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该准备什么
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应如何备课

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应如何备课刘美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可以说任何一堂优质课都是精心备课而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提到课改,我们会把它同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等字眼结合一起,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而是组织,参与,讨论的整合,那我们怎样在备课时落实这一理念呢,下面我就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备课从以下几方面发表一下肤浅的看法:一、怎样备课:什么是备课?备课是教师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充分地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写出教案)。
这个过程分为收集备课信息、构思(设计教学方案)、编写教案三个阶段。
通常教师备课之初不应急于编写教案,首先第一步要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翻阅教学参考资料,了解学生,努力从方方面面搜集、吸收备课信息;第二步是对备课信息进行构思加工,设计出教学方案。
二、教材分析:进行教材分析的方法,通常需要认真研读教材正文内容和栏目,结合课标要求以及教师用书,分析五条明线索和一条暗线索,即:知识逻辑线、学生认识发展的脉络、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问题线索、解决问题需要学生参与的活动线索、情境素材证据线索,进而分析教材的教育价值和功能,而这多元线索以学生的认知发展线索为核心融合而成。
要关注到节与节之间的关系、关注教材内部的关系,关于教材内部的各级标题系统,正文内容的阐述,各种活动栏目,及其背后的功能和价值,通过对教材知识内容的分析确立教材的深广度,这是分析知识线索。
分析教材,首先要认真阅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得出这堂课的重点难点,并设计好克服重点难点的策略,简而言之就是要弄明白“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
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体验出发确定教育教学目标具体、适度、具有可操作性。
三、教学设计:突出"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体现新的课改理念,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如何备课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如何备课
---------魏福林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备课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实在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
因此,语文教师备课,要精心备课前,调适在课中、反思在课后。
精心备课前
一、备好课标
二、备好教材
1、初读课文掌握全毛、疏遍文字。
2、划分大段、理解内容、抓好重点词句。
3、划分大段、理清思路和布局谋篇。
4、综合观文、了解意图、抓住中心
5、结合实际、确定重点、难点和双基。
三、备好学情
1、什么样的目标适合学生?
2、怎样帮助学生更快更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
3、哪些方法让学生掌握?那些只是让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构建。
4、哪些问题让学生提出?那些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那些疑难让学生解答?那些地方需要点拨、引导?那些语言含蓄处、本文空白处、意境深远处、情感共鸣处、认识分析处,可拓展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对话,激发学生火花等。
四、备好自己,用好教材,张扬自己个性,创出自己特色来。
以“读”动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玩中学、乐中学。
五、备好教学方案
多设计活问题、开放性问题。
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舞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的空间,设想解决的方案。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

2016.03一、什么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中国大百科全书》给备课下了明确定义:“语文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
”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知道,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
然而,反思我们的教学,则有一个突出的问题:语文教师很辛苦,但学生学得不快乐。
“语文教师很辛苦”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备课的有效性不大。
有的备课走进了应付检查、备课与上课两张皮的误区。
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
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它要求语文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语文教师备课已升华为语文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1.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在备课时,语文教师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
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
所谓“生成”是指师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
2.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
在备课中只有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它当作一种资源去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活动,各尽其长,各有所得,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备课时尊重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首先,语文教师头脑中要始终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意识。
其次,语文教师要设计分层教学教案。
教学时语文教师必须真正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在分层教学中让学生各得其所。
语文教师课前准备工作计划

语文教师课前准备工作计划一、教学内容的准备1. 查阅教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针对不同班级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2. 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每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辅助资料和教学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
二、教学手段的准备1.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如讲解、示范、讨论、实验、游戏、互动等。
2. 准备教学用具和教学辅助工具。
如黑板、彩色粉笔、教科书、电子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三、教学环境的准备1. 打扫教室,保持教学环境整洁,照明、通风、温度等教室设施要正常运行。
2. 调整教室布局,使学生的视线不受阻碍,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
保持教室内安静、整洁、富有活力。
四、学生作业的布置1. 审阅上一次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对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鼓励学生努力进步。
2. 根据本次教学内容,布置学生作业。
作业要与教学内容相对应,增强学生的复习和巩固。
五、教学过程的准备1. 安排教学流程,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
包括引入新课、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等。
2. 制定教学时间表,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教学进度正常,各环节的衔接流畅。
六、教学评价的准备1. 通过问答、讨论、作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的评价。
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为帮助学生探索新的解题思路。
2. 制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量化评估。
评价要客观公正,及时给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七、个人形象的准备1. 整理个人形象,干净整洁,着装得体。
教师形象要端庄、严谨、亲和,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
2. 准备日常礼貌用语,如请进、请坐、谢谢等。
与学生和家长互动时,言谈举止要得体。
八、培训学者1. 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积极参加教育培训、教研活动。
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2. 参与学术交流,了解国内外的教育动态和教学经验。
通过交流分享,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应如何备课

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应如何备课——关于备课的一点思考崇实学校张宏军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可以说任何一堂优质课都是精心备课而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教书”这一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教师的“教”已不再是单纯传授,讲析,而是引导、组织、参与、讨论等的综合,“书”也不再是单纯的教科书,而是所有的书,包括电视、电影、网络、报刊杂志,特别是生活这部大书。
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也必然发生巨变,谁来备、备什么、怎样备,这些都是教师们有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好语文课,发表一下粗浅的看法。
一、谁来备提出这个问题,有些人会觉得好笑,备课当然是教师来备。
我说这个答案只说对了一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应明确:备课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当然,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备课中占主导地位。
但学生在备课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课前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并进行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为课堂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师生互相协商制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原则,活动方式方法,评价机制等,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和谐的制度基础;同时通过备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
”又说:“…我就研究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发挥他们的作用,大家分头承包一些事情,我更多的是观察和指导。
…我自己分析,还是在于我和学生是一家人,他们帮着出主意,我也帮学生出主意,合力大于分力之和。
”从魏书生这些平常的话语可以看出:学生参与备课是多么的重要。
二、备什么(一)备自己由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这里主要从教师的角度论述,其实学生的备课也可以借鉴这些。
尽管新课程理念主张: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材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教材的系统性、典型性、普及性,是其他资料所不可比拟的。
面对新课程改革,语文老师要做些什么?

面对新课程改革,语文老师要做些什么?;;从19年秋,中小学将迎来一项重大的改革。
我们将使用部编本的统编教材。
结束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多个版本齐放的情景。
网上对于这些内容也是议论纷纷。
甚至有人说出了“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言论!;;;我们语文老师面对这样的课程改革得做些什么呢?;;;(一)重视阅读;;; 我说的重视阅读,不单单是重视学生的阅读,更主要的是要重视教师的阅读。
新课程中对于学生的阅读有了明确的规定,我们一定要做好整本书的阅读教学。
让学生爱上阅读,多读书,读经典的书。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做好学生的阅读,教师首先要做到自己的阅读。
和孩子们一起读经典。
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
身体力行的带着孩子们搞阅读。
;; 教师除了阅读经典文学以外,还要读一些教育论著,读一些新兴小说。
掌握孩子心理,走在世界前列。
这样,才有可能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二)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而不是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
我们的课堂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素养。
;; 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从现在做起的。
我们的语文课堂模式需要改变,把课堂真正还给孩子们。
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三)重视语文的稍后联系;;; 有的老师,教一年级只关注一年级的课本,教五年级只注重五年级的教学任务。
这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每一位语文老师对于部编本的教材都是陌生的,我们最好能够拿到整套的课本,从整体上了解编写的意图。
然后再重点去研读自己所教的年级,这样,你才会对新教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宏观掌控,才能做好自己的语文教学。
;;;;新时代赋予了我们语文老师更重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要勇于承担,敢于创新。
做好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工作!。
如何做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

如何做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程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与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
教师也要不断实现自我更新。
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新课改后的课堂应焕发出生命活力。
语文教师应如何准备、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迎接新课程改革呢?一、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文学素养,做高素质教师。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
在大变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专业知识,实现专业发展。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当代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
过去的教师,教材意识强、教参意识强,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调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
新课程强调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
教学方式由被动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新教材与现行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是知识的呈现方式多样,而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性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挑战更严峻。
二、博学多才,做知识型的主持人。
追求理想的课堂,需要营造宽松的和谐愉悦的氛围。
教师应该把自己定位成“知识型主持人”。
作为知识型主持人,教师当然要“备知识”,充分占有多种资料,还要“备知识的呈现形式”,这里的知识不是孤立静态的知识,因为新课程标准“不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小学语文新教师准备工作计划

一、背景分析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作为一名新教师,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准备工作计划。
二、准备工作目标1. 熟悉教材,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 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教学方向。
3. 掌握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增强与学生、家长、同事的沟通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5.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打下坚实基础。
三、具体实施计划1. 研究教材(1)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内容、编写意图。
(2)分析教材的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
(3)收集相关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 学习课程标准(1)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了解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
(2)分析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衔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3)关注课程标准中的评价方式,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3. 掌握教育教学方法(1)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借鉴其教学方法。
(2)参加教育教学培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3)结合自身特点,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4. 增强沟通能力(1)学习与学生、家长、同事的沟通技巧,提高沟通效果。
(2)积极参与学校、班级活动,增进与同事、学生的感情。
(3)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关爱学生成长。
5.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1)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2)关注教育教学动态,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四、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1-2周):熟悉教材,学习课程标准。
2. 第二阶段(3-4周):掌握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第三阶段(5-6周):增强沟通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4. 第四阶段(7-8周):总结经验,完善教育教学计划。
五、预期效果通过以上准备工作,我相信自己能够迅速适应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探索,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新教师准备工作计划

小学语文新教师准备工作计划一、前期准备1. 了解学校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熟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2. 阅读相关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的专业书籍,增进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3. 与学校领导和老师交流沟通,了解学校的教学特点、学生情况和教学资源情况。
4. 熟悉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用具,了解教学环境和条件,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5. 设立教学目标,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程。
6. 调研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为差异化教学提供依据。
7. 准备教学用具和教学素材,包括教材、课件、教学实物等,确保教学过程中的需要。
二、教学设计1. 编制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要求和内容,设计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
2. 制作教学辅助材料,如课件、教学绘本、教学游戏等,增加课堂趣味性和教学效果。
3. 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确保教学有序进行。
4. 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设计差异化教学策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5. 考虑教学资源的利用和教学环境的营造,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场景,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
6. 制定课堂管理方案,包括学生行为管理、教师指导、课堂秩序等,确保课堂教学秩序井然。
7. 制定课外辅导方案,建立课外学习小组,提供学生额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三、教学实施1. 定期检查和更新教学用具和教学素材,保持教学设施的完好和教学资源的完备。
2.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后总结。
3. 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绘画、游戏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4. 注意课堂管理,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保持课堂秩序,确保教学效果。
5. 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情感需求,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6. 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
新课改浪潮中小学语文教师素养

新课改浪潮中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在新课改浪潮下,小学和中学的语文教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备相应的素养。
语文教师在新课改浪潮下,除了要具备传统的语文知识和教学技巧外,还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素养。
首先,语文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语文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对语文知识和文学常识有深入的了解。
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做人做事的正确道路。
其次,语文教师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资源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再次,语文教师应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和项目,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与其他科目教师进行良好的协作。
语文教师应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和合作,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
此外,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还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倾听学生的声音和意见。
最后,语文教师应具备自我反思和专业发展的意识。
在新课改浪潮中,教师应时刻保持对自己教学的反思和总结。
语文教师应定期回顾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找出问题并加以改进。
同时,语文教师还应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综上所述,新课改浪潮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具备传统的语文知识和教学技巧,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自我反思和专业发展的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语文教育。
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前准备技巧

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前准备技巧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课前准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充分准备,才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下面将介绍几个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前准备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阅读教材,理解核心内容在进行课前准备时,首先需要仔细阅读教材,理解核心内容。
了解教材的结构和重点,明确每一节课的目标和要求。
可以通过标注关键内容、划分重难点、做教学笔记等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并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二、查找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为了丰富教学内容,语文教师需要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
可以在课前查找相关的书籍、教学资料、课外阅读等,进一步了解与教材相关的文化背景、作品背景等知识。
通过拓宽知识面,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视野,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三、挑选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还包括挑选适合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可以通过教学软件、多媒体资源、课件、教具等方式,为教学活动增添趣味性和互动性。
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设计教学活动,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在课前准备中,还需要设计教学活动,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小组合作、个别指导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五、制定课堂计划,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课程的时间有限,为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教师需要在课前制定合理的课堂计划。
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确保教学进度的合理性和流畅性。
同时,还需要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学生提问和互动,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针对性。
六、检查教学材料,确保准备充分无遗漏在进行课前准备后,教师需要仔细检查教学材料,确保准备充分无遗漏。
确认所需教材、教具、课件等已经齐备,并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流畅性。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1]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1]](https://img.taocdn.com/s3/m/ad8c4227ccbff121dd36832b.png)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摘要:无论何时教师都要备课,但是新课程实施和新课改以来,备课或多或少的在发生着变化,教师即要备课标、学内容、学生和教学方法,还要在备课中处理好预设和生成,教师的“导和讲”跟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关系,以及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关系。
关键词:备课备好课语文教师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堂好课都是精心备课而来的,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备课要备什么?怎么备?要处理好什么关系呢?一、备课要备什么?备课要备什么主要有以下几点:1、备课要备课程标准。
课标是教材编排的总体标准,教材如何编排都要围绕课标来进行,既不能超越课标,又不能低于课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只有从总体上把握住不同学段的不同要求,并依据本学段本册教材的编排特点深入的领会学段要求,认识到学段要求又体现在哪些教学内容中,备课时才会做到有的放矢,努力去完成学段要求。
2、备课要备教学内容。
备教学内容是当前教师备课花费精力最大、用时最多的重要环节。
但有些教师的备课效果不理想,原因是连课文都没读懂就急着去看教学用书和参考教案。
语文是人文性和思想性很强的学科,是重视朗读、感悟和积累的学科。
教师只有充分的朗读,才会有所感悟;教师只有充分的细读文本,才会有独特的有教育价值的发现。
因此,备课前,先不看教参,静下心来,认真的读课文,反复的读课文,像教学生读书一样,划词语、划句子、作批注,把课文读熟,读出自己的感受。
然后再来看教参,最后作出科学的教学程序设计。
3、备课要备学生。
有人说,备学生是备课的难点,难在每一个学生都是非常活跃又参差不齐的思维点。
这话一点不假,确实,有些教学的重点内容少部分学生难点于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就只有照顾到大多数学生。
我认为,在备学生时教师要把握学生学习的二个重点,或者叫二个薄弱环节:哪些知识点学生难掌握,哪些学生难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
教学中就要尽量的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这二个方面,并把前一个方面作为优先,在做好前一方面的基础上来做好后一个方面。
新时期如何做好语文教师

新时期如何做好语文教师【摘要】新课改时代的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上有所建树,应该做出以下几方面的准备: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过硬的知识素养、执着的创新精神、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地内外兼修,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才能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新时期语文教师【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93-01作为一个热爱语文教学的教师,一个想使语文成为学生心目中喜爱和向往的科目的语文教师,一定都在思考和探索:新课改时代优秀的语文老师,应做出哪些方面的准备呢?一、独特的人格魅力1.善良正直、忠于职守、乐于奉献、态度亲和善良正直是传统美德,也是在学生心目中值得信任和仿效学习的前提。
“亲其师,信其道”,试想一个总想有偿补课、收受家长馈赠的蝇营狗苟之徒,怎会获得学生的尊敬?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安于清贫、心怀天下是教师的美德,而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更要有奉献精神,因为语文备课量大,重点不易把握,并且语文要靠日积月累,见效慢,因此语文老师要想取得成绩,要加倍的努力,加倍的付出。
有付出就有收获,有收获就有快乐。
当老师看到教过的学生‘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时,不也是很快乐吗?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努力创建一个磁场,让学生感到你可亲、可敬、有吸引力,进而使他们爱屋及乌,把语文学习当作是一种幸福和快乐,这就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态度亲和。
研究学生心理,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真心实意的帮助学生,学生一定能接受并从中受益。
2.把握时代脉搏,更新思想观念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观念和知识更新速度让人目不暇接。
如何培养新时代的合格人才,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语文老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改变思维定势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跟上学生发展的步伐。
语文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其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该如何备课

、
教材 中的很多 内容是 需要 相关 的辅 助材料 来 印证 的 , 因此 , 教师在备课 的过程 中就要 查 阅资 料 , 积 累丰 富的相关 材料 。教师手中掌握 了丰 富 的材料 , 这样 的课 堂 才能 生动 活泼。 5 . 既 备教 更 备 学 教 师 备课 既要 认 真 思考 教 法 , 如怎样 引入教 学 , 怎 样 设 置教学情 境 , 怎样 突 出重点 、 突 破难 点等 , 更 要思 考学 生学 习的方法和效 果 。有 效 的备课 要突 出教学 的前 瞻性 , 要 做 到“ 三知” , 即了解教材内容 、 掌握课标要 求 、 了解学生实 际 ; 还要做到“ 三思 ” , 即思考教 什么 、 思考 怎么 教、 思 考怎 么教 好; 更要做到“ 四设计 ” , 即设计教学 内容 、 设计 教学环节 、 设 计教学活动 、 设计教学方法 。
2 . 理 解 教 材 内容
钻研教材是备课 中最重要 的一环 , 我们 拿到 一篇教材 , 不是立即去找教参 , 而是首先把 自己 当成 一个读 者 , 大声 地
朗读 , 反复地朗读 , 读 出语文 味 , 读 出 自己对文 本 的感 受 和 理解 。只有这样 , 我们 才能更好地 指导课 堂上学生 的朗读 ; 也只有这样 , 对于教材我们才有 自己的认识 和体会 , 而不 是 人云亦 云 , 知其然 而不 知其所 以然 。其次 是把 自己当成作 者, 掌握这篇教材 的“ 文意 ” “ 文脉 ” “ 文 旨” “ 文 言” “ 文法 ” “ 文体” 。再 次 是 把 自 己当 成 编 者 , 认 真学习教参 , 领 会 本 学
一
3 . 解 学 生
教师 的眼睛里 要有 学生 , 不 能 只为备 课而备 课 。备 课 要与实际相联系 , 特 别 是 要 与 学 生 的 学 习 实 际 和 日常 生 活 相结合 , 要关注学生 的生 活经 历 , 了解学 生的生活 经验 。注 意从学生 的角度去 设计课 堂 活动 , 教法 与学 法 的选择 要激 励学生主动有效地 参与到 学 习活动 中 , 使学 生真 正成 为课 堂上能动的主体 。
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

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一是要备好课标一是要备好课标((三维目标三维目标))。
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本要求,,教师在备课之前教师在备课之前,,应该认真理解把握课程标准应该认真理解把握课程标准,,为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找到基础。
开的教学活动找到基础。
二是要备好教材。
虽然新课程要求课堂是互动的二是要备好教材。
虽然新课程要求课堂是互动的,,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可以脱离教材海阔天空地胡扯。
我们的备课还应该而且必须以教材为支点课还应该而且必须以教材为支点,,立足教材围绕教材且走出教材立足教材围绕教材且走出教材,,走进生活走进生活,,结合生活结合生活,,结合社会实际才能教好语文。
结合社会实际才能教好语文。
三是要备好学生。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三是要备好学生。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
因此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设置的教学环节、教学问题设置的教学环节、教学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等因素。
素。
四是要备好教师本身。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四是要备好教师本身。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注意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在备课时用。
在备课时,,教师应结合自己的特长教师应结合自己的特长,,有效地利用好教材有效地利用好教材,,在备课、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课、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五是要备好环境。
在新课程中五是要备好环境。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身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求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
因而教师在备课时因而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考虑到自己所处的环境。
例如例如,,不能总是站在讲台上不能总是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高高在上的感觉。
总之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备课在新课程标准下备课,,教师要把过去备课中强调知识的灌输转变到关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上的灌输转变到关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上,,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备课的备课,,应该是一种开放、合作、发散的备课。
小学语文新课程如何备课

小学语文新课程如何备课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新课程如何备课,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如何备课一、创新设计,不死板硬套自己的创新在哪里?备课设计,只有创新才能有活力。
普拉斯说:“所谓创新,往往只是将早已存在的东西加以变化。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备课前应当有“三见”:新见、远见和创见。
人云亦云、不知变化、原封不动地照搬别人的,永远没有出息。
某些教师十分崇拜名师教案,不是自己在独立钻研备课,而是在“复制”名师的课。
但令他们苦恼的是往往事与愿违,“复制”的名师教案,用在课堂上效果却很差。
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学习与培训需在反复活动中作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才能见效。
事实证明,教案不能复制出效果。
教师备课不仅要考虑课前的预设,还要预见课堂的生成变化。
二、摸清底子小学语文教师每当接手一批学生时都应从不同渠道,以最短的时间,全盘掌握学生的情况。
只有明了学生的基础水平、对本学科的兴趣程度、学生个性发展空间,才可能从容面对全班学生。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差异,道德水平的不同,才能针对学生实际,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
只有结合自己学生实际情况、个人教学习惯、风格对教学设计进行个人修改后的课堂教学,才能在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下按照各类学生的知识水平,有计划地安排组织不同深度的课堂活动,以求得各类学生在心理上的一种平衡,促使优等生更加聚精会神,积极思维,后进生在心理上也会感到教师也在时时注意和关心他们,以增强他们赶上全班整体水平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吃透教材吃透教材不仅是对某一篇课文或某课时教学内容的熟悉和理解,更现实的理解,应是教师对教材的灵活处理。
首先,我们要精读课程标准,找准各时段的学科总体教学目标。
其次,要纵观整册教材,了解全学期的教学内容,把握编者的编排意图,制定自己的教学预期目标。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备好语文课

在新课改背景下怎样备好语文课彭杨庆子前言:随着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在语文课堂教学上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避免课堂教学的无效和低效。
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第一步——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学模式不难发现,备课在某种程度上被僵化,被教条,变成了几乎没有实用价值的形式上的包袱。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命题,笔者认为有效备课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下面就工作中的一些思考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僵化教条模式化改革创新一、“备课”与“写教案”备课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备课是避免无效学习的前提。
但在大多数学校,备课已被模式化、形式化、虚假化、无效化。
写教案不等同于备课,抄教案更是伪备课。
误人误己,遗毒无穷。
解决“抄教案”这一陋习的根本办法在于取消形式上的“查教案”,把走过场查教案的时间用来培训新老师如何上好一堂课更有意义,教师不必违心地把宝贵时间耗费在全无意义的抄教案上。
其次,所“写”教案如何,一丝一毫也不能反映备课情况。
或者可以说,教案越“好”,其实备得越差,教学越是无效。
在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如此有限的、宝贵的时间,用来抄教案,完成任务,应付检查,哪里还有时间去思考去创新?哪来时间备课?遑论有效?而真正意义上的、扎实有效的备课,不一定是以教案来体现。
可以是零星的笔记,可以是杂乱的摘抄;可以是资料的拼贴;可以是符号、圈点、勾画;也可以是个中三味,烂熟于腹,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无痕迹,方为“不射之射”,几于备课之最高境界。
真正踏踏实实备了课的教师,根本无需有一本很好看的教案。
须知真正有效的教学,必然基于真正有效的备课,也必然不依靠教案。
正如一味按剧本表演的演员是三流演员一样,一味按教案上课的教师必然是蹩脚教师。
备好课的基础是什么?需要作哪些准备?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备好课的基础是什么?不是参考书、现成教案、这个那个技术、此项彼项工具,而是教师自身不断阅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师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师【摘要】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新教材显示了这些特点,而教师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高度的责任感之外,还应具备哪些素养呢?本文就是探讨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语文教师1.搜寻信息,博览群书。
汉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载体。
当今社会科技发达,信息灵通,教师必须注重搜寻信息、博览群书,讲课时渗透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学生在自己合作探究的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质疑有一个丰富完美的解答,这样学生就会学得满足满意。
同时还要注意课文阅读取材的广泛性,使教材承载着大量的社会、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使用语言的同时,还将接触到许多诸如天文地理、文化艺术、古今中外的背景知识和一些未知领域。
若老师孤陋寡闻知识面窄,在教学中就会捉襟见肘,被动应付,就不能应付自如,举一反三。
2.语文兼顾,训练驾驭。
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多义性的语言。
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要恰当;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要准确;运用语言辩论事理要严密。
教师要引导学生听、说、读、写,兼顾教材,学会在生活中撷取语言。
生活处处皆语文,利用这一优势,尽可能地为学生打开语文世界之窗。
所以教师应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
使教学富有文学色彩,生活情趣,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得以感化掌握知识。
3.左右逢源,多才多艺。
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施教的程序和方法与其它学科的巨大差异。
语文重实践运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听的明白,说的清楚,看的透彻,写得生动,思的正确。
新教材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该准备什么
摘要:新课程改革到今天,我们一线的教师已经践行了多年了。
对于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想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我认为要想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还需要老师有高度的思想认识,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学科特点,认真研究自己的教学环境,研究学情,研究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改革,那么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有全新的理念做支撑,渊博的学科知识做基础。
关键词:理论基础学科特点教师角色定位
大家都知道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那么,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面对这次课改应准备那些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首先,作为教师要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把握课标精神,研究不断发展变化的学情,对课改倾注自己的热情,然后才能勇于实践把所学知识储备转化为自己教学的动力,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一点没有扎实的理论是很难实现的。
其次,要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准确理解与把握,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
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都有语文,笔者现对语文学科特点做以下阐述。
1.基础性。
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文段、作文,还有朗读、背诵、说话等。
让学生懂得常用语文工具书的查法,能纯熟背诵指
定的名篇佳作,在当众发言前,能记住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顺序等,能用普通话当众回答问题或与人交流,能连贯、得体地表述一个完整的意思,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使命,并且这也将成为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工具和基础。
2.人文性。
从学科联系和学科德育的角度看,中小学语文课程首先关注的是人类悠久、灿烂的文化,是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特殊是对他们人文情感的熏陶。
假如说,文以载道的“道”中除了政治思想内容之外,还应包含人类所有灿烂文化和美好情感的话,那么,文以载“文(文化)”或文以载“情”则是语文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文化情境,以文激情、以情激情、以境陶情,才可能以文教人、以情感人,以健康、柔美、高尚的人文情境育人。
3.工具性。
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把语言文字看作思维和表达的工具,而不看作思维和表情达意的材料。
从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功能看,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想、文化的载体;文字是语言的外壳,主要体现的是材料性而非工具性。
语言文字基本上是起着砖瓦和预制件的作用而不是起瓦刀的作用。
因此,我们说语言文字是基础工具,还不如说语言(有时包括文字)是材料和载体更为切合实际,
4.实践性。
中小学语文学科知识、技能和方法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掌握。
学生离开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即便在语文课上能够学到一些知识,也因不能运用而无法巩固和转化为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必须以语文实践和语感培养为基础,多少年来,人
们一直像对待外语一样,把语文技能分解成听说读写四大项,语文素养的培养应该在语文的实践中得以转化。
5.积累性。
语文学习主要是靠集腋成裘、日积月累地学习和积淀。
需要自我不断感悟,语文练习需要不断反复,大量外在的语文材料需要不断点化成学习者自己的语言和精神。
要学好语文,书读少了不行。
但是教材的选文不具有可读性、科学性和思想性更不行。
作为教材,选文还要脍炙人口、感人肺腑,语言柔美、朗朗上口,要值得读和背;有些段落的结构、句子的形式及大量的词语要值得模拟和尝试着运用。
积累到一定程度,许多的技能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
6.表现性。
从语文学习活动的形式看,大部分都是可外显的。
语言有声,文字有形,都是可以外显的。
朗读、背诵、写字、说话、作文等语文基本技能在学习和运用时都是可以外显的,所以相对于其他各学科的学习水平来说,一个人的语文水平,是最轻易当众展示和让他人感觉到的。
7.广域性。
从语文学习的内容和范围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文世界有多大,语文所涉及的范畴就有多大。
涉及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流的任何手段与载体都离不开语文。
8.开放性。
教材选篇的开放性在于它的典型性,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教材中阅读与积累的开放性,要体现课内课外密切结合,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做到丰富性与条理性相结合,复杂
性与简明性相统一,广域性与开放性相联系。
教师角色要有新的定位,要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以往只注重教法而忽视学法的指导,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的错误思想,努力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活动是双边的,课堂教学中要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
实现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尊重学生,尽可能保留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切记不可强奸民意,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
有问题让他们去提,有问题让他们去议,有答案让他们去辩,得出结论让他们去总结。
因为课堂是大家的,知识是开放的。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这才是新课改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
因为课堂是大家的,知识是开放的。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有课改理念,树立“先学后教”的思想,重在研究学法,“授之以渔”,我在教学中坚持备学案,努力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通过几年来实践我所带的学生基本上能理解我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明确了我的课堂教学环节每一环节做什么,怎么去操作。
我曾搞过一次测验,上节课布置学生自己学习,交代课代表主持课堂教学。
那节课我偷偷地在教室外听了一节课,效果很好,当时我真的很感动。
把课堂交给学生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程期待着教师角色的定位,不把自己当做先生,我们也是学生,在与学生平等交往过程中从中去体验与感受儿童心理那些微妙的变化,或喜或忧,与学生同欢乐,与学生共成长,在心理上拉
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的老师是受欢迎的。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才能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这代教师任重而道远,肩负着承前启后的教育责任,面对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们的东西太多了,不单是知识,更需要的是教给孩子们更多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还需努力探索未知领域的新课题,但我坚信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有充分的准备,大家共同面对这个课题,就能把我们的责任化作前进的动力。
(责编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