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检查
7.铜绿假单胞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

1.概述:培养基是微生物试验的基础,直接影响微生物试验结果。
适宜的培养基制备方法、贮藏条件和质量控制是提供优质培养基的保证。
供试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
2.验证目的: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铜绿假单胞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用的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的质量,以及其制备程序、保存条件等是否满足微生物限度检查用要求。
3.验证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控制菌检查”、“9203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
4.验证项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5.适用范围:成品培养基、由脱水培养基或按处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6.验证周期:除另有规定外,在实验室中,若采用已验证的配制和灭菌程序制备培养基且过程受控,那么同一批脱水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试验可以只进行一次。
如果培养基的制备过程未经验证,那么每一灭菌批培养基均要进行适用性检查试验。
7.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7.1验证小组人员:7.2验证人员职责及要求7.2.1按验证方案及相关文件实施验证。
7.2.2认真观察并做好验证原始记录。
7.2.3对实施验证的结果负责。
7.3验证中各部门的职责7.3.1验证领导组职责7.3.1.1制订验证总计划,负责全公司验证工作的管理。
7.3.1.2确定验证项目及验证项目负责人。
7.3.1.3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工作。
7.3.1.4负责验证资料及结果的审核工作。
7.3.1.5负责验证报告的批准工作。
7.3.2验证项目小组职责7.3.2.1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工作。
7.3.2.2参与验证方案的讨论、确认工作。
7.3.2.3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
7.3.2.4负责验证结果的分析、统计、报告工作。
7.3.2.5参与验证结果的评价工作。
7.3.3质量部职责7.3.3.1负责公司验证日常管理工作。
7.3.3.2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工作。
7.3.3.3负责验证过程中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的校验工作。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

3. 结果报告
根据蓝色或绿色菌落的计数和确证性试验的
结果,计算每250mL水样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数 量,结果以CFU/250mL计。 生融合而可能影响计数的精确度。
受到严重污染或培养时间过长时,菌落会产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 27853——阳性对照菌株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ATCC 25922——阴性对照菌株
平铺时应避免在滤膜和培养基之间夹留着气泡。
2.2.3 检验程序
结果观察:
所有显蓝色或绿色(绿脓色素)的菌落,初步判定 为铜绿假单胞菌。 所有发荧光不产绿脓色素疑似铜绿假单胞菌菌落, 进行乙酰胺肉汤确证性试验。
将其它所有红褐色不发荧光的菌落进行氧化酶测试、 乙酰胺肉汤、金氏B培养基确证性试验。
1.1 生物学特性
无特殊营养要求,该菌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良 好,琼脂通常会被染成蓝绿色或黄绿色。 该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为灰绿色或蓝绿色菌落, 并形成透明溶血环。 在营养肉汤中呈混浊生长,液面可长出菌膜,菌液 上层为蓝绿色。
1.1 生物学特性
生化反应: 1)氧化酶阳性; 2)液化明胶; 3)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4)吲哚阴性; 5)绿脓菌素试验阳性; 6)其它生化试验(糖利用试验、脱羧酶试验等等)。
-P:呈蓝/绿色的菌落数(所有证实为铜绿假单胞 菌的菌落)。 -F: 显荧光的菌落数。 -R: 呈红褐色的菌落数。 -nF:进行产氨测试的显荧光菌落数。 -CF:产氨阳性的显荧光菌落数。 -nR:进行产氨、氧化酶、金氏B培养基上显荧光测 试的红褐色菌落数。 -CR:产氨、氧化酶、金氏B培养基上显荧光测试均 呈阳性的红褐色菌落数。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断方法与预防措施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断方法与预防措施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植物和动物体表等。
它可以引发多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创伤感染、血液感染等,在免疫功能较弱的个体中尤其具有致命性。
为了及时诊断和预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
诊断方法:1. 细菌培养和分离:利用标准的细菌培养基对临床样本进行培养,如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
在培养基上形成明显的绿色菌落,可以高度怀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存在。
2. 生物学特性:铜绿假单胞菌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如产生芳香化合物,呈金属蓝绿色,对温度变化敏感等。
这些特性可以帮助诊断师进一步确认感染。
3. 分子生物学诊断:PCR或其他分子方法可以系统地检测和确认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
这种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感染。
预防措施:1. 感染管控:在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中,严格执行感染管控的措施,如洗手、使用消毒剂、佩戴手套和口罩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概率。
2. 感染源控制:及早发现和控制潜在的感染源,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定期清洁和消毒有关器械、设备和环境,并确保它们符合卫生标准。
3. 抗生素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关键。
坚持使用敏感性高、治疗效果好并且副作用较小的抗生素。
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形成。
4. 加强患者免疫力: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是预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通过良好的营养、规律的锻炼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5. 医务人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病原微生物的防控培训,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途径和预防措施。
他们应该定期更新自己的知识,保持对新方法和技术的了解。
总结起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包括细菌培养和分离、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诊断等。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是用来检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存在和数量的方法。
以下为一般的检验方法标准:
1. 样本采集:从疑似感染物表面或体液样本中采集适量样本。
2. 培养基选择: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如铜绿假单胞菌选择性琼脂培养基(Cetrimide agar)。
3. 菌落培养:将样本均匀涂敷于琼脂培养基上,并在适当温度下孵育。
4. 观察和计数: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并对可疑的铜绿假单胞菌菌落进行计数。
5. 形态特征:使用显微镜观察菌落的形态特征,铜绿假单胞菌通常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态,有金属绿色色素产生。
6. 生化试验:进行生化试验以确认菌株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如利用氧化酶试验、葡萄糖氧化试验等。
7. 分子生物学检测:使用PCR或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靶向检测,以确认菌株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
8. 结果判定:根据以上检验结果,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铜绿假单胞菌,并确定其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检验步骤和标准可能会因实验室和应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同时,在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准确可靠的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种耐受力很强的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在人类和动植物体内都有可能成为病原菌,引起多种感染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十分重要。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主要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形态学观察是最为简单直观的方法,通过观察细菌在琼脂培养基上的形态特征来初步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的青绿色凝块状菌落,通常呈金黄色至淡黄色,具有辛辣气味。
除了形态学观察外,生理生化特性检测也是菌种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理生化特性,如利用氧化物作为唯一氧化剂和膜脂组成特殊等。
铜绿假单胞菌产生溶血素、胞外聚合物酶、脂肪酶等多种外源酶,可以降解寡糖、脂质等物质。
分子生物学方法也成为现代菌种鉴定的重要手段。
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可以对靶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比如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16S rRNA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同时又有足够的变异性,能够帮助界定种和属的分类关系。
在进行铜绿假单胞菌菌种鉴定的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菌落:铜绿假单胞菌菌落为青绿色,有金黄色至淡黄色的边缘。
需避免选择其他青绿假单胞菌属菌种带来的干扰。
2. 确认生理生化特性:对于一些特殊的生理生化特性,如氧化物利用情况、酶产生等,可以通过专门的生化试验进行验证。
3. 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如果需要进一步确定菌种的归属,可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加深对菌种的认识。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作,需要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只有准确鉴定出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关的医学、环境等研究工作,为防治相关感染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检测

自动生化鉴定仪器 生化试剂条(以国标法为参照,二者符 合率99.6%- 参考文献)
操作步骤-水样过滤
在100级的洁净工作台进行过滤操作。 首先用无菌镊子夹取灭菌滤膜边缘部分, 将粗糙面向上,贴放在已灭菌的滤床上, 固定好滤器,将250mL水样或稀释液通 过孔径0.45μm的滤膜过滤,然后将过滤 后的滤膜贴在已制备好的CN琼脂平板上, 平铺并避免在滤膜和培养基之间夹留着 气泡。
测试的红褐色菌落数。
– cR是产氨、氧化酶、金氏B培养基上显荧光测试 均呈阳性的红褐色菌落数。
• 举例
N=17+16×(2/5)+10×(3/5) – 17:呈蓝/绿色的菌落数; – 16:没有绿脓色素但显荧光的菌落数; – 2:产氨阳性的显荧光菌落数; – 5:进行产氨测试的显荧光菌落数; – 10:呈红褐色的菌落数; – 3:产氨、氧化酶、金氏B培养基上显荧光测试均
呈阳性的红褐色菌落数;
– 5:进行产氨、氧化酶、金氏B培养基上显荧光测 试的红褐色菌落数。
• 样品稀释 若样品污染严重,建议对样品进行稀
释,如10倍递增稀释:取30ml样液加入 至270ml无菌生理盐水中,混匀,以此类 推,进行系列稀释。
• 报告 结果以 CFU/250ml计。
• 其他确证试验方法
产荧光素实验(金氏B培养基)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可以引起各种感染,包括肺部、泌尿生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一、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表现1. 呼吸系统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感染。
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感染时,可出现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等重症症状。
2. 尿路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引起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尿路感染。
患者常表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等症状。
尿液可呈现黄绿色,有时伴有脓血。
3. 创伤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对外科创伤患者感染风险较高。
患者创面可出现红肿、渗液、局部疼痛等症状。
感染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创口坏死、脓肿形成等并发症。
4. 血流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可引发血流感染,常见于严重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患者表现为高热、寒战、乏力、头痛等症状,有时伴有皮肤黄疸和全身各器官功能损害。
5. 消化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引起胃肠道感染,表现为腹部疼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感染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肠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
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与体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如咳嗽、咳痰、发热等呼吸系统感染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创面红肿渗液等创伤感染症状。
2. 实验室检查: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确定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断。
(1) 细菌培养及鉴定:采集患者相应的样本,如痰液、尿液、伤口渗液等,进行菌落计数和培养。
通过鉴定菌落特征、生化反应、药敏试验等方法确认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
(2) 血液培养:对于疑似血流感染的患者,可以进行血液培养以确定病原体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
(3) 分子生物学检测: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异性基因,有助于快速诊断。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最新版3篇】目录(篇1)I.铜绿假单胞菌的介绍II.检验方法标准的概述III.标准的内容和要求IV.检验方法标准的意义和影响正文(篇1)一、铜绿假单胞菌的介绍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如水、土壤、空气等。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致病菌,能够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口感染等。
因此,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和控制至关重要。
二、检验方法标准的概述检验方法标准是指针对某一特定对象,制定的一系列检验方法和标准,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方法标准是医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标准的内容和要求1.检验对象:标准规定了检验对象的范围和种类,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2.检验方法:标准规定了检验方法的选择和操作步骤,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质量控制:标准规定了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方法,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结果报告:标准规定了结果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检验方法标准的意义和影响1.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标准规定了检验方法和质量控制的要求,可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促进医学检验的发展:标准是医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医学检验的发展和提高医疗水平。
目录(篇2)I.铜绿假单胞菌的介绍II.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的标准III.检验方法标准的内容和意义IV.检验方法标准的实施和应用正文(篇2)一、铜绿假单胞菌的介绍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可以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并且对许多消毒剂具有抵抗力。
这种细菌通常存在于水、土壤和植物中,并且有时也会在人体内繁殖。
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引起许多不同类型的感染,包括伤口感染、肺炎和中耳炎等。
二、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的标准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检验方法的标准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的标准是基于实验室微生物学和消毒学原理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原创版2篇】篇1 目录1.铜绿假单胞菌的概述2.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3.铜绿假单胞菌在化妆品中的卫生标准4.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和治疗药物5.铜绿假单胞菌的防控措施篇1正文一、铜绿假单胞菌的概述铜绿假单胞菌,又称绿脓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细菌。
其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铜绿假单胞菌编码三种 VI 型分泌系统,即 h1-t6ss、h2-t6ss 和 h3-t6ss。
其中 h1-t6ss 被认为是一种严格的细菌靶向途径,而 h2-t6ss 和h3-t6ss 通过作为靶向宿主细胞并促进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毒力。
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形态学观察:通过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观察菌体的形态和结构。
2.培养法:将采集的样本在特定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菌落的形态和特征。
3.免疫学检测:通过抗原 - 抗体反应检测样本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抗原或抗体。
4.分子生物学检测:如 PCR、DNA 测序等方法,通过对特定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铜绿假单胞菌。
三、铜绿假单胞菌在化妆品中的卫生标准在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铜绿假单胞菌对人有致病力,常引起人皮肤化脓感染,特别是烧伤、烫伤、眼部疾病患者被感染后,常使病情恶化,并可引起败血症。
因此,在化妆品卫生标准中规定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四、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和治疗药物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引起各种感染,如皮肤感染、败血症等。
针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可选用以下药物:1.半合成青霉素:如阿洛西林和哌拉西林,其中以哌拉西林为最常用。
2.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3.其他内酰胺类药物:如亚胺配能及氨曲南。
4.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异帕米星。
5.氟喹酮类: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氟罗沙星等。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滤膜法)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滤膜法)
录入时间:2015-4-27 10:30:42 来源:青岛海博生物
一、原理
将250mL水样用孔径为0.45μm的滤膜过滤,并将滤膜移至CN琼脂培养基上,于36℃士1℃恒温箱中培养48h,能够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并产生绿脓菌素,或者能够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并且氧化酶呈阳性、紫外光(360±20nm)照射下能发荧光、能够利用乙酰胺产氨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经证实为铜绿假单胞菌,则其检测结果为阳性。
二、培养基和试剂
1.假单胞菌琼脂基础培养基/CN琼脂(配制好之后低温避光保存)
2.金氏B(King’s B)培养基(配制好之后低温避光保存)
3.乙酰胺肉汤(用蒸馏水配制,配置好之后低温避光保存)
4.营养琼脂
5.氧化酶试剂
6.钠氏试剂(配制好之后低温避光保存)
7.设备和仪器
8.玻璃器具:所有玻璃器皿使用前需121℃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
9.恒温培养箱:36℃±1℃
10.紫外灯:波长应为360±20nm
11.滤膜:直径47mm,微孔径为0.45μm(处理方法:如滤膜未经灭菌,则使用前需先将
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置于沸水浴中煮沸灭菌3次,每次15 min。
前两次煮沸后需更换水,用蒸馏水洗涤2次~3次,以除去残留溶剂。
建议使用一次性无菌滤膜。
)12.显微镜:10×~100×
13.冰箱:0℃~8℃
三、操作流程图。
铜绿假单胞菌操作规程

5.3具抑菌活性的供试品
5.3.3.1取滤膜孔径不大于0.45µm,直径不小于50mm可拆卸的滤器。根据供试品及其溶剂的特性选择滤膜材质。滤器及滤膜使用前应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灭菌。使用时,必须保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
5.3.3.2水溶性供试液过滤前先将少量的冲洗液过滤以润湿滤膜。油类供试品,其滤膜和过滤器在使用前应充分干燥。为发挥滤膜的最大过滤效率,应注意保持供试品溶液及冲洗液覆盖整个滤膜表面。供试液经薄膜过滤后,若需要用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为100ml,冲洗次数为3次。每片滤膜的总过滤量不宜过大,以避免滤膜上的微生物受损伤。
5.3.3.3每张滤膜取相当于1g或1ml供试品的供试液直接过滤,或加至适量稀释剂中,混匀,过滤。若供试品1g或1ml含菌较多,可选适宜稀释级的供试液1ml,过滤。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其它适宜的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为100ml,冲洗次数为3次。冲洗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胆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一张滤膜。滤膜贴于平板上时不得有空隙.10.1%苯扎溴铵溶液(供洗手、擦拭操作台面用)。
2.1.25%石碳酸溶液(配好后装入玻璃消毒缸内,供消毒带菌吸管用)亦可选用其他适宜消毒液。
2.1.375%乙醇溶液。
2.2稀释剂和试剂
2.2.1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导致多种感染,特别是对于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患者,如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或者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因此,及时、准确地检验并识别铜绿假单胞菌对于预防和控制感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并提供一个标准的检验方案,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铜绿假单胞菌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1 样本采集从患者身上采集适当的样品,如各种体液(如血液、尿液、脑脊液等)或病灶分泌物。
确保样本获取的无菌操作,以避免外界细菌的污染。
1.2 检验材料准备准备必要的检验材料,包括培养基(如MacConkey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等)、培养皿、菌液吸管、无菌显微镜玻片、无菌移液器等。
一、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2.1 培养方法将适量的样品分别接种于不同种类的培养基上。
通常情况下,MacConkey琼脂培养基和肉汤培养基可以用于初步选择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
将培养皿置于适当的温度下(通常在35-37摄氏度),保持培养皿适当湿润。
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杂菌的干扰,定期观察培养皿上的菌落的形态、颜色等特征。
2.2 生理生化试验经过初步培养,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生理生化试验来确认菌种的鉴定。
例如,碳水化合物利用试验、氧化酶试验、羟基苯丙酮酸酶试验等。
这些试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菌株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
2.3 PCR检测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是一种快速而准确的方法来检测铜绿假单胞菌。
通过选择合适的引物和扩增条件,可以从样品中扩增出铜绿假单胞菌特异性的基因片段。
通过检测PCR反应产物,可以确认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
2.4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由于铜绿假单胞菌普遍存在多重耐药性的问题,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十分必要。
通过将不同的抗生素添加到含有菌落的培养皿中,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及抗生素对菌落的抑制作用,可以确定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敏感性谱。
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检测

一、概 述
• 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俗称绿脓杆菌, 因为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水溶性的绿色色素,使伤 口与创面呈绿色,故名绿脓杆菌。 • 铜绿假单胞菌能在许多污染物质中存活并繁殖, 生长营养需求不高,善于利用各种碳源和氨化合 物作为氮源,在水、土壤、食品以及医院等环境 广泛存在,甚至在蒸馏水、消毒液也不例外,如 季铵类消毒液,特别是含有一些有机物的液体。
3、生化特性 • 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阳性。O/F试验为氧化型, 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分解乙酰胺产生氨。 98 %菌株产生水溶性荧光色素。铜绿假单胞菌能 液化明胶,酪蛋白水解,但淀粉不水解。90 %以 上的菌株产生蓝绿色色素。 • 分解蛋白质能力强,发酵糖类能力较低,氧化分 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甘露醇、乳糖及 蔗糖,能液化明胶,分解尿素,不形吲哚,氧化 酶试验阳性,还原硝酸盐产气,靛基质阴性,不 产硫化氢。
三、致病性
• 主要致病物质是内毒素,此外尚有菌毛、荚膜、胞外 酶和外毒素等多种致病因子。可引起局部化脓性炎症 ,也可引起中耳炎、角膜炎、尿道炎、胃肠炎、心内 膜炎 、脓胸,还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及引起婴儿严 重的流行性腹泻。 • WHO的HACCP评估明确指出铜绿假单胞菌是婴儿瓶装 饮用水的危害指示菌,可造成婴儿腹泻。尤其是抵抗 力较差的老弱病幼孕人群,饮用含铜绿假单胞菌的瓶 装水很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患者食入103~104个菌体细 胞即可被侵害。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还将增加亚硝酸 盐的含量-参考文献。
产荧光素实验(金氏B培养基)
• 原理:蛋白胨提供氮源,磷酸盐促进荧光素 的产生并抑制绿脓色素的产生,硫酸镁为 荧光素的产生提供必须的阳离子,琼脂是 培养基的凝固。 • 操作:将上述呈红褐色的且氧化酶反应呈阳 性的培养物接种于金氏B培养基上,于 36℃±1℃恒温箱培养24h~5d。 每天需取 出在紫外灯下检查其是否产生荧光性,将 5d内产生荧光的菌落记录为阳性。
简述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几种检测方法

THEORY | 理论论究Mar. 2019 China Food Safety ·77·引言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也称为绿脓杆菌,属于假单胞菌属。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空气、水源等)及正常人皮肤、肠道和呼吸道,大小为(1.5~3.0)μm×(0.5~0.8)μm,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
该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专性需氧,菌落形态不一,多数直径在 2~3 mm,边缘不整齐,扁平湿润。
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透明溶血环。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水源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各类型水中,对消毒剂、干燥、紫外线等理化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可引起急性肠道炎、脑膜炎、败血症和皮肤炎症等疾病。
目前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标准中采用的主要是传统生化方法,包括分离培养、生化鉴定等,不能实现大批量水样的快速检测。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对近年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技术进行综述,为铜绿假单胞菌的快速、准确检测研究技术提供参考。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技术国标滤膜法检测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方法是GB 853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产色素分为三种:产绿脓菌素,产青脓素,产红脓素;铜绿假单胞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具有氧化酶,可以使细胞色素C 氧化,再由氧化型细胞色素C 使对苯二胺氧化,生成有色的醌类化合物:可以产生一种脱酰胺酶,可使乙酰胺经脱酰胺作用释放氨,滴加纳氏试剂(碘化汞钾),氨在碱性条件下与碘化汞钾作用,生成红色络合物;根据这些生化特性,通过滤膜过滤将铜绿假单胞菌富集到CN 琼脂上,再用生化试剂管进行生化鉴定。
也可以用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用于微生物鉴定,准确率高,可用于微生物实验室的日常检测工作。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外毒素 A 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中高度保守,根据简述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几种检测方法GenBank 中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 基因片段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 探针,并利用实时荧光 PCR 技术,对目标靶序列进行特异性扩增,建立了一套检测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方法,特异性试验和灵敏性试验良好,该检测方法具有特异、快速的特点,能够满足检测要求,为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快速检测奠定了基础。
铜绿假单胞菌正常指标

铜绿假单胞菌正常指标铜绿假单胞菌,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其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
说到这家伙,很多人可能会一头雾水,觉得它和自己的生活八竿子打不着,但其实它可是个有趣的“小角色”哦!铜绿假单胞菌在环境中随处可见,特别是在湿润的地方,比如水池、土壤,还有那些稍微有点脏的地方。
你知道吗,它的名字来源于它那美丽的铜绿色,这颜色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别看它长得不起眼,实际上它在微生物界可是个高手,能分解各种有机物,简直就是自然界的小清道夫。
不过,说到正常指标,这可就有点复杂了。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身体是有一套防线的,铜绿假单胞菌并不总是坏人。
它在某些情况下其实可以帮助我们,像是促进消化、提高免疫力等,听起来是不是很不错?可如果它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出现了,那就有点麻烦了。
想象一下,如果你去医院做个手术,铜绿假单胞菌偏偏出现在伤口上,那可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这就好比是“病上加病”,让人心里犯嘀咕。
咱们聊聊它的正常指标,正常情况下,铜绿假单胞菌的数量应该是非常少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可是如果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比如说水质不佳的地方,或者医疗设备消毒不彻底的情况下,它的数量就可能会猛增。
这时候可就要警惕了,毕竟“积少成多”,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一场小风波。
你想想,要是平时生活中都得提心吊胆,那生活多没意思啊!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这可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啊。
有些人对铜绿假单胞菌并不是很了解,就像对身边的小伙伴总有一些误解一样。
大多数人会觉得它是个不折不扣的“坏蛋”,其实它在自然界中也有自己的价值。
就像生活中的那些“土豪”,表面光鲜亮丽,但背后却可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铜绿假单胞菌在分解有机物方面可是个“能手”,为生态平衡出了一份力。
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要深入了解它的“真实身份”。
正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铜绿假单胞菌也不是完全无害的。
特别是对于那些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比如老年人和病人,稍微不留神就可能导致感染。
保健用品微生物检验方法-—铜绿假单胞菌测定

保健用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第3部分:铜绿假单胞菌测定警示——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保健用品中微生物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和经营的保健用品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属于假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阳性,能产生绿脓菌素。
此外还能液化明胶,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在42 ℃±1 ℃条件下能生长。
4 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
实验用水符合GB/T 6682中二级水的要求。
4.1 灭菌生理盐水:详见附录A.1。
4.2 灭菌液体石蜡:详见附录A.2。
4.3 灭菌吐温-80:详见附录A.3。
4.4 SCDLP:详见附录A.4。
4.5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详见附录A.5。
4.6 乙酰胺:详见附录A.6。
4.7 革兰氏染液:详见附录A.7。
4.8 绿脓菌素测定培养基:详见附录A.8。
4.9 硝酸盐蛋白胨水:详见附录A.9。
4.10 明胶液化培养基:详见附录A.10。
5 仪器和设备5.1 天平:感量0.1 g。
5.2 灭菌刻度吸管:10 mL、5 mL、1 mL。
5.3 高压灭菌器。
5.4 量筒:100 mL、200 mL、2000 mL。
5.5 恒温水浴箱或隔水式恒温箱:44.5 ℃±0.5 ℃。
5.6 无菌锥形瓶:100 mL、200 mL、250 mL、2000 mL。
铜绿假单胞菌方法学验证报告

GB 8538—2016铜绿假单胞菌方法学验证报告一、验证目的验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法GB 8538-2016》-铜绿假单胞菌检验在本实验室的适用性。
二、验证方法样品采样方案依据GB4789.1-2016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的要求进行,本实验样品取三个不同品牌的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典型样品进行实验,严格按照GB8538-2016进行。
除上述实验程序外,为保证本次验证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次实验添加阳性对照组,对照组由标准菌株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接种培养而成,与样品实验程序同时进行。
三、验证设备和试剂1.冰箱:SC-322 青岛海尔电器2.生化培养箱:SPX-150B-Z 上海博迅实业3.电位pH计:PHS-3C+(精确度0.01)成都世纪方舟科技有限公司4.恒温振荡器:SHA-A 江苏金坛环宇科学仪器厂5.菌落计数仪:Scan-500 北京五洲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6.天平:JE-502 上海浦春计量仪器有限公司7.六联不锈钢过滤器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8.三用紫外分析仪:ZF-2 上海安亭电子仪器厂培养基和试剂:1.假单胞菌琼脂基础培养基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绿脓菌素测定用培养基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金氏B培养基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4.营养琼脂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5.氧化酶试剂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乙酰胺肉汤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7.三氯甲烷国药集团有限公司8.纳氏试剂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验证环境1.依据《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15981-1995》定期对高压蒸汽灭菌锅的灭菌效果进行检测评价并记录;2.依据《无菌室消毒灭菌操作规程》定期对对无菌室、生物安全柜进行清洁消毒灭菌并记录;3.依据《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微生物检测GB/T27405-2008》定期对对无菌室及生物安全柜进行沉降菌检测并记录;4.无菌室检验:详见《XXXX》;五、验证步骤1.操作步骤1. 1水样过滤在100级的洁净工作台进行过滤操作。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诊治及护理

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抗炎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
抗过敏药物: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
镇痛药物: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抗惊厥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巴比妥类药物等
3
2
1
4
5
2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护理
护理措施
05
04
02
03
01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
x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诊治及护理
01.
02.
03.
04.
目录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治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护理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预防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害
1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治
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等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皮肤、黏膜、分泌物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等
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涂片染色等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避免接触感染源,如病人、污染环境等
接种疫苗,提高机体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抵抗力
4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害
感染症状
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症状
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皮肤红肿、疼痛、瘙痒等皮肤症状
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关节症状
5.
4.
3.
2.
1.
个人卫生
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避免细菌传播
避免共用物品: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牙刷等个人物品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打扫房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Pseuduinonas aeniginasa)为革兰阴性杆菌,属假单胞菌 属。它在自然界分布甚广,空气、水、土壤中 均有存在,在潮湿处可长期生存,对外环境的 抵抗力比其他菌强,抗干燥的能力也强。含水 分较多的原料、化妆品易受铜绿假单胞菌的污 染。铜绿假单胞菌对人类有致病力,常引起人 体的眼、皮肤等处感染,特别是烧伤、烫伤及 外伤患者感染L铜绿假单胞菌常使病情恶化, 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病,眼睛受伤感染后可使角 膜溃疡并穿孔,严重可致失明。目前,该菌已 是防止医院感染和药品、化妆品及水等必须严 加控制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我国化妆品卫生标 准规定在化妆品中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可疑菌落(性状、色素) 涂片镜检 氧化酶 菌落特征 绿脓素 气味
初步鉴定
最后鉴定
色素鉴定 生化反应 42℃生长 分型
(二)检测步骤 (1)增菌培养将试样液稀释,无菌操作加人SCULP 液体培养基中,置3790培养24h,进行增菌培养。 如有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培养基表面有一层薄菌膜, 培养液常呈黄绿色或蓝绿色荧光。 (2)分离培养从以上增菌培养液上的薄菌膜挑取培养 物,划线接种于选择培养基—十六烷基三甲基澳化胺 琼脂培养基(或乙酞胺琼脂培养基)平皿上,在37℃ 进行24h分离培养。该类培养基选择性强,大肠杆菌 不能生长,革兰阳性菌生长完全受到抑制。观察培养 基上所形成的菌落,典型铜绿假单胞菌菌落特征是菌 落扁平无定型,向周边扩散或略有蔓延,表而湿润, 菌落呈灰白色,菌落周围培养基常扩张有水溶性色素。 (3)验证试验对所检出的细菌需进一步验证其是否是 铜绿假单胞菌,验证方法有以下六种:
铜绿的菌落分型 典型型 大肠菌样型 粘液型 侏儒型 粗糙型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综述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综述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可以引起多种感染,在医疗机构中尤为常见。
本文将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进行综述,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该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涉及多个部位,包括呼吸道、尿路、创伤和烧伤表面等。
它常见于免疫功能较低的患者,如长期住院患者、重症监护患者和化疗患者。
临床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表现取决于感染部位和宿主免疫状态。
对于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可引起肺炎和支气管炎。
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胸闷等症状。
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肺部浸润影像。
尿路感染时,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培养可确认感染。
创伤和烧伤表面感染时,患者可出现红肿、疼痛、渗液等症状,局部细菌培养可确诊。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
常规的病原学和细菌学检查包括病史询问、查体、血液培养、痰液培养、尿液培养等。
此外,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可用于快速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例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等。
对于临床上高度怀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生化和药敏测试。
这些测试可以确定感染菌株的菌种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通常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至关重要。
除了实验室检查,临床医生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对于不同患者的感染,可能需要考虑到免疫状态、既往疾病等个体因素,并结合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在治疗方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一般采取抗生素治疗。
治疗方案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尽可能进行联合用药,以增加疗效。
此外,还需要加强护理措施,如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创面清洁等,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和传播。
预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关键是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措施。
医务人员在接触感染患者时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遵守手卫生和消毒要求,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绿假单胞菌检查
1 简述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习称绿脓杆菌,为假单胞菌属菌种,广泛分布在土壤,水及空气中,人和动物的皮肤、肠道、呼吸道均有存在,故可通过环境和生产的各个环节污染药品,本菌是常见的化脓性感染菌、在烧伤、烫伤、眼科及其他外科疾患中长引起继发感染,由于本菌对许多抗菌药物具有天然的耐药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国内外药典均将铜绿假单胞菌列为检查项目之一。
铜绿假单胞菌按增菌,分离、纯培养、革兰染色、镜检及生化试验等步骤进行检验。
2 仪器、设备和用具(见大肠埃希菌2)。
3 试液、指示液
3.1 0.9%无菌氯化钠溶液或磷酸盐缓冲液[附录3.1,3.3]。
3.2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附录3.2]。
3.3 1%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附录2.1]。
3.4 盐酸试液[附录2.12]。
3.5 氯仿[附录1.57]。
4 培养基
4.1 营养肉汤培养基[附录
5.1]。
4.2 胆盐乳糖(BL)培养基[附录
5.6]。
4.3 营养琼脂培养基[附录
5.2]。
4.4 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附录
5.14]。
4.5 绿脓菌素测定用培养基(POP琼脂)[附录
5.26]。
4.6 明胶培养基[附录3.27]。
4.7 硝酸盐胨水培养基[附录
5.28]。
5 对照用菌液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少许,接种至5ml营养肉汤培养基内,于36±1℃培养18~24h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106,使对照菌加入量含10~100cfu(一般用量为0.1ml),菌数测定在做阳性对照实验用营养琼脂浇碟或平板涂布经培养后计数确定。
6 操作方法
6.1 供试品的取样量(见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5.3)。
6.2 供试液的制备(见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7);(大肠埃希菌6.2)。
6.3 增菌培养
取胆盐乳糖培养基2份,每份100ml,1份加入1:10供试液10ml(相当于供试品1g或1ml)。
另1份加入与供试液等量的稀释剂作阴性对照。
于36℃±1℃培养18~24h(必要时可延至48h)。
阴性对照菌应无军生长。
6.4 分离培养
轻轻摇动上述增菌培养液,以接种环取1~2环培养液(如有菌膜应挑取之),划线接种于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琼脂平板,于36℃±1℃培养18~24h。
铜绿假单胞菌在该培养基平板上的典型菌落为扁平、
圆形或无定形、边缘不齐,光滑湿润,呈灰白色,周边略呈扩散现象,在菌落相邻处常有融合现象。
菌落周围常有水溶性蓝绿色素扩散,使培养基显蓝绿色,但亦有不产色素的菌株。
菌落还有粗糙型和粘液型等,应注意挑选。
6.5 纯培养
供试品分离平板生长6.4所述典型菌落或呈疑似菌落时,以接种针轻轻接触单个菌落的表面中心,沾取培养物,应挑取2~3个疑似菌落,分别接种营养琼脂斜面,培养,作以下检查。
6.6 革兰染色镜检
6.6.1 革兰染色(见大肠埃希菌
7.5)。
6.6.2 镜检
铜绿假单胞菌为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单个,成对或成短链排列。
6.7 生化试验
用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做生化试验的阳性对照株。
6.7.1 氧化酶试验
取一小块白色洁净的滤纸置平皿内,以无菌玻璃棒挑取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少许,涂在滤纸上,随即滴加1滴新配制的1%二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在30s内,纸片上的培养物出现粉红色,逐渐变为紫红色,即为氧化酶试验阳性反应。
若培养物不变色或仅显粉色为阴性反应。
本试验应致意:
(1)试验菌落(苔)必须新鲜,陈旧培养物反映不可靠。
(2)试验避免与铁、镍等金属接触,不可用普通接种针(环)(白金材料除外)挑取菌落(苔),否则易出现假阳性。
宜用玻璃棒或木棒。
(3)试剂宜新鲜配制,放置过久,二盐酸二甲基对苯而胺氧化变色不可用。
(4)反应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勿滴加试剂过多,以免浸没培养物,使之与空气隔绝,造成假阴性范性。
(5)麦康凯、SS琼脂培养基等含糖培养基上的菌落,不适于做氧化酶试验。
因为糖分解产酸,抑制氧化酶活性。
6.7.2 绿脓菌素试验
取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接种于绿脓菌素测定用培养基(PDP)斜面上,36℃±1℃培养24h后,观察斜面有无色素,如有色素,在试管内加氯仿3~5ml,以无菌玻棒搅碎培养基并充分振摇。
使培养物中的色素完全萃取在氯仿液内。
静置片刻,待氯仿分层,用吸管将氯仿移至另一试管中,加入盐酸试液(1mol/L)约1ml,振摇后静置片刻,如在盐酸液层内出现粉红色,即为阳性反应,无粉红色出现为阴性反应。
本试验可用未接种的PDP琼脂培养基斜面作阴性对照,阴性对照试验应呈阴性。
如培养基斜面无色素产生,应于室温培养1~2天再按上法试验。
凡经再次检验,绿脓菌素试验仍为阴性者应继续以下试验。
6.7.3 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
以接种环沾取少许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接种于硝酸盐胨水培养基中,置36℃±1℃培养24h,观察结果。
如在培养基内的小倒管中有气体产生,即为阳性反应,表明该培养物能还原硝酸盐,并将亚硝酸盐分
解产生氮气。
小倒管内无气泡者为阴性反应。
6.7.4 42℃生长试验
以接种环沾取少许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于0.9%无菌氯化钠液中,制成菌悬液。
然后将菌悬液划线接种于营养琼脂斜面上,立即置42℃±1℃的恒温水浴箱内,务使整个斜面浸没在水浴中,培养24~48h,斜面如有菌苔生长者为阳性反应;无菌苔生长为阴性反应。
6.7.5 明胶液化试验
以接种针沾取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少许,穿刺接种于明胶培养基中,穿刺深度应接近培养基的底部,于36℃±1℃培养24h。
取出放入0~4℃冰箱内10~30min。
如培养基呈溶液状,即为明胶液化试验阳性反应;如明胶呈凝固状,为阴性反应。
本试验应注意:
(1)本试验接种前,培养基应为固态,否则需将培养基置冰箱内使之凝固后,再穿刺接种。
(2)试验应同时设未接种细菌的阴性对照管,与试验管同时培养并观察结果。
7 结果报告
7.1 供试品培养物经证实为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试验及绿脓菌素试验皆为阳性者,即报告1g或1ml供试品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7.2 供试品培养物氧化酶试验阳性,镜检为革兰阴性杆菌的培养物,绿脓菌素试验阴性时,其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42℃生长试验及明胶液化试验皆为阳性时,亦报告1g或1ml供试品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7.3 凡与7.1与7.2结果不符合报告1g或1ml供试品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8 注意事项
8.1 污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因生产工艺和药物的影响,在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平板上的菌落形态可产生非典型形态。
为防止漏检,在挑取疑似菌落时,宜取2~3个以上菌落,分别进行检验,以提高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
8.2 绿脓菌素是铜绿假单胞菌鉴定的重要特征,但色素的产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除菌株差异及变异外,培养条件是重要因素,温度、培养基成分等皆可影响色素产生。
培养基中琼脂、蛋白胨等均应事先测试,选用适宜品牌,试验时并用阳性菌株作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