个数学教师,首先必须有正确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
实施课堂教学也必须做到“目中有人”,而这个“人”无疑就是全体学生。
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合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诚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无法承担起着个重担。
“满堂灌、一家言、填鸭式”这种无视学生的需求的课堂教学,正如陶行知先生曾在一篇杂文中所说的,教师成为知识贩卖所得伙计。
久而久之,学生只是接收器、盲从者,谈不上能力的培养。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把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创设机会,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多让学生质疑问难等等。
当然教师要扮演好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1、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化被动为主动,学习活动对学生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有兴趣的学习常常是事半功倍。
反之,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感到枯燥乏味,昏昏欲睡。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认为,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情况下,才会对学习有兴趣。
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学生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他们,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爱,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先复习面积单位直接量平面图形面积的方法,然后提出“如果是游泳池的面积或者高楼的墙壁面积,也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合适吗?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兴趣浓厚起来了,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一、学生为主体-课堂得灵魂素质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得教育,也就是新课程得基本理念。
课堂教学中力求使学生得“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主角”,少数学习好得学生就是“配角”,更多得学生充其量就是陪衬得“演员”,甚至就是观众或听众得弊端,使更多得学生成为学习得主体,能给全体学生上台“表演”得机会,集中精力,均有收获。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实现这一教学理念呢?现结合课改实验谈点浅见。
laVVs。
(一) 新理念教师要具有有效教学得理念,要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作为衡量课堂教学得唯一指标。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教学就成为了无效得或低效教学。
yKne6。
(二) 重新认识学生许多成功得教学片段反映出现在信息时代,学生得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了,在某些方面学生对信息得掌握可能比较就是更快、更多。
她们得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得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得知识,学生已经了解得清清楚楚了。
因此她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有了相当丰富得生活经验与实践积累。
这其中就包含大量得数学活动经验,特别就是运用数学得解决问题得策略。
IC6Vm。
(三) 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得起点。
上课要找准教学得起点,了解学生得得准备状态,这就是体现学生为主体得起码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老师们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在上课前不妨认真回答以下问题:学生就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得学习所必须掌握得知识与技能?学生就是否掌握了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得知识与技能?没有掌握得就是那些?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得程度怎样?哪些内容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内容需要教师得点拨与引导?上述问题可以利用上课得导入来了解。
如一位教师在设计分数得意义时,考虑到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分数,但不清楚学生对分数得意义有没有更深入地了解,上课一开始接在黑板上写了四分之一,让学生说说关于这个已经知道了什么。
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是当前教学改革潮流。
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要有一套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艺术。
为了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克服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的消极影响,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数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体现在哪?我想谈谈以下浅见。
1数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1.1不烦教导。
现在的学生知识来源广泛,获取信息渠道多元化,喜欢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而数学固有的抽象,严谨造成了学生未学先惧的心理,甚至厌学的情绪。
所以,教师要不烦教导,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数学的渊源历史,数学的繁荣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教学中经常性地给予教导。
1.2认真“编导”。
数学作为高度抽象思维的学科,貌似支离破碎,但就初中数学而言,他也象小说一样有线索,各章节都被一条或几条无形的线索牵连着。
如“平行四边形”就沿着边、角、对角线,以及由一般到特殊发展的。
所以,教学中的每堂课就像电影中的每个场面,我们要编导好每堂课,也就是在认真钻研教材,搞清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针对课题,抓住教学重点,构思好教学思路,设计好教学方案,制作实用的课件。
1.3善于倡导。
就是因材施教,因学生的精神状态,在课堂上要善于发动学生,揭示数学在各科中的地位,作用及不容置疑的重要性,很有利于我们去鼓励学生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4积极引导。
这是近年来新课改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所提出的问题,要创设情境,提供隐藏的规律性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引导常表现在概念的的出现,定理及许多命题的出现与证明。
如八年级”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就是建立在折叠问题中的完全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证明它就是利用这一隐藏的规律和明显的事实,这也是初中数学证明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摘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基本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推进,这一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起步期,广大数学教育者应该要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
旨在通过案例分析来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今后以生为本的整体教学趋势提供一个大致的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学生;主体地位1引言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提升,代表着我们的课堂教学重点从以往的老师是教学中心的传统教学,转变到现如今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们从课堂开始,到最后的课堂结束,一直都是在那里时刻不停的讲课,学生们只需要去认真听讲即可,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学生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来,他们可以积极地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可以向大家展示他们对于一个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笔者将对现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升学生主体地位所会遇到的不利因素,以及如何更好的提升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展开探讨。
2彰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意义所谓课堂主体地位,通俗来理解即为“课堂主角”之意,此概念是在新课程背景下逐渐深入人心并引发广泛重视的,其主要意义即在于革除传统讲授式教学灌输色彩浓厚的弊端,明确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尽管在应试教育体制背景下,传统讲授式教学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便于教师把控课堂,易于落实,知识传授效率高,有利于升学率),但此种模式下的课堂未免呆板沉闷,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更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其全面和谐发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势在必行。
3小学数学课堂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措施3.1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在合作学习小组的影响下,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对于合作学习来说,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解题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了每位数学老师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以期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I.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中,学生被视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如数学游戏、实际问题解决、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II. 注重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落实: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借助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来引入新的数学概念,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应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 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操作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应用,如量角器测角、利用几何模型建立空间模型等,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
3.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将数学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创新精神。
III.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落实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1. 提供多样的问题类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数学(心得)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
数学论文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自我校进行教学改革以来,在不断的教学中探索出“两导四练”高效课堂,并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些感悟,以及清楚地认识到: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敲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教师教育教学的目的,让课堂产生高效。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重点搞好“六个设计”1.教学兴趣的引发设计。
应努力使学生学习数学成为他们非常快乐的求知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欢乐愉快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打开思维的大门。
并且可以把猜谜、游戏、故事、儿歌、图画、音乐、设疑、悬念、实验、观察等引进课堂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我先准备了三只兔子和三个三角形的课件,教学时应先听三只兔子和他妈妈的谈话,发现他们三个在争论谁的三角形最大。
你们看它们争得面红耳赤,谁能帮他们解决问题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三个三角形看起来没有明显差别,究竟谁的三角形大呢?通过一番讨论,还是得不出答案。
此时,我告诉学生要准确比较三角形的大小,必须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这样导入新课,引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思维,使学生愉快地进入了探求新知的心境。
2.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
首先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优选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上面下功夫。
我校是采用集体备课,选用于“两导四练”的教案,是否你就可以照本删科呢?不行,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班级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把某些地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完善选定更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这样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才会有高效的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的程序设计,教育应根据本班学生学习实际,合理安排课堂结构,力求具体、恰当。
设计程序时应“面向全体,照顾两头”,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最佳时间理论,克服“前半节教师讲,后半节学生练”的两段式教学结构。
小学数学教学中主导和主体作用体现
小学数学教学中主导和主体作用的体现摘要: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的身份出现,这就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数学教学的高效进行。
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教学心得以及学习体会入手,简要谈一下我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体现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231-01一、数学教学首先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由于部分教师的理解偏差,加上相关教育部门的监督、压力,很多教师就切切实实的将学生放在了课堂在“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任由学生进行研究、学习,课堂完全成了学生自由发挥的“乐园”。
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限,加之他们的知识积累不够,很多知识都无法进行理解、体会,教师的放任导致学生学习出现漫无目的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步骤。
在笔者看来,在执行新课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首先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1、要重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纵然是在新课改将学生放置为课堂的主体地位,也丝毫不能动摇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小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也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很多概念、知识都需要教师的讲解、分析学生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我们重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比如对于长度单位的讲解中,很多学生对于这些单位没有一点的认知,在他们眼中“千米”和“米”只是文字上的差别,如果教师任由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就很难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
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予以适当的引导、讲解,那么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教师再根据生活中的案例对学生进行举例说明,就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掌握。
2、要重视教师在课下的主导作用任何科目的学习都不是单靠课堂教学就能够完成的,特别是像数学科目这样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实用科目,还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在课下的学习热情,这就需要重视教师在课下的主导作用。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发布时间:2021-05-06T15:22:35.480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6月作者:李金英[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重点应该放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首先了解什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其次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状态与方法,让学生主观的爱上学习,给学生制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个体的新型教学理念。
李金英福建省永安市贡川中心小学【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重点应该放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首先了解什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其次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状态与方法,让学生主观的爱上学习,给学生制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个体的新型教学理念。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6-225-01随着教育的不断更新推进,小学的数学老师也将在教学模式上有新的变动。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多样化解决问题方式去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扩散,老师们讨论出了新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下面是一些教学体会: 1“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分析 1.1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由于小学生年龄和对知识的认知水平还没有达到自己主导的水平。
所以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老师是关键,是离不开老师启发和引导的,这就是现今所说的在探究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因此老师都要有自己独特的授课方法,吸引学生自主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小宇宙,让学生知道探索知识的乐趣。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普兴小学徐袁媛摘要: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过程。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因而,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有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
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的进行教学,而且要考虑学生如何进行学习。
关键词:主体地位主导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较好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的高效益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初浅的看法:一、导入要新颖,以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在导入这一环节要努力寻找新的着眼点,从新的角度,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
1、由生活导入,使数学生活化。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教材内容与具体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数学、领悟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
如教学《时、分的认识》:师: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要来看我们上课,老师心情很激动。
早上5点就起床了,你们呢?生1:我也很激动,我是6:00起床的。
生2:我是6:30起床的……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时刻的?生1:妈妈提醒的。
生2:自己看钟表的。
师:对了,钟表是我们用来记时的工具。
有哪些同学会看钟表上的时刻?(许多同学举手)。
逐一出示2:00、8:05、10:50、2:25等钟面,指名试读相应的时刻,并把有争议的时刻记录下来挂在黑板上。
师:这些时刻你是怎么看的?指名学生各自介绍自己看时刻的方法。
教师以生活化的言语过渡到了新课的传授。
通过一系列的谈话活动,即是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亲切,又为学习新的知识奠定了基础,实现了数学的生活化,生活过程的数学化。
2、以故事导入,创设情景。
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谈谈如何正确处理小学数学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
谈谈如何正确处理小学数学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学生是受教育者,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处理好两者在教学过程的关系,使其有机结合,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前提。
一、借助教师主导语言艺术,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是课堂氛围的直接创造者。
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所营造的学习氛围,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探索知识的欲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导入语言应该提高其艺术性,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其全神贯注地投人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编了这样一段童话:一天,猴妈妈得到了三个同样大小的饼(演示三个圆纸片),她把三个饼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8份、12份,让三个小朋友分别取其中的1份、6份、9份。
话音刚落,三只小猴子瞪大眼睛望妈妈,好像在说:妈妈今天怎么啦?1/4、6/8、9/12,一个个各不相同以前妈妈可从不偏心呀?猴妈妈看透了小小朋友们的心思,神秘地笑了笑说:“小朋友们,妈妈的分配公平吗?为什么呢?你们好好想想吧?”这时,我让同学把事先准备好的三个圆纸片,分别平均分成4份、8份、12份,然后取其中的1份、6份、9份进行比较,通过自身语言的铺陈渲染、生动描绘,让同学能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取得水到渠成的教学功效。
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课堂中语言运用上还可以适时引入鼓励和竞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如:聪明的你一定行!你一定会做!看谁先完成!请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抢答、抢做。
若哪位同学还有疑问,让你的朋友来帮助等等,通过渗透价值观、人生观、互助美德,多方位、多层次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浅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
浅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何谓以学生为主体呢?即在学习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数学教师不能充当数学知识施舍者的角色,不该是至高无上的权威。
而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研究,比较、建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为主体服务,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教改过程中,我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渗透“参与互动”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根据自己的教改经验谈一些不算成熟的体会,与大家共讨。
一、导入阶段:创设情境,诱发参与。
这一阶段是对新授课的铺垫过程。
作为铺垫,从情绪上讲,可以营造学习氛围,引发求知欲望;从认识上讲,通过复习与新授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积极为学生创造知识正迁移的条件。
例如,我在讲解“商不变的性质”这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入新课。
我是这样设计导入阶段的: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四则运算,以往我们只注意了怎样算,得多少,很少注意这些计算当中有什么规律没有,其实这也是很重要的知识。
比如我给大家讲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老猴给一只小猴分桃,老猴给小猴8个桃,要求它平均4天吃完。
小猴觉得每天吃得太少,要求增加桃数。
老猴说那我给你16个桃,但必须平均8天吃完。
小猴觉得每天吃的还是不多,再次要求增加桃数。
可老猴给它24个桃,但要求它必须平均12天吃完。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虽然给小猴的桃数不断增加,吃的天数也不断增加,但有一个条件没有变,你知道吗?(小猴每天吃桃的个数没有变)这就涉及到我们数学知识中一个很重要的规律。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规律。
通过这样的铺垫,激活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对今天要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激发了一种探索和求知的欲望,为新授课开了一个好头,新授的知识便娓娓引出。
再如,我在教学“三步计算应用题”时,重点抓住学生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与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衔接点、生长点设计铺垫:首先,提出问题:①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求两个数一共有多少,这两个数之间是什么关系?②王平比丽华多跑了多少米?求两个数之间比多少,这两个数之间是什么关系?③火车的速度是汽车速度的多少倍?求谁是谁的几倍,这两个数之间又是什么关系?通过理顺学生的思维,然后导出:在做应用题过程中,我们只要理解了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做起题来就顺了。
数学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最新教育资料
数学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育论认为:“教师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才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使课堂处于高效有序中.”无数次的成功与失败,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得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学生学习的持久兴趣与学业成绩等诸多方面.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力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势在必行.一、学生自主――课堂的灵魂1.鼓励学生展现才华,培养自主意识《学记》中指出:“今之教者,申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案,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才,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拂.夫然,故阴其学而疾其师.”意即教师只知照本宣科,不考虑学生知识是否巩固;也不考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其实,上述种种在现今的中学课堂中并不鲜见.课堂上,随着教师的指挥棒挥动,学生的回答整齐划一;作业中,约定俗成的解题步骤工工整整;考试前,一套套练习卷机械重复.教育的主体在模式化的教学机制下了无生机,压抑了个性.新课程改革呼唤主体意识的回归,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当其冲.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课堂上多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宽容学生的误见,保护他们的创造性.可先请基础较好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授课环节中,让他们更多地走上讲台做一回小老师,请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同一题目,久而久之,全体学生的内在竞争潜能必将被激发,形成“春色满园”的景象.2.创设学生表现的机会,提供自主空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寻数学王国的秘密.要求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合力,同时尽可能多地提供让他们发挥自主意识和能力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全体学生创造机会,用激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以鼓励和赞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愉悦;学生一旦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很自然地会产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欲望,诱发更为主动地参与、更为积极地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参与意识成为一种持久的强烈的意识,最终形成自我学习的内在机制.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营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缺乏自主学习习惯,只满足于听懂、会做、考得出;二是自主学习习惯不良,不善于思考,作业拖拉,甚至抄袭;三是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独立思考、探究体验、合作交流.学生的学习水平由于习惯的不同,产生了较大的差异.经过思考和长时间的大胆尝试,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我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第一,利用教材的精彩章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自行探索、自主学习.如每一小节后的“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学生从中得到乐趣的同时,自主能力也得到培养.第二,从严抓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的习惯.”这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应“逼迫”学生勤思多问,这有利于提高他们专注独立的能力.第三,以激励为手段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长期以来,教育界达成这样一个共识:表扬的功效远大于批评.激励与表扬可增强学生的自信,提升他们的求知欲;但有时适当的批评也很有必要,可鞭策他们认识不足,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二、教师主导――课堂的方向(一)主导地位的认识与确立如果把授课集体比作一艘船,学生是帆,教师则是舵.营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是交流的主体,接受的主体,教师则是课堂的主导.1.引导教学方向,调控教学的深广度教师、学生、文本构成了互动的“三元模式”.虽然,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听讲、作业、复习四大环节接触文本,但他们的现实水平和交互能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很顺畅地读通文本的各个细节.他们也无法知道授课的深广度的合理范围.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这一角色才名正言顺,教师在解读文本,理顺教学环节、提炼重点、突破难点方面更有维度,可以适时调控课堂教学的深广度,让教学秩序在合理高效的范畴内正常运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能力.2.引导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质疑精神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在每一章节的复习课上,总是会由学生归纳总结,相互之间进行纠错补充,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这一环节完成以后,教师与学生群体会进行双向质疑交流,每每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的点滴发现,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究,培养质疑精神和自主意识.(二)主导地位的深化与创新现代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元与开放,我们所面对的教育主体又是生活于其间的充满个性的人,仅仅满足于在本学科内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显然已不合时宜,新课标要求我们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跨越与兼容,处于课堂主导地位的施教者由于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力,失去了具有个人意志的话语权,导致个人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失落,条条框框的行政命令制约了教师个体的自由和生命价值的实现.夹缝中生存的教师在此情况下更应挖掘“主导性”的深层内涵,创新性地演绎自己的角色.1.学科与学科间的融合,具备放眼全局的眼光?バ驴纬痰淖畲筇氐慵囱Э朴胙Э萍涞娜诤锨魇聘?为明显,力度加大,教师应有放眼全局的眼光,努力扩展数学的外延.数学与语文融合,如数学与生物的交叉、数学与物理的交叉等等,更大的综合性、更浓的趣味性是学科融合的生命,给教师更多的教学灵感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锻炼了教师放眼全局的眼光.2.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实用的理念新教材所选择的数学素材,来源于自然、社会与科学中的现象,是密切联系当前生活实际的问题,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知识回到现实生活中,将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返璞归真,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培养他们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不少专家提出的“有用的数学”,解题过程中,学生除了增强了实践意识,还获得了成功的快乐体验.形成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良性互动.教育界叶圣陶说过:“语文的外延就是整个生活.”现在看来,实用的数学理念指导下,数学的外延也可以是整个生活.3.学科与人文素质的沟通,培养全面的人新教材的另一个特点是关注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但这种精神内涵学生不易悟透,需教师加以引导、熏陶且不易操之过急,只有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教育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真正的人”,数学课程中添加了很多具有人文关怀的人物故事、背景资料,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素养.这些看似无用的资料,其实是对单纯数学知识的有益补充,教师断不可忽视.培养全面的人、真正的人,需要执教学科与培养人文素质之间多作沟通.营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时代的需要,得益的将是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不断探索,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同时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同时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以学生为主体意识增强”,如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作业练习题的确定等都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从学生从“学生学的角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线来设计、引导和组织教学活动,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而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老师们往往喜欢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一个以“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考、学生背”呆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如此被动,他的积极性怎么调动得起来,根本不能提出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只有在课堂上做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经过学习,我感觉要取得这样的课堂效果,就必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一、学生为主体-课堂的灵魂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堂教学中力求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少数学习好的学生是“配角”,更多的学生充其量是陪衬的“演员”,甚至是观众或听众的弊端,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给全体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集中精力,均有收获.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实现这一教学理念呢?现结合课改实验谈点浅见。
(一) 新理念教师要具有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作为衡量课堂教学的唯一指标.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教学就成为了无效的或低效教学。
(二)重新认识学生许多成功的教学片段反映出现在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了,在某些方面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可能比较是更快、更多。
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了解的清清楚楚了。
因此她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这其中就包含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特别是运用数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上课要找准教学的起点,了解学生的的准备状态,这是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起码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老师们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在上课前不妨认真回答以下问题: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掌握了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那些?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内容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上述问题可以利用上课的导入来了解.如一位教师在设计分数的意义时,考虑到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分数,但不清楚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没有更深入地了解,上课一开始接在黑板上写了四分之一,让学生说说关于这个已经知道了什么。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 让他们用四幅图分别表示出四分之一。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案中体现“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教育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下一代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如何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是每位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是教育工作成功的关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学会将学生紧密地融入到教学当中,让他们成为教学的主体。
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出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引导他们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成为数学思想的发现者和探究者。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所选取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老师应该灵活地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例如,对于重视视觉记忆的学生,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图片、模型等视觉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对于注重听觉记忆的学生,可以讲解题目时并伴随着语言演示让学生听到数学语言的高频率,提升语言思维的能力;对于喜欢动手制作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数学教具,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更好地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让学生在教学中实现互动交流和学习式主题“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自主学习”、“学习式主题”等,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最为推崇的教育理念。
在数学小学教学中,老师应该运用这些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教学中实现互动交流和学习式主题,让学生更深地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例如,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想象数学实践题并分享给其他同学,在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
教学理念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导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情感因素,让学生主动学习;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理念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实施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和引导者。
下面我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谈谈体会。
一、创设导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
平有限,小学生探究知识是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引导的,也就是说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依然起主导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知识自身魅力,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诱导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勤思多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能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需要教育者有目的地启发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形成稳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如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针对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我设计了一个“用手指表示得数”的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好吗?”听说要做游戏,同学们立刻兴奋起来。
“游戏的要求是用手指表示每个问题的得数,看谁反应最快。
”我开始叙述:“有八本书,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多少本书?”学生竖起四根手指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时我又神秘地说:“只有一个大饼,把他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多少?”本来兴奋的学生,听罢这个问题却个个面带不解的神情,互相观望,无所适从。
我见机挑逗性地发问:“怎么啦?”学生纷纷地说:“一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只分半个饼,不够一个,不能用手指表示。
”此时我相机诱导说:“半个饼,不够一个,不能用手指表示,也就是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数来表示。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能表示它的新的数,好吗?”学生欣喜地齐声回答:“好!”这时我边板书边说:“这个数就是分数。
”新颖的导入,悬念的设置,让学生畅游在数学的海洋之中。
二、调动情感因素,让学生主动学习
将知识用于实践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揭示事物和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有疑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
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除了认知因素外,情感因素也在学习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因而在课堂教学这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中,教师每一个赞许的微笑,每一个鼓励的眼神,每一句激励的话语,每一个手势……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都会诱发学生的情感投入,激起情感的浪花。
这一切又能促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民主和谐,使大家在无拘无束、平等自主的气氛中尽情发挥各自特长,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只有努力营造平等互敬的氛围,才能使学生自信、自强,尽情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增长才干。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时必须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1.教师与学生的平等。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只是角色上的不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与教师交往,主动参与学习,学生自然积极性就高,课堂气氛就会活跃,教学效果也会很好。
2.增大学生的自由度。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有主观能力的人。
学生接受老师的教,都是通过自身内化活动来实现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起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造一切条件,尽可能增大学生的自由度。
当然,增大学生的自由度,不是放任自流,不是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强调教师除了把知识教给学生外,更重要的是应着力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3.挖掘教材,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教师的任务,不是让学生积累知识,而是发展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增长才能。
特别是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形成与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挖掘教材,给学生创造思维的条件,引导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逐步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
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总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明确了学生
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
并且必须在教学方法上精益求精,才能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要导在知识关键点上,导在思维的兴趣点上,导在学习习惯的定势点上,导在学生心理的起伏点上。
通过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势利导,不包办代替,把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那么,学生一定会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能达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