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我的性别姜饼人》 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我爱我的性别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我爱我的性别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我爱我的性别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接受自己的性别身份,增强性别自信心。

2.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性别差异,树立平等的性别观念。

3. 帮助学生掌握与性别相关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知识,促进身心健康。

二、教学内容1. 性别认知:让学生了解生理性别、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的概念。

2. 性别平等:培养学生树立平等的性别观念,消除性别歧视。

3. 性别特点:让学生了解自己性别的一般特点,如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

4. 性别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性别自信,接纳自己的性别身份。

5. 性别角色认识:让学生了解性别角色的含义,学会在适当的情境中表现自己。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性别相关话题进行讨论,促进思考和交流。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性别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性别平等和性别角色的意义。

3. 小组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自我反思法: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性别认知和行为进行反思,提高自我认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与性别相关的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设计讨论话题和小组活动方案。

3. 准备教案、PPT等教学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性别相关的趣事引出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性别认知:讲解生理性别、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性别多样性。

3. 性别平等:讨论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树立平等的性别观念。

4. 性别特点:分析男生和女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让学生了解自己性别的一般特点。

5. 性别自信心:分享成功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性别自信,接纳自己的性别身份。

6. 性别角色认识:讲解性别角色的含义,让学生学会在适当的情境中表现自己。

7.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8. 案例分析:分析性别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性别平等和性别角色的意义。

9. 讨论:组织学生就性别相关话题进行讨论,促进思考和交流。

《姜饼人》 说课稿

《姜饼人》 说课稿

中班数学《姜饼人》说课稿
设计意图:中班幼儿对十以内的数的认和数都有比较好的掌握,但是他们对数和实物的转换还不太明确,设计这节课就是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中掌握多一和少一的关系,增进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名称:《姜饼人》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感知姜饼人逃亡过程中人物的数量变化。

2.体验故事表演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听听故事:姜饼人(理解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出场顺序)
1.教师讲故事。

故事后提问: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还记得故事里的人物是按什么顺序出场的呢?
归纳:姜饼人逃出来后,老奶奶、老爷爷、老黄牛、小松鼠,是按先后顺序一个接着一个跑出来追赶姜饼人。

二、表演故事:姜饼人(感知姜饼人逃亡过程中人物的数量变化)
1、介绍表演方法:
幼儿故事表演:参与表演的幼儿选择一个“角色”并按顺
序出场;角色对话时要立停面向观众大声“对话”:观看表演的小朋友认真观看表演,并协助说说人物的“对话”。

2.幼儿故事表演
重点提问:谁来追姜饼人了?现在有几个人了?
人数是多了还是少了?
几个人在逃,几个人在追?
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归纳:原来他们是一个接着一个来追赶姜饼人,追赶的人数是越来越多了。

3.讲述故事后半部分,猜测故事结尾。

教师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结尾不讲)
提问:现在还剩几个人?
你觉得人数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反思:
1.故事表演前规则没有讲清楚,幼儿不能很好的表演故事。

2.教师对故事中人物的语言没有很好的提炼。

心理健康《我的性别姜饼人》 教案

心理健康《我的性别姜饼人》 教案

心理健康《我的性别姜饼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性别角色的概念,认识到性别角色并非绝对,而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2. 帮助学生接纳自己的生理性别,尊重他人的性别认同。

3. 引导学生反思性别刻板印象,培养性别平等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性别角色的定义与表现2. 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3. 性别平等的重要性4. 制作性别姜饼人,表达自己的性别认同5. 小组讨论,分享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与感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性别角色的定义、表现及影响。

2. 活动法:制作姜饼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性别认同。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与感悟。

4. 问答法: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思考。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我的性别姜饼人》教案及相关资料2. 教具: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3. 课件:性别角色相关的图片、视频等4. 小组讨论指南:包含讨论话题及问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性别角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性别角色的表现。

2. 新课导入:讲解性别角色的定义、表现及影响。

3. 活动:制作性别姜饼人,让学生在姜饼人上绘制自己认为的性别特征,如发型、衣着、爱好等。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根据讨论指南,探讨性别角色的认识与感悟。

5. 分享与总结: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姜饼人作品及讨论成果,总结性别平等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

2. 分析学生制作的姜饼人作品,评估他们对性别特征的表达和理解。

3. 收集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评估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对性别平等观念的认同。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性别研究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性别角色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观看性别平等相关的纪录片,增强他们的性别平等观念。

3. 开展校园性别平等宣传活动,如制作海报、举办征文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的心得体会,了解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和感悟。

心理健康《我的性别姜饼人》 教案

心理健康《我的性别姜饼人》 教案

心理健康《我的性别姜饼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性别特征,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2.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性别差异,增进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学会自我调适和情绪管理。

二、教学内容1. 性别特征: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

2. 性别观念:尊重、平等、接纳他人。

3. 心理健康:情绪管理、自我调适、人际交往。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姜饼人案例,让学生分析和理解性别特征及心理健康。

3. 小组活动法:分组进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我的性别姜饼人》课件。

2. 教具:姜饼人模具、彩笔、画纸等。

3. 场地:教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性别特征,思考性别对自己的影响。

2. 讲解:讲解性别特征及性别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尊重他人。

3. 案例分析:分析《我的性别姜饼人》案例,让学生了解性别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绘制自己的姜饼人,分享性别特征及心理健康的感悟。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尊重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

6. 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性别尊重和心理健康,下周分享心得。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性别特征和心理健康认知的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创意发挥。

3.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分享内容,分析他们对于性别尊重和心理健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馈与改进1. 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及时给予反馈,鼓励积极表现的学生,帮助需要改进的学生。

2. 根据学生的作业和分享,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

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求,适当增加或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八、教学延伸1. 邀请心理健康专家或性别研究的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性别和心理健康领域的了解。

小班教案 姜饼人

小班教案 姜饼人

小班教案姜饼人教案标题:小班教案-姜饼人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姜饼人的由来和故事背景。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与幼儿一起观看姜饼人的图片或视频,并与他们分享姜饼人的故事背景。

- 提问:你们知道姜饼人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你们喜欢吃姜饼人吗?2. 讨论(10分钟):- 与幼儿一起讨论姜饼人的材料和制作过程。

引导幼儿提出他们认为可能需要的材料和步骤。

- 提问:我们需要哪些材料来制作姜饼人?你们认为应该先做什么?3. 制作姜饼人(20分钟):- 准备好姜饼人的材料和工具,如面团、姜饼人模具、烤盘等。

- 按照讨论中的步骤,与幼儿一起制作姜饼人。

鼓励幼儿动手参与,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4. 语言表达(10分钟):- 鼓励幼儿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他们制作姜饼人的过程。

例如,他们可以描述面团的颜色、形状、质地等。

- 提问:你们的姜饼人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用了什么材料?你们喜欢制作姜饼人吗?5. 游戏活动(15分钟):- 给每个幼儿一块未装饰的姜饼人饼干和一些装饰材料,如糖霜、糖果等。

-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装饰自己的姜饼人饼干。

- 提问:你们的姜饼人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用了什么材料来装饰它?6. 结束(5分钟):- 邀请幼儿展示他们制作和装饰的姜饼人,鼓励他们用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

- 总结课程内容,回顾幼儿在制作姜饼人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 提问:你们喜欢今天的活动吗?你们学到了什么?教学资源:- 姜饼人的图片或视频- 姜饼人模具- 面团、烤盘等制作姜饼人的材料和工具- 装饰材料,如糖霜、糖果等教学评估:- 观察幼儿在制作姜饼人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 听取幼儿对姜饼人制作过程的描述和对活动的反馈。

教案扩展:1. 阅读姜饼人的绘本,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姜饼人故事的理解。

2. 组织姜饼人派对,邀请家长参与,分享姜饼人的制作和故事。

姜饼人教案

姜饼人教案

姜饼人教案以下是一份针对小学生的姜饼人教案:活动名称:制作姜饼人适用年级:小学生活动所需材料:- 面粉- 糖粉- 鸡蛋- 黄油- 肉桂粉- 姜粉- 食盐- 烤盘- 烤箱- 刀具- 食用色素、糖果、糖霜等(可选)活动流程:1. 首先,将面粉、糖粉、鸡蛋、黄油、肉桂粉、姜粉和食盐混合在一起,揉成面团。

如果面团太干的话,可以添加一些鸡蛋或水。

2. 把面团擀成适当的厚度,在上面用刀具画出姜饼人的形状,然后把多余的面团去掉。

3. 将姜饼人放在预热好的烤箱里,以180度的温度烤8-10分钟。

4. 烤好的姜饼人可以享用,或者你可以使用食用色素、糖果、糖霜等装饰他们。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姜饼人这个食品,并学习如何制作。

2. 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帮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独立制作姜饼人。

2.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不同形态的姜饼人。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揉出具有足够韧性的面团。

教学方法:1. 演示法:老师向学生展示如何制作姜饼人,并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

2. 合作学习: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制作姜饼人。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制作姜饼人的过程,检查他们是否能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同时,询问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以及是否有其他创意来制作不同形态的姜饼人。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食材来制作姜饼人,比如使用蔬菜色素来调制面团颜色,或者带上不同的糖果和糖霜共同创造丰富多彩的姜饼人。

同时,通过学习姜饼人的历史背景,可以让学生了解与此相关的文化和传统。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我爱我的性别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我爱我的性别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我爱我的性别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接受自己的性别身份,树立性别自信。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性别差异,树立平等性别观念。

3. 帮助学生理解性别刻板印象,学会打破性别束缚,发展个性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性别认知:让学生了解生理性别和性别认同的区别,认识自己的性别身份。

2. 性别自信:培养学生对自己的性别特征和能力充满信心。

3. 性别平等:引导学生尊重和接纳性别差异,反对性别歧视。

4. 打破性别刻板印象:让学生认识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学会突破束缚,发展个性和兴趣。

5. 性别角色:帮助学生理解性别角色在社会中的影响,学会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性别相关问题。

3. 小组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共同完成任务。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性别角色,增进对性别平等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2.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与性别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小组活动道具:准备一些道具,用于小组活动中的任务完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小组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等。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性别角色的短视频引出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性别认知:讲解生理性别和性别认同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性别身份。

3. 性别自信:分享成功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性别自信,接纳自己的性别特征。

4. 性别平等:讨论性别歧视现象,培养学生尊重和接纳性别差异的观念。

大班科学平稳的姜饼人教案

大班科学平稳的姜饼人教案

大班科学平稳的姜饼人教案在大班科学课堂中,姜饼人教案是一个经典且富有趣味性的学习内容。

通过制作姜饼人,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食物的变化,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本篇文章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个科学平稳的姜饼人教案,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首先,为了让姜饼人教案具备科学性,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科学概念。

比如,在制作姜饼人前,可以向学生介绍面粉、糖和黄油的性质。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原料的形态和颜色,并让学生亲自体验它们的质地和感觉。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原料在制作姜饼人过程中的作用,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和问题。

接下来,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

比如,在混合原料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不同比例的面粉、糖和黄油,观察和记录不同比例下面团的特点和质地。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发现不同比例的原料会对面团的软硬度产生不同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姜饼人加热过程的观察,让学生探究食物的变化。

在将面团放入烤箱前,可以先观察一下面团的形状和颜色。

然后,我们可以记录下面团在烤箱中的变化,比如体积的变化、表面的颜色变化等。

当姜饼人烤熟后,学生可以观察到姜饼人的颜色和质地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正是由于加热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所引起的。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和记录来探索科学规律。

通过观察姜饼人在烤制过程中的变化,学生可以提出各种问题,并动手进行实验来验证想法。

比如,学生可以尝试不同温度下的烘焙时间,观察和记录姜饼人的状况,并进行比较和总结。

这样的实验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

除了科学性,姜饼人教案还应该具备平稳性。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难度。

特别是对于大班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和耐心相对较低,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姜饼人教案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

情绪姜饼人教案

情绪姜饼人教案

情绪姜饼人教案
教案标题:情绪姜饼人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认识不同的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2. 掌握表达情绪的方式,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

3. 培养学生的情商和情绪管理能力。

教学准备:
1. 情绪姜饼人模板
2. 彩色画笔、颜料
3. PPT或图片展示
4. 情绪表情卡片
5. 情绪表情图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PPT或图片展示,向学生介绍不同的情绪表情,让学生猜测和描述这些情绪。

2. 情绪认知:使用情绪表情卡片,让学生分辨不同情绪,并讨论这些情绪可能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3. 制作情绪姜饼人:给学生提供情绪姜饼人模板和彩色画笔,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绪选择颜色并绘制在姜饼人的脸上,同时让他们思考这种情绪对应的肢体语言和行为。

4. 分享和讨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情绪姜饼人,分享他们的选择和理由,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5. 情绪管理:讨论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面对不同情绪时进
行有效的情绪管理,例如通过运动、音乐、绘画等方式。

6. 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
生活中积极应对各种情绪。

教学延伸:
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情绪表情的角色扮演,加深对不同情绪的理解。

2. 制作情绪日记:鼓励学生在日记中记录自己每天的情绪变化,分析产生这些
情绪的原因,并寻找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制作情绪姜饼人时的表现和选择,以及在讨论和分享环节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不同情绪的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提高情况。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我爱我的性别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我爱我的性别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我爱我的性别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接受自己的性别身份,增强性别自尊。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接纳不同性别的意识。

3. 帮助学生认识性别角色,避免性别刻板印象。

二、教学内容1. 性别自尊: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性别价值,培养自豪感。

2. 性别角色:引导学生了解性别角色的概念,分析性别刻板印象。

3. 尊重他人:教育学生尊重不同性别,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性别自尊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

2. 难点:引导学生消除性别刻板印象,接纳不同性别。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性别的认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性别问题。

3. 游戏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性别角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自己的性别吗?你对你的性别有什么看法?2. 讲解性别自尊:教师讲解性别自尊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性别自尊的重要性。

3. 分析性别角色:教师介绍性别角色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性别刻板印象。

4. 案例分享:教师分享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消除性别刻板印象。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性别的认识,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

6. 游戏体验:教师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性别角色,增进对不同性别的理解。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份关于家庭中不同性别成员的角色认识问卷,了解家庭成员对于性别角色的看法和期望,并讨论如何在家里实践性别平等。

2. 社区参与: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组织的性别平等活动,如讲座、研讨会等,增进对性别平等的社会认识。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游戏中的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包括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对性别平等的理解。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的认同程度和对性别平等的态度。

心理健康《我的性别姜饼人》 教案

心理健康《我的性别姜饼人》 教案

心理健康《我的性别姜饼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性别角色的概念,认识到性别角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尊重他人的性别特点。

3. 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性别认知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性别角色的概念与表现2. 性别角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3. 正确性别观念的培养4. 自我认知与性别认知的能力培养5. 心理健康与性别角色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性别角色的概念、影响及正确性别观念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性别角色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和体会。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性别角色的心理特点。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我的性别姜饼人》2. 课件:性别角色的相关图片、案例及讨论题目3. 道具:姜饼人模具、彩笔、剪刀等4. 视频资料:关于性别角色的短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性别角色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性别角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2. 新课导入:介绍性别角色的概念及表现,让学生了解性别角色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性别角色对个体成长的作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性别角色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5.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性别角色的心理特点。

6. 互动环节:学生用彩笔、剪刀等道具制作自己的性别姜饼人,展示性别角色的认知。

8.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9.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性别角色主题的班会,让同学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性别角色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和解决。

2. 开展性别角色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性别角色的了解程度,提高学生对性别角色问题的关注。

3. 邀请心理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指导学生正确面对和处理性别角色问题。

姜饼人集体教学教案

姜饼人集体教学教案

姜饼人集体教学教案教案标题:姜饼人集体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制作姜饼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通过姜饼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内容:1. 姜饼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

2. 姜饼人的制作过程和材料准备。

3.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姜饼人。

4. 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姜饼人作品。

5. 姜饼人故事的阅读和讨论。

教学准备:1. 姜饼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资料和图片。

2. 制作姜饼人所需的食材和工具。

3. 分组合作的指导材料和规则。

4. 姜饼人故事的书籍或相关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姜饼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姜饼人的兴趣。

2. 展示姜饼人的图片和制作过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主体:1. 分组合作制作姜饼人: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b. 向学生分发制作姜饼人的指导材料和规则,确保学生了解制作过程和要求。

c. 学生按照指导材料的要求,合作制作姜饼人。

老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d.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来设计姜饼人的形状和装饰。

2. 学生展示和分享:a. 每个小组完成姜饼人的制作后,让他们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b. 学生可以用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姜饼人,分享他们在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3. 姜饼人故事的阅读和讨论:a. 向学生讲述姜饼人的故事,或者选择一本相关的绘本进行阅读。

b.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帮助他们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观。

总结:1. 回顾学生在制作姜饼人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姜饼人故事中的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

3. 鼓励学生将制作的姜饼人带回家,与家人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姜饼人制作活动,加强学校和家庭的互动。

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工艺品展览,了解更多关于姜饼人的历史和文化。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我爱我的性别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我爱我的性别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我爱我的性别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别特征,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接纳自己的性别特征,并尊重他人的性别差异。

3. 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1. 性别特征: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2. 性别观念:接纳自己的性别,尊重他人的性别差异。

3. 自我认知: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性别特征,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接纳自己的性别,尊重他人的性别差异。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性别特征的认识和体会。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性别观念的重要性。

3. 自我反思法:让学生通过写日记、绘制心情卡片等方式,进行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自己的性别吗?你对性别有什么认识?2. 主体教学:a. 性别特征:教师介绍性别特征的三个方面,引导学生了解性别差异。

b. 性别观念:教师讲解性别观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c. 自我认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接纳自己的性别,尊重他人的性别差异。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互相借鉴。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写日记、绘制心情卡片等方式,进行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对性别特征、性别观念和自我认知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通过写日记、绘制心情卡片等方式进行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的质量。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性别教育的认识和感受。

心理健康《我的性别姜饼人》 教案

心理健康《我的性别姜饼人》 教案

心理健康《我的性别姜饼人》教案第一章:认识性别角色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性别角色的概念。

引导学生认识到性别角色是社会文化塑造的,并非先天固有。

帮助学生尊重和接纳自己的生理性别,探索内在的个性。

1.2 教学内容性别角色的定义与表现性别角色与个性的关系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1.3 教学活动讨论:性别角色的认识分享:性别角色的案例分析小组活动:性别角色扮演1.4 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或周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体现性别角色。

第二章:探索性别身份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性别身份的多样性。

鼓励学生探索自己的性别认同。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接纳他人的性别身份。

2.2 教学内容性别身份的定义与范围性别认同的形成性别多样性的重要性2.3 教学活动视频观看:性别身份的介绍小组讨论:性别认同的探索角色扮演:性别多样性的理解2.4 作业学生回家后,通过互联网或书籍,了解不同的性别身份。

第三章:性别平等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性别平等的社会意义。

引导学生反思性别平等在生活中的实践。

激发学生为性别平等做出的努力。

3.2 教学内容性别平等的定义与原则性别平等在社会中的体现性别平等的意义与挑战3.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性别平等的实践例子角色扮演:性别平等的讨论小组活动:性别平等的行动计划3.4 作业学生回家后,思考并记录一个自己观察到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

第四章:性别平等与自我认同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性别平等与个人自我认同的关系。

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性别认同。

培养学生在面对性别歧视时保护自己权益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性别平等与个人自我认同的联系性别歧视的类型与影响应对性别歧视的策略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性别平等与自我认同角色扮演:应对性别歧视的场景分享:成功应对性别歧视的故事4.4 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讨论关于性别平等的话题,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五章:建立积极的性别认同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性别认同。

心理健康教育通用版我的性别姜饼人课件

心理健康教育通用版我的性别姜饼人课件
⑴ Ta喜欢玩和平精英 ⑵ Ta喜欢看偶像剧 ⑶ Ta最擅长的科目是数学 ⑷ Ta经常穿粉色的衣服 ⑸ Ta长大想当航空母舰的舰长 ⑹ Ta有很多毛绒玩具 ⑺ Ta是一位芭蕾舞者
⑻ Ta是世界格斗冠军
朱利安·麦凯
1997年出生在美国蒙大拿州一个舞蹈家庭。俄罗斯芭蕾舞独舞 演员,国际芭蕾舞大赛获奖者,旧金山芭蕾舞团首席,代表作品 《喀秋莎》等。
根据下面的内容,猜一猜Ta的性别
(认为是男的举手,女的不举手)
⑴ Ta喜欢玩和平精英
⑵ Ta喜欢看偶像剧 ⑶ Ta最擅长的科目是数学 ⑷ Ta经常穿粉色的衣服
你发现了什么?
⑸ Ta长大想当航空母舰的舰长 ⑹ Ta有很多毛绒玩具
⑺ Ta是一位芭蕾舞者
⑻ Ta是世界格斗冠军
“男女有别”
我的性别姜饼人
Slide / 17
视频名称:《朱利安麦凯》 来源出处:哔哩哔哩 up主:颜汐Mikyo
Slide / 18
张伟丽
女,1990年出生,综合格斗运 动员,曾是河北顶尖的女子散打运 动员,后来转战MMA(综合格斗)。
2019年8月31日,在UFC格斗之 夜深圳站比赛中,张伟丽用42秒时 间KO巴西女拳王安德拉德获得草量 级(115磅)世界冠军金腰带,成为 UFC中国首位冠军 。
Slide / 7
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Slide / 9
早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记载中,斯巴 达国王就穿着便于上下马的裙装作战,再后来还 有苏格兰男裙的例子。
Slide / 10
Slide / 11
评估自己看到这些图片时的感受(1-5分)
Slide / 12
1分
3分
不能接受
5分 能接受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姜饼人幼儿园教案

姜饼人幼儿园教案

姜饼人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姜饼人并识别其形象。

2.培养幼儿园良好的创造力。

3.增强幼儿园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了解姜饼人形象的背景知识。

2.制作姜饼人的步骤,培养幼儿创造力。

3.练习使用语言表达,加强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了解姜饼人1.给幼儿介绍姜饼人的背景知识,如其起源和传统意义。

2.展示姜饼人的形象图片,让幼儿们观察、认知其形象特征。

3.发挥幼儿园的乐器、玩具等物品,让幼儿们模拟姜饼人形象。

2. 制作姜饼人1.给幼儿提供所有需要的材料和工具:面粉、糖粉、黄油、盐、肉桂等,同时放置们制作姜饼人的模具。

2.按照步骤制作姜饼人:搅拌面糊、揉面团、切成指定形状、烘烤等。

3.最后幼儿们可以添加自己的创意,针对性的制作出不同的姜饼人作品。

3. 语言表达1.在制作姜饼人的过程中,鼓励幼儿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其做的姜饼人创意和故事。

2.为幼儿提供平台,分享他们的姜饼人创作和为其编写故事。

四、教学效果1.通过了解姜饼人的背景知识和制作姜饼人的过程,幼儿们能够开始理解这一中国文化节日的意义。

2.幼儿们的创造力在制作姜饼人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能够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多的创造性活动。

3.通过分享姜饼人制作和故事编写,幼儿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加强。

4.在制作姜饼人的过程中,幼儿们也能够发展社交交往能力和协作能力。

五、总结姜饼人幼儿园教案是一种适合于幼儿们的创新活动,不仅在加强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是在扩充幼儿们对文化传统的认知和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教案不仅加强幼儿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友谊,而且加深他们对月饼文化传统的了解和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希望更多教育工作者通过此文档可以学到姜饼人幼儿园教案的制作、执行以及对幼儿提高的研究和发展。

透过“姜饼人”认识那个未知的自己

透过“姜饼人”认识那个未知的自己

透过“姜饼人”认识那个未知的自己作者:张帆来源:《中学生博览》2022年第08期初中是个体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阶段,引导初中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尤为重要。

基于初中生开放性与闭锁性的心理特点,好奇和创造的心理优势,游戏理念在初中自我意识主题的心理辅导课中可以发挥巨大效用。

教师:(用手示意有一只虚拟球)我手里有一只虚拟的球,我会把球扔出的同时用眼神示意。

接到球的同学请像我一样用眼神示意你的伙伴,并且继续把球传出去。

如果我们足够专注,球就会在同学们手里不断传递。

教师:同学们在游戏时有怎样的感受?学生1:开心。

学生2:有点紧张。

教师:我能感受到同学们的投入,尽管无声但在虚拟球传递的过程中我们又被连接起来。

期待在课堂中,我们也能这样连接和沟通。

设计意图:扔虚拟球作为热身游戏,可以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聚焦起来。

同时,虚拟球的优势在于不会因为球落地而打断节奏,学生间的连接能因球的传递而不断加深。

教师:(出示投影)许多不同的个体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桌上有各种“姜饼人”纸片,请挑选一张代表自己。

选择完成后,在“姜饼人”头、手、脚的位置写上自己的5个特点并画上喜欢的装饰。

设计意图:学生选择“姜饼人”的过程实则是自我投射、内心世界外化的过程。

选择“姜饼人”之后写下特点(并不要求是优点或缺点)进行涂色,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放松学生心情,巧妙绕过心理防御,获得更轻松和真实的表达。

教师:同学和老师也很想知道在这个时代、这个年纪你会怎样看待自己?黑板上有一个大号姜饼人,谁愿意把你的优缺点“借”给课堂用一用?学生1:开朗、活泼、太胖。

学生2:成绩好、不够高、朋友多。

教师:感谢同学们“借”出了你们的特点。

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特点都有哪些类型。

学生1:性格。

学生2:外形。

学生3:和别人的相处。

教师:我们的自我特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哪些类型的词语出现得较多呢?學生4:外形的。

教师:看来很多同学很关注外形哦!同学们还在生长阶段,人生中我们在每个阶段的外形都会发生变化,不需要因为外形有太大压力。

我的性别姜饼人教学设计

我的性别姜饼人教学设计

我的性别姜饼人教学设计
为了关注青少年的性别角色的问题,开设了《我的性别姜饼人》
教育目的:帮助学生认识男生女生的性别角色差异以及共同拥有优秀的特质,引导学生在悦纳自己性别角色特点的同时,也要向异性学习优秀特质。

教育主题:同伴交往和性别角色认同,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式:学生的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在研讨环节,教师简单的说课。

随后,进行深入研讨,大家充分肯定了老师的尝试和探索,两节课的主题新颖、课堂形式有新意、老师与学生互动热烈。

同时大家对于课堂活动的设置,生成性资源的把握,课堂语言的锤炼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性意见。

教学意义:对于社交害羞学生的个性化小组式有正确的引导。

性别角色认同的主题关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发展双性化的趋势,进行有意识指导学生的性别认同和打破性别刻板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性别姜饼人
【活动理念】
1.核心概念辨析:
⑴性别刻板印象亦称性别偏见,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它表明了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看法。

在对人的认知中,人们总是力图找出各类角色的共同特征,以缩短和简化认知过程。

性别刻板印象主要是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所致,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⑵性别姜饼人是为了给人们更直观的学习性别和性取向的工具。

它分成了四个部分,其中两个是生理性别和性别表达。

生理性别是指与生俱来的性别,由生殖器官决定。

性别表达是指通过语言、行为、衣着等表现出的在性别方面的个性特征。

2.学习者特征分析:在平时的课堂教学,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娘娘腔”和“女汉子”的偏见,在几例个体咨询中也发现女生在家庭中受到了家人“重男轻女”传统思想的影响。

性别是自我认识中的一部分,八年级又处在青春期自我认识的关键时期。

《纲要》中也指出,要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七年级下册《生物》一书,也对男女生殖系统和性激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学生了解了相应的生理知识。

3.活动目的: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等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悟不同的性别表达,尊重性别多元。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性别表达不受生理性别的限制
2.情感目标:体验和感悟不同的性别表达及其影响。

3.行为目标:尊重性别多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性别表达不受生理性别的限制
2.教学难点:尊重性别多元
【活动对象】八年级
【活动时间】45分钟
【活动准备】
师:两张姜饼人挂图、“我眼中的男生女生”任务单、若干张彩纸、磁贴、小姜饼人图
生:纸和笔
【活动过程】
1.暖身与导入:
根据下面的内容,猜一猜Ta的性别。

(1)Ta喜欢玩和平精英
(2)Ta喜欢看偶像剧
(3)Ta最擅长的科目是数学
(4)Ta经常穿粉色的衣服
(5)Ta长大想当建筑工程师
(6)Ta看到虫子就会大声尖叫
(7)Ta是一位芭蕾舞者
(8)Ta是世界格斗冠军
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请3位学生分享答案,并询问其他同学的意见。

小结:正如刚才大部分同学所说的那样,“男女是有别的”,性别的不同会带来其它方面的差异,所以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性别,了解性别角色以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2.活动与体验: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性别,老师请来了一位小伙伴——性别姜饼人(黑板左右两边分别贴上两个姜饼人,代表男女两种性别)活动一我眼中的男生女生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
(1)你认为男生和女生在生理上的不同体现在哪些地方?
男生女生
(2)请选择最符合男女生特质的词语,填入下面的表格
男生女生性格
着装
行为举止
职业类型
3.交流与分享:
⑴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老师把答案写在彩纸上并贴在两个
姜饼人的旁边。

根据学生的回答,先引出生理性别的概念
小结:与生俱来的生理性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所以我们看到,男女生在性格、着装、行为和兴趣方面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并且好像都固定在了某个范围里面,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作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亦称性别偏见,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它表明了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看法。

但是实际情况似乎并不是这样
⑵王一博、王俊凯、权志龙、欧美歌手等男明星穿女装的图片
Gucci推出男士连衣裙,丁香医生微博转发并表示支持
《荷马史诗》中裙装的起源和苏格兰男裙
李宇春、刘雨昕中性风穿着的图片
请学生评估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1-5分)
⑶朱利安﹒麦凯和世界格斗冠军张伟丽的故事及视频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例子
⑷呈现本区某初二学生穿粉色百褶裙参加校运会跑步比赛的图
片并询问学生的感受,以及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些情况
会怎么做?
小结:性别在性格、着装、行为举止和兴趣爱好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男女生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从这些方面进行性别表达,没有什么是男生必须做或者女生必须做的事情。

如果有些兴趣和行为你没办法接受,请你也不要用异样的眼光和行为去看待,而是尝试着尊重它。

4.总结与延伸:
⑴把黑板上的姜饼人合二为一
总结:生理上的差异带给我们的只是生理上性别的不同,性别不应该成为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束缚,男生擅长的事物女生也可以做的很好,女生的爱好男生也可以喜欢,用更开放的眼光去看待性别,尊重性别的多元化。

⑵课后作业:为你的性别姜饼人进行设计,画出理想中的性别角色。

【备注】
1、本设计中的“性别姜饼人”引自:知乎《性别姜饼人-介绍》
2、“暖身与导入”环节借鉴《中学性教育教案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主题四“社会性别”第一课《认识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
3、“我眼中的男生女生”环节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1课《阳刚带柔,阴柔有刚》中的“活动一男生女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