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材料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材料

六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材料

2014-2015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材料六年级组一:本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抽屉原理)、整理和复习等。

其中,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本期时间安排根据实际情况,由于年前我们以进行了两单元的新课学习,故本册教材我们计划利用6-7周时间大约35个课时,把新课内容高质量的处理完,腾出4-5周时间,进行专项练习、综合练习以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应试技巧。

三、教材单元分析(一)、负数教学内容:①负数地初步认识、②数的大小比较。

(二)、百分数(二)1、教学内容:①折扣②成数③税率④利率2、教学目标:会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问题(三)、圆柱与圆锥1、教学内容(1)圆柱(2)圆锥2、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体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比例1、教学内容:(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3)、比例的应用2、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发言材料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发言材料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发言材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发言材料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应中心校领导的要求与各位老师在一起集备六年级数学教材,我很珍惜这次我们在一起学习、交流的机会。

下面我就把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圆面积》的教材分析与理解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一、教材分析:圆的面积是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周长的计算以及学习过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而圆这样的曲边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如果由学生完全自主地探索如何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或其他平面图形是有很大难度的,所以教材上给出了明确的提示,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发现圆的面积与拼成的长方形面积的关系,圆的周长、半径和长方形的长、宽的关系,并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因此本课的教学要过一系列的活动将新的数学思想纳入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从而完成新知的建构过程二、学生分析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发展到认识曲线图形,是一次飞跃,但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六年级学生以抽象思维为主,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学段中的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空间图形等较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归纳、类比和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具有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现实生活,组织学生利用学具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沟通圆与其它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渗透极限、转化、以直代曲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的良好思维品质,锻炼学生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弃而不舍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024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上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2024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上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学校:学科:六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备课组名称:2024年六年级组集体备课第三单元:数据处理主备人:一:单元教材分析(分析核心概念、内容结构、呈现方式、育人价值)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围绕扇形统计图、统计图的选择、身高的情况、身高的变化四个活动展开学习。

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关键应基于他们亲身经历的经验。

也就是说,让学生完整长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学会提出用数据表达的问题。

通过收集组织、展示数据以及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方法分析数据,进而回答问题、作出判断、进行测、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基本途径。

二:单元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已有生活、知识、活动、方法等经验)1.注重体现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统计内容具有非常丰富的实际背景,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科书力求通过选择现实情境中的数据,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实际意义。

例如,借助笑笑家一天的各类食物摄入量,学习扇形统计图;利用第24届奥运会至第30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的有关数据,经制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种统计图,分别表示金牌获得情况、获金牌数的变化情况、奖牌分布情况,引导学生在读图、分析、讨论中体会每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科书还注重让学生探索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科书十分强调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统计图的学习中,教科书安排了多个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使学生体会数据统计的作用。

2.让学生经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鼓励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描述数据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并合理使用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知识和方法,最有效的途径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将学习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

学生将在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活动中,探索如何以简单而直观的形式描述数据。

现代公共媒体已经大量使用统计图表表示信息,能看懂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数学素养为使学生在看懂统计图表、分析数据、简单推断过程中体会数据统计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教科书将统计图的学习重点放在会看图表、会分析图表中的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推断上,而不是放在制作统计图表上。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基本的数量关系和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已经熟练掌握。

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思路不清晰、运算方法不当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用于导入和巩固环节。

2.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环节。

3.准备练习题,用于家庭作业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例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3元,他还有8元钱,问他还能买些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如:一个水果店进了10斤苹果,每斤苹果3元,卖掉8斤后,剩下的苹果怎么卖?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例如:小红有10元钱,她想买一本书花了4元,她还剩多少钱?4.巩固(10分钟)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六年级上册数学数与形集体备课

六年级上册数学数与形集体备课

六年级上册数学数与形集体备课一、前言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内容包含了数与形的知识点,这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特邀请了各位老师参与本次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集体备课目的1. 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果;2. 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资源共享;3. 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理解数与形的知识点。

三、备课内容1. 教材分析根据教材特点,明确数与形的教学目标,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2. 教学资源共享共享各自收集整理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PPT、视频资源、练习题等,为彼此教学提供帮助。

3. 教学案例探讨中心围绕数与形的教学案例,对每一个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4. 教学方法交流介绍自己在数与形教学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教学方法,共同共享优质的教学方法。

四、备课流程1. 教材分析每一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找出教学重点,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指导。

2. 教学资源共享每一位老师将自己整理的教学资源共享给其他老师,包括自编的PPT、精选的视频等,为大家的教学提供支持。

3. 教学案例探讨讲师就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每位老师进行深入探讨,找出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大家的教学水平。

4. 教学方法交流共同探讨数与形教学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教学方法,每位老师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共享自己的教学心得。

五、备课效果1.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集体备课,可以总结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2. 加强师资力量通过老师之间的交流,可以加强师资力量,促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促进教学资源共享通过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促进大家之间的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各自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更多的帮助。

六年级上册数学大单元集体备课

六年级上册数学大单元集体备课

六年级上册数学大单元集体备课
在六年级上册数学大单元集体备课中,老师们需要围绕数学大单元的核心内容
和教学目标展开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1. **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在备课之初,老师们需要明确本大单元的教
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同时要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和深入教学。

2. **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设计合理的教学
内容和教学活动。

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课外拓展和教学资源,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准备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在备课过程中,老师们需要准备好教学资源
和教学工具,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源充足和教学工具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备课中,老师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
学手段,包括讲授法、探究法、合作学习等。

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

5. **评估和反馈**:在备课过程中,老师们需要设计合适的评估和反馈方式,
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通过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困难,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在六年级上册数学大单元集体备课中,老师们需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
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情况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关注学生学习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提升。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老师们在六年级数学大单元集体备课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主要是对本册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

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统计与概率等多个方面。

本节课旨在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对于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运算定律的理解仍不够深入,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复习、合作探讨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知识的梳理和巩固。

2.难点:对一些概念、运算定律的深入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自主复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运用实例讲解、PPT演示等手段,直观地展示数学概念、运算定律等知识。

3.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在思考中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内容包括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方面的知识。

2.练习题: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用于学生在课堂上的操练和巩固。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物、图片等教学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复习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针对不同知识点,呈现相应的教学素材,如实物、图片等,直观地展示数学概念、运算定律等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圆》集体备课材料

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圆》集体备课材料

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圆》集体备课发言材料一、本单元的基本分析:本册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圆。

在此之前各册出现的平面图形都是直线图形,圆是一种曲线图形,有着与直线图形不同的特点。

在低年级圆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在这里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在圆的后面,教材还安排了轴对称图形,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对所学的各种平面图形中轴对称的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

教材一方面注意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抽象概括出几何图形的知识,另一方面适当增加联系实际的题目,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教材通过操作,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过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使学生弄清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或计算方法。

二、本单元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培养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会用工具画图。

2、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通过圆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4、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会用工具画图。

认识其它的轴对称图形,会找出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5、在探索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让学生理解在圆中直径是最长的线段,并能根据直径或半径画圆。

2、认识圆周率的含义,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四、量一量,算一算:这部分内容属于数学的实践活动,教师宜放手让学生通过自我能力来完成,让学生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体验团结协作的快乐。

但第2题是具有开放性的,其答案不宜统一,但要符合实际情况。

五、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1、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1)如何测量圆形纸板的直径:(对折后,测量)(2)如何测量易拉罐底面的直径?3、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能够产生联想,从而建立图形间联系。

部编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一、备课目标本次集体备课的目标是针对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进行备课,确保教师们对该单元的教学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备课内容1. 教学目标- 理解顺序递增数列的概念,并能够通过数列的规律进行推算;- 研究和掌握数列的常用表达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表达方式进行计算;- 通过数列的例题和练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 理解数列的概念和性质;- 掌握数列的常用表达方式;- 运用数列的规律进行计算。

3. 教学难点- 利用数列的规律进行推算和计算;- 分析和解决与顺序递增数列相关的问题。

4. 教学方法-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研究的精神;- 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5.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介绍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列例子,引发学生对顺序递增数列的思考和兴趣;- 概念讲解:讲解顺序递增数列的概念和性质,并与实际例子进行对比和说明;- 表达方式:介绍数列的常用表达方式,如通项公式、递推式等,并进行实例讲解;- 规律推算:通过一些带有规律的数列例题,指导学生掌握利用规律进行推算的方法;- 计算练:设计一系列的练题,巩固学生对数列概念和表达方式的掌握程度;-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梳理思路,并做重点概念的强调。

6. 教学资源准备- 教材: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 黑板、彩笔、橡皮擦等;- 讲义和练题。

三、备课评估通过本次备课,教师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学生的研究提供了更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们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通过合理的评估方式来反馈学生的研究成果和掌握程度。

四、备课后续教师们在备课后应该定期开展教学反思和交流活动,分享授课经验和学生研究情况,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应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巩固和拓展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载5

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载5
3:编排两道例题教学两步计算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不只是因为这样的问题稍复杂些,更是因为它们的数量关系与两步计算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相一致,而பைடு நூலகம்还是列方程解答相应的分数、百分数除法问题的重要基础,对以后的教学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4:例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混合运算的知识,求做两种中国结一共用彩绳多少米。由于这个问题具有特殊性(两种中国结的个数相同,两种中国结每个用彩绳的长度不同),所以它有不同的解法。教材充分利用这一特殊性,鼓励学生按不同的思路解答,列出综合算式2/5×18+3/5×18和2/5+3/5×18,让他们逐个解释综合算式的结构与含义,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第一个算式的思路是先分别求出两种中国结各用彩绳多少米,因此要先算式子里的乘法。第二个算式的思路是先求两种中国结各做一个要用彩绳多少米,所以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像这样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体会算式的运算顺序,一方面感受了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感受了分数的这些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完全一致。两道综合算式解决同一个问题,有相同的结果,能够组成等式2/5×18+3/5×18=23+3/5×18,而这个等式表示整数乘法分配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由于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五年级下册分数加法里已经教学,本册教科书第三单元计算分数连乘,把各个乘数的分子、分母交叉约分,已经在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所以本单元着重教学乘法分配律,并由此归纳出“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的结论。
第三个层次是发现规律:一个长方形,如果长、宽分别增加1/2,得到的新长方形面积总是原来长方形面积的9/4。
上述结论以画长方形和放大长方形的操作为背景,图形直观能表明新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长方形的9/4。如果把原来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那么原来长方形面积就是ab;新长方形的长应该是3a/2,宽应该是3b/2,面积应该是9ab/4。用字母表示数能够推理出规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二单元《位置与方向》集体备课主讲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二单元《位置与方向》集体备课主讲稿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体会确定物体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了解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二、教学重难:1、重难点:了解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课件: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多媒体课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描述路线的方法和画路线图的步骤。

过程与方法:在练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练习,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学习重点:灵活运用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习过程:第一部分学习探究主问题1.描述路线的方法和画路线图的步骤是怎样的?问题梳理:根据描述的路线绘制路线示意图。

探究过程:第一步:自主探究1.复习(1)在图上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2)怎样描述物体的移动路线?(3)根据描述画路线示意图时要注意什么?2.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些有关位置和方向的练习。

(板书课题:练习五)第二步:自主交流1.出示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1题。

这道题是让学生通过测量教材上的方伴图,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

练习时先让学生将观测点的“十”字坐标图放大,再进行测量。

2.出示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2题。

这道题是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来确定各建筑物所在的位置。

第三步:汇报交流1.出示教材第24贾“练习五”第4题。

提问:要知道小刚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上,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操作测量后,继续提问:那学校又在小刚家的什么位置上呢?小组活动:在小组内分别说一说其他几位同学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上,再说一说学校在这几位同学家的什么位置上。

把你的发现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2.教材第24-25页“练习五”第5、7题。

六上数《比的应用》集体备课

六上数《比的应用》集体备课
《比的应用》集体备课记载本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数学 时间
中心发言人
参加教师



《比的应用》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内容,是在学 生理解了分数与比的联系,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 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 例,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 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 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今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良好的基 础。 教学目标确立为: 1、知识方面: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以 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及归纳、总结、 概括的能力。 3、情感方面: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关注培养学生自主 探索意识、灵活思维品质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学 会评价自我,欣赏他人。 重点和难点都在于: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 法。
教 后 反 思
1.通过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学生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 解题方法。进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同时自然的过渡到按比例分配 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上。 2. 着重培养学生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发现新方法,解决新 问题,同时也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 3.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的基础 上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认识自我与他人,从而促进自己的 再发展

学生理解了分数与比的联系,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 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Βιβλιοθήκη 个课 例,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

2024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上数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2024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上数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学校:学科:六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备课组名称:2023年六年级组集体备课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主备人:一、单元教材分析(分析核心概念、内容结构、呈现方式、育人价值)学生已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律,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这些都为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如下:解决有关分数除除混合运算的问题,体会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在分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分数混合运算(一));解决有关“增加几分之几”和“减少几分之儿”的问题,体会整数法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分数混合运算(二));用方程解决与分数混合运算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分数混合运算(三))。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解决分数混合运算的相关问题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教科书注重给学生更多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在本单元的各节内容中,第一个问题都是通过学生间的对话,展现读题、审题的一般思考过程,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这样编写强调了让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进行独立思考,经历探索性的数学学习的过程,加强了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大的开放性。

2.在分数混合运算中注重发展学生对分数乘法和除法意义的理解本单元有关分数混合运算是整数混合运算的拓展,不同之处在于对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

教科书注重呈现直观图发展学生对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例如,“分数混合运算(一)”呈现的两个图示中的圆圈图:首先用圆圈图表示出12人的三分之一是4人,再表示4人的四分之三,使学生体会分数乘法的意义。

3.用不同的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分数混合运算(一)”中教科书呈现了两种图示,第一种是圆片图,第二种是线段图;在“分数混合运算(二)”中教科书也呈现了两种图示,第一种是方格图,第二种是线段图。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是对本册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梳理和复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统计四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包括多个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和统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扎实,存在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和统计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整理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对本册所学知识的全面复习,使学生对各个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难点:对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如分数的加减法、小数的乘除法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回顾和整理所学知识,发现存在的问题。

2.合作交流: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知识点。

3.启发引导: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涵盖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和统计的教学PPT。

2.学习资料:准备相关学习资料,以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参考。

3.课堂练习题:准备适量的课堂练习题,以便在巩固环节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回顾和整理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和统计的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分数乘法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会进行计算。

2.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会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 整数乘分数:整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3. 分数乘分数: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重点与难点:1.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 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3.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的意义。

2. 讲解:讲解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进行示范。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4. 小结:总结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第二章:分数除法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会进行计算。

2. 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会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2. 整数除以分数:整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3. 分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的意义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教学重点与难点:1.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3. 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2. 讲解:讲解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进行示范。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4. 小结:总结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负数集体备课参加备课人员:全体数学教师主备人:王双明备课时间:3月5日一、教学内容负数的认识负数、0、正数的大小比较二、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负数、0和正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三、具体编排例1 引出负数例2负数的读、写,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例3 认识数轴例 4 比较负数的大小例1 引出负数(1)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存在负数。

(2) 认识负数存在的必要性。

(3) 体会16℃和-16℃是以0℃为基准的两个相反意义的量。

讨论发言:郭强:如果没有观测的条件,也可以制作温度计教具,根据例1的情境在温度计教具上拨出相应的温度。

提问:“零下16℃用16℃表示,那么零下16℃可以怎样表示呢?”介绍用负数表示零下16℃的写法和读法,体会生活中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再让学生思考… 16℃‟和…-16℃‟的意义是否相同,体会16℃和-16℃是以0℃为基准的两个相反意义的量。

钟晓: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存折上的明细中分别用正、负数表示存入和支出,让学生结合具体数据说它们的含义,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接下来结合前两个例题进行小结,给出正负数的名称。

说明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新出现的前面都有一个“-”号的数是负数,而相应的以前所学的是正数,其中正数也可以在前面加上“+”号(一般可以省去“+”号),让学生初步建立正负数的概念。

最后通过小精灵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加深对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体会。

刘明涛:(1)让学生体会正负数在实际中表示相反的含义。

(2)强调正数前面可以加上“+”号,通常可以省略不写,负数前面的“-”号则必须写。

(3)不要给正负数下定义,只要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即可。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课件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课件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课件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课件: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六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包括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代数方程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六年级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
1. 分数:通过实例引入分数的概念,讲解分数的性质、运算方法及应用。

2. 小数:介绍小数的概念、性质及运算方法,比较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3. 百分数:讲解百分数的概念、性质及运算方法,比较百分数与小数的异同。

4. 比例:介绍比例的概念、性质及运算方法,讲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5. 代数方程:通过实例引入代数方程的概念,讲解代数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实例分析、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分数的性质及运算方法、代数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分数的运算、代数方程的解法。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评价方法:通过作业、测验、考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2. 反馈方式: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0圆的整理复习(1)》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0圆的整理复习(1)》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0圆的整理复习(1)》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0圆的整理复习(1)》主要是对圆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的位置和圆的绘制等。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圆的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圆的相关知识,对圆的周长、面积、位置和绘制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圆的深入学习还不够,对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圆的复习,使学生掌握圆的周长、面积、位置和绘制等基本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挑战、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面积、位置和绘制等基本知识。

2.难点: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圆的知识。

2.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将圆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4.实践操作:动手绘制圆,加深对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圆的图片、实际问题案例等。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提前让学生预习,了解圆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圆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圆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回顾圆的周长、面积、位置和绘制等基本知识,通过PPT或板书呈现关键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提问,解答关于圆的问题,加深对圆的知识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分析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材料——应用题典型例题(张贲营中心小学张冠华)浓度配比应用题:怎样解浓度配比问题在浓度配比问题中,首先要搞清几个与浓度有关的基本用语,即溶液、溶质、溶剂。

溶剂是能使某种物质溶解的液体,溶剂一般指水;溶质是指能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如盐、糖、石灰、硫酸、硝酸等;溶液是溶质与溶剂(如水)的混合物,如盐水、糖水、石灰水、硫酸溶液等。

其次要清楚什么是浓度,浓度是指单位重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重量。

比如 15 克盐水中有 3 克盐,那么 1 克水中的含盐量就是这种盐水的浓度,即 3 ÷ 15 = 20%。

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浓度与溶液、溶质三者的基本数量关系,即浓度= 溶质 ÷ 溶液,也即浓度 = 溶质 ÷ (溶质 + 溶剂),这是浓度配比问题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式。

这个公式一般有两种作用,一是发现问题中给出了溶液量和它的浓度,在头脑立即可以反映出溶质量被确定,如:“50克浓度为 30%的糖水”,那么含糖量是 50 × 30% = 15(克);二是发现问题中给出溶质量和溶剂量,在头脑中立即反映出这种溶液的浓度被确定,如“把 a 千克盐溶在 b 千克水中”,那么这种盐水的浓度是:a ÷ (a+b) × 100%。

解决浓度配比问题时,除了要把握好以上必须搞清的用语和公式外,面对具体问题,还要会从审题中,发现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变化,从而找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请看下面例题:例. 要将含盐 15% 的盐水 600 千克,制成浓度为 20% 的盐水,应再加浓度为 30% 的盐水多少千克?分析:(1)问题中有三种浓度的盐水,其中浓度为15% 的盐水有600千克,浓度为30% 的盐水是所求量,因此应设为x 千克,显然浓度为20% 的盐水量为(600+x)千克。

(2)原有盐水的含盐量与应加入盐水的含盐量的和应与要制成的盐水的含盐量相等。

解:设应加 30% 的盐水 x 千克。

依题意:15% × 600 + 30%x = 20% ×(600+x)解方程得: x = 300(千克)行程典型应用题:例甲乙两地相距181千米,两辆摩托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2.51、小时相遇。

乙车每小时行38千米,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用方程解)例2、甲乙两车早晨8:00同时从某地向相反方向开出,已知甲每小时行60千米,乙每小时行65千米,问:下午2时整两车相距多少千米?1、一位同学家到学校,共行8分钟,他每分钟走65米,他家距离学校有多少千米?2、一列客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38千米,行了4小时到达乙城。

求甲、乙两城的路程是多少千米?3、东西两城相距180千米,一辆轿车每小时行60千米,问从东城到西城几小时到达?4、一个人上街买东西。

先步行走2500米,后又乘车行了4000米到了百货商场。

回时步行4小时到家。

问他回来时每小时走多少千米?5、两城相距327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分别从两城同时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4千米。

需要几小时相遇?6、有两辆汽车同时从A城出发背向开出,快车每小时行52千米,慢车每小时行50千米,经过5小时它们相距多少千米?7、甲乙两舰艇由相距286千米的两个港口同时相向开出,甲舰艇每小时行35千米,乙舰艇因故返航原港后又继续对开,问经过几小时后两舰艇才相遇?相遇时甲舰艇航行多少千米?8、一列货车,车身长300米,每分钟行600米,通过900米的隧道,这列货车车尾离开隧道需要几分钟?9、一列客车,车身长300米,每分钟行800米,此客车通过一座铁桥,当车尾离开桥时公用5分钟,求这座铁桥长是多少千米?10、 一辆汽车从A地去B地,如果每小时行50千米,则迟到15分,如果每小时行60千米,则早到15分,从A到B计划几小时到? 11、某大学学生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前往32千米的营地进行军训。

出发0.5小时后,解放军指战员闻讯立即前往迎接,每小时比大学生快2千米,他们几小时后途中相遇?行程问题的关键是怎样更好的确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只有把数量关系判断好才能更好的解决.相遇问题: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速度和=路程÷相遇时间路程=速度×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速度差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速度差=路程÷追及时间工程问题典型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先把工作总量看作“1”,再把工作效率转化成的形式,然后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例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用15天完成,乙队独做用20天完成。

甲队和乙队合干3天后,乙队因事外调,问完成剩下的工程甲队还需要几天?例2、 黎明服装厂赶制一批西服,计划每天做180套,要21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做了30套,完成这批服装实际要多少天?例3、 工程队抢修一条17. 4千米的公路,计划12天完工,实际只用8天就完成了任务.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修多少千米?例4、 师徒合做18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做18个,徒弟每小时比师傅少做6个.几小时做完?(先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例5、王师傅加工一种零件,第一天加工了150个,第二天少加工24个,第三天加工的是第二天的1.5倍,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例6.某队挖一条长3.66千米的水渠,前6天平均每天挖0.25千米,以后平均每天挖0.54千米,挖完这条水渠共需多少天?(用两种方法解)例7、师徒二人加工一批零件,徒弟完成了总数的40%,师傅比徒弟多加工80个,师傅加工了多少个?(5分)平均数问题:1、张华考了五门功课,数学成绩没公布时其他四门功课平均成绩是90分,将数学分数加进去之后五门功课平均成绩是92分,他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2、小江在计算一道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题时,把除数百位上的数“1”漏写了,写成了25 ,结果算得商是10800,请你算一算正确的商是多少?3.上学期期末测试,小田的语文、数学、外语平均分是87分,如果加上自然分,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正好是89分,小田的自然得了多少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解题关键: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2、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应用题;3、已知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典型应用题:1、.一列客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60千米,行了2小时后,从乙城往甲城开出一列货车,4小时后与客车相遇,这时货车行了全程的,两城相距多少千米?2.为庆祝国庆节,百货商场的一种洗衣机每台按原价的八五折出售,比原价便宜225元,这种洗衣机原来一台的售价是多少?3.新兴村前年收小麦80吨、去年比前年的小麦产量增加了二成,去年收小麦多少吨。

4.一种呢大衣每件标价600元,因季节转换打八折出售,每件获利25%,店家出售这样的呢大衣120件,可获利润多少元?利息问题:解决利息问题的关键: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本息=本金+本金×利率×时间税后本息=本金+本金×利率×时间×(1-20%)1.小花一年前把节省的零用钱存入银行,年利率是3.78%,一年后小花共得本金和利息207.5 6元,一年前小花在银行存了多少钱?2.王奶奶将500元存入银行,年利率是4.8%,存二年零3个月后,可获本利多少元?3.某人将20000元存入银行,年利率是2.67%,一年期满后按国家规定须缴纳利息税20%。

实得利息多少元?4、小东的爸爸有1000元,打算存入银行三年。

有下面两种储蓄办法供选择:一种是存三年期的,月利率是0.4125%;一种是存一年期的,月利率是0.3975%。

按一年期到期取回本息后连 本带息再储,这样共储存三个一年期后取回本息。

请问,选择哪种办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多多少元?体积面积解题关键是在对公式的掌握以及对图形抽象的想象。

典型应用题: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米,宽是0.8米。

如果它的长增加0.2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增加多少?2.如下图,在梯形ABCD中,BC=10厘米,CD=6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10平方厘米,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3、求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4分)4.压路机的滚筒是一个圆柱体,它的底面直径是1米,长是1.5米。

如果它转5圈,一共压路多少平方米?(5分)5.一个圆柱形水槽,底面直径16厘米,水槽中装有15厘米深的水。

当把一个灯泡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水面上升到17厘米,这个灯泡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结果保留整数)(5分)6.一个圆柱形无盖铁皮的水桶,底面半径2分米,高5分米,做一个这样的水桶需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得数保留整平方分米数)(5分)7.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50厘米,宽30厘米,缸中水的高度是12厘米,当把一个底面积是500平方厘米的圆柱形零件浸没在水中时,水的高度比原来上升了,这个零件的高是多少厘米?(8分)8.有一囤稻谷,上面是圆锥形,下面是圆柱,量得圆柱的底面周长是6.28米,高2米,圆锥的高是0.3米,这囤稻谷重多少千克?(每立方米稻谷重650千克)9.一只圆柱形油罐,原来高8分米,现在需要加高5分米,这样表面积增加6.28平方米,油罐加高后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统计典型题:下图是小强4—6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图。

小强数学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图(四年级——六年级)1999年6月问:(1)小强三次数学期末考试的平均分是96分,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得了多少分?请你完成上面的条形统计图。

(2)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的成绩比四年级提高了百分之几?2.下面是楚华电子集团无线电一厂、二厂工业产值增长情况统计图。

(16分)(1)( )厂的工业产值增长得快。

(2)无线电二厂( )年的工业产值增长得快。

(3)无线电一厂1999年产值比1998年增长( )%。

(4)1997年无线电一厂产值比二厂高( )%。

生活数学:一、时钟3点钟敲了3下,4点钟敲了4下,3点钟敲3下用了4秒钟,4点钟敲4下,用了6秒钟,那么11点钟敲11下,用几秒钟呢?二、修筑0.4千米的铁路用枕木552根,修一条长236千米的铁路,需用多少根枕木?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三把不同的钥匙开三把锁.李明家有同样牌号的三把锁,开这三把锁的钥匙叫他弄混了,分不清哪把钥匙开哪把锁,只能去试开,请你帮助他考虑一下,(1)最多只要试开几次就能保证每把钥匙配上了自己的锁;(2)最少试开几次,就能确定每把锁的钥匙?*一只猴子摘了一堆桃子,第一天它吃了这堆桃子的七分之一;第二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六分之一;第三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五分之一;第四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四分之一;第五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三分之一;第六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二分之一;这时还剩12只桃子,那么第一天和第二天猴子所吃桃子的总数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