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孔留矿法采场管理暂行办法(最新版)

浅孔留矿法采场管理暂行办法(最新版)
浅孔留矿法采场管理暂行办法(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孔留矿法采场管理暂行办法

(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浅孔留矿法采场管理暂行办法(最新版)

第一章总则

1.1采场是矿山组织生产的基本单元。采场的管理关系到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为了加强采场管理,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地采矿,特制定本办法。

1.2每个采场都必须有完整的单体设计。设计应根据开采技术条件,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采矿方法的选择应遵循安全、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和最佳经济效益的原则,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并进行试采或试验后确定。

第二章施工安全技术管理

2.1采矿单体设计必须经过地质、测量、采矿、安全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会审、会签,并经总工程师和总经理批准后,方可下发。

2.2施工前,设计者必须向一线作业人员、采矿队队长、施工技术员和采区生产安全副经理或外包施工队队长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并安排专人做好交底记录。

2.3浅孔留矿法采场必须坚持分层验收制度,其分层高度以不超过2.5米为原则。每分层回采完毕,验收条件创造好以后,由采矿施工单位提出验收申请,生产技术部组织地质、测量、采矿、安监,企管、采矿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等进行分层现场验收(东五份子铁矿、固阳分公司、大千博分公司可由其经理组织分层验收)。各专业对采场管理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协作配合。

2.3.1地质测量技术人员负责检查、监督采场内矿石是否采剥到边,上下盘围岩是否丢掉,严格控制矿柱界限,确认矿柱是否超欠挖,实测分层现状图并装订成册,计算采矿量。同时做好地质素描、取样、编录,计算分层采矿品位、贫化率和损失率指标并及时登入台帐。必要时应向采矿施工单位提出降低贫化、损失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并监督执行。

2.3.2采矿技术人员负责检查、监督回采工作是否符合设计和生产技术规程要求,采场顶板在短轴上是否形成拱形,矿石块度是否控制在500毫米×500毫米以下等采矿安全技术问题。

2.3.3安监人员负责检查、监督采场安全情况以及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及时查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发现事故隐患督促整改,消除隐患。

第三章回采作业管理

3.1回采作业必须在完成设计所规定的采准、切割工程,并确认作业环境安全的情况下方可实施。回采方法要根据矿岩的稳固性、采场暴露面的大小、作业人员的习惯以及凿岩工具等因素确定。

3.2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程序和安全技术要求施工,不得以包代管,忽视采场管理。在采场作业过程中,原则上要求地质、测量、采矿、安全技术管理人员以及采矿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必须每天到采场检查指导工作,并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3.2.1各专业分管人员不能解决的问题,必须及时向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汇报。

3.2.2现场发现危及安全或严重违反安全技术规程的紧急情况时,各专业分管人员有权采取紧急措施或令其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向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汇报。

3.3采区生产安全副经理、外包施工队队长和施工技术员,在每分层凿岩、爆破、平场前,必须到采场进行一次全面安全、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处理。疑难问题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汇报。

3.4采矿队队长、施工技术员负责采场炮眼布置及现场技术指导,并督促作业人员按照采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施工。采矿队队长必须负责组织协调采场采矿作业和局部放矿工作,确保采场作业安全并做到持续均衡采出矿。

3.5为确保采场作业安全,在凿岩、爆破、平场期间,每班必须确定一名专职找顶工,负责顶、邦安全检查和撬毛工作。同时要求采区安全员必须跟班上采场检查监督安全工作,并配合找顶工敲邦问顶。

3.6采区安全员、采场找顶工的确定必须经安监部同意,且在安监部未同意情况下,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变动其岗位。

3.7采区生产安全副经理对于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提出的采场安全、技术问题,应及时组织整改和处理。有异议时必须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以便及时组织研究解决。

浅孔留矿法采矿

左拔坑口浅孔留矿法采矿有关事项 采场结构参数 采场布置 长度(一般为两勘探线之间,特殊情况40-60米)、高度(40米)、采幅(1.2-4米)、顶柱(3-5米)、底柱(2.7-3.5米)、间柱(4-6米)、漏斗间距(4-6米) 采准和切割 ①运输巷道(沿脉巷道):断面形状(三心拱)、规格(2.4×2.8㎡) ②天井 天井布置、天井断面形状(长方形)和规格(通风天井1.4×3㎡、顺路天井1.2×2㎡) 天井掘进方法:普通法掘进天井 ③小斗 小斗布置小斗断面形状(正方形)、规格(1.5×1.5×4.5m3) 小斗掘进方法 ④切割 拉底巷道断面形状(长方形)、规格(1.2×1.8㎡) 漏斗规格(1.5×1.5×4.5 m3) 拉底、扩漏方法 回采 ①凿岩:钻机型号YSP-45钻、孔径(0.38mm~0.42 mm)_、孔深

(1.8-2.0m)、炮孔布置(排距(0.8-1.0m)、孔距(0.6-0.8m))、钻孔倾角(75°-80°)等 ②爆破:炸药、装药、起爆、爆破 ③通风:通风方式、通风线路、风机型号 ④局部放矿:放矿量40% ⑤采场准备:平场、处理松石、破碎大块和架设顺路天井等做法 4、空区处理 空区处理方式 充填井断面形状(矩形)、规格(1.5×2㎡) 充填井间距(15-20m) 一个采场充填井数量(3-4个) 充填井掘进方法(采用上掘切割漏斗方法) 5、采场回采顺序、回采作业循环、进度计划 ①采场回采顺序 一个采场作业回采顺序:前进式,先取矿脉密集品位高处于地压活动中心部位的矿脉为开采起点线,回采工作面向东西两翼推进,先采上盘,后采下盘。 ②回采作业循环 回采作业循环图表 ③进度计划 一个采场采准、切割、回采时间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采场生产能力(t/d)

采矿方法浅孔留矿法

留矿采矿法 留矿法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根据1971年有色金属矿山统计,留矿法 述 点 ( 采。 (2)这种采矿方法工人可以直接在矿房中大暴露面下工作。 (3)浅孔留矿法是自下而上分层回采矿房,使用浅孔崩薄矿石。Array留下 的

暂留下的矿石并不能作为地压管理的主要手段。 (5)凿岩工人是站在留矿堆上进行作业的。 (二)浅孔留矿目前使用情况 (1)有些书中将留矿法不列为空场采矿法的一种,而是专门列为一类与空场法平行。又将留矿法分为浅孔留矿法和深孔留矿法二类。实际上,深孔留矿法在矿块结构上,在回采工艺等方面,与阶段矿房法基本相同,回采矿房时,工人并不在采场中作业,对放矿量没有严格要求,可以全部放出,也可以暂时留一部分,以调节出矿量,无必要单列一类。 留矿法就应指的是浅孔留矿法,留矿的作用就是起临时工作台作用,并不起支撑围岩的作用。因而留矿法应该属空场法一种。 (2)当矿石和围岩稳固矿体厚度小于5~8米的急倾斜矿体,在我国广泛地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 二、浅孔留矿法典型方案 (一)构成要素 (1)阶段高度——一般为30~60米,以30~50米居多。 影响阶段高度的主要因素有: ① 矿床勘探类型(探采结合) 一般情况下,矿床的勘探类型越高,坑探网度就越密,抗探阶段的高度越小。为了充分利用坑探巷道作为采矿巷道,原则上应当使采矿阶段与坑探阶段高度一致起来。因此,矿床的勘探类型越高,阶段高度越小。根据我国的经验,用留矿法开采第四类型的矿床,宜采用40~50米的阶段高度。 ② 围岩的稳固程度 一般地说,当围岩的稳固性好,可以采用较高的阶段高度;当围岩的稳固性不太稳固时,则应采用较小的阶段高度,这是因为:矿房上盘岩石的暴露面积不宜太大,暴露的时间不宜太长,因此应采用较低的阶段高度。 上盘岩石的暴露面积是由阶段高度和矿房沿走向的长度决定的,因而阶段高度大,一方面矿房量大,另一方面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速度随着阶段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浅孔留矿法采矿方法设计

2014-2015学年秋季学期“采矿学I”课程 考试改革试题 题目:浅孔留矿法采矿方法设计 学生姓名: 班级:11 采 3 学号:201114410314 专业:采矿工程 2014年 12 月 22日

目录 1、所选题目及要求 (1) 2、方案的选取 (1) 2.1、方案初选 (1) 2.2、方案确定 (2) 3、浅孔留矿法的地压管理办法及采空区处理 (3) 3.1、地压管理办法 (3) 3.2、采空区处理 (3) 4、标准矿块图 (3) 5、矿块的参数及相关工艺 (3) 5.1、矿块的参数 (3) 5.2、采准工艺 (3) 5.4、回采工艺 (5) 6、采准系数的计算 (8) 6.1、矿块采准、切割工作量计算 (8) 6.2、采出矿量计算 (10) 6.3、采准比计算 (10) 7、矿井生产能力与采场生产能力的关系 (11) 7.1、班产量 (11) 7.2、班产量分配 (11) 7.3、同时生产矿块数及矿柱数 (12) 8、矿块技术经济指标相关计算 (12) 8.1、采掘设备 (12) 8.2、运搬设备 (13) 8.3、矿块技术经济指标 (14) 9、参考文献 (14) 10、附录 (15) 10.1、试题题目 (15) 10.2、考试要求 (16) 附图(1) (16)

1、所选题目及要求 某矿山年产铁矿石25万t,矿体埋深300m,地表为山地,地表允许崩落,矿体沿走向长度1000m,矿体平均厚度5-7m,矿体平均倾角70°,上盘围岩稳固,矿体稳固,下盘围岩稳固,试论述: (1)该矿体开采采用的采矿方法,并指出所选采矿方法的地压管理方式; (2)按1:1000比例尺设计所选择采矿方法的标准矿块图; (3)计算所选择采矿方法的采准系数; (4)矿块技术经济指标相关计算; (5)矿井生产能力与采场生产能力的关系; (6)设计说明书一份,主要论述采准、切割、回采、(充填)、通风各项工艺,以及上述各项问题。 2、方案的选取 2.1、方案初选 首先矿石和围岩稳固,采空区在一定时间内,允许有较大的暴露面积,故可以选用空场采矿法。而本次设计的矿体属于急倾斜、中厚矿体,所以排除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和阶段矿房法。 由于矿区地标允许崩落,可以采用崩落法,由于矿体为急倾斜、中厚矿体且矿体稳固,所以排除单层崩落法和分层崩落法和阶段崩落法。 充填采矿法里面:单层充填采矿方法适用于水平或缓倾斜薄矿体、顶板围岩不允许崩落的矿体,而本次设计矿体厚度较大,且属于急倾斜矿体,故可以排除此开采方法;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用于开采矿石很不稳固或矿石和围岩很不稳固,矿石品位很高或价值很高的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矿体,所以排除;分采充填采矿法适用于矿体厚度很小、急倾斜和极薄矿体,故也可以排除分采充填采矿方法。详细可参考下表一。

浅孔留矿法采场管理暂行办法(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孔留矿法采场管理暂行办法 (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浅孔留矿法采场管理暂行办法(最新版) 第一章总则 1.1采场是矿山组织生产的基本单元。采场的管理关系到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为了加强采场管理,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地采矿,特制定本办法。 1.2每个采场都必须有完整的单体设计。设计应根据开采技术条件,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采矿方法的选择应遵循安全、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和最佳经济效益的原则,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并进行试采或试验后确定。 第二章施工安全技术管理 2.1采矿单体设计必须经过地质、测量、采矿、安全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会审、会签,并经总工程师和总经理批准后,方可下发。 2.2施工前,设计者必须向一线作业人员、采矿队队长、施工技术员和采区生产安全副经理或外包施工队队长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并安排专人做好交底记录。 2.3浅孔留矿法采场必须坚持分层验收制度,其分层高度以不超过2.5米为原则。每分层回采完毕,验收条件创造好以后,由采矿施工单位提出验收申请,生产技术部组织地质、测量、采矿、安监,企管、采矿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等进行分层现场验收(东五份子铁矿、固阳分公司、大千博分公司可由其经理组织分层验收)。各专业对采场管理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协作配合。 2.3.1地质测量技术人员负责检查、监督采场内矿石是否采剥到边,上下盘围岩是否丢掉,严格控制矿柱界限,确认矿柱是否超欠挖,实测分层现状图并装订成册,计算采矿量。同时做好地质素描、取样、编录,计算分层采矿品位、贫化率和损失率指标并及时登入台帐。必要时应向采矿施工单位提出降低贫化、损失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并监督执行。 2.3.2采矿技术人员负责检查、监督回采工作是否符合设计和生产技术规程要求,采场顶板在短轴上是否形成拱形,矿石块度是否控制在500毫米×500毫米以下等采矿安全技术问题。

浅孔留矿采矿法生产技术规程

浅孔留矿采矿法生产技术规程 浅孔留矿法的特点是工人直接在大暴露面积的顶板下面作业。采用浅孔落矿,自下而上的分层回采,每次采下的矿石靠自重放出三分之一左右,其余暂留在矿房中作为继续作业的工作平台;矿房全部回采完毕,进行大量放矿;然后采用其他方法回采矿柱和处理采空区。采切工程主要有:阶段运输巷、上水平回风巷、采准天井、采场联络道、电耙道、漏斗、切割拉底巷等。为了进一步规范浅孔留矿法生产技术工作,特制定本规程, 请大中矿业各生产矿山遵照执行。 1.浅孔留矿法主要适用于矿石和围岩中等稳固以上,厚度薄至中厚的急倾斜矿体,倾角变化小,矿石无氧化、结块和自燃性。 2.采场沿矿体走向布置,长度为40~60米,阶段高度为40~60米,采薄矿脉时可适当降低。 3.间柱宽度为6~10米,顶柱高度为3~6米,底柱高度根据底部结构确定。 4. 阶段运输平巷可采用脉内或脉外布置方式,运输量小时, 可采用脉内布置。 5. 人行天井一般布置在间柱中,每隔4~6米开掘人行联络 道。作业面与两端人行天井必须畅通。

6.采场底部结构可采用漏斗自重放矿、振动放矿、平底装矿和电耙底部结构。漏斗间距为5~7米,采用振动放矿时可为6~10米。 7.采用无轨设备装矿时,装矿进路应与出矿巷道成45°~50°交角,其间距为10~15米,长度应不小于无轨出矿设备长度与矿堆占用长度之和。 8. 采用电耙出矿时,电耙道间距为10~15米;采用倾斜电耙道时,倾角应不大于25°。 9.放矿漏斗在采场中应均匀分布,可采用单侧或双侧漏斗布置。双侧漏斗呈对称或交错布置。 10.漏斗穿必须垂直电耙道开凿,其间距为5~7米,漏斗穿和漏斗颈的尺寸应大于矿石最大块度的3倍,但不得小于1.8×1.8m。 11.开采第一分层前,应将下部漏斗扩完,并充满矿石。 12.矿房落矿可采用上向炮孔和水平炮孔。矿房顶板在短轴方向上应略呈拱形。 13.采场上、下盘局部不稳固时,可采用锚杆支护,以确保作业安全。 14.采场局部放矿时,必须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每

浅孔留矿法作业安全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316 浅孔留矿法作业安全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规程范本 编号:YTO-FS-PD316 2 / 2 浅孔留矿法作业安全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在开采第一分层时,应将下部漏斗扩完充满矿石。 2.每个漏斗都应均匀放矿,使作业面水平下降,发现悬空,上部要停止作业,消除悬空,方准继续作业。 3.放矿人员和采场内的人员,要密切联系,在放矿影响区域内,禁止上下人员同时作业。 4.每回采一个层的放矿石量,应控制在采下矿石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矿房暂留矿石与回采工作面的高度应保持在2 m 左右。 5.浅眼留矿法的采场构成要素,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矿脉为薄矿时,矿块长度为40—60 m ,顶柱厚3—5 m ,底柱高2.5—4 m ,间柱2—6 m ,计间距5—7 m ,采幅控制在0.8—1 m 。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浅孔留矿法采矿方法设计

摘要 本设计针对山东某矿山进行开采毕业设计,主要是针对该矿山V-1矿体和V-4矿体的开采方法设计。根据矿体的地质和赋存条件选择竖井开拓作为本设计的开拓方案;采矿方法选用浅孔留矿法;通风系统为抽出式通风,新鲜风流从阶段运输巷道经人行天井及联络道进入采场内部到达上回风平巷排出地表。 关键词:竖井开拓;浅孔留矿法;抽出式通风

Abstract This design for a mine in Shandong mining graduation, mainly designed for the mine mining methods V-1 and V-4 orebodies orebody. Select shaft development as a pioneering progra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of geological and ore occurrence conditions; mining method selection shrinkage stoping method, divided along strike rule room and pillar mining, room and pillar mining arranged alternately; ventilation system exhaust ventilation, fresh air flow from the stage by the people's Bank of haulage access road into the interior patio and stope reaches back to the wind drift on the surface discharge. Keywords: shaft development, shrinkage stoping method, exhaust ventilation

浅孔留矿法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

浅孔留矿法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 1 浅孔留矿法的采场管理技术标准 1.1 采切技术标准 无底柱浅孔留矿法,采切工程主要是脉外巷、出矿穿,矿房两侧行人通风井,单个采场长度一般为40-50米。 1.1.1人工装矿,脉外巷布置在下盘距沿脉巷5~6m处,与沿脉巷近乎平行。 1.1.2 一般在采场中央部位施工一沿脉天井,用作采场通风天井(采场高度较高时可用作行人),两侧顺路井(边采矿边施工)与其形成采场通风和行人系统。 1.1.3 出矿穿间距一般为6m(中对中),如遇围岩不稳或是设备出矿的需要,可适当增大。 1.2 回采技术标准 浅孔留矿法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分层回采,分层高度一般为2米,回采工作包括:凿岩、爆破、支护、通风、局部放矿、撬顶平场及二次破碎等。矿房全部回采完后对所留矿石进行大量出矿;采场回采时必须做到:底板平整,顶板形成拱形,保证两个行人与通风的安全出口,采场空间保持在两米左右。 1.2.1 凿岩 凿岩站在留矿堆上进行。依矿石稳固性的好坏,采用上向炮孔,倾角不小于60度。工作面的炮孔排列形成应根据矿脉的厚度和矿岩分离的难易程度来确定采用“之”字形排列、“梅花”形排

列、“交错平行”排列、“交错排列”等形式布孔。布孔原则要多打孔少装药。 1)当矿脉厚度小于0.7m,矿石爆破性好,矿石与围岩容易分离,宜取一字形排列。 2)当矿脉厚度大于0.7m,为控制采幅宽度,可取之字形排列。 3)当矿石坚硬、矿岩接触线不明显或难于分离,厚度又较大应取平行排列。 4)只有当矿体厚度很大,矿石又坚硬,为求崩下的矿石块度均匀,才取交错排列。 后者在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 1.2.2 采幅控制 采场矿脉小于1米时,采幅控制在1米,如矿脉厚度大于1米时,按照矿脉实际厚度进行回采。 1.2.3 爆破 单位炸药消耗量可按实际情况选取。炮孔内装药要均匀布置,防止大块率过大的现象发生。 1.2.4 支护 为保证采场采矿及大量放矿过程中,围岩不脱落。在采矿过程中要采用Φ22的螺纹钢结合锚固剂,锚杆以梅花形方式布置,间距为1 ×1米。 在锚杆支护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横撑木支护(支护密度不

采矿方法适用条件要点归纳

采矿方法适用条件要点归纳 1)、空场采矿法 适用于开采水平、微倾斜、缓倾斜的矿体。其采矿法不仅能开采薄矿体,更适合于开采厚矿体和极厚矿体。 特征:将矿块划分为规则的矿房和矿柱,并根据矿体的厚度及采矿设备、技术条件的不同,选用浅孔、中深孔或深孔落矿方案进行矿房的回采,因而有浅孔房柱和中深孔房柱之分。 1.浅孔房柱采矿法 (1)主要适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固与较稳固的矿体。 (2)矿体倾角30°以下。 (3)矿体厚度小于8-10m。 (4)价值不高或品位较低的矿石。 2.中深孔房柱采矿法 (1)矿石稳固和中等稳固。当顶板围岩稳固或中等稳固时,采用不切顶或不预控顶;当顶板不太稳固或局部不稳固时,可采用切顶与预控顶; (2)矿体倾角≤30°; (3)厚度≤6-8m的矿体,采用不切顶房柱法;厚度8-10m的矿体,可采用浅孔切顶房柱法;厚度11-12m的矿体;可采用中深孔切顶房柱法; (4)顶板接触面平整,可采用不切顶房柱法;顶板接触面不平整,可采用切顶房柱法; (5)使用于低品位、价值低、凿岩性较好的矿石中。 2)、全面采矿法 适用于开采矿石围岩均较稳固,矿体厚度小于5-7m的水平至缓倾斜矿体;也适合于开采矿体底板起伏较大或矿体厚度变化较大以及矿石品味不均匀的矿体。 1.普通全面采矿法(又称全面采矿法) (1)一般要求矿岩中等稳固以上;顶板的暴露面积应大于200-500m; (2)矿体倾角≤30°; (3)矿体厚度在5-7m以下,国内大部分矿山开采1.5-3.0m的矿体; (4)一般矿体产状较稳固; (5)该法留有采场内矿柱,最好在贫矿中应用。 2.留矿全面采矿法

(1)矿石和顶板岩石为稳固或中等稳固;矿石不粘结,不自然; (2)矿体倾角由缓倾斜到倾斜(即26°-55°),以倾斜矿体为主; (3)厚度由薄至中厚的矿体,以薄矿体为主; (4)可用于形态较复杂,厚度和品位变化较大,以及底板沿走向和倾斜均有起伏的不稳定矿体。 3)、浅孔留矿采矿法 适用于开采矿石中等稳固和围岩稳固的急倾斜矿体,并要求矿石无自燃性、氧化性,破碎后不易再结块。 1.普通浅孔留矿采矿法 (1)矿岩基本稳固的急倾斜矿体; (2)适用于任何厚度的矿体,但多用于开采2m厚度以上,以及中厚度矿体; (3)极薄矿体多脉合采; (4)要求矿石不结块,不自然。 2.极薄矿脉留矿法 (1)一般用于矿脉平均厚度在0.8m以下的急倾斜矿体; (2)矿石及围岩在中等稳固以上; (3)矿石无氧气、结块及自燃性。 3.无矿柱留矿采矿法 开采矿岩稳固、厚度在2-3m以内的高价矿体,为提高矿石的回采率,可使用无矿柱留矿采矿法。 4.倾斜矿体留矿采矿法 矿体倾角较缓,矿石不能借自重在采场内搬运,此时可用香花岭锡矿电耙耙矿留矿采矿法。 (1)矿石与围岩中等稳固以上,无大的构造与破碎带。矿体的厚度越大对矿岩的稳固性要求越高; (2)矿体厚度原则上可以由极薄到极厚,但主要用于中厚以下矿体,尤以薄与极薄矿体使用留矿采矿法最为有利; (3)矿体倾角应大于55°,这样便于采矿运搬与放矿。当矿体倾角较小时,应用其他搬运设备相配合; (4)矿石无结块性、氧化性与自燃性,不含或少含泥质,含硫量也不宜太高; (5)矿体形态规则,埋藏要素稳定,特别是矿体下盘; (6)矿体无夹石或夹石不多; (7)地表允许陷落。

无底柱浅孔留矿法在某金矿采矿的应用

文章编号:1672-4461(2005)03-0113-01 无底柱浅孔留矿法在某金矿采矿的应用 赵亚斌 (甘肃洛坝集团公司鸿远矿业公司,甘肃 徽县 742300) 摘 要:根据某金矿的矿床的赋存条件,结合矿山现有的技术队伍和采掘设备装备情况,采用无底柱浅孔留矿采矿法,解决了矿石的贫化和损失等问题,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是一种适合我矿特点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金矿床;无底柱;浅孔留矿法 中图分类号:TD853 33+1;TD853 31 文献标识码:B 某金矿位于甘肃境内,矿区地处西秦岭分水岭的南侧,矿区海拔标高为1600~2000m,地形切割大,山势陡峻,沟壑纵横,植被发育。矿区内部有矿用公路,与外界有乡村公路相通,交通较方便。 1 采区地质概况及开采技术条件 该采区由I~IV号矿体组成,其中Ⅳ号矿体规模最大,I 号矿体次之。现主要开采Ⅳ号矿体。该矿属于浸染型矿床,矿体大多数为不连续的小型孤立矿体。单个矿体的形状亦不规则,一般呈豆荚状、条状、脉状等。矿石主要有致密块状、浸染状、脉状、条带状及星散状构造。矿石中除金之外还伴生有银、铁、铅、锌等元素。 Ⅳ号矿体平均走向为110 ~114 ,走向长约500m,倾角一般为86 ~90 ,矿体厚度一般为0.8~6m,个别达10~ 18m。沿倾向自下而上,矿体厚度逐渐变薄,矿石品位逐渐变高。矿体与围岩接触界线明显,易于区分;矿石与围岩极坚硬,顶、底板的稳固性均在中等以上。矿石的平均体积质量为3.22t/m3。矿区水文地质简单,1350m中段以上无地表水体,1350m中段以下仅矿区东部有一天然季节小河。该河冬季完全结冰干涸,夏季仅存储少量地表水,对采矿影响不大。 2采矿方法的选择 由于该矿属新建矿山,且无详探报告,只能边探边采,探采结合。因此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对该矿区的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该矿床的赋存条件,拟初步选择分段采矿法和浅孔留矿采矿法。经过对两种采矿方法技术经济比较,结合矿山现有的施工队伍技术水平和设备情况,最终选择了无底柱浅孔留矿采矿法。该采矿方法结构简单,施工队伍易于掌握,采切工程量小,矿块回采率高,矿石贫化容易控制,对矿体的变化适应力强,但劳动强度大。随着施工队伍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引进先进的采掘设备,寻求一种更高效的采矿方法是完全必要的。3采场布置及构成要素 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矿块长度50m,中段高度30m,间柱宽6m,不留顶、底柱。在矿体的下盘距矿体5m处沿矿体走向掘进脉外运输大巷,在运输大巷内,每隔50m掘进一个探矿穿脉,兼做行人、通风联络道。然后在探矿穿脉内沿矿体倾向向上掘进通行人天井,沿天井整个高度方向每隔6m掘进联络道与矿房相通。在运输大巷内,沿矿体走向每隔6m掘进一个出矿进路与矿房相通,兼做探矿穿脉。 4回采工艺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1回采工艺 4.1.1回采顺序 沿矿体倾向自上而下依次回采,首先回采矿体最上一个中段的采场。如需两个中段同时回采,只有当上中段采完2 ~3个矿块以上时,才允许回采下中段第一个矿块,上中段采场必须超前下中段采场100~150m距离。 4.1.2 落矿 在矿房内,用YT28型凿岩机向上掘凿平行炮孔,炮孔直径 38~ 42mm,炮孔深2.0m,炮孔间距0.75m,炮孔排距0.8m。每排6个炮孔,每循环共爆破30个孔。爆破落矿采用2#岩石铵梯炸药,火雷管起爆。药卷直径 32mm,长度190mm,重量150g。 4.1.3采场通风 新鲜风流经脉外运输大巷进入天井,再由天井联络道进入采场,新鲜风流清洗工作面炮烟后,污风由回风天井排至上中段回风巷,经总回风井排出地表。 4.1.4采场出矿 每次崩下的岩石,通过人工或装岩机出矿,出矿量为崩下矿量的30%,使采场回采作业空间保持在2m以内的高度;当整个矿块完全采完后,开始大量出矿。每个出矿进路分两班出矿,每班6人作业,每人每班劳动定额为5~10t,每个矿块日产量为80t。

金属矿床采矿方法归纳

采矿方法要点归纳 一、空场采矿法 适用于开采水平、微倾斜、缓倾斜的矿体。其采矿法不仅能开采薄矿体,更适合于开采厚矿体和极厚矿体。 特征:将矿块划分为规则的矿房和矿柱,并根据矿体的厚度及采矿设备、技术条件的不同,选用浅孔、中深孔或深孔落矿方案进行矿房的回采,因而有浅孔房柱和中深孔房柱之分。 1.浅孔房柱采矿法 (1)主要适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固与较稳固的矿体。 (2)矿体倾角30°以下。 (3)矿体厚度小于8-10m。 (4)价值不高或品位较低的矿石。 2.中深孔房柱采矿法 (1)矿石稳固和中等稳固。当顶板围岩稳固或中等稳固时,采用不切顶或不预控顶;当顶板不太稳固或局部不稳固时,可采用切顶与预控顶; (2)矿体倾角≤30°; (3)厚度≤6-8m的矿体,采用不切顶房柱法;厚度8-10m的矿体,可采用浅孔切顶房柱法;厚度11-12m的矿体;可采用中深孔切顶房柱法; (4)顶板接触面平整,可采用不切顶房柱法;顶板接触面不平整,可采用切顶房柱法; (5)使用于低品位、价值低、凿岩性较好的矿石中。 二、全面采矿法 适用于开采矿石围岩均较稳固,矿体厚度小于5-7m的水平至缓倾斜矿体;也适合于开采矿体底板起伏较大或矿体厚度变化较大以及矿石品味不均匀的矿体。 1.普通全面采矿法(又称全面采矿法) (1)一般要求矿岩中等稳固以上;顶板的暴露面积应大于200-500m; (2)矿体倾角≤30°; (3)矿体厚度在5-7m以下,国内大部分矿山开采1.5-3.0m的矿体;

(4)一般矿体产状较稳固; (5)该法留有采场内矿柱,最好在贫矿中应用。 2.留矿全面采矿法 (1)矿石和顶板岩石为稳固或中等稳固;矿石不粘结,不自然; (2)矿体倾角由缓倾斜到倾斜(即26°-55°),以倾斜矿体为主; (3)厚度由薄至中厚的矿体,以薄矿体为主; (4)可用于形态较复杂,厚度和品位变化较大,以及底板沿走向和倾斜均有起伏的不稳定矿体。 三、浅孔留矿采矿法 适用于开采矿石中等稳固和围岩稳固的急倾斜矿体,并要求矿石无自燃性、氧化性,破碎后不易再结块。 1.普通浅孔留矿采矿法 (1)矿岩基本稳固的急倾斜矿体; (2)适用于任何厚度的矿体,但多用于开采2m厚度以上,以及中厚度矿体; (3)极薄矿体多脉合采; (4)要求矿石不结块,不自然。 2.极薄矿脉留矿法 (1)一般用于矿脉平均厚度在0.8m以下的急倾斜矿体; (2)矿石及围岩在中等稳固以上; (3)矿石无氧气、结块及自燃性。 3.无矿柱留矿采矿法 开采矿岩稳固、厚度在2-3m以内的高价矿体,为提高矿石的回采率,可使用无矿柱留矿采矿法。 4.倾斜矿体留矿采矿法 矿体倾角较缓,矿石不能借自重在采场内搬运,此时可用香花岭锡矿电耙耙矿留矿采矿法。 (1)矿石与围岩中等稳固以上,无大的构造与破碎带。矿体的厚度越大对矿岩的稳固性要求越高; (2)矿体厚度原则上可以由极薄到极厚,但主要用于中厚以下矿体,尤以薄与极薄矿体使用留矿采矿法最为有利;

浅孔留矿法采场安全操作规程

浅孔留矿法采场安全操作规程(编号:026) 为确保采场在整个作业过程中安全可靠、技术施工方便,使采场生产趋于程序化、规范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针对公司主要采矿方法—平底进路式底部结构、浅孔留矿法回采工艺。制定如下采场安全、技术管理规定。 一、采矿方法技术规定 1、中段高度一般为30—60米,薄矿脉可适当降低。 2、采场沿走向布置,采用中央天井的,长度一般为80—100米;无中央天井的采场长度一般不超过60米,但一端必须有天井通至上中段,无法与上中段贯通时,采场两翼顺路天井应超前回采面5米;采场宽度一般不超过15米。 3、采场需留顶柱时,一般不小于3米,间柱为6—8米,不设二次破碎巷道的底柱高度为5—8米(从运输巷道底板算起)。 4、出矿进路长度不小于3米,出矿进路间距一般为5—7m。 5、矿房回采按阶梯或水平分层推进,保证工作面与两端行人天井畅通。 6、矿石大块率应控制在5%以下,大块应在采场内及时处理。 二、回采作业工序安全技术要求规定 (一)、凿岩 1、采场外爆破参数:炮孔深度L=1.2—2.5米,最小抵抗线W=0.8—1.2米,炮孔间距a=(1—1.5)W。 2、炮眼排列的原则:尽量使每行炮眼间距近似地等于最小抵抗线,炮眼行与列间的排列应尽量错开使其均匀,让每个炮眼担负的爆破量大致相等,以减少大块的产生。炮眼方向应尽量采取向上垂直或倾斜,也可水平,炮眼方向应尽量与自由面平行,从平面布置上炮眼的排列按平行、交错和之字排列方式。 3、作业过程中严格按凿岩工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二)、爆破 1、装药前应对炮眼进行清理和检查,装起爆药包时禁止抛扔或冲击。 2、使用起爆器起爆,其导爆管网络中不得有死结,炮孔内的导爆管不得有接头;禁止将导爆管对折180度和损坏管壁、异物入管、将导爆管拉细等。 3、其他遵照公司爆破工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留矿采矿法

留矿采矿法 第四节留矿采矿法 一、使用留矿法德矿山技术进步和主要科研成果 近20年来,由于岩金矿山采矿技术不断进步,留矿采矿法在结构参数、采准布置、回采工艺以及使用范围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形成不少留矿法德变形方案,大幅度的降低矿石损失和贫化。扩大该采矿方法的使用范围。 留矿法的技术进步和科研成果,可归纳为几个方面: (1)完善矿房的底部结构,减少卡漏事故,提高出矿效率和降低底柱的矿石损失。 (2)完善矿柱回采方法和无矿柱回采。矿房和矿柱同步回采,简化了工艺流程,改善了矿柱回采的作用条件,提高了矿柱回采的回采率。 (3)应用控制爆破技术回采矿房。当矿石顶板不稳固,用上向炮孔落矿后,撬渣量大且不安全,改进用水平炮孔控制爆破或平立交替控制爆破落矿,效果良好,提高了采矿工效,降低了大块产出率,改善了矿房作业条件。 (4)研制适应矿脉形态变化的变形方案。在矿体倾角局变缓部位布置双层耙道出矿或用水力冲运矿石出矿,以减少矿石在倾角较缓部位的滞留和损失。对分支复合复杂矿脉或端部三角形矿脉,提出与之相适应的采准布置方式和回采方法或斜电耙道出矿方法。创造出适应围岩不稳固的留矿法变形方案。 静态留矿法,矿房回采过程的局部放矿不是从采场底部,而是从矿堆表面耙入位于矿房一端的局部放矿溜井中放出,在采场中间设置钢板溜井进行局部放矿,利用存隆矿石或局部废石,支撑围岩防止其脱落的留矿法变形方案。使留矿法适用于围岩(特别是上盘)不稳固的条件,扩大了留矿法的适用范围。 (6)创造出适用于极薄矿脉的削壁留矿法。 (7)矿石悬顶的处理。在矿房回采时期,由于某种原因,局部放矿经常出现悬顶现象,使在矿堆表面的作业人员造成安全隐患,提供了实际经验。 二、留矿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矿房回采时期,撬顶、二次破碎,平场量大,劳动强度高,作业安全性差,现阶段几乎不可能实现机械化作业。 (2)回采厚度较大的薄矿脉(2--5m),时,一般必须留矿柱(如构筑人工底柱时需留间柱和顶柱)。矿房留矿大放矿后,再用大爆破方法回采矿柱,则矿石损失和贫化皆很大。(3)目前地下岩金矿山用留矿法回采后,在地下残留大量的采空区,一般都未做任何处理,这是极大地安全隐患。 三.进一步完善留矿法的途径 由于我国金矿赋存特征所决定(急倾斜薄矿脉占较大比重), 根据留矿法当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 (1)根据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正确的选用留矿法。矿体倾角大于60°,矿厚0.4--4.0m,矿岩稳固为使用留矿法的最佳条件。倾角变缓时,由于矿石在下盘滞留放矿困难,应演变为留矿全面法,倾角局部释缓时,采用水力冲矿,双层耙道出矿的变形方案,矿厚低于0.4米时,

浅孔留矿法采场管理暂行办法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978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浅孔留矿法采场管理暂行 办法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浅孔留矿法采场管理暂行办法详细 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第一章总则 1.1 采场是矿山组织生产的基本单元。采场的管理关系到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为了加强采场管理,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地采矿,特制定本办法。 1.2 每个采场都必须有完整的单体设计。设计应根据开采技术条件,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采矿方法的选择应遵循安全、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和最佳经济效益的原则,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并进行试采或试验后确定。 第二章施工安全技术管理

2.1 采矿单体设计必须经过地质、测量、采矿、安全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会审、会签,并经总工程师和总经理批准后,方可下发。 2.2 施工前,设计者必须向一线作业人员、采矿队队长、施工技术员和采区生产安全副经理或外包施工队队长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安排专人做好交底记录。 2.3 浅孔留矿法采场必须坚持分层验收制度,其分层高度以不超过2.5米为原则。每分层回采完毕,验收条件创造好以后,由采矿施工单位提出验收申请,生产技术部组织地质、测量、采矿、安监,企管、采矿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等进行分层现场验收(东五份子铁矿、固阳分公司、大千博分公司可由其经理组织分层验收)。各专业对采场管理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协作配合。

浅孔留矿法

常用的浅孔凿岩机用途和性能(见下表) 1——上阶段运输管道(回风巷道),2——顶柱,3——采准矿块,4——人行通网道5——人行通风天井,6——间柱;7——崩落的矿石;8——拉底巷道,9——漏斗,10——漏斗颈,11——底柱,12——阶段运输巷道,13——小川,14——炮孔,15——大放矿的矿房,16——上阶段已采矿房。

§3 留矿采矿法 留矿法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根据1971年有色金属矿山统计,留矿法 述 点 ( 特点。 采。 (2)这种采矿方法工人可以直接在矿房中大暴露面下工作。 (3)浅孔留矿法是自下而上分层回采矿房,使用浅孔崩薄矿石。Array留下 的

暂留下的矿石并不能作为地压管理的主要手段。 (5)凿岩工人是站在留矿堆上进行作业的。 (二)浅孔留矿目前使用情况 (1)有些书中将留矿法不列为空场采矿法的一种,而是专门列为一类与空场法平行。又将留矿法分为浅孔留矿法和深孔留矿法二类。实际上,深孔留矿法在矿块结构上,在回采工艺等方面,与阶段矿房法基本相同,回采矿房时,工人并不在采场中作业,对放矿量没有严格要求,可以全部放出,也可以暂时留一部分,以调节出矿量,无必要单列一类。 留矿法就应指的是浅孔留矿法,留矿的作用就是起临时工作台作用,并不起支撑围岩的作用。因而留矿法应该属空场法一种。 (2)当矿石和围岩稳固矿体厚度小于5~8米的急倾斜矿体,在我国广泛地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 二、浅孔留矿法典型方案 (一)构成要素 (1)阶段高度——一般为30~60米,以30~50米居多。 影响阶段高度的主要因素有: ①矿床勘探类型(探采结合) 一般情况下,矿床的勘探类型越高,坑探网度就越密,抗探阶段的高度越小。为了充分利用坑探巷道作为采矿巷道,原则上应当使采矿阶段与坑探阶段高度一致起来。因此,矿床的勘探类型越高,阶段高度越小。根据我国的经验,用留矿法开采第四类型的矿床,宜采用40~50米的阶段高度。 ②围岩的稳固程度 一般地说,当围岩的稳固性好,可以采用较高的阶段高度;当围岩的稳固性不太稳固时,则应采用较小的阶段高度,这是因为:矿房上盘岩石的暴露面积不宜太大,暴露的时间不宜太长,因此应采用较低的阶段高度。 上盘岩石的暴露面积是由阶段高度和矿房沿走向的长度决定的,因而阶段高度大,一方面矿房量大,另一方面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速度随着阶段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简介

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方法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包括采场布置、采准切割、回采工作几个步骤。本发明生产安全,有良好的作业条件和环境,有利于地压管理,生产能力大,效率高,贫化损失率低,能够有效的维护围岩,减少围岩的移动和防止大量冒落。 简介: 由于金属矿床赋存条件复杂,矿石和围岩性质多变,开采技术不断完善和进步,传统的空场采矿法特别适用于矿石和围岩的稳定,采空区在一定时间内,允许有较大的暴露面积,但其缺点是随开采规模的扩大,采空区量日益增大,矿区地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且由于矿柱回采条件恶化、贫化率较高,不利于矿产资源的保护性开采。 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方法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安全隐患及贫化率高的问题,以保证矿柱回采的安全可靠性。 特征及步骤: (1)、采场布置: 根据矿岩稳固情况,确定单个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在IOOOm2以下,将矿体划分为多个矿块,每个矿块的结构参数为:矿块长度65m、顶柱高4m、漏斗2.6X2.6m ;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矿块长度为穿脉间距,根据矿块长度布置采场个数,采场沿矿体走向布置,单个采场长度为50m,宽度为矿体厚度,顶柱4m,采场与采场之间留IOm间柱; (2)、采准切割: 沿矿体走向布置上、下盘沿脉运输巷,在上下盘运输巷之间布置穿脉巷,穿脉之间的距离均为150m,穿脉巷布置在间柱中;在穿脉巷之间、矿体下盘布置出矿联巷,通过联巷布置装矿进路,再布置堑沟拉底平巷,堑沟巷断面规格为4.0X4.0m,在堑沟巷端部做漏斗,规格为2.6X2.6m,每个漏斗放矿面积40?50m2 ;利用拉底巷道进行回采;在间柱中布置回风天井,通过联巷与采场联通,作为采场通风,矿块的千吨采切比为:6.56m/Kt; (3)、回采工作: (A)、凿岩爆破:采用YT-28型凿岩机进行凿岩,炮孔深度为1.Sm,炮孔直径

采矿方法浅孔留矿法

浅孔留矿法在民采矿山的应用改善了工人作业环境,提高了矿山生产能力和矿山安全因素。 开采技术条件: 该方法要求矿体厚度不大,倾角60°~65°以上,矿岩稳固,产状单一,矿石品位较低,无结块性、自燃性,是唐山地区小矿山开采矿体的普遍特点。结合民采生产技术条件,浅孔留矿法比较适合小矿山开采。 浅孔留矿法阶段高度根据矿床的勘探程度,围岩稳定情况,矿体倾角等 因素确定. 浅孔凿岩机用途和性能

留矿法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根据1971年有色金属矿山统计,留矿法占总产量的40%,其中浅孔留矿法占36%,占据各类采矿方法的首位。 一、浅孔留矿法概述

法工人可以直接在矿房中大暴露面下工作。 (3)浅孔留矿法是自下而上分层回采矿房,使用浅孔崩薄矿石。 主要特点: (4)每次采下的矿石,靠矿石自重从漏斗放出1/3左右,留下2/3矿石作为下次凿岩爆破工作的临时工作台。当矿房全部采空后,再将留下的2/3的矿石全部放出(这叫大量放矿)。暂留下的矿石并不能作为地压管理的主要手段。 (5)凿岩工人是站在留矿堆上进行作业的。 (二)浅孔留矿目前使用情况 (1)有些书中将留矿法不列为空场采矿法的一种,而是专门列为一类与空场法平行。又将留矿法分为浅孔留矿法和深孔留矿法二类。实际上,深孔留矿法在矿块结构上,在回采工艺等方面,与阶段矿房法基本相同,回采矿房时,工人并不在采场中作业,对放矿量没有严格要求,可以全部放出,也可以暂时留一部分,以调节出矿量,无必要单列一类。 留矿法就应指的是浅孔留矿法,留矿的作用就是起临时工作台作用,并不起支撑围岩的作用。因而留矿法应该属空场法一种。 (2)当矿石和围岩稳固矿体厚度小于5~8米的急倾斜矿体,在我国广泛地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 二、浅孔留矿法典型方案 (一)构成要素 (1)阶段高度——一般为30~60米,以30~50米居多。 影响阶段高度的主要因素有: ① 矿床勘探类型(探采结合) 一般情况下,矿床的勘探类型越高,坑探网度就越密,抗探阶段的高度越小。为了充分利用坑探巷道作为采矿巷道,原则上应当使采矿阶段与坑探阶段高度一致起来。因此,矿床的勘探类型越高,阶段高度越小。根据我国的经验,用留矿法开采第四类型的矿床,宜采用40~50米的阶段高度。 ② 围岩的稳固程度

浅孔留矿法采场管理暂行办法

浅孔留矿法采场管理暂 行办法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浅孔留矿法采场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 1.1 采场是矿山组织生产的基本单元。采场的管理关系到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为了加强采场管理,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地采矿,特制定本办法。 1.2 每个采场都必须有完整的单体设计。设计应根据开采技术条件,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采矿方法的选择应遵循安全、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和最佳经济效益的原则,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并进行试采或试验后确定。 第二章施工安全技术管理 2.1 采矿单体设计必须经过地质、测量、采矿、安全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会审、会签,并经总工程师和总经理批准后,方可下发。 2.2 施工前,设计者必须向一线作业人员、采矿队队长、施工技术员和采区生产安全副经理或外包施工队队长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安排专人做好交底记录。

2.3 浅孔留矿法采场必须坚持分层验收制度,其分层高度以不超过2.5米为原则。每分层回采完毕,验收条件创造好以后,由采矿施工单位提出验收申请,生产技术部组织地质、测量、采矿、安监,企管、采矿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等进行分层现场验收(东五份子铁矿、固阳分公司、大千博分公司可由其经理组织分层验收)。各专业对采场管理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协作配合。 2.3.1 地质测量技术人员负责检查、监督采场内矿石是否采剥到边,上下盘围岩是否丢掉,严格控制矿柱界限,确认矿柱是否超欠挖,实测分层现状图并装订成册,计算采矿量。同时做好地质素描、取样、编录,计算分层采矿品位、贫化率和损失率指标并及时登入台帐。必要时应向采矿施工单位提出降低贫化、损失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并监督执行。 2.3.2 采矿技术人员负责检查、监督回采工作是否符合设计和生产技术规程要求,采场顶板在短轴上是否形成拱形,矿石块度是否控制在500毫米×500毫米以下等采矿安全技术问题。 2.3.3 安监人员负责检查、监督采场安全情况以及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及时查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发现事故隐患督促整改,消除隐患。 第三章回采作业管理

采矿方法浅孔留矿法

. 留矿采矿法 留矿法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根据1971年有色金属矿山统计,留矿法占总产量的40%,其中浅

天井点急倾斜(采。)这种采矿方法工人可以直接在矿房中大暴露面下工作。(2)浅孔留矿法是自下而上分层回采矿房,使用浅孔崩 薄矿石。(3主要特点:

A-A留0的 . 出(这叫大量放矿)。暂留下的矿石并不能作为地压管理的主要手段。(5)凿岩工人是站在留矿堆上进行作业的。 (二)浅孔留矿目前使用情况 (1)有些书中将留矿法不列为空场采矿法的一种,而是专门列为一类与空场法平行。又将留矿法分为浅孔留矿法和深孔留矿法二类。实际上,深孔留矿法在矿块结构上,在回采工艺等方面,与阶段矿房法基本相同,回采矿房时,工人并不在采场中作业,对放矿量没有严格要求,可以全部放出,也可以暂时留一部分,以调节出矿量,无必要单列一类。 留矿法就应指的是浅孔留矿法,留矿的作用就是起临时工作台作用,并不起支撑围岩的作用。因而留矿法应该属空场法一种。 (2)当矿石和围岩稳固矿体厚度小于5~8米的急倾斜矿体,在我国广泛地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 二、浅孔留矿法典型方案 (一)构成要素 (1)阶段高度——一般为30~60米,以30~50米居多。 影响阶段高度的主要因素有: ①矿床勘探类型(探采结合) 一般情况下,矿床的勘探类型越高,坑探网度就越密,抗探阶段的高

度越小。为了充分利用坑探巷道作为采矿巷道,原则上应当使采矿阶段与坑探阶段高度一致起来。因此,矿床的勘探类型越高,阶段高度越小。根据我国的经验,用留矿法开采第四类型的矿床,宜采用40~50米的阶段高度。 ②围岩的稳固程度 一般地说,当围岩的稳固性好,可以采用较高的阶段高度;当围岩的稳固性不太稳固时,则应采用较小的阶段高度,这是因为:矿房上盘岩石的暴露面积不宜太大,暴露的时间不宜太长,因此应采用较低的阶段高度。 上盘岩石的暴露面积是由阶段高度和矿房沿走向的长度决定的,因而阶段高度可编辑. . 大,一方面矿房量大,另一方面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速度随着阶段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在围岩不太稳固的条件下,只宜采用30~40米的阶段高度;在围岩很稳固,矿脉比较规整的条件下,可以采用40~50米的阶段高度,基至更大。 ③矿体倾角 矿体倾角的大小对放矿影响很大,当阶段高度较大时影响更加明显。因此,对于倾角不太陡,但还可以用留矿法开采的矿床,适宜采用30~40米的低阶段。 (例如大吉山钨矿,阶段高度50米,开采倾角60°~70°以上的矿体,回采和放矿都很顺利,但开采60°~65°的矿脉,往往矿房上采到30米左右时,放矿就开始发生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