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学号 姓名 统计学 习题活页
统计习题及答案

统计第一章习题专业:班级:学号:姓名: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基础。
2.按说明现象的性质不同,标志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3. 统计指标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4.总体是_________。
按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数,总体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标志是总体单位所具有的________和_______,按表现是否相同分为_____和______两种。
6.统计指标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构成。
7.变量根据其取值是否连续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2. 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其中()是基础。
A.统计活动 B.统计学 C.统计方法 D.统计资料3.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A统计学B统计工作C统计资料D统计分析和预测4.()是统计的基础职能。
A.管理功能B.咨询功能C.信息功能D.监督功能5.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6. 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职工人数B.机器台数C.企业数D.利润额7. 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产品产量B.商品销售额C.人口出生数D.职工人数8. 下列各项中属于价值指标的是()。
A.工资总额B.职工人数C.森林面积D.失业率9.某企业2006年的利润额为800万元,这个指标是()。
A.时期指标并实物指标B.时点指标并实物指标C.时期指标并价值指标D.时点指标并价值指标10.在相邻两位整数之间可插入无限小数的变量是()。
统计学习题

《统计学》习题班级:学号:姓名:新疆财经学院统计与信息管理系统计教研室前言本习题根据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贾俊平《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系列教材)的基本内容进行适当的把握,适用于本科学生、研究生学习参考使用。
本习题集在编写时,参考了袁卫《统计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黄良文《统计学》等。
由于水平有限,编写内容年难免出现一些问题,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统计教研室 2005年8月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二章数据收集…………………………………………………第三章数据整理与展示…………………………………………第四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第五章抽样与抽样分布…………………………………………第六章参数估计…………………………………………………第七章假设检验…………………………………………………第八章一元线性回归……………………………………………第九章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第十章指数………………………………………………………第二章数据收集一、填空题1、统计数据的来源分为直接来源和。
2 、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是数据。
3、普查是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调查。
4、统计调查按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经常性调查和。
5、抽样调查是按原则抽取部分调查单位的一种调查方式。
6、数据的收集方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询问调查和两大类。
7、调查方案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8、某地区进行工业设备状况调查,调查对象是,调查单位是。
9、调查单位是的承担者。
10、调查按被研究总体范围分为全面调查和。
11、全面调查是对总体中所有的无一例外调查的一种调查方式。
12、全面调查方式是。
13、非全面调查方式是。
14、调查项目是所要调查的。
15、问卷的基本结构有开头部分、甄别部分、主体部分和。
16、问卷中问题类型优两类:第一类是,第二类是封闭性问题。
17 、调查资料准确性的检查对象就是误差。
18、统计数据的误差通常是指统计数据与之间的差据。
统计机试例题

统计书142的例14.2:备注:括号内的考试不用写一、资料分析:本题为计量资料(资料类型),采用配对设计(设计类型),可采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可以选择的统计方法)。
二、设变量名standard表示标准品;new表示新制品(变量的设置)。
三、(过程和结论)1、(正态性检验)作正态性检验,p=0.919 ,p=0.942,可认为近似正态分布,所以采用配对t检验。
2、(配对t检验)经配对t检验得出t=4.520 ,p=0.001。
3、(结论)建立检验假设:H0:两种结核菌素的皮肤浸润反应总体平均直径差异为零H1:两种结核菌素的皮肤浸润反应总体平均直径差异不为零应为p=0.001<0.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拒绝H0,接受H1,可以认为两种方法皮肤浸润反应结果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医学统计学》上机考试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资料分析(5分)建数据库(5分)SPSS分析操作(5分)结果分析(5分)总分数分别对8名未患妊娠合并症的孕妇和9名患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进行空腹葡萄糖测试,结果如下。
问两类孕妇的葡萄糖耐受能力是否不同?表两组孕妇葡萄糖耐受水平的测试结果(mmol/L)未患妊娠合并症组 2.50 1.60 1.70 3.000.40 4.50 4.60 2.50患有妊娠合并症组 3.70 6.50 5.00 5.200.800.200.60 3.40 6.60《医学统计学》上机考试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资料分析(5分)建数据库(5分)SPSS分析操作(5分)结果分析(5分)总分数mg L)如下。
试比检查某厂氟作业工人21名及非氟作业工人15名,测定其尿氟含量(/较两种工人的尿氟含量差别是否有显著意义?氟作业工人:3.40、3.00、2.80、2.16、2.18、2.20、2.40、2.30、2.80、1.60、1.52、1.74、1.14、1.24、1.34、1.08、1.22、1.00、0.52、0.46、0.60;非氟作业工人:1.76、1.44、1.08、0.15、0.40、0.52、0.42、0.62、0.46、0.70、0.40、0.72、0.20、0.85、0.48;《医学统计学》上机考试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资料分析(5分)建数据库(5分)SPSS分析操作(5分)结果分析(5分)总分数某化学物质经诱发肿瘤实验,实验组15只白鼠中4只发生癌变,对照组10只白鼠无一癌变。
班级 学号 姓名 统计学 习题活页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1.一个车间200要求:(1)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2)说明该数列的分布特征;(3)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
2要求:(1)计算该公司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2)计算该公司实际的优质品率。
3.某企业2007要求:(1)计算平均等级指标说明二季度比一季度产品质量的变化情况;(2)由于质量变化而给该企业带来的收益(或损失)。
4要求:(1)计算两个菜场蔬菜的平均价格;(2)比较价格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5.打开Ex4_1,其中有15个数据。
要求:(1)计算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2)比较三种平均数的大小;(3)将这组数据减少10、增加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4)将这组数据乘以10、除以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6.打开Ex4_2,其中是经济学专业2个班级的微积分的期末考试成绩。
要求:(1)计算这个专业微积分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用工具“描述统计”);(2)分别计算这两个班级微积分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用工具“描述统计”);(3)分别统计并做表列出两个班级各档分数的次数(用函数“Frequency”)与所占比重、列出向上、向下累计的次数与频率。
7.打开Ex4_3,其中是2005年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要求:计算各项指标,并选择答案:(1)江苏省52个县市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多少元?A. 20725 B. 18674 C. 15721 D. 19711 E.85124(2)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标准差是多少?A. 36023 B. 11969 C. 9837 D. 5632 E. 21773(3)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中位数是多少?A. 6923 B. 4292 C. 13119 D. 5798 E. 14992(4)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偏态系数是多少?A. 0.55 B. -1.23 C. 2.56 D. 2.48 E. -0.10(5)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峰度系数是多少?A. 8.92 B. -5.28 C. 2.02 D. 6.57 E. -0.54(6)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全距是多少?A. 10964 B. 108647 C. 108586 D. 32948 E. 25124(7)根据斯透奇斯规则对52个县市数据进行分组,组数是多少?A. 9 B. 5 C. 7 D. 6 E. 8(8)若采用等距数列,根据组数和全距的关系,确定的组距是多少?A. 18500 B. 16300 C. 29400 D. 17000 E. 23200(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600~36900元之间的县市个数是多少?A. 35 B. 8 C. 5 D. 6 E. 20(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于20600元的县市个数占全部县市比例是多少? A. 32.7% B. 20.2% C. 25.0% D. 15.6% E. 28.8%第五章指数1.要求计算:(1)三种商品的个体价格指数(即价比)(2)拉氏、派氏价格指数(3)拉氏、派氏销售量指数(4)用马艾公式计算价格指数(5)用理想公式计算价格指数2.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量与销售额资料如下:要求: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和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额。
统计学习题活页_2010

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根据数据集03,按“性别”和“教育程度”计算相应的平均工资。
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用Excel问:(1)男性的平均工资为___;女性的平均工资为___41283.90625___。
(2)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哪类人?教育程度为8的女性最高的是哪类人?教育程度为21的男性2. 根据数据集03,按“教育程度”和“性别”计算2007年考核时各个档次的人数。
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按“教育程度”和“性别”分类的2007年考核为“优”的人数。
3. 根据王小毛、吴燕燕和朱青新三人的一年的销售记录,汇总出各种产品的销售量。
问:(1)一月份A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__269__,其原始资料是:(2)八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_24___,其原始资料是:(3)十一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22___,其原始资料是:4. 根据数据集01中C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绘制1952-2006年GDP的趋势图。
根据Excel 作出的图形,手绘出该趋势图的大概形状。
5. 仿照例题3.3,根据数据集01中的相关资料,编制1953、1963、1973、1983和1993年的饼图,比较这六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状态,并根据这六年的资料绘制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
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1953年的饼图和六年的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的大概形状。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1.一个车间200名工人某日生产零件的分组资料如下:要求:(12.要求:(1)计算该公司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2)计算该公司实际的优质品率。
3.甲、乙两个菜场三种蔬菜的销售资料如下:要求:4.打开Ex4_1,其中有15个数据。
要求:(1)计算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2)比较三种平均数的大小;(3)将这组数据减少10、增加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4)将这组数据乘以10、除以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

第一章总论班级 10会4班姓名马瑶学号 1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总体单位(C )A.只有一个标志B.只有一个指标C.可有多个标志D.可有多个指标2.考察全国的工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是( D )A.产业分类B.职工人数C.劳动生产率D.所有制3.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A )A.全国所有居民户B.全国的住宅C.各省市自治区D.某一居民户4.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B )A.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B.统计方法C.社会经济的内在规律D.统计工作5.有5名工人其月工资分别为200,250,300,350,400元,这五个数据是( B )A.变量B.变量值C.总体单位D.标志6.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和利润是( D )A.都是连续变量B.都是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下列叙述中,采用推断统计的方法是(B )A.用饼图描述某企业职工的学历构成B.从某果园中采摘36个橘子,用这36个橘子的平均重量估计果园中橘子的平均重量C.一个城市在1月份的平均汽油价格D.反映大学生统计学成绩的条形图8.以下属于截面数据的是()A. 1981—2010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的平均工业产值B. 1981—2010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的各镇工业产值C. 2010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 2010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乡镇的工业产值9.下列标志具体表现中,属于顺序数据的是()A.年龄B.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C.汽车产量D.对某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10.劳动生产率是()A.动态指标B.流量指标C.质量指标D.强度指标11.下列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是()A.人均粮食产量B.产品合格率C.储蓄与消费的比例D.职工平均工资12.人口数和出生人数()A.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B.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C.两者都是时期指标D.两者都是时点指标13.某企业2010年计划要求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某企业2010年计划要求销售收入增长8%,实际增长12%,则超额完成计划程度为()% % 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基本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是()A.产业分类B.所有制C.职工人数D.劳动生产率二、判断题1.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
2021年统计学习题集

2021年统计学习题集班级:学号:姓名:统计学习题活页 2021年版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根据有关汽车信息数据集ex3_1,(1)按“产地”计算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不考虑权数),回答问题。
(2)按“汽缸数”计算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不考虑权数),回答问题。
(3)按“产地”和“汽缸数”交叉分类计算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保留两位小数),作出标准的统计表。
问:(1)哪个产地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最多______________;哪个产地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最少______________。
(2)汽缸数为4的车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为__________;汽缸数为8的车平均每加仑油可行走的英里数为__________。
2. 根据有关1995年各国信息数据集ex3_2,(1)将所有国家按“地区类型”进行分类,回答问题;(2)将各国人口分为5组,生成新变量“人口类型”:500万人(不包括500万)以下为特小国;500-1000万人(不包括1000万)为小国;1000-5000万人为中等国家;5000-1亿人为大国;1亿人以上为特大国,回答问题;(提示:用Excel帮助功能学习IF函数的用法)(3)按“人口类型”和“地区类型”交叉分类计算平均人均GDP (不考虑人口权数,保留到整数),作出标准的统计表。
问:(1)拉丁美洲有__________个国家; OECD有__________个国家。
(2)特大国有________个国家,占所有国家个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
特小国有________个国家,占所有国家个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
1班级:学号:姓名:统计学习题活页 2021年版3. 四位同学组成社会实践小组,用一周的时间销售各类报纸与杂志。
根据四人的销售记录ex3_3_1~ex3_3_4,汇总出各类报纸与杂志的销售量。
问:(1)“扬子晚报”在一周中销售总量是_________,(2)“扬子晚报”周一的销售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3)“读者”在一周中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4)“读者”周一的销售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5)四位同学在一周内共销售了多少报纸与杂志? ________(6)哪天销售的报纸与杂志的总量最多?________,销售了多少? ________4. 根据数据集ex3_2,用Excel绘图功能分别绘制条形图和饼图以反映1995年人口类型数据。
统计学习题活页_2010-11-1全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1.某公司8个所属企业的产品销售资料如下:企业编号产品销售额(万元)销售利润(万元)12345678 17022039043048065085010008.112.518.022.026.540.064.069.0要求:(1)画出相关图,并判断销售额与销售利润之间对相关方向;(2)计算相关系数,指出产品销售额和利润之间的相关方向和相关程度;(3)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求出直线回归方程;(4)计算估计标准误差yxS;(5)根据回归方程,指出当销售额每增加1万元,利润额平均增加多少?2.某公司的10家下属企业的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关系如下:产量/万件 40 42 48 55 65 79 88 100 120 140 单位生产费用/元 150 140 138 135 120 110 105 98 88 78 要求:(1)画出相关图,并判断产量与单位生产费用之间对相关方向;(2)计算相关系数,指出产量与单位生产费用之间的相关方向和相关程度;(3)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拟合直线回归方程;(4)计算估计标准误差yxS;(5)对相关系数进行检验(显著性水平取0.05);(6)对回归系数进行检验(显著性水平取0.05)。
3. Ex10_1中存放着在一项身高和体重的关系的研究中抽查的12个人的身高(单位: 厘米)和体重(单位: 公斤)的数据, 以前的研究表明, 人的体重和身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1) 计算体重和身高间的Pearson 相关系数r 为( ) A. 0.9922 B. 0.8389 C. 0.6442 D. -0.9922(2) 由第(1)题计算的Pearson 相关系数判断两者间的相关程度和相关方向为( ) A. 高度负相关 B. 中度负相关 C. 高度正相关 D. 中度正相关(3) 假如要建立体重(因变量)对身高(自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求得其经验回归直线为( ) A. x y08.196.118ˆ+-= B. x y 08.196.118ˆ+= C. x y 08.196.118ˆ--= D. x y 08.196.118ˆ-=(4) 检验回归系数是否为0即0:10=βH , 则( ) (显著性水平05.0=α)A. -1.7196=t , 回归系数01=βB. 6633.2=t , 回归系数01≠βC. 6633.2=t , 回归系数01=βD. -1.7196=t , 回归系数01≠β(5)该线性回归模型的可决系数为( )A. 0.9900B. 0.8326C. 0.6667D. 0.4150第十一章时间序列分析1. 某企业1992-2007年的产品销售数据如下:年份销售额(万元) 年份销售额(万元)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6054728083878995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10189115125130140154163要求:(1)用3年、4年、7年移动平均法计算趋势值,并比较移动的效果;(2)直接以年份为t,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趋势直线,并计算出各年的趋势值;(3)将年份序列定义为t=1,2,3,……,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趋势直线,并计算出各年的趋势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1.一个车间200要求:(1)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2)说明该数列的分布特征;(3)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
2.要求:(1)计算该公司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2)计算该公司实际的优质品率。
3.某企业要求:(1)计算平均等级指标说明二季度比一季度产品质量的变化情况;(2)由于质量变化而给该企业带来的收益(或损失)。
4要求:(1)计算两个菜场蔬菜的平均价格;(2)比较价格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5.打开Ex4_1,其中有15个数据。
要求:(1)计算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2)比较三种平均数的大小;(3)将这组数据减少10、增加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4)将这组数据乘以10、除以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6.打开Ex4_2,其中是经济学专业2个班级的微积分的期末考试成绩。
要求:(1)计算这个专业微积分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用工具“描述统计”);(2)分别计算这两个班级微积分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用工具“描述统计”);(3)分别统计并做表列出两个班级各档分数的次数(用函数“Frequency”)与所占比重、列出向上、向下累计的次数与频率。
7.打开Ex4_3,其中是2005年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要求:计算各项指标,并选择答案:(1)江苏省52个县市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多少元?A. 20725 B. 18674 C. 15721 D. 19711 E.85124(2)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标准差是多少?A. 36023 B. 11969 C. 9837 D. 5632 E. 21773(3)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中位数是多少?A. 6923 B. 4292 C. 13119 D. 5798 E. 14992(4)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偏态系数是多少?A. 0.55 B. -1.23 C. 2.56 D. 2.48 E. -0.10(5)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峰度系数是多少?A. 8.92 B. -5.28 C. 2.02 D. 6.57 E. -0.54(6)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全距是多少?A. 10964 B. 108647 C. 108586 D. 32948 E. 25124(7)根据斯透奇斯规则对52个县市数据进行分组,组数是多少?A. 9 B. 5 C. 7 D. 6 E. 8(8)若采用等距数列,根据组数和全距的关系,确定的组距是多少?A. 18500 B. 16300 C. 29400 D. 17000 E. 23200(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600~36900元之间的县市个数是多少?A. 35 B. 8 C. 5 D. 6 E. 20(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于20600元的县市个数占全部县市比例是多少? A. 32.7% B. 20.2% C. 25.0% D. 15.6% E. 28.8%第五章指数1.要求计算:(1)三种商品的个体价格指数(即价比)(2)拉氏、派氏价格指数(3)拉氏、派氏销售量指数(4)用马艾公式计算价格指数(5)用理想公式计算价格指数2.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量与销售额资料如下:要求: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和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额。
3.根据指数之间的关系计算回答下列问题:(1)某企业2005年产品产量比2004年增长了14%,生产费用增长了10.8%,问2006年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如何?(2)某公司职工人数增加7%,工资水平提高了8.4%,工资总额增长多少?(3)商品销售额计划增长10%,而销售价格却要求下降10%,则销售量如何变化?(4)价格调整后,同样多的货币少购买商品10%,问物价指数是多少?4. 某国制造业工人周工资和消费物价指数资料如下:要求:(1)按美元面值计算,2005年平均周工资比2001年增长了多少?(2)考虑物价因素,2005年平均周工资比2001年增长了多少?5.《联合国统计年鉴(1971年)》发表的世界出口贸易价格指数(1963=100)如下:《联合国统计年鉴(1978年)》发表的世界出口贸易价格指数(1970=100)如下:要求:(1)以1963年为基期,编制1965-1975年的世界出口贸易价格指数数列;(2)以1970年为基期,编制1965-1975年的世界出口贸易价格指数数列。
6.E5_1中的数据库存放着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为全国、城市与农村三项。
每个总指数是通过综合八个类指数得到的,以上年为100。
(1)根据给出的权数,计算城市的“交通和通信”类指数,该指数为:__________(2)根据给出的权数,计算城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该指数为:__________(3)农村“交通和通信”类指数为99.77,意味着()。
A.在该项目上,物价上涨了2.3‰。
与去年比,购买同样的项目,支出增加。
B.在该项目上,物价上涨了2.3‰。
与去年比,购买同样的项目,支出减少。
C.在该项目上,物价下跌了2.3‰。
与去年比,购买同样的项目,支出增加。
D.在该项目上,物价下跌了2.3‰。
与去年比,购买同样的项目,支出减少。
(4)一个农民去年花费在“交通和通信”上是50元,如果维持去年的消费项目,他今年需要支付()。
A.50.12元B.49.12元C.50.88元D.49.88元7. E5_2中的数据库上半部分存放着各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类指数,下半部分存放着部分地区各类指数的权重。
总指数是通过综合十个类指数得到的。
不考虑十个类指数的重要性,计算江苏、浙江、安徽的总指数。
(1)江苏的总指数为__________。
A.109.70 B.111.52 C.110.51 D.109.63(2)浙江的总指数为__________。
A.109.70 B.111.52 C.110.51 D.109.63(3)安徽的总指数为__________。
A.109.70 B.111.52 C.110.51 D.109.63考虑十个类指数的重要性,计算江苏、浙江、安徽的总指数。
(4) 江苏的总指数为__________。
A.109.70 B.113.18 C.112.18 D.111.83(5) 浙江的总指数为__________。
A.109.70 B.113.18 C.112.18 D.111.83(6) 安徽的总指数为__________。
A.109.70 B.113.18 C.112.18 D.111.83(7) 安徽某地区的农民用1亿元来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根据加权指数,与全国水平相比,总体上说,他们()。
A.多花1千万B.多花1百万C.少花1千万D.少花1百万(8) 根据加权指数,从支出角度看,江苏、浙江、安徽和福建四省农民的境况较好的是()。
A.江苏B.浙江C.安徽D.福建第六章抽样与参数估计1.某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共5000亩,按不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100亩进行实测。
调查结果,平均亩产为450公斤,亩产量的标准差为52公斤。
以95%的置信度估计该地区粮食平均亩产量的区间。
2. 某地对上年栽种一批树苗共3000株进行了抽样调查,随机抽查的200株树苗中有170株成活。
以95.45%的置信度估计该批树苗的成活率的置信区间和成活总数的置信区间。
3. 某公司有职工3000人,现从中随机抽取60人调查其工资收入情况,得到有关资料如下:要求:(1)以0.95的置信度估计该公司工人的月平均工资所在范围;(2)以0.9545的置信度估计月收入在1000元及以上工人所占比重。
4.对一批产品按不重复抽样方法抽选200件,其中废品8件。
又知道抽样总体是成品总量的1/20,当置信度为95.45%时,可否认为这一批成品的废品率低于5%?5.某企业从长期实践得知,其产品直径X是一随机变量,服从方差为0.05的正态分布。
从某日产品中随机抽取6个,测得其直径分别为14.8,15.3,15.1,15,14.7,15.1(单位:厘米)。
在0.95的置信度下,试求该产品直径的均值的置信区间。
6.某厂对一批产品的质量进行抽样检验,采用重复抽样抽取样品200只,样本优质品率为85%,试计算当把握程度为95%时优质品率的区间范围。
7.检验某食品厂本月生产的10000袋产品的重量,根据上月资料,这种产品每袋重量的标准差为25克。
要求在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平均每袋重量的误差范围不超过5克,应抽查多少袋产品?8.某企业对一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这批产品的总数为5000件,过去几次同类调查所得的产品合格率为93%、95%和96%,为了使合格率的允许误差不超过3%,在99.73%的概率保证程度下,应抽查多少件产品?9. 某广告公司为了估计某地区收看某个新电视节目的居民人数所占比重,设计了一个抽样方案。
如果该公司希望有95%的信心使所估计的比重只有2个百分点的误差,问样本量定为多少人较为合适?10.某地区对居民用于某类消费品的年支出数额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
抽取了400户居民,调查得到的平均每户支出数额为350元,标准差为47元,支出额在600元以上的只有40户。
试以95%的置信度估计:(1)平均每户支出额的区间;(2)支出额在600元以上的户数所占比例的区间。
11.某公司有职工8000人,从中随机抽取406人调查其每月工资收入状况。
调查数据存放在Ex6_1中。
(1)计算被调查职工的月平均工资(2)计算被调查职工的月工资收入的标准差(3)月收入在2500元及以上职工人数(4)试以95.45%的置信水平推断该公司职工月平均工资所在的范围(5) 月收入在2500元及以上职工在全部职工中所占的比重12.某地有10000名劳动力,其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有7000人,从事工业劳动的有3000人,现按两类人数的比例抽取100人,计算各相关指标存放在Ex6_2中。
(1)计算样本的平均数为A. 795B. 800C. 805D. 810(2)计算样本的方差为A. 875.5B. 917.5C. 1001.5D. 1021.5(3)请以95%的置信水平推断该地人均收入的区间A. 769.0631-820.9369B. 779.0631-810.9369C. 789.0631-800.9369D. 759.0631-830.9369第七章 假设检验1.假定某厂生产一种钢索断裂强度为()2/cmkg X ,服从正态分布()121,μN ,从中选取一容量为6的样本,得2/3.311cm kg x =-,能否据此样本认为这批钢索的平均断裂强度为()05.0/3252=αcm kg ?2.从1997年的新生婴儿中随机抽取20名,测得其平均体重为3180g ,样本标准差为300g ,而从过去的统计资料知,新生婴儿的平均体重为3140g ,问现在的新生婴儿的体重有否显著变化?()01.0=α3. 检查一批保险丝,抽取10根在通过强电流后熔化所需时间(s)为 :42 , 65 , 75 , 78 , 59 , 71 , 57 , 68 , 54 , 55. 问在05.0=α下能否认为这批保险丝的平均熔化时间不小于65s (设熔化时间服从正态分布)?4. 某种羊毛在处理前后各抽取样本,测得含脂率如下(%): 处理前 19,18,21, 30,66,42,8, 12, 30, 27 处理后 15, 13, 7,24, 19, 4,8, 20羊毛含脂率按正态分布,且知其处理前后标准差都是6,问处理前后含有无显著变化()05.0=α?5.在同一炼钢炉上进行改进操作方法后确定其得率是否有所变化的试验,用原方法和改进后的新方法各炼了10炉,其得率分别为原方法:78.1,72.4,76.2,74.3,77.4,78.4,76.0,75.5,76.7, 77.3 新方法:79.1,81.0,77.3,79.1,80.0,79.1,79.1,77.3,80.2,82.1设两种方法得率相互独立且均服从同方差的正态分布,问新方法的得率是否有所提高()01.0=α?6. 某企业声明有30%以上的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