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探究性学习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2011.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探究性学习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盘龙区茨坝幼儿园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为伟大、更为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教育正在进入一个以主动学习和创新性适应为标志的更为人性化的终身教育的时代。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普及教育,提高教育素质和全社会的教育水平;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党中央关于“科教兴国”的方针,为幼儿科学教育及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和研究确定了方向。
幼儿科学教育的概念是在国家《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前后出现的。它不等同于以往的常识教育,也不应该只是加上些新内容和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极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这种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幼儿科学教育的内涵应包括:幼儿科学教育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是支持幼儿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科学精神和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是使幼儿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极其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的过程;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幼儿园科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面对幼儿科学教育的新一轮改革,目前在大多数幼儿科学教育中存在的实际现状是:少数教师仍然重知识的传授,“讲科学”、“读科学”,教育观念与指导思想落后,幼儿的活动少,教师的传授多。大部分教师虽然增加了幼儿的感性认识和操作,但重在理解知识和关系所进行的练习性和验证性操作,忽视幼儿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操作,科学活动没有真正成为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还有一些教师正处于“旧路不能再走”,“新路尚未形成”的两难境地,出现观念与行为的矛盾。观念上知道应重视幼儿兴趣与能力的培养,让幼儿亲自动手、动脑、自由探讨获得直接经验,激发幼儿持续性的自我学习,开发幼儿的创造力。但如何付诸实践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落实科学教育目标。如何把新的科学教育理念落实在现实的、具体的科学教育活动中,究竟怎么教、怎么学?如何实施以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为基点的科学教育的组织策略,使幼儿从教师高控制和被动学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幼儿如何探究和学习?有价值的目标如何物化?如何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等一系列的问题,即教与学的问题,成为我们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强调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创设开放式的学习环境,自然地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充分运用植物园中的各种资源,将幼儿置身于一种以问题为依托的学习中,引导他们经历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将有利于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精神和思维方式,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萌发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知识、学会合作,使幼儿获益终身。
通过课题的开展,有利于切实改变过去教育中存在的幼儿被动学习,教师机
械指导的局面。在探究活动中,教师既是幼儿的伙伴、协助者、引导者,更是幼儿学习、探索过程中的观察者和研究者。教师不再简单地向孩子们灌输知识,给他们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周围世界,寻找各种答案。观念、身份、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探究:探究指的是人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而科学课的探究指的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幼儿探究性学习:幼儿在现实生活的情景中或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对某个知识的完整理解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组织策略就是对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支持幼儿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从而让幼儿大胆探索、大胆创造、大胆表现、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获得的,而是学习在一定的情况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成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幼儿的知识不是脑子中本来就有的,也不是外部形成的,知识是通过学习得来的,知识的学习是通过操作物体实现的——儿童的认知结构是在活动中建构和完善起来的。活动是学习的一种基本条件。操作物体本身对幼儿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当幼儿操作物体时,他的思维活动受到激励,智力得到发展。
应当指出的是,幼儿的智力活动是可以被教学环境激发或阻碍的,当教师是唯一正确的、拥有一切的决定权时,幼儿的智力活动就会变得消极。所以,为了鼓励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思考,教师必须给幼儿创设丰富的环境、提供给幼儿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给幼儿探索和作决定的机会,鼓励幼儿在操作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这些都要求我们教师重视幼儿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他们的活动提供有利的支持。
借鉴以上教育理论,将为幼儿创设开放式的环境,注重自然资源对幼儿的价值作用,把幼儿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感兴趣的问题引入到研究内容中,在问题情境中让幼儿尝试探索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五、课题研究目标:
(1)、利用社区植物资源,研究幼儿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精神和思维方式。
(2)、探索探究性学习指导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六、课题研究的范围、内容:
课题“幼儿探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将以植物园中各种丰富的植物资源为载体,围绕幼儿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作为探究对象,开展探索实践活动。教育内容随着幼儿兴趣的发展随机整合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大领域,通过师生、生生甚至家园之间的互动,创设幼儿为主的教育环境,以合作、探索和自由发现为课程设计的导向,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研究幼儿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精神和思维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