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朗读指导
浅谈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_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浅谈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_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 “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尝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看法,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看法的理解。
” 语文课自古就是读书课,闻名专家李伯棠教授曾说:“怎样的语文课是好课?书声琅琅,争论纷纷。
” 可见,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
然而,就目前阅读教学现状,课堂上的朗读并没有真正起到课标中所给予作用,多是流于形式,为朗读而朗读。
老师往往只是注意朗读技巧的指导,而无视了文本的意义,学生欠缺主动性,甚或使朗读变为老师讲课的点缀或附属品。
自不待言,这样的课堂偏离了课标的初衷。
我认为,阅读课堂中的“读”应当是富有情感的,是能自觉地将自己融入于作品之中的读,是与文本物我合一的读。
这样读,读出的内容必须是会带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和真实的感受,是“读”具特色的,能表达出朗读者的特性的,绝不是跟着教师的节拍机械地做“播送操”。
基于此相识,我在指导学生朗读中,力求引导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体验文本。
一、注意范读,引生入境充溢感情的范读可以干脆导引学生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感情基调。
如今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使语文课堂上“以机代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老师的范读却越来越少了。
范读是老师从教材中体会作者情感,从字里行间理解作者思路,把无声的语言文字通过有声的朗读,正确地、示范性地表达的一种方式。
这种充溢情感的范读往往很简单感染学生的心情,使学生在细心倾听时如临其境,沉醉其中,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产生与文本作者同憎同爱、同悲同乐之效,使之走进文本,到达忘我境界。
充溢感情的范读可以为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奠定良好的根底。
老师用情、专心的范读,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特性化的朗读。
如《索溪峪的“野” 》一课中有这样一个自然段:索溪像是一个从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围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谈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阅读是语言学习和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而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良好的朗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朗读十分重要。
一、调整朗读速度朗读速度对理解文本和表达语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初学者而言,朗读速度通常偏慢,这会影响阅读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为了训练学生的朗读速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快读训练。
在小组或班级内组织快读比赛,尽可能快速地朗读一段文字,可以使用计时器来记录时间。
2.分段朗读和连读。
引导学生从短文开始,逐步朗读更长的段落,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连读,这样有助于他们提高朗读速度并保持良好的节奏感。
二、分析语音节奏语音节奏是朗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会影响语意的表达和效果。
因此,学生需要掌握语音节奏的基本要素,并在朗读中运用。
以下是一些指导学生分析语音节奏的方法:1.教授基本的语音概念,如音位、音节、重读音节等。
2.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语音节奏的节制、韵律和语调等要素,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读音规则强化练习有时学生朗读不流畅或出现错误的原因可能是他们没有掌握文字的读音规则。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教授重点单词的发音规则,比如元音、辅音或复合音等。
2.对不确定的读音进行强化训练,可以选择常见的拼音或音素进行练习。
四、情感语调的运用情感语调是指通过朗读表现出特定情感的语音变化,例如轻松、悲伤、惊奇等。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情感色彩,培养他们的情感语调运用能力,可以提高阅读的艺术性和口语表达的表现力。
总之,朗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水平进行适当调整,而这些方法和策略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朗读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1.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朗读是一种积极的阅读方式,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
在朗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文本上,通过语音、语调、节奏等方面的技巧指导,将文本转化为有声的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思想。
2.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调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调。
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文本的语感和语调,从而更好地表达文本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朗读还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语调上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文本的魅力和内涵,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文本的内容和思想。
同时,朗读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的耐心和专注力,提高阅读效率。
二、朗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1.示范引领教师的示范引领是朗读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示范,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魅力和技巧。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语音、语调、节奏等方面的技巧指导,让学生能够逐渐掌握朗读的基本要领。
2.情境创设情境创设是朗读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
教师应该根据文本的内容和思想,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教授一些抒情的诗歌或散文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应的音乐或视频,让学生在音乐或视频的情境中感受文本的情感和思想。
3.个性化指导个性化指导是朗读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例如,对于一些发音不准或语调不协调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纠正;对于一些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指导和训练。
三、选择合适的朗读材料选择合适的朗读材料是朗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要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的方法
要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的方法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教师有效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
1. 强调正确的发音和语调: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调的指导,并强调重音和停顿的位置,这有助于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知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流畅的朗读技巧: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掌握连贯和流畅的朗读技巧,例如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和阅读单词,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语调和停顿位置。
3. 给予反馈和指导: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反馈和指导,例如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他们改正错误并提供帮助。
4. 使用模范朗读作为学习中的示范:教师应该使用模范朗读作为学习中的示范,帮助学生熟悉正确的朗读技巧和语调。
5. 增加朗读的练习时间:教师应该增加学生的朗读练习时间,让学生不断地尝试和实践,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技巧和提高阅读能力。
谈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水平。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和策略。
朗读时可以使用节奏和语调来帮助理解。
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呼吸点,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所停顿,以有节奏地朗读。
语调的运用也很重要,可以通过语调的起伏和变化,突出关键词或句子,从而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意思。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感官体验式朗读。
这种朗读方式要求学生通过感官体验,模仿文本中的情景或人物,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
学生可以尝试模仿故事中的角色,用适当的语调和表情来朗读,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感受和情感。
可以通过使用录音设备来进行自我评估。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朗读录音下来,再和原文进行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自我纠正。
通过反复练习和自我评估,可以帮助学生改善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朗读。
合作朗读要求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朗读一篇文章。
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提醒和纠正,共同完成朗读任务。
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可以通过进行表演朗读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短文或者故事,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演。
他们可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的对话和表情表演,从而更好地展现文章的情节和主题,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
教师可以采用节奏和语调的方法,进行感官体验式朗读,通过自我评估和合作朗读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通过表演朗读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这些方法和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谈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技能之一,而朗读则是阅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提高阅读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在阅读教学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朗读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朗读指导方法和策略。
首先是模仿朗读。
这种方法适用于初学者和学习者发音不准确的情况。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示范正确的朗读方式,并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发音、语调、语速等进行朗读。
可以提供一些相似的练习材料,让学生多次进行模仿朗读,以加深对语音、语调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是逐字逐句朗读。
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阅读起来较为困难的情况。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每个单词、每个句子上,逐字逐句地进行朗读。
这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每个词语的含义,并提高朗读的准确性。
可以通过阅读辅助工具,如拼音、标点符号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逐字逐句朗读。
然后是分段朗读。
这种方法适用于文章较长、内容较复杂的情况。
教师可以将一篇较长的文章分成几个段落,要求学生分段朗读。
在朗读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浏览整篇文章,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的分段朗读,并在朗读结束后进行讨论和总结。
通过分段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大意,增加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
最后是朗读实践。
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朗读能力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朗读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通过实际朗读的方式来巩固和提高朗读技巧。
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朗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朗读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在朗读指导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反馈和纠正来帮助学生改进朗读。
在朗读结束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指出学生在发音、语调、语速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正确的示范和演练。
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鼓励他们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问题,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阅读教学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朗读
阅读教学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朗读有效指导学生朗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朗读,学生可以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下面将探讨一些有效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
首先,要确保学生理解所朗读的文章。
在学生朗读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如果学生对文章有了清晰的认识,那么他们在朗读时就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和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核心内容。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朗读需要学生有较好的语感和表达能力,这可以通过课堂上的练习来培养。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感情和节奏感的文章,并引导他们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
同时,可以让学生参与一些练声和短剧表演的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节奏与表达技巧。
此外,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学生在朗读时应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可通过组织课堂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准确、流利地朗读的能力。
教师可以使用朗读技巧指导学生,如掌握停顿的位置、把握语调的变化、准确发音等。
最后,要鼓励学生多读、广读。
朗读是一个技巧活动,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和不断积累,学生才能获得进步。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阅读理解题或文章,让学生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
学生还可以进行小组朗读活动,互相矫正和改进,共同进步。
总之,有效指导学生朗读,需要教师注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注重语音语调和节奏的训练,并鼓励学生多读、广读。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朗读中不断进步,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策略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感、朗读流畅度和准确度,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以及朗读教学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策略进行介绍。
一、朗读的重要性1. 帮助学生提高语感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在模仿声音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韵律、音调和语气,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感。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表达方式,提高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2. 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并通过语音语调的变化体会到课文中的情感色彩,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3. 提高学生的朗读流畅度和准确度通过朗读,学生可以不断练习,提高朗读的流畅度和准确度,对语音和语调进行反复琢磨,使其变得更加地自然和地道。
二、朗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1. 引导学生关注词语的语音语调在朗读指导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关注词语的语音语调,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语音和语调,提高朗读的准确度。
通过朗读练习,让学生不断调整语音语调,提高语言表达的地道性。
2. 分段朗读对于较长的课文,可以通过分段朗读的方式来指导学生。
首先让学生先阅读整段内容,然后再分段朗读,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个段落的情感和表达方式,并提高朗读的效果。
3. 注重情感表达朗读不仅是对文字的简单重复,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朗读来表达文字中的情感和内涵。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课文内容的背景故事,情感色彩等,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更好地表达情感。
4. 多样化的朗读形式在朗读指导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如分角色朗读、合唱朗读等,给学生创造多样的朗读环境,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并提高他们的朗读表现。
5. 鼓励学生自主朗读在朗读指导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朗读,积极参与课文的朗读演练,通过不断的自我练习,提高朗读技巧和效果。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时下,大家对阅读教学中的读也相当重视,但有的老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
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简单导致同学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因此,作为课程改革的践行者——老师,需要对同学的朗读加强操作层面的贴心指导,把读贯穿整个阅读教学的始终,使同学饶好玩味、有滋有味地朗读,加强朗读的实效性。
怎样指导同学有效朗读呢?我认为大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在情境创设中入情入境地读让同学发自内心地情愿读,喜爱读,对朗读产生深厚的爱好,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
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生好动、好胜、奇怪心强等心理特点,奇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坚持做到以下几方面: 1、角色体验,让读入情学校语文课文中有许很多多不同的角色,文中角色感人的语言,只能通过朗读,才能把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传达出来。
在教学中我努力启发同学具有角色意识,启发同学去揣摩体悟角色的思想感情,甚至让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既提高同学的朗读爱好,又加深同学对课文的理解,使同学在具有角色意味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从而取得老师细致分析讲解也难以收到的效果。
2、想象品句,让读入味教学中多年的尝试使我发觉,要想进行有效的读的训练,就必需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殊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更能诱发同学的语感。
因此,在指导同学朗读时,我总是想方设法关心同学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详细形象的世界中。
如《林海》一课,有一句:“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确实是林海。
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此句的精妙之处就在于运用了比方的修辞手法,将“林”比成了“海”。
可是“林”为什么像“海”呢?同学心中不免会有此问,于是,我让同学充分想象,想象林的种种绿色,就似那海水深浅不一的颜色;再想象这连绵起伏的群岭是什么样子的,就像大海翻腾不息的波浪,“闪着银裙的白桦”就像海上朵朵白色的.浪花……这样一来,同学的眼前仿佛真的看到了大海,看到了群岭起伏的“大兴安岭”,朗读时的气概和力气也显示出了大海的宽阔,林海的无穷魅力。
谈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朗读则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丰富词汇量,提高语音语调和语音表达能力。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指导呢?一、建立良好的自信和兴趣针对朗读指导,最初的工作就是让学生建立起自信和兴趣。
唯有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能真正朗读出响亮自然的声音和生动鲜活的语调。
教师可以通过主动咨询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成就,以及定期组织阅读比赛、分享会,来加强学生的兴趣和自信,激发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二、清晰地表达在朗读指导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进而注重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语音练习,帮助学生在发音准确的基础上,更好地表达文章的内涵和语调。
同时,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在读完每个句子之后停顿一下,以此来提高朗读的流畅度。
三、加强感情表达朗读不仅需要准确和流畅,还需要真实的感情表达。
在教授朗读指导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情境、有情感的文章,并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历中寻找共鸣,加强感情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朗读节奏和语调,采用语速快慢、音量大小等方式来凸显文章的情感色彩,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四、提高朗读速度增加朗读速度可以将文章表达得更生动、更真实。
但是加速朗读速度也需要配合一些练习和技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延长那些重要的语音符号,加强起落、强音和弱音的区别,适度缩短停顿时间”等方法来提高朗读速度。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来朗读,不要急功近利,打破读书一定循序渐进的魔咒。
五、让学生自己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总结,结合他们的个人特点来进行自主阅读。
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独立思考的策略,例如介绍一些高效的记忆和整理笔记的技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阅读呈现所获得的知识。
教师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并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
谈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阅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而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的准确性、流畅度和表达能力。
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朗读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关于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
一、选材与理解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朗读的指导非常重要。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语言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文本。
教师也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了解文本的语速、语调和情感表达,以便于做出合理的朗读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短文、故事、诗歌等不同类型的文本,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
通过学生的朗读,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指导措施。
二、模仿和表达模仿是学习朗读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朗读,然后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方式。
通过不断地练习模仿,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语速,逐渐形成自己的朗读风格。
在模仿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学会表达文本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从而更好地表达出文本的情感和内涵。
教师也可以通过朗读比赛、角色扮演等形式,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增强其表达能力。
三、音频辅助和互动交流在现代教育中,音频辅助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朗读指导工具。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听一些标准的朗读范例,以便学生模仿和参照。
学生也可以利用录音设备,录下自己的朗读,并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朗读技能,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朗读等形式,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通过和同学一起朗读,学生可以相互借鉴、互相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互动交流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反馈和指导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反馈和指导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
在给予表扬的也要指出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的朗读
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一、重视教师范读,激发学生共鸣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
朗读好课文,让师生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
当老师的感情引起学生共鸣时,就会激发他们朗读的激情,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通过形象的范读,把对作品的理解融入范读中,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唤起美的共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想象,教师在范读时,就必须达到声情并茂。
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了解课文奠定基础。
可我的嗓子不好,我只能对一些重点词句的范读来指导学生。
我读多了孩子们也不喜欢。
以前没有一体机的时候我会把朗读下载给学生听,学生边听边感悟,现在可以通过声音和图像结合,让学生从中领悟美文美句的朗读。
二、保证朗读时间,教给朗读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教学中,在初步理解课文之后,要留足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准、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课堂上不能一味地“讲—问—答”,必须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朗读,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读—想想—品品,这样,通过足量的时间,多样的方式,加强了朗读的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缓急,语气等等。
三、朗读与评价有效结合把朗读指导与教学评价边读边评,以评促读,在读与评中培养语提高能力,发展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情感体验与领悟。
朗读指导与评价的主要形式有:一是教师读,学生评,旨在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听读的习惯;二是学生读,教师评,旨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朗读指导;三是学生互读互评,旨在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受启发。
抓住朗读环节中,“评价”这激励机制,让学生想读书,爱读书。
在评价中,要做到不露痕迹的点拨,让学生自己感悟,自己体会,做到教学无痕。
四、创设朗读情境,提高朗读水平小学生都有一种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教学时我会创设情境,通过多种手段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入境”。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定稿)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理解、使用语言的水平。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使用朗读手段,能够协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能够促动表达水平,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
所以,阅读教学必须增强朗读训练,注重朗读指导。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要让学生读好,首先教师自己要读好。
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
学习语言,主要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
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
教师能够通过范读去引导学生如何去读。
有时朗读还能够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
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
我在教学《乡下人家》中乡下人家吃晚饭时,先自己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画面,准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理解文中所描绘的事物。
让他们感受乡下人家在屋外吃晚饭,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还有陪伴他们的飞翔的鸟儿,该是多么心旷神怡!再让他们和城市人一家人围在客厅里吃晚饭有什么不同,从而体会乡下人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那份和谐,那份淡然。
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对于诗歌,更要通过朗读领会意境。
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较强,意境较深,必须增强朗读才能感悟其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奥妙。
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
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如果教师自己读不好,就达不到教学的效果,更谈不上师生情感的共鸣。
二、自主读悟,体验情感对语言情境或形象的把握,是语感训练的一个重要任务。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王洪《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兴趣”。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训练学生读书能力的过程之一。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
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
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
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一、重视范读、领读中领会语言文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初入学的儿童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
所以我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采用自南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收获。
而儿童的模仿性又很强,教师作适当的、及时的范读和领读是不可缺少的。
在范读时我注意把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示范给学生。
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以及模仿老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快,教师的正确领读,将无声的书而的语言变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口头语言,学生在跟读中不但能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能学会断句,纠正方言。
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二、依据教材。
指导朗读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
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
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
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谈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重要的技能和方法。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朗读,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和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来引导学生。
教师可以用流利、自然的语音朗读一段文本,帮助学生感受到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并将文章内容生动地呈现出来。
教师还可以强调一些重要的语音和语调规则,如句子的停顿、强调词的读法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生朗读的文本。
文本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年龄、语言水平和兴趣,以保证学生朗读时能够有所感悟和情感投入。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水平,选择一些适合朗读的短文、诗歌或对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朗读练习来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技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演绎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读音矫正的练习,帮助学生纠正发音错误,提高语音准确性。
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口语训练活动,将朗读与口语表达相结合。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对话或演讲比赛,让学生进行朗读和口语表达,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朗读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朗读练习。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鼓励学生阅读,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朗读实践。
教师还可以倡导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朗读互动,鼓励学生在家庭环境中进行朗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习惯性。
朗读指导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也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
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指导,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指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朗读指导的方法:
1. 示范朗读: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正确的语音、语调、停顿和语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2. 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分组或分角色朗读,让学生通过模仿不同角色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朗读的表现力。
3. 朗读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4. 录音对比:让学生录制自己的朗读,然后与教师或其他同学的朗读进行对比,让学生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5. 情感引导: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让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文章的情感。
6. 朗读评价: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朗读水平。
通过以上朗读指导的方法的实施,可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语文阅读教学提倡“以读为本”,朗读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
可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时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提到“在教学中,我也十分注重指导学生读了,可他们就是读不出味来”“我也想在教学中以读为主,但时间不够用”等诸类问题。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一、扫除学生朗读中的障碍,做好朗读准备想要读通、读顺、读懂一篇课文。
首先要扫除朗读中的障碍。
这就需要教师布置好课前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在预习中遇到不懂或难懂的字或词。
学生可以通过查找工具书或请教家长、老师、同学等方式,做好朗读的准备。
二、要把朗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
教师要把熟读每篇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达到正确地读、流利地读这一基本要求。
通常情况下,阅读课可分为三个步骤:①初读。
通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②细读,要抓住重点句段,寓分析于朗读中,以指导朗读进行分析。
③精读。
即品评语感,欣赏课文精华。
如《草原》第一段所描绘的是一幅辽阔壮丽的蒙古草原美景,读来琅琅上口,读后令人兴奋,余味无穷。
像这类课文,教师不必多讲,而应让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与作者产生共鸣,学生在评品、欣赏中,情感得以升华。
三、以教师的范读引领,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在各个学年段,《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总的要求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目标。
那怎样提高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我认为老师的示范朗读显得尤其重要。
因为小学生带有极强的模仿天性。
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不但可以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境界中,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在老师有声有色的范读中感受朗读的节奏、轻重缓急等。
无形中指导了学生朗读的方法,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此可见,老师的范读对学生的朗读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
四、善于创设情景,让学生有感而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起无穷的潜能,兴趣的培养又是多途径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朗读指导
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
有效的朗读指导,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那么,如何做好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呢?
一、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热爱读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朗读充满兴趣,才会乐于去读。
而且,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着他们对朗读的兴趣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变换朗读的训练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通过个别学生朗读,让朗读水平高的同学尽情施展他们的才华,让
朗读水平低的同学及时得到老师、同学的指点、帮助。
2、通过分角色朗读,提高学生朗读热情,在朗读中体验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
3、通过配乐朗读,用音乐渲染一种朗读的情境,感染学生,使学生保持浓厚的朗读兴趣,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使他们在优美的音乐中尽情地朗读,走进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等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让学生读起来,读进去,读出自己,读出人生,让阅读成为很美好的一件事,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进而爱上读书。
二、设计启发性的问题--指导读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要想达到上述目的,教师在指导朗读时,首先要让学生试着把课文读通--读正确、读流畅,然后再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朗读其中的某段,
读出感情,进而扩展至整篇课文。
这样不仅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指导学生学会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不仅指导学生读一段话,而且指导学生学会读通文章的方法;不仅体现了教师在朗读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且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运用体态语言--提示读
学生在感受形象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指导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情感的流露除有声语言外,还可以运用体态语言作辅助表达。
身体语言学认为:人们可以用身体的各种动作或姿态来表现自己对周围人或事物的态度,表达言语难以表达的情感。
朗读教学时,可以运用体态语提示学生读,用目光激发学生朗读的情绪,用面部表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情感,用手势表示朗读声音的高低、语意的轻重、节奏的快慢……
这样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朗读情绪,而且提示朗读技巧;不仅引导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而且指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目的。
四、巧用朗读评价--引导读
教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及时反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于阅读教学而言,经常地让学生朗读是对教的反馈,及时地对朗读情况进行评价又是对读的反馈。
从这个意义上说,检测学生读,并对读进行评价可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就对朗读的评价来看,大体要经历这样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读所反馈的信息,与训练目标进行比较,得到目标差距信息,再将差距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输送给学生,并启发学生调整原有信息,逐步缩小原有信息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由此看来,评价的过程也是训练读的过程,评价语不但是朗读水平的鉴定语,也是教学过渡语,还是朗读的指导语。
因此,评价时既要“惜‘墨’如金”,又力求能“指点迷津”。
五、借鉴述说--迁移读
读能促进说,说又能影响着读,因为读需要借鉴说。
1、从说读的发展来看,一个人的口语训练,说早于读。
人在不会读时,已经学会了说。
2、从说读的目的来看,说是为了表情达意,人们说时既注意语意连贯--停顿合乎语言规范,又注意语气恰当--语调、速度、节奏合乎情理。
小学生的读往往只注重读出文字,而不考虑每句话的意思,也不考虑如何表达出句子的意思。
3、从朗读训练的要求来看,“朗读要近于口语,像说话一样。
”综上所述,在朗读训练时,可以把说迁移至读,在读中吸取说的方法、说的技巧。
首先引导学生身入其境,情入其人,进行心理的移情体验,然后再用假想向别人介绍的方式说出课文的内容。
通过训练,不仅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境,而且创设让学生表达情感的时机;不仅引导读,而且又训练了说,一举两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凭借教师--示范读
从情感的角度说,朗读的过程是读者通过价值认识感受作品的情感信息,从而形成自身情感信息的过程。
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或有感受而自己又产生不了情感的体验,或自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
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范读。
教师的范读要以技巧启发人,以情感感染人。
学生通过听教师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范读,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和作品、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不知不觉地模仿教师的朗读技巧。
这样训练,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不仅引导学生模仿读,而且培养学生创造读,取得意想不到的双倍效果。
七、敢于超越--创造性读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摒弃以前的教学满足于学生“依葫芦画瓢”、记正确答案的做法,爱护学生的创造性热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独立地思考,大胆想、大胆说,允许学生标新立异,鼓励他们敢于超
出书本,敢于超越教师,敢于用挑剔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有所创造。
总之,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我们要彻底转变思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巧妙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以身作则,做好示范,适时评价,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尊重学生的独立感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指导学生创造性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浅议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朗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