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认识等式和方程》教学设计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等式和方程教案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等式和方程》教案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等式和方程》教案认识等式和方程教学要求: 1、结合天平示意图,在观察、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归纳、类比等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2、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列出方程。
3、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教学难点:等式和方程的意义教学用具:简易天平、砝码、标有“20"、“30'和“?”的方木块、教学过程:一、看图写算式 1.师生逐个观察天平示意图,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数量关系。
2.让学生观察写出的6个式子,说一说这些式子可以怎样分类。
师生共同归纳二、等式和方程 1.教师结合算式介绍等式。
2.让学生观察等式,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介绍方程的概念。
4.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
三、方程与等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确:等式包括方程,等式的范围比方程的范围大;一切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回答。
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四、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回答。
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五、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看懂图,再尝试列方程。
第2题,让学生先读懂图,再试着列出方程。
第3题,由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设计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教学后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以及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
我在教学中也准确把握了这一点,依次教学了这三个知识点。
这三个知识点看上去也很简单,如果做练习应该不会出什么错,可是课后练习我发现这类的问题学生的正确率并不是我想象的百分之百。
课后,我反思在教学概念知识时,不仅要教学概念本质内容,还要抓住概念现象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更容易和轻松的做好练习。
五年级数学上册《等式和方程》教学设计
《等式和方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方程》,课本79、80页。
二、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课程理念中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引领课堂,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等过程理解方程的定义,掌握区分等式和方程的方法,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三、教材分析《等式和方程》是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个教学内容。
该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之后,在学生经历了从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可变的数这样一个认识上的飞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方程的基础,方程的意义的学习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解稍复杂的方程是解方程的发展。
因此,《等式和方程》的学习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同时,方程是研究数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处于进入少年期阶段,幼稚趋向成熟、依赖向独立半成熟交错;因此在课堂中不善于表达,即使自己有想法也不愿主动表达,这是对教师调控课堂的重要挑战。
但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学生都是利用逆向思维,利用算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本节课通过天平演示,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让学生直观感知感受天平平衡的原理,从而加深对等式意义的理解。
然后通过语言描述、符号表达从而引出方程。
通过方程的认识,让学生初步接触一些代数的知识,让学生摆脱算术方法的思维的局限性,为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和铺垫。
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的衔接。
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方程的定义,掌握区分等式和方程的方法,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或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根据情境中的信息写一写式子初步感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再通过分一分的活动揭示等式与方程的区别和方程的定义。
《认识等式和方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4) 2 + 3x = 5
答案:
(1)方程
(2)等式
(3)方程
(4)方程
解析:
等式是指两边的值相等的式子,而方程是指两边的值相等且含有一个或多个未知数的式子。因此,判断等式与方程的关键在于看式子中是否含有未知数。
2.题型二: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题目:解下列方程。
-数学知识文章:推荐一些关于等式和方程的数学知识文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其应用领域,如科学研Fra bibliotek、工程设计等。
-数学竞赛:提供一些数学竞赛信息,鼓励学生参加,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2.拓展建议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拓展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加深对等式和方程的理解。
-学生可以尝试解决拓展资源中的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如解一些实际问题中的方程。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等式和方程相关的拓展资源,如数学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3.题型三: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组
题目:解下列方程组。
(1) 2x + 3y = 8, 4x - y = 2
(2) 3x - 2y = 4, x + y = 1
(3) 5x + 2y = 10, 3x - y = 6
(4) 4x - 3y = 12, 2x + y = 5
答案:
(1) x = 1, y = 2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认识等式和方程word版
认识等式和方程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认识等式和方程。
教学目标:1. 结合天平示意图,在观察,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归纳、类比等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2. 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列出方程。
3. 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教学设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课前集疑1.揭题。
2.集疑:同学们课前都进行认真的预习,现在请同学们把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需要在本节课上请老师、同学们帮助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过渡:刚才这些问题都提的非常好,我们这节课就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先请同学们认识一件物体。
二课中释疑<一>认识天平:课件出示天平,同学们说天平的作用、用法。
<二>认识等式1.演示课件写出式子在左边放一个40克和50克的物体,右边放一个10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50<100再在左边放一个30克的物体,这时天平怎么样?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40+50+30>100把左边的一个30克的物体换成10克的,这时天平怎么样?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50+10=100再把左边的10克与50克的物体换成未知的,这时天平怎么样?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X<100再把左边的未知的物体换成另一个未知的,这时天平怎么样?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X=100再把左边的物体换成二个未知的,右边另加上一个5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怎么样?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X + X=1502.分类. 刚才我们写出了这么多的式子,大家能把这些式子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分类吗?请小组讨论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分?并把分类结果写在卡片上。
新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方程 方程 认识等式和方程》优质课教案_9
等式与方程第 1 课时教学目标 1、观察操作,掌握等式特点,并能根据图意正确书写等式。
2、了解方程意义,会根据意义判断方程。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分析比较的能力。
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具体的操作中抽象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判别方程和等式。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初步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借助天平体会等式的含义例1。
(1)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50+50=100 50×2=100 )(2)你还能写出这样的等式吗?根据学生举例写下2到3个。
(3)你感觉什么样的式子是等式呢?用等于号连接的数学表达式;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左边算起来来等于右边的。
二、感知不等式,教学方程的意义例2。
1、出示实物天平:左边放50克物体和50 克砝码,右边放100 克,可以用什么式子来表示2、例2(1)左边放x和50 克,右边放100 、200克,可以用什么式子来表示?(2)现在老师要在左边再放一个物体,左边的质量怎样来表示呢?(50 +x )、(2x) (3)这时候,你觉得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你能把这些可能写下来吗?(4)这些式子与等式相比有什么不同?(有字母,有的不是等式。
用大于号或者小于号连接,我们把这些叫不等式。
)。
(5)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例二的内容。
集体交流汇报。
板书x+5>100 x+50=150 x+50<200 2×x=200(6)概括概念A、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能把他们分分类吗?B、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第一次分类:按照等式、不等式分。
(老师把黑板上不是等式的式子擦掉)剩下的式子是什么?(都是等式)还能再分下去吗?第二次分类:按既含有字母且是等式分。
(此处也可能先按有字母和没有字母来分,然后再按等式和不等式来分)C、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板书:方程)像50+50=100、x+50>100和x+50<200为什么这些不是方程呢?把板书补充完整。
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等式和方程教案冀教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概念,知道等式表示两个数或多个数相等的数学语句。
2. 引导学生认识方程,理解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3. 培养学生通过等式和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等式的概念: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了解等式的定义和特点,如2 + 3 = 5,5 2 = 3等。
2. 方程的概念:在等式的基础上,引入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如x + 2 = 7,2x 5 = 10等。
3. 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运用代数方法解方程,如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概念,学会解简单的方程。
2.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中的未知数,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等式和方程的概念。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等式和方程的实例,方便学生直观理解。
2. 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等式和方程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球、卡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如“小明有苹果,小华有香蕉,他们一共有多少水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等式和方程的概念。
2. 新课导入:介绍等式和方程的定义,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例子,讲解等式和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
4.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关等式和方程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等式和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七、课堂练习】1. 必做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等式和方程的知识。
2. 选做题:提供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八、课后作业】1. 布置一些有关等式和方程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认识等式和方程(详案)
认识等式和方程教学内容:冀教版教材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认识等式和方程》。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列式、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2、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用方程表示具体情境或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方程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利用写出的式子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区别和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美好情景(出示课件)出示天平,(1)当两边放入50克的物品时,指针指向哪?表示什么?可以用什么式子表示?(2)当一边分别放入20克、50克的物品,另一边放入70克物品时,指针指向哪?表示什么?可以用什么式子表示?(3)当一边分别放入50克的物品,另一边放入70克物品时,指针指向哪?表示什么?可以用什么式子表示?(4)当一边分别放入90克的物品,另一边放入70克物品时,指针指向哪?表示什么?可以用什么式子表示?你们认识这些式子吗?(5)有三个物品,一个是50克,一个是90克,还有一个不知道质量。
当一边分别放入50克和不知道质量的物品,另一边放入90克物品时,此时天平平衡。
可以用什么式子表示?这个式子跟其他的式子有什么不一样?引入新课,揭示课题:认识等式和方程二、美好预学(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节课需要弄懂的4个问题)1、你知道什么叫做等式、什么叫做方程吗?2、你能判断出哪些式子是等式、哪些式子是方程吗?3、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4、你会用方程表示具体情境或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吗?请带着这4个问题预习书本79到80页的内容,预习时间3分钟。
三、美好知识(为了了解你们的预习情况,请完成你们桌面的美好知识)1、看图列式。
()()()④⑤()()2、把上面的式子分为两类。
(1)(2)3、表示()的式子,叫做等式;含有()的(),叫做方程。
4、判断。
是方程的在()打“√”,不是方程的打“×”。
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等式和方程教案冀教版
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等式和方程教案冀教版第一章:认识等式1.1 等式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等式的含义,即两个数或两个表达式用“=”号连接,表示它们相等。
举例说明等式的常见形式,如2 + 3 = 5,10 ÷2 = 5等。
1.2 等式的性质讲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包括:1)等式两边加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2)等式两边乘除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3)等式两边互换位置,等式仍然成立。
1.3 等式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使用等式解决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制作食物时计算材料比例等。
第二章:认识方程2.1 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即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举例说明简单方程的形式,如2x + 3 = 7,5y 2 = 13等。
2.2 方程的解讲解方程解的概念,即能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引导学生通过代数方法求解简单方程,如加减法、乘除法等。
2.3 方程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使用方程解决问题,如长度、面积、速度等实际问题。
第三章:方程的解法3.1 交换未知数的位置讲解方程两边互换未知数位置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3.2 加减法解方程讲解在方程两边加减同一个数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3.3 乘除法解方程讲解在方程两边乘除同一个数(0除外)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3.4 应用题解法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使用方程解决应用题,如购物、制作食物等。
第四章:方程的实际应用4.1 购物问题举例讲解购物时使用方程解决问题,如已知商品原价和折扣,求购买所需支付的金额。
4.2 制作食物问题举例讲解制作食物时使用方程解决问题,如已知食材总量和所需比例,求某一食材的用量。
4.3 其他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其他可以使用方程解决的问题,并进行练习。
第五章:巩固与提高5.1 等式与方程的辨析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区分等式和方程,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5.2 综合练习给出综合性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等式和方程知识解决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认识方程和等式|冀教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认识方程和等式|冀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方程和等式的概念,能够识别和理解方程和等式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来理解和掌握方程和等式的解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方程和等式的定义: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等式是两个表达式之间的相等关系。
2. 方程和等式的解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来求解方程和等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方程和等式的概念及其解法。
难点:理解方程和等式的意义,掌握解方程和等式的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笔记本、笔、练习本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方程和等式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讲解:介绍方程和等式的定义,解释方程和等式的意义,通过示例来展示方程和等式的解法。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方程和等式的理解和掌握。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方程和等式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1. 方程和等式的定义2. 方程和等式的解法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方程和等式的理解和掌握。
2. 探索性问题: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方程和等式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掌握方程和等式的概念及其解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提高。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方程和等式的解法”。
补充和说明:方程和等式的解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未知数的求解和数学逻辑的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解方程和等式的方法,以便能够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新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方程 方程 认识等式和方程》优质课教案_6
等式和方程一、教学目标1、结合天平示意图,在观察、列式、归纳、类比等教学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2、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3、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体会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课本中例题,讨论天平的作用及用途,平衡状态和倾斜状态各说明什么情况。
平衡状态说明托盘两边质量相等,倾斜状态说明托盘两边质量不相等。
二、探索新知1、认识等式和方程(1)出示课本示意图,天平的两边放上砝码左边20克和30克,右边50克。
你看到天平怎样?天平平衡,说明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两边物体之间的质量关系吗?20+30=50指出:像这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就是等式。
(2)把左边的其中一个20克砝码换成x克,观察天平,出于什么状态,说明什么问题?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x+30=5(3)把左边托盘中的一个x克的砝码拿走,右边的50克砝码换成30克,观察天平,出于什么状态,说明什么问题?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x>30或30<x(4)观察下面两幅图写出式子表示他们的关系2X=100 10+ X<80或80>10+ X )学生分组讨论对上面的5道式子进行分类。
是否是等式分成两类,是否含有未知数分成两类3同学们来看这几个等式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像2X=100、3+X=5......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做方程。
3、认识等式与方程关系认真观察20+30=50 x+30=50 2X=100,问:它们谁是方程谁又是等式?小结:是方程一定是等式,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你能不能用图形表示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吗?三、巩固新知1、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为什么?①35-χ=12 ( ) ⑥0.49÷χ=7 ( )②y+24 ( ) ⑦35+65=100 ( )③5χ+32=47 ( ) ⑧χ-14>72 ( )④28<16+14 ( ) ⑨ 9b-3=60 ( )⑤6(a+2)=42 ( ) ⑩χ+y=70 ( )。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 认识等式和方程》教案
方程的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天平示意图,在观察、列式、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2、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用方程表示具体情境或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方程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的作用。
学情分析生活中,学生已经获得了有关“轻重”的直观、具体的数学活动经验,经历过对实际的量的比较活动;上学期学生又理解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学生具备用天平或台秤称物体的生活经验,能够正确描述生活中的等量情景。
学生对于利用天平解决实际问题较感兴趣,而对于从各种具体情境中寻找发现等量关系并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则需要老师引导和同伴互助,需要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重点难点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根据具体情境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小时候玩过跷跷板吗?大家对跷跷板都很熟悉,其实我们有一种仪器,它和跷跷板很相似,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出示课件:天平)教师多媒体出示天平示意图师:同学们,大家都认识天平,我们都知道天平是由天平秤和砝码两部分组成的。
砝码越大,就越重。
把要称量的物体放在天平左边的托盘,右边的托盘上放上相应的砝码,当天平平衡时指针指在正中央,说明这个物体的重量就是砝码的重量。
当天平的指针偏向哪边,哪边的托盘就低,就说明哪边的物体质量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天平来学习数学。
活动2【讲授】看图列式1、师:(课件出示课本图1)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天平示意图,你发现了什么?生:天平是平衡的,说明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
如果学生没有说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老师提问: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师:你能写出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数量关系吗?全体学生写,师巡视。
指名答。
生:20克+30克=50克师:左右两边单位一样,可以省略。
教师在“平衡”下板书:20+30=502、师:(课件出示课本图2)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天平示意图,你又发现了什么?生:天平也是平衡的,有一个砝码的质量用X表示。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认识等式和方程冀教版
认识等式和方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间的关系。
会列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3.有机结合地方教育资源、我国在方程史上的贡献等内容渗透健康生活方式,爱家乡、爱祖国的数学文化等积极情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教学重点经历从现实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程,理解方程的本质。
教学难点会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在玩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情况?上课:一、认识等式1.谈话:同学们,在实际生活当中,有很多现象和跷跷板是一样的。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它叫(天平)。
(1)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
(2)在天平的左边放上20210的两个物体,让学生说出此时天平(不平衡了)。
表示天平左边比右边重了。
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20210=50)2.揭示:像这样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等式。
(板书:等式)等式有个明显特征:=,它表示左右两边是相等的关系。
二、认识方程1.用含用未知数的式子表示质量关系(1)认识未知数如果两个物体中一个不知道它的质量,现在又如何用式子表示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呢?指出:真不简单!同学们能想到用字母来表示这个物体的质量。
这些字母表示的数咱们事先不知道,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未知数。
(板书:未知数)感悟:人类能够将未知数用一定的字母表示,并且让未知数平等地参与运算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课件演示,播放录音】现在,我们可以用202150来表示两边的数量关系。
(纸条① 202150)(2)如果指针偏向左边,说明什么?现在你能用式子表示两边的数量关系吗?(纸条② 2021>50)这个式子表示两边不相等。
<(3)出示指针偏向右边,那这又如何表示呢?这个式子也表示两边不相等。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八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八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八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结合天平示意图,在观察、列式、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2、知识与技能: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方程、等式,能用方程表示具体情境或文字叙述的等量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方程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的作用,对同学们进行爱护环境教育。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节全新的数学概念课,学生在此之前从没有接触过方程。
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和一定的代数知识(用字母表示数),这些都为学习本节课做好了铺垫、。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活动中我采用借助天平,感悟等量,激发了学习兴趣;用观察分类法,形成概念;用图解法,区分关系。
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观察、写式子、归纳、类比中经历探索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认识方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天平,由天平的作用引出怎样比较测量物品质量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天平“平衡”与“不平衡”表示的意义。
教师出示实物天平。
师:同学们,大家都认识天平,谁来说一说天平有什么作用?生:天平可以测量物体质量。
生:天平可以比较两个物体的质量。
师:用天平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哪个轻,哪个重呢?生:把两个物体放在两边的托盘里,指针偏向哪边,哪边托盘上的物品就重。
生:哪边的物品重,哪边的托盘就低;哪边轻,哪边的托盘就高。
5.1等式与方程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解答:
1. 首先,我们去括号,得到 3x - 12 = 7x + 12。
2. 然后,我们将方程中的x项移到等式的左边,得到 3x - 7x = 12 + 12。
3. 接着,我们计算等式左边的差,得到 -4x = 24。
4. 最后,我们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得到 x = -6。
4. 方程的解法:通过变形、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方法解方程。
5.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利用等式与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长度、面积、体积等计算。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课本《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等式与方程”相关联,符合教学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
例题3:解方程 3x + 4 = 2x - 3
解答:
1. 首先,我们将方程中的x项移到等式的同一边,得到 3x - 2x = -3 - 4。
2. 然后,我们计算等式左边的差,得到 x = -7。
例题4:解方程 5(2x - 3) = 5x + 10
解答:
1. 首先,我们去括号,得到 10x - 15 = 5x + 10。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和计算机,以便进行PPT演示和教学活动的开展。
2. 课程平台:学校提供的教学管理系统,用于发布教学资料、作业和进行课堂讨论。
3. 信息化资源:数学教学软件和在线教育平台,用于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
4. 教学手段: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包括小组讨论、例题讲解、练习题解答和实际问题解决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对一些运算技巧的掌握不够熟练。例如,有些学生在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时出现了错误。为了改善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运算技巧。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认识等式和方程-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认识等式和方程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概念,学会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并理解等式和方程在数学表达中的基本特性。
学生将学习等式的性质,如两边相等、可以进行等价变形等,以及方程的基本概念,即含有一个或多个未知数的等式。
通过具体例子和练习,学生将掌握如何识别和运用等式与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基本运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并能运用等式和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本质区别和联系。
2. 学会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并运用等式和方程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等式和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等式和方程的定义、性质和运用,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条理分明,重点突出等式和方程的定义、性质和运用。
可以采用图表、例题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设计一些基本的等式和方程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提高题:设计一些有难度的等式和方程题目,让学生尝试解决。
3. 实践题: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等式和方程的应用题目,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性。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本质区别和联系。
2. 学会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并运用等式和方程解决问题。
认识等式和方程-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等式和方程-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节课主要介绍等式和方程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同时,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解方程和等式。
二、教学目标1.了解等式和方程的基本概念;2.通过实例理解等式和方程的含义;3.学会解等式和方程,并多练习。
三、教学重点1.等式和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学会解等式和方程。
四、教学难点1.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等式和方程;2.如何用简明的方法解决等式和方程。
五、教学准备1.准备好黑板、粉笔等;2.准备好以下练习题:(1)x+4=8;(2)5+y=9;(3)在实际情境中使用等式和方程解决问题。
六、教学过程A. 课前复习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数的顺序比较”。
B. 新课讲解1.引入先放一道问题:课桌上有4个笔筒,每个笔筒里有7支笔,一共有多少支笔?学生可以通过数一数的方式来得到答案,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等式或方程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2.等式的定义和示例•等式的定义:等号左边和右边的数或式子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示例1:7+3=10这就是一个等式,左边是7+3,右边是10,它们相等。
•示例2:2x=10这也是一个等式,左边是2x,右边是10,它们相等。
3.方程的定义和示例•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示例1:x+4=8这是一个方程,其中x是未知数。
•示例2:5+y=9这也是一个方程,其中y是未知数。
通过示例,很容易得出等式和方程的概念和区别。
4.实例分析老师可以举一个类似于“四个笔筒七支笔”的例子,让学生先自己思考,看看能不能转化为方程或等式,再一起来讨论答案。
这个过程可以解释为:•第一步:设未知数。
在以上的例子中,我们设买了x个苹果。
•第二步:列出等式或方程。
对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列出以下的式子:3x+5=17因为每个苹果是3块钱,所以购买x个苹果要花费3x块钱,再加上商店有5元优惠券,总价格就是17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认识等式和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数学课程,针对《认识等式和方程》这一章节展
开教学。
在学习此章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数的基本运算,如加减乘除,以及一些简单的算式的解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等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掌握等式运算法则和基本性质。
3.理解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4.能够独立运用学习内容解答简单的等式和方程。
三、教学内容
1. 等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会学习到什么是等式,如何表示等式,以及等式的基本特点。
老师可以先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等式的概念和意义,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如根据提示自己编写一些等式,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逐步掌握等式的表达方法和基本特点。
2. 等式运算法则和基本性质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会学习到等式的运算法则和基本性质,这些内容很重要,
是后续学习中的基础,老师可以通过举例的形式来讲解等式的运算法则和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会学习到方程的概念和解法,学生需要理解方程的含义和
各个部分的意义,然后通过实例的形式来掌握解决方程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在本教学设计中,老师应以讲授法为主,通过讲解理论知识来让学生掌握相关
的知识点。
2. 演示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演示的方式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实例的操作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
3. 研究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讨论的方式,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环节
在本节课的开始,老师需要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的预期和期望。
2. 学习内容讲解
在本节课的这个部分,老师需要逐一讲解所学内容,注重讲解重点和难点,让学生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3. 练习环节
通过讲解后,老师需要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进行下一步的针对性学习。
4. 总结反思
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老师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同时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教学评价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鼓励学生多发言的方式,来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课后练习和作业的方式,来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确保学生掌握所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