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浅析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概述:湿地公园是在多种活生物的生态系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生态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湿地公园的建设需要高度重视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和设计来达到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认知和体验,以及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对于生态系统安全性的关注。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植物配置:(1)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应根据湿地公园的生态条件、区域特点和公园设计理念来确定,既要满足生态功能的需要,又要达到景观效果的要求。
具体而言,湿地公园环境相对潮湿,相对湿度较高,所以在植物配置上应选用耐潮、耐湿、耐阴性强的植物类型;另外,为了保证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需要合理配置针叶树、落叶树和灌木等不同类型的植物,让它们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系统,以达到湖泊水质的净化、土壤保持和空气净化等生态功能。
(2)在配置具体植物种类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季节的植物景观效果,做到四季有景,春夏秋冬有不同花色和芳香,以此提高游客体验,也能吸引各类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保证生态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
比如在景观营造上,选用绿柳、杨树、翠竹、水杉,红叶枫、紫叶李、黄金萱、紫色龙须花等种类,不同的花卉、灌木互相交织,形成景观特色,让游客赏心悦目,促进沟通学习。
(3)配置植物时,应注意不要过度添加,过度种植会破坏生态系统,导致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失衡。
在配置植物时,应根据自然条件和公园规划设计考虑植物数量和密度。
景观营造:(1)景观设计,又叫场地规划。
应根据城市环境、功能定位、空间要求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规划设计。
如使用湿地植物,景观设计时,应根据自然状况,设置合理的小径、步道和观景点,建立有极高审美价值的生态创作。
(2)景观营造,指对于植物的摆放、雕琢、修剪、造型等一系列技术活动。
如配合某些特殊景观,规划布置由其构成的草坪、花坛、喷泉等景观象征物,创造一种别具特色、富有魅力的景观场地。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湿地公园是一种集生态功能、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场所,在建设过程中,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对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进行分析与探讨,以实现公园功能的最大化。
作为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直接影响到公园的生态功能和美观程度。
植物配置应根据湿地公园的实际环境和生态特点进行科学规划。
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体系,植物要根据湿度、酸碱度、土壤类型等环境条件来进行选择。
在湿地公园中,可以选择一些耐湿泽生的植物,如湿地垂柳、香橼等,这些植物能够适应潮湿的环境,增加湿地的生态功能。
植物配置应注重生态可持续性。
湿地公园是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而建立的,因此在植物配置中应优先选择本地的湿地植物。
这些本地植物不仅能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能够提供适宜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在植物配置中应避免引入外来的异种植物,以防止其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植物配置应考虑公园的环境审美需求。
湿地公园不仅是一个生态景观,也是一个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植物配置中应注重植物的观赏性和美化效果。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良好观赏效果的湿地植物,如莲花、红掌等,这些植物不仅可以增加湿地公园的美观程度,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景观营造是湿地公园建设中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对公园的整体形象和游客体验有重要影响。
景观营造应注重公园的自然性和原始感。
湿地公园的建设旨在保护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因此在景观营造中应尽量保留湿地的原始风貌。
可以通过保留湿地的水体和湿地植被来增加公园的自然感。
可以设置一些自然而然的景观元素,如湿地木栈道、观鸟平台等,让游客能够更好地接触到湿地的自然美景。
景观营造应注重公园的互动性和体验感。
湿地公园是一个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因此在景观营造中应增加一些互动性元素,以提高游客的参与度。
可以设置一些游玩设施,如湿地漂流、划船等,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湿地的魅力。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公园,以湿地为核心资源,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展现湿地生态系统的独特魅力和生物多样性,吸引并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教育和科研等需求。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非常重要。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应以湿地植物为主。
湿地植物适应湿润环境,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营造和维护至关重要。
湿地植物可以分为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两大类。
水生植物一般生长在水中,如荷花、香蒲等,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如净化水质、保护岸坡等;湿生植物生长在湿地中,如芦苇、菖蒲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景观效果。
根据湿地公园的规模和功能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种类、形态和颜色的湿地植物进行配置,以打造具有时令变化和观赏性的植物景观。
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也是植物配置的重要内容。
景观营造是通过构思和设计,通过植物的组合和布局来营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中,可以通过植物的颜色、形态和布局来构建景观框架,并结合地形、水体和建筑等要素进行协调,打造出具有层次感和丰富变化的景观空间。
可以利用湿地植物的密度、高度和生长特点等特点,来创造出分隔区域、引导人流和增加观赏点的效果。
景观营造可以使湿地公园更加美观、舒心和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还应注意保护和利用本地特色植物资源。
湿地公园的建设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植物资源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生态效益好的本地特色植物进行配置,以增加湿地公园的特色和独特性。
应注意保护和利用湿地公园原有的植被资源,减少破坏和侵占原生生态系统的行为,以保持湿地公园的自然性和完整性。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浅析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浅析摘要:通过龙港世纪新城湿地公园景观工程设计一期工程的实例,对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特点和原则有着态度和建议。
关键词:湿地公园设计;龙港;植物配置。
一、湿地公园按《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作为潮湿或浅积水地带发育成水生生物群和水成土壤的地理综合体。
而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
已然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催化剂和城市公园发展的新课题。
湿地公园的设计是对区域内水体、土壤及植物的梳理,是对生态环境的合理规划,而在这个生境中最活跃及重要的因子即是植物。
但在对其配置的过程中很多设计者感性的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植物的独有性和观赏价值等表在因素上,却忽略了栽植该植物后的植株生长效果、生长表现以及对生态的安全性等,导致人工湿地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功能骤降。
因此本文以龙港世纪新城湿地公园景观工程为例,主要对该项目的景观结构的实施中植物选择和搭配的问题进行浅析。
二、龙港世纪新城湿地公园建设的背景1、背景资料:龙港位于浙江八大水系之一,是河网密布的平原。
建设环境条件的优质:区位交通将是引来新城门户,毗陵未来行政商业中心,地理环境具有水网密布、生态资源丰富,具备着湿地自然资源。
2、现状分析:区域内整体环境生态自然,有着湿地景观的风貌。
但是乔木部分种类单一,部分区域植物生境较差,附近有垃圾填埋,排污等不利植物生长入侵,整体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较低。
3、项目设计概况:规划总体用地面积:152691平方米,一期工程总建设用地37311平方米,水域面积12800平方米。
设计理念围绕着“幸福诗地,龙港绿洲”来展开蓝图。
根据公园建筑和绿地结构,该期共设题景点有:休闲时光,长廊观荷,斜阳垂钓,中心花岛,九曲木桥,柳岸垂荫。
而植物配置就以各主题景点的设计串成,营造湿地景观。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直接影响到湿地公园的生态和观赏价值。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两个方面对湿地公园的建设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植物配置在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中,应该首先考虑到植物的生态功能。
湿地植被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质、稳定土壤、改善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等,在植物配置时应该优先选择具有这些功能的植物种类。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较强吸水能力的植物,如芦苇、香蒲等,来净化湿地水质;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较强抗风固沙能力的植物,如蒿草、柽柳等,来稳定湿地土壤;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较强减少热岛效应能力的植物,如水杉、水杨等,来改善湿地气候。
在植物配置时还应该考虑到植物的观赏价值。
湿地公园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应该注重营造出优美宜人的环境,因此在植物配置时应该选择具有较强观赏性的植物种类。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较美丽花朵的植物,如荷花、睡莲等,来增加湿地公园的花团锦簇;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较多野生动物吸引力的植物,如桃花柳、红豆杉等,来吸引一些野生动物栖息和觅食。
二、景观营造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中,应该首先考虑到景观的自然性。
湿地公园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应该以自然为本,尽量减少人为的痕迹,因此在景观营造时应该尽量保持湿地的自然原生态。
可以通过适当的造景手法来模拟湿地的自然景观,如人工湖、人工溪等,来增加湿地公园的自然韵味;可以通过适当的营造手法来模拟湿地的自然生态,如湿地湖畔、湿地沼泽等,来增加湿地公园的自然气息。
在景观营造时还应该考虑到景观的连贯性。
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应该融入城市的整体环境,因此在景观营造时应该考虑到湿地公园与周边环境的连贯性。
可以通过适当的衔接手法来使湿地公园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如绿化带、景观廊道等,来增加湿地公园与周边环境的连贯性;可以通过适当的过渡手法来使湿地公园与周边环境相互衔接,如景观树、景观灌木等,来增加湿地公园与周边环境的过渡性。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景观,具有很高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功能。
在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对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进行分析与探讨。
首先,植物配置是湿地公园建设的基础。
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是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而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植被,可以形成不同的湿地生态系统,提供多样性的生境,有利于各类生物的栖息繁殖,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例如,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可以合理配置浅水区的芦苇、黄菖蒲等水生植物,设计沼泽区的蒲公英、泽泻等植物,营造湿地公园独特的自然景观。
其次,植物配置还可以改善湿地公园的水环境。
湿地公园的水环境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湿地公园生态功能的基础。
通过合理配置具有吸水、净化水质特性的植物,可以有效净化湿地公园的水质,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例如,水生植物如芦苇和菖蒲等具有吸收废水中富营养化物质的能力,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浅水区的植物如睡莲等可以吸收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减少水体污染。
此外,植物配置还可以增加湿地公园的景观效果。
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景观,其景观效果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合理配置植物可以营造出各种吸引人的景观,为游客提供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休闲空间。
例如,在湿地公园中可以利用各种树木形成树荫,搭配花坛、草坪等景观元素,营造出具有丰富层次感的景观效果;利用花卉等进行点缀,增添湿地公园的色彩和活力。
总之,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是湿地公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植物,可以保护和改善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改善水体质量,提供景观效果。
建设一个美丽宜人、生态友好的湿地公园,除了需要注重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公园的规划布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才能打造出具有良好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的湿地公园。
南昌市艾溪湖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浅析
动植 物提 供 良好 的栖 息 场所 。 公 园 内资 源 丰 富 , 类型多样 。 按《 湿
地 公 约 》的 湿 地分 类 系 统 ,公 园 内湿 地 分 为湖 泊 湿 地 、沼 泽 湿
地 、灌 溉 田地 和 库 塘 湿 地 】 。其 中 以艾 溪 湖 为 核 心 湿 地 的景 观
部 分 ,占土地 总面积 的 8 9 . 6 %【 2 】 。根 据 湖 水 的 深 浅 、水 位 变 化 等 因 素来 配 置 植 物 ,增 强湖 面 的景 观 效 果 。
再 加 上 种 植 数 量 的 不 同 ,形 成 点 、线 、面 的 完 美结 合 。水 生 植 物 搭 配 时 要 明 确 观 赏 面 ,通 过 植 物 的 质 感 、颜 色 及 观 赏 特 色 合 理搭 配 处 理 好 前 后 关 系 ,形 成 简 洁 明 快 的 层 次 分 明 的效 果 ,给 予观赏者最舒适的心理感受 。
2 . 1园 内水 体 植 物 配 置
水 生 及 湿 生 植 物 的 配 置 是 湿 地 公 园 的 特 色 所在 ,尊 重 水 生 植 物 所 需 的生 活 环 境 以及 生 长 特 点 并 考 虑 景 观 效果 ,才 能创 造 出 具 有 视 觉 冲 击 力 的美 景 。 水 生 植 物 种 植 要 注 意 水 体 的 留 白 ,
象 ,一 排排 的行 道树 间 隔种 植 ,也 为 野 生 鸟 类 提 供 了一 个 适 合
居 住 的 场 所 。园 区 内 平缓 的堤 岸 ,从 生 态 角 度 来 看 ,有 利 于 生
物 多样 性 的 营造 ,有 利 于不 同植 被 群 落 的 自然 过 渡 , 同时 也 有
面积控制 在水体 的 1 / 3 以 内 ,才 能 达 到 良好 的 空 间 感 受 。水 岸 线 沿 线 设 计 要 注 重 层 次 的体 现 , 通 过 不 同 高度 植 物 的 品种 选 择 ,
艾溪湖湿地公园植物配置
艾溪湖湿地公园
2、艾溪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分析
2.2南门入口处植物配置
南门入口处主干道常为高大乔木,岔道则为小乔木或者灌木,如杨柳科植物(图2-1)与蔷薇
科桃李属植物等,均有被用作行道树。主干道两旁湖岸边植有灌木丛。灌丛草坪植物群落一般多
用一些花色艳丽、叶色鲜艳或容易对树冠进行造型的灌木,如夹竹桃、山茶、紫薇、杜鹃、红花
2.北门入口区-植物景观 左边的花境略显规整,植物也是院内常见植物:金鸡菊、鸡冠花、万寿菊
芦苇香樟等,右边就显得更加自然野趣,除了左边的植物之外还有女贞、 沿阶草、苏铁、美人蕉、山茶、枸骨等,层次更加丰富。
艾溪湖湿地公园
2、艾溪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分析
2.北门入口区-植物景观 这个花境搭配不够自然,部分灌木修剪过于规则,反而失去了植物的观
赏特性,但是背景植物的选择比较好,颜色较深,突出了前面的植物群落。
第3 篇
艾溪湖湿地公园植物 造景总结
艾溪湖湿地公园
3、艾溪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当前存在问题
(1)种类尚不丰富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艾溪湖湿地公园中应用到的园林植物种类不 够丰富,尤其是湿生园林植物。从实地调查中发现,湿生种类的园 林植物种类较少,且大部分被用来进行水体绿化。只有睡莲等少部 分观花园林植物。对此,应该增加湿地公园的应用植物种类。增加 水植物种类,大胆选择野生植物资源, 或引种国内外表现优良的 物种。野生物种资源成本低廉,可以改变景观的单调,增加景观的 野趣。尤其是南昌或者江西本地植物,本地植物乡土的水生植物不 仅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 易于成活和管 理, 而且在成本方面也比较低廉, 相对而言,是较为不错的选择。
不同的季节会展现出不同的景观特点。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植物配置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植物配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占地面积11.5平方公里,是中国国家级重点保护湿地和生态示范区。
这个湿地公园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览,以获得对自然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更多的欢乐。
对于这片湿地生态系统来说,植物配置是极其重要,本文将围绕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植物配置进行阐述。
1. 湿地植物选择的原则西溪湿地公园坐落在浙江中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植物的耐寒、抗旱、适应湿润环境的能力。
湿地也需要用植物来保持生态平衡,防止土壤侵蚀,减少洪水灾害,为水体净化提供条件。
2. 参考自然界的系统学分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将植物配置工作纳入了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教育和自然保育项目中,并利用植物学中现有的分类法,设计了一套植物配置方案。
西溪湿地公园中的植被包括树木、灌木、草本植物,它们分别属于生物学中的植物界、门和纲。
3. 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植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植物配置中,重点考虑了植物的生态价值,保证湿地的生态平衡和景观的美学价值。
植物在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净化湖水,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同时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4. 植物的保护除了湿地植物对环境的保护,西溪湿地公园还对植物进行了良好的保护,保证植物能够顺利地生长。
例如,湿地公园工作人员进行了适当的育苗,通过将野生植物移植到指定区域中,提高了它们的存活率,并给它们提供更好的生长条件。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湿地公园也对植物进行了科学的管理,保障了植物的健康生长。
总之,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是优秀的,它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奠定了重要基础。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设施不但美化了景观,而且对环境保护、环境净化和水文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因此,植物配置对于湿地公园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西溪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工作应该继续得到重视,加强管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
湿地公园的景观植物配置
美学原则
整体美
通过植物的色彩、形态、季相 等要素,营造整体和谐、美观
的景观效果。
层次感
合理配置不同高度和种类的植物, 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景观结 构。
多样性
运用多种植物种类和品种,丰富植 物景观的色彩和形态,提高观赏价 值。
功能性原则
净化水质
选择具有净化水质作用的 植物,如水生植物和耐水 湿植物,以吸收和减少水 中的污染物。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在生态旅游中的作用与价值
作用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在生态旅游中具有多种作用,包括提供观赏、遮阳、防风、净化空气等,同时还有助于维持 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价值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在生态旅游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包括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等。
THANKS。
湖泊湿地的典型植物群落
沉水植物群落
以轮藻、眼子菜、苦草等沉水植物为主,形成清 澈透明的湖泊景观。
浮叶植物群落
以睡莲、菱角、水鳖等浮叶植物为主,形成绿意 盎然的湖泊景观。
挺水植物群落
以芦苇、香蒲、茭白等挺水植物为主,形成高低 错落的湖泊景观。
河流湿地的典型植物群落
河岸带植物群落
以柳树、榆树、水杉等河岸带植物为主,形成绿树成荫的河 流景观。
VS
水生花卉群落
以荷花、睡莲、金鱼藻等水生花卉为主, 形成绚丽多彩的人工湿地景观。
05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案例分析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植物配置
植物种类
公园内种植了多种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花卉和水生植物等, 如柳树、枫树、松树、荷花等。
配置特点
植物配置注重季相变化,以自然式为主,强调林缘线和林冠线的 变化,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
长兴岛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初探
长兴岛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初探长兴岛湿地公园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长兴岛西南部,是一个总面积为3700亩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湿地公园一直以来都是福州市的生态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美丽的自然景观。
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湿地公园的植被遭受了一些损失。
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的生态系统,植物配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选择适应湿地环境的植物。
湿地环境特指土壤常年湿润,有较高水分含量的地区,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应这样的环境。
对于长兴岛湿地公园来说,一些适应湿润环境的植物类型如下:1. 芦苇:芦苇是湿地公园常见的植被类型之一,因其适应湿地环境而被广泛种植。
芦苇根系发达,能很好地吸收湿地中的水分,同时芦苇还能作为湿地的生态屏障,防止水土流失。
2. 苦草:苦草是一种耐湿润的植物,它的根系与茎呈卷曲状,能有效防止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
3. 荸荠:荸荠是一种湖泊和河流湿地的常见植物,它的深绿色叶子和香甜的果实使其成为观赏和食用的理想选择。
在湿地公园中种植荸荠可以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新鲜可口的食品。
我们要考虑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
湿地公园除了提供给游客欣赏美景的机会,还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
我们需要选择具备一定生态功能的植物来配置湿地公园的植被。
1. 红树:红树是一种适应盐碱地的植物,它的根系能够吸收盐分,并形成一种独特的红色景观。
红树林在湿地生态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有效的保护海岸线,防止侵蚀和海啸的发生。
2. 藻类:湿地公园的水体中往往富含各种藻类,藻类可以吸收水体中的养分,同时为湿地提供氧气。
提供一定比例的藻类种植可以帮助维持湿地水体的生态平衡。
3. 恢复性种植:湿地公园长期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的破坏,一些湿地植被已经失去了。
为了恢复湿地的生态系统,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湿地的原生植物进行恢复性种植,帮助湿地恢复原有的植被结构。
1. 荷花:荷花是具有独特美丽的花卉,它的大型花朵和盛开的花期可以为湿地公园带来一种宜人的景观。
长兴岛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初探
长兴岛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初探长兴岛湿地公园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是一个由人工造湿地和天然湿地组成的生态公园。
湿地公园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植物配置对于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初步探讨长兴岛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
长兴岛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应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
湿地公园应着力保护湿地的植被,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增强植物的适应能力。
根据湿地公园的特点,植物配置还应具有观赏和教育价值,可以吸引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湿地公园可以选择生态景观植物进行配置。
这些植物可以提供良好的湿地环境,吸引大量的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
如苏铁、芦苇、菖蒲等湿地植物是较为常见的选择,它们具有耐湿、耐水、抗风沙的特点,并能提供鸟类栖息和筑巢的场所。
湿地公园还可以配置一些观赏性植物,以丰富公园的景观。
如荷花、碧螺春、芦荟等花草可以作为湖岸线、步道的装饰,增加公园的美感。
它们也可以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赏,提升公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湿地公园还可以配置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植物,以促进公众对湿地生态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提高。
如沙枣、刺梨、红果等具有特殊形态的植物,可以用作示范样品,向公众展示湿地中的植物多样性,并解释它们对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还需要注意植物的生境适应性。
不同的植物对生境要求不同,应根据公园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湿地内水分较多的区域可以选择湿生植物,而水分较少的区域可以选择耐旱性植物。
还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植物配置,保持公园的景观多样性。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
城市湿地公园强调湿地生态系统特性和根本功能的保护和展示,突出湿地特有的科普教育功能和自然文化属性.
根据建设部制定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那么〔试行〕?,其植物配置要点如下:
一、主题与原那么在林地保护带功能区及全园植物景观设计中,充分表达与人的共生关系,以创造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为明线.其原那么是在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植物品种,从而完善植物群落.以水生植物作为植物配置的重点元素,注重湿地植物群落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和景观效果的完美表达.
二、植物群落的合理搭配从生态功能考虑,应选用茎叶兴旺的植物以阻挡水流,沉降泥沙;采用根系兴旺的植物以利于吸收水系污染物.从景观效果上考虑,要尽量摸拟自然湿地中各种植物的组成及分布状态,将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形成更加自然的多层次水生植物景观.
三、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不管是营造湿地林地保护带,还是景观带,都应以适生性强、抗逆性强、欣赏效果好、有季相变化的乡土树种为主, 限制引进外地植物品种,同时也要注重表达植物多样性.
四、主要植物品种选择乔灌木及地被植物可选用银杏、香樟、水杉、樱花、榕树、垂柳、沙地柏、迎春、石竹等;水生植物可选用荷花、菖蒲、香蒲、泽泻、水莺尾、水葱;草坪草可选用冷季型早熟禾、黑麦、剪股颖,暖季型狗牙根、地毯草、马蹄金等.
止匕外,设计中还应设置一些蜜源植物和鸟嗜植物,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 在湿地公园内的水体一侧尽量不安排高大乔木,为鸟类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
长兴岛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初探
长兴岛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初探长兴岛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部,是一个以湖泊湿地为主要特色的自然公园。
湿地公园占地面积广阔,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本文将对长兴岛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进行初步探讨。
长兴岛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需要充分考虑湿地特有的土壤特性和水分环境。
湿地土壤通常富含有机物质,但排水性较差,容易积水。
选择能适应湿润环境的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湿地植物作为主要配置对象。
湿地植物是指能够生长于水域和潮湿环境中的植物。
在长兴岛湿地公园中,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湿地植物,如芦苇、菖蒲、香蒲、莲花等。
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耐受湿润的环境,并且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需要注意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不仅要考虑到景观效果,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可以选择一些湿地保护区中的特有植物,如金鱼藻、岩白菜、石蝴蝶等。
这些植物数量较少,处于濒危状态,因此在植物配置中合理选择和合理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考虑到湿地公园的四季景观变化,植物配置还应兼顾季节性和观赏性。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四季景观特点的植物,如花期较长的睡莲、花期较短的荷花、色彩丰富的菖蒲等。
这样可以使湿地公园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色,增加游客的观赏体验。
植物配置还要考虑到湿地公园的实际情况和环境要求。
在湿地公园的建设和保护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土壤质量、水质、气候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只有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才能够在湿地环境中生长茁壮,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长兴岛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需要充分考虑湿地土壤特性和水分环境,选择适应湿润环境的湿地植物作为主要配置对象。
同时要注意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选择合理保护濒危植物。
考虑到四季景观变化,选择具有季节性和观赏性的植物。
通过考虑湿地公园的实际情况和环境要求,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这些初步的探讨可以为长兴岛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提供一些参考。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在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方面,应该根据不同湿地的特点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配置。
湿地公园可以划分为分别适合湿地草本植物、湿地灌木和湿地乔木的区域,以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
还可以根据湿地公园的定位和主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湿地植物进行植物配置,以提升公园的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
选择莲花、菖蒲等具有湿地特色的植物作为湿地公园的代表植物。
景观营造是湿地公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景观营造通过合理的园林设计和景观设置,营造出具有美学价值和观赏性的景观形象。
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手法,如水景、观景台、小型景观雕塑等。
水景是湿地公园的重要景观元素,可以通过设置湖泊、池塘、喷泉等水体来打造出水景效果。
观景台则可以用来观赏湿地风光,提供参观和休息的场所。
小型景观雕塑能够增加湿地公园的艺术氛围和趣味性。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还应注重生态建设和可持续性。
在植物配置方面,应选择具有生态适应性强、对湿地环境有益的植物,以促进湿地的生态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景观营造方面,应采用生态友好的建材和技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可以选用可降解的木材、使用节水灌溉系统,减少园林垃圾的产生等措施。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只有在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的基础上,才能打造出具有高度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湿地公园。
相关部门和设计师需充分了解湿地公园的功能需求和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将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相结合,为人们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健康的休闲娱乐空间。
长兴岛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初探
长兴岛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初探长兴岛湿地公园位于大连市金州区长兴岛东南侧,东北角为较为原始的自然湿地区,中部为跨河湿地区,南侧为人造湿地区。
湿地面积达到2000多亩,是大连市最大的湿地公园。
植物是湿地公园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对于公园的美化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是对长兴岛湿地公园植物配置进行初步的探讨。
1. 湿生植物湿生植物是长兴岛湿地公园最为突出的植物群落之一,它们在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长兴岛湿地公园的湿生植物主要包括芦苇、香蒲、菰草、黄花菜等品种。
芦苇是长兴岛湿地公园的代表性湿生植物,过去曾被广泛采挖用于编制座垫、麻绳等物品。
现在,芦苇已成为长兴岛湿地公园保护的重点对象之一。
在湿地公园中,可以看到很多种类的芦苇,它们的形态不同,有粗壮高大的,也有柔美纤细的。
芦苇主要生长在河漫滩地和浅水区,它们的密布茂盛为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增添了不少色彩。
香蒲是另一种常见的湿生植物,与芦苇类似,香蒲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生长能力。
它们的茎秆直立,叶片呈圆柱形,绿色柔软。
在长兴岛湿地公园内,香蒲生长比较集中的区域是横港,这里是香蒲的天堂,游客经常能看到草丛中密密麻麻的香蒲排成一排,美丽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2. 林地植物长兴岛湿地公园内的林地植物主要包括杨树、枫树、榆树等。
这些树木不仅为湿地公园绿化美化,同时也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觅食场所。
杨树是长兴岛湿地公园内最为常见的林地植物之一,它们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
在湿地公园内,杨树被主要用于园林景观绿化,种植面积比较广,尤其是在绿道沿线和公园主要道路两侧,能看到大片杨树林。
枫树又被称为“秋色树王”,因其秋季变色明显而受到广泛喜爱。
在长兴岛湿地公园内,枫树数量不多,多数分布在跨河湿地和人造湿地区。
它们的叶片多呈三至五裂形状,叶表面有细小的毛发,悬挂在枝头的枫树柳条一般轻柔。
榆树是长兴岛湿地公园内比较名贵的林木,是一种针叶树,具有广阔的叶片和大量的枝条。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但同时,自然生态环境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污染,这也促使了湿地公园建设的提出和实施。
湿地公园建设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而且能够提供优美的景观以供市民休闲娱乐。
因此,在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的问题变得至关重要。
在植物配置方面,湿地公园中应优先考虑栖息在湿地中的植物。
湿地植物种类繁多,如芦荟、苇子、香蒲等,这些植物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维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湿地公园的植被配置,需要根据湿地的形态和地形、水文条件和气候状况来进行选择和植被的优化组合,从而实现生态、景观、特色的有机融合。
其次,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应该注重生态效益,实现有机的环境调控和自然保护。
针对水体污染、土壤侵蚀等问题,选择具有吸收和净化作用的生态植物,如芦苇、菖蒲等。
同时,还应优先选择当地特色植物以及生态脆弱植被进行种植,以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和生态环境状况。
最后,在景观营造方面,湿地公园的景观要从生态性、实用性和观赏性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应该根据景观分区的规划,选择具有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植物进行植被设计,如尺蠖、白鹭等具有浓郁湿地风味的动植物。
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湿地公园的使用需求,如为游客提供休憩和娱乐设施,如游步道、湖畔栈道、观鸟塔等,以增加公园的实用性和观赏性。
总之,湿地公园建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的策划和设计。
只有正确选择适应生态和气候条件的植物,合理规划景观分区,好的湿地公园才能真正实现环境调节、自然保护、生态修复,并同时兼备观赏、娱乐等休闲娱乐功能。
生态功能的湿地植物配置研究
生态功能的湿地植物配置研究湿地植物配置是指根据湿地的环境条件和生态功能需求,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布局方式,以达到保护和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的目的。
通过对湿地植物配置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植物种类的适应性和生态功能,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一、湿地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1. 多样性原则:湿地植物配置应该尽可能地具有多样性,不仅要考虑不同种类的植物,还应考虑它们的生长习性、根系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以增加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2. 适应性原则: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水质环境的植物种类,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健康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生态功能原则:根据湿地所需的生态功能,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植物种类,如湿地植物的吸水排水、提供栖息地、净化水质等功能。
4. 社会适宜性原则:在湿地植物配置时,需考虑到其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影响,避免对当地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湿地植物配置的研究内容1. 湿地植物种类选择:根据湿地的类型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湿地植物种类。
2. 植物布局方式研究:探讨不同布局方式对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如单一种植和混交种植的效果比较。
3. 湿地植物对生态功能的影响研究:通过实地观测和实验研究,分析不同湿地植物对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如水质净化、生物栖息地提供等。
4. 生态工程应用研究:研究湿地植物配置在湿地生态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为湿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保护和改善水质环境:选择适合的湿地植物种类进行配置,能够有效提高湿地对水质的净化能力,保护和改善水质环境。
3. 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通过合理配置湿地植物,可以提高湿地的水文调节、保持水源、防止洪涝、提供栖息地等生态功能。
四、湿地植物配置的挑战与对策1. 种类选择与适应性:湿地环境复杂多变,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植物种类是挑战之一。
对策是通过广泛的实地调查和观测,结合科学理论分析,选取适合湿地环境的植物种类。
探析湿地公园水生植物的配置及种植
- 157 -
湿地公若植物生长控制不合理,极易给其它 类型水生植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4 水生植物配置的优化 4.1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在建设与植物配置方面,选配植物遵循生态优先 规律。结合原来植物群落的构成模式与特点,优先选用 乡土植物,其成活率高,同时,引进部分适生外来植物, 丰富植物多样性,打造原生态的景观效果[1]。 4.2 根据生态习性,依势造型
水生植物群落常见模式为:(1) 物种多样化模式: 利用陆生植物、湿生植物、挺水植物等,打造有机和谐 的组合体,合理设置植物比例,形成层次与色彩丰富的 景观,构建生态水景。(2)优势种主导模式:一般来说, 优势种在整个水景中起主导作用,其作为景观的主要 组成部分,也是景观最具特色的部分。剩余为伴生物 种,发挥点缀的效果,例如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荷花。 (3)水质净化类模式:通过配置大量沉水植物与浮水植 物,并点缀其它水生植物,发挥净化水质的作用。 2 A 湿地公园水生植物配置现状
作者简介:管泽永(1985-),男,汉族,四川叙永人,本科,研究方向:园林设计。
- 156 -
2021 年第 12 期
现代园艺
园林应用
4.3.2 临海步道区域。此区域种植着槐叶萍,使得整个 水面更加亮丽,色彩感强,覆盖面积控制在 30%~40%。 4.3.3 浅水区。在配置植物时,选择睡莲科与泽泻科等植 物,或者形成单种群落,或者形成多种植物混合配植模 式。采取此配置方案,获得整体大并且连续的景观效果, 做到以量取胜,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植物配置方面,要 充分挖掘花色与香味等价值,从人们的视觉和味觉等感 官体验入手,合理进行植物配置,提升整体效果[2]。需要 注意的是,要做好水环境的源头治理,为保护好生态环 境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实践中打造小微湿地,发挥浮 水植物的作用,改善生态环境。利用水生生物,进行污水 净化处理,同污水处理系统共同发挥作用,达到最终的 目的。 5 湿地公园水生植物配置与种植策略 5.1 水生植物的配置方法 5.1.1 地域环境。地球上的植物千千万万,不同地域的 植物类型与特点存在差异,植物的地域性很强。当种植 区条件发生变化时,将会给植物生长带来不同程度的 影响,配置水生植物时要遵循“以乡土植物为主、合理 搭配外来植物”的基本原则。若配置外来植物,必须做 好适应性与安全性的调查,采取调整种植地条件或者 改良品种等方式,使其能够适应种植区的环境,避免配 置不合理降低成活率[3]。 5.1.2 土壤条件。水生植物的生命要素中,土壤条件为 主要要素之一,占据重要地位。每种水生植物的生长需 求差异,对栽培土壤有着差异化要求,在配置植物时要 合理选择土壤。对于土壤贫瘠与沙化程度严重的沙土 条件,可选择睡莲与藻类水生植物等。对于土壤养分含 量很高且保肥能力强的土壤,可选择千屈菜与再力花 等。配置前做好土壤条件的调查与改良,为水生植物的 选择和生存提供有力支持,切实提高配置水平。 5.1.3 植物特性。湿地公园中配置水生植物要做到植物 选择与搭配的适宜性。需要调查植物特性,掌握生长特 性和植株型的大小等,保证色彩搭配和植株观赏风格 等达到协调一致,并且考虑植物景观是否可以与周围 景观融合[4]。根据植物的特性,保障植物生态要求得到 满足,同时考虑到美观性,突出整体特色。 5.1.4 水文特征。一般来说,湿地水深和水流特征对水 生植物的配置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种植地的水深程 度可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与繁衍,不同种类的植 物对生长需求存在差异。设计人员要做好植物情况调 查,掌握植物的特征,优化配置方案[5]。 5.2 水生植物的种植方法 5.2.1 种植季节。一般来说,水生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湿地公园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了城市绿色空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植物配置湿地公园是一个生态系统,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构建生态系统需要考虑种类、数量、空间分布、生长特点等多个因素。
具体来说,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物种选择植物种类一般要选择当地生长适应的树种、灌木类、草本类植物。
不同区域的湿地公园适应的环境条件也不一样,需依据实地情况选择常绿植物、落叶植物,以及适应水环境的植物,如芦苇、香蒲、菖蒲等水生植物,人工培育生态湖草、水生杂草、水生花卉、水生藻类等。
物种的选择应该以保障系统稳定为目标,强化植物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生态性能。
2. 植物密度不同物种的植株密度差别很大。
因此,选定适宜植被密度很重要。
密度过大,水、养料等资源难以满足所有需要,植被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密度过小,难以形成完整植被覆盖,生态系统的稳定也受到影响。
对于树木的密度,可考虑其树冠直径、阴影产生、气候条件等因素,树冠覆盖范围在30%~70%为宜。
草本植物合适的密度可根据种类、生长习性、土壤水分含量等综合考虑,保证植被的适时绿化和稳定。
3. 空间分布植物空间分布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功能。
植物布局可以根据景观设计效果和功能需要来规划。
在沿湖树林中,要划分各自的功能区,以能否形成完整的生境、利于人行道、景观观赏等因素来选择植被分布方式。
二、景观营造湿地公园是城市绿色空间的一种,要起到绿化美化作用,满足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需求。
因此,景观的营造非常重要。
景观营造包括景观元素的选择、构成、比例和空间分布等。
1. 景观元素的选择2. 景观构成景观的构成通常是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结合其他生态景观、道路、广场等元素来构建。
可以采用固定的模式、轮廓、色彩来搭配,来构建统一而和谐的景观效果。
3. 景观比例景观的比例是指景观元素与整个区域面积的比例关系,比例关系合适才能够形成整体、统一的景观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浅析
发表时间:2018-05-22T11:07:57.5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作者:林玉环
[导读] 摘要:通过龙港世纪新城湿地公园景观工程设计一期工程的实例,对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特点和原则有着态度和建议。
浙江绿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通过龙港世纪新城湿地公园景观工程设计一期工程的实例,对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特点和原则有着态度和建议。
关键词:湿地公园设计;龙港;植物配置。
一、湿地公园
按《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作为潮湿或浅积水地带发育成水生生物群和水成土壤的地理综合体。
而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
已然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催化剂和城市公园发展的新课题。
湿地公园的设计是对区域内水体、土壤及植物的梳理,是对生态环境的合理规划,而在这个生境中最活跃及重要的因子即是植物。
但在对其配置的过程中很多设计者感性的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植物的独有性和观赏价值等表在因素上,却忽略了栽植该植物后的植株生长效果、生长表现以及对生态的安全性等,导致人工湿地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功能骤降。
因此本文以龙港世纪新城湿地公园景观工程为例,主要对该项目的景观结构的实施中植物选择和搭配的问题进行浅析。
二、龙港世纪新城湿地公园建设的背景
1、背景资料:龙港位于浙江八大水系之一,是河网密布的平原。
建设环境条件的优质:区位交通将是引来新城门户,毗陵未来行政商业中心,地理环境具有水网密布、生态资源丰富,具备着湿地自然资源。
2、现状分析:区域内整体环境生态自然,有着湿地景观的风貌。
但是乔木部分种类单一,部分区域植物生境较差,附近有垃圾填埋,排污等不利植物生长入侵,整体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较低。
3、项目设计概况:规划总体用地面积:152691平方米,一期工程总建设用地37311平方米,水域面积12800平方米。
设计理念围绕着“幸福诗地,龙港绿洲”来展开蓝图。
根据公园建筑和绿地结构,该期共设题景点有:休闲时光,长廊观荷,斜阳垂钓,中心花岛,九曲木桥,柳岸垂荫。
而植物配置就以各主题景点的设计串成,营造湿地景观。
实施遇到问题:该湿地公园在保持原部分湿地生态的情况下,结合整体景观布局的需求,因地制宜,不得不介入人工思想和开发。
湿地的基质和植物是影响湿地公园品质最关键因素。
自施工进场目前所遇到问题如塘泥层松软,部分泥层超出预测厚度,加大了挺水水生植物(如芦苇、水葱、荷花等)种植区固土的难度。
陆地回填沉降,经讨论提出处理方案:1)、采用宕渣换填路基的方式处理,按4m深度换填,宽度按人行漫步道各延伸1m范围,路面结构层按原设计施工;2)、河道回填段的宕渣层在施工压实过程中会出现沉降,沉降后应重新用宕渣补充回填至原设计路基顶标高,并在河道回填段与原地面换填段路基顶部铺设土工格栅,往两段换填段各延伸5米,减少两段间的沉降差,最后进行面层的施工。
种植在水里的乔木支撑,前期在水里的乔木处理种植方法要注意外,排水,固土围穴,支撑也是给施工方加大难度,须得加长深入泥层。
还有造价等等问题的处理,在保证景观效果之外,目的就是从以人为本出发,通过适宜的基础上利用植物在各个布局中锦上添花,打造完整湿地景观,也是植物配置设计的作用所在。
三、植物配置
本项目中植物配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选择乡土树种为主,以植物群落式粗放管理型种植手法,优化空间多样性的原则。
目的是为了满足预期整个园区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使用功能外,还要达到无需经常性认为管理的条件下,能保持自身的景观稳定。
因此全园结合主题环境将植物类型分为陆地植物、滨水植物、水生植物和生态岛植物来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及配置。
(一)、选择植物资源
陆地植物:香樟、榉树、栾树、木棉、银杏、大叶女贞、广玉兰、乐昌含笑、红玉兰、香泡、桂花、杨梅、红叶石楠、茶花(市花)、红梅、樱花等。
滨水植物:无柄小叶榕(市树)、湿地松、中山杉、水松、黄花槐、金丝柳、无患子、栾树、水杉、柿子树、碧桃、木芙蓉等。
水生植物:花叶良姜、蓝花鼠尾草、黄菖蒲、美人蕉、旱伞草、再力花、千屈菜、芦苇、梭鱼草、蒲苇、花叶芦竹、荷花、狐尾草、水生鸢尾、慈姑等。
(二)、植物配置特点
陆地植物配置:该区主要分布在地块南面的市政道路与公园主环形路之间绿化地带和西北面出入口周边绿化区域,植物配置效果多形成水生和滨水植物的背景,配置原则重点放在了它的生态效应上,通过乔灌木合理搭配、阳光草坪,以充分达到生态平衡的植物群落结构,针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植物选择上考虑抗风、吸尘、防噪等习性。
以带状阵列的郁闭背景林、角落大片的密林、阳光草地的疏林,孤木等群落空间为主。
群落结构如:香樟+栾树+黄花槐+红花继木+海桐;广玉兰+乐昌含笑+茶花+金丝桃+紫鸭跖草;榕树+马尼拉草;银杏+木棉+紫穗狼尾草+马尼拉草,等。
滨水植物配置:该区主要在陆地与水域之间的水体沿岸绿带,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水边植物配置重点放在景观效益和生态系统平衡上。
总体滨水带植物群落类型有开敞植被带、野草滩、湿地植被带等,通过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特点,构成动静兼具,开闭变化,四季有景的滨水绿地骨架,自然形成一种湿地乡野气息的景观。
植物选择上主要考虑要具备一定的耐水湿能力。
群落结构如:榕树+旱伞草+黄菖蒲;水杉+落羽杉+美人蕉+兰花三七;栾树+金丝柳+碧桃+黄花槐+云南黄馨;带状片植紫穗狼尾草、蒲苇、美人蕉,等。
水生植物配置:水生植物配置是湿地公园关键的一笔,该区也是公园展现湿地的点题区域,植物配置充分考虑到水生植物对流经河流水体的净化和处理功能,来稳定的植物群落也能够为野生动物提供一个稳定的栖息环境。
设计用意境表达和回归自然两种手法结合,在有限的空间中营造出情趣各异的园林水景空间,彰显湿地水景的无穷魅力。
在水生植物选择上根据生活方式按水位分区配置:1)浅水区植物配置:水深不超过1m的浅水区域,多为挺水植物群落。
选用再力花、芦苇、黄菖蒲、荷花等。
通过丰富多样的挺水植物的应用,即可使水体与绿地之间自然衔接,又可增添水体岸边风景。
2)深水区植物配置:在水深超过1m的深水区域,可恢复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群落。
浮水植物如睡莲、慈姑、荇菜、浮萍等。
沉水植物如金鱼藻、狐尾藻等。
通过应用多层次的水生植物群落,不仅可以获得净化水质的生态效益,而且能丰富水面的景观内涵。
从季相特色出发,水生植物结合主题特色选择配置表达:春蕉芋鸢尾,夏荷萍香蒲,秋芦蒲苇姜,冬属常绿水生鸢尾。
(三)生态岛植物配置
生态岛是在本项目景观的中心,以樱花群落为主的湿地岛屿,从生态和景观两方面同时下手,植物种类还特别选择了陆地的、耐水湿的、水生的各种类型,如香樟、榕树、无患子、栾树、水杉、水松、樱花、柳树、双荚决明、南天竹等植物。
采用立体的全方位的植物搭配,营造充满野趣的生态空间,为鸟类提供了果实需求和常年栖息地。
利用南北的折桥引人游览,环行樱花幽径,构成一处从任何一个角度都有景可观,多功能,多层次的生态岛。
四、小结
通过本次设计中植物配置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分析,总结出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的基本特点:一是因地制宜,二是乡土植物的应用。
各功能区植物的合理配置不仅能够达到较高的观赏价值,还提高大气环境容量,为区域及本地居民提供舒适的郊游休闲空间。
一切主旨就是还原自然、优化生态。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2005;
[2]潮洛蒙,俞孔坚.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J].规划师,2003;
[3]俞孔坚.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原理与案例[J].建设科技(绿色建筑特刊),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