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可染《万山红遍》对现代山水精神的回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李可染《万山红遍》对现代山水精神的回归
作者:胡立芹
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04期
(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山东聊城 252004)
摘要: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是随着时代应运而生的,通过李可染大量的写生和素材的积累,他“红色时期”的代表作《万山红遍》呈现在了人们面前。这幅作品歌颂祖国锦绣多娇,绚烂色彩里领略山川河谷的诗画风情,如诗如画,很自然地引起了观者的共鸣。本文主要根据《万山红遍》反映总结出李可染对于现代山水精神性的回归,从而得出他对于现实的启示。
关键词:李可染;万山红遍;山水精神
一、画品即人品,读画如读人
中国古代传统的写意山水画讲“玄学之风”和“文人情怀”。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个人修养,在作画的同时让画面有一种书卷气,真正做到“成竹在胸”,心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格调。中国画有中国画的独特面目,艺术使人安静,而中国画使人静的效应更甚,西洋画的静是偏之诉于情感的,而中国画的静乃是最后诉至之于理智的;艺术同样表现人生,西洋画中所表现的人生是直接的,中国画所表现的人生是间接的。中国画为理性的而不是直观的,为音乐性的(故主张气韵生动),中国画为理智的产物,所以是壮美的,中国画要求男性的,所以是壮美的,中国画要求老年的,所以是壮美的。即使有优美的要求也是要经由壮美以达到优美的。所以他单纯,统一,简净,高超而庄严。
李可染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了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所有转型阶段。二十年代,他在上海文化经济发达的城市里,认识到中国画艺术实乃世界艺术丛林中的瑰宝之一;三十年代,他在西子湖畔,领略西方艺术的真是的体积感;四十年代,在重庆金刚坡下,祖国辽阔山河引领他于山水画中寄予时代精神;五十年代之后,为了改变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命运,他艰苦的探索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李可染的艺术风格随着历史变迁而多次自我变革。与时代大潮相呼应,坚持自己独立的个性,同时又是以其赤诚的爱国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回应民族文化求生存、求发展的历史召唤。
2010年11月22日,李可染的水墨巨制《长征》拍到一个多亿,为什么一幅近代的写意山水画价值竟达一个多亿?一幅画值多少钱,我并不看重。我关注的是,一个人要怎样才能像李可染那样在艺术上达到的炉火纯青?个人艺术成就的大小,除了悟性以外,恐怕还在于投入的时间多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可染在“文革”期间说过的一句话:“我不一定是好人,但确实没有时间去做坏事。”画画就是把自己的品行倾注到自己的艺术中去,转换为自己的艺术语
言,形成自己的艺术符号。可见,李可染作为美术史上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用自己一生的智慧实践着对艺术的忠诚。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情感都挥洒在纸上。
二、李氏绘画笔墨与生活时代的交响
人们常说的“画品即人品,看画如看人。”画面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画早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一件普通艺术品,而是用来影响和发人深思的高尚的人文精神。李苦禅说过;“必先有人格方有画格,所谓人格,爱国第一!”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山,当人们活在一个特定的时代,个人的思想和命运深深的与一个国家相连。
艺术家不仅仅是为艺术而艺术,应该把艺术传播到人民大众的心里代表一个时代的心声!《五牛图》里李可染说:“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仅用黑白两色,竟画出了牛背皮毛上的反光,真是“力大无穷”,看到他画的牛,感觉中国人的埋头苦干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充分的体现在画面上。齐白石的直率与自然,潘天寿的雄浑与骨笔,黄宾虹的浑厚与沉稳,傅抱石的恣纵与情致,都是与现代精神相通的,都在一定意义上突破了传统文人画固有的思想情感模式。反映这个时代独有的精神风貌。李可染曾指出:“艺术是一种思想工作。艺术工作者思想不正确,如若没有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就不能正确的认识生活,反映生活。当然也就不能使艺术起着推动社会的作用。”
三、《万山红遍》对现在的启示及影响
在祖国山河面前,李可染还认为写意山水画是对祖国和家乡的歌颂和赞美。他说:“中国人不讲风景而讲山水,在我们的观念中,山水,河山,江山就是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歌颂的就是祖国。”山水画所要表达的感情主要也就是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所以,画山水画也就是为祖国河山树碑立传,李可染认为:“这就是山水画的爱国主义之所在”。李可染的一生也在用手中的毛笔实践着对祖国的忠诚,他曾积极参加抗日宣传工作。他的爱国精神和创作经历,无疑都体现在他对中国山水画特质的理解中。
同时,他的字与画,都给观者“力透纸背”的感觉。在他的作品里面,不仅仅是非凡的审美感受,还能寻找到他生命中所有的时间。从中能明白,他一生的时间用在了何处。所以说画品即人品,读画如读人,通过《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幅作品的构图、形式感、色彩等等都让观者耳目一新,给中国写意山水画的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苏东坡讲:“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随着逐步的深入与突破,他的画中不仅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学养、精神和感情,作品除了形象的浑厚、奇特以外,在精神方面也具有了一种象征意义,象征着中华民族博大、浑厚的精神。
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是随着时代应运而生的,通过李可染大量的写生和素材的积累,他“红色时期”的代表作《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呈现在了人们面前。这幅作品歌颂祖国锦绣多娇,绚烂色彩里领略山川河谷的诗画风情,如诗如画,很自然地引起了观者的共鸣。他研究山的结构,再加上想象,通过艺术加工,把大面积的朱砂色层层积染,自然河山的雄伟也都画出来
了。雄浑、结实、崇高的画风,以及对自然的研究加上传统,结合革命英雄主义的思想,形成红色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这影响不单是政治方面的,最主要的影响是他的作品紧抓时代脉搏,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把写意山水画表达的更生动,更有生活气息,更被大众所认识和理解,同时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作品流露出了画家自己的真实感情,表达自己内心像说出来的话,和一般作品所没有的特殊的创作背景让这件作品,不仅画所见,还画所知、所想。
参考文献:
[1]张桐瑀.中国画五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
[2]李可染.李可染[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胡立芹,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研究方向为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